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绳无损探伤仪作业指导书
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1

目录1总则2人员要求3设备4分析前准备5 作业方法及工艺要求6 出具检验结果7 安全技术措施8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9 附录1 总则1.1 工程概况***工程(**MW)#*机组安装中要求对所有含合金成分的设备元部件(制造厂文件明令严禁解体的除外)、组合件必须做***%的光谱复查。
可解体或散装设备,要逐零件复查,组合件的所有焊口两侧及焊缝100%复查。
对现场用合金材料,安装前必须??%光谱检验,安装后必须??%光谱复查。
光谱分析工作量将近?万点,光谱分析工作极其繁重。
1.2 作业指导书概述1.2.1 编制目的:明确光谱分析的整个过程及各方面要求,保证工作质量及安全。
1.2.2 适用范围:适用于电力系统火力发电厂设备的高温高压管道和各类合金钢部件,以及他们的焊接接头,焊接材料(焊丝、焊条)的光谱分析工作。
1.3 编制依据1.3.1 《??MW工程?#机组金属检验施工组织设计》1.3.2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DL/T869-2004(以下简称《焊规》)1.3.3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 DL438-20001.3.4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 DL612-19961.3.5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部发<1996>276号1.3.6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1.3.7 《火电发电厂金属光谱分析导则》1.3.8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火力发电厂)》DL5009.1-20022 人员要求2.1 从事光谱分析的工作人员须经专业培训,并经光谱分析人员资格鉴定委员会考试合格,取得资格证书方级从事光谱分析工作。
2.2 光谱分析人员的视力应在1.0以上,色肓者有能担任光谱分析工作。
2.3 了解安全防护知识,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
2.4 光谱分析高级人员a)应全面了解光谱工作项目和工作量,协助技术人员制定工作计划和拟定技术措施。
钢丝绳无损探伤仪作业指导书

钢丝绳无损探伤仪作业指导书一、仪器组成整套仪器由永磁传感器、实时数据采集器、固定套索、数据通讯线、以太网连接线、RS232串口连接线、智能充电器和软件光盘组成,现场测试需配合笔记本电脑进行测试,软件的安装详见产品说明书。
二、传感器的安装传感器的安装采用静态安装法,通过侧面的锁扣打开传感器如下图: 永磁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固定套索数据通讯线智能充电器软件光盘将被测钢丝绳套入传感器中心,如下图:然后将传感器扣住,安装传感器时应注意:1、应确保仪器处于稳定的状态;2、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3、使用必要的软连接对检测仪器进行必要的保护;4、正确选择钢丝绳的运行方向。
三、仪器整体连接示意图按照图示顺序连接好仪器和电脑,通过以太网连接线将数据采集器(实时报警器)与电脑网线接口连接,设置电脑IP(详见说明书)。
四、检测系统操作五、评估系统软件介绍在测试前准备和被测钢丝绳相同规格的样绳一根,长度2米左右,在样绳上面预先剪断2处断丝,第一处1根,第二处2根,对样绳进行标定。
双击桌面上“UDP钢丝绳探伤系统”软件,如下图:在系统菜单中设置串口,设置菜单中输入钢丝绳资料(如有同类型的参数可以直接选择),如下图:确定后单击操作菜单→人工监控进入测试界面,如下图:单击开始按钮进行测试,被测钢丝绳的运行速度建议不超过3m/s,测试完成后点击数据保存按钮,输入文件名称即可保存。
