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中for语句的教学设计上课讲义

C语言中for语句的教学设计上课讲义
C语言中for语句的教学设计上课讲义

C语言中f o r语句的

教学设计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1 教学设计的概念 (3)

2 FOR语句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3)

3 教学目标分析 (4)

3.1知识与技能 (4)

3.2过程与方法 (4)

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

4 教材分析 (4)

5 学情分析 (5)

5.1学生基础知识分析 (5)

5.2学生心理分析 (5)

6 教学方法分析 (6)

6.1教法分析 (6)

6.2学法分析 (6)

7 教学准备 (6)

7.1资料的准备 (6)

7.2备课 (7)

7.3课件的准备 (7)

7.3教学环境的准备 (7)

8 教学过程 (7)

9 教学评价与反思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附1 FOR语句教案 (13)

附2 FOR语句说课稿 (19)

附3课件 (22)

For语句的教学设计

XX专业 XX 指导教师 XX

摘要:教学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课程的学习方法。本文在分析C语言中for循环语句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C语言中for语句的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探讨,针对中职学生基础差、学习能力和毅力不足的特点以及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来制定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方法,在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指导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学生内在驱动力,让学生在这种带着任务主动学习的探究模式下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调动不同程度者的学习兴趣,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建构主义,任务驱动,合作学习

The statements about for teaching design

Major:专业

Author:姓名 Supervisor:教师

Abstract:To teaching students understand learning method about courses is the key point of teaching. This paper is based on analysis of emphasis and difficulty point about "for" loop in C program language, and integrated practice of teaching, investigated the teaching method of "for" in C program language, formulate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learning methods, to point vocational students is poor performance of study, inadequate of learning, impatiently, and training objectives, under the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Task-driven pedagogies”, improve a bility of learning for students, enable students to positive complete learn task to achieve knowledge of Sense-Making. Creation of context,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nd to mobilize the different student of interest learning, in order to achieve better teaching results.

Keywords:constructivism,Mission driving,Cooperative learning

For语句的教学设计

1 教学设计的概念

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传播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是教学和教的原理转化成教学教材和教学活动的方案的系统化过程,是一种教学问题求解,侧重与问题求解种方案的寻找和决策的过程。

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各种学习和教学理论,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先讲解for语句的结构,然后举例,最后再让学生自己编程上机练习,这种方法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没有多大作用,根本无法达到教学目标。从建构主义的角度,学习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只有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才会使学生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所以本选题的目的在于提出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解决学生学习for语句的困难,使中学生更容易学习for语句的格式及用法,为以后编写程序奠定基础。

2 for语句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教学设计为教师创造性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空间,教师可根据自身对学科教学的理解和体会,不断改进教学,使每一节课都各具特色,凸现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提高学生素质的最基本的途径。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媒体也不再仅仅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按照“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根据国家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结合社会行业对计算机技术操作型人才的需要,本教学实际的理念是: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标,提出更有效的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教学,努力使

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设法激发学生的编程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量让学生的脑、手、眼、口动起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对学生for循环语句基础知识的教学和编程能力的培养,为以后的程序设计、为学生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3 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本任务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3.1知识与技能

学生需要掌握for循环语句的语句格式和功能,理解其执行过程。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确定程序中的循环变量、循环条件和循环体;能够读懂含有for循环语句的程序,运用for循环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了解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便利,从而认识到循环语句在程序设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学会分析哪些问题需要循环结构来解决,哪些问题运用for语句更简便以及如何运用for语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2过程与方法

通过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讲解,逐步深化对循环思想和执行过程的理解。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基于任务的探索和小组的合作,使学生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通过提问的方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加深理解与记忆。

3.3情感价值世界观

通过设计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及团队精神。同时促进同学之间分享彼此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和理念。运用循环结构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程序设计的内涵与魅力,产生对程序设计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学习兴趣。

4 教材分析

关于C语言的教材多种多样,我参考了几种教材的特征,比如谭浩强的《C语言程序设计》比较适用于高等教育的学生,《C语言程序设计实用教程》采用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模式编写,教材编写的比较合理有趣,但比较适合高职学生或计算机培训班使用。而《Linux C编程一站式学习》体系比较生硬,缺乏整体感,衔接得不好,很多地方没有做到由潜入深、循序渐进。所以综合考虑,最终采用《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程》作为本教学设计的教材。

《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程》是重庆大学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的,由张正琼、黄文胜担任主编。该书是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主干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后的新教学大纲编写,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在指导思想上,一改该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一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学生视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模块——任务——活动”为主线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该书共分为6部分,每部分由若干个模块组成,主要内容包括:C语言基础、程序流程控制、构造数据对象、实现模块化程序、文件操作、程序设计实践。《认识for 语句》是该教材程序流程控制部分第三模块任务三的内容,主要讲述了三种循环语句中for语句的结构及用法。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之一,是程序设计的基础,其主要应用方向是让计算机重复做大量相同或相似的事情。本任务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三种循环语句中的另两个:while语句和do…while语句。在这三种语句中,for语句功能更强大,使用更广泛,也是初学者最难理解的一种语句。

