制冷装置能耗优化分析
中央空调系统制冷过程与能耗分析

中央空调系统制冷过程与能耗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央空调系统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制冷设备,通过循环制冷剂的工作原理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
随着人们对舒适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中央空调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
中央空调系统的制冷过程是通过循环制冷剂在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阀等组件的相互作用下完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制冷剂通过蒸发和凝结的转变,吸收和释放热量,最终实现室内温度的控制。
了解中央空调系统的制冷过程对于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中央空调系统的制冷过程,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能耗瓶颈和优化空间,从而为提高系统能效性能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对中央空调系统的制冷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能源消耗数据,探讨中央空调系统的能耗特点及优化建议,旨在为提高系统能效性能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中央空调系统制冷过程与能耗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减少能耗消耗,降低运行成本。
借助于对制冷过程的深入研究和能耗分析,我们可以找出现有系统存在的能效低下、能耗过多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和改进措施,以实现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降耗目标,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和运行效率。
通过对能耗优化的研究,我们可以为建筑设计、节能环保等领域提供参考,推动中央空调系统在实践中的应用与发展,促进建筑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2. 正文2.1 中央空调系统制冷过程分析中央空调系统是一种集中供冷的系统,通常由冷水机组、冷却塔、冷却水泵等组成。
其制冷过程主要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阀等几个重要组件。
具体制冷过程如下:1. 压缩机:压缩机是中央空调系统中最关键的组件之一,其作用是将低温低压的蒸发器出来的蒸汽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
这样可以提高气体的温度和压力,使其能够释放更多的热量。
2. 冷凝器:冷凝器是将被压缩的气体通过散热器散热,从而使气体冷却并凝结成液体。
集中供冷系统的优化与节能分析

集中供冷系统的优化与节能分析摘要:以物探研究院的集中供冷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设备参数、自然环境温度、运行模式、运行电量进行分析,提出了优化运行策略、合理分配冷冻水、提高换热器效率等节能方案,经过一个制冷季的实施,通过比较机组的主要经济性指标,确定了优化后的经济效益,并对同类型的建筑节能工作有着借鉴性的意义。
关键词:中央空调;运行策略;能量梯级利用;节能分析0 引言在全球资源日渐短缺的环境下,建筑节能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目前许多建筑年限较长,存在着设备老化、能耗偏高、技术落后等问题,建筑的能源消耗情况比较复杂,节能减排的潜力很大。
在一般的公共建筑中,中央空调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和主要耗能设备,如何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制冷电耗成为建筑节能的重要环节。
物探研究院建筑楼宇夏季的供冷方式为集中供冷,通过中央空调主机将换热后7℃的冷冻水输送到院区内五栋楼宇,用户末端的散冷设施采用风机盘管,可以根据需求自主调节室内温度。
2021年电量显示,供冷高峰期间,制冷系统电量占全院用电量近26%,占比偏高。
在“降能耗、减损耗、控物料、减排放”的绿色发展理念下,为深入践行用绿色思想、绿色文化引领绿色发展,推动绿色低碳融入勘探开发全过程,对制冷系统系统开展节能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 设备概况物探研究院的制冷系统是由三台制冷主机、冷冻泵组、冷却泵组、冷却塔及相应的配套管道和风机盘管构成,其中主机为螺杆式压缩机,冷冻水泵组采用的是工频离心式水泵,配置为三运一备(如图1所示)。
图1 制冷系统简图机组于2003年投产,已经运行了19年之久,设备老化严重,制冷衰减量逐年递增,其制冷量通过滑阀机构控制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流量,来维持蒸发器冷冻水出口温度恒定,根据室外环境温度的不同,运行电流在250~450A区间,经实测,制冷主机制冷能效比COP值为3.7,制冷效率偏低。
