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化学每日一题能源

合集下载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8 电化学及其应用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8 电化学及其应用

1.【2018新课标1卷】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CO2+H2S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对天然气中CO2和H2S的高效去除。

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电极分别为nO石墨烯(石墨烯包裹的nO)和石墨烯,石墨烯电极区发生反应为:①EDTA-Fe2+-e-=EDTA-Fe3+②2EDTA-Fe3++H2S=2H++S+2EDTA-Fe2+该装置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阴极的电极反应:CO2+2H++2e-=CO+H2OB.协同转化总反应:CO2+H2S=CO+H2O+SC.石墨烯上的电势比nO石墨烯上的低D.若采用Fe3+/Fe2+取代EDTA-Fe3+/EDTA-Fe2+,溶液需为酸性【答案】CB、根据石墨烯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可知①+②即得到H2S-2e-=2H++S,因此总反应式为CO2+H2S=CO+H2O+S,B正确;C、石墨烯电极为阳极,与电的正极相连,因此石墨烯上的电势比nO石墨烯电极上的高,C错误;D、由于铁离子、亚铁离子均易水解,所以如果采用Fe3+/Fe2+取代EDTA-Fe3+/EDTA-Fe2+,溶液需要酸性,D正确。

答案选C。

点睛:准确判断出阴阳极是解答的关键,注意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去分析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进而得出阴阳极。

电势高低的判断是解答的难点,注意从物理学的角度借助于阳极与电的正极相连去分析。

2.【2018新课标2卷】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

将NaClO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2Na2CO3+C。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ClO4-向负极移动B.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2+4e−=2CO32-+CD.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e−=Na【答案】D【解析】分析:原电池中负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正极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充电可以看作是放电的逆反应,据此解答。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每日一题 焰色反应 新人教版必修1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每日一题 焰色反应 新人教版必修1

焰色反应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典例在线鉴别下列各物质,通常情况下只能采用焰色反应的是A.K2CO3和NaCl B.KCl和Na2CO3 C.NaCl和MgCl2 D.NaCl和KCl【答案】DCO ===CaCO3↓来鉴别;C项中可用NaOH溶液来鉴别;而D项中皆含Cl−,【解析】A、B选项中可依据Ca2++23由生成沉淀的反应来鉴别显然是做不到的,只能靠焰色反应鉴别。

解题必备焰色反应1.将铂丝(或光洁无锈的铁丝)用盐酸洗净,在火焰上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后,若蘸取氯化钠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火焰呈黄色;若蘸取氯化钾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火焰呈紫色。

2.焰色反应实验操作步骤易混易错1.焰色反应产生的火焰颜色与元素的存在状态无关,如:灼烧钠的化合物和单质时,火焰颜色均为黄色。

几种常见金属的焰色:钠:黄色,钾: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钙:砖红色。

2.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

学霸推荐1.(双选)下列有关焰色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金属的化合物灼烧时才会有不同的颜色B.每次实验后,铂丝都要用盐酸洗净C.若透过蓝色钴玻璃只看到紫色,说明样品中含钾元素而一定不含钠元素D.若样品灼烧呈黄色,判断一定有钠元素,但不能排除含其他金属元素2.下述对焰色反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明,正确的是①钾的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②先将铂丝灼烧到与原来火焰的颜色相同,再蘸取被检验的物质③每次实验后,要将铂丝用盐酸洗净④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浅的火焰⑤没有铂丝时,也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A.仅有③不正确 B.仅有④不正确 C.仅有⑤不正确 D.全正确参考答案1.【答案】BD2.【答案】D【解析】①在观测钾的焰色反应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片,滤去钠的黄光的干扰,①正确;②取一根洁净的铂丝,放在酒精灯上灼烧至无色,再蘸取被检验的物质,②正确;③盐酸易挥发,其盐高温时也易挥发,灼烧时,盐酸及其盐可一起挥发掉,以达洗净的目的,③正确;④选择本身颜色较浅的火焰可以减少干扰,④正确;⑤洁净的细铁丝,放在酒精灯上灼烧至无色,本身无颜色,⑤正确;答案选D。

