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鉴赏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练习答案
2018-2019版人教版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书愤 Word版含答案

第一单元自主赏析书愤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C )A.北渚.(zhǔ)白艹烦(fán) 沅.(yuàn)水B.萃.(zú)中罾.(zēng)木上眇眇.(miǎo)C.水裔.(yì) 西澨.(shì) 荪.(sūn)壁D.兰橑.(lǎo) 蕙櫋.(mián) 踯躅.(chú)【解析】A沅:yuán;B萃:cuì;D躅:zhú。
2.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E )A.目眇眇..兮愁予向远看的样子B.观流水兮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C.聊逍遥兮容与..从容自在的样子D.举杯断绝..歌路难停止E.吞声踯躅..不敢言犹豫不决,欲言又止【解析】徘徊不前。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A )A.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流..南北B.荪.壁兮紫坛C.桂.栋兮兰橑D.辛夷..楣兮药房【解析】A是名词作状语,其它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4.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65994036( D )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叶落降。
这两句纯属白描,表现出一种广阔而雄浑的景象。
B.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这几句写湘夫人把思念的感情埋在心中,而不敢明讲,心神恍惚地向远方张望,迷惘地看着缓缓不断的流水出神。
C.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麋鹿为什么在庭院中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这两句写湘君又看到事物错位,担心心愿不可能实现。
D.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美好的时光啊不可轻易得到,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
这两句写湘君和湘夫人相约不逢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于是绝决地抛弃幻想,自得其乐地游逛起来。
【解析】“绝决地抛弃幻想,自得其乐”不对。
阅读杜甫的《蜀相》,完成5~6题。
65994037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人教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书愤+Word含答案

第一单元自主赏析书愤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对的一项是(C)(fán)沅.(yuàn)水A.北渚.(zhǔ)白艹烦.B.萃.(zú)中罾.(zēng)木上眇眇.(miǎo)C.水裔.(yì) 西澨.(shì) 荪.(sūn)壁D.兰橑.(lǎo) 蕙櫋.(mián) 踯躅.(chú)【解析】A沅:yuán;B萃:cuì;D躅:zhú。
2.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E)A.目眇眇..兮愁予向远看的样子B.观流水兮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C.聊逍遥兮容与..从容自在的样子D.举杯断绝..歌路难停止E.吞声踯躅..不敢言犹豫不决,欲言又止【解析】徘徊不前。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是(A)A.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B.荪.壁兮紫坛C.桂.栋兮兰橑D.辛夷..楣兮药房【解析】A是名词作状语,其它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4.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65994036(D)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叶落降。
这两句纯属白描,表现出一种广阔而雄浑的景象。
B.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这几句写湘夫人把思念的感情埋在心中,而不敢明讲,心神恍惚地向远方张望,迷惘地看着缓缓不断的流水出神。
C.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麋鹿为什么在庭院中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这两句写湘君又看到事物错位,担心心愿不可能实现。
D.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美好的时光啊不可轻易得到,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
这两句写湘君和湘夫人相约不逢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于是绝决地抛弃幻想,自得其乐地游逛起来。
【解析】“绝决地抛弃幻想,自得其乐”不对。
阅读杜甫的《蜀相》,完成5~6题。