通过对制冷季运行电量分析,泵组耗电占比44.46%,是节能的关键。
制冷机房创优方案及措施

制冷机房创优方案及措施1.引言1.1 概述制冷机房作为现代工业生产和建筑的重要设施之一,承担着维持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任务。
然而,由于机房内部环境条件的不合理设计、设备布局不当以及不合理的维护管理,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为了提高制冷机房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进一步优化机房运行和维护管理,本文将探讨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具体措施。
本文将首先对现阶段制冷机房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随着工业发展的快速推进,机房设备的数量和规模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而机房内部的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条件对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寿命也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机房的设计和维护管理需要更加合理和科学,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接下来,本文将提出一些创优方案,针对制冷机房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首先,对机房的布局和设备的安排进行优化调整,合理利用空间,确保机房内设备的互不干扰,并保证设备的通风散热和维护保养的便捷性。
其次,通过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对机房内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和调节,确保温度、湿度等条件处于合适的工作范围内。
此外,加强对机房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故障,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制冷机房问题的分析和优化方案的提出,为相关行业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以提高制冷机房的工作效率和设备的稳定性。
在文章的后续部分,将详细介绍制冷机房存在的问题,并提供具体的优化方案和措施。
通过对这些方案和措施的实施,有望解决制冷机房中存在的问题,达到优化机房运行和维护管理的目的。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文章结构:本文主要介绍了制冷机房的创优方案及措施。
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
在概述中,我们将简要介绍制冷机房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相关问题进行优化的必要性。
在文章结构部分,我们将详细说明文章的各个部分及其内容。
在目的部分,我们将阐述本文的目标和意义。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节能措施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节能措施我们需要了解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工作原理。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是一种利用溴化锂和水的吸收和蒸发来完成制冷过程的装置。
它主要由蒸发器、吸收器、冷凝器和发生器等组成。
在制冷过程中,溴化锂和水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了吸收和蒸发的热量,从而实现了制冷。
要实现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的节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优化系统设计:在制冷机组的设计中,合理配置换热器和传热面积,以提高换热效率。
同时,通过合理的管道布局和流体流动的优化,减少系统的压力损失,降低能耗。
2. 使用高效换热器:在制冷机组中,蒸发器和冷凝器是两个重要的换热器。
选择高效的换热器可以提高换热效率,减少能耗。
例如,可以采用螺旋板式换热器或翅片管换热器来替代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提高传热效果。
3. 优化制冷剂的循环工艺:在制冷剂的循环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控制阀门和泵的运行,可以减少能耗。
例如,通过控制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的温度差来调节泵的流量和压力,达到节能效果。
4. 使用节能附件设备:在制冷机组的运行中,一些辅助设备也会消耗能源。
选择节能的附件设备,如节能泵、节能风机等,可以降低系统的能耗。
5. 定期维护和清洁:定期对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进行维护和清洁,保持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
