烃的衍生物知识归纳总结

烃的衍生物知识归纳总结
烃的衍生物知识归纳总结

烃的相关知识点

烃的相关知识点: 一、有机物的分类 1、根据是否含有碳、氢以外的元素,分为烃和烃的衍生物。 2、根据碳骨架的形状分为环状和链状。 3、烃的分类:如果根据来源和性质分为脂肪烃和芳香烃; 一、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 甲烷和氯气发生的取代反应的方程式: 练习:1、1mol甲烷完全和氯气反应发生取代反应,并生成CH3CI、CH2CI2、CHCI3、CCI4的物质的量的之比为4:3:2:1,则需要氯气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物质能和乙烷发生取代反应的是: A、氯化氢 B、水 C、氢氟酸 D、溴化氢 苯和液溴在铁作催化剂的时候发生取代反应: 苯和浓硝酸(浓硫酸作催化剂): 甲苯和浓硝酸制备TNT: 2、加成反应: 乙烯通入到溴水中可以使溴水褪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原理(用化学键的观点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练:1、既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出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得到纯净甲烷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酒精是很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以用乙烯与水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反应来制取酒精。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烷烃中,不可能是烯烃发生加成反应所得的产物的是() A.甲烷B.乙烷C.异丁烷D.新戊烷 苯在一定的条件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反应,与氧气反应;烃完全燃烧的通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燃烧的计算以及燃烧法测算有机物的分子式。 1、等质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最多的是:C6H6C4H8C2H6 2、常温常压下,取下列四种气态烃各1mol ,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A、CH4 B、C2H6 C、C3H8D、C4H10 3、今有H2、CO、CH4的体积比为1:1:2的混合气体VL,当完全燃烧时,所需O2的体积为(相同条件下)? 4、1体积某烃的蒸汽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比水蒸气少1体积(同温同压下测定),0.1mol该烃完全燃烧的产物被碱石灰吸收后,碱石灰增重39g,求该有机物的化学式,并写出它的结构简式。 5、燃烧法测定有机物分子式的一种重要方法。完全燃烧0.1mol某烃后,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为8.96L,(STP),生成的水为9.0g 。据此求烃的分子式,并写出该烃可能的结构简式。 6、有3mL甲烷和CO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恰好用去有3mL氧气,则此混合气体中甲烷和CO的体积比是: A.1:1 B.1:2 C.2:1 D.任意比

高二化学有机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二化学有机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二有机化学在化学考试中是占很多的分数,如果没有掌握好有机物知识点化学就危险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二化学有机物知识点归纳,希望分享给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 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1)、银镜反应 (2)、乙酸乙酯的水解 (3)苯的硝化 (4)糖的水解 (5)、酚醛树脂的制取 (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 (1)、实验室制乙烯(170℃) (2)、蒸馏 (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 (5)、中和热的测定 (6)制硝基苯(50-60℃) 〔说明〕: (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 (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 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 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 (2)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 (3)含醛基物质(氧化) (4)碱性物质(如NaOH、Na2CO3)(氧化还原――歧化反应) (5)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FeSO4等)(氧化) (6)有机溶剂(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属于萃取,使水层褪色而有机层呈橙红色。) 7.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有: 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 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9.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 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10.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有: 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 1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 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12.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脱水反应、酯化反应、纤维素的水解 13.能被氧化的物质有: 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的不饱和化合物(KMnO4)、苯的同系物、醇、醛、酚。大多数有机物都可以燃烧,燃烧都是被氧气氧化。 14.显酸性的有机物有:

《有机化学基础》烃与烃的衍生物知识点归纳整理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班级姓名学号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 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 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 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 液。 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 (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 基苯 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气态: ①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 ②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 ...2.F.2.,沸点为 ....-.29.8℃ .....). ....CCl .....CH..3.Cl..,.沸点为 ...-.24.2℃ .....).氟里昂( 氯乙烯( ....,沸点为 ....-.21℃ ...HCHO ...). ......,沸点为 ....CH..2.==CHCl ....-.13.9℃ .....).甲醛(

乙烯知识点归纳总结

乙烯 一.乙烯 1. 分一子、结乙构烯 1.分子结构 分子子式式: :C 2H C 4 2H 4 分子式: C 2H 4 H H H H 结构式: 结构式: H H C=C C=C H H 结构简式: 结构简式: CH 2=CH 2 CH 2=CH 2 或 H 2C=CH 2 或 H 2C = CH H H ..H ..H 电子式: H:C::C:H .... 电子式: H:C::C:H CH CH CH 2 2 CH 2 2 2 空间构型 : 平面结构 : 6个原子共平面, 键角 120° 乙烷与乙烯的比较 乙烷 乙烯 分子式 C 2H 6 C 2H 4 电子式 H H :H :H H:C:C:H :::: H:C::C:H H H -H -H H H 结构式 H-C-C-H - - - - H-C = C-H H H 结构简式 CH 3-CH 3 CH 2= CH 2

