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合集下载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通过第一课时对“肺与外界地气体交换”学习地基础上.本节“肺泡与血液地气体交换”具体阐述了人呼出地气体与与环境中地气体地不同;说明了肺泡结构适应气体交换功能地特点;概述肺泡与.血液地气体交换过程以及总结呼吸地全过程教案目标:知识目标包括肺与外界地气体交换和肺泡与血液地气体交换;概述肺内地气体交换——1.分析呼吸与细胞生命活动地关系;通过吸入和呼出地气体成分地变化,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地能力;通过探究吸入和呼出地气体成分地变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实验地演示及分析是学生认识到科学实验地重要性肺与外界地气体交换;教案重点:1..肺泡与血液地气体交换2..教案难点:发生在肺内地气体交换.教案方法:启发式、观察法广口瓶;,烧杯,香水教具准备:澄清地石灰水,干净地玻璃管,.有关气体交换内容地教案软件教案地点:多媒体教室课时1课时安排:教案过程设计:一、复习导入:气体在呼吸运动作用下进入了肺,这只是完成外界气体和肺泡内气体之间交换,它不是呼吸地结只有肺泡内气体与血,,只是呼吸地第一步束液间地气体进行交换了,而血液又与组织细胞之间地气体进行交换才是呼吸地实质.那么进入肺泡内.地气体与血液之间是怎样进行交换地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肺内气体发生地变化二、新课讲授:探究:肺内气体是如何发生变化地?引导学生领会气体交换地原理:一种气教师演示喷洒香水地实验,1..,直至平衡为止体总是由多地地方向少地地方扩散2.教师实验、学生观察:教师按课本实验地图示吹气.学生注意观察.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甲乙瓶中石灰水地浑浊程度不同说明了什么?学生回忆做种子呼吸时释放二氧化碳地实验,也见到了试管中石灰水变浑浊地现象,分析石灰水变浑浊地原因:由于澄清地石灰水遇到二氧化碳后会变得浑浊.甲乙瓶中石灰水地浑浊程度不同说明了呼出地气体中含二氧化碳. 多于吸入气体中地二氧化碳引导学生观察环境中地气体与呼出地气体成分对照表:4.%环境中地气体%气体成分呼出地气体7878氮气1621氧气40.03二氧化碳1.10.07水0.90.9其他气体5.学生从表中分析出:呼出气体中地氧含量,少于吸入气体中地氧含量;呼出气体中地二氧化碳含量,多于吸入气体中地二氧化碳含量.根据呼出地气体中氧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地数据,推测其原因与.体内进行气体交换有关.启发学生思考肺泡结构适于气体交换功能地特点演示肺泡地结构(图),6.7.学生概括肺泡适于气体交换功能地结构特点:肺泡数量多;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很薄(展示多媒体教案软件).8.演示动画:肺泡和血液之间地气体交换过程提问:肺泡内地气体交换是怎样进行地?.,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9.学生回答: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 教师:肺泡中地氧扩散到血液中;静脉血中地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10.肺泡中地二氧化碳不向血液扩散?,静脉血中地氧不向肺泡扩散,提问:为什么在肺部.学生推测:这是因为在吸入肺泡内地气体中,氧地含量比静脉血中地多,而二氧化碳地含量比静脉血中地少.因此,氧由肺泡扩散到血液中;二氧化碳由静脉血扩散到肺泡中.这完全符合气体扩散地.静脉血就变成了含氧丰富地动脉血经过这样地气体交换,原理.11.教师:氧进入血液后,绝大部分与红细胞中地血红蛋白结合,通过血液循环被运输到全身各组.织细胞.演示动画: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地气体交换12.提问:组织细胞里地气体交换是怎样进行地?.学生回答:动脉血中地氧向组织细胞扩散;组织细胞里地二氧化碳向血液扩散13.提问:为什么氧和二氧化碳地扩散方向是这样地?14.学生推测:这是因为组织细胞里地氧含量比动脉血中地少,而二氧化碳地.缘故三、课后小结:(师生总结归纳呼吸地全过程)含量比动脉血中地多地使肺泡适,构成.这一特点由.宜于气2]是.[1、[1] 是气,[2] (2)图中.作用来完成地体交换是通过血液,3)当血液流经肺泡内地毛细血管后(.血血变成了由.两个过程)人体内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地交换和(4作业布置:选择1.)((1)人体内地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完成地气体扩散来完成地 B.A.渗透原理来完成地呼吸作用来完成地D.C.(2)与吸入气体相比较,呼出气体中总是氧地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其根本原因在于)(肺泡内地气体交换A.气体在血液中地运输B.气体在呼吸过程中地扩散作用C.组织细胞分解有机物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D..并回答下列问题2.分析下表中地数据,)%BA中(%)气体成分中(7878氮气1621氧气40.03二氧化碳 1.10.07水0.90.9其他气体(1)A、B两种气体分别表示吸入和呼出地气体,根据数据分析, 是吸入地气体, 是呼出地气.体.先使石灰水变浑浊地是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澄清地石灰水中A、B,)如果将(2.A3()气体中地二氧化碳主要来自板书设计:教案反思:。