清洁换热器和滤网,清除管道中的杂质,可以提高制冷效果,减少能耗。
6. 优化运行管理:通过合理的运行管理,如合理调节制冷机组的负荷、控制制冷剂的流量等,可以提高系统的能效。
定期监测和记录制冷机组的运行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节能措施,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运行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制冷机组的能效,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还可以结合新技术和材料,进一步提高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的能效,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对三大制冷商制冷机组节能分析

对三大供应商制冷设备的节能分析制冷设备是数据中心最大的耗能设备之一,机房的空调系统全年耗电平均占IDC总耗电量的40%左右。
制冷设备的节能技术的先进性和今后设备运营能否最优管理,对机房降低能耗有着重要意义。
为此我们邀请了全球三大制冷设备供应商(TRANE特灵、Carrier开利、YORK约克)进行了座谈,通过座谈咨询,初步了解其制冷设备的性能、特性、特点,现对其制冷设备离心式冷水机组进行节能分析。
1、 特灵(TRANE)、开利(Carrier)、约克(YORK)各自离心式冷水机组在节能方面的性能、特点(一)特灵(TRANE):1、制冷机组部分参数见下表:机组型号 机 组制冷量 输入功率kW Tons kW电机功率满负荷性能、额定电流、星型堵转电流kW/Ton A A重 量吊装重量 R123充注量Kg kgCVHE/G=G 420(最小)1406 400 2440.611 436 1063 7515 870 CVHE/G=G 1100(最大)4747 1350 823 0.610 1478 2087 15723 26972、技术上的节能措施(1) 结构上采用三级压缩,可以在广阔的容量范围内保持机组高效运行,消除常见的热气旁通结构造成的能量浪费。
可最大程度避免低负荷状态下的离心式压缩机喘振问题。
三级压缩间的两极经济器,利用节流过程中的闪蒸气体冷却压缩机的级间气体,大大提高机组的效率。
(2)全封闭直接驱动离心式压缩机,避免齿轮传动的能量损失。
可将机组效率提高7%。
(3)专利的换热器技术,换热效率高。
(4) 高效的制冷剂R123,也是特灵的致命弱点,因(冷剂)R123使用有年限限制,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中,其制冷设备不准许进北京。
3、运营控制与管理(1)三级离心式冷水机组配备了先进的Adaptivew TW摇背控制器,可以方便、有效的实现空调系统设计工程师所提的系统节能方案,还可以让冷水机组达到前所没有的节能效果。
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措施

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措施1.合理选定制冷机的性能系数仅从节能的角度看,制冷机的性能系数愈大愈好,也就是制冷机的工作循环愈接近理想的卡诺循环,性能系数愈高。
若设计仅以此为优化的目标,则将导致热交换设备增大增多,但这在实际上经济效益是不好的,也是不可行的。
因此,在选用制冷机时应考虑一次性投资和经常运行费用的综合分析,一般来说,性能系数高的设备一次性投资大,运行费用低。
通常对一年内长期运行的制冷系统,由于经常费用大,对节能要求较高,应选用较高性能系数的设备。
反之,运行时间短的制冷系统在节能要求上可略低些。
总之要由具体的技术经济比较优化确定我国《旅游旅馆设计节能标准》规定的性能系数见表1。
2.合理确定空调制冷系统的设计参数冷冻水供水温度和温差、冷却水供水温度和温差对能耗产生直接影响。
提高蒸发温度或降低冷凝温度都可以提高制冷系数,但要减少二者供、回水之间的温差,因而增加蒸发器和冷凝器的面积。
对于一年内运行时间较长的制冷系统,宜取较小的温差;反之,在年内运行时间较短的制冷系统,宜取较高温差。
3.制冷机型号、台数、容量选择和其他影响(1)如前文所述,各种型号的制冷机组,均有与之相适应的制冷负荷、供冷参数和不同的使用条件。
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如供电、供热、余热利用等情况),选择相应型号的制冷机组。
(2)通常制冷机组在部分负荷情况下效率较低,应根据负荷变化的特点,选用两台或多台制冷机,使之在效率较高的负荷工作区域内运行。
制冷机的容量应与负荷相匹配,根据负荷曲线变化情况,可选择一种或两种以上容量的制冷机组。
(3)合理选择水冷式或风冷式冷水机组。
近几年来,国内外已有多种风冷式冷水机组的系列产品应用在空调工程中。
一般风冷式冷水机组耗电量较高,主机费用较高,但在一些严重缺水地区,在一些不宜装设冷却塔的建筑群,以及对环境噪声有较高要求的用户,则有其优越的条件。
尤其在一些气候条件合适的地区,选用夏季供冷,冬季供热的风冷式冷热水机组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空分装置预冷系统优化节能设计

空分装置预冷系统优化节能设计摘要:科技的进步和节能概念的不断发展使得空分技术日新月异,其展现的低能耗、自动化等特点不断缩小国内外技术差距,我国的石化工业迎来了广阔的发展。
但是,设备中仍然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空分装置预冷系统发生事故的现象并不少见,极大的限制了工业生产,系统的分析并解决此类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空分装置;预冷系统;优化节能引言对空分装置现有预冷系统进行改进,增设冷冻机组,并且增加板式换热器进行辅助换热,在氧气产量不变的条件下,既可增加氮气产量,又可降低空冷塔的进水温度,保证空分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通过对工艺流程及各设备单元的质量、能量平衡分析,讨论了冷冻水温度、氮气流量等参数对工艺流程的影响。
