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和听觉知识点加练习题

合集下载

耳和听觉练习

耳和听觉练习

耳和听觉练习
1.耳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耳郭:
外耳道:
鼓膜:椭圆形薄膜,遇声波产生
听小骨:
鼓室:通过咽鼓管使两侧的气压平衡
耳蜗:有
前庭和半规管:
2.听觉的形成过程。

外界的声波经过传到,它的振动通过传到内耳,刺激了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3.耳和听觉的保护。

(1)减少和消除;(2)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
(3)不要随便用尖锐的器物挖耳朵,以免戳伤;
(4)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口使张开,或闭嘴、,以保持鼓膜两侧的气压平衡。

(5)有炎症时,有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

(6)不要让脏水进入,避免引起感染。

4.味觉能够辨别。

5、触觉能够感受外界等刺激。

耳与听觉课后习题

耳与听觉课后习题

耳与听觉1、下列关于耳的各个部分功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耳廓的功能是收集空气中的声波B、鼓膜的振动是为了产生声波,使声波撞击鼓室内的小骨振动C、听小骨的振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耳蜗D、声波传入内耳,使耳蜗内的液体也产生振动,感觉细胞把这种信息沿神经传到脑部2、对某一声音,人的右耳中听到的声音比左耳强,则可判断―――――()A.声源在人的左方B.右耳先听到声音C.两耳感受到振动的步调相同D.两耳同时听到声音3、看书打瞌睡,头部下垂立即惊醒。

此过程中接受刺激的感受器是――()A、鼓室和半规管B、前庭和耳蜗C、半规管和耳蜗D、前庭和半规管4、女高音独唱,男低音伴唱,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声音的-------------()A、响度B、频率C、音调D、音色5、甲、乙两只昆虫飞行时,甲翅膀每秒振动200次,乙翅膀每秒振动10次,人能听到其飞行发声的是――――――――――――――――――――――――――()A、甲B、乙C、都不能听到D、都能听到6、火车停在站台时,时常有铁路检查人员去检查车轮和支承弹簧是否完好,他们不时用锤子敲敲被检查的部位,这是依据――――――――――――――――――――()A、声音的响度,判断部件是否完好B、声音的音调,判断部件是否完好C、声音的音色,判断部件是否完好D、声音,判断部件是否完好7、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

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A、(1)(2)B、(2)(4)C、(1)(3)D、(3)(4)8、关于噪声和乐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噪声的音色差B、乐音的音色好C、乐音也能成为噪声D、以上说法都不对9、对0分贝的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0分贝意味着物体不振动B、0分贝是人耳能听到的最弱声C、说明频率高于20000次D、低于0分贝意味着频率低于每秒20次10、下列关于鼓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的响度越大B.鼓面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的频率越高C、用大小不同的力量敲鼓,鼓声的响度不同D、敲鼓的力量越大,鼓声的音色越好11、(2022南京中考)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A、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12、养花人挑选花盆时,常常将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他是根据声音三个特征中的来进行判断的。

(完整版)耳和听觉练习题

(完整版)耳和听觉练习题

1.人耳能听到鼓面被敲击后发出的声音,而听不到手臂上下挥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A.人手臂上下挥动的频率太低B.人手臂上下挥动的振幅太小C.人手臂上下挥动不是振动D.人手臂不是发声的物体2.假如跟你家一墙之隔的邻居经常放音响或引吭高歌,为了减少这些声音对你学习、休息的影响,下列采取的方法没有用的是( )。

