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护理

合集下载

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的护理对策与体会

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的护理对策与体会

牡丹江 医学院学报
20 0 8年
第2 9卷
第 5期


J OURNAL OF MUDANJANG MEDI I CAL C OU 正 G E Vo. 9 NO. 2 0 12 5 08
‘ ,l 。
再应用弹力绷带加压 , 使得 足部暗红 色加重 , 患者感 到恐惧
宜的温湿度 , 以利静脉 回流。注意保 暖, 室温应保持在 2 5度
左右 。创造无烟环境 , 劝患 者戒烟 , 同时告诫 探视 者暂时 不 吸烟 , 因烟 中的尼古丁会 引起小 血管的痉挛 , 利于疾病 恢 不
复。
23 患肢护理 .
卧床 1 2周 , 患肢抬 高 1 。~ O , — 将 5 3 。 以利
体被 动运 动, 以利静 脉回流 , 加速血液循 禁止按摩 以防栓子脱落。用药后 观察 患肢 的色泽

后的患者 , 应知道其早期 活动 , 并抬高患肢 , 这对静脉血栓形
成 的 预 防 至关 重 要 。
温度 、感觉和足背动脉 的搏动 , 日测量 腿 围, 时了解 每 及
合 医生做好凝血时间 、 血小板计数 、 血酶原时 间等检查 , 凝 观
察患肢及躯干部有无 出血点 , 有无血尿 , 牙龈 出血 以及 鼻衄 等出血倾 向, 有无黑便 , 咖啡样或血性 呕吐物 , 注意消化道 出
血的发生 , 以防止应激性溃疡 。 2 5 宣传教育工作 . 肢体静脉血栓形成多因为患者年老体 弱, 长时间卧床所致 , 针对此类患者应针对病因 , 多鼓励做肢
部治愈出院。
2 护 理 对 策
肢体凹陷性水肿 , 脉搏增快 , 提示 或 肾功能受损 , t b 应报告 医
生查明原因处理。

1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病人的护理

1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病人的护理
君 工 作 单 位 :1 0 2 中 国人 民解 放 军 第 四 军 医大 学 第 一 附 属 医 院 西 京 703 ,
医院。 ( 稿 日期 : 0 9 7—3 ) 收 2 0 —0 0 ( 文编辑 卫竹翠) 本
暴 食 ] 同 时 以 低 盐 饮 食 为 宜 , 食 辛 辣 刺 激 性 食 物 。 多 食 。 禁 新鲜蔬菜 , 持大便通畅 。 保
3 n 开 窗 通 风 2 , 持 室 内空 气 新 鲜 。物 体 表 面 每 1用 含 0mi, 次 保 3 氯消毒液擦洗 , 地板 用 含 氯 消 毒 液 拖 地 2次 。为 防 止 交 叉 感 染 ,
每 日限 制 探 视 人 员 。
经过 2 O多 天 的 精 心 护 理 , 人 未 发 生 新 的感 染 及 并 发 症 , 病 并能站立行走准许 出院。告知病 人牢记 引起过 敏药 物的名 称 , 病 人 为 老 年 人 , 为 自 己 是 一 个 无 用 的人 , 认 拖 包 括 商 品 名 与 化 学 名 , 将 药 名 写 在 门 诊 病 历 上 交 病 人 妥 善 保 并 管, 以免 再 次发 生 过 敏 。 嘱 病 人 穿 清 洁 柔 软 的 棉 质 内衣 , 减 少 以 对皮肤的刺激 , 防止 皮肤 摩 擦 和 再 损 伤 , 嘱病 人 如 有 不 适 随 诊 。 参考文献 :
2 6 消毒 隔 离 加 强 消 毒 隔 离 , 病 人 安 置 在 隔 离 病 房 实 施 保 . 将 护 性 隔 离 。进 行 各 项 操 作 时 严 格 执 行 无 菌 操 作 , 集 中 进 行 。 并
病 人 入 院 时 意 识 清 楚 , 身 皮肤 黏 膜 充 血 , 全 皮疹 密 布 , 出皮 肤 , 高 自觉 瘙 痒 , 可见 散 在 出血 点 和 皮肤 表 皮 松 弛 、 落 , 并 脱 口腔 黏 膜 、 眼 部 结 膜糜 烂 , 两腋 下 皮肤 潮 湿 、 烂 、 液 。 右 手 腕 部 、 肘 关 糜 渗 左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的护理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的护理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的护理作者:邹令纯来源:《健康之路》2014年第07期摘要:通过对11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的观察和护理,总结认为做好消毒隔离和皮肤粘膜的护理是重点;密切观察病情,尤其是大剂量使用激素的副作用的观察,加强患者心理护理,营养支持是患者康复的基础。

