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的简单计算

合集下载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二、化学方程式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注意:a、配平 b、条件 c、箭号)3、含义以2H2+O2点燃2H2O为例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或原子)个数比个水分子(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三、化学反应类型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典型例题】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煤燃烧后剩余的煤渣比煤轻,因此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 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态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减少质量与消耗掉的氧气的质量之和。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1. 引言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它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内,质量不能被创造或被毁灭,只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物质。

这一定律是自然界中物质运动的基础,并且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原理以及应用。

2. 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质量守恒定律,也称为质量不灭定律,是描述封闭系统中质量守恒的物理定律。

它的基本观点是在一个封闭系统中,不论发生什么物理或化学变化,系统中的质量总和保持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表示:$$m_{\\text{输入}} = m_{\\text{输出}}$$其中,$m_{\\text{输入}}$表示系统中输入的质量,$m_{\\text{输出}}$表示系统中输出的质量。

这个公式表示了质量在系统中的转换和传递过程。

3. 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解释:3.1. 质量不能被创造或被毁灭质量守恒定律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质量不能被创造或被毁灭。

这意味着系统中的质量总和保持不变。

在任何物理或化学变化中,质量只能从一个形式转化为另一个形式,而不能凭空产生或消失。

3.2. 质量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物质尽管质量不会被创造或被毁灭,但它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物质。

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质量可以由一个物质转化为另一个物质,或者由物质转化为能量。

这种转化过程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系统中输入的质量等于输出的质量。

3.3. 质量在物质转化过程中守恒在物质转化过程中,质量守恒定律保证质量的总和保持不变。

无论是化学反应、核反应还是物理过程,质量守恒定律都适用。

这个原理是通过实验验证和理论推导得出的,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中。

4.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4.1. 化学反应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确定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为化学反应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公式

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公式

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公式
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不可被创造也不可被销毁的基本原理。

根据该定律,一个封闭系统中的质量总量在任何物质转化或反应过程中都保持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用以下计算公式表示:
初始总质量 = 最终总质量
这个公式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物质的所有转化过程的总质量必须与系统开始时的总质量相等。

这意味着即使在化学反应、核反应、相变等过程中,物质可能发生转化或变化,但总质量仍然保持不变。

通过质量守恒定律,我们可以在化学实验或工程项目中进行质量的计算。

通过测量和记录系统中不同物质的质量,我们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性。

这个定律的重要性在于它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了一种基本原则,可以用于解释和预测物质转化和反应过程。

通过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我们可以确保化学工艺、环境工程、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实验和设计过程是准确、可靠的。

总之,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一条重要的基本原理,可以用简单的计算公式表示。

通过遵循这个定律,我们可以理解和预测物质转化和反应过程,并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计算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计算

知识点回顾:一、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紧扣六不变:微观角度: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宏观角度:元素的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的__________不变两个一定改变:物质的__________、元素的__________可能改变:分子总数3、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如果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考点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由此可以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

例1.某化合物密封加热完全分解后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A、O、H、CB、N、H、OC、N、O、HD、C、H、O、N考点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例2. 物质X和B2能发生下列反应:2X + B2= 2 AB3,则X的化学式是()A AB2 B A2B2C AB3D A2B3考点三:已知某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可求出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例3. 3 g镁在3 g氧气中燃烧可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A.小于6 gB.大于6 gC.等于6 gD.以上都可能例4.A+B=C+D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为1 : 3,若反应物A与B在反应中消耗2.4克。

则生成物中C的质量为____克,D的质量为_____克。

二、化学方程式书写与计算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两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基础,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步骤:“1写2配3标注”①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写出反应物、生成物②配平化学方程式③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把短线改为等号。

“注意气体、沉淀符号”。

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物质变化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其计算步骤和方法,一般分为以下几步:①设未知量,未知量不带单位,常用X表示②根据题意确定反应物与生成物,写出并配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在有关物质化学式下面写出相对分子质量并代入已知量和所设未知量④列比例式求解⑤写出答案例5.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1)高温煅烧石灰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是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

质量守恒定律及相关计算

质量守恒定律及相关计算

质量守恒定律及相关计算
知识点
一、质量守恒定律
1.概念:参加反应的反应物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生成物质量总和
2.适用范围:
(1)只适用于化学变化
(2)只适用于质量
(3)只适用于参与反应的物质
3.规律“五”不变: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②元素的种类不变;③元素的质量不变;④原子的种类不变;
⑤原子的个数不变“二”一定变:①物质的种类一定变;②构
成物质的粒子一定变“一”可能变:物质的状态和分子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书写步骤
(1)写:正确写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并用横线连接
(2)配:在反应物和生成物前配正确的序数
(3)改:改横线为等号
(4)标:正确标出“↑”“↓”
(5)查:检查所写方程式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 “↑”“↓”的适用条件
(1)“↑”:反应物中无气体参与,生成物中有气体
(2)“↓”:在溶液中的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
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1)宏观:反应物在反应条件下生成生成物
(2)数量:几个反应物分子在反应条件下生成生成物分子
(3)质量:几份反应物在反应条件下生成几份生成物
三、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书写步骤
1.设:设所求量为 x
注:①通常求什么设什么;②x 后不带单位
2.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3.列:上:系数×相对分子质量
中:实际质量下:列比
例式。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是物质转化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涉及原子和分子之间的重新组合。

