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分子个数;⑥各种原子的总数。

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A.①②③⑤B.①⑥C.②③⑤D.①③⑥2.在A+B→C+D的反应中,5克A和一定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和10克D,则B的质量是()A.18克 B.7克C.8克D.6克3.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改变。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原子个数不变。

C.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的分子数。

4.充分加热a克氯酸钾与b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留下残余固体c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a-b)克B.(a-b-c)克C.(a+b-c)克D.(a-b+c)克5.某化合物X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2X+5O2=4CO2+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X的化学式为()A.C2H4B.CH4C.C2H2D.C6H66.下列各组物质,在敞口容器里发生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的是()A.镁条放入盐酸中B.高锰酸钾固体受热分解C.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在空气中加热铜粉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2Mg+O2==2MgO的反应方程式,下列各组数据正确的是()A.镁的质量2克,氧气质量3克,氧化镁质量5克。

B.镁的质量3克,氧气质量2克,氧化镁质量5克。

C.镁的质量1克,氧气质量4克,氧化镁质量5克。

D.镁的质量4克,氧气质量1克,氧化镁质量5克。

8.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种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共140克,则该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A.60克B.80克C.90克D.120克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煤燃烧后剩余的煤渣比较轻,因此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态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减少的质量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之和C.一定量的水的质量与全部蒸发后所生成的水蒸气的质量相等,因此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只要做一个“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的实验就能得出质量守恒定律10.在A+B→C+D反应中,有52克的A与适量的B完全反应,生成了34克C和20.8克D,则反应用去的B的克数是()A.54.8克B.52克C.18克D.2.8克11.在化学反应A+2B=C中,1.5克A与足量的B充分反应后,生成9.5克C,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A.3克 B.9.5克C.8克D.4克12.有A、B两种物质,它们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6克A与足量B反应生成8克C和3克D。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九年级训练考试卷)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九年级训练考试卷)

质量守恒定律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1.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正确的是( )A.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B.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C.自然界中的所有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2.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蜡烛燃烧逐渐变短,质量减小B.干冰在升华时,吸收周围空气的热量C.铝条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铝条的质量大D.纸燃烧变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3.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水结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B.1L芝麻和1L大米混合,总体积小于2LC.在降温加压条件下,氮气被压入钢瓶中D.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氧氧化钙,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4.在化学反应A + B→C + D中,若有12 g A参与反应,生成28 g C和2 g D,则参加反应的B 的质量为( )A.8 gB.18 gC.28 gD.30 g5.某化学反应可以用2A+B→C+3D表示,若反应前有12gA和8gB,反应后生成10gC,A消耗完全,B剩余2g,则生成D的质量为( )A.8 gB.10 gC.18 gD.20 g6.在化学反应A+2B→C+2D中,已知A、B两种物质各10g,A、B充分反应后,生成C为8.4g,生成D为3.6g,若B完全参加反应,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 )A.1:1B.1:5C.5:1D.7:37.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变化的是( )A.物质的种类B.物质的状态C.分子的种类和数目D.原子的种类和数目8.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有毒,其外观与食盐极为相似,在隔绝空气和强热条件下,亚硝酸钠能分解放出一种红棕色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N2B.COC.NO2D.O29.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下列对该有机物的推断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硫元素C.只含有碳、氢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氧,可能含有硫元素10.关于化学反应CH4+2O2CO2+2H2O的描述正确的是( )A.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B.1 g甲烷和2 g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 g二氧化碳和2 g水C.16个甲烷分子与64个氧气分子完全反应,生成44个二氧化碳分子和36个水分子D.每16份质量的甲烷与64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和36份质量的水。

九年级化学练习题:质量守恒定律

九年级化学练习题:质量守恒定律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1、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变化的是()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质量总和⑤物质的种类⑥物质的体积⑦物质的状态A.②④⑤B.①③④C.①③④⑥D.①③⑦2、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黑火药是用硝酸钾(KNO3)、炭粉和硫磺混合制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黑火药反应后的生成物中不可能有的物质是:()A.K2SB. H2OC.CO2D. N23、A物质和B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合反应生成C,那么5gA和5gB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生成C的质量是()A.等于10g B.小于10g C.大于10g D.不大于10g4、在化学反应A+2B=2C中,7g A和B反应生成10g C,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2 B.24 C.6 D.25、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A.原子的种类B.原子的数目C.分子的种类D.各物质的总质量6、甲醚是一种廉价环保的新能源,它完全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 X+3O22CO2+3H2O,则X(甲醚)的化学式是A.C3H6O2B.C2H6O C.C2H4O D.CH4O 7、由化学方程式C x H y O z+5O2═4CO2+4H2O,可知x、y、z的值分别是()A.1、2、3 B.2、4、1 C.4、8、2 D.4、4、18、我国已经立法规定酒驾入刑。

