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单元首都—北京第2课现代化大都市教案商务星球版
商务星球版八下第六单元第2课《现代化大都市》ppt(精)

4
芬兰首都赫尔辛基
北京已同76个国家的96个城市 建立了联系。
伦敦
5
设在北京的摩托罗拉北亚中心
北京奔驰——戴姆勒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克莱斯勒汽车 有限公司新工厂奠基仪式
已有300多家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公司在北京投资了400多个项目。全球 最大的500家企业中,在北京有投资项目的达146家。国际金融机构和组织在 京的代表处达215家。
返 回
11
日趋完善的城市功能
12
在北京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中,北京被定位为 “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13
四惠立交桥
西直门立交桥
14
北京西客站
15
北京市先后公布了6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北京市政府划定了25片历史文化 保护区,编制了《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总体规划》,制定了《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 16 保护条例》。
33
一些居住环境脏乱
34
乘客正在进入地铁
一卡通取代月票卡听证会
2006年5月10日,北京公交地铁开 始实行市政交通一卡通刷卡。
35
北京2008年地铁规划
36
北京西客站 北京是全国的铁路枢纽,北京共 有四个火车站,其中北京火车站 和北京西客站是主要国内列车和 国际列车的停靠站和始发站。北 京西站是九十年代建成的亚洲最 大的火车站。 首都国际机场
26
奥运会主会场——“鸟巢”
奥运场馆
27
为改善北京大气环境,首 钢涉钢系统将全部迁出北 京 。图为首都钢铁公司 二号高炉。
28
俯瞰现代北京
29
从下面图片中看出北京市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是什么?
30
北京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 批人才。图为某人才招聘会场面。
最新地理:第六单元《首都——北京》学案(商务版八下)

《首都——北京》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北京的自然环境和职能。
2:了解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大都市。
3:了解北京日趋完善的城市功能。
知识要点(一):自然环境1、位置(含邻省级行政区位置);2、地形:西北山地,东南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3、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二):北京的职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三个中心,注意北京不是经济中心)。
(重点)。
(三):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大都市。
1、哪几个朝代在北京建都?2、有哪些历史文化古迹?3、有哪些特色建筑?4、有哪些地方戏曲?5、水源在古代北京城选址和发展中起了哪些作用?(四):北京日趋完善的城市功能:㈠、完善功能(注意:功能为职能服务)1、交通运输建设(环路和放射路);2、街区建设(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交相辉映,既具传统文化特色,又显时代风貌)。
3、绿地建设、水网建设、文物保护;㈡、北京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城而异,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㈢北京的未来应该怎样发展?——北京的发展是由其职能决定的,应以形成人与环境和谐的城市环境为目标;限制传统工业的发展,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规划和建设好重点功能区。
预习指导1:北京的气候类型是;气候特点是;2:北京的职能是中心;中心;中心。
1.北京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海洋性季风气D、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2.北京最著名的高科技园区是( )A、中南海B、中关村C、硅谷D、浦东3.历史上在北京建都的朝代有:()A、金、元、明、清B、唐、宋、元、明、清C、西周、辽、金、元、明D、隋、唐、宋、元、明4.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全国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就在北京的:()A、颐和园B、故宫C、中南海D、人民大会堂5.北京的古老民居──四合院,记录的政治文化信息是()A.当地的气候特点B.当地当时的经济水平C.当地的地形特点D.封建时代多代集居的家庭关系6.下列有关北京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A、按地形区划分,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南部B、按干湿地区划分,北京属于湿润地区C、按温度带划分,北京属于暖温带D、按城市职能划分,北京主要是一个重工业城市读北京市地图,回答⑴经纬度位置。
八年级地理下册 6.2《现代化大都市》教案 商务星球版

第2课现代化大都市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职能,了解各种现代化交通枢纽。
2、了解北京城市建设的发展成就。
3、了解北京面临的很多环境问题,理解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关系。
4、了解北京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北京城市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2、教学难点:北京发展和保护的辩证关系。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分组讨论,总结讲述【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北京的国际活动视频资料。
北京不仅是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而且这里还是国际交往的中心,我们今天了解一下北京的其它方面的内容和发展方向。
展示北京与世界部分城市的国际航线学生活动:找出从北京出发到达哪几个大洲和城市,理解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意义。
讲述: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北京和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越来越密切,交往的窗口的就是首都国际机场。
板书:一、国际交往的窗口学生活动:阅读材料,了解国际机场。
过渡:不仅是首都国际机场,北京的城市建设也是日新月异,城市功能日臻完善。
展示北京城区道路网图和西客站等图片讲述:北京的城市发展主要包括交通发展,建筑特色和配套设施建设,交通方面主要是各种路组成的交通网络和西客站和首都机场等交通枢纽的建设。
在建筑特色上,兼顾传统和现代建筑的结合。
配套设施日臻完善,使北京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板书:二、日臻完善的产生功能1、交通设施。
2、建筑特色。
3、配套设施展示北京的交通拥挤和住房紧张和沙尘暴等图片和视频。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北京主要问题。
分组讨论如何解决交通拥挤和保护传统建筑。
总结讲述:北京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如人口激增,沙尘暴天气增加,水资源匮乏,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这也是任何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都要遇到的问题,要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慢慢解决。
板书:4、发展问题。
过渡:北京的发展方向建设国际化的大都市,为此做了很多工作。
展示中央商务区和中关村科技园的图片学生活动:阅读课文,观看视频资料,找出北京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功能区的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四节首都北京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4.教学时数:45分钟
教学内容:
1.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
2.掌握北京作为首都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内涵。
3.学习北京的行政区划、城市布局及功能区划分。
4.探究北京的发展规划,了解其国际大都市的定位。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5分钟):
利用图片、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1.3案例分析法:选择典型的城市功能区案例(如故宫、798艺术区等),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深入理解北京的城市特色和发展策略。
2.教学手段
2.1多媒体设备:利用投影仪、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展示北京的地理位置图、历史图片、城市规划图等教学资源,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2教学软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模拟北京的城市布局和功能区划分,让学生通过互动操作,直观感受北京的城市结构和发展规划。
-人物访谈:提供对城市规划专家、历史文化学者的访谈资料,让学生从专业人士的角度了解北京的发展和保护。
2.拓展建议:
-历史文化探究:鼓励学生参观北京的博物馆、文化遗址,如故宫、天坛、颐和园等,亲身感受北京的历史文化氛围。
-现场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例如到北京的城市规划展览馆、中关村科技园区等地,直观了解北京的城市规划和功能区分布。
-国际交流中心
-科技创新中心
```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北京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地位、城市规划和功能区划分等知识点,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突出重点,如北京的城市布局和“四个中心”发展规划,强调难点,如温带季风气候的成因和特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6.4 首都北京 第2课时 课件 2023-2024学年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

线、高速公路
高速、铁路
的起讫点,拥有现代
化首的都国际机场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对外联系十分方
便。
3.北京是重要的 国际交往中心
,与世界各地在政
治经、济
、 文 化 方 面 交 流 频 繁 , 每 年 都国有际多活种动
在此举行。
预习导学
4.为了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城市服务功能,北京在不断完善原有功
候,年降水量少,河流径流量少,降水年际变化大,所以水资 源匮乏;北京北部地区的内蒙古高原植被少,受冬季风的影 响,所以北京多扬沙等沙尘暴天气。
人为原因:城市人口过多,工农业用水量大,浪费严重, 致使水资源匮乏;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等导致沙尘暴。
合作探究
(3)请你为上述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措施。 水资源问题:南水北调、兴修水库、植树造林、节约用
预习导学
6.下列措施中,不利于解决北京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是( A )
A.鼓励购买私家车 B.发展地铁和轻轨
C.修建、拓展道路 D.加强交通管理 7.北京不应大力发展的产业是( D )
A.旅游 C.影视制作
B.电子 D.钢铁
预习导学
·导学建议· 这部分对于非北京地区的教师来说,教学难度较大。因为
学生的背景知识不足,所以教师需要查找一些文字或图片资 料,帮助学生了解北京的发展情况。北京的学生在学习这部分 内容时相对比较方便。教师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看看学 生眼中北京的变化(包括北京城市的面貌、北京人民的生活等各 方面),了解他们是如何看待北京的“发展”与“保护”问题 的,然后做一次交流。
快 旧城改造 的同时,兴建了许多 新区 ,还建设了一
批 卫星城市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此外北京在 基础设施
商务星球版 八年级下册地理《首都北京》 教案

《首都北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知道北京的历史古迹和城市职能;(2)能举例说明北京城市建设的成就。
2.过程与方法:培养读图和运用资料说明问题的能力,养成辩证的、全面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祖国首都北京的内容,培养爱国热情及正确的人地观念。
【教学重点】北京长期作为政治中心的区位优势。
【教学难点】如何处理古城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教学方法】分析归纳法、讨论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制作教学课件、准备上课用图、划分学习小组。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环节一:情境导入播放图片:创设学习氛围。
环节二:新知学习学习任务一:了解北京环境活动1:明确位置教师:展示北京市及其周边省市图,提出要求:1. 描出116° E线和40° N线,说说北京市所处的大致经纬度范围。
2. 找出与北京市相邻的省级行政区域。
学生:经纬度范围(115.7°E-117.4°E,39.4°N-41.6°N);相对位置: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端,与河北省和天津市接壤,东南距渤海约150千米。
活动2:观察地形教师:展示北京市地形图,提出问题。
1. 找出燕山、西山和华北平原,说说北京市的地形特点。
2. 找到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说说这些河流的流向与地势的关系。
学生读图:北京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西部和北部为山地和丘陵,分别属于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东南部为平原,属于华北平原的一部分。
受地势影响,这些河流均由西北流向东南,最终注入渤海。
➢关系把脉教师点拨:结合亚洲地形与河流流向、北京地形与河流流向的关系分析。
学生: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河流流向反映地势特征。
活动3:分析气候教师:展示中国气候分布图和北京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北京气候的特征。
学生: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
这里四季分明,春季少雨,气温回升快,多风沙天气;夏季炎热高温,雨热同期;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首都北京)教学课件

新知1 自然环境概况
读图: 1.找出燕山、西山和华 北平原,说说北京市的 地形特点。 2.找出永定河、湖白河 、北运河,说说这些河 流的流向与地势的关系 。
新知1 自然环境概况 北京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 端,与天津、河北接壤。 东南距渤海约1500米。
经纬度位置: 116°E、40°N
新知1 自然环境概况
达成学习目标 1
新知2 政治文化中心
北京—中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是祖国的 心脏。
新知2 政治文化中心
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所在地
新知2 政治文化中心
中南海
中南海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新知2 政治文化中心
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新知2 政治文化中心
全 国 的 文 化 中 心
第六章 北方地区
首都北京
课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程 标
2.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
准 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学习目标 运用地图说明北京的位置、范围、河流和地形等自 1 然地理特征,并对北京的地理位置进行简要评价。
学习目标 理解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 2 中心的意义。
新知1 自然环境概况
位置:华北平原西北端,与河北省和天津市接壤, 东南距渤海150km.
