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北京教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并对北京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2、能够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城市建设的成就。

3、了解北京市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二、能力目标通过读图和阅读材料,提高分析、说明、比较地理事物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通过本节的学习,增强热爱祖国、热爱首都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对北京存在的环境问题及采取措施的学习,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北京的城市职能,特别是政治、文化、交通地位。

教学难点: 北京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和途径。

教学过程:导入课前播放视频《北京欢迎你》,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北京,了解北京。

(一、)自然环境1、位置:位于山, 山与平原的结合部.西部是太行山的余脉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

闻名世界的万里长城沿着燕山山脉蜿蜒起伏,北与内蒙古高原相连,西与黄土高原衔接,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南北往来的必经之地。

2、地形:以、地形为主,地势高、低依山带海,地势险要,被称为“天府”或“神京”。

3、气侯:类型: .特征: .4、河流:主要有河和河.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是全市三条大河,分别自西北和东北向东南流入天津,汇入海河,最终流入渤海。

讲解过程中,分析其优越性,为学生分析北京自然环境的优越性奠定基础。

并且学案中的“课堂套餐”也有说明。

5、北京自然环境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从这三个方面理解)1.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优越。

北京地处中纬度暖温带,地处内陆但距海不远,这样的位置使北京有适合城市发展的冷热、干湿都适中的气候优势。

2.战略位置优越。

北京的地形地势决定了北京市战争年代易守难攻,和平年代适宜经济发展、城市建设。

是扼守连接东北与关内的咽喉地带,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东南虽居渤海较近,但因其是内海,战略十分安全。

3.经济区位优越。

北京西部背靠我国黄土高原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南邻粮、棉、油等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北抵我国最大的牧区内蒙古牧区,这些区域为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六章北方地区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_24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六章北方地区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_24

国的首都——北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运用北京地区的政区图、地形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等资料的阅读分析,探究归纳北京的自然环境特点。

2、运用直观的图文资料感受并归纳北京城市职能、历史文化传统(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领会运用地图和资料,认识、分析和评价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三)德育目标通过感受北京的文化传统、发展成就,培养学生对北京的热爱,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城市职能和历史传统文化。

2.教学难点:北京发展和保护的辩证关系。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出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的图片,2008年夏季奥运会在哪里举办(中国——北京)你对北京知多少?欣赏介绍北京的视频发言展示、评议补充、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小结: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游览了解北京。

二、新课学习(一)分析北京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读图分析北京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角,背靠群山,面向渤海,东南距渤海约150米。

读北京市略图,分析: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相邻的省区)(二)读图分析北京地形:(1)找出西山、军都山、燕山和华北平原,说说北京的地形特点。

引导探究:西部、北部——山地、丘陵,分别属于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东南部——平原,属于华北平原的一部分。

师承转:受地势的影响北京的河流有什么特点?(2)依图找出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说说河流流向与地势的关系。

河流多由西北流向东南,属于海河水系,注入渤海。

河流流向受地势的影响,由此得出北京特点: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师承转:受地形地、地势的影响,北京的气候有什么样的特点呢?3、读图(6-4-4 北京气温年变化曲线与各月降水量柱状图)获息,引导探究: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温带季风气候。

合作探究:结合刚才学习的知识和课本35页活动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新中国在北京建都有哪些优势?时间是3分钟,开始。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四节主要介绍了祖国的首都——北京。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北京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城市职能、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等。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北京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我国的主要城市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北京这一课题,学生可能存在对北京的认识仅限于表面,对北京的城市职能、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北京,激发学生对北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城市职能、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观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北京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城市职能、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2.难点:北京的城市职能、历史文化内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北京为例,分析其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城市职能等,使学生深入了解北京。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地理观察能力。

4.归纳总结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涵盖北京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城市职能、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课件。

2.素材:准备与北京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3.练习题:准备针对本节内容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北京的景色,引导学生关注北京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对北京有哪些了解?”2.呈现(10分钟)介绍北京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城市职能、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等。

通过课件展示,使学生对北京有更直观的了解。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四节 北京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四节 北京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节祖国的首都──
(1)位于平原北部边缘。