“酒精检测仪”可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Cr2(SO4)3+2CO2↑+9X,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Cr2(SO4)3,其中X的化学式为A.O2 B.H2O C.SO2 D.CO9、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黑火药是用硝酸钾(KNO3)、炭粉和硫磺混合制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黑火药反应后的生成物中不可能有的物质是:()A.K2SB. H2OC.CO2D. N210、已知某氮氧化合物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则该化合物是()A. NO2B.N2O C.NO D.N2O311、化学中有多种“守恒”。

初中化学 《质量守恒定律》基础练习

初中化学 《质量守恒定律》基础练习

《质量守恒定律》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近日媒体报道,一位市民在清洁马桶时,无意将84消毒液和厕所清洗剂混合使用后,出现头痛、头晕、呕吐等症状。

这是因为两者的有效成分盐酸与次氯酸钠会发生如下反应:2HCl+NaClO=NaCl+Cl2↑+X,产生的氯气(Cl2)使人中毒。

在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A.H2B.O2C.H2O D.NaOH2.下列关于H2+Cl2═2HCl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表示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氢B.参加反应的氢气与氯气的质量比为1:71C.参加反应的氯气与生成的氯化氢的分子个数比为1:2D.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3.下列各项:①原子数目②原子的种类③分子数目④分子的种类⑤元素的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⑦物质的种类中,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A.①③⑤⑦B.②③④⑤C.①②⑤⑥D.②④⑥⑦4.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则小试管中的液体和烧杯中的固体应分别选用()A.水和氯化钠固体B.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粉末C.稀盐酸和铁粉D.5%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粉末5.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B.10 g食盐完全溶解于90 g水中,得到100 g食盐水C.打开酒精的瓶盖一段时间,酒精质量变小D.2体积的氢气加压后变成1体积6.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O2CO2+2H2O,则X的化学式为()A.CH2O B.CH4O C.CH2D.CH47.在化学反应A+B→C+D.6gA与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D.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A.7g B.5g C.8g D.6g8.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B.打开盛酒精的瓶盖,酒精的质量变小C.镁带燃烧后,固体的质量增加D.澄清的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变重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因为“质量守恒”所以煤燃烧后产生的煤渣的质量一定和所用煤的质量相等B.氯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等于原反应物的质量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了D.100克酒精和100克水混合后,总质量小于200克10.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A.哪些物质参加反应B.在什么条件下发生反应C.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D.化学反应的快慢11.如图中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A.C+O2CO2B.2CO+O22CO2C.2H2+O22H2OD.CH4+2O2CO2+2H2O12.下面是一些学生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凡是跟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B.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C.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分子的数目也没有增减13.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的是()A.B.C.D.《质量守恒定律》基础练习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近日媒体报道,一位市民在清洁马桶时,无意将84消毒液和厕所清洗剂混合使用后,出现头痛、头晕、呕吐等症状。

(完整)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完整)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练习题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表示:_____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_____反应后_____的各物质的。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_____的过程。

也就是说,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_____没有改变,_____也没有增减。

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一、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例]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这是为什么?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问题(1)氯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轻。

(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增加。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将错误的说法改正。

(1)因为“质量守恒”,所以氢气燃烧后生成的水中一定含有氢气。

(2)物质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必然等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