关键词:药疹表皮松解护理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7.493【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303-01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TEN)是药疹中最严重的类型,以广泛的皮肤粘膜剥脱为特征,伴大量渗液,类似Ⅱ度烫伤样,病情进展迅速,全身中毒症状重,护理难度大,预后差[1]。

现将收治的11例TEN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我科共收治11例TEN患者,其中男3例,女8例,年龄15-83岁,平均年龄45岁,病程20—48天,致敏药物中解热镇痛药3例,抗生素3例,中草药5例,表现为用药后躯干、四肢开始出现散在紫红色红斑,继之出现大小不等松弛水疱,水疱很快破溃糜烂,严重者波及面颈部,口唇,会阴;伴有高热、呼吸困难等全身中毒症状。

1.2 治疗。

停用可疑致敏药物,给予足剂量的糖皮质激素(甲基强的松龙80-120mg/d)静脉滴注,其他措施包括抗感染、支持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密切观察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情况,及早发现处理肝肾功能衰竭,内脏出血等并发症。

本组11例痊愈/基本痊愈,均未留瘢痕,1例少许色素沉着,无1例护理并发症、无1例死亡。

2 护理措施2.1 环境准备。

病人安置单间,严格限制探视人员。

保持病室空气清新,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换气2次,调节室温26-28℃,湿度50-60%之间,病室每天空气消毒机消毒3次,1h/次,地面、墙壁、桌面用1%84喷洒,被服垫单均高压灭菌[1],及时更换,剪短手指甲,防止患者抓伤皮肤。

高龄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病人的护理

高龄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病人的护理
肤。
大 疱 性 表 皮 坏 死松 解 型药 疹 属 重 型 药疹 , 病 率 低 , 发 病 发 但
急骤 、 情 重 。我 院 2 0 病 0 7年 1月 ~2 0 年 1 月 治 疗 了 1 例 高 ・ 7 0 2 O 龄 重症 大 疱 性 表 皮松 解 型 药 疹 病 人 , 得 满 意 疗 效 。现 将 护 理 获
15 82
FAM I LY NURS u y ? 0 16No 7 E J l , 0 8Vo. . B -
完整 , 05 用 素 软膏外敷 ; 处 用 高龄大 疱 性 表 皮 松 解 型 药 疹 病 人 的 保 持瘢 痕 壁纱 布覆盖 ,. 新 霉疼 痛 、 液 多予躯 干 四肢 糜 烂500 消毒 凡士林 外阴糜 烂 、 渗 高锰 酸 钾 1 0 : 护 理 溶 液湿 敷 , 外 线 照 射 , 日 2 , 次 1mi, 促 进 糜 烂 面 愈 红 每 次 每 n以
皮 肤 肌 肉捆 紧感 , 予 1 葡 萄 糖 酸 钙 1 应 O OmL+ 生 理 盐 水 1 0 0
mL静 脉 输 注 1 , 服弥 可 保 营 养 神 经 , 用 碘 伏 、 匹 罗 星软 周 口 外 莫 膏 抑 制 细菌 感 染 。 1 病 人 口 腔 舌 侧 及 颊 黏 膜 有 白 色 膜 状 物 , 例 涂 片 可 见 到 真菌 孢 子 , 3 小 苏 打 溶 液 漱 口, 日 2 。 眼结 用 每 次 膜 有 分 泌物 , 4 硼 酸 挤 入 眼 内 , 持 眼 睑 清 洁 , 用 保 防止 眼 睑 粘 连 , 日 2次 。经 常协 助 病 人 翻 身 , 当按 摩 身 体 受 眶 部 位 的皮 每 适
食 用绿 色蔬 菜 、 蕉 、 汁 等 含 钾食 物 ; 给 予 高 蛋 r 、 维 生 香 果 宜 。 高 顺 素 、 消 化 的 饮 食 。三餐 定 时 , 度 适 宜 , 免 进 食 带 小 骨 刺 的 易 温 避 食物 , 以免 损 伤 口腔 黏 膜 和 消化 道 黏 膜 导 致 感 染 。 2 5 应 用 皮 质 类 激 素 的护 理 . 用 药 前 测 血 压 、 重 、 糖 和血 体 血

