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剖面图判读共18页
正确判读地质剖面图

正确判读地质剖面图深圳市沪教院福田实验学校彭岳地质剖面图在高中阶段通常用来分析判断岩石的类型、新老关系、地质作用、地质构造、人类活动等。
例如:读右地质剖面图1,回答:(1)岩石的类型,①为__________,②为__________,⑥为__________;(2)①②③④⑤岩层由老到新的排列顺序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发生的主要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外力作用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要正确的分析和解答上述问题:首先,要区分三大类型岩石的成因及特征、相互转化关系。
①岩浆岩是由炽热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裂隙,侵入地壳的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的。
一般喷出岩受到的压力小,挥发性气体容易逸出,冷却快,结晶不充分,具有气孔构造,颗粒小;侵入岩受压力大,冷却慢,结晶充分,颗粒大,具有斑晶构造等。
②沉积岩是由出露地表的岩石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后、重新固结而成的。
一般常含化石,老的岩层在下(含的化石简单),新的岩层在上(含的化石复杂),具有层理构造。
③变质岩是已经形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下重新结晶,发生变质作用而成的。
一般在炽热的岩浆周围,石灰岩变质成大理岩,板岩变质成页岩等,并常具有片理或片麻构造等特点。
④在相互转化时,记住“三个都可以、一个只能由”,即:每一种类型已经形成的岩石,都可以直接重熔再生形成新的岩浆;都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形成新的沉积岩;都可以在高温高压下形成新的变质岩;而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不能由其它已经形成的岩石转化而成。
第二,要弄清地质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质构造、地貌特征。
①内力作用主要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火山、地震、变质作用等。
地壳运动又以水平运动为主,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一般表现为背斜(岩层上拱,中心老、两翼新)成山、向斜(岩层下凹,中心新、两翼老)成谷。
由于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破碎,容易被侵蚀也可形成谷地;向斜中心受挤压,岩层紧密,不易被侵蚀也可形成山岭。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与分析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与分析:
判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地质图分为剖面图和平面图,通常可按以下步骤进行判读分析:1、看图例、比例尺。
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出露哪些岩层及其新老关系;看比例尺可以知道其缩小的程度。
2、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内的地质构造特征。
分析图示是向斜还是背斜,地层有无缺失,各层是否含有化石,含什么化石,化石是什么地质年代形成的;
有无断层,断层部位在什么地方;
有无侵入岩,是什么时代侵入的,地质构造与矿产分布有什么关系等。
以下图为例,图中A--D表示岩层,且岩层年龄A>B>C>D。
情况一:若地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情况二:若地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地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地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
以下图为例,图中A--D表示岩层,且岩层年龄A>B>C>D:
情况三: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
①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
②当时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
③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情况四: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形成的。
以下图为例,图中A--D表示岩层,且岩层年龄A>B>C>D:
情况五: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
微专题 地质剖面示意图的判读(课件)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考点

●考法三 结合剖面示意图考查河流冲淤过程
【例3】[2019·全国卷Ⅲ,37(1)(3),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 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上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 的水体形态。 (1)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6分) (2)分析8月该河段河底淤积的原因。(8分) 答案 (1)(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未摆动);单一岩性(岩性相近) 河岸,河岸直立。 (2)降水补给,(坡面侵蚀强,)河水含沙量高;径流量与流速变率大,流速降低时泥沙快速淤积。 解析 第(1)题,该地河流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但是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需要从河流地理条件的特殊 性方面进行分析。结合文字材料“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说明该河流所处地区地壳不断抬升导致下切侵蚀 严重,河道加深。再结合上图推测河道两侧没有明显侵蚀,说明两岸岩石性质基本一致或者岩石坚硬,不 易被侵蚀。第(2)题,结合材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且降水多为暴雨,坡面侵蚀强,故河流含沙量大,结 合上图可以看出径流量减少后泥沙容易淤积。
D.④
C (2)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 )
A.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
B.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
C.地壳运动稳定,遭受侵蚀
D.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根据沉积岩的形成顺序可知,通常情况下下部的沉积岩先形成,上部的沉积岩后形成。图 中最先形成的是沉积岩④,后受到挤压作用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褶皱,当内力作用足够大时发生断裂,形成 断层①,之后接受沉积形成沉积岩②,最后岩浆喷发形成喷出岩③。第(2)题,砂砾石层下界相对平坦广阔, 说明地壳运动相对稳定,先遭受侵蚀,后接受沉积,形成沉积岩砂砾石层。
地形剖面图判读课件

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1、用地形剖面图考查地势起伏
练习1下图中的四条剖面线与剖面图相符的是
A
H
D
C
F A.AB
E G
B B.CD
C. EF
D. GH
答案:A
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2、用地形剖面图考查通视问题
地形剖面图在通视问题中的作用
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 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否则 就不能通视.