本教材只是通过两个程序段引出for语句,给出了它的简单语法格式,应用for 循环结构实现了程序和编写,并没有给出其语句的具体执行过程。我认为这样会导致一些学生进行简单模仿,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学生只有熟练掌握了for循环语句的语句格式,理解循环执行过程,才能在实际应用中游刃有余。因此根据本节内容将在while语句和do…while语句的基础之上学习for循环语句的语句格式及其执行过程。

5 学情分析

俗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所以要想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一定要对自己的学生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5.1学生基础知识分析

C语言通常是学生基础的第一门程序设计课程,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入学的分数较低,基础比较差,底子薄,特别是在数学方面,入学时基本没有任何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对于毫无程序设计经验的中学生来说,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算法,也不理解程序编制和运行过程,很难读懂流程图,会感觉C语言很难学,茫然不知如何入手。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C语言程序的编程环境与运行方法,了解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的程序执行流程,并且学习了循环语句中的while语句和do...while语句,具备一定的算法基础和具有一定的比较、归纳能力。

5.2学生心理分析

中职学生学习C语言难的原因除了基础差之外,在学习上往往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遇到困难很容易放弃,特别是一些学习较吃力的学生,由于跟不上大多数同学的学习速度,很快就失去学习兴趣。而for语句使用灵活、形式多样、容易出错,许多学生感觉课程内容枯燥乏味,缺乏兴趣,在运用for语句编写程序时往往无从下手。所以

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以简单易懂的方式,掌握for语句的内容是本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

6 教学方法分析

6.1教法分析

《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程》这门课本身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他们的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for语句的功能强大,使用灵活,逻辑性较强,学生难以把握。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一节内容,我主要采用讲授法并辅以任务驱动及讨论的方式,启发、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主体地位,突破重难点,让学生主动地去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意培养学生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应用。

6.2 学法分析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所以教学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课程的学习方法。

本课程动手能力强,而中学生的学习可能更多强调的是对理论知识的分析和理解,所以要告诉学生注意转换学习方法,勤于动手,以动手带动理解,注重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另外for循环语句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多个抽象术语,形式富于变化,执行过程较复杂,且语句执行顺序较为特殊。多数学生对于如何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程序中的循环变量、循环条件和循环体等问题较难掌握。针对这些情况,要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通过分组讨论及做练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手能力;注意引导学生总结常用方法,遇到一道题,要学会解决类似的题;另外还要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和创新的空间, 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7 教学准备

一堂课上得是否成功,除了教师对教材内容是否娴熟及是否适当地运用教学手段之外,还与教师是否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密切相关。所以,在课前我准备了以下几点:

7.1资料的准备

现在有关for语句的资料非常多,这些资料都是由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和教师们编写的,这些现有的教学经验,可以为研究更适合的教学方法提供参考。我在网络上查找了不少教学案例及运用for语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题型,如《用循环结构for 语句解决数列前n项和问题》、《精当的“设例+设问”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c 语言循环结构中for语句与while语句辨析》等;另外在教材方面,我也参考了多种

版本的C语言教材,如:谭浩强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及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用教程》等。

7.2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我备课的内容就是撰写教案及说课稿,并根据教学内容,围绕课堂教学的各环节,进行不断优化与创造。对如何吸收现实生活中鲜活的素材将他们整合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解读阐释教材,实施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策略使学生彻底理解教材的精髓,以及如何吸引学生,激活学生的思维等问题进行不断的推敲、改进和完善。

7.3课件的准备

因为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主要是配合教师教学使用,教师可以通过上课的讲解来配合多媒体界面上的内容。而且我们知道,通过听视觉的配合对记忆的刺激远远大于单独的视觉刺激,且具有美感的界面无疑将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课件制作是以教材为蓝本,结合教学目标和教案,注意图片、文字、色彩等要素之间的整体性与协调性。在课件内容选取上,尽量简明扼要,重点明确,以提纲式为主,并且注意语言简洁、明朗。

7.4教学环境的准备

本节课应在具有多媒体广播教学系统的电脑室或具有大屏幕投影仪的多功能室上课。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发言的现场事件进行有效讲授,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努力创设师生之间的互动场景,使学生在讨论中协作学习,在发言中共享成果。

8 教学过程分析

9 教学评价与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启发引导、提出问题、巩固练习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带着任务主动学习。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特别令我振奋的是几乎每位学生都对本课的学习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兴趣。从反馈情况来看,学生们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本节课重难点的把握及语句的运用都很好。当然也有不足,由于学生层次的不同,不可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同样的提高。

C语言for循环语句教案

for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教案 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 本课内容:循环结构程序设计——for 语句 一、教学目标 1、领会程序设计中构成循环的方法 2 、掌握for 语句的用法 二、教学重点 1、for 语句的一般格式 2、for语句的执行过程 三、教学难点 for 语句的综合利用 四、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给出主要内容。 2、讲解其基本格式。 3、应用示例,结合相应的知识讲解。 4、执行过程用流程图和例题用(演示法和讲解法)进行详细说明。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前两节课我们学习的两种循环语句——while语句和do~while 语句的基本格式和执行过程和特征。 2、给出例子如下:

main( ) {int x=1; (表达式1) s=0; while(x<=100) (表达式2) {s=s+x; x=x+1; (表达式3) } printf(“%d”,s); } 分析用while语句来完成的程序,主要完成1到100的累加和,对一个循环程序来说最关键的三个部分:循环变量的赋初值、控制循环条件、循环控制变量的更新。 (二)教学过程 1、写出本节课要介绍的for语句的一般格式 for(表达式1;表达式2;表达式3) 循环体; 2、掌握:基本格式和各个表达式的功能和特征 强调:for语句中的所有表达式和while语句中的表达式所完成的功能是相同的。 表达式1:循环变量的初始化(初始值) 表达式2:循环条件(终止值) 表达式3:循环变量自增 3、for语句的执行过程 for ( int i = 0 ; i < 10 ; i++) { printf("我最棒"); }