8例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患者的护理

8例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患者的护理

低 使 呼 吸道 黏 膜 干 燥 。 日通风 1 2 , 次半 小 时 , 持 室 内 空 每 ~次 每 保 气新 鲜 , 每 日空 气 消 毒 2 。 品用 1 并 次 物 %的含 氯 消 毒 剂擦 拭 , 面 地 湿 扫 湿 拖 , 面 干 燥 时 可 在 地 面 适 当 洒 水 。 格 控 制 探 视 人 员 及 地 严
护 理 , 患 者康 复 的基 础 。 是
关 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疹 ; 皮 坏 死松 解 ; 药 表 护理
中 图分 类号 : 435 1 7. 1 文献 标识 码 : B 文 章编 号 :O 6 6 1(0 20 — 0 10 10 — 4 12 1 ) 03 — 2 8
大 疱 性 表皮 坏 死松 解 型 药疹 是 重 症 药疹 之 一 , 最 严 重 的一 是 种 类 型 , 床 较 少见 l 病 死 率 达 2%~0 2其 起 病 急 , 临 】 I , 5 4 %t  ̄ 。 皮肤 表现 为 表皮 全 层坏 死 及 表皮 下 大疱 形 成 , 浅 表1 烫伤 , 伴 有 不 同 似 I 度 并
转出院。 2 护 理措 施 21 病 房 准备 .
时, 可用干棉签把每个手指 、 足趾分开 , 防止粘 连。 会阴部暴露皮 肤破损时应及时清洁创面 , 外用洁悠神等抗菌敷料半暴露创面 , 尽
停 用 可 疑致 敏 药 物 。 加重 药 物 排 出 , 足 量 糖 皮 质激 素 ( 给予 甲 基 强 的 松龙 8— 2 g 或地 塞 米 松 1~ 5r /) 脉 滴 注 , 0 10 m / a 0 1 gd静 a 以后 逐 渐 减 量 至停 用 。 时 加 用抗 生 素 、 种 球 蛋 白 、 同 丙 血浆 、 方 氨 基 复 酸 等支 持 治疗 , 注 意维 持 水 、 质平 衡 , 正 酸碱 平衡 紊 乱 。 并 电解 纠 1 治 疗结 果 . 3 本组8 例大 疱性 表 皮坏 死松 解 型药 疹患 者 , 院天 数 2~ 2 d 住 0 4 , 平 均 2 。 过 积 极 的 治 疗 和 精 心 的护 理 , 中7 治 愈 出 院 , 8d经 其 例 未 留瘢 痕 , 留有 暂 时性 色 素 沉 着 ,例 因经 济 原 因经 治 疗2 后 好 仅 1 0d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患者的护理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患者的护理