碳碳键型C- C单键C=C 双键键角109o28ˊ120°键长 (10-10m) 1.54 1.33键能 (kJ/mol)348615 C=C的键能小于 C-C 键键能的 2倍,为什么? ☆乙烯为平面结构,分子内的 2 个碳原子与 4 个氢原子位于同一平面上。☆C=C双键中有一个键不稳定,容易断裂,有一个键较稳定。☆C=C双键两边的碳原子为不饱和碳原子。 2.物理性质 乙烯是无色气体,稍有气味,密度是 1.25 g/L ,比空气略轻(相对分子质量为 28),难溶于水。 3.化学性质: ⑴ 氧化反应: ①乙烯与酸性 KMnO4溶液 现象:紫红色褪去 结论:此性质用于鉴别乙烯和甲烷,但一般不用于混和气体中除去乙烯,因为此反应中会产生 CO2气体。 学性质: 化反应: 烯与酸性KMnO 4溶液 紫:红色褪去 ②可燃性 (点燃前验纯) ② ②可燃性 ( 点燃前验纯 ) 现象:火焰明亮、伴有黑烟,放出大量热 现象:火焰明亮、伴有黑烟,放出大量热 :此性质用于鉴别乙烯和甲烷 C2H4+3O2点燃 2CO2+2H2O 乙烯含碳量(85.7 %) 比甲烷 (75% ) 高,燃烧时更不充分,故有黑烟 规律:含碳量越高,黑烟越浓。

常见的烃的衍生物[1]

常见的烃的衍生物 具体内容: (一)醇酚 1. 醇是____与___或苯环____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酚是____与____相连的化合物。 2. 根据醇分子中含有羟基的数目,可分为_____、____、_____,饱和一元醇通式为____。乙二醇结构简式______,丙三醇结构简式_____,乙二醇、丙三醇都___色、____、有____味的___体,都____溶于水和乙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乙二醇用于______,丙三醇用于 _______。 3. 醇的物理性质: ①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___的沸点远远高于____。这是醇分子中羟基的氧原子与另一醇分子羟基的____原子间存在着相互吸引作用,我们称之为____。 ②甲醇、乙醇、丙醇均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这是因为________。 ③饱和一元醇的同系物沸点随碳原子数____而_____。 ④乙二醇的沸点____乙醇沸点,1,2,3—丙三醇沸点____1,2—丙二醇____1—丙醇,其原因是:由于____数目增多,使得分子间形成氢键____。 4. 醇的化学性质: (1)______:乙醇和活泼金属钠反应______________ (2)______: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70℃__________ (3)______:①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40℃________②乙醇与浓氢溴酸混合加热 _____________③酯化反应___________ (4)______:①燃烧________________②催化氧化____________③被强氧化剂 _________氧化。C2H5OH_________________ 5. 苯酚物理性质:纯净苯酚是____色晶体,但放置时间较长的苯酚往往呈____色,这是由于部分苯酚被_____所致。苯酚有_____气味,熔点43℃。_____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室温下,在水中溶解度____,当温度高于_____能与水______。苯酚有毒,对皮肤有腐蚀性,使用时要小心,如不慎沾到皮肤上,应______。 6. 苯酚的化学性质: (1)弱酸性:苯酚俗称_____,酸性弱,_____使酸碱指示剂变色。向浑浊的苯酚水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现象为______。方程式__________,再逐滴滴加稀盐酸,现象为________,方程式_______________。如果向苯酚钠溶液中通CO2,现象_____,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_______:苯酚稀溶液与过量饱和溴水________,现象为_______,可用于苯酚的_____和_______。 (3)显色反应:苯酚遇_____显______。 (4)氧化反应 (二)醛 1. 醛是由_____与______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简写为RCHO,饱和一元醛通式为_____最简单的醛是_____,为___色有____气味____体,____溶于水,用途广泛,水溶液称____具有杀菌、防腐性能。 2. 乙醛物理性质:___色有____气味____体,密度比水_____,能跟_____等互溶,____挥发,____燃烧。