2018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5年真题分类:专题08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word版含答案

2018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5年真题分类:专题08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word版含答案

2012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 专题08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2012上海,9)工业生产水煤气的反应为:C(s)+H 2O(g)CO(g)+H 2(g)-131.4 kJ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反应物能量总和大于生成物能量总和B. CO(g)+H 2(g) C(s)+H 2O(l)+131.4 kJC. 水煤气反应中生成1 mol H 2(g)吸收131.4 kJ 热量D. 水煤气反应中生成1体积CO(g)吸收131.4 kJ 热量【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反应热及热化学方程式,意在考查考生对热化学反应的理解能力及反应热的计算能力。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选项A 错误;选项B 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水的状态应为气态;选项D 中生成1 mol CO(g)吸收的热量为131.4 kJ 。

2.(2012江苏,4)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 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 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 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C. 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D. 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角度判断反应放热和吸热的能力,以及通过图像判断催化剂对反应活化能影响的能力。

A 项,由图可以看出,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该反应为吸热反应,A 错;B 项,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B 错;C 项,由图像可以看出,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正确;D 项,由图像可以看出E 1>E 2,即逆反应的活化能小于正反应的活化能,D 错。

3.(2012全国新课标卷,27)光气(COCl 2)在塑料、制革、制药等工业中有许多用途,工业上采用高温下CO 与Cl 2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

(1)实验室常用来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工业上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 4)与CO 2进行高温重整制备CO ,已知CH 4、H 2和CO 的燃烧热(ΔH )分别为-890.3kJ·mol -1、-285.8kJ.mol -1和-283.0kJ.mol -1,则生成1m 3(标准状况)CO 所需热量为 ;(3)实验室中可用氯仿(CHCl 3)与双氧水直接反应制备光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COCl 2的分解反应为COCl 2(g )=Cl 2(g )+CO (g ) ΔH =+108kJ·mol -1。

2018年高考化学母题系列:专题05-化学反应与能量(含答案)

2018年高考化学母题系列:专题05-化学反应与能量(含答案)

【母题来源】2018年高考北京卷【母题题文】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

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B.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答案】D【试题解析】A、根据反应历程,反应物是CH4和CO2,生成物是CH3COOH,因此总反应方程式为CH4+CO2CH3COOH,原子利用率达到100%,故A说法正确;B、根据CH4+CO2CH3COOH,根据甲烷和CH3COOH的结构简式,甲烷分子中一个C-H键发生断裂,故B说法正确;C、根据历程①的能量高于②的能量,说明此反应是放热反应,同时有C-C的形成,故C说法正确;D、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无影响,因此催化剂不能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故D说法错误。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原子利用率、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解题的关键是准确分析示意图中的信息。

注意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催化剂不能改变ΔH、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同时考查学生对简单化工流程的反应原理、能量的转化关系等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同时关注了节能减排、工业三废资源化处理、开发利用新能源等社会热点问题。

【命题方向】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属于逐渐强化的高考热点,涉及到焓变与化学键的关系,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反应热大小的比较和计算,燃烧热和中和热的理解与测定等。

本题在2018年以图像的形式考查化学基本理论知识,题目比较新颖,与2017年北京高考试题的第9题类似,2019年可能同样以科技成果用图像的形式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化学基本理论或有机物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得分要点】本题应从历程入手,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出总反应方程式,然后根据“原子经济”的概念,即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判断A选项的正误;根据CH4和CH3COOH的结构简式或结构式,找出反应过程断键的位置、生成键的位置,从而判断B选项正误;根据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以及历程,判断出①到②属于放热还是吸热,从而判断出C选项正误;根据催化剂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移动无影响,判断出D选项的正误。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解析版附后)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解析版附后)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解析版附后)1.【2018北京卷】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