导学号65994037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高中语文 周末培优(第14周)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测试时间:40分钟,总分:50分)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1.下列画线字的注音,正确的一组是(3分)A.凝脂(zhǐ)闲暇(xiá)绰约(chuò)马嵬(wéi)B.休憩(qì)联袂(mèi)踯躅(chí)祠堂(cí)C.千载(zǎi)鹧鸪(zhè)绸缪(móu)玉簟(tán)D.寤寐(mèi) 歧路(qí)江渚(zhǔ)庑门(wǔ)【答案】D【解析】A项,“脂”应读zhī;B项,“踯”应读zhí;C项,“簟”应读diàn。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城阙萧索娥嵋连理B.修葺芳馨逍遥装饰C.慷概黄鹂博弈链接D.徘回时事阮籍变换【答案】B【解析】A项,嵋—眉;C项,概—慨;D项,回—徊。
3.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句是(3分)A.杨贵妃除了有倾国倾城的美貌,还有着惊人的舞姿,是唐玄宗在音乐上的知音,所以能集三千宠爱于一身。
B.楼下那一棵海棠花已经完全凋谢,她那桃李春风的美艳,竟是如此短暂!C.这对夫妻本想着可以比翼齐飞白首偕老,谁料想竟因战乱而分离,老景凄凉。
D.谈及人类能否移居到这颗行星上,焦维新称:“这是一件虚无缥缈的事,跨越1400光年的距离,现在的科技是做不到的。
”【答案】B【解析】B项,桃李春风:比喻学生受到良师的谆谆教诲。
使用不恰当。
A项,倾国倾城:形容女子容貌很美。
使用恰当。
C项,比翼齐飞:比喻夫妻恩爱,朝夕相伴。
使用恰当。
D项,虚无缥缈:形容非常空虚渺茫。
使用恰当。
4.请以诗人的名字为开头,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可适当增删词语。
(3分)杜甫的“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将牵挂演绎得感人肺腑。
因为牵挂,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令人荡气回肠。
人教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素质升级检测1+Word含答案

第一单元素质升级检测(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一、(12分)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A.云鬓.(bìn)花颜九重城阙.(quē) 渔阳鼙.(pí)鼓B.鸟萃(píng)中流水潺.(chán)湲桂栋兰橑.(lǎo)C.玉盘珍馐.(xiū) 镜中衰.(suāi)鬓惟有鹧鸪.(gū)D.红藕.(ǒu)香残未雨绸缪.(móu) 吞声踯.(zhí)躅【解析】A阙:què;B:pín;D衰:shuāi。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B)A.停杯投著长风破浪酌酒自宽B.金屋妆成池苑依旧仙袂飘飘C.楼阁玲珑宛转峨眉云栈萦纡D.虚无缥渺为连理枝芷葺荷屋【解析】A著—箸;C峨—娥;D渺—缈。
3.对下列诗句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65994061(C)A.“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概括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点出“愤”字。
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
B.“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写诗人去武侯祠途中的情况,是问路时的问答形式,微露满意和欣慰。
C.“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写诗人饮酒而内心得到宽慰,举起酒杯表示以后再也不歌行路之难。
D.“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其实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下句则是对诸葛亮一生功业的精辟概括。
【解析】C项,诗句是诗人借酒浇愁。
满怀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诗人击节高歌唱起了凄怆的《行路难》,因要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导学号65994062(C)A.楚辞是屈原在楚歌的基础上再创造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新诗体。
“楚辞体”又叫“骚体”,由屈原《离骚》而得名。
B.近体诗是律诗和绝句的通称。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练习)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5 Word版含解析.doc

[基础巩固层次(A)]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的错误注音。
千载.(zài)谮.言(zèn )跛.脚(bǒ )无耻谰.言(lán ) 伯.仲(bó) 薄.似纱(bó )杜撰.(zhuàn ) 寡廉鲜.耻(xiǎn ) 衰鬓.(bìn )蕴藉.(jí ) 冠.冕(ɡuān ) 锃.光瓦亮(chénɡ)【答案】“载”应读zǎi,“薄”应读báo ,“藉”应读jiè,“锃”应读zènɡ。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中原北望气.如山气:气概,气势B.塞上长城空自许.许:答应C.出师一表真名.世名:传名D.千载谁堪.伯仲间堪:能够【解析】B项,“许”,称许,称赞。
【答案】 B3.名句默写。
(1)早岁那知世事艰,____________。
(陆游《书愤》) 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______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____________,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3)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________。