甲烷乙烯苯知识点总结

专题复习16--甲烷乙烯苯知识点总结 核心知识图 1.烃的分类、通式和主要化学性质 氧化:燃烧 饱和烃:烷烃C n H2n+2(n≥1) 甲烷取代结构:链状、碳碳单键裂解 链烃氧化:燃烧、使KMnO4(H+)褪色 (脂肪烃) 烯烃C n H2n(n≥2) 乙烯加成:H2、X2、HX 、H2O等 结构:链状、碳碳双键加聚 氧化:燃烧、使KMnO4(H+)褪色 炔烃C n H2n-2(n≥2) 乙炔加成 不饱和烃结构:链状、碳碳叁键加聚 氧化:燃烧、使KMnO4(H+)褪色 烃二烯烃C n H2n-2 (n≥3) 1,3—丁二烯加成:1,2加成、1,4加成 结构:链状、两个碳碳双键加聚 饱和环烃:环烷烃C n H2n (n≥3) 结构:环状、碳碳单键氧化:燃烧、不能使KMnO4(H+)褪色,不能因反应使反应使溴水褪色 苯加成 环烃取代:卤代、硝化、磺化 苯及其同系物C n H2n-6 (n≥6) 结构:环状、大 键 不饱和环烃:芳香烃氧化:燃烧、使KMnO4(H+)褪色 稠环芳烃:萘、蒽甲苯取代 加成 甲烷的化学性质 通常情况较稳定,与强酸、强碱、KMnO4等均不反应。 (1)氧化反应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取代反应 ①定义: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被其他 所替代的反应。 ②甲烷与Cl2反应 乙烯烯烃知识点总结 一、乙烯的组成和结构 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CH2〓 CH2 乙烯分子的结构: 键角约120°,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属平面四边形分子。 二、乙烯的制法 工业上所用的大量乙烯主要是从石油炼制厂和石油化工厂所生产的气体中分离出来的。

实验室制备原理及装置 三、乙烯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2.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a.燃烧 CH 2=CH 2+3O 2??→?点燃 2CO 2+2H 2O (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b.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叁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红棕色褪去) 乙烯除了与溴之外还可以与H 2O 、H 2、卤化氢、Cl 2等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如工业制酒精的原理就是利用乙烯与H 2O 的加成反应而生成乙醇. 3)聚合反应 n CH 2==CH 2???→?催化剂[— CH 2—CH 2 ]— n ( 聚乙烯) 其中 CH 2=CH 2 为单体 —CH 2—CH 2— 为链节 n 为聚合度 四、乙烯的用途 作植物生长的调节剂,还可以作催熟剂;可用于制酒精、塑料、合成纤维、有机溶剂等, 五、烯烃 1.烯烃的概念: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的一类链烃 2.烯烃的通式:C n H 2n (n ≥2) 最简式:CH 2 可见,烯烃中碳和氢的质量分数别为85.7%和14.3%,恒定不变 环烷烃的通式与烯烃的通式相同,故通式为C n H 2n 的烃不一定是烯烃,如右图中其分子符合C n H 2n ,但不是烯烃而是环烷烃。 (环丁烷) 一般,我们所说的烯烃都是指分子中只含一个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所以也叫单烯烃,也还有二烯烃:CH 2=CH - CH=CH 2 苯及其同系物知识点 苯 分子结构 分子式:C 6H 6 最简式:CH 结构式: 结构简式:或 比例模型: 球棍模型: 空间构型: 1、具有平面正六边形结构,所有原子共平面 2、键角都是120°。 3、不存在单双键交替排列,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化学键。

烃的衍生物重要知识点总结

1.烃的衍生物的比较 类别官能团分子结构特点分类主要化学性质卤 代烃卤原子 (-X) 碳-卤键 (C-X)有极性, 易断裂 烃、氯代烃、溴代烃 ②一卤代烃和多代卤烃; ③饱和卤代烃、不饱和卤代 烃和芳香卤代烃 ①取代反应(水解反应): R-X+H2O R-OH + HX ②消去反应: R-CH2-CH2X + NaOH RCH=H2 + NaX + H2O 醇 均为羟基 (-OH)-OH在非苯环碳 原子上 ①脂肪醇(包括饱和醇、不饱 和醇);②脂环醇(如环己醇) ③芳香醇(如苯甲醇) ④一元醇与多元醇 (如乙二醇、丙三醇) ①取代反应:a.与Na等活泼金属反应;b.与HX反应; c.分子间脱水;d.酯化反应。 ②氧化反应:2R-CH2OH + O22R-CHO+2H2O ③消去反应,CH3CH2OH CH2=CH2↑+ H2O 酚-OH直接连在苯 环上.酚类中均 含苯的结构 一元酚、二元酚、三元酚等 被空气氧化而变质;②具有弱酸性 ③取代反应④显色反应⑤缩聚反应 醛 醛基 (-CHO)分子中含有醛基 的有机物 ①脂肪醛(饱和醛和不饱和 醛);②芳香醛; ③一元醛与多元醛 ①加成反应:R-CHO+H2R-CH2OH ②氧化反应:a.银镜反应;b.与新制Cu(OH)2反应:c.在 一定条件下,被空气氧化 羧酸 羧基 (-COOH)分子中含有羧基 的有机物 ①脂肪酸与芳香酸; ②一元酸与多元酸; ③饱和羧酸与不饱和羧酸; ④低级脂肪酸与高级脂肪酸 ①具有酸的通性; ②酯化反应 羧酸酯酯基 (R为烃基或H 原子,R′只能为 烃基) ①饱和一元酯: C n H2n+1COOC m H2m+1 ②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③聚酯 ④环酯 水解反应: RCOOR′+ H2O RCOOH + R'OH RCOOR′+ NaOH RCOONa + R'OH (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较完全)

