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巴黎和会看凡尔赛体系的实质

合集下载

版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版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课程标准】了解《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知道战胜国建立了战后世界的新秩序。

知识与技能知道巴黎和会召开的时间和操纵国家、《凡尔赛条约》的主要内容、华盛顿会议召开的时间、背景和《九国公约》的主要内容;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了解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对中国的危害。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巴黎和会和《凡尔赛条约》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凡尔赛条约》是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宰割战败的德国的掠夺性条约。

2.通过对华盛顿会议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华盛顿会议在美国居主导、宰割中国、抑制日本的基础上,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在亚太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

3.通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隐含矛盾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包含了各种矛盾冲突的源泉,是极不稳固的,这些矛盾的发展必将导致体系的崩溃和新的战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知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说明强权外交的后盾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通过了解巴黎和会对中国的不公正待遇和《九国公约》的实质,认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重点:《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

难点:如何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导入新课展示:福煦车厢这节火车车厢非常著名,它曾经是一战德国签订停战协定、正式投降的地方,是一战重要的见证物。

为了纪念1918年的停战谈判,作为谈判现场的车厢一度被法国人单独收藏在博物馆中。

战争结束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并没有烟消云散,一场谈判桌上的唇枪舌战开始了。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探究新知1.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自主学习,完成下面有关巴黎和会的表格。

时间1919年1月-6月地点巴黎凡尔赛宫参加国战胜的协约国,苏俄、战败的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亚被排斥在外操纵国英、法、美核心条约《凡尔赛条约》展示:巴黎和会“三巨头”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探究一:结合所学知识和以上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以英国、美国、法国代表团的立场讨论各自参加会议的目的。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巴黎和会:1918年1月到6月,一战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在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

英法美操纵了会议,会议签订了对德的《凡尔赛条约》,对德国加以限制,还签订了同其他战败国的条约。

形成了凡尔赛体系,确定了一战后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新秩序。

是协约国一方的分赃会议。

《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和约》,全称《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同盟国)的和约,它的主要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

协约国和同盟国于1918年11月11日宣布停火,经过巴黎和会长达6个月的谈判后,于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尔赛宫签署条约,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中国因巴黎和会对于中日青岛问题无法解决,进而爆发全国反日的五四运动。

凡尔赛会议的实质:帝国主义战后重新瓜分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赃会议。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欧洲各国:凡尔赛体系确立后留下的主要矛盾:1.战胜国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对德国的过分削弱导致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2.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之间的分赃不均导致矛盾;3.帝国主义国家和苏联的矛盾;4.帝国主义国家和殖民地人民的矛盾。

《凡尔赛和约》的内容:1.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茵河东岸50千米内不得设防;2.承认波兰独立,部分领土划归波兰等国;3.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4.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5.德国应支付大量战争赔款等。

巴黎和会的影响:1.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2.严重破坏了德国的独立和完整,加重了德国人民的负担,激起了德国人民的仇视。

凡尔赛会议三巨头:左起劳合?乔治,克里蒙梭,威尔逊历时92年,德国终于将一战战争赔款全还清:据德国《明镜周刊》2021年9月28日报道,2021年10月3日是东西德统一20周年纪念日,同时也是德国完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部赔款的日子。

届时,德国政府将向法国政府交付6870万欧元(6.23亿人民币)的最后一笔战争赔款。

第10课《凡尔赛合约》和《九国公约》 教案

第10课《凡尔赛合约》和《九国公约》 教案

导入新课请欣赏影片节选内容《我的1919》中顾维钧的演讲词:“请允许我在正式发言之前给大家看一样东西,进入会场之前,牧野先生为了讨好我,争夺山东的特权,把这块金表送给了我。

牧野男爵愤怒了,他真的愤怒了!姑且算是我偷了你的金表,那么我倒想问问牧野男爵:你们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山东省的三千六百万人民,该不该愤怒呢?四万万中国人民该不该愤怒!请问日本的这个行为算不算是盗窃?是不是无耻?是不是极端的无耻!?山东是中国文化的摇篮,中国的圣者孔子和孟子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孔子犹如西方的耶稣。

山东是中国的,无论从经济方面,还是战略上,还有宗教文化上,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尊敬的主席阁下,尊敬的各位代表:我很高兴能代表中国参加这次和会。

我深感责任重大,因为我是代表了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在这里发言。

刚才牧野先生说中国是未出一兵一卒的战胜国,这是无视最起码的事实。

请看(出示照片)战争期间,中国派往欧洲的劳工就达14万,他们遍布在战场的每个角落,他们和所有的战胜国的军人一样在流血、牺牲。

我想请大家再看一张在法国战场上牺牲的华工墓地照片(出示照片)这样的墓地在欧洲就有十几座,他们大多来自于中国的山东省!他们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赢得这场战争,换回自己家园的和平和安宁。

