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掌声》学习任务单导学案附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掌声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掌声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掌声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掌声导学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

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二、教学重、难点:1.朗读课文,学会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准备:生字、词卡投影片四、教学时间:两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揭题,初读课文。

2.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一.揭题质疑1.小朋友们,有人给你鼓过掌吗?因为什么给你鼓掌?得到别人掌声你的心情怎样?你为别人鼓过掌吗?为什么给别人鼓掌呢?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掌声(板书:15掌声)3.读了课题,你能提出问题吗?(谁鼓掌?这掌声是给谁的?为什么给她掌声?她得到掌声后心情怎样,又是怎样做的?)二.初读课文1.请小朋友们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认真地读书,遇到不认识的字,看课后的生字表。

2.请小朋友们读一读课文后的生字,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反馈检查。

重点读准下列字:翘舌音“镇”“骤”“持”“束”“述”,平舌音“残”。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请小朋友继续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的拼音写在生字的上面。

读完、写完后,请小朋友们再读一读生字并记住它。

反馈检查。

指名读,同桌互读,小组轮读。

4.看一看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你会不会读。

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时候愿意持久结束残疾犹豫讲述镇定礼貌骤然间身处困境舞蹈慢吞吞5.生字、词语我们都会读了,请大家再读课文,努力做到正确、流利。

反馈检查。

指名读,师生评议,齐读。

6.课文我们已经会读了,现在请小朋友一边读课文,一边把不懂的词语画下来。

7.这些词有的需要老师帮助,有的自己通过读课文就可以理解。

请大家读课文,边读边想这些词语的意思。

我相信,同学们能通过读课文理解这些词语。

8.小结:这节课小朋友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读准了生字、词语的读音,课文也读得正确、流利了。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掌声导学案(精推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掌声导学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掌声导学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掌声导学案第【1】篇〗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字。

理解生词意思。

3.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2、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里变化。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探究提出预习要求:1、自由读文熟悉本课生字生词。

2、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预习:(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落下残疾犹豫骤然间镇定情绪身处困境讲述结束珍惜鞠躬忧郁舞蹈慢吞吞经久不息(2)、反复认读,齐读。

4、提问,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合作交流读课文,读出不理解的词1、默读,不理解的词划下来2、全班交流A、骤然间:说明快、突然响起的掌声B、经久不息:找句说词意“热烈持久”、“渐渐平息”、“掌声里走下……”;“不息”是指什么?C、身处困境:联系生活如缺钱、犯错误、生病、文中谁身处什么困境?D、残疾:文中指生病落下不方便走路的缺陷E、犹豫:拿不定主意,她在想什么?F、忧郁:找个近义词来替代,反义词呢?体会孤寂引读1段3、感知大意,切入掌声讨论交流:掌声对小英有什么作用?A、“鼓励她站起来了”(掌声表扬)B、文中怎么说——鼓起了——生活的勇气C、不再忧郁变得——活泼开朗D、齐读第5段体会4、师小结:掌声的作用真不小,竟然使一个忧郁自卑的姑娘变得活泼开朗,我们下堂课再继续进行交流。

第二课时继续合作交流(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掌声》这篇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吗?(小英)2、小英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我们读出了什么样的小英?(自卑、忧郁、孤单、沉默,板书:自卑忧郁)从哪看出小英很忧郁?3、是什么原因让小英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4、那时的小英内心一定十分地痛苦、忧伤、寂寞。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掌声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掌声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掌声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掌声导学案第【1】篇〗一、复习导入谈话:小朋友们,欢迎钱老师来给大家上课吗?怎么表示啊?(学生鼓掌)在学习、生活中,掌声除了表示欢迎,还能表示什么?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对掌声会有更深的感悟。

把课题读好了──齐读课题。

1、还记得这些词语吗?你会读吗?课件出示:忧郁犹豫渐渐平息讲述交谈经久不息2、我这还有几个短语呢!谁会读?出示:落下了残疾刚调来的变了个人似的(正音:落、调、似的)3、课文写谁给谁掌声,结果怎么样?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