步骤3:定基点 1给剖面线与等高线相交点标注一定数值。
2利用工具准确的将各点标注在水平坐标上。
. .. . . . . . . . . . . . . . .
步骤4:画垂 线
. .. . . . . . . . . . . . . . .
步骤5:画曲线
. .. . .
. ... .. . .... .
解决问题
分组绘 制图中沿 EH、FH、 GH三条剖 面线的剖 面图
解决问题
练习2: 读图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 看见哪一点?
A、A点
B
B、B点
C、C点
C
300
A
100
D、D点
D
答案:A
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3、 用地形剖面复合图考查地 理综合思维能力
练习3:下图表示的是地形剖面图,以及 对应的气候资料。读图回答:
练习3:下图表示的是地形剖面图,以及 对应的气候资料。读图回答:
气温 (℃)
20
年降 海拔 水量 高度 (毫米) (米)
库 尔 乐
600 4000
10 450 3000 0 300 2000
-10 150 1000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课件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B.背斜山
C.背斜谷
D.向斜山
【解析】4选D,5选A,6选A。第4题,图示河流东岸,由河流向东依次分布着 T1、T2、T3、T5地层,缺失了T4地层,为不整合接触。东岸先下降沉积了T1、T2、 T3三个地层,而在T4地层形成时期东岸上升,处于较高位置而没有堆积,即运 动情况可能是先下降后上升。第5题,图示河流向两侧地势逐渐升高,地层依 次为T1、T2、T3、T4、T5,一般下部地层先形成而年龄较老,故地层年龄最可 能是T3>T4>T5。第6题,若地层年龄T3>T2>T1,则由中心向两翼岩层年龄越来越 老,说明该地为向斜;图示海拔中间低、两侧高,说明是谷地;故可能是向斜 谷。
第二步:确定地质构造 (1)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如甲、乙之间岩层连续弯曲, 属于褶曲。 (2)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未侵蚀前常成山岭; 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未侵蚀前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如甲处岩层向上拱 起,属于背斜;乙处岩层向下弯曲,属于向斜。 (3)看岩层的新老关系:核老翼新为背斜,核新翼老为向斜,这是判断背斜与 向斜最可靠的依据。甲处岩层结合图例可以确定岩层是中间老、两翼新,因 此是背斜;乙处岩层是中间新、两翼老,因此是向斜。
(4)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即岩块是否有相对上 升或下降运动,若只有破裂而无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能称为断层。如丙 处有断裂面,且岩层有明显的位移,即右侧岩体相对左侧岩体下移,故丙处 是断层。
第三步:判断地壳运动性质 (1)褶皱、断层的存在说明经历了地壳的水平(或垂直)运动。如图3中既有褶 皱,又有断层,说明该处经历了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 (2)有沉积岩层或沉积物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且沉积时地势低洼,也可能伴随 着下降运动。如图3中的岩石有五种沉积岩和岩浆岩,说明该地经历了沉积作 用和岩浆活动。 (3)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 说明该年代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 蚀掉。如M处含煤地层缺失,说明M处含煤的地层被侵蚀掉。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E 层为石灰岩,为深海环境;F 层为砂岩,为陆地环境;G 层 为页岩,为浅海环境。第 (2)题,读图可知,褶皱应发生在 K 地层形成后,N 地层形成前。第(3)题,对断层两侧岩层进行对 比分析,可找出左侧缺失的地层。第(4)题,地层 O 发生断裂 错位,故断层 M 后形成。第(5)题,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 运动;外力作用则表现为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
2.地质构造判断方法 (1)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如图 3 中的 乙、丙为由连续的褶曲组成的褶皱。 (2)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 未侵蚀前常成山岭(如图 3 中乙);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未 侵蚀前常成谷地或盆地(如图 3 中丙)。
(3)看岩层的新老关系:核老翼新为背斜,核新翼老为向 斜,这是判断背斜与向斜最可靠的依据。 (4)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 即岩块是否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如图 1 中Ⅱ处、图 3 中 甲处均为断层。若只有破裂而无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能 称为断层。
(2)剖面图显示,该地区地层曾经发生过褶皱。据图分析,该区 褶皱发生在哪一地层形成以后?哪一地层形成之前? (以字母 指代地层) (3)比较断层 M 的左右两侧地层,写出左侧缺失的地层。(写出 字母) (4)根据判断断层 M 与地层 O 形成的先后关系。
