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基础知识教案
基础日语教案模板

基础日语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并掌握基本的日语发音和假名。
学习并掌握基本的日语汉字(汉字和汉语拼音)。
学习并掌握基本的日语语法和句型。
2. 技能目标:能够进行简单的日语听力和口语交流。
能够阅读和理解简单的日语文章或对话。
能够书写简单的日语句子或段落。
3. 情感目标:培养对日语和日本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积极的日语学习态度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日语发音和假名学习日语的五十音图,包括平假名和片假名。
练习发音和默写假名。
2. 第二课:日语汉字学习日语汉字的基本读音和书写规则。
练习识别和书写常用的日语汉字。
3. 第三课:日语语法和句型学习日语的基本语法规则,包括动词的变形和形容词的用法。
练习构造简单的日语句子。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动作等直观的方式展示日语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 情景教学法: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使用日语。
3.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各种实际任务,提高学生的日语听、说、读、写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2. 作业和练习:评估学生的作业和练习完成情况,以及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定期进行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一本适合基础日语教学的教材,如《新标日》等。
2. 辅助材料:准备相关的图片、实物、音频、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3. 教学设备:需要投影仪、白板、黑板等教学设备,以便进行多媒体教学和展示。
六、教学计划:1. 第一周:日语发音和假名学习2. 第二周:日语汉字学习3. 第三周:日语语法和句型学习4. 第四周:日常会话和听力训练5. 第五周:阅读理解练习和文化介绍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实物或情景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和内容。
2. 讲解和演示:教师讲解新的日语知识,并进行实地演示或使用多媒体展示。
日语教资万能教案范文模板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基本日语问候语、自我介绍、日常对话等常用表达。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日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基本日语问候语、自我介绍、日常对话的表达。
难点:日语发音、语调及日常对话中的礼貌用语。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日语教材3. 日语录音材料4. 小组讨论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用日语问候学生,营造日语学习氛围。
2. 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二、新授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并学习基本日语问候语,如“こんにちは”、“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等。
2. 学生跟读练习,教师纠正发音。
3. 教师讲解自我介绍的常用表达,如“私の名前は……です”、“私は……をしています”等。
4. 学生练习自我介绍,教师指导。
三、小组活动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日常场景进行对话练习。
2. 学生利用教材和教师提供的对话示例,创作自己的对话内容。
3. 小组内互相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巩固练习1. 教师播放日语录音材料,学生跟读练习。
2. 学生根据录音内容进行对话练习,教师纠正发音和语调。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用日语提问学生,复习上一节课学过的内容。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
二、新授1. 教师讲解日常对话中的礼貌用语,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ごめんなさい”等。
2. 学生跟读练习,教师纠正发音。
3. 教师举例说明日常对话中的情景,如购物、点餐、问路等。
4. 学生练习日常对话,教师指导。
三、小组活动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日常场景进行对话练习。
2. 学生利用教材和教师提供的对话示例,创作自己的对话内容。