4、这一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近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我们的同龄人──(小英)二、前后对比,感受小英变化1、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你知道小英曾经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呢?(自卑)让我们通过朗读再来体会小英曾经的心理,齐读。

2、过渡:多么可怜的小英呀!她对自己已失去了信心,但有一件事却彻底地改变了她,让我们先来看看改变后的小英。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由读读第五自然段。

出示:说也奇怪,从那次演讲以后,小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她不再忧郁,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3、小英和以前相比有哪些变化呢?(一起交谈、游戏,甚至)师:真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现在的小英变得怎样了?(活泼、开朗、自信)4、结尾处有个省略号,想象一下小英还可能有哪些变化。

5、看到小英有这么大的变化,大家的心情怎样?(真替小英的变化感到高兴呀),就让我们高兴地来读读第5段吧,读出小英的自信!6、小英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想知道答案吗?课文第六自然段会告诉你的。

生自读。

7、指名回答。

(是掌声让小英有这么大的变化)再来读读小英的来信,我们还能从中知道些什么?出示: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次掌声,它使我鼓起了生活的勇气。

我永远感谢这掌声。

点拨:从哪些地方看出小英已经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你能联系第五自然段说说吗?永远到底有多远?(一辈子)小结:掌声在小英生命中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你能读好小英的这封饱含感激之情的来信吗?生练读,指名,齐读。

三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5掌声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5掌声人教部编版

课题 掌声 课型 新知研究 编号学习内容 教材第 117-119 页 学前准备 查找“小儿麻木症” 有关资料 学 习 目标、要点、难点 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此中田字格上边的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怀、鼓舞。

要主动的关怀、鼓舞他人,也要珍惜他人的关怀和鼓舞。

要点:1.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此中田字格上边的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构成的词语。

难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怀、鼓舞。

要主动的关怀、鼓舞他人,也要珍惜他人的关怀和鼓舞。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初读感知课模块一、学习生字* 学习要求1. 我新认识的字(请注上拼音,谈谈你用什么好方法记着它。

)镇 骤 持 束 述 残2. 我想提示难写的字(想一想按笔划次序该怎么写,哪些笔划需要提示,用红笔标出易错笔划)模块二、学习词语方法指导: 1.我要放声朗诵课文,读准字音,划1.我能读正确本课词语表词语。

出生词。

2.我要查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简单读错的字用红笔注音)2.我能理解新词(请用查词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

)①的意思是 :②的意思是 :③的意思是 :我还有其余词语不理解。

比方1.我把课文练读了()遍。

模块三、朗诵课文2.生字字音准,字不丢又不添;*学习要求:我要把课文读熟,达到正确流畅朗诵。

第二课时:品读运用课模块四、品读感悟把课文读娴熟,并思虑下边问题:1.《掌声》这篇课文主要讲(谁)(干什么)(结果)2.当轮到英子讲故事的时候,她为何踌躇?a.想象说话:在掌声里,你想对英子说些什么?b.这热情而长久的掌声是什么样的掌声?3.从两次的掌声中你领会到什么?a.在这里,掌声已经不只是是鼓掌的声音了,它仍是什么?b.英子为何永久不会忘掉那掌声?c.引读“浅笑着面对生活”,加深理解。

4.这篇课文哪些地方让你最感人,画出有关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抄一抄。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5《掌声》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5《掌声》导学案设计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得到掌声前后的变化;通过动作、神态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课前准备
1.制作描写两次掌声的重点句子的多媒体课件。(教师)
2.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揭示课题,质疑问难(用时:5分钟)
3.汇报学习成果,能根据不同的读音给多音字组词。
4.交流自己记忆生字的好方法,如,借助偏旁记忆“忧”。
5.同桌之间互认互考,教师领读、开火车读词语等。
6.侧重理解“姿势、骤然”等词语。
1.初读课文的读文要求主要是对课文中字音、生字、新词的关注。教师可以让学生用不同的符号标注较难读的字音及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25掌声
导学案设计
课题
掌声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默、姿”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落、调”,会写“掌、班”等11个字,会写“掌声、文静”等16个词语。
2.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说出英子前后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3.能从人物的动作、神态中体会到人物的心情变化并与同学交流。
4.能从第2至4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转换人称进行复述。
2.完成拓展练习。
(1)朗读课文。
(2)搜集资料。
学生刚接触写钢笔字,兴趣很高,大部分学生对写字有了新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能注意到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但部分学生自控能力差,做得不够好,教师要多加指导,加强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把字写漂亮。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回顾课文,谈话导入(用时:3分钟)