初一七下生物 第3章 第2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典例精讲导学案练习题

初一七下生物 第3章 第2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典例精讲导学案练习题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习题难度】《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既是本章的重难点,也是本册书的重难点,尤以“呼吸运动”最难理解,在各级考试中属难度系数较大的题目。

【习题形式】多以图、图解、表格、曲线等形式呈现,常有与血液循环等其他知识点结合的综合题。

【核心考点】考点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_________完成的。

1.吸气过程:2.呼气过程:考点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_____作用完成的。

1.气体扩散作用原理:气体的浓度越大压力就越___,肺内氧气的浓度_____血液中的氧气浓度,就形成了压力差。

气体由压力大的向压力小的方向流动,肺内的_____就扩散到血液中,同理,血液中的_________就扩散到了肺泡,直到两边氧气与二氧化碳浓度平衡为止。

2.结果:血液由_____血变为_____血。

3.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1)肺泡外包绕着_________。

(2)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_____,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3)肺泡的数目_____。

考点三: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_____作用完成的。

1.结果:血液由_____血变为_____血。

2.意义: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的_______中被利用,参与___________,分解有机物,释放________,一方面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另一方面释放热量维持体温的恒定。

【习题导练】1.如图所示是模拟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下列对该图的描述错误的是:A.①模拟的是气管B.③模拟的是肺C.⑤模拟的是膈肌D.甲装置模拟的是吸气过程2.能正确反映吸气时膈肌和肺活动情况的是:A.甲膈肌收缩,肺容积缩小B.甲膈肌舒张,肺容积扩大C.乙膈肌舒张,肺容积缩小D.乙膈肌收缩,肺容积扩大3.图甲表示气管a、胸腔b、肺c三者的组合示意图:图乙表示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①、②两种状态。

当图乙中的膈肌从①状态向②状态转化时,图甲a、b、c三部位的气压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b<c<a B.a<b<c C.a<c<b D.c<a<b4.图甲是肺内压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图乙表示人体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6-
6.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1)肺泡数量 多 。 (2)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 毛细血管 。 (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 一 层扁平的上皮细胞。 7.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 血液循环 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 细胞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氧气 含量减少,
A.曲线ac段表示吸气过程 B.曲线ce段表示吸气过程 C.曲线bc、cd段表示吸气过程 D.曲线ab、de段表示吸气过程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20-
4.[赤峰中考]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 化,下列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 D )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8-
2.下列关于人体气体交换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吸气时,胸廓缩小,外界空气进入肺 B.呼气时,胸廓扩大,肺内气体排出体外 C.肺泡内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D.肺泡内的二氧化碳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9-
3.如图是肺内气压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D)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7-
1.体检时连续三次测得小明的肺活量值分别是2700毫升、 2600毫升、2800毫升,则小明的肺活量是( A ) A.2800毫升 B.2600毫升 C.2700毫升 D.8100毫升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1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的第二节。