t ame t c mp ia in ; oman a n ar y p t n y p o t x e t r t n a d p e e t u gi f c o s t r v d d q a eh a r et — r t n , o l t s t i t i i e c o wa ae c r mo ee p co ai rv n n e t n ;o p o ie a e u t e t o i o n l n i f t h s
发展成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大疱及大面积表皮松解 .似浅 Ⅱ
肤松解 、剥脱 ,部分 出现浅糜烂 面。患 者急性痛苦面容 ,自感
度烫伤 ,常伴发 口腔黏膜 、眼结膜 、呼吸道 、消化道粘 膜的糜 瘙痒疼痛难忍。为预 防感染及更好 的监测 生命体征 .遂将 患者
烂 ,部分患者发生肝肾功能损害 ,严重者可 因感染 、肝 肾功 能 送人 IU单 间病房 。治疗 上给予大剂量 甲基强的松龙抗过敏抑 C 衰竭 、电解质 紊乱或 内脏 出血 而死亡 [。我科于 2 0 0 8年 5月
【 e od 】 B lu; p e o s; r utnN rn K yw rs u osE i r l i D u e p o; us g l d m ys g r i i
大疱 性表皮坏 死松 解型药疹是一种少见 的重症 药疹 .是皮 下唇肿胀 。唇周 出现水疱 。前胸 、后 背 、腹部 、双臀 、会 阴 、 肤科危急重症之一 [。该病起病急 ,皮肤 由弥漫性红斑 ,迅速 双上下肢 出现多个 大小不 等的水疱 ,面积 ( 5 %) 约 O ,继 而皮
肤 粘膜 护理 和 导 管护 理 ;严 密 观 察 病 情 、 治 疗 效果 、 并发 症 ;保 持 呼 吸 道 通 畅 ,促 进 排 痰 , 防止 肺 部 感 染 ;提 供 充足 的 热 量 ,为

3例大疱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的护理

3例大疱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的护理

3例大疱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的护理发表时间:2017-10-09T16:03:25.460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14期作者:李丹翁云霞[导读] 报告了3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性药疹的护理。

中山大学附属一院东院广东省广州市 510700摘要:报告了3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性药疹的护理。

根据患者存在的问题制定完善的护理计划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对患者康复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缩短治疗时间,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

关键词: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性药疹;护理;护理效果观察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TEN)是药疹中最严重的一种,起病急剧、进展迅速、皮损最初常发于腹股沟、腋窝等皮肤皱褶部位,呈大面积鲜红或紫红斑疹,1-2天内可遍布全身,出现大疱与表皮松解,大量渗液,大疱破溃后形成溃烂面,同时全身中毒症状重或多脏器功能障碍,如抢救不及时,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我科在2016年4月-2017年6月收治了3例大疱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在多专科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患者最终痊愈出院。

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2016年4月-2017年6月我科收治了3例大疱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的患者,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42岁-78岁,平均62岁,其中2例患者为入院后用药引起大疱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

3例患者均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发热,体温37.5-38.9℃,发病初期皮肤弥漫性红斑,伴糠秕样脱屑,逐渐发展至水疱、表皮松解,粘膜剥脱坏死、大量渗液。

这些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眼睛、口腔及会阴部的粘膜损害。

2 治疗方法2.1 收治的3例患者经确诊后立即停用可导致大疱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的可疑过敏药物,指导患者多饮水以促进药物的排出。

2.2早期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连用3天,使用抗酸药保护胃粘膜。

2.3 联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连续使用,提高患者免疫力。

2.4 对症支持治疗,处理各种并发症。

3 护理3.1 防治感染3例患者损害皮肤破溃面达体表面积的50%甚至70%以上,失去了皮肤的屏障保护功能[1],且治疗过程中药使用大剂量激素,患者免疫力下降,如护理不得当,极易引发败血症等严重后果,因此要严格做好患者的保护性隔离工作。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护理学研究·66·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闻 丽【中图分类号】 R47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054(2018)03-0066-03【摘 要】 目的:探讨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60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0.3±6.2)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2.2±3.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6.67%,对照组为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关键词】 表皮松解型药疹 大疱性 护理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是一种十分严重药疹疾病,具有并发症多、病情严重、病死率高、预后差等特点。