FO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FOR循环语句 一、教材分析:本节是《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第二章第四节“程序的循环结构”中的内容。这一节的前面是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紧接FOR语句后面是DO语句和循环嵌套。本节课是FOR语句的初次学习,着重介绍FOR 语句的基础知识:格式和执行过程,不涉及双重循环等较难的运用。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之一,是程序设计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掌握VB程序的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的程序执行流程,对条件语句有了较深的理解,并具有一定的算法基础和比较、归纳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 2)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3)能用for循环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进一步理解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 教学重点:1、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 2、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编写简单程序。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六、教学环境:机房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由故事引出本节课内容: 阿基米德与国王下棋,国王输了,国王问阿基米德要什么奖赏?阿基米德对国王说:我只要在棋盘上第一格放一粒米,第二格放二粒,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八粒………按这个比例放满整个棋盘64个格子就行。国王以为要不了多少粮食,可一个粮仓的米还摆不完一半的棋格子,全部摆满后,你知道排满棋盘全部格子有多少米吗?请根据你所学的数学知识列出式子。 学生回答:2^0+2^1+2^2+……2^64 那用vb程序怎样进行计算呢?引出循环结构。 2、新课讲授: 在实际问题中会遇到具体规律性的重复运算问题,反映在程序中就是将完成特定任务的一组语句重复执行多次。重复执行的一组语句称为循环体,每重复一次循环体,都必须做出继续或者停止循环的判断,其依据就是判断一个特定的条件,成立与否,决定继续还是退出循环。

c语言if语句练习题

c语言if语句练习题 1、输入一个学生成绩,判断并输出该学生是否及格。 #include main { int a; printf ; scanf ; if printf ; else switch { case 0: case 1: case: case: case: case: printf ; break; 为B\n”); } }

2、输入三角形的三条边长,求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若不能构成三角形,输出提示。拓展练习:根据用户输入的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判定是何种三角形。 提示:正三角形——三边相等; 等腰三角形——三边中有两边相等; 直角三角形——两边的平房和等于第三边平方。 case: printf; break; case: printf; break; case: printf; #include #include main { float a,b,c,d; \n”); printf ; d=/2; if { if {printf ; printf ; } else { if { printf ; printf **),a+b+c); } else { if

{ printf ; printf **),a+b+c); } else { printf ; printf **),a+b+c); } } } } else printf ; } 3、输入3个分别表示箱子长、宽、高的整数值,判断并输出该箱子是正方体还是长方体。 ? 马克思手稿中有一道趣味数学题:有30个人,其中有男人、女人和小孩,在一家饭馆里吃饭 共花了50先令,每个男人各花3先令,每个女人各花2先令,每个小孩各花1先令,问男人、女人和小孩各有几人?

说课教学设计方案

2013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数学类教学设计授课教师课题内容抛物线的定义与标准方程授课时间2课时授课年级高三授课教材数学(拓展模块)上册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1.使用教材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拓展模块)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2.教学内容 抛物线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它贯穿在整个中学数学教材中,并随着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加深。最早见于初中数学,作为二次函2 y ax bx c =++)0 (≠ a的图像,以二次函数的形式初步探讨过。高中阶段,它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求最大(小)值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但对于这种曲线的本质学生并不清楚,从二次函数的角度研究的抛物线是不完善的。随着学生数学知识的逐渐完备,尤其是学习了椭圆、双曲线的知识之后,已具备了探讨这个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认知方面:知道二次函数的图像是抛物线,并能够画出开口向上(下)的抛物线,具备一定的用方程研究曲线的方法。 能力方面:初步具备解决圆锥曲线问题的方法,但数学基础较差,理解能力、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意识、类比等合情推理能力等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加强。 情感方面:学生愿意学习与实际生活贴近、就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但对数学科目有畏惧心理,自信心不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需要营造一定的学习氛围加以带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理解抛物线的定义,掌握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推导。 ②明确抛物线标准方程中P的几何意义,能解决简单的求抛物线标准方程问题。 2.能力目标 熟练掌握求曲线方程的基本方法,通过四种不同形式标准方程的对比,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体会数学的简捷美、和谐美。

c语言if的用法

c语言if的用法 条件condition可以是任何返回布尔值的表达式。 else子句是可选的。 if语句的执行过程如下:如果条件为真,就执行if的对象(statement1);否则,执行else的对象(statement2)。 任何时候两条语句都不可能同时执行。 考虑下面的例子:int a,b;if(a 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使a和b 都被赋值为0。 记住,直接跟在if 或else语句后的语句只能有一句。 如果你想包含更多的语句,你需要建一个程序块,如下面的例子:int bytesAvailable;if (bytesAvailable > 0) {ProcessData();bytesAvailable -= n;} elsewaitForMoreData();这里,如果变量bytesAvailable 大于0,则if 块内的所有语句都会执行。 嵌套if 语句嵌套(nested)if语句是指该if语句为另一个if或者else语句的对象。 在编程时经常要用到嵌套if语句。 当你使用嵌套if语句时,需记住的要点就是:一个else语句总是对应着和它同一个块中的最近的if语句,而且该if语句没有与其他else 语句相关联。 下面是一个例子:if(i == 10) {if(j 100) c = d; // this if iselse a = c; // associated with this else}else a = d; // this else refers to if(i ==

