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美术《数字变变变》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湘美版美术一年级上册《11. 数字变变变》教学设计1

湘美版美术一年级上册《11. 数字变变变》教学设计1

湘美版美术一年级上册《11. 数字变变变》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11. 数字变变变》是湘美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掌握数字的基本形状和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数字的画法和变化,以及通过数字创作有趣的画面。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但他们对于数字的画法和变化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践,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数字的基本形状和变化。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数字的画法和变化。

2.创作有趣的画面。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的画法和变化。

2.实践法: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掌握数字的画法和变化。

3.创新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有趣的画面。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数字的画法和变化的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数字的示范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的画法和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数字的画法和变化,并进行现场示范。

学生认真观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实践。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方法,自行创作数字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再次强调数字的画法和变化。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数字创作有趣的画面。

学生自由发挥,教师巡回指导。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所学的内容,强调数字的画法和变化,以及创作的有趣画面。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用数字创作一幅有趣的画面,明天上课时展示。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数字的画法和变化。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的时间如下:1.导入:5分钟2.呈现:10分钟3.操练:10分钟4.巩固:10分钟5.拓展:10分钟6.小结:5分钟7.家庭作业:5分钟8.板书:5分钟总时长:50分钟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结束后,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表现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总结的过程。

湘美版一年级上美术《数字变变变 》教学设计

湘美版一年级上美术《数字变变变 》教学设计

湘美版一年级上美术《数字变变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字变变变》是湘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中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掌握数字的变化和创意表现方法。

本课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教材中包含了数字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的变化,以及数字创意画的设计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他们对数字和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需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

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喜欢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此外,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容易接受新知识,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手段加以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数字的变化形式,学会用数字创意表现方法创作美术作品。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创新的能力,提高审美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互相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数字的变化形式和创意表现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数字变化,并运用创意表现方法进行创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2.观察分析法: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的变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互相合作、交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3.数字卡片、数字图片等辅助教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数字卡片或数字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的形状、颜色等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数字变化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数字变化的形式,如形状、颜色、大小等。

通过分析,让学生了解数字变化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数字变化练习,每组选择一个数字,讨论并决定变化的形式。

学生可以动手绘画,也可以使用数字图片进行拼贴。

11. 数字变变变-湘美2011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11. 数字变变变-湘美2011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11. 数字变变变- 湘美2011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激发学生对数字、色彩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字、色彩的感受能力。

二、教学内容
数字变变变
三、教具准备
1.彩色纸;
2.刀子;
3.尺;
4.铅笔;
5.橡皮。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出示数字卡片并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数字吗?数字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请学生发言并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字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观察
老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观察。

学生看完数字后,老师问:“数字有什么特点呢?”请学生表述数字的特点。

3. 创作
1.老师出示彩色纸并让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数字,在彩纸上画出数字形状。

2.学生用刀子将数字剪下来,并根据自己的喜好,将数字进行拼接。

可以将数字分割成几段,并转换颜色进行拼接。

4. 分享
学生将自己创作的数字展示给同学们,让同学们猜测数字是什么。

并带领学生一起欣赏数字拼接成的图案,发现在数字的变化中可以创造出很多有趣的图案。

5. 总结
老师让学生自己总结数字变换的方法和颜色的运用,表达数字对于创作具有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样一堂课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对数字有更深入的理解和了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兴趣。

同时,学生在创作数字的过程中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动手能力,也让学生在欣赏他人作品的同时,认识到数字在图形图案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十一课 数字变变变 ︳湘美版 (1)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十一课 数字变变变  ︳湘美版 (1)

湘版美术一年级:数字变变变教学目标:1、能根据数字的形状进行联想,创造出新的绘画形象。

2、在美术活动中体验到造型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根据数字的形状进行联想,创造出新的绘画形象。

能设计创造数字虫宝宝形象。

难点:能根据形状进行联想,改变,但不改变数字的形状。

教学准备:教具:投影机,教学用纸,彩笔学具:彩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检查学生美术用具,规范美术上课习惯。