1电能损耗与冷却水关系分析根据冷水机组特性,在不同负荷下运行的节能情况来看,负荷率越低,制冷量越少,耗电量必然也就越小。
根据数据分析负荷在100%~40%之间,随着负荷的下降,每产生1kW冷量的耗电比满负荷时少,而负荷在100%~40%时,随着负荷的下降每产生1kW冷量的耗电均比满负荷大。
因此,为了“节能”必须将冷水机组控制在100%~40%之间运行;另外若使用离心机的话,它采用进气口导向器叶片开度的变化来调节制冷量的大小,制冷量过小也会产生喘振现象。
在定频运行情况下,冷却水泵开启就会满负荷运行,考虑系统的节能特点,若采用了变流量系统,这种运行方式的冷却水流量、冷水机组容量都可以和各种负荷情况有效配合,能起到节能的目的。
空分装置,简单的解释就是将空气作为原料,生产出可供生产厂使用的高纯度氧、氮、氩等产品,这些产品是重要的工业生产原料,安全、稳定运行的空分系统是工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设备,可以起到促进气体供需平衡、控制生产成本、节约能源消耗等作用。
预冷系统是该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在于降低进分子筛纯化器的空气温度,来减少空气的含水量,并通过水洗涤除去大部分水溶性有害物质,以保证分子筛纯化器的安全工作。
冷库节能降耗的措施

冷库节能降耗的措施随着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冷库节能降耗成为了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
冷库作为储存食品、药品和其他物品的重要设施,其能源消耗量较大,因此如何有效降低冷库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面将介绍一些冷库节能降耗的措施。
一、优化冷库设计冷库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其能耗水平。
在设计阶段,可以采用以下措施来优化冷库的节能性能:1. 合理选择冷库的位置和朝向,减少太阳辐射和外界气温的影响;2. 采用高效的保温材料,提高冷库的保温性能;3. 合理设计冷库的门和窗户,减少热量传输;4. 采用高效节能的制冷设备,如采用变频制冷设备、高效压缩机等。
二、优化冷库运行管理冷库的运行管理直接影响到其能源消耗情况。
以下是一些优化冷库运行管理的措施:1. 合理设置冷库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度制冷或过度加湿;2. 定期检查冷库设备的漏水情况,及时修复漏水点,减少能源的浪费;3. 定期清洗冷库的冷凝器和蒸发器,保持其良好的散热和换热效果;4. 优化冷库的货物堆放方式,保证通风和散热效果;5. 合理安排冷库的运行时间,避免低峰期和高峰期能耗差异过大;6. 建立冷库能耗数据监测系统,及时发现能耗异常和问题。
三、提高冷库设备的能效冷库设备的能效直接影响到冷库的能耗水平。
以下是一些提高冷库设备能效的措施:1. 采用高效节能的制冷设备,如高效压缩机、高效冷凝器等;2. 采用变频器控制制冷设备,根据实际需求调节制冷量,避免能耗浪费;3. 定期对冷库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4. 定期清洗和更换冷库设备的过滤器和吸附剂,保持其良好的工作效果;5. 安装节能设备,如风机速度调节器、余热回收装置等。
四、加强人员培训和意识提升冷库的能效管理需要得到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以下是一些加强人员培训和意识提升的措施:1. 组织冷库能效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能源管理意识和技能;2. 设立能源管理小组,定期开展能源管理活动,推动节能降耗工作;3. 建立奖惩机制,激励员工参与节能降耗工作;4. 定期开展能耗分析,发现问题和改进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冷装置能耗优化分析
【摘要】制冷系统的优化是指在符合工艺条件的前提下,对有限个参数进行综合调节,使得综合能耗最低。
文中把冷却水泵、冷冻水泵、制冷机组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参数的优化和控制。
讨论了在环境温度变化时,采用小流量和大流量的能耗比较,在可能的情况下,对能耗的最小值进行求解,以到达总能耗最小的目的。
【关键词】节能;制冷系统;冷却水流量;冷冻水流量
当前,环境和资源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两大难题。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要求实行单位能耗目标责任和考核制度,完善重点行业能耗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进一步把单位GDP能耗降低20%作为约束性指标。
节能降耗的技术和手段需要各企业去探索、研究和实践。
笔者拟通过对制冷装置节能降耗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节能降耗的改进方向和措施。
1.制冷工艺比较
1.1压缩制冷工艺
压缩制冷是将制冷剂通过制冷压缩机及辅机由压缩、冷凝、节流、蒸发4个过程组成制冷循环。
