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发展的六个时代及其特征
第一讲自然环境与希腊历史发展的特点

特洛伊战争与迈锡尼文明的灭亡
1、特洛伊战争 公元前1200年 特洛伊VIIa(即遗址自下数第七层,自上 数第二层)在公元前1250~1200年间的毁灭。 公元前13 世纪,迈锡尼的自负国君倾尽全力 去攻打特洛伊,花费了10 年时间,耗尽了人 力和财力,虽然最终攻克了特洛伊城,整个国 家却已经大大地伤了元气。 2、多利亚人南下 3、迈锡尼文明消失
迈 锡 尼 文 明 的 首 饰
四 荷马时代
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因荷马史 诗而得名。荷马史诗是这一时期唯一的文 字史料。
(一)荷马其人与荷马史诗
1、荷马其人
生活年代: 荷马这个名字在公元前8、7世纪已为人所知。一 说生于公元前686年。另一个公元前1159年。 现在西方学者一般认为在公元前9、8世纪之间。 出生地: 古代有十几处地方自称是他的出生地。 “荷马” :“人质”的意思,意即曾经为俘; 又说这个名字含有“组合在一起”的意思,意 即“荷马”这个名字是附会出来的。 古代传说又说荷马是个盲乐师。
3、克里特的经济生活 农业为主,基本生活保障是谷物, 工商业相对比较发达。 米洛斯王 克洛索斯 制定克利特的法律, 据说是斯巴达法律的源头。
4、克里特的宗教
(1)大女神崇拜 地界女神:蛇女神 天空女神:鸽女神 自然女神:女兽主 (2)宗教活动的场所:山洞、山顶、家庭神祠。 (3)克里特宗教中的牛 对牛的崇拜 牛被用于祭祀 牛被用于娱乐
3、社会管理——以部落为单位,军事民
主制
有三种机构:军事首领、议事会和民众会。 军事首领(巴赛勒斯)是公举出来的部落领袖,平时管理 祭祀和裁决争讼,战时统率军队。仍未完全脱离生产劳动。 议事会由氏族长老组成,有广泛的权力,重大问题首先由 议事会讨论。 民众会由全体成年男子亦即全体战士组成,对重大问题如 作战、媾和、移徙和推举领袖等,以举手或呼声等方式进 行表决,它原则上拥有最高权力。 军事首领和长老的权力越来越大,重大问题往往先由议事 会决定,民众会只作形式上的表决。贵族力图压制普通氏 族成员的意见,甚至长期不召开民众会。 荷马时代后期,部落的管理机构开始向国家统治机关过渡。
5古代希腊

(2)数学
欧几里得
阿基米德
6、城邦政治文化
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小国寡民 ◆独立性强 ◆政治建制带有强烈 的民主色彩
君主制 贵族制 民主制
雅典民主制的建立与巩固
梭
梭伦时代:
伦
公民大会、四百人会议、陪审法庭
3、它的贵族会议和公民会议等民主机构为中世纪的西方 人接受下来,并改造成为后来的参议院和众议院。
古代希腊文化的人本主义特征:
人本主义即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以人为一切社会 活动的出发点。人本主义是古代希腊文化的本质特征,它 在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古希腊文化的各大要素中均 有体现。
宗教信仰上,古希腊人认为“神人同形同性”。在希 腊人眼里,神不仅仅是一种威严的外在力量,它还是人类 的朋友,与人类处于对等的关系上,有人的七情六欲,喜 怒哀乐和悲欢离合,所不同的是,他们长生不老,本事高 强。这样的神,实际上是集人性和神性于一身的神,它寄 寓了人们战胜自然界的愿望。
史学上,古希腊史学思想的基本特征是人本观念,主 要表现为对人的历史的叙述,对人的行为、目标、人的成 败的历史的叙述。古希腊史学家的人本观念强调认识人类 自身的历史。历史的功用不是为神唱颂歌,而在于保存人 类的功业,使之垂训千古,教育后世,这是希腊史学中人 本思想的最后归宿。从记神事发展到记人事,从用虔诚的 笔调记下神明的恩赐发展到用批判的精神记载人类的功业, 这是史学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迈 锡 尼 文 明 的 狮
子
门
特
金
洛
苹
伊
果
遗
的
址
故
事
西方史学史

