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 6.4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6.4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
教 学 设 计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课前播放《奥运会吉祥物宣传片》
一、师生互动、导入新课
[提问]
1.同学们,刚才在动画片里都看到了什么?
2.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在哪召开?
3.咱们当中有没有人去过或了解北京。你能描述一下对北京的印象吗?
北京给我的印象是古典的、浪漫的、又富有时代气息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北京,了解北京。
[回答]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小组活动]
小组根据所给图片和教材认识北京,比一比哪个小组最认真、最主动。
2.职能
[过渡]作为首都,她又为祖国的腾飞发挥着哪些主要城市职能呢?
政治中心(出示政府机构图)(播放图片)、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3.历史悠久
[过渡]北京因其位置的优越性不仅是新中国的首都,在历史学科中我们应该学过,古代很多朝代,如金、元、明、清先后在这里建都。
祖国的首都——北京
时 间
2016年 12月 日 第 周 第 课时
课 题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并对北京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
3.举例说明城市建设的成就。
教学重点
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城市职能。
京腔京韵自多情,甘美芬芳故乡情,在短暂的时间里,你对北京的知识领会了多少?
1.找北京的政府机关。
2.了解天安门广场的结构。
3.欣赏。
任选一项介绍北京是文化中心的条件。
在教材中找到能够证明北京是国际交往中心的语句。
了解北京旧城的格局,说出北京旧城的结构特点。
八年级地理下册 6.4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地

祖国的首都——【教学目标】1.道德目标:培养合作互助精神。
2.情智目标:①感情目标:了解增强自豪感。
②的地理位置。
都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举例说明的城市建设成就。
【教学时间】(1学时)【教学手段】利用ppt进行读图分析讨论归纳【教学过程】(一)感情调节(贯穿教学全过程)展示图片,感受。
(二)互阅作业(可穿插“互帮”与“释疑”)(三)自学1. 阅读“自学提示”(1)自学内容一:政治文化中心自学方法:阅读教材P32----35图文,了解的自然地理概况,回答:1.读图6.42,认识的位置和自然环境:地形、地势特点:气候特点:2.展示图片:人民大会堂和中南海,了解政治中心的职能。
3.读文35页,了解国际交往中心的职能。
(2)自学内容二:历史悠久的古城自学方法:1.根据你的所闻所见,说说五千年历史上的吗?2.讨论:如何更好地传承的城市文化?如何更好地保护的名胜古迹?完成38页活动题。
(3)自学内容三:现代化的大都市自学方法:1.读40页图文,说说立体交通的发展。
2.读39页图文,谈谈现代化大都市的发展建设。
3.读41页图文,谈谈首钢迁出的原因?2. 自学过程(知者加速者出示信息沟通牌、按照自学方法进行)(四)互帮(使用互帮显示板)1. 以小组为单位。
2. 知者帮助未知者(解答疑问),未知者帮助知者(提出疑问);或讨论有关问题。
3. 将有关重要内容写在互帮显示板上。
4. 提出需要老师解答的重要问题。
(五)释疑(可配合预先制作的课件讲解)1. 讲解内容(学生提出的主要问题和教师觉得需要讲解的内容)现代化的大都市的发展建设。
2. 讲解方法:读图分析讨论归纳。
(六)练习(解题、互阅或自阅)填充图册(七)反思小结。
八年级地理下册 6.4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对北京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2.使学生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未来发展方向;过程与方法:1.继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和方法;2.使学生掌握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刻文化底蕴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2、通过学生对城市建设中“传统”与“现代”的现实矛盾的思考,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辩证对待问题的意识,使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地关系。
教学重点:1、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2、北京的未来发展方向;3、学会根据城市的历史条件处理城市建设中“传统”与“现代”,“发展”与“保护”的现实矛盾。
教学难点:学会根据城市的历史条件处理城市建设中“传统”与“现代”,“发展”与“保护”的现实矛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两会”图片师:先给大家看一组图片,知道这上面说的是件什么事儿吗?两会又是在哪里举办的呢?引入新课祖国的首都-北京师: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祖国的首都-北京,说起北京,你对这个地方有什么印象?会让你想起些什么呢?生描述北京印象师:大家说的真好,让我们来看看你们说的这些地方的部分图片欣赏北京图片,感受北京不同风貌与气息。
师:一个城市具有文化传承价值的著名建筑,往往成为这个城市的符号,如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是首都北京的符号;故宫、四合院是古城北京的符号;鸟巢、水立方是现代北京的符号。
今天,我们就通过这三个方面一起去认识我们的首都---北京回顾图片,出示课件北京符号,引出三个标题首都北京,古城北京,现代北京。
二、自主学习师:在1949年10月1日,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成为我们的首都。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要选在北京建都呢?让我们先去了解北京的自然地理概况。
八年级地理下册6.4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20030146

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对北京的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使学生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未来发展方向。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2.使学生掌握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刻文化底蕴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1.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
2.北京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1.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
2.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展示台、景观图片等。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从暑假旅游入手,让大家介绍一下印象中的北京。
学生纷纷介绍心目中的北京后,老师总结:看来大家对北京的“梦”还真不少,其实老师也很想去,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梦”一起走进北京。
【讲授新课】(一)北京的概况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大家齐读教学目标,边读边记,然后带着目标来学习本课。