3. 小组内互相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总结与作业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人用日语进行对话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日语备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日语基础语法二、授课班级:日语初级班三、授课时间:2课时四、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日语基本语法结构,了解日语句子成分及词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日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日语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日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五、教学内容:1. 日语句子成分及词性2. 助词的使用3. 基本句型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日语句子成分及词性,助词的使用2. 教学难点:助词的使用及基本句型的运用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日语句子成分及词性有哪些?2. 讲解新课- 日语句子成分及词性- 助词的使用3. 练习环节- 学生跟读并翻译句子- 学生用所学知识造句4.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布置课后作业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助词和基本句型进行日常交流?2. 讲解新课- 基本句型3. 练习环节- 学生跟读并翻译句子- 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角色扮演4.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布置课后作业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日语语法知识,使学生掌握日语句子成分及词性。
2. 练习法:通过跟读、造句、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日语表达能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展示日语句子成分及词性、助词的使用、基本句型等内容。
2. 黑板:板书重点知识,方便学生记忆。
3. 教学用书:提供相关练习材料,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十、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2. 完成课后练习题3. 用所学知识进行日语对话练习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优秀日语教案模板及范文

教学对象:日语初级班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日语问候语、自我介绍、请求帮助等常用句型。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句型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 重点句型:こんにちは、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ありがとう、ごめんなさい、どういたしまして、お気軽に。
2. 重点词汇:お名前は何ですか、こんにちは、ありがとう、ごめんなさい、どういたしまして。
教学难点:1. 求助句型的运用;2. 日语中的礼貌用语。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2.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日本日常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解(25分钟)1. 介绍本节课的重点句型和词汇;2. 通过例句讲解句型和词汇的用法;3. 播放日语对话视频,让学生跟读并模仿。
三、练习环节(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对话练习,运用所学句型和词汇进行日常交流;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法错误;3. 学生展示对话,教师点评。
四、巩固环节(10分钟)1. 让学生用所学句型和词汇进行自我介绍;2.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内容。
五、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2. 日语对话视频;3. 教师讲解;4. 学生分组练习。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2. 对话练习的准确度;3.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教案范文:一、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こんにちは、ありがとう、ごめんなさい。
2. 展示日本日常生活场景,如:超市购物、餐厅用餐等。
