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国学经典手抄报
读国学诵经典手抄报

读国学诵经典手抄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学习。
《国学经典》这本书正是中国小学生启蒙的一本好书。
这本书分行节俭、强自信、讲智慧这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由经典要义、故事、生活、实践和经典诵读四个部分组成。
不仅有名家名言,还有贴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脍炙人口的着作选读。
其中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详,还有的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艰辛”也在民间广为流传。
这本书使国学之精华更接近人们平时的日常生活,让中小学生更容易理解,方便记忆,能把圣人之训用在实处。
读了这本书,不但让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行为的规范,更让我明白了要把这些道理应用在生活中。
比如“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是警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勤俭节约,不要奢侈浪费。
又如“恃人不如自恃也”,就是教育我们要从小努力学习,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才能,增强自己的独立性;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不可能总是依靠父母和他人,而是应该自立自强。
《国学经典》这本书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
,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光阴似箭,日月若梭。
时间冲淡了一切,惟独冲不走我对书的情有独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爱上了读书。
有人说,读书没有什么好处。
读书是一种负担,读书时犹如把自己关在一个密不通风的笼子里,读书仿佛在接受魔鬼训练一般,使你生不如死,读书是多么痛苦,它是致人于死命的毒药。
这只是那些文盲的看法,我却觉得读书的好处多多。
我认为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无声的老师,书是我们的知心好友,书是营养的药丸,书是精神食粮,书让我们走进了一个极乐世界,那里简直是天堂。
读书是一种美的享受。
读书,让你像走进了仙境一样,读书让你的童年生活更加富有色彩,读书陶冶了你的情操,减轻了你的疲劳,忘掉了你的烦恼,读书是五彩的调味料。
古诗文手抄报简单又好画5张

古诗文手抄报简单又好画5张一首首古诗,带我们进入了一个个奇妙的世界,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在不知不觉中亲密接触,像一个如饥似渴的孩子投入怀抱,汲取着营养。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古诗文手抄报,供大家参考。
古诗文手抄报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曾是我心血澎湃;“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凌云壮志亦使我神往;“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爱国情操也是我感动不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更使我的心为之一颤。
我喜欢古诗文,我总是在古诗文中莫名的感动。
我为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民之思而感动;我为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的豁达开朗而感动;为李清照“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以黄花瘦”的悲凉凄苦而感动。
古诗文美,美在它的真情的流露,它是一种人性美。
我喜欢古诗文,我总在古诗文中找到心灵的归宿。
我向往孟浩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田园风光;我向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乐;我向往李白“山随原野尽,江入大荒流”的开阔视野;我向往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明媚春兴…….古诗文美,美在它对自然美的流漏,它的美,是一种自然美。
我喜欢古诗文。
古诗文手抄报2梦醒时分,大地一片静默。
无数的寒冷与孤独向我袭来,勤劳的太阳,我能再有一个梦吗?在美梦中飞翔,飞向心灵的故乡--盛世唐朝。
感受,感受最美丽的精彩。
——题记我爱盛唐,因为那儿有看也看不完的风景名胜;我爱唐朝,因为那儿有数也数不尽的奇珍异宝;我爱盛朝,因为那儿有说也说不完的功臣名将;我爱天朝,更因为那儿有最璀璨的文化财富--唐诗宋词。
我读李白,能读到面对怀才不遇,与敬亭山恋恋不舍的豪迈;品李白,能感悟在金陵酒肆中与友人忠贞不喻的友情;想李白,猜不透太白酒中陈酿的人间无常变化的逍遥...... 李白,一位飘荡在人间的仙。
还有一位才女李清照,娓娓动人,浪漫柔情。
她像一朵开在雪中的花。
读国学诵经典手抄报文言文

读国学诵经典手抄报文言文
手抄报内容如下:
读国学,诵经典,此乃中华文化之瑰宝。
吾辈当以敬畏之心,承传千年之智慧,扬名于世。
自幼闻国学者,皆是聪明才智之士。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此言道出国学之真谛,亦为吾辈学习之指南。
诵读经典,能使人心灵净化,品行端正。
如《论语》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此乃处世之根本,亦为道德之准则。
国学者,乃中华文化之根基。
吾辈当以此为荣,传承并发扬光大。
如孟子所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此乃国家之强盛,亦为民族之振兴。
总之,读国学,诵经典,此乃人生之必修课。
吾辈当以谦虚之心,勤奋之志,承传千年之智慧,共创美好未来。
关于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小报