(3)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因此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3下列叙述,与质量守恒定律相矛盾的是 [ ]①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②铁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大于铁质量③碱式碳酸铜加热分解后,生成的氧比铜质量比碱式碳酸铜减少了④3.24g硫和3.2g氧化合,生成了3.2g二氧化硫A.②和③ B.①和④ C.②③④ D.仅④4.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一定没有改变的是[ ] A.分子的种类 B.分子的数目C.物质的种类 D.原子的数目5.下列各组数据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16g硫和16g氧气反应,生成32g二氧化硫B.2g氢气和16g氧气反应,生成18g水C.20g硫酸和20g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生成40g硫酸钠溶液D.100g碳酸钙加热分解后得到50g氧化钙和50g二氧化碳6.将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到没有气体放出时,在剩余的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与反应前相比() A.没有改变B.增加了C.减少了 D.无法确定7、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10 g水受热变成了10 g水蒸汽B.50mL 水中加入50mL酒精,总体积100mLC.5 g蔗糖溶于95 g水中,总质量为100 gD.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质量比纸的质量小二、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例]在反应FeS+4HNO3=Fe(NO3)2+2X↑+S↓+2H2O中X的化学式为()A、NH4NO3B、NOC、NO2D、H2S1.某物质加热分解产生氧化铜和水。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中考真题练—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中考真题练—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中考真题练—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一、单选题1.(2023·四川乐山·统考中考真题)已知物质R 由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

取一定质量的R 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 二氧化碳和3.6g 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参加反应的R 和氧气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8.0gB .所取R 质量的最小值为1.6gC .R 可能是酒精(25C H OH )D .若R 为CO 和2H 的混合物,则CO 和2H 的分子个数比为1:2【答案】C【解析】A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之和,故参加反应的R 和氧气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之和,为4.4g+3.6g=8.0g ,故A 正确;B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相等,则R 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则R 质量的最小值是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之和,碳元素的质量等于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24.4g 100%44⨯⨯=1.2g ;氢元素的质量等于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23.6g 100%18⨯⨯=0.4g ,所取R 质量的最小值为:1.2g+0.4g=1.6g ,故B 正确;C 、综上分析,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g 0.4g :121=1:4,R 不可能是酒精,故C 错误;D 、若CO 和H 2的分子个数比为1:2,则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2⨯:=1:4,故D 正确。

故选C 。

2.(2023·四川遂宁·中考真题)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捕获、储存、利用和转化等是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

人工光合固碳装置通过电化学手段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HCOOH),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酸由甲酸分子构成B.甲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D.参加反应的与的微粒个数比为2:3【答案】A【解析】A、由图示可知,甲酸由甲酸分子构成,正确;B、根据甲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2):(16×2)=6:1:16可知,甲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错误;C、生成物中氧气是单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则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了变化,错误;D、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是2个二氧化碳分子和2个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甲酸分子和1个氧分子,参加反应的与的微粒个数比为2:2=1:1,错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同步练习题-带答案1.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在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B.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C.50mL水和50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D.1.2g碳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2.下列实验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且能看到天平保持平衡现象的是()A.在空气中对铜片加热B.氯化钠和硝酸钾混合C.铜和硝酸银溶液混合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3.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发生变化的是()A.原子种类和数目B.元素的种类C.分子的种类D.物质的总质量4.如图是通过白磷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过程中气球一直变大B.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白磷燃烧结束,立即将锥形瓶放在天平上称量D.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5.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规律之一。

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B.C.D.6.在物质混合、反应等过程中,存在着“1+1≠2”的有趣现象,通常情况下,下列选项不符合“1+1<2”的是()A.1L酒精与1L水混合后溶液的体积B.1L氧气和1L氢气反应后气体的体积C.1g氢氧化钠溶液和1g稀硫酸反应后溶液的质量D.1g氢氧化钡溶液和1g稀硫酸反应后溶液的质量7.氢气与四氯化硅反应制取硅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iCl4Si+4X,其中X的化学式是()A.Cl2B.H2O C.HCl D.SiH4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9X76反应后的质量(g)122924A.x的数值为32B.若甲为化合物,乙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C.该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1:9D.若丁为水,则甲或乙必定为酸或碱9.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t1、t2时刻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C.该反应方程式中丁和甲的计量数之比为1:1D.某时刻,若ω甲为18%,则ω丙为32%10.某化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A.只含碳、氢元素B.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C.一定含碳、氢、氧元素D.一定含碳、氧元素,可能含氢元素11.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正确的是()A.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B.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C.自然界中的所有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12.硝酸铜在受热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一种氧化物和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支持燃烧,则另一种气体可能是()A.二氧化硫B.一氧化碳C.氢气D.二氧化氮13.某可燃气体A与7.2g 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6g H2O和8.8g CO2,则A气体中()A.一定含C、H元素,不含O元素B.可能含C、H、O三种元素C.一定含C、H、O三种元素D.不能确定14.如图是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A.2H2+O22H2OB.S+O2SO2C.CH4+2O2CO2+2H2OD.2CO+O22CO215.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2H2↑+O2↑,无法获取的信息是()A.反应所需条件B.各物质的质量比C.生成物的状态D.化学反应的快慢16.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的含义叙述错误的是()A.CH4和O2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CO2和H2OB.甲烷具有可燃性C.参加反应的CH4与O2的分子个数比为1:2D.每消耗16g甲烷就会生成18g水17.对于化学方程式2H2+O22H2O表示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A.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B.2个氢气分子加上1个氧气分子点燃等于2个水分子C.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2个氢气分子与一个氧气分子化合生成2个水分子二.填空题(共1小题)18.如图所示,康康设计了三个实验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请回答:(1)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1个)。