2019-2020年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掌声》学习任务单导学案附设计说明

2019-2020年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掌声》学习任务单导学案附设计说明

2019-2020年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掌声》学习任务单导学案附设计说明☆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在课文中圈出来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字或词的意思。

☆☆和同桌一起完成吧!1、同桌互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由同桌打上“☆”。

2、我会读。

(读不准的请同学帮忙哦)掌声文静愿意姿势轮流情况注视热烈持久平息情绪讲述动听鼓励慢吞吞普通话落下残疾调来同桌评价:☺() L()☆☆☆读一读,排一排。

()英子在掌声中终于讲完了故事。

()大家的掌声给英子极大的鼓励,让她微笑着面对生活。

()从那以后,英子不再忧郁,变得活泼了。

()英子腿脚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

()刚调来的老师不知情,让英子上台讲故事,同学们都看她,她低下了头。

你能挑战到三星级,已经很能干了!如果还想挑战四星级可以边默读边试着填一填。

☆☆☆☆我会填。

以前的英子是一个()的孩子,现在的英子是一个()的孩子,是()使她发生了变化。

《掌声》学习任务单设计意图:本任务单设置四星级任务,层层深入,考虑学生差异,最好的学生可以挑战四星级,其他学生只要完成三星级就已经很能干了。

第一个任务是解决字词的问题,在圈字划词的过程中掌握生字新词,并能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意。

第二个任务是对学生预习字词,读课文情况的检查。

通过学生自读和互读,强化了对课文内容的感知,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打下了基础。

都说任务单变重教为重学,尽管课前布置了预习,但学生的能力与学习态度存在差异,总有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

如果采用全班齐读或抽读的形式,就不利于我对全体学生字词掌握情况的检测,因此在初读课文环节,以任务单的形式呈现难读的生字新词,和同桌互读互评,采用笑脸和哭脸的评价形式,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我进行巡视,就很清楚哪些孩子得了哭脸,孩子的目标达成度也就一目了然。

并让孩子在互帮互助中形成合作学习的能力。

第三个任务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将老师设计的句式进行排序,并读一读。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导学案设计

1.读课文弄清文章大意, 画出文中描写英子的动 1. 教师可 以通 过设 计填
空,引导学生想象英子的 作、神态的句子,并说一
心情是怎样的。如, 说英子给自己留下的印
她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 象。(自卑、残疾、可怜、
走路的姿势:她很文静, 孤单、自信、开朗……)
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 2. 将句子 画出 来。 体会 “默默地”一词的内涵, 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
它告诉我能战胜困难。
…………
5
个生字的书写。
教师要多加指导,加强训
“默、轮、投、调、摇”。
(5)教师利用投影仪进
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
(5)对书写内容进行互
行书写成果展示、师生点 评,总结优缺点。
写习惯,把字写漂亮。
评等。
2.完成拓展练习。
2.课外拓展。
(1)朗读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资料。
(2)查找关于身残志坚
1.指导读文,要求圈出生 字新词。 2.引导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读文,圈出生字新 词。
3.教师重点指导:“落” 和“调”这两个多音字 在文中的读音,并引导学 生在语言环境中区别读 音;“姿势”的“姿”是 平舌音,“势”是翘舌 音。
2.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学 生字新词的方法。 3.汇报学习成果,能根据 不同的读音给多音字组 词。 4.交流自己记忆生字的好 方法,如,借助偏旁记忆
4
曾经失去自信的英子重 新找回了自信?是什么 化解了她心中的忧伤与 孤寂?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思考 掌声的意义。 3.指导学生从第 2 至 4 自 然段中任选一段转换人 称进行复述。
夸奖、帮助、关心、关爱、 掌声是一段欢迎词,
支持……)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掌声导学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掌声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掌声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掌声导学案第【1】篇〗1.教学目标:(1)能独立认读本课10个生字,理解词语“犹豫、寂寞、骤然间、经久不息”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残疾学生范小君的坚强勇敢。