该平原是我国第大平原,其他两大平原是和。

(2)属典型的气候,其特点表现为、。

(3)的地势表现为高,低,、、三面环山,东南方向是平原。

(4)的地理坐标是,。

(1)三面被某某省包围,是某某省的一部分。

(2)是个内陆城市,对外联系很不方便。

(3)流经市的河流大多属黄河水系。

(4)是中国的首都,因此它是我国的经济中心,经济发展水平很高。

(5)“时间”就是的地方时。

(1)西隔山就到高原
A.太行山某某高原
B.大兴安岭某某高原
C.太行山黄土高原
D.大兴安岭黄土高原
(2)的城市职能是()
板书设计第八章认识省级区域
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课标要求】1.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学会运用地图简要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

2.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把握北京的城市职能和将来进展方向。

3.把握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教材分析】《祖国的首都——北京》是人教版八班级下第六章第四节的内容。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每一个中国的公民都应当了解首都的基本状况;北京还是一个特大城市,教材通过对北京的介绍,使同学把握了解一个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本节是中国区域地理省级区域代表,通过本节的学习,同学把握了城市区域学习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学习后面的内容,并且可以自学其他教材中没有介绍的区域。

【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知道北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2.知道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3.了解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名胜古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同学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刻文化底蕴的生疏,进一步培育同学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北京市的将来进展方向。

【教学难点】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方法】读图观看、启发式叙述、同学活动、探究。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课时支配】1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多媒体呈现老师来北京拍摄的故宫、颐和园、北师大东门、鸟巢、水立方等图片,告知同学自己的北京之行感受,也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心中的北京,表达自己对北京的憧憬。

老师:北京是全国人民都憧憬的地方,是祖国的心脏,今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首都北京,去感受她无穷的魅力。

同学观看图片,说出感受激发爱好、培育情感,导入新课板书: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一)政治文化中心1、自学“政治文化中心”部分。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祖国的首都──北京》一、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北京地区的政区图、地形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等资料的阅读分析,探究归纳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河流水系、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

2.运用直观的图片等资料,感受并归纳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城市职能和现代化建设成就。

(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运用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综合和评价区域自然环境的特点。

2.运用搜集的地理信息,感受、归纳区域人文环境特点,初步感受与探讨区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地矛盾。

3.体验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与挑战,逐步养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与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感受北京的文化传统、发展成就,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信心。

2.通过感受北京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树立人地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北京的自然环境特点。

2.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城市职能和现代化建设成就。

3.北京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教学难点北京的自然环境特点及评价。

四、教学策略充分运用教材的同时,搜集、整合地图、图片以及文字资料,创设探究学习的教学情境,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激励功能,引导学生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进而总结并得出结论。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合作学习小组。

六、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调查班内去过和没去过北京的同学各有多少。

请大家在组内做一下交流,然后分别请两位代表谈谈自己的北京见闻与感想。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评议补充,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阶段小结: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心脏,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之自豪和热切向往的地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去聆听祖国母亲的心跳。

认读目标:课件显示学习目标。

注:认读包括两部分,学生认读和教师解读。

教师要强调,学习目标包括方法思路目标和学习内容目标。

以自然环境特点为例,“自然环境特点”为内容目标,“运用政区图、地形图等资料探究总结”为方法思路目标。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四节 北京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四节 北京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教学要求1.运用地图说出的位置、X围,并对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利用资料说出首都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城市建设的成就。

结构分析选择本节教材,主要有两个根本的考虑:首先,是我国的首都,每一个中国的公民都应该了解首都的基本状况;另外,还是一个特大城市,教材通过对的介绍,使学生掌握了解一个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教材的内容主要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的以下几点要求:①能够运用地图说出的位置、X围,并对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②能够利用资料说出首都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城市建设的成就。

本节从内容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作为首都的城市职能和优越的自然条件;第二部分介绍了悠久的历史文化;第三部分描述了的未来发展趋向。

本节教材的线索非常明确,即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政治职能;正是由于自古就是政治中心,所以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了全国的文化中心;正因为是首都,所以需要进一步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的方向发展,又因为它是历史古都,所以在发展的同时还要注意传统风貌的保留。

