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案范文(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案范文(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案范文(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案范文第【1】篇〗《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给出的乘法算式来探究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到原来的多少倍(几分之一)时,积的变化规律。

通过两组算式引导学生从上往下及从下往上观察、猜想和验证,使学生专注于规律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二、学情分析《积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

因此,在教学中我直接出示一组乘法算式,引导学生从上往下及从下往上观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发生变化时,积的变化规律,并通过验证和运用加深学生对规律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时,积也乘(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使学生获得探究规律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及归纳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积随因数的变化规律。

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验证规律、应用规律。

五、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合作交流、总结、验证,自主探索积随因数的变化规律。

六、教学过程1、游戏导入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它能帮助我们给庄家清除害虫,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有关青蛙的游戏: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根据这一规律请继续回答并写出算式。

5只青蛙几只腿?10只青蛙几条腿?20只青蛙几条腿?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5×4=2010×4=4020×4=80追问:观察以上算式,你能发现什么吗?其实这个问题的思考是有一定数学规律的,那么这其中的奥秘是什么呢?这就是这节我们要研究的——积的变化规律。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教案)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教案)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和应用。

难点: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积的变化规律的相关案例、PPT等教学资源。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积的变化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环节二:自主探究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积的变化规律。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心得。

环节三:课堂讲解环节四:练习巩固教师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环节五: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教师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积的变化规律。

作业包括课后练习题和实际问题应用题。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

七、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后练习成绩等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八、教学拓展:引导学生关注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

九、教学资源:PPT、相关案例、练习题、实际问题应用题等。

十、教学时间安排:本节课计划用时45分钟。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3. 利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积的变化规律。

4.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运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实例展示,引导学生发现积的变化现象。

2. 自主探究:提出问题,让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积的变化规律。

4. 练习巩固: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教案(有配套课件)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教案(有配套课件)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教案(有配套PPT课件)第一章:积的变化规律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

2. 掌握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1.2 教学内容1. 积的变化规律的定义。

2. 积的变化规律的推导过程。

3. 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实例。

1.3 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索来理解积的变化规律。

2. 使用PPT课件进行辅助教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积的变化规律。

1.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了解。

2. 讲解积的变化规律的定义和推导过程。

3. 提供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实例,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4.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1.5 作业布置1. 请学生总结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和应用。

2.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第二章:积的变化规律的推导过程2.1 教学目标1. 理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推导过程。

2. 能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2 教学内容1. 积的变化规律的推导方法。

2. 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实例。

2.3 教学方法1. 使用PPT课件进行辅助教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积的变化规律的推导过程。

2. 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2.4 教学步骤1. 回顾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

2. 讲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推导方法。

3. 提供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实例,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4.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2.5 作业布置1. 请学生总结积的变化规律的推导过程和应用。

2.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第三章: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实例3.1 教学目标1. 能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理解积的变化规律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3.2 教学内容1. 积的变化规律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实例。

3.3 教学方法1. 使用PPT课件进行辅助教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实例。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1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1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8页的例4及相应的练习。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验积的改变规律的探究过程,感受数学的魅力。

2、引导学生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改变规律,造就学生的概括和语言表达实力。

3、初步获得探究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历,开展学生的视察,推理实力。

三、学情与教材分析在学生已经驾驭了乘法运算的根本技能的根底上,利用乘法运算,造就学生的推理实力,特殊是合情推理实力,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任务。

同时,在乘法运算中探究积的改变规律是整数四那么运算中的内容构造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节课学习的例4以两组乘法算式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究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改变状况,从中归纳出积的改变规律。

通过这个过程的探究,不但让学生理解两数相乘时,积的改变随其中一个因数〔或两个因数〕的改变而改变,同时体会事物间是亲密联系的,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例题的设计分三个层次:1、教材设计了两组既有联系又有区分的乘法算式,引导学生在视察,计算,比照的根底上自主发觉因数改变引起积的改变规律。

2、学生在小组沟通的根底上广泛沟通自己发觉的规律,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说明自己发觉的规律。

3、学生再举例,验证积的改变规律的正确性。

学习驾驭教材中出现的“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假设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一样的倍数”这条规律,可以较快地进展整十、整百数的乘法口算,更好地理解因数未尾有零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的算理,为以后学习小数乘法做必要的铺垫。

四、教学打算例4情景图的课件〔或挂图〕;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提出问题1、创设情景师:(或屏幕显示):为响应学校“节约零花钱,牵手好挚友”号召,我们班与盼望小学四〔1〕班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活动,学生们捐出自己的零花钱,为盼望小学的小挚友购置一些图书和学习用品。