(5)根据该地层剖面, 归纳该地区地壳演化过程中内外力地质作 用的各种表现。 ①内力作用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外力作用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C 层为砂岩,是河湖沉积物,应是陆地环境;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 岩的关系来判断, 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 侵入岩 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如图 1 中 Ⅳ岩层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 层Ⅲ和Ⅱ。变质岩是在变质作 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 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 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4)根据海底岩石形成和扩张过程判断:如果是海底岩石, 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离海岭越远,其形成 的地质年代越早;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 离海沟越远, 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 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 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地质构造构造图剖面图的判读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地质构造构造图剖面图的判读一、知识讲解地质构造构造图剖面图的判读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1)根据地层层序律确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
如图1中Ⅲ岩层位置靠下,岩层较老;Ⅰ岩层位置靠上,岩层较新。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
如图1中Ⅳ岩层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Ⅲ和Ⅱ。
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4)根据海底岩石形成和扩张过程判断: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离海沟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
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
2.地质构造判断方法(1)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
如图3中的乙、丙为由连续的褶曲组成的褶皱。
(2)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未侵蚀前常形成山岭(如图3中乙);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如图3中丙),未侵蚀前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3)看岩层的新老关系:核老翼新为背斜,核新翼老为向斜,这是判断背斜与向斜最可靠的依据。
(4)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即岩块是否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如图1中Ⅱ处、图3中甲处均为断层。
若只有破裂而无相对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能称为断层。
3.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1)若出现大面积成层岩石,说明地壳处于下沉运动中。
(2)若上覆岩层发生侵蚀,说明地壳处于上升运动中。
(3)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说明该年代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了。
方法技巧:如何判读地质剖面图

方法技巧:如何判读地质剖面图地质剖面图既可以体现静态的结构特征,也可以反映动态的演变过程。
正确判读的关键是明确各种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1)根据地层层序律确定:一般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
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2.地质构造判断方法(1)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
(2)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未侵蚀前常成山岭;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未侵蚀前常成谷地或盆地。
(3)看岩层的新老关系:核老翼新为背斜,核新翼老为向斜,这是判断背斜与向斜最根本的依据。
(4)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若只有破裂而无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能称为断层。
3.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1)若出现大面积成层岩石,说明地壳处于下沉运动中。
(2)若上覆岩层发生侵蚀,说明地壳处于上升运动中。
(3)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说明该年代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
【典型例题】(2016届雅安模拟)右图中①、②、③、④为沉积岩,⑤、⑥为岩浆岩。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最可能为( )A.①②③④⑤⑥B.⑤⑥④③②①C.④③②①⑤⑥D.④③②①⑥⑤2.若①为石灰岩,则在①与⑤接触部位最可能形成( )A.页岩B.大理岩C.花岗岩D.砂岩思维过程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答案 1.C 2.B练习:1.下图是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图中( )A.岩层的形成顺序依次为①②③B.甲地是背斜顶部被侵蚀而形成的谷地C.乙地貌是岩层受张力作用后被侵蚀形成D.丙地貌的地质构造与泰山相同(2016·邯郸检测)翡翠玉石是矿物在高温、极高压力条件下(岩浆强烈挤压)重新结晶变质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