高考化学常见的烃的衍生物知识点汇总

高考化学常见的烃的衍生物知识点汇总 高考正在复习中,小编整理了高考化学常见的烃的衍生物知识点汇总,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醇、酚 一、烃的含氧衍生物 烃的衍生物,从组成上看,除了碳(C),氢(H)元素之外,还含有氧(O)。从结构上看,可以认为是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氧原子的原子团取代而衍生而来的。 烃的含氧衍生物的种类繁多,可以分为醇,酚,醛,羧酸,酯等(目前高中化学所学)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性质由所含官能团决定。 二醇类 (1)概念:分子中含有跟链烃基结合着的羟基化合物。 (2)饱和醇通式:CnH2n+1OH,简写为R-OH。碳原子数相同的饱和一元醇与饱和一元醛互为同分异构体 (3)分类 ①按羟基个数分:一元醇、二元醇、多元醇。一般将分子中含有两个或者以上醇羟基的醇称为多元醇。②按烃基类别分:甲醇、乙醇、丙醇。 (4)醇类物理性质 沸点变化也是随分子里碳原子数的递增而逐渐升高;沸点、密度不是很规律。

一般醇为无色液体或固体,含碳原子数低于12的一元正碳醇是液体,12或更多的是固体,多元醇(如甘油)是糖浆状物质。一元醇溶于有机溶剂,三个碳以下的醇溶于水。 低级醇的熔点和沸点比同碳原子数的烃高得多,这是由于醇分子中有氢键存在,发生缔合作用。饱和醇不能使溴水褪色。醇化学性质活泼,分子中的碳-氧键和氢-氧皆为极性键。以羟基为中心可进行氢-氧键断裂和碳-氧键断裂两大类反应。另外,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容易被氧化,生成醛、酮或酸。 (5)几种重要的醇 ①甲醇 甲醇又称木精,易燃,有酒精气味,与水、酒精互溶,有毒,饮后会使人眼睛失明,量多使人致死。 ②乙二醇 乙二醇是无色、粘稠、有甜味的液体,凝固点低,可作内燃机抗冻剂,同时是制造涤纶的原料,舞台上的发雾剂。 ③丙三醇 丙三醇俗称甘油,没有颜色,粘稠,有甜味,吸湿性强——制印泥、化装品:凝固点低——防冻剂;制硝化甘油——炸药。 乙醇 一、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分子结构 1.乙醇的物理性质

烯烃知识点总结

第三节乙烯烯烃 【知识讲解】一、乙烯的分子结构(与乙烷比较) 乙烯乙烷分子式C2H4C2H6 电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2=CH2CH3CH3 C原子间键C=C(双键)C-C(单键)键角120°109°28' 键长 1.33×10-10m 1.54×10-10m 键能615KJ/mol(一个键易断)348KJ/mol 分子内各原子相对位置各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不在一个平面加成反应不能能 取代反应能较难 二、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1、试剂:乙醇(酒精)和浓硫酸按体积比1:3混合 2、反应原理 3、气体发生装置:的装置(与制Cl2相似) 4、集气方法:排水集气法 5、几个应该注意的问题 ① 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和脱水 ② 碎瓷片的作用防止液体剧烈跳动(防止煮沸)。