压缩制冷工艺具有流程短、制冷量大、工艺成熟的优点;但是无论选择电动压缩机或蒸汽透平压缩机都需要使用品级较高的能源,故适合于制冷量很大的场合。
1.2吸收制冷工艺
虽然吸收制冷工艺流程较长、设备较多,但在中等规模制冷量的情况下投资费用比压缩制冷少,运行费用也较低。
吸收制冷工艺具有以下优缺点。
(1)有利于热能的综合利用。
吸收制冷工艺中蒸发器加热所需要的热源温度较低,故可以充分利用0.25~0.8MPa(绝)低品质饱和蒸汽,甚至使用低压蒸汽冷凝液,从而节约能量,大幅降低运行成本,特别是在低品质热源较多,供电紧张的地方,具有明显的优点。
(2)负荷调节范围大。
负荷在20%~100%的范围内,吸收制冷系统均可以正常运行,而采用压缩制冷时负荷变化范围较小。
(3)维修简单,易于管理。
吸收制冷装置大部分为静设备,而压缩制冷需要压缩机等复杂机组。
(4)吸收制冷也有其缺点,如冷却水耗量大,占地面积大,且经济制冷温度仅为+10~-20℃。
1.3制冷方案的选择
压缩制冷和吸收制冷各有优缺点,要根据项目具体情况选择制冷方案。
如果把2种制冷方案结合起来,在大型合成氨尿素项目中,主要依靠压缩制冷提供冷量,同时配套增加1套吸收式制冷装置,利用工艺余热,提供冷量,降低循环冷却水的温度,从而降低压缩功,既利用了余热,也节省了压缩机透平高位能蒸汽消耗。
2.制冷装置优化原则
对制冷装置进行优化,首先要确定优化的原则,即要确定优化目标、优化参数、优化计算的约束条件,然后才是优化方法的确定。
2.1优化目标的确定
对制冷装置进行优化,首先要明确优化目标。
对不同的装置不同的人员所选择的优化目标都会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讲,优化的目标应该包括以下两项:(a)装置能够正常工作,达到其功能要求;(b)效率与竞技性最高。
本文针对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制冷空调节能问题,讨论了对给定制冷设备基础上在满足制冷要求的前提下,如何调节可变参数,使总能耗最小。
因此,选取制冷空调的总能耗为优化目标函数。
2.2优化参数的选择
优化参数是指优化计算中的可变量。
改变这些参数,寻找其最佳组合,即优化计算过程。
本文所选研究实例为活塞式冷水机组。
活塞式冷水机组中的活塞式压缩机的性能与很多参数有关,其性能曲线是指压缩机的制冷量和功率与相关参数的关系,其主要参数是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
而对于冷却水泵和冷冻水泵来说,影响水泵能耗功率的参数为冷却水流量和冷冻水流量,因此,选择冷却水流量和冷冻水流量为水泵优化参数。
3.制冷装置节能降耗改进措施
3.1提高换热效率
(1)改善循环水水质,加强水冷器的清洗。
循环水中加入杀菌剂后,细菌尸体附着在水冷器的管程表面,增大了热阻,降低了换热效率,严重时还可造成设备堵塞。
(2)改进换热器材质和换热器结构。
使用石墨等高效传热材料,选用传热面更大的翅片式或螺旋板换热器,以提高换热效率与冷却冷凝效果。
(3)加强制冷剂蒸汽在换热器内的湍动,以增加导热能力。
3.2降低管道阻力降
所有制冷剂不管是蒸气还是液体状态,流过制冷回路时都会产生压降。
当压力变化时,制冷剂的温度也会改变,改变多少依赖于制冷剂本身。
考虑到在吸气和排气管路上的压降,要保持蒸发器和冷凝器中的合适压力,流道压降将会增加压缩机的压缩比。
对于多数制冷剂来说,吸气管路的压降所造成的温度变化比排气管路压降造成的温度变化更加显著。
3.3惰性气的分离
制冷系统中不凝性气体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1)在投产前或大修后充灌制冷剂时,未将系统内的空气彻底抽净。
(2)补充润滑油及制冷剂时操作不慎,导致少量的空气进入系统。
(3)当制冷装置在蒸发压力低于大气压力下运转时,外界的空气即有可能从不严密处,如压缩机的轴封处、各法兰连接处、阀门的填料处等进入系统。
(4)润滑油及制冷剂在很高的排气温度下也会少量分解产生一些其他不凝性气体。
制冷系统存有不凝性气体将妨碍冷凝器的传热,并使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和排气温度升高,因而使功耗随之增加,因此这些气体必须予以清除。
采用空气分离器可以排除制冷系统中不凝性气体(主要是空气),并同时回收制冷剂的制冷剂。
该法通常只是在大中型的制冷装置中使用,因为大中型的制冷装置中不凝性气体的数量较多,而小型制冷装置通常不设置空气分离器,直接从冷凝器、高压贮液器或排气管上的放空阀把空气等不凝气体放出,以力求系统的简化。
3.4油分离
对于小型制冷机组,如果采用油密封,则系统液氨可能带油。
大量油粘在换热管外壁,增大了换热器的热阻,降低氨冷效率。
此类机组应设置排油装置,每次开停车都需排油,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液氨带油问题。
对于大型离心制冷压缩机,目前一般采用气体密封。
如果密封气正常投用,不会有油渗入系统。
4.结语
为降低功耗,需要在流程配置、制冷剂研究、材料选择、设备管道设计、降低冷却水温度等方面进一步研究,每一项进步都会显著地降低制冷装置的能耗。
在制冷剂的选择方面,需要考虑项目的具体情况。
针对氨合成项目,选择氨作为制冷剂更为合适,因为合成氨精制部分产生的气氨需要进入压缩机压缩液化,而且合成氨装置的氨制冷剂来源方便。
【参考文献】
[1]陆亚俊,马最良,邹平华.暖通空调[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5-48.
[2]马娟丽,等.一次泵变频调速变流量系统的节能优化[J].能源技术,2006,27(2):66-71.
[3]陈芝久.制冷系统热动力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201-232.
[4]李笑春.制冷计算[M].长沙:湖南商业专科学校出版社,1983: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