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B.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2.【2018江苏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氧燃料电池放电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B.反应4Fe(s)+3O2(g)2Fe2O3(s)常温下可自发进行,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3mol H2与1mol N2混合反应生成NH3,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6×6.02×1023D.在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中,温度越高淀粉水解速率越快3.【2017江苏卷】通过以下反应可获得新型能源二甲醚(CH3OCH3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C(s) + H2O(g)CO(g) + H2 (g) ΔH1 = a kJ·mol−1②CO(g) + H2O(g)CO2(g) + H2 (g) ΔH2 = b kJ·mol−1③CO2 (g) + 3H2 (g)CH3OH(g) + H2O(g) ΔH3 = c kJ·mol−1④2CH3OH(g)CH3OCH3 (g) + H2O(g) ΔH4 = d kJ·mol−1A.反应①、②为反应③提供原料气B.反应③也是CO2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C.反应CH3OH(g)12CH3OCH3 (g) +12H2O(l)的ΔH =2dkJ·mol−1D.反应2CO(g) + 4H2 (g) CH3OCH3 (g) + H2O(g)的ΔH = ( 2b + 2c + d ) kJ·mol−14.【2016海南卷】油酸甘油酯(相对分子质量884)在体内代谢时可发生如下反应:C57H104O6(s)+80O2(g)=57CO2(g)+52H2O(l)已知燃烧1kg该化合物释放出热量3.8×104kJ。

2018年5月1日 化工流程类试题-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化学三轮复习 含解析 精品

2018年5月1日 化工流程类试题-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化学三轮复习 含解析 精品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氧化锆(ZrO2)可用于生产压电陶瓷制品、日用陶瓷,还可用于生产钢及有色金属、光学玻璃等。

以锆砂(主要成分为ZrSiO4,含少量Fe2O3、Al2O3、SiO2等杂质)为原料制备氧化锆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已知:①ZrO2与NaOH反应生成可溶性的Na2ZrO3,Na2ZrO3与盐酸反应生成ZrO2+。

②部分离子在溶液中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ZrSiO4为硅酸盐,其用氧化物的形式进行表示,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锆砂中加入NaOH熔融,锆砂成分中不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酸浸时除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外,生成水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还有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滤渣Ⅰ的成分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4)第一次加入氨水,调节pH=a时若用广泛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则a值应该取_____(写字母)。

A.3.2 B.5 C.5.2 D.6(5)滤渣Ⅱ为混合物,写出其中阳离子溶于水无色的一种物质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

(6)为了操作方便,调节pH=b时可不考虑b大小,直接加入过量氨水,这样操作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操作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参考答案】(1)ZrO2·SiO2(2)Fe2O3(3)23ZrO -+4H +ZnO 2++2H 2O 或2AlO -+4H+Al 3++2H 2O (任写一个) H 2SiO 3(4)D (5)(6)Zr(OH)4不溶解于氨水 ZrO 2++2NH 3·H 2O+H 2OZr(OH)4↓+24NH +(4)广泛pH 试纸只能测量范围为1~14的pH ,且为整数值,而第一次加氨水的目的是使Al 3+和Fe 3+转化为氢氧化物的沉淀,即5.2<pH<6.2,故用广泛pH 试纸时,只能控制pH=6。

2018年4月3日 范德华力-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

2018年4月3日 范德华力-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

4月3日范德华力高考频度:★★★☆☆难易程度:★★☆☆☆下列有关范德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范德华力的实质也是一种电性作用,所以范德华力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B.范德华力与化学键的区别是作用力的强弱C.任何分子间在任意情况下都会产生范德华力D.范德华力非常微弱,故破坏范德华力不需要消耗能量【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的易错之处是误认为范德华力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而错选A。

范德华力是分子与分子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其实质与化学键类似,也是一种电性作用,但二者的区别是作用力的强弱不同,化学键是强烈的相互作用,范德华力很弱,约比化学键的键能小1~2个数量级,故范德华力不是化学键;虽然范德华力非常微弱,但破坏它时也要消耗能量;范德华力普遍存在于分子之间,但也必须满足一定的距离要求,若分子间的距离足够大,分子之间将很难产生相互作用。

范德华力的正确理解范德华力很弱,比化学键的键能小得多,分子间作用力的实质是电性引力,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1)广泛存在于分子之间。