二、新课讲解1. 介绍本节课的重点句型和词汇:- お名前は何ですか?(你的名字是什么?)- こんにちは、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
(早上好。
)- ありがとう、ごめんなさい、どういたしまして。
(谢谢、对不起、不客气。
标准日本语教案

标准日本语教案标题:标准日本语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日本语的基本发音和写作系统。
2. 学习基本的日常用语和问候用语。
3. 能够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和交流。
4. 学习日本文化和风俗习惯。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
2. 发音和写作系统教学(15分钟)- 向学生介绍日本文字的基本特点和发音规则。
- 演示正确的发音和笔画顺序,让学生模仿并练习。
3. 基本用语和问候用语(20分钟)- 教授学生常用的日常用语和问候用语,如问好、道别、感谢等。
- 提供实例对话,让学生模仿角色扮演,练习对话。
4. 自我介绍和交流(20分钟)- 向学生介绍如何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国籍、年龄等信息。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互相介绍,并尝试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
5. 日本文化和风俗习惯(20分钟)- 向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日本文化和风俗习惯,如礼节、饮食习惯等。
- 提供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让学生有更直观的了解。
- 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分享他们对日本文化的理解和体验。
6. 小结和反馈(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回顾学生的学习成果。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反馈意见,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教学资源:- 日本语课本和练习册- 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相关的日本文化和风俗习惯材料- 角色扮演的小组活动材料评估方法:- 观察学生在发音和写作系统及对话交流中的表现。
- 班级讨论和问答环节中,检查学生对日本文化和风俗习惯的理解。
教学扩展:- 带领学生学习更多的日常用语和基本句型,拓展他们的运用能力。
- 组织日语文化活动,如日本料理制作和传统艺术体验。
注:以上教案仅作参考,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调整和适应。
标日初级上册教案

标日初级上册教案第一章:日语基础1.1 学习日语语音学习五十音图,掌握平假名和片假名的读音及书写。
学习日语的音节结构,了解长音、拗音和促音的发音规则。
1.2 学习日语基本语法学习日语的句子结构,掌握主语、谓语和宾语的顺序。
学习日语的助词,如は、が、を、に、で等,了解其作用和用法。
第二章:日常会话2.1 自我介绍学习如何用日语进行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年龄、职业等。
2.2 购物学习如何用日语进行购物,包括询问价格、挑选商品、支付等。
练习使用日语进行简单的购物对话。
第三章:日本文化3.1 日本传统节日学习日本的传统节日,如樱花节、盂兰盆节、新年等。
了解日本节日的习俗和庆祝方式。
3.2 日本美食学习日语中常见的食物名称,如寿司、拉面、天妇罗等。
了解日本美食的文化和特色。
第四章:日语阅读4.1 日语短文阅读阅读日语短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习日语中的常用词汇和短语。
4.2 日语新闻阅读阅读日语新闻,了解日本的时事动态。
学习日语中的新闻常用词汇和表达方式。
第五章:日语写作5.1 日语日记写作学习如何用日语写日记,包括记录日常生活和感受。
练习写作简单的日语日记。
5.2 日语书信写作学习如何用日语写书信,包括感谢信、道歉信等。
练习写作简单的日语书信。
第六章:常用表达6.1 常用问候语与礼貌用语学习日语中的日常问候语,如“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等。
掌握日语中的礼貌用语,如“谢谢”、“对不起”、“请问”等。
6.2 常用疑问词与回答学习日语中的常用疑问词,如“什么”、“为什么”、“哪里”等。
练习使用日语回答常见的问题。
第七章:家庭成员与朋友7.1 介绍家庭成员学习如何用日语介绍家庭成员,如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等。
练习使用日语进行家庭成员的介绍。
7.2 介绍朋友学习如何用日语介绍朋友,如姓名、年龄、工作等。
练习使用日语进行朋友的介绍。
第八章:工作与学习8.1 工作相关表达学习日语中的工作相关词汇,如“公司”、“职位”、“工资”等。
幼儿园学习日语基础教案

幼儿园学习日语基础教案幼儿园学习日语基础教案在现代社会中,学习外语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家长和教育机构的重要选择。
而在日语学习方面,幼儿园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幼儿园学习日语基础教案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以及日语这门语言的特点,从而更好地帮助幼儿建立起对日语的兴趣和基础。