西方史学史绪论1.概括西方史学发展的各个阶段及主要特征(1)阶段一:前5C-5C古典史学时期局限性:①仍用神灵的意志来解释战争的结局和罗马强盛的原因②过分突出了历史著作的叙事性和文笔的生动,损害了历史的真实③历史的叙述上缺乏明确的时间尺度成就:①历史学家通过原因的分析试图揭示历史事件的真正动因②历史学家“知道历史的作用首先在于获得真理”③历史学家认识到“是人类历史的叙述,是人的事迹、目的、成败的历史”(2)阶段二:5C-14C初中世纪的基督教史学时期①人类历史被描绘成在上帝意志的支配下,上帝的信徒和魔鬼的信徒进行斗争的历史成就:在时空观念上超越了古典时代①历史研究的范围大大拓展②历史记载有了准确的纪年(3)阶段三:14C初-19C末20C初文艺复兴开创了西方史学的近代史学时期发展:①该时期是西方近代史学中人神之战,人战胜神的时期②历史考辨方法得到进一步发展③历史哲学开始产生④19C是历史学的大繁荣时期,历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4)阶段四:20C初-今现代史学特点:思辨的历史哲学继续发展,但分析的历史哲学更受欢迎。
吸取了实证史学的有点,注重跨学科总体研究的法国“年鉴学派”历久不衰,成为当代史学的楷模。
二战后,众多的社会科学分析方法进入了历史学领域,反映了当代史学科学化、精密化、整体化的发展趋势。
马克思主义史学结束了遭受史学界冷落的状态,渗入到专业历史学家中间。
2.了解中国史学界对西方史学研究的状况借助日本的间接介绍到直接接触西方史学原著从翻译他人之作到自己撰写著作(2)时期二:建国-1978 初步发展与遭遇坎坷大转变:从引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转变为马克思主义史学60S年代初,西方史学史得到学术界关注:西方史学史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的意见被提上来在高校历史系的教学中确立了应有的地位出版不少有关西方史学的译著(3)时期三:1978-今初步繁荣与转型:研究最活跃、成绩最多第一章古典史学一、名词解释1.赫克泰阿斯米利都人,希腊第一位历史家。
希腊文明

黑暗时代
前1200到前800年是希腊文化的衰退时期; 同时代的其他文明也发生了衰落,如埃及 文明、亚述文明等。 主要史料《荷马史诗》。 经济后退,社会混乱。
米诺斯文明
米诺斯王宫之一
米诺斯文明
• 克里特岛的国王米诺斯自称是宙斯之子。米诺斯的妻 子和公牛私通,生下一个牛首人身的怪物。米诺斯命 造一座宫殿囚禁怪物。怪物要吃童男童女,雅典英雄 提修斯,决意为民除害,来到克诺索斯。米诺斯王的 女儿爱上了提修斯。她送给提修斯一团线球和一柄魔 剑,线头系于迷宫入口处。提修斯手提魔剑,一路放 线,进入迷宫。经过一场恶斗,斩了牛怪,然后沿着 线路走出迷宫,同公主结为夫妻。
地理环境
“希腊‘一词来源于拉丁语,但是同一读音 的拉丁词也有“低贱”之意,现在的希腊 人更愿意用更古老的名称“海伦”。 希腊半岛多山,北部叫做马其顿。农作物 为大麦、谷类、葡萄与橄榄。 半岛靠海,绝大多数城邦距海洋不超过40 公里,属于地中海气候。
希腊文明的发展阶段
克里特文明:前2000年到前1400年。 迈锡尼文明:前1400年到1200年。 黑暗时代:前1200年到前800年。 城邦时代:前800年后。 注: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共同组成了 爱琴文明。
古风时期
• 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500年是希腊历史 上的“古风时期”。希腊人的称谓开始成 为该地区人们的通用称谓。传统上的“希 腊”历史开始。
古风时期
• 到了公元前7世纪末,希腊各城邦的经 济几乎完全变成了外向型,其中最显著 的标志是海上贸易成为经济主导。
古罗马古希腊时代特征

古罗马古希腊时代特征政治上:古罗马民主政治机构为人类提供了一套先进的管理模式,给后人世界以借鉴,成为现代西方民主政治源头,而在古罗马政治制度中,罗马法独树一帜,构成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是现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法律根底。
罗马法蕴含着人人平等,法律至上具有超越时间和地域的永恒价值,成为西方资产阶级法律制度的先声,并影响亚洲,美洲国家的法律制定。
经济上:兴旺的奴隶制商品经济为希腊的民主,罗马法的开展提供了经济根底和社会条件。
文化:古代雅典的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早期人文思想家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主张用教育来塑造人的个性,他们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成为年改为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3~16世纪时代特征经济上:1、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开展,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之间先对的孤立状态,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经济全球化由此起步。