提问:研究一个区域,往往先从哪儿开始呢?读图指导:(多媒体出示北京地形图)提问:请大家结合课文读图,完成以下几个题目。
1、读图,说出北京的经纬度位置,属于哪个温度带?判断是什么气候?特点是什么?2、海陆位置:位于哪个平原上?与哪几个省相邻?距离北京最近的海是哪一个?3、读图,说出北京的主要地形,地势高低,判断依据是什么?4、找出北京的面积、人口,计算人口密度,做出简单评价。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北京经纬度:(116°E,40°N)属于北温带,为温带季风气候。
海陆位置:位于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华北平原西北部,与河北省、天津市为邻,距离北京最近的海是渤海。
北京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判断依据是河流大多自西北向东南流。
北京人口密度很大。
(二)北京的城市职能读图指导:(出示人民大会堂和中南海新华门图片)提问:请大家边看图边读课本P33第二段课文,说一说政治中心的职能是怎样体现的?同桌之间可以先相互说一说。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四节祖国的首都——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读图6.42说说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2.说出的主要地形,地势高低,判断依据是什么?主要河流及流向?3.读的气候类型图,判断它是什么气候?属于哪个温度带?特点是什么?4.评价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引领学生充分利用手中材料,读图、分析、归纳、总结,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
5、了解是我国的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名胜古迹和发达的现代化进程,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主人翁责任感。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城市职能。
教学难点:对地理位置的评价。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导入】祖国的首都——课前播放视频MV《欢迎你》是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之自豪和热切向往的地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去聆听祖国母亲的心跳。
认读目标:课件显示学习目标。
【活动】城市符号首都符号;古城符号;现代符号。
【讲授】优越的自然条件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具有800多年的建都史。
那么,她究竟具有怎样神奇的魅力,使得几代王朝都选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学生观看图片探究活动一:地理位置读下面两幅图,描述的地理位置。
从纬度位置来看,(40°N)属于暖温带;从海陆位置看,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西、北两面分别紧靠太行山脉与燕山山脉,东南方向面朝渤海;从行政区划来看,周围被某某与某某环绕。
(承转)那么,这种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呢?【活动】位置与气候读“影响的冬、夏季风风向简图”、“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等图,探究以下问题。
1.从冬夏季风影响的角度,分析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总结的气候特点。
背靠群山,山脉可以阻挡冬季风的侵袭,使冬季不致过分严寒;面朝大海,能够接受夏季风的滋润,使气候不致过于干燥。
的气候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的特点。
【活动】地形与河流结合地图,分析在地形、地势与河流方面有哪些优势?从地形、地市、河流等方面,讨论的地理环境。
八年级地理下册6_4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祖国的首都----北京教学目标: 1.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
2.知道北京的历史古迹和城市职能。
3.能举例说明北京城市建设的成就教学难点:北京长期作为政治中心的区位优势。
如何处理古城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关系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学复备栏一、导入:走进北京:播放歌曲《北京欢迎你》二、新授三、迁徙探究;1.城市职能:下列图片,反映了北京作为首都有哪些城市职能?体现在哪些方面?小结: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2.历史古城:景观判断:播放图片,学生抢答。
比一比,谁知道的名胜古迹多?小结: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
3.现代都市:播放视频《一条商业街的沉浮》提问:北京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你能从视频里发现北京城市建设在哪些方面有很大的变化或者取得成就呢?学生回答:城市面积和功能区、面貌、交通、产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读图:读课本图6.48北京的重点功能区。
提问:北京具有哪些功能区?根据功能区的分布,判断城市地域面积有何变化?归纳:北京城区面积不断扩展,城市功能区不断完善。
播放视频:《北京地铁》读图提问:读《北京的市区交通图》思考:北京市内交通的特点是什么?北京对外交通有什么优势?小结:北京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
(三)建设北京1.北京风情:配乐播放北京胡同素描图,让学生感受北京古朴的民风。
小组讨论:在北京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传统四合院和胡同是拆除还是保护?2.宜居城市案例分析:“首钢”迁出北京(1)首钢迁出北京的原因是什么?(2)北京容易发生雾霾天气,这一现象从自然原因分析是哪类天气活动造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有哪些?(3)曹妃甸位于唐沽新港和秦皇岛港之间,在曹妃甸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厂作为首钢搬迁的载体具有哪些区位优势?小结:北京市关于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建设宜居城市的做法。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北京城市建设的做法及其达到的目的,培养学生提高读图分析的能力以及建立正确的人地关系。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课标要求】1.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学会运用地图简要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
2.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把握北京的城市职能和将来进展方向。
3.把握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教材分析】《祖国的首都——北京》是人教版八班级下第六章第四节的内容。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每一个中国的公民都应当了解首都的基本状况;北京还是一个特大城市,教材通过对北京的介绍,使同学把握了解一个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本节是中国区域地理省级区域代表,通过本节的学习,同学把握了城市区域学习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学习后面的内容,并且可以自学其他教材中没有介绍的区域。