本病可由解热镇痛类、抗生素类、抗癫痫类等药物引起,在发病初期多表现为麻疹样或多形红斑样皮疹,并且皮疹可迅速扩展融合,分布全身[1]。

随着病情进展,皮损部位还会出现不同大小的松弛性大疱,其表皮呈红棕色,容易溃破,与浅表二度烫伤的外观表现相似,患者有明显的触痛感,糜烂面渗液较多。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还可累及鼻、眼、口腔等部位的皮肤黏膜,病情严重者甚至还会造成肾、肝、心等脏器损害。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可死于败血症、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故尽早控制皮肤损害,促使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大意义[2]。

本科室对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1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0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中医药*吉安市青原区河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43009)2012年2月25日收稿中图分类号:R473.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9-0142-02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的护理罗琼安*摘要::对14例因药物引起大疱性表皮松解的患者予以抗过敏,全身支持治疗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静脉留置针护理、皮肤及生活护理取得良好效果,患者均痊愈出院。

关键词:药物反应;药疹;护理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主要表现为大片表皮炎症、红斑、水泡,继之松解坏死和剥脱的一组症候群,起病急,发展快,病情危重,死亡率可达25%-50%[1]2009年6月-2010年12月,我院共收治此类患者12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8例,年龄3-70岁。

经积极的治疗与护理,均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例:患者,男性,18岁,因呼吸道感染,在当地诊所口服SMZco 4丸,静滴先锋V 号针等,15h 后,全身出现大片红斑,发热。

用复方阿司匹林退热,静滴头孢噻肟钠针,氧氟沙星液等药物治疗,症状未见缓解,继之全身弥漫性红斑上起大疱全身浅表皮剥脱,渗出,面红,口唇肿胀,糜烂,阴茎、阴囊起大水泡,糜烂,并有大量渗液,排尿时,尿道疼痛。

经静滴地塞米松20mg/d 为主的抗过敏以及全身支持治疗,局部对症处理与全面护理,4d 后体温降至正常,5d 后面部红斑消失,皮损停止,创面渗出减少,1周后,皮质激素逐渐减量,14d 停用皮质激素针剂,改口服,20天痊愈出院。

2护理2.1心理护理:由于发病急,病情重,患者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缺乏了解,因而出现紧张、焦虑和恐惧等一系列心理反应。

同时患病是由药物所致,对药物治疗非常恐慌,害怕药物再次引起过敏反应,对治疗不合作,为使患者发挥主观能动性,让患者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与护理,因人施护,应向患者及家属讲明该病的病因和病程特点,治疗方案,使患者及家属能够对疾病有基本的了解,在平时的交流中,多给予心理疏导和正性激励,指出用药的好处,增强信心,缓解患者焦虑和恐惧心理,使患者稳定的情绪与治疗同步,加快了康复进程。

2.2静脉留置针护理: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的表皮大面积松解剥脱,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为了减少静脉穿刺次数而减轻患者痛苦,以及预防外源性感染,此类型患者尽量应用静脉留置针管,为及时输入皮质激素、抗生素、蛋白质提供有力保障。

2.2.1加强消毒和固定:选好穿刺部位后,用75%酒精消毒皮肤,范围以穿刺处为中心直径10cm ,忌用含碘消毒剂,以防损伤皮肤。

穿刺成功后,用无菌小纱布覆盖穿刺口,外加4层无菌干纱布覆盖,最后用绷带缠绕后用胶布固定端口,针柄处加一条胶布固定。

2.2.2加强静脉留置针的保护:静脉留置针针留置过程中可发生套管阻塞、液体外渗、静脉炎、套管脱出等并发症而影响留置时间,影响静脉留置针效果的主要因素是静脉穿刺部位和套管阻塞,为保证静脉留置针通畅,输液完毕,常规应用生理盐水冲洗套管内药液,防止套管内血栓形成。