在化学反应中,质量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而质量守恒定律正是描述了化学反应中质量的守恒原理。

本文将探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科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它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物质的质量在化学反应中始终保持不变。

换句话说,化学反应前后所涉及的物质质量总和是相等的。

这一定律源于我们对物质不灭性的观察,即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并没有消失或增加,只是在原子或分子水平上发生了重新组合。

在化学方程式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比例关系,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的体现。

二、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

下面以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为例来说明。

1.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它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酸 + 碱→ 盐 + 水。

我们可以用酸和碱溶液来进行实验验证。

首先,将一定量的酸和一定量的碱混合,观察到反应后生成盐和水。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天平来精确测量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

通过实验数据的对比,可以发现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保持不变,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

2. 燃烧反应燃烧反应是常见的氧化反应,也是质量守恒定律的一个重要验证实验。

例如,将一定质量的燃料与足够的氧气进行燃烧反应,观察到生成的燃烧产物。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利用实验装置收集燃烧产物,并用天平来测量反应前后的质量。

结果表明,反应前后总质量保持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不仅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下面介绍两个典型的应用情景。

1. 化学计算质量守恒定律使得我们能够进行化学计算。

例如,在定量分析中,可以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通过实验测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可以计算出它们之间的摩尔比例,帮助我们了解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

质量守恒定律及相关计算

质量守恒定律及相关计算

质量守恒定律及相关计算一.质量守恒定律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即质量守恒定律2.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1)根据化学反应的本质,原子的重组,即参加反应的各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质量也基本不变(2)在宏观上,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也不变3.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1)必须是化学反应,如:100g酒精和100g水混合形成200g酒精溶液,并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2)在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时,一定要注意是参加反应的物质总质量和生成的物质总质量才相等二.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应注意的事项注1: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1)许多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发生,因此,需要在化学方程式中注明反应发生的基本条件。

如把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写在“等号”的上方或下方。

(2)如果化学反应中有气体生成,在该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如果生成物中有不溶于水的固体时,则在该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

(3)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时,气体生成物中就不需注“↑”;同样,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不溶于水的固体时,固体生成物也不需注“↓”。

注2:书写化学方程式常见的错误:(1)写错物质的化学式;(2)随意臆造生成物或事实上不存在的化学反应;(3)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4)漏标或错标气体生成物或沉淀生成物的记号;(5)错写或漏写反应必需的条件。

三.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例 : 2H2 + O2 2H2O2×1×216×22×(1×2+16)4 : 32 : 36即: 1 :8 :9含义1:表示该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反应条件是什么。

含义2:表示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微粒数比(2:1:2)含义3:表示出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比(1:8:9)四.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对应三个含义)(1)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情况下,完全燃烧,生成了水(2)在点燃条件下,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气分子完全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3)在点燃的情况下,每1份质量的氢气能与8份质量氧气完全反应,生成9份质量水五.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1)解\设:根据题意设未知数;(2)写: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3)列: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质量关系,列出比例式并求解;(4)答:检查结果,简明作答。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类型总结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类型总结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类型总结1、根据质量推断反应物化学式取2。

16g物质,使其充分燃烧,测知只生成2.16g水和5。

28g二氧化碳。

计算该物质含氢元素g,含碳元素g.该物质是否含氧元素,若含有氧元素,其质量为多少?要具体算数过程.解答:水中氢氧质量比2:16=1:8,氢的质量为2.16x(1/9)=0.24g.二氧化碳中碳氧质量比为12:32=3:8,碳的质量为5.28x(3/11)=1.44g.2。

16—0.24-1。

44=0。

48g,含有氧元素,质量为0。

48g2、反应只生成气体.为测定某碳素钢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粉未于质量为51。

8克的烧杯中,然后逐步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当加入80g稀硫酸时反应恰好完全,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如图.试通过计完成下列填空:(不能整除时,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该实验取用的样品质量为:______;(2)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3)小王不慎在反应结束后,向烧杯中多了20g稀硫酸,此时,溶液中亚铁离子在溶液总质量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若在上图中补绘此过程中稀硫酸的质量与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图,所得线段的终点位于线段AB延长线的_______(填:上方、下方或线上)解:(1)该实验取用的样品质量=68。

