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例急诊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分析

合集下载

急诊胃镜及胃镜下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分析74

急诊胃镜及胃镜下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分析74

急诊胃镜及胃镜下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急诊胃镜检查和胃镜下止血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自2017年10月—2018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4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就诊时间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24例患者为距离末次出血24h内接受胃镜检查及胃镜下止血治疗,对照组患者24例为末次出血24h以上接受的胃镜检查和常规治疗方法。

结果:两组患者在胃镜下上消化道出血原因的确诊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输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使用急诊胃镜诊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有良好的效果,且急诊胃镜下止血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诊胃镜;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5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4-0261-01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急性病症,通常由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食管静脉曲张等原因引起,如果不及时止血治疗,可能会引起失血性休克、窒息和继发性腹膜炎等严重后果、危害患者生命。

临床上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24~48h内接受内镜检查并进行胃镜下止血处理,有助于明确诊断、发现出血部位及原因,且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4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探讨急诊胃镜及胃镜下止血治疗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4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所有患者均有呕血或黑便等症状,符合相关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标准。

其中距离末次出血24h内的患者24例为研究组,接受急诊胃镜检查及胃镜下止血治疗;距离末次出血24h以上的患者24例为对照组,接受非急诊胃镜检查及胃镜下止血治疗。

研究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0例,患者年龄为34~55岁,平均(42.3±7.1)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9例,患者年龄为35~56岁,平均(42.7±6.7)岁。

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诊治65例临床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诊治65例临床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诊治65例临床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临床常见急症。

2008~2010年对65例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检查及胃镜下止血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65例,男45例,女20例,年龄18~78岁,平均48岁。

全部病例以上消化道出血入院,其中黑便23例,呕血11例,呕血伴黑便31例,其中4例有失血性休克,患者均在入院24小时内行胃镜检查。

方法:本组病例均采用OLMPUS-860型电子胃镜检查,按胃镜检查常规作好术前准备,行血常规、血凝四项、乙肝、丙肝、甲肝抗体、梅毒抗体检查、心电图检查、胸片检查排除严重心肺疾患,签署有创检查治疗同意书,伴周围循环衰竭的失血性休克患者,给予建立静脉通路,在补充血容量的基础上,使血压稳定在90/60mmHg以上,血红蛋白上升至70g/L,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且无末梢循环衰竭的征象的情况下行胃镜检查,危重患者可行床旁胃镜检查给予持续血氧饱和度、心电和血压监测,内镜检查中明确病灶、活动性出血部位,积极采取内镜下止血治疗。

分别选用镜下止血方法:①5%~10%孟氏液30~50ml喷洒;②凝血酶2000~6000U局部喷洒;③8mg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局部喷洒;④1:10000肾上腺素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⑤电凝止血;⑥5%鱼肝油酸钠注射硬化止血。

结果消化性溃疡29例(44.6%),其中球部溃疡8例,胃溃疡16例,复合性溃疡3例,胃空肠吻合口溃疡2例;恶性肿瘤10例(15.4%),其中贲门癌2例,食管癌1例,胃体癌1例,胃角癌2例,胃窦癌3例;急性胃黏膜病变15例(23.1%),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7例(10.8%),食管贲门黏膜撕裂3例(4.6%),不明原因1例(1.5%),止血成功63例,镜下止血失败2例,原因分别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例死亡,胃角癌1例转外科急诊手术治疗,本组胃镜检查均顺利完成,无严重并发症。

讨论上消化道出血的定义: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疾病引起的出血,常见食管、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口疾病引起的出血,包括少數胰管、胆管的出血[1]。

急诊胃镜诊治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急诊胃镜诊治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急诊胃镜诊治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急诊胃镜是一种常见的内窥镜检查方法,用于诊断和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症状。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

对于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急诊胃镜检查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对急诊胃镜诊治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临床应用前景。

一、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是指胃、十二指肠和食管等上消化道黏膜发生破裂或溃疡形成出血现象。

老年患者由于生活方式不规律和长期慢性疾病的影响,导致上消化道黏膜受损的风险增加,出血的可能性也相应提高。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主要包括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伴有消化道溃疡、胃部肿物等临床表现,病情危重,病死率高。

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二、胃镜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1. 诊断作用急诊胃镜能够快速准确地观察到上消化道黏膜的情况,发现出血部位和出血原因,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进行明确诊断。