A.将门、窗关紧B.用棉花塞住耳朵C.将门、窗打开,让空气加快流动D.将门、窗关上后再把棉毯挂在窗上3.形成听觉的正确路径为( )。

A.声波→耳→听神经→听觉中枢B.声波→外耳→中耳→内耳C.声波→外耳→中耳→耳蜗D.声波→鼓膜→听小骨→耳蜗4.患中耳炎很可能导致耳聋,其原因是( )。

A.听觉感受器受损伤B.听神经受伤C.鼓膜和听小骨受伤D.大脑皮层听觉中枢损伤5.大剧场的四周墙壁要修得凹凸不平,目的是( )。

A.增强声音的反射B.减弱声音的反射C.为了装饰剧场,美观漂亮D.为了增大音量6.声音从水中发出,再经空气传入人耳,在此过程中一定不变的是( )。

A.响度B.音色C.音调D.不能判断7.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的是()A、耳廓B、鼓膜C、听小骨D、耳道8.下列属于内耳结构的是()A.鼓膜 B.鼓室C.听小骨D.耳蜗9.放爆竹和礼花时,若你在一旁观看,最好张开嘴或捂住耳朵、闭上嘴。

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A.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B.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C.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D.防止听觉中枢受损伤10.发生晕车、晕船等症状,其原因是()A、由于睡眠不足引起B、小脑调节平衡的能力弱C、躯体感觉中枢受到了过强的刺激D、前庭和半规管受到过强或长时间的刺激11.人的听觉形成于()A、耳蜗B、听觉感受器C、听神经D、脑部听觉中枢12.先轻敲一下大钟,然后再用力敲一下大钟,两次听到大钟发出的声音()A、音调改变了B、响度改变了C、音色改变了D、声音传播的速度改变了13.男同学一般总是比女同学发出的声音沉闷、浑厚,即音调一般比女同学的低。

练耳听音训练题

练耳听音训练题

练耳听音训练题是一组用来训练听觉分辨能力、记忆能力和音乐想象力的练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练耳听音训练题:
1. 听音辨识乐器:播放一段音乐,试图辨识出音乐中使用的乐器。

2. 听音辨识音高:播放一系列的音符,试图辨识出它们的音高是否相同。

3. 听音辨识音程:播放一系列的音符,试图辨识出它们之间的音程是大调、小调还是纯音程。

4. 听音辨识旋律:播放一段旋律,试图辨识出它是由哪些音符组成的。

5. 听音辨识节拍:播放一段节奏,试图辨识出它的节拍类型(如二拍子、三拍子等)。

6. 听音写作:听到一段音乐或声音,尝试用乐谱或文字描述其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

7. 听音跟唱:播放一段歌曲或旋律,尝试跟随其演唱或演奏。

8. 听音辨别和弦:播放一段和弦进行,试图辨识出其中的和弦组成和功能。

9. 听音找错:播放一段乐谱或演唱,尝试找出其中的音准、节奏等错误。

10. 听音模仿:听到一段音乐或声音,尝试模仿其旋律、节奏等元素。

以上练耳听音训练题可以帮助你提高听觉分辨能力、记忆能力和音乐想象力。

在练习时,可以从易到难,逐渐提高自己的练耳水平。

耳和听觉知识点加练习题.docx

耳和听觉知识点加练习题.docx

第二章第三节耳和听觉知识建构:1.耳是人的____器官,它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外耳包括______、_______,中耳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内耳包括____、______、______2.耳廓的功能是____声波,外耳道是声波传导的通道,鼓膜产生______,并带动鼓室内的_____振动。

听小骨在鼓室内将振动_____再传入耳蜗,引发耳蜗内液体振动,此时____感受器便把这一信息沿______神经传到_____,形成_______。

3.咽喉管连接____和______,使鼓膜内外的空气压力保持平衡。

4.耳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因为____中有感觉都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

5.声音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6.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______;频率越小,音调越______7.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____,高于20000赫的声音叫做____,低于20赫叫______8.声音音量的大小通常用_____做单位.响度由声源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_____.人耳听到声音的响度还跟声源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响度越_______9.音色跟发声体的____、______和发声的方法有关。