8g—51.8g=17g故答案为:17g;(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恰好完全反应时放出氢气的质量=80g+68.8g-148。

2g=0.6g,设参加反应铁的质量为x,则Fe+H2SO4═FeSO4+H2↑56 2x 0.6g56/x=2/0.6g x=16.8g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16.8g/17g×100%≈98。

8%(3)溶液中亚铁离子在溶液总质量中的质量分数=16。

8g/(80g+16。

8g—0.6g+20g)×100%≈14.5%加入8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前,溶液质量增加值为加入稀硫酸质量与放出氢气的质量差,而多加入的20g稀硫酸不再发生反应,溶液增加量即所加入稀硫酸的质量;由于多加入20g 稀硫酸时溶液增加量大于恰好完全反应前的溶液增加量,所以,补绘此过程中稀硫酸的质量与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图,所得线段的终点位于线段AB延长线的上方;3、反应只生成沉淀已知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AgCl〕沉淀和硝酸钠溶液.为测定某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该溶液与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有关实验数据如表:〔1〕反应后生成氯化银的质量是多少?〔2〕计算该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解答(1)生成氯化银的质量为:117g+140g—228.3g=28.7g;(2)设氯化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为xNaCl+AgNO3═AgCl↓+NaNO35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Al: 27 P :31 Zn :65
一、选择题
1.在下列各项中,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③④⑤
B. ①③④⑥
C.①④⑥
D. ①③⑤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铁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的质量()
A. 一定大于铁丝的质量
B. 一定小于铁丝的质量
C. 一定等于铁丝的质量
D. 不能确定
3.化学方程式3Fe + 2O
2Fe
3
O
4
可读作()
A.铁加氧气等于四氧化三铁 B.三个铁加两个氧气等于一个四氧化三铁
C.铁和氧气点燃后生成四氧化三铁 D.铁加氧气点燃等于四氧化三铁
4.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了氮气和水蒸气,该物质一定含有()
A. 氮元素和氧元素
B. 氢元素和氧元素
C. 氮元素和碳元素
D. 氮元素和氢元素5.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S + O
2 SO
2
↑ B. 4Al +3O
2
2Al
2
O
3
C. P + O
2PO
2
D. Mg + O
2
MgO
2
6.下列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
A.H
2CO
3
== CO
2
↑+H
2
O B.2HgO2Hg+O
2

C.2H
2O
2
2H
2
O+O
2
↑ D.Mg+CuO Cu+MgO
7.化学方程式a C2H2+ b O2 c H2O + d CO2配平后a、b、c、d之和为 ( ) A.15 B.14 C.13 D.10
8.在化学反应X + 2Y ==== Z中,3g X和足量Y充分反应后生成8g Z,则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 A. 2.5 g B. 3 g C. 5 g D. 6 g
9.在2A+B == 2C反应中,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16 g B. 32 g C. 16 D. 32
10.由化学方程式C x H y O z + 5O
2==4CO
2
+4H
2
O,可知x、y、z的值分别是 ( )
A.1、2、3 B.2、4、1 C.4、8、2 D.4、4、1
11.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4 6 111 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15 0 84 A.该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分解反应
B.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化合反应
C.该反应中A、B、C、D四种物质(参加反应或生成)的
质量比为26∶9∶111∶80
D.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22 g
二、填空题
1.(1)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分别有以下错误中的一种,请将相应序号填在题号后的括号内。

A.不符合反应客观事实 B.缺少反应条件
C.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缺少或用错“↑”或“↓”符号
① 4Fe+3O
22Fe
2
O
3
( ) ② C+O
2
CO
2
↑ ( )
③ H
2+O
2
H
2
O ( ) ④ 2H
2
O==2H
2
↑+O
2
↑ ( )
⑤ Mg+O
2MgO
2
( ) ⑥ 2KMnO
4
== K
2
MnO
4
+MnO
2
+O
2
↑ ( )
⑦ A1+O
2A1
2
O
3
( ) ⑧ Fe+CuSO
4
==
FeSO
4
+Cu↓ ( )
三、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某学生在课外研究性学习活动课上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实
验,瓶内放了足量的硫酸,可充气的气球放有一定量的镁粉,将它
紧紧套在瓶口上,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质量为W1,然后将气球内
的镁粉全部倒入瓶内,立即产生气体,气体逐渐胀大,充分反应后最终再次称量,质量为W2,结果W1>W2,试分析:
(1)此反应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填“符合”或“不符合”)
(2)天平显示W1>W2的原因是(装置不漏气)。

2.(1)在反应A+B==C+D中,5gA和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gC;若2.5gA和足量的B反应,可生成D的质量是。

(2)实验室用锌跟足量的稀盐酸(HCl)反应,可以制得氯化锌和氢气。

如果用32.5g的锌可制得氢气多少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