关于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小报
《祖国大好河山》古诗小报
第一页:封面
标题:祖国大好河山
插图:绘制一幅祖国美丽的自然风光图,包括高山、江河、蓝天白云。
第二页:序言
在古往今来的诗歌中,有许多篇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佳作。
这些诗歌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祖国的自然之美,让人为之倾倒。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古代诗人的诗境,感受祖国的独特魅力。
第三页:古诗选读
1.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 《庐山谣》- 杜牧
庐山东南三十里,钟山西北五十里。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吴钱。
第四页:诗人生平
介绍上述诗人的生平,包括他们的成就、文学贡献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配上相关的插图和风景照片。
第五页:祖国河山美景
插图展示祖国各地的优美自然风光,包括巍峨的山脉、蜿蜒的江河、
辽阔的平原等,突显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景色。
第六页:读后感
以一篇读后感的形式,表达我们对这些古代诗歌的感悟和理解。
强调祖国的美丽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骄傲,保护环境、热爱祖国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
第七页:小小摄影家
鼓励小读者们用手机或相机拍摄身边的美景,以图文形式分享自己眼中的祖国大好河山。
末页:致谢与鼓励
感谢古代诗人为我们留下如此美丽的诗篇,鼓励读者们更加热爱祖国,保护环境,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唐诗300首读书小报

唐诗300首读书小报我一直觉得,唐诗三百首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宝藏,里面装满了无数闪闪发光的奇珍异宝。
每一首唐诗,就像一颗独特的宝石,有着自己的色彩和光芒。
记得小时候,我第一次翻开那本,就像是一个探险家进入了一片神秘的森林。
那时候,我还不太认识字呢,全靠爷爷一句一句地读给我听。
爷爷读诗的时候,那声音就像一阵轻柔的风,把那些诗句吹进了我的心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爷爷读到这句诗的时候,我就抬起头,看着窗外的月亮。
那月亮又大又圆,真的好像地上铺了一层白白的霜呢。
我就问爷爷:“爷爷,李白是不是和我一样,也在晚上看到月亮就想家了呀?”爷爷笑着摸了摸我的头说:“小宝贝,李白可是在很远的地方,他看到月亮就想起了自己的故乡,就像你去外婆家待几天就会想自己的家一样。
”那时候,我就对唐诗有了一种特别的感觉,觉得它就像是一个好朋友,可以陪着我一起看月亮,一起想家。
再长大一点,我开始自己读了。
我发现,这里面的诗人就像一群有着魔法的人。
像杜甫,他就像一个拿着画笔的画家,不过他的画笔是他的笔,他画出了当时社会的各种样子。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哎呀,你看这一句,就像他把那幅贫富差距巨大的画面直接摆在了我们面前。
我当时就想,这杜甫可真是个勇敢的人,他就不怕那些有钱有势的人找他麻烦吗?可后来我明白了,他是有一颗善良的心,他看到那些穷苦的人,就忍不住要把这种不公平说出来。
这就像我们看到小伙伴被欺负了,肯定也要站出来说话一样。
我还特别喜欢王维的诗呢。
他的诗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读着这些诗句,我感觉自己就像是走进了一个安静的山林里。
那山林里的空气肯定特别清新,就像刚被水洗过一样。
我和小伙伴们讨论王维的诗的时候,有个小伙伴说:“王维是不是住在仙境里啊,怎么能写出这么美的地方呢?”我们都笑了,我说:“他可能是有一双特别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就像我们在草丛里找小虫子一样,他能在平常的地方发现这些美景,然后用诗把它们记下来。
国学经典手抄报

国学经典⼿抄报 国学源远流长,是中国的⽂化来源,作为中国⼈必须传承下去,下⾯是由店铺整理的国学经典⼿抄报,欢迎阅读。
国学经典⼿抄报(⼀)国学经典⼿抄报(⼆)国学经典⼿抄报(三)国学经典⼿抄报(四)国学经典⼿抄报(五) 国学经典语句 1) 锲⽽不舍,⾦⽯可镂。
(荀⼦劝学) 2) 吾⽣也有涯,⽽知也⽆涯。
(庄⼦养⽣主) 3) 君⼦之交淡如⽔,⼩⼈之交⽢若醴。
(庄⼦) 4)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之。
(中庸) 5) 临渊羡鱼,不如退⽽结⽹。
(淮南⼦说林训) 6)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7)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之外。
(史记⾼祖本纪) 8) 忠⾔逆⽿利于⾏,良药苦⼝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9) ⼈固有⼀死,或重于泰⼭,或轻于鸿⽑。
(史记报任少卿书) 10) 智者千虑,必有⼀失;愚者千虑,必有⼀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 11) 少壮不努⼒,⽼⼤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 12)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 13) 志⼠不饮盗泉之⽔,廉者不受嗟来之⾷。
(后汉书) 14) 勿以恶⼩⽽为之,勿以善⼩⽽不为。
(三国刘备) 15) 盛年不重来,⼀⽇难再晨。
(东晋陶渊明杂诗) 16) 黄沙百战穿⾦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 17) 仰天⼤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
(唐李⽩南陵别⼉童⼊京) 18)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颜。
(唐李⽩梦游天姥吟留别) 。
古诗文手抄报优秀模板5张