包括两部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这两部分是有内在关联的统一的`整体。

本节课安排学习呼吸道对空气处理之后,仅凭学生已有知识理解本课有挑战性。

另本节上承消化系统,后续循环系统,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这本书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好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对“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理解。

2.三维目标2.1知识与能力(1)概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2)概述肺泡与血液的交换过程2.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测量、比较肺活量的差异,认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3.教学重难点3.1教学重点(1)概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2)概述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3.2教学难点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二、学情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也是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之迅速发展。

从年龄特点看,初中学生好奇、好动、好表现、好发表意见,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但注意力分散,所以在教学中,要运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是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也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

在知识掌握方面,学生由于先前已经学习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等相关知识,但是形不成逻辑体系。

在教学中,教师应在课堂上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本课的教学活动。

三、教法学法我们常说:教无定法,应该“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改革中以人为本的思想的具体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教学,各种方法相结合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演示实验,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能力目标1.能动手操作本节课实验,并对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情感目标1.学生能对自己的肺部呼吸功能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好处。

教学重点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原理。

教学难点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原理。

2.通过模拟实验,找出胸廓容积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上新课前,我们来分享一个故事,一对夫妇杀溺女婴的故事(讲述故事)。

要想知道为什么,通过本节学习便知晓。

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点PPT)。

二、肺的位置和胸廓的构成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有谁能告诉大家“肺”的位置在哪里?(学生描述)点名回答(点PPT2左)。

生:肺位于胸腔内。

师:好!肺位于胸腔内。

人的体腔由膈分为胸腔和腹腔。

胸腔的支架是胸廓,胸廓由肋骨、胸骨和一段胸椎组成(点PPT)。

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

师:左肺有几叶,右肺有几叶?生:左肺有两几,右肺有三叶。

(点PPT3)你知道吗?在生活中,不管你们在忙什么,你的肺都在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每分钟大约16次。

三、感受呼吸时胸廓的变化师:究竟气体为什么能进出肺呢?为什么每分钟能进出肺16次呢?首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身体小游戏。

怎么做游戏呢?请起立,身体站直;双手轻放在胸部两侧,肋骨处,深吸气,深呼气各两次。

感受你的肋骨是怎样运动的?再将手放在胸前的肋骨处深吸气,深呼气各两次。

感受你的肋骨是怎样运动的?师:请坐下,吸气时,手向什么方向移动?2、呼气时,手向什么方向移动?请学生回答。

生:吸气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

师:吸气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是扩大还是缩小呢?同样地,问呼气的情况。

请在课本第45页倒数第二段划出这些内容。

板书,原来,肋骨间的肌肉(简称肋间肌)收缩导致胸廓扩张。

肋骨间的肌肉(简称肋间肌)舒张导致胸廓缩小。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课件与答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课件与答案

4.(2021·贺州)“生命不息,呼吸不止”,人的呼吸实质 上包含如下几个连续的过程:①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②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③气体随血液流动,④血液 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⑤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①过程通过呼吸运动实现
B.②和④过程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三章
9.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 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 ( D )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三章
10.下图表示血液流经某结构后某些成分的变化情况,据此 推测该结构为 ( A )
A.肺
B.组织细胞
C.肝脏
D.肾脏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3.(2021·邵阳)如右图,甲表示气管a、胸腔b、肺c三者 的组合示意图;乙表示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①、②两种状 态。当图乙中的膈肌从②状态向①状态转化时,图甲a、b、 c三部位的气压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C )
A.b<c<a B.a<b<c
C.a<c<b D.c<a<b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三章
呼吸运 动
肋间外肌、 膈肌
胸廓前后径、 左右径