从整体上来看,教材始终围绕着“自然环境──城市职能──城市发展建设”三个方面展开的。

首先,教材通过图片、文字资料及活动式课文介绍了作为中国的首都,在地理位置、对外联系、地形地势等方面的优越条件,并且通过“的国家机关、对外机构等部门数量多、文化机构和设施密度大”的事实,进一步来验证“它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的城市职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这与古都有着直接的渊源。

于是,教材在第二部分介绍了的传统文化,包括城市的格局、历史遗迹等,同时还提出了如何保护古城特色的问题,为后面作了铺垫。

第三部分介绍了古城现代化的一面,无论从城市的建设还是从城市的经济发展来看,都体现了时代的气息。

当学生对“传统”与“现代”的层面都有所了解之后,教材又很自然地提出了是“保护”还是“发展”的问题,启发学生辩证、全面地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首都北京(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首都北京(教案)

首都北京一、教学目标1、知道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2、了解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现代都市风貌。

3、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对首都北京的热爱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知道北京成为“三个中心”的原因三、教学准备:多种方式搜集近期北京召开的重要会议,文化活动,友人来访,国际性重大活动。

四、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祖国的心脏二、教学活动及过程:(一)复习导入1、第一单元内容是什么?(好大一个家)[投影一:首页]2、对于我们普通家庭来说,怎样的家算大家?3、本单元的“家”指什么?从哪两方面说明国家的大?(面积大,人口多)4、我国有56个民族13亿多人口,我国面积多大?分为多少个省级行政区?四个直辖市排在首位就是北京,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出示课题:首都北京](二)学习新课1、导言:北京改名定都新中国诞生。

首都成为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

2、活动一:生成问题<1>引言。

引出学习内容:祖国的心脏。

为什么说首都北京是祖国的心脏?[投影二:中国地图]。

学习第一段,回答。

[根据回答学生板书][投影二:三个中心](1)首都北京是国家政治中心(2)首都北京是国家文化中心(3)首都北京是国际交往中心这就是这节课的内容。

你觉得你完全明白了吗?有什么问题?<2>每个学习小组选择其中一个方面问题自主学习。

阅读10.11.12页内容。

选择与本小组探究问题相关的内容进行学习和讨论。

3、活动二:各小组交流。

同一问题小组互相补充。

问题一:为什么说北京是政治中心?从哪些地方看出?抽小组回答。

其他小组补充。

[小组记录展示]。

[投影:政治中心](1)党中央国务院所在地。

国家领导人在京办公的地方(2)党和国家许多重要会议在北京举行(3)刚刚结束的什么重要会议问题二:为什么说北京是文化中心?从哪些地方看出?抽小组回答。

其他小组补充。

[小组记录展示]。

[投影:文化中心](1)高校。

(2)新闻媒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北京教案新
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对北京的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使学生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未来发展方向。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2.使学生掌握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刻文化底蕴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1.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
2.北京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
1.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
2.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方法
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景观图片等。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上册书中我们学过了我国的行政区划,请大家回忆我国共划分几级行政区划?最高级别的有多少个?分哪几类?
提问,学生回答。

(略)
讲述:我国幅员辽阔,面积广大,为了经济发展和管理方便,共划分了三级行政区划,其中最高级别的共34个。

分别为直辖市4个,省23个,自治区5个,特别行政区2个。

那么,大家知道在这34个省级行政区中,政治地位最重要的是哪个吗?
学生齐答:北京
对,北京。

北京简称京,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大家对北京了解多少?有谁去过北京?请举手。

好,我们请××同学给大家介绍他所了解的北京。

学生介绍。

(略)
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我们大家对北京有了一些印象,但还不全面、不系统。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认识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板书: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
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讲授新课]
北京之所以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与它的位置、范围、地理环境等密不可分。