10.减弱噪音的方法:在_____处减弱,在_____过程中减弱,在______处减弱。

基础练习:1、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的是()A、耳廓B、鼓膜C、听小骨D、耳道3、下列属于内耳结构的是 ( )A.鼓膜 B.鼓室 C.听小骨 D.耳蜗3、放爆竹和礼花时,若你在一旁观看,最好张开嘴或捂住耳朵、闭上嘴。

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A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B.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C.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D.防止听觉中枢受损伤4、发生晕车、晕船等症状,其原因是()A、由于睡眠不足引起 B、小脑调节平衡的能力弱C、躯体感觉中枢受到了过强的刺激D、前庭和半规管受到过强或长时间的刺激5、遇到巨大声响迅速张口的意义是 ( )A.使咽鼓管口闭合,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B.使咽鼓管口张开,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C.使外耳道内气压迅速下降 D.使鼓室内气压下降6、人的听觉形成于()A、耳蜗 B、听觉感受器 C、听神经 D、脑部听觉中枢7、先轻敲一下大钟,然后再用力敲一下大钟,两次听到大钟发出的声音()A、音调改变了B、响度改变了C、音色改变了D、声音传播的速度改变了8、男同学一般总是比女同学发出的声音沉闷、浑厚,即音调一般比女同学的低。

第3章第2节耳与听觉(习题)

第3章第2节耳与听觉(习题)