通过胃镜检查可以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出血性溃疡、胃泌素瘤等病变,对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 治疗作用急诊胃镜对于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在发现出血部位后,可以通过胃镜进行止血治疗,如局部注射止血剂、电凝止血、激光治疗等,有效地阻止出血,减少血液的丢失,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通过胃镜还可以进行病变的精准治疗,如胃泌素瘤的切除、恶性溃疡的凝固等,为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三、临床效果分析通过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急诊胃镜检查和治疗的临床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急诊胃镜可以在短时间内发现出血部位和病变病因,提高了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准确性。

通过胃镜检查,可以准确判断出血的程度和性质,为后续的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2. 减少了血液输注和手术的需求急诊胃镜的及时诊治可以有效地控制出血情况,减少了患者的血液输注和外科手术的需求。

急诊内镜诊治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急诊内镜诊治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急诊内镜诊治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舒晓霜【摘要】目的探究在上消化道出血诊治中,急诊内镜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病患106例,依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均为53例.对常规组病患应用常规诊治方式,对研究组病患应用急诊内镜诊治方式.结果研究组病患的诊治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病患应用急诊内镜诊治方式可获取较好效果,降低再出血复发率,促进病患身体的尽快康复痊愈.【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6(014)028【总页数】2页(P15-16)【关键词】急诊内镜;诊治;上消化道出血【作者】舒晓霜【作者单位】乐至县童家中心卫生院,四川乐至641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3.2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指一种在消化内科较为常见的急危重症,其主要发病位置为食管、十二指肠、胃及胆胰等。

此病的发病较急,且病情极重,出血量较多,病情发展较快,预后效果差,对病患的身体健康会造成极大的威胁。

为了探究在上消化道出血诊治中,急诊内镜的应用效果,文章选取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病患106例,对其展开观察分析,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本次研究所选取对象为106例上消化道出血病患,均为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

依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均为53例。

在53例常规组病患中,男38例,女15例,年龄为19~81岁,平均(56.2±3.5)岁。

在53例研究组病患中,男37例,女16例,年龄为20~83岁,平均(56.6±3.7)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和病情危急程度等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两组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协议书。

1.2 方法1.2.1 常规组诊治方式:对常规组病患应用常规诊断及止血方式。

急诊内镜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急诊内镜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员怨怨源:员员苑援 [圆]邹冰爽,曾祥龙,曾应魁援 安氏Ⅱ错牙合颅面类型的研究援 口腔正畸
学,员怨怨愿,缘(圆):远员 原 远源援 [猿]赵英 美援 牙 颌 面 畸 形 功 能 矫 治援 北 京: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圆园园园:
员员园 原 员员愿援 [源]曾祥龙援 现代口腔正畸学诊疗手册援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生版社,
者应禁食,若仅有黑粪或小量呕血仍可进食流质,如冷牛奶、 藕粉、豆奶、米汤。呕血与黑粪患者应戒烟和禁酒。
参考文献
[员]杂藻早葬造 宰晕,悦藻造造燥 允孕援 匀藻皂燥则则澡葬早藻 蚤灶 贼澡藻 怎责责藻则 早葬泽贼则燥蚤灶贼藻泽贼蚤灶葬造 贼则葬糟贼 蚤灶 贼澡藻 燥造凿藻则 责葬贼蚤藻灶贼援 粤皂 允 郧葬泽贼则燥藻灶贼藻则燥造,员怨怨苑,怨圆(员圆):源圆 原 源远援
中国医学创新摇 圆园员员 年 缘 月摇 第 愿 卷第 员缘 期摇 酝藻凿蚤糟葬造 陨灶灶燥增葬贼蚤燥灶 燥枣 悦澡蚤灶葬,酝葬赠郾 圆园员员,灾燥造郾 愿 晕燥郾 员缘
·员苑猿·
牙切加塑料盖帽,效果更稳定[猿,源]。 在本组病例中,所 有 患 者 全 部 成 功 地 完 成 了 矫 治,而 且
取得了较好的效 果,从 本 文 的 观 察 结 果 可 以 看 出,用 双 牙合 垫 功能矫治器,对下颌后缩型安代Ⅱ类错牙合患者进行一期矫治 后,上、下颌骨的Ⅱ类错牙合患者得到了明显改善,而达到这一 效果主要是由下颌骨前移所致。上颌骨的生长没受到明显 影响。尽管功能矫治能纠正颌骨矢状关系不调,但是对牙齿 排列不齐等畸形无法矫治。因而常需采用固定矫治器进行 二期矫治,对牙位及咬牙合关系作一步的精细调整。
[缘]任义纲援 上 消化 道 出 血 急 诊 内 镜 检 查 时 机 的 选 择援 河 北 医 药, 圆园园员,猿员(缘):圆远援 ( 收稿日期:圆园员员 原 园猿 原 员苑) ( 本文编辑:车艳)