2、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扩张开始,它为欧洲资本主义开展提供了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封建主义的衰落,为工业化的到来提供了根底。
思想文化: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传播了人文主义,解放1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开展,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推动着欧洲朝着理性化,科学化的方向开展。
17世纪—18世纪〔革命时代〕经济:殖民扩张不断发张,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廉价原料和市场,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是人类开始迈入工业时代。
政治方面:英美法资产阶级开始了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并建立了代议制民主政体,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民主化和法制化的进程。
文化方面: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人类进入科学时代,同时也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土壤,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套政治设想。
并冲击着专制王权和宗教神权,推动了人类社会走向理性化。
19世纪~20世纪初时代特征经济上: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后逐渐走向欧美国家扩散,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初步形成,整个世界开始在此根底上连成一体,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工业文明转型,工业时代到来。
古希腊发展的六个时代及其特征

古希腊发展的六个时代及其特征古希腊发展的六个时代及其特征爱琴文明时代(前20-12世纪)荷马时代(前11-9世纪),特洛伊战争后北方的多利亚人趁机南侵灭了迈锡尼各古国,但未建立自己的国家,前1000到800年,希腊各地又回到了原始社会时代,,反映该时期历史情况的主要是《荷马史诗》,这一时期希腊处于军事民主制阶段,设有议事会,民众会和军事首长,用铁也较普遍。
古风时代(前8-6世纪)公元前8世纪希腊地区重新普遍出现国家(城邦国家),这一时期的文献资料多集中与希西阿德的诗篇中,故称希西阿德时期。
(一)、希腊城邦体制的特点:公民政治获得较充分的发展,乃至建立起奴隶制民主政治,王权日渐衰微,城邦公民政治具有最高权威。
(二)、海外殖民产生的原因及影响:从公元前8世纪中叶到6世纪的200多年间,希腊殖民者在地中海、黑海地区建立数以百计的殖民城邦。
形式:由某一城邦发起,它就是母邦,把部分公民移到海外另建家园,它就是子邦(殖民城邦),是古风时代希腊国家形成和扩散的一种表现形式。
原因:⒈人口增加,耕地有限到海外找地⒉土地兼并破产失地到海外另谋生路⒊商业发展到海外谋求原料和开辟市场⒋政治失败被遣送出国或安排于外者⒌遇到严重灾荒,殖民海外以求渡过难关。
影响:⒈对土著居民是一场灾难⒉对希腊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为古典时代奴隶制经济打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是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实力日益扩大,使得城邦分立的政治局面长期存在下去。