九年级化学(上)《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练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练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练习题含答案1.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 B.C. D.【答案】B。

【解析】A、白磷在密闭容器中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没有物质逸出,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质量减少,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没有物质逸出,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如图5-1-8所示是通过白磷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瓶底的细沙起隔热作用B.白磷燃烧结束,锥形瓶应冷却后再放在天平上称量C.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大后变瘪D.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答案】D【解析】A项,白磷燃烧放出热量,瓶底的细沙起隔热作用,正确。

B项,白磷燃烧放出热量,锥形瓶中的气体受热膨胀,气球鼓起,受到的浮力增大,若此时将锥形瓶放在天平上称量,所得结果会小于实际结果,所以应冷却后再放在天平上称量,正确。

C项,反应放出热量,锥形瓶中的气体受热膨胀,气球鼓起,但因燃烧消耗了氧气,所以燃烧结束后冷却,气球逐渐变瘪,正确。

D项,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不一定恰好反应,如果恰好反应,则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如果不是恰好反应,则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大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错误。

3.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 B.C. D.【答案】B。

【解析】A、白磷在密闭容器中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没有物质逸出,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质量减少,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没有物质逸出,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汕头市金章学校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无答案)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表示:_____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_____反应后_____的各物质的。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_____的过程。

也就是说,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_____没有改变,_____也没有增减。

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一、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这是为什么?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问题(1)氯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轻。

(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增加。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将错误的说法改正。

(1)因为“质量守恒”,所以氢气燃烧后生成的水中一定含有氢气。

(2)物质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必然等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

(3)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因此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3下列叙述,与质量守恒定律相矛盾的是①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②铁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大于铁质量③碱式碳酸铜加热分解后,生成的氧比铜质量比碱式碳酸铜减少了④3.24g硫和3.2g氧化合,生成了3.2g二氧化硫A.②和③ B.①和④ C.②③④ D.仅④4.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一定没有改变的是A.分子的种类 B.分子的数目C.物质的种类 D.原子的数目5.下列各组数据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16g硫和16g氧气反应,生成32g二氧化硫B.2g氢气和16g氧气反应,生成18g水C.20g硫酸和20g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生成40g硫酸钠溶液D.100g碳酸钙加热分解后得到50g氧化钙和50g二氧化碳6.将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到没有气体放出时,在剩余的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与反应前相比()A.没有改变B.增加了C.减少了D.无法确定7、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10 g水受热变成了10 g水蒸汽B.50mL 水中加入50mL酒精,总体积100mL100 g 水中,总质量为95 g蔗糖溶于C.5 gD.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质量比纸的质量小二、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在反应FeS+4HNO=Fe(NO)+2X↑+S↓+2HO中X的化学式为() 2323A、NHNO B、NO C、NO D、HS 23241.某物质加热分解产生氧化铜和水。