数据分析:单击操作菜单→局部探伤评估LF,选择已保存的测试数据,打开,如下图:图所示:在一根断丝处,根据下放的VPP值可以确定第一门限值,即两个值相加除以2在乘以0.85得出第一门限值,第二门限值输入稍小一些即可。
下一步确定界面基准值,在一根断丝处中间有LMA0,对应的数据就是样绳的截面基准值,将确定好的门限值和截面基准值输入到钢丝绳参数中保存,即可对该规格的钢丝绳进行现场测试测试。
测试报告的生成详见产品说明书。
无损探伤作业指导书

无损探伤作业指导书・DOC便携式磁粉探伤机所用磁探仪提升力M44N,且符合《GB372130/100型标准试片的缺陷磁粉堆积清晰显示才能进行探伤,连续工作1小时后应进行校验。
3、3、3、3使用钳式探伤仪探伤必须作两次大体垂直的磁化;磁化时必须有重迭区,以免漏检。
3、3、3、4磁悬液,采用水剂磁悬液,磁膏加水,按产品说明书配制。
3、3、3、5施加磁悬液,采用湿磁粉连续磁化法,在通磁化电流时,应同时施加磁悬液,磁化电流每次持续时间为2s左右,停施磁悬液至少Is后才能停止磁化。
3、3、3、6磁悬液应采用喷洒等方法,使用时,磁悬液应不断摇晃,以免浓度不够。
3、3、3、7观察:在充足的光线下,仔细观察,有怀疑时擦去磁粉后重擦,如能显示出与前次相同磁痕,方能确认为缺陷。
3、3、3、8记录:磁粉显示的缺陷作好详细记录,记录下缺陷的部位、长度、条数等,以及探伤者和探伤日期。
3、3、4质量评定:按标准进行评定3、3、5安全与搬运3、3、5、1安全:选用相匹配的电源,安全用电,要脚穿绝缘鞋,仪器外壳应加可靠地线。
3、3、5、2搬运:移动过程中,轻拿轻放,不碰撞,外出装箱时应用填料(海绵、泡沫等)填充好,防止电源箱倒置,防止激烈振动。
3、4渗透探伤3、4、1检测依据:根据相应的标准质量部无损探伤作业指导书日期xx年10月30日页数第4页共5页3、4、2渗透探伤前的准备3、4、2、1渗透探伤使用剂系易燃、微毒液体,操作时要严禁火种和采取必要的通风措施。
如在容器内操作,尚需采取防毒措施,以防操作人员中毒。
3、4、2、2渗透探伤前,应对受检表面及附近30伽范围内进行清理,不得有污垢、蚀锈、焊渣飞溅、氧化物。
当受检表面妨碍显示时应打磨或抛光处理,在受检面用钢印打编号并用于受检面有较大反差的油漆标明检验结果的标识。
3、4、2、3渗透剂的选用与保存a)着色法渗透剂中配有颜料,其对比色应能在日光或正常的室内照明下达到可见的程度。
b)购回的渗透使用剂(DPT—5)需存放在阴暗通风处,存放温度应低于40°C。
钢丝绳芯输送无损探伤仪说明书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范晓斌JDB-1型钢丝绳芯输送带无损探伤仪使用说明书北京吉泰科仪检测设备有限公司一.二. 性能产品标记:面板上“”表示本机为短时加载连续运行产品,一般以开一分钟停三分钟为宜,并且当前一次开机后关机,至后一次开机,中间必须间隔至少5秒钟以上;面板上“”符号表示本机有电离辐射;面板上“”符号表示本机是防电击程度为B型的设备;主机上绿色指示灯表示仪器是否上电;主机上黄色指示灯表示仪器是否加载;主机上的绿色按钮是启动按钮设备贮存条件:三. 应用范围是各医院外科特别是骨伤科医生的必备工具,门、急诊、出诊、查房及手术现场X射线的反复检查,并在轻金属科研、实验、科教以及科学仪器中也广泛使用。
四. X射线的泄漏与安全性本机的加载电压为75kV, 电流为,在此条件下,超出最大影像接受平面的范围为3 0mm,允许最大的空气比释动能为150μGy/h。
对X射线的泄漏采用了一系列严密而谨慎的有效措施,包括射线源的铅罩、像增强器前后的防护铅板、萤光屏观察窗用的铅玻璃及采用准直器装置等,固使用时无需作任何特殊防护。
本机为手提式设备,经常的移动可能导致部件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偏移,因此本机应进行周期性的漏射线检测,以保证漏射线剂量在允许的范围内。
一旦发现漏射线超标,应马上停止使用,并与生产商取得联系。
五.操作方法⒈将大的防护铅板内圈的三个孔套入到像增强器前铝板的三个螺钉上,转动大盘以防落下。
⒉本机采用交直流两用供电方式使用,使用交流时直接将插头插入插座即可;直流使用前请先用充电器将两节电池分别充电。
使用时将电池插入电池槽中(注意方向,正确方向时尾部露出4厘米左右),此时主机上的绿色指示灯应亮,黄灯不亮,。
如果有异常一般为电池没电,请进入充电程序。
如果一切正常而绿色指示灯仍不亮或黄色指示灯一直亮,请立即封存仪器并联系生产商或销售商;⒊按下开关按钮,主机上黄色指示灯亮,经数秒后(灯丝预热)萤光屏亮,即可实时观察。