古典时代(前5世纪-4世纪中期)(一)、奴隶制经济的到了充分发展,分为斯巴达式和开俄斯式,农业中使用奴隶的情况:⒈斯巴达式的国有奴隶⒉贵族田庄中使用的奴隶⒊自耕农和小农所私有和使用的奴隶。
奴隶制经济(公元前5世纪达到极盛)的特点:⒈希腊奴隶使用很普遍,却以小规模为主⒉占优势的是小农和小作坊经济⒊商业经济的比重较其他古代社会大⒋不以本城公民为奴,所使用的都是外邦人和蛮夷。
(二)、城邦危机:城邦经济是以小农经济和手工业为基础,伯罗奔尼撒战争后城邦争霸混战,军队将领大发战争财,与这种大奴隶主经济相对应的是公民中中小农和手工业者破产日多,从而加剧了社会分化,动摇了城邦赖以生存的基础,导致了城邦危机。
古希腊雕塑三个不同时期特点

古希腊雕塑三个不同时期特点古风时期公元前750年—前6世纪末,因这时期的雕刻艺术呈古朴稚拙的风格而得名;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下半期—公元前334年,指希波战争结束至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开始东侵;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34年—30年,指罗马灭亡埃及托勒密王朝这一历史时期。
古希腊三个时期雕塑的详细特征1、古风时期:公元前8世纪到6世纪,希腊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部落首领的权力完全消失,原始公社瓦解,奴隶制度在希腊形成,开始建立了奴隶制的城邦国家。
由于陆地贫瘠,城邦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导致海上扩张和殖民统治。
这两个方面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使希腊在政治上与经济上很快成为地中海世界的一支强大的力量。
在荷马时期,雕刻艺术仅是一些小雕像。
真正古希腊雕刻史的首页应从古风时期开始。
因为古希腊雕刻中最突出的人体雕刻就是在这一时期奠定基础的。
2、古典时期:历时半个世纪的希波战争,最终以希腊的胜利而告结束。
在希波战争中,雅典是希腊各城邦的盟主,城市虽然遭到战争的破坏,但是战争胜利而缴获的大量财富,又使希腊的经济繁荣起来。
作为城邦盟主的雅典,对外以霸主身份发展自己的势力,对内实行民主政治,给人民以更多的富足与自由,从而使雅典成为当时欧洲最美丽繁荣的城市,也使雅典自公元前5世纪中叶进入了“伯里克利斯的繁荣新时代”。
3、希腊化时期:希腊化时期一般指公元前334—30年,又称希腊主义时期。
这一时期从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东征波斯,到公元前30年罗马帝国灭亡埃及托勒密王朝,前后共300余年。
马其顿希腊王经过南征北战,使帝国版图跨越欧亚非三大洲,成为希腊的鼎盛时期。
崇尚文化艺术的亚历山大王使希腊艺术广为传播东方,又从古代东方文化中吸收营养,从而使东西方文化开始交流与结合,促进了文明的新发展。
随着城邦国家的瓦解,政治、宗教、艺术也逐渐丧失了严肃性和公民性。
艺术开始成为满足少数贵族统治者自我炫耀、享乐和粉饰现实的手段。
这就使神在艺术中的地位降低,人和人的生活更多地出现于艺术题材中。
古代希腊建筑特点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古希腊建筑开欧洲建筑的先河,各国建筑更是深受其影响,所以要研究西方各时代和各地区的建筑,也必以希腊建筑为开端。
古希腊的发展时期大致为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1世纪,即到希腊被罗马帝国兼并为止。
从时间上分,古希腊建筑的发展时期大体上可以分为早期爱琴时期(Aegea n Architecture)、中期古典时期(Greek Architecture)和晚期希腊化时期(H ellenic Architecture)三大发展序列。
1.爱琴时期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建筑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形式。
爱奥尼亚人城邦形成了爱奥尼式建筑、风格端庄秀雅;多立安人城邦形成了多立克式建筑,风格雄健有力.到公元前6世纪,这两种建筑都有了系统的做法,称为“柱式"(见古典柱式)。
柱式体系是古希腊人在建筑艺术上的创造。
2。
古典时期公元前5~前4世纪,是古希腊繁荣兴盛时期,创造了很多建筑珍品,主要建筑类型有卫城、神庙、露天剧场、柱廊、广场等。