③ 反应温度应控制在170℃,若温度过低(140℃)将发生副反应,而生成乙醚;若温度过高,则乙醇易被浓H2SO4氧化。为了控制温度,应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在液面下。以准确测定反应液体的温度。 ④ 反应后液体易变黑,且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这是由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将乙醇氧化生成C和CO2,且硫酸被还原成SO2所致。其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 若要净化乙烯,可将其通过NaOH溶液除去SO2、CO2。 三、乙烯的性质 通常情况下,乙烯是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密度与空气相近,难溶于水。乙烯化学性较活泼,易发生如下反应: 1、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别的物质的反应。 ① 与卤素加成:CH2=CH2+Br2→CH2Br-CH2Br(使溴水褪色,可用于检验乙烯或除去乙烯) ② 与氢气加成: ③ 与卤化氢HX加成:(可用于制氯乙烷) ④ 与水加成:(可用于工业上制酒精) 2、氧化反应 ① 燃烧:(火焰明亮有黑烟) ② 可与强氧化剂反应: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可用于检验乙烯) 3、加聚反应:(可用于制聚乙烯塑料)加聚反应是指不饱和单体通过加成反应互相结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四、烯烃:含有碳碳双键的一类链烃 1、烯烃的结构特点是具有碳碳双键。烯烃的通式为C n H2n(n≥2)。

1烃的衍生物

溴乙烷卤代烃 1.烃的衍生物 ①定义: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而衍变成的化合物. ②组成:除含C、H元素外,还含有O、X(卤素)、N、S等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③官能团:决定有机物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常见的有:—X、—OH、 2.溴乙烷 物理性质 无色液体,不溶于水,沸点38.4℃,密度比水大ρ=1.46g/cm3,易溶于有机溶剂。 分子结构 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 C2H5Br CH3CH2Br -Br 化学性质 C2H5Br分子中C—Br键为极性键,容易断裂,溴原子易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 ①水解反应 属于取代反应.反应条件:强碱水溶液。 ②消去反应 反应条件:与强碱的醇溶液共热。 反应实质:从分子中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脱去一个HBr分子,生成不饱和化合物。 消去反应: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H2O、HBr等),而生成不饱和(含朋键或叁键)化合物的反应。 从溴乙烷能发生消去反应和水解反应说明,受官能团溴原子(—Br)的影响,溴乙烷的化学性质比乙烷的活泼。 3.卤代烃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所生成的化合物,叫做卤代烃。 (1)分类 根据分子中所含卤素的不同,可分为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等。 根据分子中所含烃基不同,可分为脂肪卤代烃和芳香卤代烃。 根据分子中卤素原子的多少不同,可分为一卤代烃和多卤代烃。

(2)物理性质 都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卤代烃的沸点随烃基增大呈现升高趋势,密度随烃基增大呈现减小趋势。 卤代烃的沸点比对应的烷烃要高,这是因为卤素原子的引入使卤代烃分子的极性比烃分子强,从而使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大。 同一烃基的不同卤代烃的沸点随卤素原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例如RF<RCl<RBr<RI。 含碳原子数目相同的卤代烃的同分异构体,沸点随烃基中支链数的增加而相应减小。这是因为分子中支链数增加,分子间靠近程度减小,分子间作用力减弱,其沸点相应减小。 (3)化学性质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与溴乙烷相似,可发生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 (4)下列情况下的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①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卤代烃(如CH3Br)不能发 生消去反应。 ②和卤素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无 氢原子的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如: (5)卤代烃的命名 (1)选择带有卤素原子的最长碳链为主链,即主链必须包括卤素原子。 (2)从靠近卤素原子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即保证卤素原子位置最小。 4.氟氯烃(氟利昂)对环境的影响 (1)氟氯烃破坏臭氧层的原理 ①氟氯烃在平流层上受紫外线照射产生Cl原子。 ②Cl原子可引发损耗臭氧的循环反应: Cl + O3→ ClO+ O2 ClO + O → Cl + O2 总的反应式: ③实际上氯原子起了催化作用。 (2)臭氧层被破坏的后果 臭氧层被破坏,会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面,会危害地球上的人类、动物和植物,造成全球性的气温变化。 5.卤代烃中卤原子的检验 卤代烃是极性键形成的共价化合物,只有卤原子,并无卤离子,而AgNO3只能与X—产全AgX 沉淀,故必须使卤代烃中的—X转变为X—,再根据AgX沉淀的颜色与质量来确定卤烃中卤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主要步骤为: ①取少量卤代烃使之在NaOH和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水解,使卤代烃分子中的卤原子以卤离子的形式游离出来.