置管处每日换药,针眼处滴50%酒精,严格无菌操作,加强穿刺处皮肤的监测,每天观察穿刺处有无红肿、渗液、破溃,发现异常,及时拔针更换穿刺部位。

留置针时间最长达7d ,穿刺口无感染。

2.3皮肤护理2.3.1降低机会感染。

入住单人病房,定时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洁,为了便于观察病情变化及减少感染因素,需设专人陪护,陪护人员戴口罩,严格限制探视人次,病室紫外线消毒2次/d ;用含有效氯1000md/L 消毒液湿式打扫地面2次/d ;含有效氯500mg/d 消毒液擦拭病室床单位和病人用具1次/d ;患者衣被高压灭菌后每日更换1次,更换衣被时,动作要轻柔,更换后用适量无菌医用滑石粉洒在床单上,达到吸收渗液防止床单与真皮粘连的目的[2]。

禁止病人用手搔抓皮肤,可用无菌干棉球轻擦患处,棉球柔软用弹性,不易导致皮肤破损。

2.3.2口腔、眼部护理。

口腔黏膜糜烂者,护士必须认真细致地做好口腔护理2次/d ,清洗后用鱼肝油滴剂与庆大霉素的混悬液涂抹黏膜创面。

对睑结膜损伤重的患者,用红霉素眼膏点眼2次/d [3]。

2.3.3皮损处护理。

护士在工作中严格各项无菌操作规程,加强护士操作前后双手的清洁消毒,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每日1次用0.1%雷佛奴尔溶液清洗创面,病情稳定后隔日1次,清洗前可先用生理盐水溶液湿敷[4]从而减轻清洗时的疼痛。

由于皮肤皱褶处更易形成糜烂面,因此,清洗时必须加强对腋窝、腹股沟、乳房下等部位皮肤的观察。

清洗后,对渗液较多的创面可用电吹风烘干,烘干时要注意温度调节,防止烫伤。

[5]对干硬的痂皮要及时清除,防止痂下化脓损伤真皮,但不能强行去除以免创面扩大,引起大量出血。

恢复期渗液减少,表皮开始生长,新生表皮容易皲裂,可用生理盐水+庆大霉素湿敷或用无菌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以保持创面湿润,防止新生表皮损伤。

2.3.4保温。

规律的清创换药可以有效的促进皮损处的愈合,预防感染。

但在换药过程中,由于大面积的表皮剥脱,患者散热较快,皮肤的保温功能降低,加之频繁清创换药且创面需要暴露,患者通常会感到寒冷。

因此患者的房间温度应保持30度,相对湿度为40%左右,在这样的条件下,即可防止感冒,又可以防止皮肤干燥难忍,有力于皮肤的正常代谢。

[6]皮损严重患者直接盖被一方面被子的压力不利于渗液吸收,加重皮损,另一方面被子上的细菌污染皮损处而引起感染,可加用床架,床架高度10-15cm 被子放在床架上即保温又预防感染,皮损严重患者翻身肯定会损伤皮肤而不翻身又会加重受压部位皮损,甚至形成褥疮,可用翻身床,每2h 翻身1次。

2.4生活护理。

在表皮松解阶段,患者皮肤渗液较多,大量血浆蛋白、电解质、体液丢失,机体消耗大,大剂量皮质激素的使用,使1422012年第9期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9-0143-01糖尿病病足70例临床护理体会高丽琴*齐海英**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014030)2012年2月22日收稿摘要:目的:总结糖尿病病足的护理效果、预防糖尿病病足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的有效措施,为糖尿病病足的防治工作做指导。

方法:70例均经严格控制血糖、抗感染、改善微循环和局部清创等治疗及护理。

结果:53例创面完全愈合,14例创面缩小病情好转,3例老年患者因病史长、溃疡面大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截肢、截趾手术。

结论:及早诊断,及时采用全身、局部的内、外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可防治糖尿病病足。

关键词:糖尿病病足;血管;神经;溃疡;护理体内分解代谢加快,所以在做好创面护理的同时,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非常重要,需合理安排饮食,加强营养,补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盐低糖饮食如鸡蛋、鲜奶、肉类、面食等,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有口腔糜烂、溃疡进食困难者给予软食或流质饮食,少食多餐,保证营养物质的摄入,从而增强抵抗力和组织的修补能力,促进疾病的康复。