不仅在一组建筑群中同时存在上述两种柱式的建筑物,就是在同一单体建筑中也往往运用两种柱式。
雅典卫城建筑群和该卫城的帕提农神庙是古典时期的著名实例。
古典时期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科林斯城形成一种新的建筑柱式──科林斯柱式,风格华美富丽,到罗马时代广泛流行.3。
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后期到公元前1世纪,是古希腊历史的后期,马其顿王亚历山大远征,把希腊文化传播到西亚和北非,称为希腊化时期。
希腊建筑风格向东方扩展,同时受到当地原有建筑风格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地方特点。
由于宗教在古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地位,因而古代国家的神庙往往是这一国家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的代表,希腊亦不例外。
古希腊是个泛神论国家,人们把每个城邦,每个自然现象都认为受一位神灵支配着,因此希腊人祀奉各种神灵建造神庙。
希腊神庙不仅是宗教活动中心,也是城邦公民社会活动和商业活动的场所,还是储存公共财富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希腊发展的六个时代及其特征
爱琴文明时代(前20-12世纪)
荷马时代(前11-9世纪),特洛伊战争后北方的多利亚人趁机南侵灭了迈锡尼各古国,但未建立自己的国家,前1000到800年,希腊各地又回到了原始社会时代,,反映该时期历史情况的主要是《荷马史诗》,这一时期希腊处于军事民主制阶段,设有议事会,民众会和军事首长,用铁也较普遍。
古风时代(前8-6世纪)
公元前8世纪希腊地区重新普遍出现国家(城邦国家),这一时期的文献资料多集中与希西阿德的诗篇中,故称希西阿德时期。
(一)、希腊城邦体制的特点:公民政治获得较充分的发展,乃至建立起奴隶制民主政治,王权日渐衰微,城邦公民政治具有最高权威。
(二)、海外殖民产生的原因及影响:从公元前8世纪中叶到6世纪的200多年间,希腊殖民者在地中海、黑海地区建立数以百计的殖民城邦。
形式:由某一城邦发起,它就是母邦,把部分公民移到海外另建家园,它就是子邦(殖民城邦),是古风时代希腊国家形成和扩散的一种表现形式。
原因:⒈人口增加,耕地有限到海外找地⒉土地兼并破产失地到海外另谋生路⒊商业发展到海外谋求原料和开辟市场⒋政治失败被遣送出国或安排于外者⒌遇到严重灾荒,殖民海外以求渡过难关。
影响:⒈对土著居民是一场灾难⒉对希腊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为古典时代奴隶制经济打发展奠定了基础,也
是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实力日益扩大,使得城邦分立的政治局面长期存在下去。
古典时代(前5世纪-4世纪中期)
(一)、奴隶制经济的到了充分发展,分为斯巴达式和开俄斯式,农业中使用奴隶的情况:⒈斯巴达式的国有奴隶⒉贵族田庄中使用的奴隶⒊自耕农和小农所私有和使用的奴隶。
奴隶制经济(公元前5世纪达到极盛)的特点:⒈希腊奴隶使用很普遍,却以小规模为主⒉占优势的是小农和小作坊经济⒊商业经济的比重较其他古代社会大⒋不以本城公民为奴,所使用的都是外邦人和蛮夷。
(二)、城邦危机:城邦经济是以小农经济和手工业为基础,伯罗奔尼撒战争后城邦争霸混战,军队将领大发战争财,与这种大奴隶主经济相对应的是公民中中小农和手工业者破产日多,从而加剧了社会分化,动摇了城邦赖以生存的基础,导致了城邦危机。
马其顿统治时代(前4世纪晚期-2世纪中期)
公元前338年,喀罗尼亚战役希腊联军战败,失去了政治独立,公元前337,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于科林斯召开全希腊会议,成立“希腊同盟”,确立了马其顿对希腊的统治地位。
公元前301年,伊蒲苏斯战役后,马其顿亚历山大分裂,安提柯王朝统治希腊,公元前168年,马其顿本土为罗马征服,公元前146年,希腊全境落入罗马统治之下。
希腊化时代(前334-30)
时间上指亚历山大东征到托勒密埃及并入罗马帝国这一时期,是古希腊文明与埃及文明、西亚文明、印度文明相融合的历史进程,这一时期的希腊化国家有马其顿的安提柯王朝、埃及的托勒密王朝,西亚的塞琉古王国,小亚细亚的帕加马王国和本都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