10)如注释所示,最后一个else语句没有与if(j 最后一个else语句对应着if(i==10)。 内部的else语句对应着if(k>100),因为它是同一个块中最近的if 语句。 if-else-if 阶梯基于嵌套if语句的通用编程结构被称为if-else-if 阶梯。 它的语法如下:if(condition)statement;else if(condition)statement;else if(condition)statement;elsestatement;条件表达式从上到下被求值。 一旦找到为真的条件,就执行与它关联的语句,该阶梯的其他部分就被忽略了。 如果所有的条件都不为真,则执行最后的else语句。 最后的else语句经常被作为默认的条件,即如果所有其他条件测试失败,就执行最后的else语句。 如果没有最后的else语句,而且所有其他的条件都失败,那程序就不做任何动作。 . 下面的程序通过使用if-else-if阶梯来确定某个月是什么季节。 // Demonstrate if-else-if statements.main() {int month = 4; // Aprilif (month == 12 || month == 1 || month == 2)printf ( "Winter");else if (month == 3 || month == 4 || month == 5)printf ("Spring");else if (month == 6 || month == 7 || month == 8)printf ( "Summer");else if (month == 9

教案、教学设计和说课稿的联系与区别

教案、教学设计与说课稿联系与区别 一、教案 教案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操作性方案,它重在设定教学的内容和行为,即:“教什么”。是整个课堂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案对于教师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教案是教师的教学方案,所以教师必须提前编写,因而它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设性。编写时,要求以课程标准为准绳,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法和学法,把计划实施的教学内容落到实处。 教案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学三维目标,课时安排,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和教后反思作业布置等。 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教师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对教学活动进行的规划、安排和决策。具体地讲,是指教师以教育理论为基础,依据教育对象和教师自己的教育理念、经验,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制定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步骤,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因此,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育对象的特点从三个维度确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说课稿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新生事物,是日常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是教师依据课标,根据教材,结合教育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后,把教材、教法、学法教具、教学过程,进行阐释的一种教研活动。说课稿,就是为了说好课而准备的文字材料。 四、三者之间的联系 第一,教学目标相同。都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而事先而做得准备活动。可以是同一的教学目标。 第二、运用理念一致。在课改的今天,不管是哪家版本的教材,落实的都是课程标准的精神,必须以生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三、准备工作吻合。就是在撰写它们之前,都必须学习课标,钻研教材,通览教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确立教法、学法以及教具、学具准备等。 五、三者之间的不同点 第一、教案只是教师课堂教学方案。一般只要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分配和教学过程。仅是事先的准备。 第二、教学设计也是教师为了课堂教学而设计的方案,基本内容与教案相同,最大的区别在于教学设计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要有设计的理念,或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是考察教师的理论素养。 第三、说课稿,是教师面对同事或领导说课的书面材料,要求相对较高,编写难点相对较大,除了具有它们二者具有的内容之外,还应有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指导、学法选择等。 1

C语言中for语句的教学设计上课讲义

C语言中f o r语句的 教学设计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1 教学设计的概念 (3) 2 FOR语句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3) 3 教学目标分析 (4) 3.1知识与技能 (4) 3.2过程与方法 (4) 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 4 教材分析 (4) 5 学情分析 (5) 5.1学生基础知识分析 (5) 5.2学生心理分析 (5) 6 教学方法分析 (6) 6.1教法分析 (6) 6.2学法分析 (6) 7 教学准备 (6) 7.1资料的准备 (6) 7.2备课 (7) 7.3课件的准备 (7) 7.3教学环境的准备 (7) 8 教学过程 (7) 9 教学评价与反思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附1 FOR语句教案 (13) 附2 FOR语句说课稿 (19) 附3课件 (22)

For语句的教学设计 XX专业 XX 指导教师 XX 摘要:教学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课程的学习方法。本文在分析C语言中for循环语句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C语言中for语句的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探讨,针对中职学生基础差、学习能力和毅力不足的特点以及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来制定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方法,在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指导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学生内在驱动力,让学生在这种带着任务主动学习的探究模式下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调动不同程度者的学习兴趣,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建构主义,任务驱动,合作学习