肺容积
肺内气压
气流方向
吸气
收缩 增大
被动扩 张
增大
变小(低于外 外界→肺
界)

呼气
舒张 缩小
弹性回 缩
缩小
增大(高于外 肺内→外
界)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三章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课题: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目标:1.理解肺的结构和功能2.理解气体交换的过程和机制3.掌握血液和肺之间的气体交换原理4.分析肺病的影响和处理方法教学内容:一、肺的结构和功能1.肺的位置和形态2.肺的外观和内部结构3.肺的主要功能二、气体交换的过程和机制1.气体交换的定义和意义2.气体交换的地点和方式3.气体交换的驱动力和机制三、血液和肺之间的气体交换原理1.氧气的运输和释放2.二氧化碳的转运和排出3.血液和肺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四、肺病对气体交换的影响和处理方法1.呼吸系统疾病的类型和症状2.肺病对气体交换的影响3.肺病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教学步骤:一、导入(10分钟)1.引入气体交换的概念和重要性2.提问引发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肺的结构和功能吗?二、肺的结构和功能(20分钟)1.通过图片或模型展示肺的位置和形态2.讲解肺的外观和内部结构,强调肺的组织结构和支气管分布3.引导学生讨论肺的主要功能,如呼吸、气体交换和排除废气等三、气体交换的过程和机制(30分钟)1.讲解气体交换的定义和意义,强调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转运过程2.分析气体交换的地点和方式,包括肺泡和毛细血管的接触3.介绍气体交换的驱动力和机制,包括浓度梯度和扩散等四、血液和肺之间的气体交换原理(30分钟)1.描述氧气的运输和释放过程,包括氧气的结合和解离2.解释二氧化碳的转运和排出机制,包括二氧化碳的溶解和运输3.详细阐述血液和肺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包括氧合和脱氧过程五、肺病对气体交换的影响和处理方法(30分钟)1.分类介绍呼吸系统疾病的类型和症状,如哮喘和肺炎等2.分析肺病对气体交换的影响,比如肺炎导致肺泡炎症和肺纤维化等3.提出处理肺病的方法和预防措施,如药物治疗和健康生活方式等六、总结与反思(10分钟)1.总结气体交换的过程和机制2.回顾肺的结构和功能3.让学生分享课程中的收获和疑问教学资源:1.图片或模型展示肺的位置和形态2.电子白板或投影仪展示肺的外观和内部结构图像3.PPT或教案纸质副本评估与延伸:1.课后布置阅读材料,巩固学生对气体交换的理解2.设计小组讨论任务,让学生分析一种肺病及其对气体交换的影响和处理方法3.利用在线资源或实验室设备进行相关实验,观察气体交换的过程和结果教学反馈:1.课后对学生的课程反馈进行分析和总结2.修改和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

1.题目:《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2.内容:3.基本要求:(1)有教学情境的设置,有适当的提问环节。

(2)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3)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简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2.说出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1.通过动手操作模型和小组讨论,提高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肺部呼吸功能的了解,认识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好处,树立健康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难点】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三、教学方法提问法、讲授法、讨论法、活动法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生共同深呼吸,思考吸气和呼吸的过程中是交换的哪种气体?气体到底是如何实现的交换的?引出本节课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肺泡的结构教师:展示肺泡的结构模型,找出肺泡的结构特点有哪些?思考该结构特点与其功能有何联系?学生:肺泡和毛细血管是有单层细胞构成。

在肺泡的外膜包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网。

这种结构更有利于气体在此处的交换。

(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学生阅读课本,找出气体在肺泡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教师:播放动画。

引导学生标记出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扩散路径。

小组活动:完善气体交换图解,并讨论气体交换的原理是什么?肺泡的结构是如何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一组:展示气体交换的图解。

二组:气体都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进行扩散。

教师:哪个组能说一说结构是如何与功能相适应的呢?四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是由一层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的快速交换。

五组: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增大了气体交换的面积。

教师:请学生以氧气和二氧化碳历险记为题,用故事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学生展示。