(陆游《书愤》)小楼一夜听春雨,____________。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4)____________,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答案】(1)中原北望气如山绝知此事要躬行(2)楼船夜雪瓜洲渡王师北定中原日(3)镜中衰鬓已先斑深巷明朝卖杏花(4)出师一表真名世山重水复疑无路[阅读提升层次(B)](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4~5题。
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练习)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2 Word版含解析.doc

[基础巩固层次(A)]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的错误注音。
北渚.(zhǔ)袅袅.(niǎo)眇眇.(miǎo)白(fán) 沅.水(ruán) 薜荔..(bì lì )澧.水(fēnɡ) 遗余褋.兮(dié ) 潺湲..(chán yuán ) 云汀.(dīnɡ) 九嶷.山(yí) 芷葺.兮(qì )【答案】“沅”应读yuán,“澧”应读lǐ,“汀”应读tīnɡ。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目眇眇兮愁.予愁:使……发愁袅袅..兮秋风袅袅:微风吹拂的样子B.与佳期兮夕张.张:张设罗帐观流水兮潺湲..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C.擗.蕙櫋兮既张擗:剖开缭.之兮杜衡缭:缠绕D.捐.余袂兮江中捐:捐献搴汀.洲兮杜若汀:水中平地【解析】D项,“捐”,丢弃。
【答案】 D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眇眇兮愁予(名词作动词,举目)与佳期.兮夕张(名词作动词,约会)B.洞庭波.兮木叶下(名词作动词,水波泛动)荪.壁兮紫.坛(名词作动词,用荪草装饰;用紫贝筑)C.桂.栋兮兰.橑(名词作动词,用桂树做;用兰草做)辛.夷楣兮药.房(名词作动词,用辛夷做;用白芷装饰)D.罔.薜荔兮为帷(名词作动词,编织)狼.吞虎.咽(名词作动词,像狼一样;像虎一样)【解析】D项,“狼”“虎”的用法为名词作状语。
【答案】 D4.名句默写。
(1)袅袅兮秋风,______________。
登白兮骋望,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观流水兮潺湲。
______________,夕济兮西澨。
(3)筑室兮水中,______________。
白玉兮为镇,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建芳馨兮庑门。
______________,聊逍遥兮容与。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导学案含答案

学科年级班级姓名《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导学案含答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之一: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教学重点:2、理解“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内涵。
3、掌握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理论分析鉴赏诗歌的方法。
自学指导及检测一、什么是“以意逆志”?参考:理解作品,不能断章取义地割裂个别字眼以曲解其词句,也不能就词句的表面作解释,因而歪曲作品的愿意;而正确的态度应是“以意逆志”。
《说文》云:“逆,迎也。
”郑玄注:“逆,犹钩考也。
”这句话说,“以己之意‘迎受’诗人之志而加以钩考”(朱自清《诗言志辨·比兴》)。
他的主张很明确,就是分析诗的人不能因为个别的词和句曲解整篇的意义,而应该根据作品探索原来的创作意图,分析作品的内容。
同时,我们还要善于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主观感受融入欣赏的过程,理解诗意,甚至还可以在此基础上,生发出新的旨趣。
二、以意逆志如何操作?1)通过对诗句、文辞的准确解读,窥见作品的意旨、作者的情感。
2)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主观感受融入欣赏过程中。
三、小试牛刀。
(1)下面这首《凉州词》的主题是什么?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
这首诗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象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表达边关戍卒的思乡之情。
(2)杜牧《泊秦淮》诗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有人认为,作者在苛求“商女”。
你认为呢?参考:错。
只从字面上去读解,故而曲解。
用“以意逆志”的方法去理解,就会得出正确的结论,作品批评的决不是商女,而是谴责诗中只字未涉的正在酒家征歌买笑,寻欢作乐的达官贵人。
(3)杜甫诗中的“朱门酒肉臭”一句,有人则发出“肉可以臭,酒怎么会臭”的疑问。
你认为他的质疑有道理吗?参考:没有“以意逆志”,而是死扣词句,以文害辞。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蜀相训练含解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一单元蜀相1.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B)错误!错误!A.两个“自”相同,两个“顾”也相同B.两个“自”相同,两个“顾”不同C.两个“自"不同,两个“顾”相同D.两个“自”不同,两个“顾"也不同【解析】两个“自”都是“自己”的意思;第一个“顾"是“拜访、探望”的意思,第二个“顾”是“看”的意思。
2.用原诗语句填空。
①交代丞相祠堂所在处所的诗句是:_锦官城外柏森森__。
②描写祠中景象的诗句是:_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__。