The statements about for teaching design Major:专业 Author:姓名 Supervisor:教师 Abstract:To teaching students understand learning method about courses is the key point of teaching. This paper is based on analysis of emphasis and difficulty point about "for" loop in C program language, and integrated practice of teaching, investigated the teaching method of "for" in C program language, formulate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learning methods, to point vocational students is poor performance of study, inadequate of learning, impatiently, and training objectives, under the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Task-driven pedagogies”, improve a bility of learning for students, enable students to positive complete learn task to achieve knowledge of Sense-Making. Creation of context,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nd to mobilize the different student of interest learning, in order to achieve better teaching results. Keywords:constructivism,Mission driving,Cooperative learning

c语言if语句的练习题答案

c语言i f语句的练习题答 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1、编写程序输入a和b,求a和b的余数和商。 #include<> voidmain() { inta,b; scanf("%d%d",&a,&b); printf("商为%d余数为%d",a/b,a%b); } 2、输入一个整型数据,分别求出各位数字。如:469,则个位数是9,十位数 是6,百位数是4。 #include<> voidmain() {inta,m=0; intt,t1,t2,t3,t4; scanf("%d",&a); if(a<0||a>99999) printf("输入数据超出范围\n"); elseif(a>=0&&a<10) {m=1; printf("该数是%d位数,其个位数为%d\n",m,a); } elseif(a>=10&&a<100) { m=2; t=a%10; a=a/10; printf("该数是%d位数,其个位数为%d十位数为%d\n",m,t,a); } elseif(a>=100&&a<1000) { m=3; t=a%10; t1=(a/10)%10; t2=a/100; printf("该数是%d位数,其个位数为%d十位数为%d百位数为%d\n",m,t,t1,t2);

elseif(a>=1000&&a<10000) { m=4; t=a%10; t1=a/10%10; t2=a/100%10; t3=a/1000; printf("该数是%d位数,其个位数为%d十位数为%d百位数为%d千位数字 为%d\n",m,t,t1,t2,t3); } elseif(a>=10000&&a<100000) { m=5; t=a%10; t1=a/10%10; t2=a/100%10; t3=a/1000%10; t4=a/10000; printf("该数是%d位数,其个位数为%d十位数为%d百位数为%d千位数字为%d 万位数字为%d\n",m,t,t1,t2,t3,t4); } } 以上写法太繁琐了,如果学习了循环,则简单很多。 #include<> voidmain() { inta,b; intn=0; scanf("%d",&a); while(a)//while(a!=0) {n++;//n用来统计数字a是几位数,n的初值必须为0 b=a%10; a=a/10;//a/=10; printf("%d",b);//输出a的各位数字 } printf("a的位数为%d",n);//此语句必须写在循环体的外面

优秀教学设计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们团队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面试方法与技巧》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我将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及成效特色五方面逐一进行阐述。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属于“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本次课属于第七单元模块三《面试方法与技巧》的内容,所需学时4学时。 (二)教学对象 教学对象为自动化系三年级学生,即毕业班级,学生对求职知识需求强烈,面试知识略知一二,但不系统;90后的高职生具有信息化能力强、爱动不爱静、爱做不爱钻等特点。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面试知识、提升应聘能力和信息化设备使用、审美、协作等各项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信息化环境下,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找到成就感,增强求职自信。 (四)教学重难点 面试自我介绍与面试礼仪——教学重点 面试问题回答——教学难点 二、教学策略 (一)教学方法 依据教学内容、对象与目标,以做中教、做中学、错中学的教学理念为引领,选择运用自主学习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自我训练法、游戏法,形成课堂的有效翻转,最终完成对面试知识的理解深化和面试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教学手段

片及游戏软件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资源共建共享、实体课堂与网络课堂即时互动,提供了教学效率,优化了教学效果。 三、教学过程 本次课由课前学习与准备、课堂任务实施与分析、课后训练与提升三个阶段,聆听面试、准备面试、体验面试、面试反思、面试检验、面试拓展6大教学环节组成。 (一)课前学习与准备——知识的初步认知 环节1 聆听面试 学生在网站“教学内容”、“拓展资源”板块,自主学习教案、课件、教师自制微课、网络优秀微课,形成对面试知识的初步认知。 环节2 准备面试 教师在两周前通过移动学习平台,下发《职来职往实践教学方案》和任务单。对不同角色提出不同任务要求。 职来职往角色分工及任务要求 了解活动流程之后,自愿选择不同角色,并按要求进行相关内容准备,并制作课堂所需ppt 。

高中数学必修三《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封面) 高中数学必修三《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高中数学必修三《循环语句》教案 一、课前分析 教学内容:FOR/NEXT循环语句。 1、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和地位:程序设计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循环结构是其中的一种设计结构,其作用是使一段程序反复执行。FOR/NEXT语句是循环运算的专家,在程序设计中频繁出现。本节课的学习,会使学生对算法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为实现独立编程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2)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重点是掌握FOR/NEXT循环语句的格式,并能运用其来编制简单的小程序。难点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要绘制好流程图,确定循环变量和循环体。因为用流程图描述算法,能够把解决问题的步骤清晰、直观地表示出来。 2、教学目标分析: 1)认知目标:通过FOR/NEXT语句的学习,写出简单的循环程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请先看这个图形(画5个竖行排列的“*”),想想看用以前学过的程序设计语言怎样来编写它的程序呢?(本节程序均设置为 单击命令按钮cmdstart运行即代码加在private sub cmdstart_click()) 生(稍做思考,然后回答):使用PRINT语句