《耳与听觉》习题一、基础达标1.在耳的结构中,听小骨遗传导的是( )A.神经冲动B.兴奋C.振动D.电流2.耳内能感受声波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 )A.与听觉有关的神经B.鼓膜C.听小骨D.耳蜗3.中耳炎可能导致耳聋,其原因是( )A.听觉器官损伤B.鼓膜、听小骨损伤C.听觉神经损伤D.大脑听觉中枢损伤4.奥运开幕式上二千零八人击缶而歌共颂论语千古名句.那么观众能将外界的声波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的部位在( )A.听小骨B.鼓膜C.耳蜗内D.前庭5.下列关于耳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外耳道收集声波B.鼓膜把声波转变成振动C.耳蜗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D.咽鼓管连通中耳和口腔6.下列关于耳的结构中正确的是( )①鼓膜将声波转换成振动向内传递②耳郭能收集声波③咽鼓管将声波传到内耳④耳蜗形成听觉.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7.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震动刺激的接受和听觉的形成分别是在( )A.耳蜗和听觉中枢B.鼓膜和耳蜗C.位听神经和大脑皮层D.听小骨和位听神经二、综合提升8.“总想听听你的声音…”人听到的声音,来处于空气的振动.空气振动越剧烈声音越大.______把振动向内传送到一个很薄的膜,它就是______.它的振动被三块______传送到内耳.内耳有一个大约30多毫米长的叫做______的螺旋状的管子.内耳中,把振动变成神经冲动传入______,你就产生了听觉.9.如图为人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直接接受声波刺激的是[ ]______,它把声音的振动转变为机械振动,然后通过[ ]______传到内耳,刺激[ ]______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 ]______传导到大脑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10.如图为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①耳能感知一定声波信息的器官,当外界的声波信息由外耳道传到[ ]______,使其产生振动.②当呼吸道发炎时,病菌易通过[ ]______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③表演舞蹈《千手观音》的演员生活在无声世界里,人工耳蜗(电子耳蜗)的出现为这些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孩子恢复听觉带来希望,请你猜测:人工耳蜗能让这些孩子听到鸟儿清脆的叫声和舞台上优美的乐曲吗?答:______.(填“能”或“不能”)《耳与听觉》习题答案一、基础达标1.【答案】C【解析】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2.【答案】D【解析】在耳朵的结构中.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道的作用将声波传至鼓膜,鼓膜把声波振动转为机械振动,听小骨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半规管和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耳蜗中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A.与听觉有关的神经是听神经,传导神经冲动,但不是产生神经冲动.故A错误;B.鼓膜的作用是把声波振动转为机械振动.故B错误;C.听小骨的作用是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故C错误;D.耳蜗中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故D正确.3.【答案】B【解析】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咽鼓管一端连通咽部,另一端连通鼓室.得了中耳炎如不及时治疗,病菌就有可能沿着咽鼓管进入中耳的鼓室,损伤鼓膜、听小骨,使产生振动、传导声波的功能丧失,导致耳聋.可见B正确.4.【答案】C【解析】A.听小骨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A错误;B.鼓膜把声波振动转为机械振动.B错误;C.耳蜗,里面有听觉感受器,接受震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C正确;D.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D错误.5.【答案】B【解析】A.外耳道,有传导声波的作用.A错误.B.外界声波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传导到听小骨后,由于听骨链的作用,大大加强了振动力量,起到了扩音的作用.B 正确.C.振动刺激内耳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C错误.D.中耳与咽相连的结构是咽鼓管,D错误.6.【答案】A【解析】据分析可知:①鼓膜将声波转换成振动向内传递,正确;②耳郭能收集声波是正确的;③将声波传到内耳的听小骨,③错误;④耳蜗中有听觉感受器,接受振动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听觉是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的,④错误.所以①②正确.7.【答案】A【解析】A.耳蜗是接受振动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部位;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是形成听觉的部位.A正确;B.鼓膜能够接受声波的刺激并产生振动,耳蜗耳蜗是接受振动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部位.B错误;C.位听神经是将耳蜗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的结构,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是产生听觉的部位.C错误;D.听小骨的功能是将振动传到内耳的结构,位听神经是将耳蜗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的结构.D错误.二、综合提升8.【答案】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大脑【解析】将空气的振动传入中耳的是外耳道;声波的刺激传给鼓膜,引起鼓膜振动;振动通过三口听小骨传到内耳;内耳中有个蜗牛状的结构叫耳蜗,能够接受振动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9.【答案】3鼓膜;5听小骨;8耳蜗;7;听神经【解析】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首先接受声波刺激的是鼓膜,在声波的撞击下,引起鼓膜的振动;然后经过中耳的三块听小骨将振动传到内耳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发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听神经传导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然后形成了听觉.10.【答案】①.[5]鼓膜;②.[6]咽鼓管;③.不能【解析】图中结构名称;①半规管,②耳蜗,③听神经,④外耳道,⑤鼓膜,⑥咽鼓管.①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②咽鼓管一端连着鼓室,另一端连着咽部,因此鼓室通过咽鼓管与口腔相通.口腔或呼吸道中的病菌可以从咽部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发炎的.因此人体在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时,有时可能会发生中耳炎.③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人工耳蜗内没有听觉感受器,因此不能听到.。

听觉的练习题

听觉的练习题

听觉的练习题听觉是人类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我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重要途径。

良好的听觉能力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我们的听觉能力,以下是一些听觉练习题,帮助我们锻炼耳朵的感知和分辨能力。

一、声音识别1. 听音辨色:在一个静音的环境中,播放不同颜色的声音,例如红色、蓝色、黄色等,试着根据声音的特点来辨认它们代表的颜色。

2. 听音辨物:播放一些特定物体产生的声音,如车辆、乐器、动物等,试着根据声音辨认出物体的种类。

3. 听音辨字:播放一些汉字的读音,试着根据声音准确辨认出汉字的意思。

二、声音定位1. 听声辨位:闭上双眼,在你周围安置几个音源,如音箱、响铃等,试着根据声音准确判断它们的位置。

2. 寻找失物:让朋友在你的房间里放置一个物品,然后闭上双眼,听声音找到物品的具体位置。

三、语音辨别1. 听对话回答问题:听一段对话,然后回答问题,以检验你对于对话内容的理解和准确性。

2. 听短文填空:听一篇简短的短文,然后根据听到的内容填写空缺处的单词,以测试你的听力理解和记忆能力。

四、声音记忆1. 听一段乐曲或者歌曲:尽量注意和记住乐曲或者歌曲中的细节,然后试着回忆并重现它。

2. 听一段口语材料:听一段口语材料,然后试着以相同的说法将材料重述出来,以锻炼你的口语表达和听记能力。

以上这些练习题可以通过电子设备或者实际场景进行实施。

在进行听觉练习时,建议选择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并避免外界干扰,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此外,每天坚持进行一定的听觉练习,有助于提高听力敏感度和辨识度。