③概括孔明一生功业的诗句是:_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__。
④表现诗人对孔明壮志未酬的惋惜之情的诗句是:_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__。
3.下面对《蜀相》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首联运用设问开头,一问一答,形成了浓重的感情氛围,笼罩全篇。
B.颔联写景,所描绘的景物色彩鲜明,表现出诗人当时的喜悦心情。
C.颈联浓墨重彩,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
D.尾联咏叹了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的历史不幸。
其中也夹杂着诗人对自身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叹.【解析】“喜悦心情”不对.4.下列有关古诗文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A.律诗一般分为四联八句,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其中颔联和颈联要求对仗工整。
B.“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嵩山、中岳恒山、南岳衡山。
C.古代对月亮的别称有婵娟、玉弓、银台、白驹、玉蟾、蛾眉等。
D.荷花在古诗词中的别称有芙蓉、芙蕖、菡萏、莲花、藕花、辛夷。
【解析】B.“北岳嵩山、中岳恒山”的说法有误,应是“北岳恒山、中岳嵩山”.C.“白驹”比喻贤人、隐士,又比喻为流逝的时间。
D.“辛夷"是木兰的别称。
阅读下诗,回答问题。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5.对这首诗的词句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D)A.首联“丞相"指蜀汉丞相诸葛亮,“丞相祠堂”就是现在的武侯祠.“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柏森森”意为柏树茂盛的地方.B.颔联“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这两句写出了祠堂的寂寥冷落,悄无人迹.C.颈联“频烦"即“频繁”,连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采用了对比手法。诗人选取了越王班师回 国的两个镜头,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 作了鲜明的对比(1分),深刻地揭示了人 事变迁、盛衰无常的主旨(1分)。
3.“红藕香残”,虽然是表明秋天来了荷花凋谢,其 实,也含有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之意;“玉簟秋”, 虽然是暑退秋来,所以竹席也凉了,其实,也含有 “人去席冷”之意。“红藕香残”——从客观景物来 表现秋的到来。“玉簟秋”——从主观感受表达秋的 到来。 4.写自己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及到 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 的,足见两心相印。
梅花落
译文:
庭院中有许许多多的杂树,却偏偏对梅花赞
许感叹,请问你为何会如此?是因为它能在寒霜
中开花,在寒露中结果实。可是,一旦到了春天,
在春风中摇荡,在春日里妩媚的你,却纷纷随风 飘落净尽,徒有抗寒霜的外表,却没有抗寒霜的 本质。
5.诗人(咏梅者) • 6.采用了对比手法。借杂树怯寒零落,衬 托出梅花傲霜的美质。
拟人化(以物拟人,写活了“山光”的意态神情,与王安石“两山
排闼送青来”有异曲同工之妙)。
20.幽竹寒花(菊花),是孤傲贞美的意象;新月新霜都是高雅圣 洁,白璧无瑕的象征。幽竹静立亭亭,秋菊凌霜傲放,显示出诗人 的劲节高风,一片冰心。此时诗人小立于这幽竹、寒花、新月之中, 他高尚的节操,澄明的胸怀,与周围景物浑融一体,一个孤清高洁 的形象跃然纸上。此联以物喻人,竹、菊之风骨,月、霜之高洁衬 托诗人的高尚品格和高贵人格。
屈原庙
• 17.“空”字用得最妙。此句慨叹屈原投水自尽,一个“空” 字,包含着对屈原大业未竟、理想成空的深深惋惜;同时也 揭示出,在昏庸黑暗的统治下,纵使志士仁人尽忠竭志,到 头来也一切成空,落得可悲结局。 • 18.诗的尾联描绘了屈原庙周围萧索凄凉的景色:那泪痕点 点的丛丛斑竹仿佛对着香草杜蘅低泣;那哀怨声声的深山鹧
11.苍苍霜草,切切虫吟,行人绝迹,万籁无声,前两句勾 画出萧瑟凄清的乡村秋夜景象,流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情 感。月光皎洁,四野寂寥,土地寥阔,荞麦花雪白,后两 句描绘出了一幅清新恬淡的乡村月夜景象,表现出诗人惊 喜愉悦的情感。
• 12.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1分)一是描写 ,描写对象由山庄转向田野,收束了前两句对村 夜萧疏暗淡的描绘,展开了另一幅使人耳目一新的 明朗画面。(1分) ,诗人情感在此突转, 由孤寂转向愉悦。(1分)
7.品行高洁,志向远大,才能出众。 8.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以凤凰自 喻,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怀
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
归园田居其三
• 南山下田野里种植豆子,结果是草茂盛豆苗疏稀。 • 清晨起下田地铲除杂草,暮色降披月光扛锄回去。
• 狭窄的小路上草木丛生,傍晚时有露水沾湿我衣。
• 身上衣沾湿了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
赠梁任父同年
大意: • 如今被列强瓜分谁来负责? • 我便如杜鹃一样呼唤祖国东山再起, • 向精卫填海一边的奋斗。
• 21.用典(1分)。分别是“望帝啼鹃”(1分)与“精卫填海”(1分)。
• 22.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深情,叠音词“寸寸”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