因此,中国代表团深信:会议在讨论中国山东省的问题的时候,会考虑到中国的基本合法权益,也就是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否则亚洲将有无数的灵魂哭泣,世界也不会得到安宁!讲授新课一、《凡尔赛条约》(一)巴黎和会1.召开会议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会议,讨论对战败国主要是德国的和约问题,这就是巴黎和会。

参加会议的有27个国家的代表。

苏俄和战败的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亚被排斥在和会之外。

2.操纵国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美国总统威尔逊操纵了和会。

3.过程与结果由于各国都想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所以会议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激烈的争吵之中。

部编本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练习题(有答案)

部编本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练习题(有答案)

部编本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练习题(有答案)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一、选择题1.1921年,日本向参加华盛顿会议的本国代表发出训令,强调中国山东问题属于“不许变更事项”。

日本不愿变更的国际条约应是()A.《凡尔赛条约》B.《九国公约》C.《国际联盟盟约》D.《和平法令》2.对下图相关史实的叙述,正确的是()签署《凡尔赛条约》A.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B.彻底解决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C.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D.中国政府代表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3.《凡尔赛条约》的内容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分赃性质的一项是()A.法国收回阿尔萨斯—XXXB.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C.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D.德国的全部外洋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朋分4.一位参加某国际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的新秩序满怀信心。

离开时,则已觉悟。

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

”该代表所说的“新秩序”指的是()A.凡尔赛体系B.三国同盟XXX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度签订了《凡尔赛条约》。

这个条约的受益国有()①德国②英国③法国④中国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XXX曾经评论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之间的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这说明华盛顿会议没有很好地解决哪两个国家的矛盾()A.美国和日本B.英国和德国C.德国和法国D.美国和德国7.XXX会议上签署的《九国公约》重申“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这为哪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A.美国B.英国C.日本D.法国8.华盛顿会议结束后,一位记者用四个字组成的词语来形容下列国家代表的心情,其中有一个不贴切,它是()A.美国代表情绪高昂B.日本代表面色严峻C.中国代表欣喜不已D.英国代表面无表情二、材料分析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外洋交部长XXX说:“必须对敌人的策略有所估计,敌人当中,一些人想挤牛的奶,另一些人想割牛的头,那些想挤牛奶的人将会同我们达成和谈。

九下历史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九下历史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二、《凡尔赛条约》—巴黎和会
1.概况:
阅读课本43-44页,了解巴黎和会的基本信息。
会议名称
巴黎和会
会议时间
1919.1
会议地点
巴黎凡尔赛宫
参会国
以英美法为代表的战胜国
核心议题
处置德国问题
主要成果 (文件、机构
《凡尔赛条约》等系列条约
组织)
建立国际联盟
二、《凡尔赛条约》
2.会议图谋:
美国
➢ 1914-1917 商 品 输 出额净增2倍
• “我恨透了他,我一定要宰了德国猪。” • 最大限度削弱德国,重建欧洲大陆霸权。
威尔逊(1856-1924)
• 美国总统威尔逊,外号“百灵鸟”,说得比唱得好听。 • “我现在是世界首富,也将成为全世界的政治领袖。” • 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
目的:重新瓜分世界,确立国际新秩序 实质:帝国主义分赃会议
各怀鬼胎
威尔逊 美国总统
3.目的和实质:
劳合·乔治(1863-1945)
•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外号“狡猾的狐狸”,圆滑狡诈。 • “打败他,但别消灭他,让他与法国相互牵制,以继续确保
我的霸主地位”。 • 反对过分削弱德国,继续维护世界霸权。
克里孟梭(1841—1929)
•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外号“老虎”,他是带着复仇者和胜利 者的心态参会的。利、波兰等国独立
德国赔偿问题
由协约国设立赔偿委员会, 决定德国赔款总数
阿尔萨斯-洛林 西
波兰
德国海外殖民地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 法、日等国瓜分
奥地利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
重分“阳光下的地盘”
谁要是签署这样的条约,他的手就会烂掉!