探伤作业指导书

一、钢轨探伤
1. 目的与要求
目的:钢轨伤损检查。
要求:钢轨伤损的判伤作业人员需具备国家无损检测Ⅰ级及以上资格、焊缝伤损的判伤需具备国家无损检测Ⅱ级及以上资格。
2. 适用范围
2.1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采用钢轨探伤仪对线路钢轨母材及焊缝进行探伤作业。
3. 引用标准
《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路线路修理规则》、TB/T2340-2012《钢轨超声波探伤仪》、GB/T10061-1999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
4. 工具材料
4.1 普通线路作业使用的钢轨探伤仪必须符合TB/T2340-2012标准要求。
4.2 防护用品:
4.2.1 上道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穿着防护服,夜间必须穿着带有反光标志的防护服。
4.2.2 驻站联络员及现场防护员应按规定携带防护用品和各种记录手册。
5. 作业程序。
探伤作业指导书

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磁粉检测部分)1. 目的与范围1.1目的:使我公司涉及的产品无损检测过程得到有效控制。
1.2范围:对API 4F第4版覆盖的井架、底座、天车及API 7K第5版覆盖的绞车输入轴。
2. 引用文件API 4F第4版钻井和修井井架、底座规范API 7K第5版钻井和修井设备AWS D1.1-2008 美国钢结构焊接规范ASME BPVC V-2010 锅炉及压力容器国际性规范V无损检测ASTM E709-2001 磁粉检验的标准推荐操作方法ASNT SNT-TC-1A-2011 无损检测人员的鉴定与认证ASTM E543-09 无损检测机构资格认可的实施标准3. 人员资格直接为我公司进行磁粉检测工作的人员必须经国家技术监督部门授权的机构培训,并按ASNT-SNT-TC-1A(无损检测人员的鉴定与认证)进行鉴定,并取得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磁粉检测Ⅱ级及以上资质证书,矫正视力不得低于1.0,并且一年检查一次,不得有色盲和色弱,持证上岗。
4. 检测设备4.1 CDX-1型荧光磁粉探伤机。
此设备应每年校准一次。
4.2 30/100试片。
用于检测磁粉检测设备、磁粉和磁悬液的综合性能,了解被检工件表面有效磁场强度和方向、有效检测区以及磁化方向是否正确。
4.3磁粉及磁悬液4.3.1选用荧光磁粉、无味煤油配制的浓度为0.5~3.0g/l(沉淀浓度0.1~0.4ml/100ml)的磁悬液。
每8小时或每班次应对湿粉浓度进行一次检查。
4.3.2湿磁粉的浓度应采用梨形离心管测定它的沉淀体积来决定。
在取样之前,通过循环系统旋转磁悬液至少30分钟,取100ml溶液,并允许它沉淀30分钟,在试管底部的沉淀表示溶液中磁粉深度。
荧光磁粉沉淀体积应是100ml,磁悬液中为0.1~0.4ml。
如果磁粉沉淀物显示处松散的聚集而不是一个固体层,则应重新取样,若仍是松散的聚集物,则磁粉可能被磁化,需要更换磁悬液。
4.4 相关设备的检验周期5. 检测工序及其要求5.1 检测工序:API 4F:在焊缝完成并冷却至环境温度后;API 7K:磁粉检测应当在最终热处理和最终机加工后进行检验。
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

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一、概述无损检测是一种能够在不破坏或改变材料原有形态的情况下,通过对材料进行各种检测手段和方法,来评估材料及构件的完整性和质量的一种技术手段。
无损检测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化工、建筑等领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作业指导书将介绍无损检测的基本原理、常用的检测方法以及如何进行无损检测作业。
二、基本原理1.1 声波无损检测:利用声波的传播特性来测试材料中的缺陷及其他问题。
