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每日一题能源

合集下载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每日一题 焰色反应 新人教版必修1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每日一题 焰色反应 新人教版必修1

焰色反应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典例在线鉴别下列各物质,通常情况下只能采用焰色反应的是A.K2CO3和NaCl B.KCl和Na2CO3 C.NaCl和MgCl2 D.NaCl和KCl【答案】DCO ===CaCO3↓来鉴别;C项中可用NaOH溶液来鉴别;而D项中皆含Cl−,【解析】A、B选项中可依据Ca2++23由生成沉淀的反应来鉴别显然是做不到的,只能靠焰色反应鉴别。

解题必备焰色反应1.将铂丝(或光洁无锈的铁丝)用盐酸洗净,在火焰上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后,若蘸取氯化钠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火焰呈黄色;若蘸取氯化钾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火焰呈紫色。

2.焰色反应实验操作步骤易混易错1.焰色反应产生的火焰颜色与元素的存在状态无关,如:灼烧钠的化合物和单质时,火焰颜色均为黄色。

几种常见金属的焰色:钠:黄色,钾: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钙:砖红色。

2.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

学霸推荐1.(双选)下列有关焰色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金属的化合物灼烧时才会有不同的颜色B.每次实验后,铂丝都要用盐酸洗净C.若透过蓝色钴玻璃只看到紫色,说明样品中含钾元素而一定不含钠元素D.若样品灼烧呈黄色,判断一定有钠元素,但不能排除含其他金属元素2.下述对焰色反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明,正确的是①钾的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②先将铂丝灼烧到与原来火焰的颜色相同,再蘸取被检验的物质③每次实验后,要将铂丝用盐酸洗净④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浅的火焰⑤没有铂丝时,也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A.仅有③不正确 B.仅有④不正确 C.仅有⑤不正确 D.全正确参考答案1.【答案】BD2.【答案】D【解析】①在观测钾的焰色反应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片,滤去钠的黄光的干扰,①正确;②取一根洁净的铂丝,放在酒精灯上灼烧至无色,再蘸取被检验的物质,②正确;③盐酸易挥发,其盐高温时也易挥发,灼烧时,盐酸及其盐可一起挥发掉,以达洗净的目的,③正确;④选择本身颜色较浅的火焰可以减少干扰,④正确;⑤洁净的细铁丝,放在酒精灯上灼烧至无色,本身无颜色,⑤正确;答案选D。

高中化学 每日一题 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判断 新人教版

高中化学 每日一题 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判断 新人教版

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判断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典例在线对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表述正确的是A.氧化还原反应均为放热反应B.放热反应中,反应后体系能量降低C.断开化学键的过程会放出能量D.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都为放热反应,如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错。

断开化学键的过程会吸收能量,所以C错。

向外界放出能量后,反应后体系的能量会降低,故B正确。

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不一定就是吸热反应,如多数燃料的燃烧都需要先加热到燃点反应才能进行,故D错。

解题必备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用热量(或换算成热量)来表述。

通常把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称为放热反应,把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称为吸热反应。

理论分析判断法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当ΔH>0时,反应吸热;当ΔH<0时,反应放热。

ΔH=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

当生成物分子成键释放的总能量>反应物分子断键吸收的总能量时,该反应表现为放热反应,即ΔH<0;当生成物分子成键释放的总能量<反应物分子断键吸收的总能量时,该反应表现为吸热反应,即ΔH>0。

规律判断法常见的吸热反应: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H2O(g)CO+H2;③Ba(OH)2·8H2O与NH4Cl晶体的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化合反应;④燃烧反应;⑤铝热反应;⑥营养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氧化反应。

图像判断法当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为放热反应;当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为吸热反应。