急诊胃镜及胃镜下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分析

急诊胃镜及胃镜下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分析

急诊胃镜及胃镜下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胃镜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诊断及胃镜下止血治疗效果。

方法45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所选患者距离末次出血24 h 内接受胃镜检查并实施胃镜下止血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25例);所选患者距离末次出血24 h以上接受胃镜检查及胃镜下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20例)。

观察组为急诊胃镜下诊治患者,根据胃镜检查结果,查明出血部位,立即实施胃镜下止血治疗。

对照组患者为非急诊治疗患者,本组患者距离末次出血时间超过24 h,进行普通的胃镜诊治。

观察两组胃镜下诊治结果。

结果观察组胃镜下的出血原因(消化性溃疡、胃癌、胃息肉、静脉曲张等)确诊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住院时间和输血量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急诊胃镜能够较好的对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做出诊断,且急诊胃镜下止血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关键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胃镜;止血效果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需要及时止血处理。

急诊胃镜能够对出血部位及病因做出较快及较正确诊断,在临床逐渐应用广泛起来,并且在胃镜下对上消化道出血针对病因进行相应的止血处理,获得了较好临床效果[1]。

本文选择本院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观察急诊胃镜对出血原因的诊断以及在胃镜下的止血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入选的45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为本院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病例,上述患者符合上消化道出血诊断标准[2],其中所选患者距离末次出血24 h内接受胃镜检查并实施胃镜下止血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所选患者距离末次出血24 h以上接受胃镜检查及胃镜下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为急诊胃镜及胃镜下止血治疗,共25例,男15例,女10例,本组患者年龄最大58岁,最小23岁,平均年龄(42.3±4.7)岁;患者入院时心率超过100次/min。

急诊胃镜诊治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急诊胃镜诊治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急诊胃镜诊治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诊情况,常常需要及时干预和治疗。

急诊胃镜检查和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本文旨在分析急诊胃镜诊治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总结经验,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急诊胃镜、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一、患者资料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急诊胃镜检查及治疗的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共纳入了72例患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30例,年龄在65岁至85岁之间。

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黑便、呕血、乏力、贫血等,其中黑便是最常见的表现。

急诊内镜检查发现溃疡出血占70%以上,其次是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二、治疗方法及效果患者在急诊室迅速行胃镜检查后,根据出血部位和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

对于消化性溃疡出血,我们采用局部止血和内镜下溃疡止血钳夹或注射止血剂的方法。

而对于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我们则进行了硬化剂注射治疗。

治疗后,我们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记录消化道出血的停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出血再发情况等。

经过治疗,我们发现,在72例患者中,95%的患者出血得到了有效控制,消化道出血停止的平均时间为2天。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仅有2例出现术后感染,及时处理后痊愈。

出血再发率为5%,这些患者经过再次内镜治疗后出血被有效控制。

在治疗后的随访中,我们发现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和出血再发。

三、讨论与总结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和出血病因。

而急诊胃镜检查及治疗是一种及时有效的方法,对于老年患者尤为重要。

我们通过对72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急诊胃镜诊治能够有效控制出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急诊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研究

急诊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研究

急诊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研究【摘要】目的:研究急诊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

方法: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其中,对照组包含45例患者,采取药物止血措施;观察组包含45例患者,采取急诊内镜止血措施。

对两组患者止血有效率与止血时间进行统计和比较。

结果:从实验结果上看,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相对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时,对患者运用急诊内镜干预,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止血的目的,保证治疗的有效性,从而将影响控制到最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诊内镜;上消化道出血;临床价值随着当前人们饮食结构的复杂化与工作压力的增加,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