【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知道北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2.知道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3.了解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名胜古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同学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刻文化底蕴的生疏,进一步培育同学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北京市的将来进展方向。
【教学难点】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方法】读图观看、启发式叙述、同学活动、探究。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课时支配】1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多媒体呈现老师来北京拍摄的故宫、颐和园、北师大东门、鸟巢、水立方等图片,告知同学自己的北京之行感受,也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心中的北京,表达自己对北京的憧憬。
老师:北京是全国人民都憧憬的地方,是祖国的心脏,今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首都北京,去感受她无穷的魅力。
同学观看图片,说出感受激发爱好、培育情感,导入新课板书: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一)政治文化中心1、自学“政治文化中心”部分。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祖国的首都──北京》一、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北京地区的政区图、地形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等资料的阅读分析,探究归纳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河流水系、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
2.运用直观的图片等资料,感受并归纳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城市职能和现代化建设成就。
(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运用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综合和评价区域自然环境的特点。
2.运用搜集的地理信息,感受、归纳区域人文环境特点,初步感受与探讨区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地矛盾。
3.体验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与挑战,逐步养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与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感受北京的文化传统、发展成就,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信心。
2.通过感受北京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树立人地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北京的自然环境特点。
2.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城市职能和现代化建设成就。
3.北京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教学难点北京的自然环境特点及评价。
四、教学策略充分运用教材的同时,搜集、整合地图、图片以及文字资料,创设探究学习的教学情境,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激励功能,引导学生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进而总结并得出结论。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合作学习小组。
六、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调查班内去过和没去过北京的同学各有多少。
请大家在组内做一下交流,然后分别请两位代表谈谈自己的北京见闻与感想。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评议补充,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阶段小结: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心脏,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之自豪和热切向往的地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去聆听祖国母亲的心跳。
认读目标:课件显示学习目标。
注:认读包括两部分,学生认读和教师解读。
教师要强调,学习目标包括方法思路目标和学习内容目标。
以自然环境特点为例,“自然环境特点”为内容目标,“运用政区图、地形图等资料探究总结”为方法思路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节祖国的首都——北京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及其自然环境特征。
2.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未来发展方向。
3.了解北京成为古都的自然条件和历史变迁。
4.对北京的现代化有一定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资料整理的能力。
2.使学生掌握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刻文化底蕴的认识,培养爱国之情。
2.培养学生保护名胜古迹的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
2.北京的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
1.北京地理位置的评价。
2.北京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多媒体。
2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国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区?其中政治地位最重要的是哪个?
(北京)
二、新课讲授
(一)政治中心
1.城市符号一个城市具有文化传承价值的著名建筑,是这个城市的符号。
2.北京概况(面积、人口)
3.北京的地理位置和地势
4.北京的城市职能
(1)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
(2)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
(3)北京是国际交往中心
(二)历史悠久的古城
1.悠久的历史
2.众多的名胜古迹
(三)现代化的大都市
1.北京的发展
2.北京的城市交通网络
(1)立体交通网络:由航空、公路、铁路构成
(2)市区快速道路网:呈环形加放射状
(3)城市轨道交通发达,初步建设成网
(4)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3.北京的城市建设
目标: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三、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知道了北京的重要性----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以及北京的位置、地形、气候,了解了北京的地理环境优越和城市的变迁,还了解了作为现代化城市北京的未来发展方向。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