反应条件判断法反应开始需要加热,而停止加热后,反应亦可继续进行,则为放热反应;若反应需要持续不断地加热才能进行,则可能为吸热反应也可能为放热反应。

学霸推荐1.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吸热反应必须加热才能发生B.化学反应一定有能量变化C.吸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焓一定高于生成物的总焓D.化学反应热效应数值与反应物的多少无关2.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汽化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③浓硫酸稀释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⑥Ba(OH)2·8H2O与NH4Cl晶体混合A.①④⑤B.①②④C.②③D.②④⑥3.已知25℃、101kPa条件下:①4Al(s)+3O2(g)2Al2O3(s) ΔH=-2834.9 kJ•mol-1②4Al(s)+2O3(g)2Al2O3(s) ΔH=-3119.1 kJ•mol-1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B.由反应①可确定铝的燃烧热是708.7kJC.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O2变O3为吸热反应D.由反应②可确定铝的燃烧热是779.78 kJ•mol-1答案1.【答案】B【解析】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取决于反应物的总焓与生成物的总焓之差,与反应物的多少有关,与反应引发条件无必然联系。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单选题(共30题)1、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内容标准对应的课程模块是()。

A.化学B.化学与技术C.物质结构与性质D.化学反应原理【答案】 A2、某学生在预习烃类物质时,根据烃的组成和结构将烃分为了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进行学习。

该学生运用的思维方法是()。

A.比较法B.归纳法C.类比法D.分类法【答案】 D3、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可以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菜肴香气扑鼻——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双氧水分解成水和氧气——分子是可再分的C.压缩氮气——分子间是有间隔的D.冰与水的性质不同——分子的结构不同【答案】 D4、《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提出了“评价建议”。

A.纸笔测验难以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好取消B.评价结果可以采用定性报告与等级记分相结合的方式C.通过活动表现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对学生活动的促进作用【答案】 A5、下列属于“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的是()。

A.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技能B.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C.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D.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答案】 A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O和18O互为同位素B.漂粉精、液氯、干冰均为混合物C.稀硫酸、氨水均为电解质D.溶于水能电离出H+的物质一定是酸【答案】 A7、下面不属于化学l的主题的是( )。

A.认识化学科学B.化学实验基础C.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D.物质结构基础【答案】 D8、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发现有突出贡献的化学家是( )。

A.门捷列夫B.拉瓦锡C.道尔顿D.阿伏加德罗【答案】 A9、进入20世纪.化学科学经历了迅速发展的创新百年.取得了若干项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

高中化学每日一练

高中化学每日一练

每日一练1.将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将12g 该有机物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通过浓H2SO4,浓H2SO4增重14.4g,再通过碱石灰,碱石灰增重26.4g.该有机物分子式为()A.C4H10B.C2H6OC.C3H8OD.C2H4O2【分析】根据浓硫酸和碱石灰增重的质量可计算有机物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根据C 元素、H元素守恒和O元素守恒可计算有机物中C、H、O元素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各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最终可计算有机物的分子式;【解答】解:浓硫酸增重可知水的质量为14.4g,可计算出n(H2O)==0.8mol,n(H)=1.6mol,m(H)=1.6g;使碱石灰增重26.4g,可知二氧化碳质量为26.4g,n(C)=n (CO2)==0.6mol,m(C)=7.2g,m(C)+m(H)=8.8g,有机物的质量为12g,所以有机物中氧的质量为3.2g,n(O)==0.2mol,n(C):n(H):n(O)=0.6mol:1.6mol:0.2mol=3:8:1,即实验式为C3H8O,由于C3H8O 中碳原子已经饱和,所以分子式也为C3H8O;故选:C。

4.某单官能团有机化合物,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58,完全燃烧时产生等物质的量的CO2和H2O.它可能的结构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4种B.5种C.6种D.7种【分析】根据题意,可先解得分子式。

设为C n H2n O x,若只有1个氧原子,58﹣16=42,剩下的为碳和氢,14n=42,则碳只能为3个,即为C3H6O,1个不饱和度。

若有2个O,那么58﹣32=26,14n=26,n不可能为分数,则不可能为2个氧原子,再根据官能团异构、碳链异构确定同分异构体的种类。

【解答】解:由完全燃烧时产生等物质的量的CO2和H2O,不妨设有机化合物为C n H2n O x,若只有1个氧原子,58﹣16=42,剩下的为碳和氢,14n=42,则碳只能为3个,即为C3H6O,1个不饱和度。

高中化学每日一题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新人教版选修4(2021学年)

高中化学每日一题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新人教版选修4(2021学年)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每日一题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新人教版选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每日一题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新人教版选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每日一题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新人教版选修4的全部内容。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典例在线某一反应物的浓度是2。