凡尔赛体系

凡尔赛体系
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正是在此地加冕成 为德意志帝国皇帝。 ◇会议正式召开的时间——1月18日
1871年,德国人正是在这一时间举行了德意志帝 国统一的仪式。 ◇会议结束和签字的时间——6月28日
1914年,奥匈帝国正是在这一天得到德国支持后 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当法国人心情舒畅的感受这种“历史巧合”的时候,他 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若干年后,有一个德国人在福煦车厢 也导演了一幕让法国人心碎的“历史巧合”,这个人的 名字叫希特勒


上面几幅图再现的是世界著名的皇宫建筑——位
于法国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它曾经见证过近现代
史上两个欧洲大国之间的恩怨情仇。这两个欧洲国
家是:
法国和德国。
两国之间48年的仇恨皆因发生在该宫殿镜厅的两
个重大事件而显得更加富于戏剧性,它们一个是:
在1871年,德国威廉一世在此宣布称帝,另一个是:
在一战战败后的1919年,德国被迫在《凡尔赛和约》
3、凡尔赛体系的实质: 以维护战胜者和平为目标的体系,
是战胜国列强重新瓜分欧洲和世界霸 权而建立的以欧洲为主的国际关系新 秩序。
4、凡尔赛体系的评价 : (1)进步性:
暂时调整了列强矛盾,利于社会稳定 发展
承认民族自决原则,建立欧洲新的民族 国家
存在矛盾留下隐患:
⑴◆战“胜靠国凡尔与赛战和败约国来之维间系的的整矛个盾国: 际体系、国际秩序 是原建因立在: 火和山约口对上战的败。国”的—列宰宁割、掠夺极为苛刻 ⑵◆战“胜这国不之是和间平的,矛这盾是:20年的休战。” 原因: 分赃不均,各国的—目法的军元未帅能福满煦足 主要矛盾: 英美矛盾、英法矛盾、美日矛盾
联盟代管,萨尔煤矿由法国开采15年;莱茵河 西岸由协约国占领15年,东岸划定非武装区。 ②殖民地问题: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教案

部编版历史九下第10课《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教案教学目标1.说出巴黎和会召开的背景和《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概括出: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

2.了解华盛顿会议的背景和《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认识到华盛顿会议上,美国居主导地位,宰割中国,抑制日本,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

3.通过对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而相互争夺的分析,认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强国之志。

重点:《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的内容和影响。

难点:巴黎和会的分赃性质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凡尔赛宫图片,同学们,让我们来欣赏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它坐落在巴黎西南18千米的凡尔赛镇,它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后,英美在此签订了《巴黎和约》。

1919年6月28日,在镜廊里法国及英美等国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

讲授新课一、《凡尔赛和约》(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1.巴黎和会的概况;2.巴黎和会三巨头;3.《凡尔赛和约》的内容。

4.凡尔赛体系的影响。

5.国际联盟。

(二)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1.巴黎和会的召开时间:1919年1月—6月地点:巴黎凡尔赛宫参加国:战胜的协约国。

苏俄、战败的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亚被排斥在外。

操纵国:英、法、美性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结果:协约国与德国签订《凡尔赛条约》②但与西欧、北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俄国依然很落后。

2.巴黎和会三巨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被称为“狡猾的狐狸”保持英国的优势削弱德国维持欧洲大陆均势法国总理克里孟梭,78岁高龄,外号“老虎总理”。

典型的复仇主义者复仇,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重建在欧洲大陆的霸权美国总统威尔逊。

人称“百灵鸟”“十四点原则”插手欧洲夺取世界霸权3.《凡尔赛和约》内容:(1)领土: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和洛林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法国开采。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上《凡尔赛体系下的“和平”》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上《凡尔赛体系下的“和平”》

《凡尔赛体系下的“和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巴黎和会的概况,知道《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

2.正确认识《凡尔赛和约》的实质、影响,体会凡尔赛体系下的“和平”之意。

3.理解巴黎和会的本质以及对中国的影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体会“弱国无外交”的道理;认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引导学生树立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为建设强大国家而努力学习的爱国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列强出席巴黎和会的图谋;2.《凡尔赛和约》的核心内容以及对和约的评价。

(二)难点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和影响。

三、教学策略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

2.采用情境创设法,创设教学情境,打通时空隧道,再现历史抉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生活实践能力。

3.教师准备: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4.学生准备:预习课本。

四、教学过程五、板书设计凡尔赛体系下的“和平”巴黎和会:1919年1—6月、巴黎、凡尔赛宫巴黎和约:对德《凡尔赛和约》:疆界领土、海外殖民地、限制军备、支付赔款对奥、保、匈、土和约凡尔赛体系含义:以英法为主导的帝国主义战胜国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战后国际关系新秩序影响:改变欧洲、中东等地的政治格局;体系内部隐含着许多矛盾六、教学反思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非正义的掠夺战争,掠夺是帝国主义国家的本性。