珍爱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②作者以望帝自况,表达了深切的忧国
9.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怡然自得。
• 10. 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 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含蓄地表达了
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村夜
• 在一片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秋草中,小虫
在窃窃私语着,山村周围行人绝迹。我独 自来到前门眺望田野,只见皎洁的月光照
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满地的荞麦花简直
就像一片耀眼的白雪。
鸪好像对着黄昏落日悲啼。
小园
大意:
水中树影摇动,隔着短墙看斜阳。秋树黄 叶夕阳照落是多么美的一幅画呀!幽竹寒花只
为我一人拥有如此美景。喜欢站在小园里,伴
着新月如霜的凄清之景。
19.角度巧(不说小园里的人越过短墙能看见墙外山光,却说“山 光窥短墙”,好像那山光探头进入短墙,在窥视这小园中的景物,
巧妙突出了小园景物之富于魅力,形象生动的写出小园环境的美);
之情,作者愿意为国家像杜鹃一样啼叫哀求,呼唤着国家栋梁之材, 共同为国家出力。“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恳切隆重,体现作 者拳拳爱国之心。③诗人借精卫填海表达了自己希望以微弱力量来 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坚定决心,同时也热 切希望梁氏共赴国难。(答对1点2分,答对两点4分。)
27.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 也是为了庆贺新春的到来 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活动 28.标志由打开的书本和展翅翱翔的鸟组成(1分) 突出浓郁的阅读文化气息(1分)同时融入向上 的阶梯,寓意“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2分) “S”为陕西的开头字母,代表着陕西具有专属 性。
• 14. ①对好友的挂念; •
•
②对李白怀才不遇、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
③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鹊桥仙
• 当年在华丽的灯光下纵情地博弈,骑着骏马猎射驰骋, 谁还记得我当年豪壮的军旅生活?那些无聊酒徒有许多 如今都封了官爵,只有我等愿意隐居江边做渔翁。 • 江边有八尺轻舟。撑着低低的三扇篷,独自享受长满蘋 草的水边景色,镜湖本来就属于像我这样的闲适之人。 又何必非要你“官家”赐与不可呢?
23.C3分B2分A1分
• 24.祖上曾经的辉煌激励着陶渊明少有 大志。良好的家庭教育使陶渊明学习努
力。野逸散仙般的外祖父及佛道隐逸对
他最终产生了影响。
• 25.政治上的不得志,最终使他对仕途绝望。对 不被重用,无法施展兼济天下的不满,对龌龊的官 场的厌弃,面对屈辱时多年郁结和文人傲骨的爆发, 使陶渊明最终决定归隐。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在 田园生活中体会到了真正的快乐,明白这才是自己 真正喜欢的生活。魏晋文人洒脱飘逸的世风对他 的影响,野逸散仙般的外祖父及佛道隐士也对他产 生了影响。(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 26.桃花源是一个心灵的大美所在。想要体验桃花源的 境界需要人放下名利,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人生选择的 认可和对桃花源的喜爱。(观点2分) • 陶渊明在与官场决裂,抛弃功名利禄之后,才真正走 进了自己的心灵。才真正有了酣畅淋漓的自由,享受了 天人合一的境界。 • 陶渊明所构建的心灵的桃花源,风景如诗如画,是让 人向往的美的所在,它成了历代失意文人心灵的寄所和 田园隐逸的文化符号。 • 生活中我们也不应过于执著名利,而应尝试在山水田园 中体会生活的大美。
不见
• 译文
• 没有见到李白已经好久,他佯为狂放真令人悲哀。 • 世上那些人都要杀了他,只有我怜惜他是个人才。
• 文思教捷下笔成诗千首,飘零无依消愁唯酒一杯。
• 匡山那有你读书的旧居,头发花白了就应该归来。
13.“佯狂”“飘零”等表现了李白的怀才不 遇、疏狂自放;“独怜才”“诗千首”等表现 了他的才华横溢。
屈原庙
• 大意:入秋了,寒天的云遮蔽着庙堂门,我来到你的
庙前,恭敬地献上水蘩。那幽暗的殿前,油灯、香火,
青光闪烁;那古老的壁画,山鬼、灵儿,吹火舞旖。
君王的车驾(龙舆)已随巫山神女远逝不复返了。你理 想成空,葬身鱼腹。那泪痕满面的丛丛斑竹,对着香 草杜蘅低泣;那动人哀思的深山鹧鸪,对着黄昏落日 悲啼。
15.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
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
而只能隐居的无奈和牢骚。 • 16.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
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
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下之大,何处容不
下பைடு நூலகம்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 树林里有一只奇异的鸟,它自言是凤凰鸟。 • 凤凰清晨饮用甘甜的泉水,黄昏时栖息在高高的山冈。 • 凤凰鸟高声鸣叫响彻九州,伸长头颈眺望八荒那僻远的地方。 • 恰好遇到秋风吹起,它把自己的羽翼收敛起来。 • 凤凰鸟一离开林中飞往昆仑山的西边,什么时候才能再飞翔回 来啊。 • 只遗憾凤凰鸟处在不恰当的位置,这让我内心非常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