良好的听觉能力不仅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感知世界,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通过坚持听觉训练,我们可以逐渐提升自己的听觉能力,享受更多美妙的声音和语言交流的乐趣。

练习题完毕,希望这些听觉练习能对你有所帮助,祝你在听觉训练中取得进步!。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第3节耳和听觉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第3节耳和听觉

耳和听觉一、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听觉产生过程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将声波扩大并传导)→耳蜗(接受刺激、产生信息)→听神经(传导信息)→大脑(产生听觉)。

知识点二: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声音的强弱(振动幅度越大、离声源越近,响度就越大)音色(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方法有关)。

知识点三:噪声1.狭义上讲凡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均属于噪声;从声波对人的干扰讲,凡是环境中不需要的声音都可判定为噪声。

2.预防噪声: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耳朵处减弱。

二、重难点突破考点1.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1.耳有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其中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内含听小骨)、咽鼓管;内耳包括:前庭、半规管、耳蜗。

如图:注: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外界声波传入中耳通道;鼓膜:声波作用下,能产生振动;听小骨:振动并把声音放大;咽鼓管:连接鼓室和咽部,使鼓膜内外空气压力保持平衡,从而使鼓膜能正常振动。

耳蜗:有听觉感受器;半规管:旋转感觉;前庭:位置、速度感觉;(半规管、前庭:有感觉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

2.声波通过外耳道,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内耳中的耳蜗上的听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由听神经传到脑部,形成听觉,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3.耳还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因内耳中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

感受器过于敏感的人,在受到过长或过强的刺激时,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这就是晕车、晕船和航空病。

注:(1)鼓膜、听小骨损伤或发生障碍,均会引起听力下降,产生传导性耳聋。

另一种耳聋是由于耳蜗、听觉中枢与、听觉有关的神经损伤引起听力下降或丧失,称为神经性耳聋。

(2)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嘴,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以免震破鼓膜。

例1.下列各组中,依次表示听觉形成的正常途径的是()①声波;②听神经;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④鼓膜;⑤听小骨;⑥大脑皮层听觉中枢.A. ①→④→⑤→③→②→⑥B. ①→②→④→⑤→③→⑥C. ①→④→⑤→②→③→⑥D. ①→③→④→⑤→②→⑥答案:A【解析】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变式训练一:细菌进入中耳会引起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其原因是()A. 听神经受到损伤B. 听觉感受器受到损伤C. 大脑受到损伤D. 鼓膜、听小骨受到损伤答案:D【解析】耳是人的听觉器官,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内耳包括前庭、半规管、耳蜗.听觉的形成过程为: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所以中耳出现异常,是鼓膜、听小骨受到损伤. 变式训练二:乘车时闭眼也能准确地辨别汽车行驶速度的变化和上、下坡,接受刺激的感受器位于( )A. 耳蜗B. 前庭和半规管C. 听小骨D. 大脑答案:B【解析】鼓室内有空气维持鼓膜两侧的气压平衡;半规管、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前者引起旋转感觉,后者引起位置感觉和变速感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第三节耳和听觉
知识建构:
1.耳是人的____器官,它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外耳包括______、_______,中耳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内耳包括____、______、______
2.耳廓的功能是____声波,外耳道是声波传导的通道,鼓膜产生______,并带动鼓室内的_____振动。