学生活动:请大家阅读图6.1“北京市略图”和图6.3“北京城区的地理位置”,以及相关文字内容。

分析、讨论、回答以下问题:(在屏幕上打出)
1.北京市的地理坐标;
2.北京市在什么部位与哪几个省区相邻?
3.北京市的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
4.北京市及其周围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点?
5.北京市属哪种气候类型?有什么特点?
6.流经北京市的河流有哪几条?
7.北京市的对外交通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教师巡回参与指导。

(根据时间要求,可安排1、2组讨论1、2题,3、4组讨论3、4题等)
提问,小组代表回答,组员补充。

(略)
板书:一、北京概况
位置、面积、人口
归纳讲述: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北部,东部距渤海150 km;东南临天津市,其余三面被河北省包围。

北京市的地理坐标为40°N,116°E。

北京市面积1.68万km2,现有人口1382万人(2000年)。

板书:二、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板书)
指图(显示北京市地形图)讲述:北京的地势西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板书),地势较高。

西部的山地总称西山,是太行山的余脉,由几条东北—西南走向的褶皱山岭组成。

门头沟西部的灵山海拔2303米,是北京的最高峰。

北部山地属燕山山脉,统称军都山。

闻名世界的万里长城沿着燕山山脉蜿蜒起伏,雄伟壮丽。

越山地,北与内蒙古高原相连,西与黄土高原衔接。

在重叠的群山之中,由于河流侵蚀,形成了不少隘口,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

北京的东南是华北平原(板书)的一部分。

由于靠近燕山和太行山,平原大部分为山麓冲积扇。

北京城就位于永定河的脊部。

平原东南地势低洼,属于冲积平原,整个平原自西北向东南平缓倾斜。

板书:2.北京的气候
(显示北京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讲述:北京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板书)夏季高温多雨(板书),春秋短,冬夏长,年平均降水量609 mm。

北京的春季气温回升迅速,多风;夏季当东南季风来临时,形成7~8月间的高温多雨天气。

夏季降水占全年的70%,对农业生产极为有利;秋季云淡、天高、气爽,为北京最舒适的季节;而冬季则盛行西北风,经常出现大风、降温、寒冷、干燥天气。

板书:3.北京的河流
讲述:北京市的河流属海河水系(板书)。

永定河、温榆河和潮白河是全市三条大河,分别自西北和东北向东南流入天津,汇入海河,最终流入渤海。

注:以上各部分内容的讲述顺序可在学生回答了相应问题之后,内容的详略程度视学生接受程度和时间而定。

在了解了北京的自然环境以后,我们来看作为一国之都的北京的交通。

板书:三、北京的对外交通
讲述:(大屏幕显示北京市交通图)北京市的对外交通十分便利。

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

有京沪、京九、京哈—京广、京包—包兰等密集的铁路网;北京市还是中国最大的航空港之一,有多条国际航线通向世界各地;北京的公路密度也是全国最大的,有多条高速公路连接(全国各地);北京虽地处内陆,但东距大海只有150千米。

综上所述,我们就可以分析概况出北京市位置的优越性。

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讲述:北京位置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优越。

北京地处中纬度暖温带,地处内陆但距海不远,这样的位置使北京有适合城市发展的冷热、干湿都适中的气候优势。

2.战略位置优越。

北京的地形地势决定了北京市战争年代易守难攻,和平年代适宜经济发展、城市建设。

3.经济区位优越。

北京西部背靠我国黄土高原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南邻粮、棉、油等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北抵我国最大的牧区内蒙古牧区,这些区域为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承转:正是由于北京的地理位置优越,所以北京自古就是我国的战略重镇,金、元、明、清先后在此建都,新中国成立后,又一次定都北京。

提问:作为一国之都,北京最重要的职能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讲述:(板书)四、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

活动:请大家阅读课文和图6.2、6.4,看看从哪几个方面可以说明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

中国的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的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以及党中央等在北京。

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

北京有北大、清华、人大、中科院等数百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还有众多的体育场馆,各类博物馆,众多国家级文艺团体等。

北京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往中心。

北京有许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外国新闻驻京记者站等国际交往机构,各种国际会议也在此频繁召开。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北京的位置、地形、气候等地理环境特征,知道北京位置优越,掌握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已经成为中华儿女最向往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