巴黎和会上,各参会国的野心与意图(中国提出正义要求除外),正是以掠夺为出发点的,因而在经过五个多月的争吵中,最终签订了对德的《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进行全方位的处置,反映了列强在和会上分赃的性质。

《凡尔赛和约》是战胜国强加给德国的十分苛刻的和约。

对德国的过分处置,引起了德国民族主义的仇恨,暗藏了德国复仇报复的种子,为日后希特勒上台打下了基础。

同时,也奠定了战后战胜国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为下节课凡尔赛体系下的矛盾做了铺垫。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通过参会国的野心与意图来对《凡尔赛和约》的客观评价,理解日后法西斯德国利用人民复仇的心理推行对外扩张的历史根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巴黎和会看凡尔赛体系的实质
1918年l1月I1日,协约围和德国在法国的康边森林签订了停战协定,第一冼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正如列宁所指出帝国主义的一十重要特点,是几十大国部想争夺霸权,即争夺领土”,特别是“削弱敌方,摧毁敌方的霸权”。

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准备召开缔结和约的会议,以锺进行战后分赃,策划反苏、建立战后帝国主义世界新秩序;同时他们互相勾结,为争夺殖民地进行激烈争夺,巴黎和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召开的。

1919年1月18日,和会在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召开。

参加会议的一共有27十国家。

如果把英国的自治领澳大利亚、新酉兰、加拿大、南非联帮及印度也算作独立单位,就有32个国家参加。

当时苏俄没有被邀请参加会议。

德国作为战败国被排斥在会议之外,听候处置。

巴黎和会表面上是个“和平会议”,实际上是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是一次反苏反共的会议,又是一次扼杀民族解放运动的会议。

英法美三大国各带着自己的方案来参加会议.都想损人利已,被此矛盾重重,激烈地争吵不休,正象列宁所说的“这是一群野兽,他们为此斗来斗去,互相厮咬,他们要决定给谁多一些,于是彼此厮打了五个月。

”直到6月,才勉强就和约内容达成协议 ]919年6月28日在巴黎凡尔赛宫明镜大厅正式签订和约,史称凡尔赛和约。

凡尔赛和约签字后,战胜国又同德国的盟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 1919年9月10日,与奥地利签订了圣日耳曼和约;191 9年11月27日,与保加利亚签订了纳伊和约;1920年6月,与匈牙利签订了特里亚农和约 1920年8月10日,与土耳其政府签订了色佛尔条约战胜国对德国及其盟国所签订的这一系列和约,构成了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建立起来的新秩序,即通称的凡尔赛体系。

列宁曾指出:凡尔赛和约是高利贷者的和约,刽子手的和约,屠夫的和约,他们把德、奥抢劫一空,弄得四分五裂他们剥夺了这两个国家的全部生活资料,使孩子们挨饿,甚至饿死。

这真是骇人听闻的、掠夺性的和约。

其实质,可以通过巴黎和会看出:
第一:凡尔赛体系是帝国主义的掠夺分赃体系,加强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战胜国希望借此机会掠夺战败国,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于是凡尔赛和约中规定: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浩林,取得萨尔煤矿的开采权,萨尔区由国联代管l5年,幕茵河左岸由协约国代管l 年,这样德国领土丧击了1/8,德国的殖民地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加以瓜分,如坦噶尼喀为英国所得,多哥和喀麦隆被英法瓜分西南非洲由南非联邦统治,其实委任制度是殖民制度的变种,和约帮助日本取得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非法权益和胶州湾的租借权。

色佛尔条约把叙利亚、黎
巴嫩、巴勒斯坦和伊拉克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变成了英法的殖民地,埃及成了英国的保护国,土耳其在欧洲的领土除伊斯坦布尔外,都交给了希腊特里亚农条约使匈牙利的领土缩减了2/3,纳伊条约要保加利亚支付22亿5000万盎法郎的巨额赔款。

这样战败国,一方面把沉重的负担加在人民身上,一方面极力煽动对战胜国的仇恨,复仇主义滋长特别是德国其他战败国力图摆脱赔款的负担,收回丧失的领土和恢复自己的武装力量,对和约不满意,力图打破现状:丽战胜回要维持现杖,因而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闻的矛盾尖锐化了。

第二、儿尔赛体系是反苏反共、反社会主义的体系。

和会没让苏俄参加,列强虽然为了制订对德和约而召开和会,但同时又以反对苏俄为己任,它们在和害期间多次讨论武装干涉苏俄的问题,凡尔赛体系的目的是要反对和摧毁苏维埃政权。