《有机化学基础》烃与烃的衍生物知识点归纳整理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 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 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 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 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 液。 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 (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 基苯 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气态: ① 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 ② 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 ...2.F.2.,沸点为 ....-.29.8℃ .....). ....CCl .....CH..3.Cl..,.沸点为 ...-.24.2℃ .....).氟里昂( 氯乙烯( ....,沸点为 ....-.21℃ ...HCHO ...). ......,沸点为 ....CH..2.==CHCl ....-.13.9℃ .....).甲醛(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全)

催化剂 加热、加压 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一、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1、官能团的定义:决定有机化合物主要化学性质的原子、原子团或化学键。 2、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 (1)烷烃 A) 官能团:无 ;通式:C n H 2n +2;代表物:CH 4 B) 结构特点:键角为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烷烃分子中的每个C 原子的四个价键也都如此。 C) 物理性质:1.常温下,它们的状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且无论是气体还是液体,均为无色。 一般地,C1~C4气态,C5~C16液态,C17以上固态。 2.它们的熔沸点由低到高。 3.烷烃的密度由小到大,但都小于1g/cm^3,即都小于水的密度。 4.烷烃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D) 化学性质: ①取代反应(与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 , ,……。 ②燃烧 ③热裂解 C 16H 34 C 8H 18 + C 8H 16 ④烃类燃烧通式: O H 2 CO O )4(H C 222y x y x t x +++????→?点燃 ⑤烃的含氧衍生物燃烧通式: O H 2 CO O )24(O H C 222y x z y x z y x +-+ +????→?点燃 E) 实验室制法:甲烷:3423CH COONa NaOH CH Na CO +→↑+ 注:1.醋酸钠:碱石灰=1:3 2.固固加热 3.无水(不能用NaAc 晶体) 4.CaO :吸水、稀释NaOH 、不是催化剂 (2)烯烃: A) 官能团: ;通式:C n H 2n (n ≥2);代表物:H 2C=CH 2 B) 结构特点:键角为120°。双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四个原子共平面。 C) 化学性质: CH 4 + Cl 2CH 3Cl + HCl 光 CH 3Cl + Cl 2 CH 2Cl 2 + HCl 光 CH 4 + 2O 2 CO 2 + 2H 2O 点燃 CH 4 C + 2H 2 高温 隔绝空气 C=C 原子:—X 原子团(基):—OH 、—CHO (醛基)、—COOH (羧基)、C 6H 5— 等 化学键: 、 —C ≡C — C=C 官能团 CaO △

乙烯_烯烃知识点汇总(全)

乙烯_烯烃知识点汇总(全)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乙烯 烯烃知识点总结 一、乙烯的组成和结构 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CH 2 〓 CH 2 乙烯分子的结构: 键角约120°,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属平面四边形分子。 二、乙烯的制法 工业上所用的大量乙烯主要是从石油炼制厂和石油化工厂所生产的气体中分离出来的。 实验室制备原理及装置 ① 浓H 2SO 4的作用:催化剂、脱水剂。 ② 浓硫酸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3∶1。配制该混合液时,应先加5 mL 酒精,再将15 mL 浓硫酸缓缓地加入,并不断搅拌。 ③ 由于反应温度较高,被加热的又是两种液体,所以加热时容易产生暴沸而造成危险,可以在反应混合液中加一些碎瓷片加以防止。(防暴沸) ④ 点燃酒精灯,使温度迅速升至170℃左右,是因为在该温度下副反应少,产物较纯。 ⑤ 用排水法收集满之后先将导气管从水槽里取出,再熄酒精灯,停止加热。 〖讨论〗此反应中的副反应,以及NaOH 溶液的作用 ①乙醇与浓硫酸混合液加热会出现炭化现象,使生成的乙烯中含有CO 2、SO 2等杂质。SO 2也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因此,检验乙烯气体之前,应该使气体先通过NaOH 溶液,除去CO 2和SO 2。 ②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到140℃,乙醇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C 2H 5-O-C 2H 5) 三、乙烯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2.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a.燃烧 CH 2=CH 2+3O 2??→?点燃 2CO 2+2H 2O (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b.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叁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烯烃的知识点总结

第三节 乙烯 烯烃 ●教学目的: 1、了解乙烯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 2、使学生了解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以及不饱和烃的概念。 3、使学生了解烯烃在组成、结构、主要化学性质上的共同点,以及物理性质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点:乙烯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乙烯的结构以及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教学过程: [引入]何谓烷烃?其通式如何?它属于何类烃?(饱和链烃)与此相对应就应该有不饱和 烃。另外有机物之所以种类繁多,除了存在大量的同分异构现象,在有机物中碳原子除了可以形成C —C ,还可能形成 或 —C ≡C — , 从而使得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数少于饱和链烃里的氢原子数。这样的烃叫做不饱和烃。 [板书]不饱和烃:烃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碳原子所结合的氢原子数少于饱和链 烃里的氢原子数,这样的烃叫做不饱和烃。 [讲解] 根据烃分子中碳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烃可以分为如下类别: 饱和烃——烷烃 链烃 烯烃 烃 不饱和烃 炔烃 环烃 [过渡]今天我们来学习最简单的烯烃——乙烯。 一、 乙烯来源及用途 C C

