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徐加生

在立体几何中,求点到平面的距离是一个常见的题型,同时求直线到平面的距离、平行平面间的距离及多面体的体积也常转化为求点到平面的距离。本文总结几种求点到平面距离的常用方法,供参考。

一 直接法

根据空间图形的特点和性质,找到垂足的位置,直接向平面引垂线,构造可解的直角三角形求解。

例1. (1998年全国高考题)已知斜三棱柱111C B A ABC -的侧面11ACC A 与底面ABC 垂直,32AC ,2BC ,90ABC ==︒=∠,且C A AA ,C A AA 1111=⊥;(I )求侧棱A A 1与底面ABC 所成角的大小;(II )求侧面11ABB A 与底面ABC 所成二面角的大小;(III )求顶点C 到侧面11ABB A 的距离。

图1

简析:(I )如图1,取AC 中点D ,易得侧棱1AA 与底面ABC 所成的角为︒=∠45AD A 1。 (II )由于⊥D A 1底面ABC ,过D 作AB DE ⊥于E ,连E A 1,知AB E A 1⊥,则ED A 1∠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易求得︒=∠60ED A 1。

(III )要求C 到平面11ABB A 的距离,可直接作⊥CH 面11ABB A 于H ,CH 的长就是点到平面的距离。关键是怎样求CH 的长。注意到AB BC ⊥,连BH ,则由三垂线定理得AB HB ⊥,即HBC ∠为二面角的平面角。由(II )知HBC ∠︒=60,所以360sin BC CH =︒=为所求。

注:此法的关键是要找到可解的直角三角形来求解。

二. 找垂面法

找(作)出一个过该点的平面与已知平面垂直,然后过该点作其交线的垂线,则得点到

平面的垂线段。

例2. 正三棱柱111C B A ABC -的底面边长为2,侧棱长为3,11C A 的中点为D 。(1)求证//BC 1平面D AB 1;(2)求点B 到平面D AB 1的距离。

图2

简析:(1)连B A 1与1AB 相交于O ,连DO 。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易得OD //BC 1,则

D AB //BC 11面。

(2)由于O 为B A 1的中点,所以点B 到平面D AB 1的距离等于点1A 到平面D AB 1的距离。

由111C A D B ⊥,得111ACC A D B 面⊥,又D AB D B 11面⊂,所以面111ACC A D AB 面⊥,交线为AD (找到了垂面)。 过1A 作AD H A 1⊥于H ,则D AB H A 11面⊥,所以H A 1的长度就是点1A 到平面D AB 1的距离。

在AD A Rt 1∆中,2

3

AD A A D A H A 111=

⋅=

所以点B 到平面D AB 1的距离为2

3

三. 转化法

当由点向平面引垂线发生困难时,可利用线面平行或面面平行转化为直线上(平面上)其他点到平面的距离。

例3. (1991年全国高考题)已知ABCD 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E 、F 分别是AB 、AD 的中点,GC 垂直于ABCD 所在平面,且GC=2,求点B 到平面EFG 的距离。

简析:如图3,连AC 分别与BD 相交于O ,与EF 相交于H ,由

EF ⊥G CH G CH Rt ∆G H OK ⊥11

112OK =

等积法

即利用三棱锥的换底法,通过积体计算得到点到平面的距离.本法具有设高不作高的特殊功效,减少了推理,但计算较为复杂。

例4. 同例3。

简析:设B 到面EFG 的距离为h ,

h S 3

1

V GEF GEF B ⋅=∆-

由于112)244

3

(22221GH EF 21S 22GEF =⨯+⨯⨯=⋅⋅=

∆, 所以h 113

2

V GEF B =

- 另一方面,3

4S 41221S GC 31V V BAD BEF BEF G GEF B =⨯⨯=⋅⋅==∆∆--, 所以

3

4

h 1132=, 得11

11

2h =即为B 到平面GEF 的距离。

五. 坐标向量法

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用空间向量求模长的知识可求得点到平面的距离。 例5. (2003年江苏高考题)如图4,在直三棱柱111C B A ABC -中,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ACB ,侧棱2AA 1=,D 、E 分别是1CC 与B A 1的中点,点E 在平面ABD 上的射影是ABD ∆的重心G 。(I )求B A 1与平面ABD 所成角的大小(结果用反三角函数表示);(II )求点A 1到平面AED 的距离。

图4

简析:(I )易知G BE ∠为B A 1与平面ABD 所成的角。不难求出3

2

arcsin

GBE =∠。 (II )分别以CA 、CB 、1CC 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4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a 2|CA |=,则A (2a ,0,0),B (0,2a ,0),D (0,0,1),1A (2a ,0,2),E (a ,a ,1), )3

1

,3a 2,3a 2(

G ,

所以)1,a 2,0(BD ),2,3

a

,3a (GE -==→→

由03

2

a 32BD GE 2=+-=⋅→

→, 解得1a =。

所以A (2,0,0),1A (2,0,2),E (1,1,1)

易证平面⊥AED 平面E AA 1,交线为AE ,所以点1A 在平面AED 内的射影H 在AE 上。 设→

λ=AE AH ,则

)2,,(AH A A H A 11-λλλ-=+=→

→→

由0AE H A 1=⋅→

,即02=-λ+λ+λ,得

3

2

=

λ 所以)3

4,32,32(H A 1--=→

3

6

2|H A |1=

故点1A 到平面AED 的距离为

3

6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