1. 了解日语的声音和字母在幼儿园学习日语的教案中,首先要让幼儿了解日语的基本声音和字母。
通过一些简单有趣的游戏和绘本,引导幼儿认识日语的五十音图,并且通过唱歌、跳舞、拼图等方式帮助幼儿记忆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
2. 学习日常用语幼儿可以开始学习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比如问候语、自我介绍、数字、颜色、家庭成员等。
通过情景对话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逐渐熟悉并运用这些基本的日语用语,从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融入日本文化元素除了语言本身,幼儿园学习日语的教案还可以融入一些日本文化元素。
比如通过节日习俗、传统游戏、绘本故事等,让幼儿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激发他们对日本文化的好奇心和兴趣,从而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日语。
4. 创设情景,引发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一些具体的情景或游戏,来引发幼儿学习日语的兴趣。
比如在角色扮演中使用日语对话,或者在做手工、唱歌、跳舞等活动中融入日语元素。
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还能够锻炼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5. 重视学习的轻松和愉快在幼儿园学习日语的教案中,要始终坚持学习的轻松和愉快。
通过幼儿喜欢的游戏、歌曲、故事等方式,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日语,从而更好地吸收和掌握这门语言。
对于幼儿园学习日语基础教案,需要从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出发,设计富有趣味和情感的教学活动,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和学习,从而帮助他们建立起对日语的兴趣和基础。
教师和家长的积极配合和引导也是至关重要的,共同为幼儿的日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幼儿园学习日语基础教案中,还可以通过一些创新的方式来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日语。
基础日语教案模板

基础日语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学习日语假名(平假名和片假名)及其读音和书写规则;(2)掌握日语基础语法,如形容词、动词的变形规则;(3)了解日本文化及习俗,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2. 能力目标:(1)能够进行简单的日语听说读写操作;(2)能够运用所学日语进行日常交流;(3)培养学生的日语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培养学生尊重、理解不同文化的态度,增强国际视野。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日语假名的学习(1)平假名的书写规则及读音;(2)片假名的书写规则及读音;(3)练习假名的书写及读音。
2. 第二课时:日语基础语法(形容词和动词的变形)(1)形容词的变形规则;(2)动词的变形规则;(3)练习形容词和动词的变形。
3. 第三课时:日语日常会话(1)自我介绍及问候语;(2)常用日常用语及回答;(3)情景对话练习。
4. 第四课时:日本文化及习俗介绍(1)日本的饮食文化;(2)日本的传统节日;(3)日本的礼仪习惯。
5. 第五课时:复习与拓展(1)复习假名、基础语法和日常会话;(2)拓展日语词汇,学习常用日语短语;(3)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三、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定具体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运用日语;2. 情景教学法:创设真实的语境,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进行日语交流;3. 交际法: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4. 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 考试成绩:假名、语法、会话等方面的考试;3. 综合素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日语入门教程;2. 辅助材料:日语假名卡片、语法练习册;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4. 网络资源:日语学习网站、在线视频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语基础知识教案学院、系:理工学院任课教师:**授课专业:课程学分: 1.5课程总学时:30课程周学时: 32016 年 5 月 20 日《日语基础知识》教学进程河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第 1 次课 3 学时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河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引入:今天我们要讲的这门课是《日语基础知识》,在正式进入课程之前,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中日语言文字的历史渊源。