(2)只有分子间充分接近时才有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如固体和液体物质中。

(3)范德华力主要影响物质的熔点、沸点、溶解度等物理性质。

(4)范德华力无方向性和饱合性。

只要分子周围空间允许,分子总是尽可能多地吸引其他分子。

1.下列关于范德华力影响物质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范德华力是决定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熔、沸点高低的唯一因素B.范德华力与物质的性质没有必然的联系C.范德华力能够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D.范德华力仅是影响物质部分物理性质的一种因素2.下列过程中化学键被破坏的是①碘升华②溴蒸气被木炭吸附③酒精溶于水④HCl气体溶于水⑤MgCl2溶解于水⑥NaCl熔化A.全部B.②③④⑤⑥C.④⑤⑥D.⑤⑥3.下列两组命题中,B组中命题正确,且能用A组中的命题加以解释的是A.Ⅰ①B.Ⅱ②C.Ⅲ③D.Ⅳ④A组B组Ⅰ.H—I键的键能大于H—Cl键的键能①HI比HCl稳定Ⅱ. H—I键的键能小于H—Cl键的键能②HCl比HI稳定Ⅲ.H2S的范德华力大于H2O的范德华力③H2S的沸点比H2O的高Ⅳ. HI的范德华力小于HCl的范德华力④HI的沸点比HCl的低1.【答案】D【解析】范德华力不能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仅能影响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以及溶解性,并且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

高中化学每日一题电镀铜与精炼铜的比较新人教版(2021学年)

高中化学每日一题电镀铜与精炼铜的比较新人教版(2021学年)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每日一题电镀铜与精炼铜的比较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每日一题电镀铜与精炼铜的比较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每日一题电镀铜与精炼铜的比较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电镀铜与精炼铜的比较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典例在线关于镀铜和电解精炼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用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B.电解液的成分都保持不变C.阳极反应都只有Cu-2e-===Cu2+D.阴极反应都只有Cu2++2e-===Cu【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A项电镀时镀件作阴极;B项电解精炼铜时电解液成分改变;C项电解精炼铜时,杂质若有比铜活泼的金属(如锌),则还会发生Zn-2e-===Zn2+等反应。

解题必备电镀铜与精炼铜的比较向你推荐1.下列图示中关于铜电极的连接错误的是2.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上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 、Y 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

请回答以下问题:(1)若X、Y 都是惰性电极,a 是饱和Na Cl 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①电解池中X 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在X 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解液中向X 极方向移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

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源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关于能源,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属不可再生能源
B.煤、石油、水煤气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属一级能源
C.太阳能是一级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
D.潮汐能来源于月球引力做功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不可再生,最终将会枯竭,A正确;煤、石油等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属一级能源,但水煤气是由焦炭与H2O(g)在高温下反应制取,属二级能源,B错误;太阳能既是一级能源、新能源,还是可再生能源,C正确;潮汐能来自于月球引力,D正确。

解题必备
1.能源有不同的分类,具体如下:
2.我国能源现状:我国目前使用最多的能源是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不可再生能源,并且能源利用率极低,能源危机趋严重。

3.解决能源危机的方法
(1)加强科技投入,提高管理水平,改善开采、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

(2)科学地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3)寻找新的能源,现正探索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生物质
能等。

这些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有些为可再生能源,并且在使用时对环境几乎没有污染。

学霸推荐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能是二次能源 B.电能是二次能源
C.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D.水煤气是可再生能源
2.下列关于燃料与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煤通过物理变化液化后再作为能源,可减少PM2.5引起的危害
B.生物质能、风能、水能是可再生能源
C.“开发利用新能源”、“汽车尾气催化净化”都能提高空气质量
D.煤、石油、天然气为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3.能源在各个方面都有重要作用,科学家预测“氢能”将是人类社会最理想的新能源,目前,有人提出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氢能的利用过程中,H2O可循环使用
B.开发和利用“氢能”,减少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使用有助于控制臭氧空洞的形成
C.该法制氢的关键是寻找光分解催化剂
D.利用光电转化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用于电解水而获得氢气
答案
1.【答案】B
2.【答案】A
【解析】煤液化为化学变化。

3.【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