1919年和会决定对苏维埃政权进行经济封锁,并决定建立由爱沙尼亚、立陶宛和芬兰等国家组成的“防疫地带”,妄图防止俄国革命影响的扩展,并批准了反苏武装干涉计划。

吸收苏俄的领国波兰等国参加武装干涉。

和会实际上成立了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苏俄的联合指挥部。

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可以保留10万军队,这保留了德国军国主义的骨干和镇压革命的力量,保留德国东线军事工程,借以对付苏俄,并让德在俄领土上的军队继续留驻。

色佛尔条约规定协约国控制黑海海峡,以反对苏俄,让日本在远东形成对苏俄的包围,并把国联当作他们发动集体反苏武装的工具。

第三、凡尔赛体系加深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美国在大战中大发横财,从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

妄图实现战后称霸世界的野心,英国力图扩大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维持欧洲大陆上的均势,不愿过分削弱德国,更不愿法国强大,以保持自己在敢洲和世界的霸权;法国,为了重建欧洲的霸权,想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以便彻底打垮德国;日本想要取得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和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以确立自己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优势。

可见,帝国主义为了分赃、争夺霸权的矛盾是多么严重。

在和会上帝国主义的分赃是不均的,英法得到的殖民地和利益最多,美国和意大利的贪欲却没有满足。

美国原是想通过巴黎和会来实现统治世界的野心,但由于英法反对而未能实现,固而美国扶助德国恢复潜力,尽量让其少赔款,美国没批准凡尔赛条约,也不参加国联,并由于日本占有了在远东的利益,和日本矛盾尖锐;英国不愿法国成为欧洲霸主极力反对法国。

可以说凡尔赛体系种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

第四、凡尔赛体系加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地国家、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

这个体系是违反各小国家民族利益的,是镇压民族解放运动的体
系。

如凡尔赛条约把德国和土耳其的殖民地以委任统浩的形式又分给了协约国,实际上殖民地的地位并未改变,色佛尔条约实际上把土耳其变成了殖民地各国的边界是几个大国划分的,因而造成丁东欧局势的紧张,凡尔赛体系破坏了这些国家的民族自决原则,破坏了许多民族的切身利益,因而世界人民一定要打破这个体系。

特别应该指出,巴黎和会无视中国是战胜国,不顾中国人民关于收回山东主权的强烈要求,竟然规定把德国在我国山东和胶州半岛的一切非法权益转让给日本。

这就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抗议,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中国代表团没有在和约上签字这是对帝国主义分赃会议的一个有力反击。

综上所述,巴黎和会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赃会议。

凡尔赛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各国在西方的关系,它的建立使战胜国帝国主义强盗,在共同宰割战败国、瓜分殖民地和反对各国人民革命中暂时勾结起来,实现了暂时的妥协,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个世界性的帝国主义国际和平体系,但充满了矛盾、危机四伏,它排斥社会主义苏维埃俄国,具有明显的反苏、反共、反革命性质;它力图维护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矛头指向广大劳动人民;它在法律上确认了帝国主义奴役、压迫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由于这个战后国际新体系的帝国主义性质,它必然招致社会主义国家、资率主义国内广大劳动人民、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的广泛强烈的反对、抗争和冲击。

凡尔赛体系根据战胜国列强的意志强行重新划定欧洲、西亚、非洲的政治地图,使这些地区新独立的国家之间本束就存在的民族问题、边界纠纷更加错综复杂,更加难以解决,成为新的国际争端的温床
作为凡尔赛体系统治主体的战胜国列强,由于分赃不均,它们之间的矛盾加剧了。

分赃是接各自的实力、主要是军事实力的大小进行的,因而各国所得权益相差很大,战胜国列强得利的多少以及对凡尔赛体系的不同态度,成为日后国际政治力量重新组台的重要固素之一。

凡尔赛体系只是暂时缓和了列强间尖锐的矛盾.而无法消除它们之间的根本利益冲突,列宁指出:强盗是无法团结起来的,他们没有一种使他们团结起来的真正的长远利益”。

凡尔赛体系把“亿万人,其中包括最文明的人,置于奴隶地位”,它的本质是掠夺性的。

凡尔赛体系是战争的产物,它既不是团结的,也不是和平的(有“和平”也只是武装的“和平 )。

帝国主义的暂时“团结,掩盖了尖锐的斗争,帝国主义的暂时“和平”,孕育着新的战争;它标榜‘和平”,却包含了难以解决的矛盾,它播下了新的战争种子,又缺乏制止战争的有效手段,后由于帝国主义各国问矛盾的尖锐冲突,最终促使凡尔赛体系的崩溃,导致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