北
特征——西北高,东南低
京
自 然
地势
西部、北部—山地、丘陵,太行山脉 ,燕山山脉
概 况
东南部—平原,华北平原一部分
主要河流—永定河、潮白河、北运 河流 河等。
流向—西北刘向东南,注入渤海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 冷干燥。
【商务星球版】8年级地理下册:6.4《首都北京》参考教案

《首都北京》参考教案【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概况。
2、运用资料说明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重点)3、运用资料说明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4、举例说明北京城市建设成就,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难点)【教材分析】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本节重点内容包括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及城市建设成就。
整体围绕“自然环境-城市职能-城市发展”这一主线展开,重要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北京的历史文化名城地位。
北京作为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决定了其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职能,决定了其朝着现代化、国际化、人地和谐化的大都市方向发展。
【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合作达标【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小组讨论【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学生欣赏图片,列举所知北京著名的现代建筑如鸟巢、水立方等,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对北京的了解。
师在学生自学时巡视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疑惑点,形成二次备课。
师在学生小组讨论时巡视指导。
师组织学生分组展示,介绍学习要求:西北端,东南距米。
的地形、地势特点。
山环绕,东南是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大平原,所以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图6-4-1 北京市及其周边省级行政区域6-4-2 华北平原地形图6-4-3 北京地形北京气温年变化曲线图与各月降水量柱状图2014年3月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承转】北京由于其优越的自然条件而生依据材料展开辩赛,在辩论中认识到北京独特的历史文化,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对四合院要有选择地保护【对比观察】对比1978年和材料三建卫星城6-4-7 北京城区范围变化(1978~2008)北京市卫星地图中央商务区北京重要的国际金融功能区和现代服务业的聚集地。
鸟巢北京奥体中心1、(目标1)与北京市接壤的省、市是 ( )A、河北省、辽宁省B、河北省、天津市C、天津市、河南省D、河北省、山东省2、(目标2)北京的地势特点为:()A、西北高、东南低B、西北低、东南高C、东北高、西南低D、西南高、东北低3、(目标2)下图中反映北京气候特点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是( )4、(目标3)阅读资料:北京是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所在地,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也驻在北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现代化大都市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职能,了解各种现代化交通枢纽。
2、了解北京城市建设的发展成就。
3、了解北京面临的很多环境问题,理解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关系。
4、了解北京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北京城市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2、教学难点:北京发展和保护的辩证关系。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分组讨论,总结讲述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北京的国际活动视频资料。
北京不仅是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而且这里还是国际交往的中心,我们今天了解一下北京的其它方面的内容和发展方向。
展示北京与世界部分城市的国际航线
学生活动:找出从北京出发到达哪几个大洲和城市,理解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意义。
讲述: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北京和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越来越密切,交往的窗口的就是首都国际机场。
板书:一、国际交往的窗口
学生活动:阅读26页材料,了解国际机场。
过渡:不仅是首都国际机场,北京的城市建设也是日新月异,城市功能日臻完善。
展示北京城区道路网图和西客站等图片
讲述:北京的城市发展主要包括交通发展,建筑特色和配套设施建设,交通方面主要是各种路组成的交通网络和西客站和首都机场等交通枢纽的建设。
在建筑特色上,兼顾传统和现代建筑的结合。
配套设施日臻完善,使北京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板书:二、日臻完善的产生功能
1、交通设施。
2、建筑特色。
3、配套设施
展示北京的交通拥挤和住房紧张和沙尘暴等图片和视频。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27页,找出北京主要问题。
分组讨论如何解决交通拥挤和保护传统建筑。
总结讲述:北京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如人口激增,沙尘暴天气增加,水资源匮乏,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这也是任何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都要遇到的问题,要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慢慢解决。
板书:4、发展问题。
过渡:北京的发展方向建设国际化的大都市,为此做了很多工作。
展示中央商务区和中关村科技园的图片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观看视频资料,找出北京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功能区的建
设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
理解北京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讲述:北京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完善城市功能。
大力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重点功能区的兴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还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建设人与环境和谐的城市。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30页,了解北京的发展目标和规划。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方向和各种准备工作。
了解了北京的发展目标好规划,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把我们的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