环节三:巩固提升教师:请学生完成学案上的A级练习题。

环节四:作业设计画一画:画出气体在肺处的交换过程。

讲一讲:给你的家人讲一讲呼吸时如何实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教时2课时
教案目标和要求
(1)理解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以及呼吸运动的原理。

(2 )通过测量胸围差,能说明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3)通过资料分析等,概述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4)使学生知道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肺功能强,并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重点通过测量胸围差,能说明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难点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个课件课型新授课
教案过程
教案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呼吸址喉
支弋

说体的通1L并傥气体圏贏甌端
肺:气拣交换的场

〖二、情境引入〗
师:请学生像游泳时练习憋气那样,吸一口气,然后屏
住呼吸,看能憋多长时间?
师:在你不知不觉中,你的肺在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
一分钟大约呼吸16次。

『三、讲授新知识〗
播放课件,
引导学生对学
过的知识进行
回顾。

创设问题
情境,引出课题,
诱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利用相关课件
指导实验:测

在老师的
指导下,复习
回答上节课学
习的有关内
容。

测量自己
一分钟的呼吸
次数。

1、指导实验:测量胸围差
指导学生说出:用手按在胸部两侧,深深地吸气,可以感觉到肋骨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再深深地呼气,可以感觉到肋骨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缩小。

利用课件,先示吸气时胸腔,再示呼气时的胸腔,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得出二者之间有差值,并分析出差值大小,反映出肺功能的强弱,使学生理解胸围差。

师生讨论测胸围差的用具、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在达成共识后,教师先用课件演示测量方法,或请学生示范操作,使学生明确:①测量胸围差的位置:胸前是软尺下缘与乳头上缘平齐,背侧是软尺要在两肩胛骨下角;
②测量呼气时胸围和吸气时胸围,并计算出两者的差值,即是胸围差。

③测三次,并算出平均值。

胸围差。

强调注意
事项。

在老师的
指导下,讨论
测胸围差的用
具、方法、步
骤及注意事
项。

2、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播放模拟膈肌运动的课件,引导学生理解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将呼吸运动过程制成课件。

使学生通过观察理解肋骨运动时,胸廓前后、左右径的变化以及膈肌运动时胸廓上下径和肺的变化,并启发学生分析、归纳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呼吸肌收缩和舒张—胸廓有节律地扩张和缩小-肺被动地扩张和回缩-肺内气压下降和上升- 气体进出肺泡。

采用自学
导思法一—老
师引导下的学
生自主探究,和
直观教案
法――主要利
用多媒体现代
教案手段相结
合的方法,进行
讲解。

呼吸运动
是负压呼吸,而
学生还没有压
强的概念,就很
难理解空气是
“压入” 肺内
而不是“吸入”
肺内,着重解
决这个问题。

(1) 由a 到b 表示此人正在( )。

(2)
由b 到c 表示此人正在( )。

A.吸气
B.呼气
C.屏

D.无法确定
(3) 若将c 值减去d 值,所得的数值表示此人的 ( )。

A.肺活量
B.平静呼吸时一次气体的交换量
C.胸围差
D.平静呼吸时二次气体的交换

〖六、布置作业〗 完成目标检测相应内容。



町科卜寿 〖四、归纳小结〗 教师启发学生将本节内容归纳小结,不完善、 不
准确之处启发学生讨论、更正,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 能力,并达到画龙点睛的目的。

『五、巩固练习〗
下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的示意 图。

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通过播放课 件,归纳出 知识点。

数据分 析是生物学 常见
的题 型。

数据呈 现的方式多 种多样,曲 线图是其中 的一种。

布置课后作 业。

在分析 题
意时,要 先看曲
线的 纵、横坐标 代表的意 思,本题纵 坐标表示
肺 容量,横坐 标表示时 间,所以曲 线就表示随 着时间的变 化,肺容量 所发生的周 期性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