听小骨在鼓室内将振动_____再传入耳蜗,引发耳蜗内液体振动,此时____感受器便把这一信息沿______神经传到_____,形成_______。

3.咽喉管连接____和______,使鼓膜内外的空气压力保持平衡。

4.耳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因为____中有感觉都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

5.声音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
6.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______;频率越小,音调越______
7.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____,高于20000赫的声音叫做____,低于20赫叫
______
8.声音音量的大小通常用_____做单位.响度由声源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
_____.人耳听到声音的响度还跟声源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响度越_______
9.音色跟发声体的____、______和发声的方法有关。

10.减弱噪音的方法:在_____处减弱,在_____过程中减弱,在______处减弱。

基础练习:
1、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的是()
A、耳廓
B、鼓膜
C、听小骨
D、耳道
3、下列属于内耳结构的是 ( )A.鼓膜 B.鼓室 C.听小骨 D.耳蜗
3、放爆竹和礼花时,若你在一旁观看,最好张开嘴或捂住耳朵、闭上嘴。

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A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B.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C.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D.防止听觉中枢受损伤
4、发生晕车、晕船等症状,其原因是()A、由于睡眠不足引起 B、小脑调节平衡的能力弱
C、躯体感觉中枢受到了过强的刺激
D、前庭和半规管受到过强或长时间的刺激
5、遇到巨大声响迅速张口的意义是 ( )
A.使咽鼓管口闭合,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B.使咽鼓管口张开,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
C.使外耳道内气压迅速下降 D.使鼓室内气压下降
6、人的听觉形成于()A、耳蜗 B、听觉感受器 C、听神经 D、脑部听
觉中枢
7、先轻敲一下大钟,然后再用力敲一下大钟,两次听到大钟发出的声音()
A、音调改变了
B、响度改变了
C、音色改变了
D、声音传播的速度改变了
8、男同学一般总是比女同学发出的声音沉闷、浑厚,即音调一般比女同学的低。

其原因是男学声带振动的频率与女同学的相比( )A、较低 B、较高C、一样D、时高时低
9.2007年5月17日,“中华情·和谐海西”大型文艺晚会在闽江公园盛装上演。

观众能区别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
A.响度B.音色C音调D.三者皆有
10.以下减小噪音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
A、建筑工地噪声的工作要限时
B、市区要种草植树
C、带上防噪声的耳塞
D、市区内禁鸣汽车喇叭
11、对声音有放大作用的部位是()A、耳廓 B、外耳道 C、鼓膜 D、听小骨
12、内有听觉感受器的是()
A、前庭
B、半规管
C、耳蜗
D、以上部位中都有
13.中耳包括 ( )A.鼓室、听小骨和耳蜗 B.耳蜗和前庭、半规管
C.耳道、鼓膜、听小骨 D.鼓膜、鼓室、听小骨
2.小儿高热导致耳聋,一般是由于( ).
A.外耳道损伤 B.鼓膜损伤 C.耳蜗受伤 D.神经中枢受损伤
3.听觉形成的合理表示是 ( )
A.声波→外耳→中耳→耳蜗 B.声波→鼓膜→听小骨→听觉中枢
C.声波→鼓膜→听神经→听觉中枢 D.声波→外耳→中耳→内耳→听神经
4.我们能听到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但听不到蝴蝶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其原因是( )
A.蝴蝶飞行时声音响度小 B.蝴蝶飞行时音色与蚊子不同
C.蝴蝶飞行时振动频率小于20赫兹 D.上述原因都有可能
5.流传千百年被称为“东方迪斯科”的闽南拍胸舞,舞者用力拍击自己的胸膛是为了使拍击声的()A.音调升高 B. 响度增大 C. 音色改变 D.音调降低
6.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

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A.音调 B.音色 C.响度D.声速7、我们每个人都用两只耳听,我们便可根据声音到达两耳的____________,来辨别____________的方向和位置。

1.下图是人耳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