请你们帮助算一算,一盒美术颜料6元,买2盒花多少钱?20盒、200盒?〔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识的“手拉手,献爱心”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表达对他人关爱的同时,进一步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教案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教案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积的变化规律简介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

让学生掌握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方法。

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积的变化规律的定义和意义。

积的变化规律的推导和证明。

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方法。

1.3 教学步骤引入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

解释积的变化规律的定义和意义。

通过例题演示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方法。

让学生进行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章:积的变化规律的推导和证明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推导过程。

让学生学会使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证明。

2.2 教学内容积的变化规律的推导方法。

积的变化规律的证明方法。

2.3 教学步骤回顾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

讲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推导方法。

通过例题演示积的变化规律的证明方法。

让学生进行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章: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2 教学内容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3.3 教学步骤引入实际问题。

解释如何使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例题演示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让学生进行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积的变化规律的综合练习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综合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各种问题。

4.2 教学内容积的变化规律的综合练习题。

4.3 教学步骤给学生发放综合练习题。

引导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练习题。

给予学生解答和指导。

第五章:总结与评价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和总结积的变化规律的知识。

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5.2 教学内容回顾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和应用方法。

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

5.3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回顾积的变化规律的知识。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第六章:积的变化规律在分数中的应用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积的变化规律在分数中的应用。

让学生掌握分数中积的变化规律的运用方法。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自主探究活动,经历观察发现、大胆猜想、举例验证、归纳总结积的变化规律的全过程,获得探索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

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发现、掌握并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探究规律的一般方法。

三、教学准备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口算比赛(1)6×2 =(1)20×4=(2)6×20 =(2)10×4=(3)6×200=(3)5×4=师:两组算式的积分别得多少?你们怎么算得这么快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积的变化规律(二)探究新知1.研究因数乘几的情况看来,这三个算式中可能隐藏着某些联系、某些规律,为了便于发现,我们就一起按一定的顺序来观察。

(1)6×2 =(2)6×20 =(3)6×200=(1)三个都是什么算式?乘号两边的两个数叫什么?乘得的结果叫什么?(2)整体看这三个乘法算式,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下面我们就具体研究一下因数怎么变的,积怎么变的?积的变化有没有规律,有什么规律?积的变化规律。

(板书课题:积的变化规律)(3)从上向下观察这三个乘法算式:从(1)式到(2)式,一个因数怎样?另一个因数怎样?积呢?看来(1)式和(2)式间有这种关系,还有哪两个算式之间存在这种关系?从(1)式到(3)式,因数和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2)式到(3)式呢?两人互相说一说。

(4)刚才我们观察了(1)式和(2)式、(1)式和(3)式、(2)式和(3)式,你们发现什么共同的规律了吗?(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5)我们通过观察这三个算式,发现了算式间的联系与变化,这个过程叫“观察发现”(板书:观察发现)。

人教版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积的变化规律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接下来WTT为你整理了人教版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

2.初步获得探究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教学重点】发现并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策略。

【教学准备】课【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巧导新课。

1.口答题:(1)一个因数是6,另一个因数是5,积是( )(2)把7扩大9倍是( )(3)把56缩小8倍是( )2.找规律写一写12345679-9=11111111112345679-18=2222222212345679-27=33333333312345679-36=444444444为什么这样写呢?(第一个因数不变,第2个因数是9的几倍积就是111111111的几倍?)从这个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乘法算式里积的变化是和谁有关系?(因数)那么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现在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积的变化规律)(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探究规律(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组题,算一算,再观察这组题里面的三个算式里面的因数和积分别是怎样变化的?(1)出示题目6-2=6-20=6-200=(2)先自己算算,再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中交流你的发现,准备汇报。

(3)汇报:先说结果,哪小组愿意上来边指边说你们的发现?(不同的学生汇报)师:能不能把你们的发现用一句话概括呢?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

师: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4,积会怎样?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4,积乘5,行吗?为什么?(说明这两个“几”是一样的数。

)(4) 出示题目20-4=10-4=5-4=算一算,比一比,这组题目又是怎么变化的?(5)小组内交流,汇报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除以几。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方案。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期望可以挂念到有需要的伴侣。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教材第58页例4“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1、使同学经受积的变化规律的发觉过程,感受发觉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格外好玩的事情。

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育初步的概括和表达力量。

3、初步获得探究规律的一般方法和阅历,进展同学的推理力量。

教学重难点:引导同学自己发觉规律,概括规律,进而运用规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目标。

1、创设情景: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同学们对乘法的计算已经把握的很好了,下面同学们算一算下面各题。

8×3= 60×4=16×3= 180×4=32×3= 240×4=同学计算后。

师: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你发觉了什么?同学汇报沟通,2、师引入:是的,在乘法运算中,积会随着因数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我们今日要争辩的积的变化规律。