上消化道出血作为内科常见的一种急症,其诱发原因相对较多,且死亡率较高。

据不完全临床统计,当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死亡率高达8%[1]。

且在临床实验中发现多数上消化道出血都是因为溃疡、肿瘤、静脉曲张等疾病所致。

在发生初期,患者会出现便血、腹痛等临床症状,如果没有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病程的延长,患者的痛苦会加剧,甚至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以往针对该种疾病多采取药物干预,但是,从用药到效果发挥,会需要较长的时间段,这就会对患者的生命产生威胁。

基于此,临床十分注重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时效性。

在近几年的临床工作中,不少医务人员提出了急诊内镜止血的方式,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收治时间为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

对照组45例患者中,男女患者比例为27:18,年龄在19~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28±2.73)岁;观察组45例患者中,男女患者比例为28:17,年龄在20~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81±2.76)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例急诊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在上消化道出血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急诊内镜检查并通过内镜进行治疗。

结果43例患者出血原因得到确诊,41例患者经过内镜治疗痊愈,2例无效改为手术治疗。

结论急诊内镜诊治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极具社会价值。

标签:上消化道出血;诊断;治疗;内镜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我们对2011~2012年对我院就诊的43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并行内镜下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3例,均经临床处理后行急诊胃镜检查(入院24~48h)的病例,男27例,女16例,年龄14~88岁,平均46岁。

1.2 器械和方法
1.2.1 器械和材料Olympus EIV-XQ240电子胃镜,ERBE公司高频电凝装置,ERBE公司ICCAPC300型,粘膜注射针(Wilson-Cook),多连发结扎器(Wilson-Cook),金属夹(Olympus),1:10000肾上腺素,5%的鱼肝油酸钠,组织粘合剂,碘油。

1.2.2 方法治疗前常规检测心率、血压、血常规、心电图;同时建立静脉通道,充分扩充血容量,有备血和治疗措施,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内镜治疗均在24h内进行,严格适应症的选择,对于食管静脉曲张采用结扎治疗术或曲张静脉旁、静脉内联合注射硬化技术[1],注入5%的鱼肝油酸钠,对于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采用”三明治夹心”法行组织粘合剂注射[2],术后予以生长抑素、抑酸药治疗;对于非静脉曲张性出血,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注射1:10000肾上腺素止血,电凝止血,APC止血,钳夹止血,术后亦予抑酸药治疗。

2 结果
4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1例,胃溃疡11例,胃恶性肿瘤5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2例,急性胃粘膜糜烂2例,2例出血原因不明。

局部喷洒凝血酶有效32例,9例使用了金属夹止血,2例治疗无效转外科手术治疗。

3 讨论
急診胃镜检查时指在出血后24~48h内进行检查,可大大提高出血病因诊断的准确性,是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最有效的手段,并可行胃镜下止血治疗,其运用越来越普及[3]。

急诊胃镜对出血部位、病因诊断率高,可达80%~90%[4]。

因此,急诊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尽快明确出血部位及病因至关重要。

出血及内镜治疗明确出血部位和内镜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后,可行内镜下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治疗对临床止血意义很大,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满意效果。

内镜止血的方法很多,根据病因和医院的实际条件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对于消化性溃疡、胃癌、急性胃黏膜病变微小血管出血等,采用局部注射肾上腺素、高渗盐水,局部喷洒凝血酶、孟氏液、微波烧灼、热探头热凝、氩气凝及钛夹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及胃底静脉瘤破裂出血主要采用套扎、硬化治疗,患者出血期外科手术风险大、死亡率高,患者生活质量低,采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及胃底静脉瘤硬化治疗,创伤小,止血效果确切,也为以后的择期手术治疗争取时间。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占内科住院人数的2%~3%,以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门脉高压所致的食管静脉曲张及胃底静脉瘤破裂出血最为多见,有些患者出血量大,病死率高。

通过胃镜检查明确病因,采用适合的内镜治疗缓解病情,降低病死率,避免了患者外科手术的风险,并减少了治疗的费用,极具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别平,张雷达.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内镜诊治[J].临床外科杂志,2007,15(3):160-162. [2]张澍田,于中麟,冀明,等.三种内镜下治疗方法对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J].中华消化内镜杂.
[3]陆再英,钟南山,谢毅,等.消化道出血.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86.
[4]陈凡,周萍.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检查567例分析[J].中国消化内镜杂志,1999,3(16):184-185.编辑/刘小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