1.2 磁性无损检测:利用材料对磁场的反应来评估材料的质量和缺陷情况。
1.3 热辐射无损检测:通过检测材料发出的热辐射来评估材料的状况。
1.4 X射线无损检测:利用X射线的穿透性和吸收性来检测材料的内部结构和缺陷。
1.5 超声波无损检测: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的速度和反射来判断材料的质量和缺陷情况。
三、常用的检测方法2.1 直接声传播法:将声源直接放置在被检测的材料上,并通过分析声波的传播情况来判断材料的状况。
2.2 磁粉检测法:通过在被检测材料表面涂覆磁性粉末,在施加磁场的情况下观察磁性粉末的分布,以判断材料是否存在缺陷。
2.3 热红外检测法:利用热红外相机来检测材料发出的热辐射,通过分析热辐射的分布情况来评估材料的状况。
2.4 射线透射法:利用X射线的穿透性和吸收性,通过对材料进行透射检测,观察X射线透射的情况来评估材料的内部结构和缺陷。
2.5 超声波扫描法: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速度差异和反射情况,通过对超声波信号进行扫描和分析,来判断材料的完整性和质量。
四、无损检测作业步骤3.1 确定检测目标和需求,了解被测材料的特点,以及可能存在的缺陷情况。
3.2 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设备,根据被测材料的特点和要求,选择适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和设备。
3.3 准备工作,包括材料的清洁、表面处理、安全措施等工作。
3.4 进行无损检测作业,根据选定的检测方法和设备,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检测,记录数据和观察结果。
3.5 数据分析和结果评估,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判断材料的质量和缺陷情况。
探伤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范设备操作,给予工作指导。
2.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的探伤机的操作指导。
3.职责
生产部负责设备操作的归口管理;员工负责设备操作规程的执行。
4.程序
4.1每月对探伤机用试片检测其性能状态,并作好记录。
4.2用磁粉液对工件喷淋后进行周围纵向综合磁化探伤。
4.3荧光灯采用黑光高压汞灯炮,规格 125W。
4.4粉液:磁粉+介质
介质:煤油
磁粉:350粒度黄磁粉
配比为每公斤悬介质中加入5克,视生产产品多少(3~6个月)定期用200目滤磁粉液中铁屑等杂质。
4.5将工件放入盘中,盘子放在磁器上启动电源开头对工件进行均匀喷淋,经磁粉液喷淋后的工件,探伤工在汞灯下认真仔细进行检查,发现有裂纹的工件应投入废品箱进行隔离,并作好记录。
4.6检验合格的工件,打开开关用手拿着通过磁器中间位置进行退磁,工件必须100%退磁。
4.7退磁后的工件,应及时做好记录(合格的可不做记录)和产品标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丝绳无损探伤仪作业指导书
一、仪器组成
整套仪器由永磁传感器、实时数据采集器、固定套索、数据通讯线、以太网连接线、RS232串口连接线、智能充电器和软件光盘组成,现场测试需配合笔记本电脑进行测试,软件的安装详见产品说明书。
二、传感器的安装
传感器的安装采用静态安装法,通过侧面的锁扣打开传感器如下图: 永磁传感器
数据采集器
固定套索
数据通讯
线
智能充电
器
软件光盘
将被测钢丝绳套入传感器中心,如下图:
然后将传感器扣住,安装传感器时应注意:
1、应确保仪器处于稳定的状态;
2、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
3、使用必要的软连接对检测仪器进行必要的保护;
4、正确选择钢丝绳的运行方向。
三、仪器整体连接示意图
按照图示顺序连接好仪器和电脑,通过以太网连接线将数据采集器(实时报警器)与电脑网线接口连接,设置电脑IP(详见说明书)。
四、检测系统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