能边读边思,大胆提问。

(3)感受“掌声”的魅力,感受同学间纯真的友情。

2.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词义,体会残疾学生范小君的坚强勇敢,感受“掌声”的魅力。

3.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质疑激趣:1.出示课题,齐读2.读课文时,你最想知道什么?(自由提问)说明: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边读边思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自学生字词2.学习生字词3.指名分节读,要求:读正确4.读了课文后你知道,是谁为谁而鼓掌?掌声一共响起几次?说明: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生字词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互相交流。

借助拼音朗读课文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十分困难,而要“读正确、读通顺”并不十分容易,要求学生在朗读时能够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不加字,不漏字,注意标点的停顿。

同时,在读课文时,应该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1、自由轻读课文,思考:那两次掌声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响起的?是怎样的掌声?划出有关语句2、抓住关键词,讨论交流(1)理解词语:骤然间犹豫(2)为什么骤然间会响起热烈而持久的掌声?(3)指导朗读第三节1、2、3句。

(4)小君演讲结束后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表达了大家怎样的情意?(5)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小君又是怎样的呢?(6)感情朗读第三节3、那次演讲之后,小君有什么变化?齐读末节4、“寂寞”什么意思?原来的小君有多寂寞?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指名朗读一、二节5、齐读全文说明:抓住关键词语,说说、想想、读读、议议,帮助学生体会小君的勇敢,感受同学间真诚的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掌声》学习任务单
☆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在课文中圈出来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字或词的意思。

☆☆和同桌一起完成吧!
1、同桌互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由同桌打上“☆”。

2、我会读。

(读不准的请同学帮忙哦)
掌声文静愿意姿势轮流情况注视热烈持久平息
情绪讲述动听鼓励慢吞吞普通话落下残疾调来
同桌评价:☺() L()
☆☆☆读一读,排一排。

()英子在掌声中终于讲完了故事。

()大家的掌声给英子极大的鼓励,让她微笑着面对生活。

()从那以后,英子不再忧郁,变得活泼了。

()英子腿脚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

()刚调来的老师不知情,让英子上台讲故事,同学们都看她,她低下了头。

你能挑战到三星级,已经很能干了!如果还想挑战四星级可以边默读边试着填一填。

☆☆☆☆我会填。

以前的英子是一个()的孩子,现在的英子是一个()的孩子,是()使她发生了变化。

《掌声》学习任务单设计意图:
本任务单设置四星级任务,层层深入,考虑学生差异,最好的学生可以挑战四星级,其他学生只要完成三星级就已经很能干了。

第一个任务是解决字词的问题,在圈字划词的过程中掌握生字新词,并能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意。

第二个任务是对学生预习字词,读课文情况的检查。

通过学生自读和互读,强化了对课文内容的感知,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打下了基础。

都说任务单变重教为重学,尽管课前布置了预习,但学生的能力与学习态度存在差异,总有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

如果采用全班齐读或抽读的形式,就不利于我对全体学生字词掌握情况的检测,因此在初读课文环节,以任务单的形式呈现难读的生字新词,和同桌互读互评,采用笑脸和哭脸的评价形式,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我进行巡视,就很清楚哪些孩子得了哭脸,孩子的目标达成度也就一目了然。

并让孩子在互帮互助中形成合作学习的能力。

第三个任务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将老师设计的句式进行排序,并读一读。

三年级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还是一个起点,更是一个难点,提供句式让学生排列,给学生概括的学习支架,降低难度。

第四个任务有一定难度,是要学生找出课文的主线,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还是会有较多学生能够完成此星级。

通过一个任务单,学生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和同桌的合作交流,然后是全班的交流,一堂课除了做作业,都是围绕任务单展开的。

课堂学习内容充实,学生学得充分,使支架式学习单展开了学的全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