第一讲1.日语的基本认识(1)汉字的传入中日两国交往历史源远流长,据考古发现,中日两国早在史前就有了交往的可能。
有文字记载的是《后汉书•东夷列传》中有:“倭在韩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居,凡百馀国。
自武帝灭朝鲜,使译通於汉者三时许国,国皆称王,世世传统。
……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
光武赐以印绶。
安帝永初元年,倭国王帅升等献生口百六十人,愿请见。
”根据考古发现,日本加贺岛发掘出刻有“汉倭奴国王”字样的金印,从而与《后汉书》中的记载相互印证。
因此,可以推断早在公元57年之前两国之间就已经有了来往。
那么文字的交流是何时开始的呢?我们知道中国文字,从最初的一些记录符号到甲骨文的出现,发展到春秋战国的各国文字,再到秦始皇的文字统一,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历史。
而汉字传到日本,《后汉书》是比较早的史料记载之一。
到5世纪左右,太刀铭文、钟铭、碑文等金石文中已经有日本人撰写的汉文。
至少可以看出,中国文字最迟在3世纪前后就已经传入了日本。
到7、8世纪,日本人撰写的汉诗、汉文已不鲜见,说明汉字已经被日本的知识阶层所掌握。
(2)日本文字的产生众所周知,在中国汉字传入日本之前,日本只有音声语言,没有文字记录。
其历史的传承只能通过声音一代一代传下来,日语中叫做“口承”。
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时代,当中国汉字这样的高度文明传入到日本后,对于文明落后的日本,可以说是掀开了历史上的崭新一页。
从此,日本人便开始借用中国的汉字来表记自己的语言,从而进入了记载时代。
最初,日本人利用和其语言发音相同或相近的中国汉字来表记自己的语言,当时只是将汉字作为标记符号来使用。
产生了将汉字表音化的用法,即发明了所谓的“万叶假名”。
万叶假名是借用汉字的音、训读法书写古代日语的一种文字,最早出现于《古事记》、《万叶集》、《日本书纪》等奈良时代的文献当中,其中尤以《万叶集》中使用最多,故被称之为“万叶假名”(又称为“真假名”)。
日本现存最早的和歌集《万叶集》以及日本现存最早的史书《古事记》和《日本书纪》,都是用汉字写成的。
(举书中的一段并标音)“万叶假名”虽然日本人用汉字来表记日语,使日本进入了记载时代,但是随着历史、社会的发展,日本人发现,用汉字来标记所有的日语发音是一件很困难,又很繁琐的事。
所以,到了大约平安时代,僧侣们利用“万叶假名”的楷书汉字的偏旁部首创造了“片假名”,女性利用汉字的草书体创制了“平假名”,从而形成了今天的“五十音图”。
(3)日语汉字的读音我们知道,现代日语的表记方式有汉字、平假名、片假名和罗马字。
其中汉字有“音读”和“训读”。
日语汉字的音读来源有二。
一是,当初被借来作为标音符号的汉字,如“。
”二是,由于当时日本社会政治经济都比较落后,作为一种语言,日语还处于比较低的发展阶段,即词汇量比较少,而且大多是表示具体事物的词语,如“春、夏、秋、冬、鸟、鱼、虫、花、草、树”等,而像“季节、动物、植物”等概括性比较强的词汇很少,即抽象词汇还很少。
而当时的汉语已经相当完善和发达,当时,日本人要学习中国高度的文明和发达的文化,不得不照搬汉语的词汇,对于在当时的日本中还没有形成的抽象概念来说,语言中自然也就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汇发音,所以此时日本人只能模仿中国人的发音,借用当时中国汉语中的一些词汇来丰富自己的语言,如“。
”这可以看作是日语中汉字词音读的来源之二。
日语中除有“音读”外还有“训读”。
所谓“训”,即解释字义或词义。
“训读词汇”即日本人借助中国汉语词汇当中表达与日语所指事物相同或相仿的意思的词汇,来表记其语言。
即相对应的中国汉字或词完全脱离了原本的发音,而是按照日语的发音来读,这便是“训读”。
(4)日本的“国字”以上所说就形成了现在的日语和汉语中众多相同的字词(这里所指相同的字词只限于字形相同或相似的字词)的一部分。
其中包括发音相似的字词、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词(意义相近是指义项多少?)、意义完全不同的字词、意义相反的字词(如“留守”)。
除以上相同的字词之外,还有一部分看似是汉语但不是汉语的字词。
这些字词是汉语中所没有的,是日本人基于生活中的需要或现象自己创造的。
这些字词被称之为“国字”如“峠”、“辻”等。
“国字”主要是日本人通过运用中国的汉字造字法——“六书”创造的。
所谓“六书”就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詰詘,‘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誼,以见指伪,‘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事,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而日语中的“国字”主要是借助于会意、形声来创造的,其中会意字最多。
两个字并到一起,如“?”,或者三个字合到一块,如“峠”等。
(5)近代汉日词汇随着历史的发展,汉字在日语中安然度过了一千多年。