则该物质含有的全部元素是()A.Cu、O B.Cu、O、H C.O、H D.Cu、H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2XY+Y=2Z中,Z的化学式为()2A.XY B.XY C.XY D.XY2242223.根据蜡烛燃烧后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事实,可以推断石蜡(蜡烛的主要成分)的组成里一定含有()A.碳一种元素B.氢一种元素C.碳和氢两种元素D.碳、氢、氧三种元素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在2XY+Y=2Z的反应中,Z的化学式应该是()22 A.XY B.XYC.XYD.XY 33222O2X+NO中,X的化学式为() 5.在化学反应3NO+H22A.HNO B.NH C.N D.NO 523326.我国新一代气象卫星“风云三号”于今年5月27日成功发射,运载火箭的燃料是偏二甲肼(用R表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2NO=3N+4HO+2CO,则偏二甲肼的化学式22242是()A.CHN B.NH C.CH D.CHN762248427.下列四个反应的生成物都是C,如果C的化学式为AB,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2 A.2AB+B=2C B.3AB+B=2C C.4AB+B=2C D.AB+4B=2C 222222228.某元素R的氧比物中,R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8,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R()氧化物的化学式是A.RO B.RO C.RO D.RO 5222三、计算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有化学反应3A+B=C+3D,已知A、B、C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98、160、400,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四、求反应物或生成物化学式前的系数三硝酸甘油酯化学式为是一种炸药,被撞击后会发生爆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H(ONO)=ωN+xCO+yHO+zO系数x、y之和为______。

222323251.下列反应中生成物都是C,若C的化学式为AB,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2A.3AB+B=2C B.2AB+2B=2C C.2AB+B=2C D.AB+2B=2C2222222.2008年奥运会“祥云”火炬中燃料燃烧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xH+5O=== 3CO+4HO,则x的数值是()2822A.1 B.2 C.3 D.4五、确定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2.3g某有机物在O中完全燃烧,生成4.4gCO和2.7gHO。

该有机物中() 222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B、只含碳、氧两种元素、无法确定D、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水,则该化合物的组5.4 g某化合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8.8 g 二氧化碳和1.将4.6 g ()成元素是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A.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只含有碳元素 D 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水,则该化合物2.7 g 4.4 g二氧化碳和2. 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4.8 g氧气,同时只生成)中(B.只含有碳、氧两种元素A.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无法确定D.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六、求反应中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使15g甲、乙、丙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生成丁,在该条件下若取甲、乙、丙各甲和乙反应时丙,则甲和丙可恰好完全反应。

若增加10g之充分反应,则只能得到30g丁。

) 的质量比应为(:2 3D、3B、2:1C、2:A、1:1)完全反应,生成cgP。

则生成Q的质量为( 1.在化学反应:M+N=P+Q中,agM和bgN(c-a+b)g .(a+c-b)g D B.(a-c+b)g C.A.(b+c-a)g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4g碳和4g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5.5g D.C.8g A.18g B.11g混合反物质,剩余3gB。

若将7gA与3gB3.4gA物质与5gB物质混合反应,能生成6gC )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3g.D C.8g BA.9g .10g,则8gC全部参加反应,生成4gD,同时增加了.将A、B、C各10g的混合物加热后,A4 )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是(l5:D.l.:4C.4:l A.1:5B则生成氧气ng,5.现有mgKClO跟2gMnO 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是23 )的质量是((n -2)g.(m+2 -Dn)g.(m-n)g B..(m+2n)g CA6.在化学反应A+B=C+D中,80gA和2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0gD,则生成C的质量是_____g。

7.化学反应A+B=C中,3gA和足量B反应,可得11gC。

如有12gA,能和_____gB完全反应。

2BC+D的反应中,5gA跟足量B充分反应后生成+8.在A4gC和9gD,则参加反应B的质量是( )A.16gB.4gC.8gD.无法计算9.在A+B=C+D的反应中,7gA和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gD,那么同时生成C的质量是( )A.7gB.8gC.9gD.10g10. 3g碳在10g氧气中充分燃烧后,可以生成二氧化碳( )A.13 gB.11 gC.10 gD.3 g11、A、B、C三种物质各15 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 g新物质D。

若增加10 g 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余C。

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 g 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 g2∶5的质量比是C.和A.反应中D2 ∶3的质量比是B.和A.反应中C.则C.B反应生成12、下列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其反应前后分子及数目的变化,A与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2 2∶2 A.2∶1∶B.1∶32∶C.1∶1∶1 D.2∶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13.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表:丙甲乙丁物质反应前质量/ g 4 1 42 10反应后质量/ g 待测20 6 31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一定是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9 C.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0:9 D.甲反应后的质量为8 g1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22 20 5 2 反应前质量/ g 528待反应后质量 g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 g15、在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X Y Z Q/ g 反应前质量5 2 8 20待测反应后质量/ g131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X的质量为6 g 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X、YC.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是1:3D. Y、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16.硫粉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含空气)中加热,下列图示能正确表示容器中所盛物质质量变化的是( )m m m m0 t 0 t 0 t 0 tA B C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