二、预设情境1、出示课件(数字简笔画)1)“小朋友们,让我们拿只你喜欢的彩色笔,跟着魔法师一起画,看看最后会变成什么?看看哪些小朋友最专心,准备好了吗?”2)请小朋友们高举手中的作品给自己一个胜利的姿势吧三、自主探索1、介绍数字的历史:早在中国6000多年前,马家窑文化遗址中“结绳记事”,就是数字的记载。

阿拉伯对人类的数字贡献:阿拉伯采用了印度的数字记号并把它们传播到世界各地,这就是现在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2、出示课件(数字的联想图)1)你们喜欢数字吗?最喜欢哪个数字,为什么?数字没有好坏之分,它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数字们是调皮的小宝宝,它们常常隐藏在生活中,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小朋友们看看它象数字几?(1、2、3、7)3、播放视频(8的联想)3、感受设计之美:小朋友观察学习了数字的联想,数字在生活中常常无处不在,想一想哪些东西象数字6?(学生回答)我们现在进行初步的感受设计,把象6的东西画在在小纸上(快速设计一个数字的联想形象)4、展示:选择设计的好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四:生成点拨1、学习画变形数字虫宝宝,并装扮它们。

2、以虫宝宝为例,说说他的变身历程。

(教师边说边在投影仪上展示)有一天,虫宝宝老大和老二在树叶上吃叶子,忽然一阵风吹来,把它们吹到了一个神奇的童话王国里,这里到处都是漂亮的数字宝宝,而它们自己也被魔法师变了身,小朋友们找到它们了吗?它们被变成了哪个数字虫宝宝了?它们又发生了哪些变化?3、其它虫宝宝们看见了,好羡慕,它们也想到数字王国里去玩,可是数字王国里只邀请数字宝宝,虫宝宝怎么办啦?(装扮它们,把它们变成数字虫宝宝)4、数字王国里的魔法师说:小虫子们,让1、8班聪明又美丽的孩子们把你们变数字虫宝宝吧,他们会比我更能干。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十一课 数字变变变 ︳湘美版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十一课 数字变变变  ︳湘美版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十一课数字变变变 | 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的基本形状和结构,并能进行创意变形。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字的基本形状和结构。

2. 数字创意变形的方法。

3. 数字画的基本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字的基本形状和结构,数字创意变形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数字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数字画,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学习:讲解数字的基本形状和结构,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

然后,介绍数字创意变形的方法,如拉伸、压缩、旋转等,让学生了解并掌握。

3. 练习:让学生尝试对数字进行创意变形,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创作:给学生发放绘画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创作一幅独特的数字画。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有个性的作品。

5. 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表现奖等,给予鼓励。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字的基本形状和结构,以及创意变形的方法。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想象,将美术运用到生活中。

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高,兴趣浓厚,能积极进行创作。

2. 部分学生在创意变形方面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3. 教师在巡回指导时,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六、作业布置1. 课后收集一些有趣的数字画,与同学分享。

2. 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创作一幅数字画。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了数字的基本形状和结构,学会了数字创意变形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提高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十一课数字变变变 | 湘美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数字画。

美术《数字变变变》教案

美术《数字变变变》教案

美术《数字变变变》教案教案标题:美术《数字变变变》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数字与形状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提升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数字与形状之间的对应关系。

2. 运用不同的绘画技巧和材料创作数字主题的艺术作品。

教学准备:1. 画纸和绘画工具(铅笔、彩色铅笔、彩色纸、剪刀、胶水等)。

2. 展示板或投影仪。

3. 数字卡片或图片。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展示数字卡片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数字。

2. 引导学生思考数字与形状之间的联系,例如数字1可以用一条直线表示,数字2可以用两个圆圈表示,以此类推。

探究(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数字进行探究。

2. 学生可以使用画纸和绘画工具,根据数字的形状创作出相应的艺术作品。

3.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绘画技巧和材料,例如用剪纸的方式表现数字形状。

展示与分享(10分钟):1.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创作的艺术作品,并解释他们选择的数字和形状之间的关系。

2. 鼓励其他学生提出问题和给予反馈,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拓展活动(15分钟):1. 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数字,创作一个与该数字相关的艺术作品。