0 mol·L −1,经过4 min 后,它的浓度变成1.68 mol·L −1,则在这4 mi n内它的平均反应速率为A.0。

2 m ol·L −1·min −1B .0。

1 mol·L −1·min−1C .0。

04 mol·L −1·min −1ﻩD .0.08 mol·L −1·min −1【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根据v =c t ∆∆=2 1.684- mol/(L·min)=0.08 mol/(L·mi n). 解题必备1.对化学反应速率表达式的理解2.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1)利用基本公式:v =c t ∆∆=·n V t∆∆。

(2)利用速率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各物质浓度的变化量(Δc )之比=各物质物质的量的变化量(Δn )之比。

(3)“三段式”法计算模板例如:反应mA+n BpC起始浓度/(mol/L) a b c转化浓度/(mol/L) x nxm px mt时刻浓度/(mol/L)a−x b−nxm c+pxm)计算中注意以下量的关系:①对反应物:c(起始)−c(转化)=c(某时刻);②对生成物:c(起始)+c(转化)=c(某时刻)。

高中化学 每日一题 电解质的电离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高一全册化学试题

高中化学 每日一题 电解质的电离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高一全册化学试题

促敦市安顿阳光实验学校电解质的电离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典例在线在如图所示的串联装置中,发现灯泡不亮,但若向其中一个烧杯加水,则灯泡会亮起来,请回答问题:(1)加水的烧杯为________。

(2)写出B、D烧杯中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若在A烧杯中加入少量Ba(OH)2溶液后,溶液的导电性________,继续滴加Ba(OH)2溶液,可观察到灯泡的亮度______________至______________后又逐渐______________。

写出发生反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 (2)Cu(NO3)2Cu2++2 KOH K++OH−(3)减弱逐渐变暗熄灭变亮 Ba2++2OH−+2H++BaSO4↓+2H2O【解析】(1)A、B、D都是电解质的水溶液,能导电,灯泡不亮是C中纯H2SO4未电离的缘故,只要加水就可导电了。

(2)Cu(NO3)2是盐,电离方程式为Cu(NO3)2Cu2++2,KOH是碱,电离方程式为KOH K++OH−。

(3)A中加入Ba(OH)2后发生反H2SO4+Ba(OH)2BaSO4↓+2H2O,生成难溶于水的BaSO4和水,故导电性变差;当加入的Ba(OH)2恰好与H2SO4反时,灯泡熄灭;继续加入后,过量的Ba(OH)2溶液导电,故灯泡又变亮。

解题必备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中的“关键词”1.“化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

2.“水溶液”“熔融状态”。

(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二者具备其一即可。

高中化学每日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每日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每日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6?A. 铁(Fe)B. 铜(Cu)C. 锌(Zn)D. 镍(Ni)2. 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受哪些因素影响?A. 反应物的浓度B. 温度C. 压力D. 所有以上因素3.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如果一个平衡反应受到压力的增加,那么反应会向哪个方向移动?A. 向生成物方向B. 向反应物方向C. 不移动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4. 化学中的“摩尔”是一个_________的单位,它表示物质中包含的粒子数与_________中所含碳原子数相等。

5. 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请列举两种常见的共价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6. 请简述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并给出一个例子。

四、计算题7. 如果1摩尔葡萄糖(C6H12O6)完全氧化生成6摩尔二氧化碳和6摩尔水,求每摩尔葡萄糖完全氧化时释放的能量。

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C. 锌(Zn)2. 答案:D. 所有以上因素3. 答案:B. 向反应物方向二、填空题4. 答案:摩尔是一个物质量的单位,它表示物质中包含的粒子数与0.012千克碳-12中所含碳原子数相等。

5. 答案:水(H2O)、二氧化碳(CO2)三、简答题6.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或离子之间发生电子的转移。