2.5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避免接触致敏药物及结构相似药物。

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勤换衣,近期使用中性皂液沐浴。

选用松软棉制内衣,选择维生素含量丰富无刺激性的食物。

參考文献[1]张莉丽,李秀娟.1例高龄多脏器功能衰竭伴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3):52.[2][3][4][5]王玉晶.中毒性表皮松解症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8):38.[6]郭永兰.重症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的护理2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38.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逐渐增多,足部溃疡是糖尿病一个常见的并发症。

我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通过对78例糖尿病病足病人给予药物、手术加物理等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减少了糖尿病病足部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了治疗效果,取得较好疗效,现作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70例患者,男42例,女28例。

年龄49-83岁,平均58岁。

糖尿病史1-26年。

所有患者足部病变均表现为溃疡创面,可分别位于足趾、足跟、足背、足底、内外踝等,有时呈多个溃疡。

根据入院时足部溃疡的主要临床表现,我们将其分为A 、B 、C3组,A 组为足部皮肤溃疡31例,溃疡较浅,周围无红肿;B 组为溃疡合并周围软组织感染28例,溃疡范围较大,较深,周围红肿;C 组为深部溃疡11例,溃疡坏死组织多,有脓液,伴恶臭,其中3例合并脓肿或骨髓炎,或已出现坏疽,病变累及全足甚至小腿。

1.2常规及血管神经检查:3组病患均经常规检查,四段血糖监控。

根据病情行四肢血流多普勒诊断仪及感觉神经阈值测定仪检查。

1.3治疗及护理方法1.3.1全身治疗及护理:①严格控制血糖:配合医生按时给予患者口服降糖药物、及时胰岛素注射,使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

②抗感染治疗:入院后尽早取病灶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

待培养结果后选择敏感抗生素。

③改善微循环;④营养神经;⑤对症及支持疗法等。

1.3.2局部治疗及护理:①分次“蚕食”,逐步地清除坏死及失活组织。

清除坏死组织;②创面换药:先用安尔碘消毒,双氧水冲洗创面,再用生理盐水清洗。

③外用扶济复或金因肽等生物因子,促进肉芽及上皮组织生长。

④植皮:如创面较大难以自行愈合,可待肉芽生长满意予刃厚皮片植皮。

⑤局部中药煎剂浸泡。

1.3.3物理治疗及护理:肢端应注意保暖.烤灯照射增加温度。

感染严重则不适合增加温度,以免加重感染扩散。

肢体抬高、静卧,可石膏托固定,利于消肿。

1.3.4心理护理:糖尿病患者因病程长、足部易感染且难治愈。

病人常有自卑心理。

同时容易激动,脾气暴躁。

护理人员和家属要多安慰,劝导。

告知患者糖尿病病足愈合缓慢,应当有信心,不要因短期不见效就灰心丧气。

对焦虑、恐惧的患者告诉他们积极的治疗糖尿病,注意足的卫生,防止足部受伤,糖尿病病足是可以预防的,即使发生了糖尿病病足,只要积极配合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所以,在糖尿病病足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全方位的系统护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从心理、技术到家庭、社会全方位护理,对患者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2结果70例患者经分级评估、检查,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

A 组27例患者溃疡在药物和辅助治疗下逐渐愈合,愈合率87%,其余4例患者溃疡转变成肉芽创面,经手术植皮后愈合。

B 组18例在药物和辅助治疗下.换药后逐渐愈合,愈合率64%,其余10例经扩创后再植皮愈合。

C 组11例患者中3例截肢,手术后创面均为一期愈合。

3讨论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多,超过5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神经病变。

糖尿病患者发病10年后,30%-40%的患者至少发生一种并发症。

随着病程的延长,神经病变患病率则在50%以上。

此组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最复杂、最容易忽视的并发症[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