3、提出目标:让同学先说一说,再出示目标:(1)积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学这些规律有何用?(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把握了探究规律的什么方法?[设计意图]上面这两个题蕴涵了函数思想,通过这两组练习,使同学对积的变化规律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生疏,为学习新知做好预备。

二、呈现学习成果1、小组内个人呈现。

(1)提出自学要求:自学课本58页的例4、完成做一做后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生的挨次在小组内沟通呈现。

(2)生自学,师巡察指导,收集学习信息。

2、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呈现发觉的积的变化规律。

(1)积随因数扩大而扩大的规律。

(2)积随因数缩小而缩小的规律。

3、师生共同争辩把两个规律合并。

(1)合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51页教学内容及课后练习
教学目标:1.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索过程,感受数学的魅力。

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观察、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发现、掌握并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同学们老师昨天在电视上看到一个节目特别受感动,一位小朋友乐于助人的事迹被大
家广泛称赞,这个小朋友却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我们今天能坐在明亮暖和的教室里学习却不知道我们国家还有很多小朋友因为家庭困难上不起学,那同学们愿不愿意将自己的零花钱捐出来给这些困难的小朋友买一些学习用品呢?那请你们帮忙算一算一支钢笔6元,买2支需要多少钱?20支呢?200支呢?
2.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
(1)6×2 =
(2)6×20 =
(3)6×200=
师:你们怎么算得这么快呀?(有规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积的变化规律
(二)探究新知
1.研究因数乘几的情况
看来,这三个算式中可能隐藏着某些联系、某些规律,为了便于发现,我们就一起按一定的顺序来观察。

(1)6×2 =
(2)6×20 =
(3)6×200=
(1)三个都是什么算式?
乘号两边的两个数叫什么?乘得的结果叫什么?
(2)整体看这三个乘法算式,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下面我们就具体研究一下因数怎么变的,积怎么变的?积的变化有没有规律,有什么规律?积的变化规律。

(板书课题:积的变化规律)
(3)从上向下观察这三个乘法算式:
从(1)式到(2)式,一个因数怎样?另一个因数怎样?积呢?看来(1)式和(2)式间有这种关系,还有哪两个算式之间存在这种关系?
从(1)式到(3)式,因数和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2)式到(3)式呢?两人互相说一说。

(4)刚才我们观察了(1)式和(2)式、(1)式和(3)式、(2)式和(3)式,你们发现什么共同的规律了吗?(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
(5)我们通过观察这三个算式,发现了算式间的联系与变化,这个过程叫“观察发现”。

随后,我们根据发现进行了大胆猜想――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

要想知道这个猜想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成立,是否正确?我们可以怎么办?
(6)两人一组举例验证,我们刚才的猜想是否成立。

(7)汇报。

2.研究因数除以几的情况
(1)由此你能猜到,在乘法算式中,还可能有什么规律?
(2)两人一组,用我们刚才的方法来研究:“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除以几”这个猜想。

可以以口算题为例,也可以自己举例。

3.课本51页做一做前两组
4.课件出示
①20×4=
②10×4=
③5×4=
(1)通过观察,你们又发现了一个什么规律?
(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就除以几。


(2)完成51页做一做第三组题目
(3)刚才举例验证时,另一个因数除以几都行吗?除以0行不行?为什么?
这条规律还要补充什么?(板书:0除外)
(4)按照这样的规律写出一组式子同桌互相考一考
5.归纳小结:
最开始,我们发现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化,积也变化。


过整节课的学习,能完整地说说因数和积是怎么变化的吗?
师:“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
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就乘几或除以几。

)(三)巩固练习
1.填空(课件出示)
8×50=400
16×50=( )
()×50=( )
2.8×100=800很据这个算式运用所学规律快速写出一组因数和积有变化规律的式子
展示学生作业,交流汇报
3.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完成例3下面的“做一做”第2题
4.独立思考,发现规律。

请学生完成下列计算,并在组内述说自己发现的规律。

18×24=432 105×45=4725
(18÷2)×(24×2)=(105×3)×(45÷3)=
(18×2)×(24÷2)=(105÷5)×(45×5)=
5.交流讨论,概括规律
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发现的规律,然后指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概括: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相同的数,它们的乘积不变。

6.在○中填上运算符号,在□中填上数。

24×75=1800 36×104=3744
(24○6)×(75×6)=1800 (36×4)×(104○4)=3744
(24○3)×(75○□)=1800 (36○□)×(104○□)=3744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外拓展
根据第一个算式的结果鞥快速说出其它式子的结果吗?
20×4=80
40×8=
80×16=
六、作业
课本54页第1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