PRINT “*” PRINT “*” PRINT “*” PRINT “*” PRINT “*”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那么,我想画10行,100行,1000行“*”呢?难道就这样顺序写下去吗?这样编写是不是太繁琐了。如果能让计算机去完成这部分重复的内容,而我们只要告诉计算机重复操作的次数就可以了,这个愿望能否实现呢?能!通过我们今天学习的FOR/NEXT循环语句,就可以很容易的实现这个愿望。 [疑问是建构教学的起点。新课伊始,就提出一个真实的问题,力求创设一种教学情境,它可以激起学生的未知欲,有利于建立新的认识结构。] 2、给出程序,并通过流程图加以理解 师出示上题程序代码并通过流程图和卡通图片分析 程序代码: cls for I=1 to 5 step 1 print”*” next 师:循环结构也称重复结构,它的作用是使一段程序能重复执行,被重复执行的部分称为循环体。但重复一般都是有条件的,即在满足

《C语言中的for循环》教案

《C语言中的for循环》教学设计 班级:计科软件对131 学号:124 姓名:李泽倩 日期:2016.6.12

《C语言中的for循环》教学设计 一、前端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C语言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计算机语言,学会使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本科生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它在各高校计算机专业中既是其他课程的前期基础课,又是培养学生具有程序设计、调试能力的专业核心课程。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重中之重就是循环结构。而循环中的for循环是程序中运用最多的,它既是前面知识的延续,又是后面知识的基础。本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阐述for循环语句的教学方法和过程,使学生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格式、功能和特点及其在具体编程时的灵活应用。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大学生在智能发展上呈现出进一步成熟的特征。他们的思维有了更高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并由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向辩证逻辑思维发展。他们观察事物的目的性和系统性进一步增强,已能按程序掌握事物本质属性的细节特征,思维的组织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独立性更为加强,注意更为稳定,集中注意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 二、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领会程序设计中构成循环的方法

2、能使用for循环语句编写C语言程序,并能运用for循环语句解决程序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C语言程序设计中for循环语句教学以行动导向教学为主线,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扩展―讨论―总结归纳―实践”的程序,过渡到知识应用和练习。 本次课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通过课件把文字和图片有机的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容易理解,学习效率高。在课堂讨论和实践过程中,教师适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归纳总结学习内容,既有利于学习新东西,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重点的突破上,采用范例比较教学法,给出具体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典型的例子掌握知识,同时通过用while、do while语句的所编写的程序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印象,让学生快速的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结构及使用方法。 (三)情感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及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重点:C语言程序设计循环结构程序中,要使用for循环语句进行程序设计,首先要求学生要掌握语句的基本格式,理解各个表达式的作用,以及执行过程,所以C语言程序设计中for循环语句的重点是“for语句的结构”。 教学难点:for语句的应用 学生掌握语句的结构和用法并不困难,难的是在实际的应用中那些时候该使用那种循环来解决问题比较简洁、高效,所以我把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for语句的应用”。 四、教学策略分析 (一)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给出主要内容。

说课与教案和教学设计的区别

说课与教学设计、教案的区别 一、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教师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对教学活动进行的规划、安排和决策。具体地讲,是指教师以教育理论为基础,依据教育对象和教师自己的教育理念、经验,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制定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步骤,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因此,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育对象的特点从三个维度确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教学设计包括 (1)教学对象:具体分析所选班的学生的基础、学习情况,及学生对本次课的知识的理解能力,通过这次课学生可以在哪些方面得到提高。 (2)教材分析:分析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对内容进行分层,哪些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是学生容易掌握,哪些内容较深,与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有哪些差距,学习的内容对学生有哪些实际的帮助。 (3)教学目标:根据该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材的要求具体分析,设定本次课的教学目标,重点要突出技能目标。 (4)教学重点、难点:突破教材,来确定学生在学习本次课时的重、难点知识点。 (5)教学思路:为实现教学目标的而选择何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能达到的预期教学效果。 (6)教学策略:能充分体现本次课的教学思路,在课堂教学中所采取的具体做法;对教学过程能有一定预测,并如何调控。 (8)教学流程图:用图表的形式反映出本次课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 (7)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相符,充分体现师生互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教案 教案即教学方案。是教师阅读教学大纲和教材后,经过分析、加工、整理后写出的切实、可行的有关教学内容及教材组织和讲授方法的方案。教案是教学的内容文本,是教师教学设计和设想的系统规划,是教师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的综合体。 教案主要包括: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2. 教学重难点 3. 教学方法 4. 教学用具 5. 教学过程 6. 板书设计 7. 教学反思 三、说课 说课是教师依据课标,根据教材,结合教育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后,把教材、教法、学法教具、教学过程,向领导、或同事进行阐释的一种教研活动,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说课就是教师针对某一观点、问题或具体课题,口头表述其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说得简单点,说课其实就是说说你是怎么教的,你为什么要这样教。 说课包括: (1)、说教材:说教材主要说明“教什么”的问题和“为什么要教这些”的道理。即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说清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它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作用和前后联系并说出教者是如何根据标准和教材内容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