二、 乙烯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1、[设问]: (1)把乙烷C 2H 6中H 原子去掉两个就变成了乙烯C 2H 4,根据每个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达到 饱和的原理,试推导C 2H 4中共价键是怎样组成的? 电子式: 分子式:C 2H 4 最简式:CH 2 结构简式:CH 2=CH 2 结构式: (2)展示乙烯和乙烷的球棍模型,对比两者有何不同? 2、[ [设问] (1)乙烯中C==C 双键可否认为是两个C —C 的加和? 不能,因为C==C 键能小于C —C 单键键能的2倍,615<2×384=768 (2)通过键能大小来看,乙烯和乙烷哪个化学性质较活泼? C C H H H H

高中化学烃和烃的衍生物知识点总结

烃1.烃的衍生物 [烃的衍生物的比较] 分子结构特 类别官能团 点 卤碳-卤键(C 卤原子(- 代- X)有极性, X) 易断裂 烃 分类主要化学性质 ①氟烃、氯烃、溴烃;①取代反应 (水解反应 ): ②一卤烃和多卤烃;③R- X+H2O 饱和卤烃、不炮和卤烃R-OH + HX 和芳香卤烃②消去反应: R- CH2- CH2X + NaOH 醇 均为羟基 (- OH)酚 RCH= H2 + NaX + H2O ①取代反应: a.与 Na 等活泼金属反应; b .与 HX 反应, ①脂肪醇 (包括饱和 c.分子间脱水; d.酯化反应 ②氧化反应: 醇、不饱和醇 );②脂 - OH 在非苯环醇 (如环己醇 )③芳2R- CH 2OH + O2 环碳原子上香醇 (如苯甲醇 ),④一 2R- CHO+2H2O 元醇与多元醇 (如乙二 ③消去反应, 醇、丙三醇 ) CH3CH2 OH CH2= H2↑ + H2O - OH 直接连①易被空气氧化而变质;②具有弱酸性③取 在苯环碳原一元酚、二元酚、三元代反应 醛基 醛 (- CHO)上.酚类中均酚等 含苯的结构 分子中含有①脂肪醛(饱和醛和不 醛基的有机饱和醛 );②芳香醛; 物③一元醛与多元醛 ④显色反应 ①加成反应 (与 H2加成又叫做还原反应): R - CHO+H2R- CH2OH ②氧化反应:a.银镜反应;b.红色沉淀反 羧基 羧酸 (- COOH) 应: c.在一定条件下,被空气氧化 ①脂肪酸与芳香酸;②①具有酸的通性;②酯化反应 分子中含有一元酸与多元酸;③饱 羧基的有机和羧酸与不饱和羧酸; 物④低级脂肪酸与高级 脂肪酸 水解反应: 羧 酸酯基 (R 为烃基或H 酯 原子, R′只 能为烃基 ) ①饱和一元酯: RCOOR′ + H2O CnH2n+lCOOCmH2m+1 RCOOH + R'OH ②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③聚酯④环酯RCOOR′ + NaOH RCOONa + R'OH

高一下学期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

高一下学期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知识点在不断更新的同时也需要及时的归纳总结,才能更好的掌握,接下来查字典化学网给大家整理高一下学期化学知识点归纳,供大家参考阅读。 一、有机物的概念 1、定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碳的金属化合物等除外) 2、特性:①种类多②大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③易分解,易燃烧④熔点低,难导电、大多是非电解质⑤反应慢,有副反应(故反应方程式中用“→”代替“=”) 二、甲烷 烃—碳氢化合物:仅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甲烷是分子组成最简单的烃)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俗名:沼气、坑气 2、分子结构:CH4:以碳原子为中心,四个氢原子为顶点的正四面体(键角:109度28分) 3、化学性质:①氧化反应:(产物气体如何检验?) 甲烷与KMnO4不发生反应,所以不能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 ②取代反应:(三氯甲烷又叫氯仿,四氯甲烷又叫四氯化碳,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说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

4、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所有的烷烃都是同系物) 5、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式(结构不同导致性质不同) 烷烃的溶沸点比较:碳原子数不同时,碳原子数越多,溶沸点越高;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数越多熔沸点越低 同分异构体书写:会写丁烷和戊烷的同分异构体 三、乙烯 1、乙烯的制法: 工业制法:石油的裂解气(乙烯的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2、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3、结构:不饱和烃,分子中含碳碳双键,6个原子共平面,键角为120° 4、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C2H4+3O2 = 2CO2+2H2O(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烯能被KMnO4氧化,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 (2)加成反应: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利用此反应除乙烯 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学年北京高二化学 烃及烃的衍生物化学性质 复 习(从反应类型的角度)