在这类反应中,一个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而另一个物质获得电子(被还原)。

例如,铁与氧气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4Fe + 3O2 →2Fe2O3。

在这个反应中,铁被氧化,氧气被还原。

四、计算题7. 答案:根据题目描述,1摩尔葡萄糖完全氧化生成6摩尔二氧化碳和6摩尔水,这是一个典型的氧化反应。

然而,具体释放的能量需要根据燃烧热的实验数据来确定,这里假设每摩尔葡萄糖完全氧化时释放的能量为-2870千焦耳。

结束语:以上就是今天的高中化学每日试题及答案,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些练习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高中化学 每日一题 氢氧燃料电池

高中化学 每日一题 氢氧燃料电池

氢氧燃料电池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典例在线下列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A.锌锰电池B.氢燃料电池C.铅蓄电池D.镍镉电池【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锌锰电池,正极反应:2MnO2+2H2O+2e-===2MnOOH+2OH-,MnO2在正极放电,A错误。

氢燃料电池,正极反应(酸性条件下):O2+4H++4e-===2H2O,O2在正极放电,B正确。

铅蓄电池,正极反应:PbO2 SO +2e-===PbSO4+2H2O,PbO2在正极放电,C错误。

镍镉电池,正极反应:NiOOH+H2O+e-+4H++24===Ni(OH)2+OH-,NiOOH在正极放电,D错误。

解题必备1.构造2.电池总反应:2H2+O2===2H2O。

3.氢氧燃料电池在不同介质中的电极反应式介质负极反应式正极反应式酸性2H2-4e-===4H+O2+4H++4e-===2H2O中性2H2-4e-===4H+O2+2H2O+4e-===4OH-碱性2H2-4e-+4OH-===4H2O O2+2H2O+4e-===4OH-学霸推荐1.氢氧燃料电池用于航天飞机,电极反应产生的水,经冷凝后可作为航天员的饮用水,其电极反应如下:负极:2H2+4OH--4e-===4H2O;正极:O2+2H2O+4e-===4OH-。

当得到1.8 L饮用水时,电池内转移的电子数约为A.1.8 mol B.3.6 molC.100 mol D.200 mol2.甲醇燃料电池(DMFC)可用于笔记本电脑、汽车、遥感通讯设备等,它的一极通入甲醇,一极通入氧气;电解质是质子交换膜,它能传导氢离子(H+)。

电池工作时,甲醇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氧气在电极上的反应是O2+4H++4e-===2H2O。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负极的反应式为CH3OH+H2O-6e-===CO2↑+6H+B.电池的总反应式是2CH3OH+3O2===2CO2+4H2OC.电池工作时,H+由正极移向负极D.电池工作时,电子从通入甲醇的一极流出,经外电路再从通入氧气的一极流入3.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关于能源,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属不可再生能源
B.煤、石油、水煤气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属一级能源
C.太阳能是一级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
D.潮汐能来源于月球引力做功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不可再生,最终将会枯竭,A正确;煤、石油等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属一级能源,但水煤气是由焦炭与H2O(g)在高温下反应制取,属二级能源,B错误;太阳能既是一级能源、新能源,还是可再生能源,C正确;潮汐能来自于月球引力,D正确。

解题必备
1.能源有不同的分类,具体如下:
2.我国能源现状:我国目前使用最多的能源是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不可再生能源,并且能源利用率极低,能源危机趋严重。

3.解决能源危机的方法
(1)加强科技投入,提高管理水平,改善开采、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

(2)科学地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3)寻找新的能源,现正探索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生物质
能等。

这些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有些为可再生能源,并且在使用时对环境几乎没
有污染。

学霸推荐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能是二次能源 B.电能是二次能源
C.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D.水煤气是可再生能源
2.下列关于燃料与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煤通过物理变化液化后再作为能源,可减少PM2.5引起的危害
B.生物质能、风能、水能是可再生能源
C.“开发利用新能源”、“汽车尾气催化净化”都能提高空气质量
D.煤、石油、天然气为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3.能源在各个方面都有重要作用,科学家预测“氢能”将是人类社会最理想的新能源,目前,有人提出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氢能的利用过程中,H2O可循环使用
B.开发和利用“氢能”,减少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使用有助于控制臭氧空洞的形成
C.该法制氢的关键是寻找光分解催化剂
D.利用光电转化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用于电解水而获得氢气
答案
1.【答案】B
2.【答案】A
【解析】煤液化为化学变化。

3.【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