FO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F O 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F O R循环语句 一、教材分析:本节是《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第二章第四节“程序的循环结构”中的内容。这一节的前面是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紧接FOR语句后面是DO语句和循环嵌套。本节课是FOR语句的初次学习,着重介绍FOR语句的基础知识:格式和执行过程,不涉及双重循环等较难的运用。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之一,是程序设计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掌握VB程序的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的程序执行流程,对条件语句有了较深的理解,并具有一定的算法基础和比较、归纳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 2)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3)能用for循环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进一步理解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 教学重点:1、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 2、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编写简单程序。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六、教学环境:机房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由故事引出本节课内容: 阿基米德与国王下棋,国王输了,国王问阿基米德要什么奖赏?阿基米德对国王说:我只要在棋盘上第一格放一粒米,第二格放二粒,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八粒………按这个比例放满整个棋盘64个格子就行。国王以为要不了多少粮食,可一个粮仓的米还摆不完一半的棋格子,全部摆满后,你知道排满棋盘全部格子有多少米吗?请根据你所学的数学知识列出式子。 学生回答:2^0+2^1+2^2+……2^64 那用vb程序怎样进行计算呢?引出循环结构。 2、新课讲授: 在实际问题中会遇到具体规律性的重复运算问题,反映在程序中就是将完成特定任务的一组语句重复执行多次。重复执行的一组语句称为循环体,每重复一次循环体,都必须做出继续或者停止循环的判断,其依据就是判断一个特定的条件,成立与否,决定继续还是退出循环。 举例说明: Fori=1To10 s=s+i

VB循环语句教案

浙教版高一信息技术VB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浙江省象山中学章婷红 315700 一、设计思想 本节课以一个小游戏导入,引导学生在解决游戏问题的过程中去探索其背后隐藏的算法思想,一个基本的程序结构――循环结构。学会使用循环语句是编程的基本功,因此本课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程序和编写代码能力有着非常实在的意义。循环语句是三种基本语句中难度最大的一个,为了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兴趣,我用烧杯和量筒来比喻循环语句中累加器和累加量,使学生快速地理解了累加器的作用,并能正确算出这类程序的运行结果。会读程序之后还要会写,挑选一个好的例子非常重要,我选择了算麦粒画棋盘这个实例,既有经典的计算问题又有直观的画图功能,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高。任务的设置由算麦粒的填写部分语句到画棋盘的完全自己编写代码,对学生的要求逐步加深。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算法与程序设计》第四章第三节。 循环语句是程序三种基本语句之一,是学习程序设计的基础,同时也是后面六种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标准》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的要求是:理解循环语句的作用,掌握循环语句的使用方法。要求学生能从问题出发,用循环语句编写程序,实现简单的算法。《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三种语句的总课时建议为三课时。我考虑到循环语句是三种语句中难度最大的一个,并且要学习for和do两种语句,后面六个算法中也基本上都要用到循环语句,所以非常重要。因此循环语句我安排了2课时,本节为第1课时,主要内容为for语句,第2课时为do语句及循环综合实例。 三、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算法的流程图、VB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及两种语句:赋值语句和选择语句,基本掌握了VB的编程环境。对于for语句,我的要求是学生先学会读程序,即计算出程序的运行结果,尤其要比较熟练地掌握累加器的作用。在此基本上还要能根据实例编写简单的循环结构的程序。对于读程序,大部分学生能模仿老师的例题分析完成计算。而根据实例编写程序,最主要的是找出反复执行的事件,并找到其通式和变化规则,写出循环体语句。这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老师慢慢引导点拨。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循环语句的作用,掌握FOR语句的基本格式;能看懂循环结构流程图的执行流程; 2、能根据循环语句的代码写出运行结果,尤其要比较熟练掌握累加器的作用;

C语言中# ifdef和# elseif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下面这几个宏是为了进行条件编译。一般情况下源程序中所有的行都参加编译。但是有时希望对其中一部分内容只在满足一定条件才进行编译,也就是对一部分内容指定编译的条件,这就是“条件编译”。有时,希望当满足某条件时对一组语句进行编译,而当条件不满足时则编译另一组语句。 条件编译命令最常见的形式为: #ifdef 标识符 程序段1 #else 程序段2 #endif 它的作用是:当标识符已经被定义过(一般是用#define命令定义),则对程序段1进行编译,否则编译程序段2。 其中#else部分也可以没有,即: #ifdef 程序段1 #denif 这里的“程序段”可以是语句组,也可以是命令行。这种条件编译可以提高C源程序的通用性。如果一个C源程序在不同计算机系统上运行,而不同的计算机又有一定的差异。例如,我们有一个数据类型,在Windows平台中,应该使用long类型表示,而在其他平台应该使用float表示,这样往往需要对源程序作必要的修改,这就降低了程序的通用性。可以用以下的条件编译: #ifdef WINDOWS #define MYTYPE long #else #define MYTYPE float #endif 如果在Windows上编译程序,则可以在程序的开始加上 #define WINDOWS 这样则编译下面的命令行: #define MYTYPE long 如果在这组条件编译命令之前曾出现以下命令行: #define WINDOWS 0 则预编译后程序中的MYTYPE都用float代替。这样,源程序可以不必作任何修改就可以用于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系统。当然以上介绍的只是一种简单的情况,可以根据此思路设计出其它的条件编译。 例如,在调试程序时,常常希望输出一些所需的信息,而在调试完成后不再输出这些信息。可以在源程序中插入以下的条件编译段:

C语言循环程序设计for语句教学案例

《C语言循环程序设计—for语句》教学案例漠河县职业技术学校尘威威

《C语言循环程序设计—for语句》教学案例 漠河县职业技术学校尘威威 C语言基础是中职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也是要求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掌握的一门重点课程,这门课程核心内容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一门编程的语言,学会编写简单的程序,能读懂C语言源程序。 案例背景: 在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中,C语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比较紧的课程。要掌握和使用好这门语言,既要求学生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较强的应用实践能力。如果只是按照传统的知识体系照本宣科,让学生理解这些枯燥的概念都难,更不要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易挫伤学生学习编程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改为从案例入手,通过给学生演示、让学生模仿,在实际应用中去探究和领悟这些概念,并适时地加以归纳总结和进行概念的延伸,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新知识。所以从课程内容而言,案例教学是适用的,是切合学生的。 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三种基本结构的重中之重,而循环中的for 循环是程序中运用最多的,也是较灵活的语句之一,它既是前面知识的延续,又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在知识构架中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如果不采用一些恰当有效的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难以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一些有趣的程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

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本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阐述for循环语句在具体编程时的灵活应用。 教学目标确定 (一)知识与技能 1、领会程序设计中构成循环的方法 2、能使用for循环语句编写C语言语句,并能运用for循环语句编写出正确的程序。 (二)过程与方法 C语言程序设计中for循环语句教学以行动导向教学为主线,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扩展―讨论―总结归纳―实践”的程序,过渡到知识应用和练习。 本课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通过课件把文字和图片有机的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容易理解,学习效率高。在课堂讨论和实践过程中,教师适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归纳总结学习内容,既有利于领会掌握新知识点,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重点的突破上,采用范例比较教学法,给出具体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典型的例子掌握知识,同时通过用while、do while语句的所编写的程序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印象,让学生快速的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结构及使用方法。 (三)情感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设计和说课稿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着重理解“井沿”“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比喻意思。 教学重点 1、理解青蛙犯错的原因。 2、在朗读中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 德育渗透:教育学生要努力学习,将来走出大山,像小鸟一样见多识广。 教学准备:下载讲故事《坐井观天》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 (一)猜谜语: 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脚,大时有脚没尾。(青蛙)(二)你们知道青蛙生活在哪儿吗?今天老师带给大家一个发生在青蛙身上的故事,大家想听吗? (三)听故事。喜欢这个故事吗? (四)你们刚刚听的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书上60页的第13课。

板书:13 坐井观天 二、学习课文。 (一)解释课题 1,齐读课题两遍。 2,“观”是什么意思? 3,“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4,谁坐井观天? 5,看60页的课文插图,回答问题:你们看到青蛙了吗?为什么没有看到? (二)读课文,感知大意 1,请同学们跟着老师读这个故事。 2,请标好自然段序号。(7段) 3,齐读第1自然段。 (1)谁能告诉我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2)井沿在哪儿?在图上指一指。小鸟落在哪儿?并齐读“井沿”三遍。 4,齐读第2自然段。 (1)用“﹏﹏”标注出青蛙说的话。 (2)谁来读读青蛙说的话? 5,齐读第3自然段。 (1)用“――”标注小鸟说的话。

(2)一百多里远吗? (3)谁能读一读小鸟说的话? 6,齐读第4自然段。 用“﹏﹏”标注出青蛙说的话。 (1)谁能说说什么是“大话”?(可以举例说明) (2)谁来读读青蛙说的话? 7,齐读第5自然段。 (1)用“――”标注小鸟说的话。 (2)谁能说说“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齐读这个词三遍。 (3)谁能读一读小鸟说的话? 8,齐读第6自然段。 (1)用“﹏﹏”标注出青蛙说的话。 (2)谁来读读青蛙说的话? 9,齐读第7自然段。 (1)用“――”标注小鸟说的话。 (2)谁能读一读小鸟说的话? 10,男同学当青蛙,女同学当小鸟,分角色朗读对话。 11,女同学当青蛙,男同学当小鸟,分角色朗读对话。 三、分析课文,揭示寓意。 (一)读了这个故事,你们知道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吗?(它们在争论天的大小)

程序的循环结构(一)for循环(1)

2.4 程序的循环结构(一) ------ For-Next循环结构教学方案设计教学时间:2017年4月24日下午第三节 授课教师:李通德 教学地点:计算机教室105 课题:程序的循环结构(一)---For-Next循环 一、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课先通过创设情境,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提出学习任务和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发现生活中已有的问题,思考如何联系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将学习到的知识与生活实际问题紧密联系起来。 整个教学设计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但并不忽略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要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过程起促进和帮助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For-Next循环结构的一般格式和使用方法; (2)结合For-Next循环语句的执行流程图理解For循环结构程序的执行过程; (3)能对简单的For-Next循环程序进行分析和就具体问题使用For-Next循环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 2.过程与方法 (1)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创设情景,经历分析、实践、讲解、探究、归纳,通过循序渐进、层层深入,逐步深化对循环思想和执行过程的理解; (2)在教师提示下学生联系所学的知识点上机操作,进而完成知识的巩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所创设的悬疑式的教学情境、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以及所营造的教学氛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并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内容分析 《VB循环结构》是本章内容的一个重点及难点内容。For-Next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既需要前面知识的铺垫,同时还要学生打破之前的思维习惯,因此在讲授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要让学生多去实践、多去探究,让他们在主动学习中理解、体验和感受,提高自身的能力。 四、学生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