历史上日本有过三次文化冲击。
第一次为唐风;第二次为西学东渐时西方文化的传入;第三次是日本战败后,美军进驻日本。
从第二次文化冲击这段时间来看汉字在日本的存在与发展,这个时期,西方文明传入到东方,最初传到中国。
此时明末清初的历代皇帝以及部分士大夫曾极力摄取西方的科学技术。
西方传教士在中国著书,翻译西方书籍,之后这些著书、汉译书籍等传到日本,日本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引进了一部分汉字,如“化学”,到了后来,日本“锁国”期间,即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中叶,此期间日本只开放长崎这一港口,拒绝传教士来日。
因此,长崎便成为了向日本传播西方文明的唯一窗口,在长崎通过荷兰商队来了解世界的发展。
于是便兴起了“兰学”。
日本人以荷兰语为媒介,通过学习荷兰语来翻译一些外来书籍,从而吸收西方近代学术思想的学问。
此期间在引进和吸收西方科学技术以及文化的过程当中,创制了大量的汉语词汇,来表示西方词汇。
此时创造的汉字词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中国汉字词的构词法“动宾、偏正。
”等创造新词汇,如“。
”第二类是借用中国古典书籍中的字来造词,并赋予其西方语言所表达的新意义,如“经济、革命”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词汇。
到了清朝末期,中国发展落后,由于日本善于学习外来先进科学技术及其文化,使得日本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此时,清政府派遣青少年、儿童去日本留学,学习其先进的技术文化。
随着留学日本的人回国,使得上述那些借用中国典籍中的词汇带着新义“回国”,从而形成了汉字文化的回流,所以这些字(词)也可以称之为“回归字(词)”。
到了现代,由于中国文化大革命,又产生了一批新词汇,如“大跃进”等等。
而随着两国的交往,现代中国汉语也有不少引自日本的词汇,如“人气、达人”等等。
(6)汉字的未来纵观汉字的发展,从古时吸收汉字进入日本,到现代到中国的回流,现代两国之间交往更盛,彼此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吸收,可见自古至今从未间断。
语言文字作为文化的载体,随着国家间异文化的交流,文字本身也会不断发展变化。
自古以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高度的文明、发达的文化都会流向低于他的区域或国度。
随着中日两国的密切交往,两国语言中的汉字相同率只会越来越高,趋近于100%,但是又不会完全一样。
两个文化特质不同的民族,始终会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吸收的前提之下,发展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
“每一个言语社团都向它的邻区学习。
各种事物,天然的和人工制造的,从一个社团传入另一个社团,行为方式也是如此,诸如技术程序,作战方法,宗教仪礼,或个人行动的风尚。
民族学(或人种学)者研究事物和习惯的这种分布,称之为文化的传播。
人们能够在一幅地图上设计描画一种文化特征的传播,比如说北美在哥伦布以前种植玉米。
一般地说,不同的文化特征传播区域并不吻合。
用来称呼事物或行为的言语形式往往从一个民族传递给另一个民族。
”“假使最初的介绍者或后来的使用者对这门外语的掌握很好,他也许就按照外语语音说这个外来形式,甚至是夹在本土语言的上下文里。
”如“这位老师在学校很有人气。
”中的“人气”一词,就是从日语当中传过来的,最初使用这个词的大概就是学习日语的人吧。
附:安以宇衣於加幾久計己↓↓↓↓↓↓↓↓↓↓あいうえおかきくけこ佐之寸世曾太知州天止↓↓↓↓↓↓↓↓↓↓さしすせそたちつてと奈仁奴祢乃波比不部保↓↓↓↓↓↓↓↓↓↓なにぬねのはひふへほ末美武女毛也由与↓↓↓↓↓↓↓↓まみむめもやゆよ良利留礼呂和為恵遠无↓↓↓↓↓↓↓↓↓↓らりるれろわゐゑをん阿伊宇江於加幾久介己↓↓↓↓↓↓↓↓↓↓アイウエオカキクケコ散之须世曾多千川天止↓↓↓↓↓↓↓↓↓↓サシスセソタチツテト奈仁奴祢乃八比不部保↓↓↓↓↓↓↓↓↓↓ナニヌネノハヒフヘホ末三牟女毛也由与↓↓↓↓↓↓↓↓マミムメモヤユョ良利流礼呂和井恵乎二の仮名ん↓↓↓↓↓↓↓↓↓↓ラリルレロワヰヱヲン2.入门单元I.日语的发音1.五十音图上表粗框内是日语的主要音节,共44个。
这个表通常称为“五十音图”。
各格内上部左侧是平假名,如“あ”,右侧是片假名,如“ア”。
平、片假名下面的罗马字采用了日语中最常用的罗马字书写形式。
这三种文字的写法虽然不同,但发音相同。
“お”和“を”、“じ”和“ぢ”、“ず”和“づ”的字形不同,但发音相同。
2、元音(1)单元音日语的元音只有5个,即“a(あ)”“i(い)”“u(う)”“e(え)”“o (お)”。
与汉语不同的是,日语自然发音时,唇形变化比汉语小,而且,发音时口形和声调的高低始终不变,这一点应特别注意。
a(あ):汉语的“a”开口大,日语的“あ”上下开口比汉语小,发音时舌头的位置稍靠后。
(发音听它们的区别)i(い):口形上下张开的程度与汉语基本相同,但左右开的小。
发音时注意口形整体不要太紧张。
u(う):发音与汉语的“u”有很大不同。
汉语的“u”嘴唇呈圆形向前突出,而发日语“う”时,嘴唇几乎是平的,不向前突出。
(发音看它们的区别)e(え):与汉语“ei”的前半部分或“ie”的后半部分相似。
日语的“え”比汉语“ie”的“e”开口大。
比如汉语的“铅笔qianbi”,日语说“えんぴつ”,发这个“え”时注意不要发成“いえ”。
另外,还要注意它与汉语的“e”(如:饿)的发音并不一样。
还有不少人把日语的“先生(せんせい)”中的“先(せん)”发成“僧seng”,这是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