2. 提供不同的绘画材料和工具供学生选择,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分享,让其他学生猜测他们选择的数字是什么。

总结与评价(5分钟):1.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数字与形状之间的对应关系。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体会,评价他们的创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数字与形状的关系,并尝试用艺术方式表达出来。

2.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或艺术工作坊,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和创作灵感。

教案评价:本教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数字与形状之间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创作数字主题的艺术作品,学生不仅提升了绘画技巧和艺术表达能力,还加深了对数字和形状的理解。

湘美版美术一年级上册《 11. 数字变变变》教学设计

湘美版美术一年级上册《 11. 数字变变变》教学设计

湘美版美术一年级上册《 11. 数字变变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1. 数字变变变》是湘美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掌握数字的变化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数字的画法、数字的变化、数字的创意应用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数字有一定的认识,但接触美术的时间不长,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还在培养中。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吸引他们。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数字的基本画法,学会通过变化数字形状、颜色等方法,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数字的画法,学会数字的变化方法。

2.教学难点:数字变化的创意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数字的画法和变化方法。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践,发现数字变化的规律。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创意作品。

4.激励评价法:教师及时给予学生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教学图片等。

2.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材料。

3.数字卡片、贴纸等辅助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数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的变化方法,如形状、颜色等。

同时,教师讲解数字的画法,让学生对数字变化有更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尝试进行数字变化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巩固数字变化的方法。

5.拓展(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创意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数字变化应用到生活中,如设计图案、制作卡片等。

第11课《数字变变变》(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一年级上册

第11课《数字变变变》(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一年级上册

第11课《数字变变变》(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字的基本形状,并能用基本形状组合出有趣的数字造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美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数字的基本形状和组合方法。

2. 用基本形状创造出有趣的数字造型。

3. 数字造型的欣赏和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字的基本形状和组合方法,用基本形状创造出有趣的数字造型。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出独特的数字造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PPT课件、范画。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的基本形状,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讲解数字的基本形状和组合方法,示范如何用基本形状创造出有趣的数字造型。

3. 练习:学生分组,用基本形状创造出有趣的数字造型,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数字变变变》2. 课题:数字造型3. 教学目标:了解数字的基本形状,用基本形状组合出有趣的数字造型。

4. 教学内容:数字的基本形状和组合方法,用基本形状创造出有趣的数字造型,数字造型的欣赏和评价。

5. 教学重点与难点:数字的基本形状和组合方法,发挥想象力创造出独特的数字造型。

6.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练习、展示与评价、课堂小结。

七、作业设计1. 用基本形状创造出有趣的数字造型,要求造型独特、富有创意。

2. 欣赏数字造型作品,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

八、课后反思1. 本节课学生掌握了数字的基本形状和组合方法,能独立创造出有趣的数字造型。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作品富有个性。

3. 今后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字造型,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美术《数字变变变》教学设计
1、检查学生学习用品准备情况。

2、师生交流情感。

1、出示象形数字。

师:“猜猜这是什么数字?你为什么这么猜?”
2、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3、小结:“这些数字就象画一样,和现实中的物象非常的相似,因此被
称为象形数字。

我们的祖先在发明文字的时候,受到了大自然和生活的启示,创造出了象形文字,它不同于英文的二十六个字母,是十分形象*真地来表达文字意思的。

我国出土的最早的象形文字发现于河南安阳一处名叫殷墟的地方,在哪儿出土了大量的乌龟及兽类的骨头,这些甲骨上面就刻着古人遗留的象形文字,也因此,象形字又被称为甲骨文。


4、师:“如今的文字在经过几千年的演化之后,已经变得更加抽象简练了。


小结:“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一回古人,将文字进行变化,变成有趣、好玩的变体数字,一起来学习《数字变变变》。


板书课题:《数字变变变》。

方法一:象形。

1、出示“花”字。

“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些什么?”
2、出示范作。

“你最喜欢哪一个数字?说说理由。


3、小结:“这些花字有的是局部变化,有的是整体变化,但无论怎样改变,都和花有联系。

象这种根据字的形象进行联想的方法叫做象形。

这类变体字相比之下较为多见。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