古诗文手抄报优秀模板5张诗与词,我认为是最优美,最讲究格调的一种文体。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古诗文手抄报,供大家参考。
古诗文手抄报1在现代生活里,我们有了更多的表达方式,美丽的文字,适当的修辞,就可以创造动听的话语。
可我却喜欢上了诗词。
比起大白话,诗词的韵律,更加的难得了起来。
我们可以写出动人心弦的话,可却少有人能将此情此景,作出诗句。
不止是作出诗句,更要作出好诗。
好的诗词,在古代难,而如今更难。
所以我是敬佩诗人的。
古代说话,也与如今不同,作出的诗,也不同。
而我所认为的诗,不仅仅是表达情绪,寄托情怀,更是一种时代象征。
我生此时,所以我作出这般的诗词。
当然,我们拿先人的话,放在如今,也是对先人的喜爱,没什么错。
如今,喜欢诗词,也因为诗词如此的魅力。
儿时不懂,也会觉得诗词是一种难懂又高尚的文字,因为不懂,多了几分莫名的敬意。
纵然长大学了书,理解了,也不一定懂得,学得几分道理,也就不错了。
再久一些,我们经历了,懂得了,也许也就晚了。
好的诗词就是这样,可以品味一生的。
古往今来,诗人一直都有的,只是越发少了。
纵然我们没有那番才情,却不失感情,细细品味,我们是可以感受的到的。
至于为什么少了,理由,也就多了。
就好比我们现在,有多少人了解诗词,而又有多少人,愿意去买几本诗词,读读背背,好好品味,去体会其中的情怀呢?我想,少有。
既然看的都少,喜欢的,写的,又能有几个呢?其实,在我看来,如今的诗词,更适合如今忙碌的我们,一首诗,就是一篇文章,几个道理,几份情怀,我们闲时好好研读一首,也就懂得了不少,难道不是吗?古诗文手抄报2古诗词是中国古人展示才华和表达情怀的一种方式,也是后人追溯远古,探索文明的桥梁。
这周五,我们班开展了“我爱古诗词”诗词朗诵活动。
同学们都踊跃参加。
终于到了激动人心的时候了,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想要一展身手。
第一个上场的是我、白佳琦和任文茹朗诵《将进酒》。
我们自信满满地走上讲台,同学们也屏声凝息。
随着优雅动听的古筝曲缓缓响起,我们几个便尽情朗诵起来。
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手抄报

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手抄报一、唐诗五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内容。
- 原文。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 赏析。
- 意境:首联“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点明时间(薄暮)、地点(东皋),“徙倚欲何依”写出诗人百无聊赖、彷徨苦闷的心情。
颔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萧瑟静谧的秋景图,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意境开阔而又略带孤寂。
- 情感:颈联“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写了牧人和猎人傍晚归家的情景,与诗人的孤独形成对比。
尾联“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诗人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伯夷、叔齐,表达了诗人隐逸山林之志,同时也流露出知音难觅的孤独和苦闷。
- 原文。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赏析。
- 神话传说与现实交融:前两联从传说落笔,仙人已乘黄鹤离去,只留下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再回来,只有白云千载悠悠。
将神话传说与眼前的黄鹤楼相结合,虚实相生,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的意境。
- 思乡之情的表达:颈联描绘了晴日里汉阳一带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芳草茂盛的景象。
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在日暮时分,江上烟波浩渺,诗人触景生情,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这首诗被后人誉为“唐人律诗第一”。
- 原文。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赏析。
- 意象与画面感: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征蓬”“归雁”自比,暗示自己如蓬草般漂泊出塞,如归雁般进入胡地,写出了行程的孤寂。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千古名句,描绘了塞外大漠中孤烟直上、黄河尽头落日浑圆的奇特壮丽的风光,“直”字写出了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写出了落日的雄浑、苍茫之感,画面感极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甚爱 一作:盛爱)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怜君孤秀植庭中, 细叶轻阴满座风。
桃李盛时虽寂寞, 雪霜多后始青葱。
一年几变枯荣事, 百尺方资柱石功。
为谢西园车马客, 定悲摇落尽成空。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
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