2019——2019学年高二化学烃及烃的衍生物化学性质复习(从反 应类型的角度) 按反应类型归纳总结物质的性质:

【学以致用】 1、胡椒酚是植物挥发油的成分之一,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 A.1mol胡椒酚最多可与4mol氢气发生反应 B.1mol胡椒酚最多可与4mol溴发生反应 C.胡椒酚能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D. 1mol胡椒酚与金属钠反应生成0.5mol H2 2.双酚A作为食品、饮料包装和奶瓶等塑料制品的添加剂,能导致人体内分泌失调,对儿童的健康危害更大。下列有关双酚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双酚A的分子式是C15H16O2 B.双酚A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氢原子数之比是1:2:2:3 C.反应①中,1mol双酚A最多消耗2 mol Br2 D.反应②的产物中只有一种官能团 3.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理和药理活性。甲、乙、丙是三种典型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关于这三种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属于芳香烃 B. 乙能发生缩聚反应和加成反应 C. 丙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五种吸收峰 D. 甲、乙、丙均易溶于水 4.醌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有抑菌、杀菌作用,可由酚类物质制备: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反应Ⅰ、Ⅱ均为氧化反应 B.对苯醌、萘醌均属于芳香化合物 C.苯酚与萘酚含有相同官能团,但不互为同系物 OH O D.属于酚类,属于醌类

5.一种长效、缓释阿司匹林(有机物L)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不正确 ...的是( ) A.有机物L为高分子化合物 B.1 mol 有机物L中含有2 mol酯基 C.有机物L能发生加成、取代、氧化反应 D.有机物L 在体内可缓慢水解,逐渐释放出OH COOH 6.由X、Y和Z合成缓释药物M,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M在体内能缓慢发生水解反应 B.X可以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制备 C. 1mol Y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能消耗3mol NaOH D. Z由加聚反应制得,其单体的结构CH3CH=CHCOOH 7.我国自主研发对二甲苯的绿色合成路线取得新进展,其合成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过程i发生了加成反应 B.中间产物M的结构简式为 C.利用相同原理以及相同原料,也能合成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 D.该合成路线理论上碳原子100%利用,且最终得到的产物易分离 8、(2019房山.17分)有机物I是重要有机中间体,其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如下图所示: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_____。 (2)B中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 _______。 (3)D是一种合成高分子,它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____。 (4)I发生缩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___。(5)G→H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修订版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 纳与总结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目录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2 )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 3 ) 高中化学重点……………………………………………( 16 ) 化学计算…………………………………………………( 2 1 ) 解题技巧…………………………………………………( 2 5 )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经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对化学这一学科有了基础的了解。但针对高中有化学学习,在部分学生还 茫然无措。现在就结合高中化学元素的特点,谈谈我对高中化学的认识和学方法的总结 初中化学来说,知识量更加庞大,内容更加繁杂。但经过细细的摸索和分析,它仍有规律可循。只要把握好这些规律,高中化学的学习将会变得比较简单。 首先,牢牢地把握好元素周期律这些规律,就为我们学习元素打下了艰实的基础,然后结合具体元素的特殊性,加以补充,这样对元素这部分的学习就显得相当容易。 其次,紧紧抓住“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这条原则, 切实掌握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并与应用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够从识 记的水平提高到运用的水平。这也是高考考查的能力之一。

还要学会活学活用,通过类比的方法,掌握一系列元素的性质,一 类化学反应的实质。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记忆量大,内容繁多的 问题。 下面我谈谈高中化学的课堂学习方法: 考虑到高中学生的素质,切实做好预习是不可能的,但这并不等于 放弃课前预习。要对老师的问题有些了解,为听课做好准备。 课堂上务必要认真听课,跟着老师的点拨思路走,通过老老师的引 导,最终解决问题。在课堂上一定要慎防发做笔记代替听课,这样会大 大降低听课质量。笔记可以在课后根据自己的记忆和理解补记。课堂上 一定要勤,勤问,勤思,勤动手。做到以上这些,就会使课堂学习变得 充实而有效。 课后复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要对老师讲过的知识加以总 结,再思考,最后成为自己的东西。 希望同学们根据以上学习方法,结合自身学习状况,形成一套适合 自已的学习方法,以此来提高学习成绩。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Na2CO3、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 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 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 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