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利用率

合集下载

仓库设备利用率的计算

仓库设备利用率的计算

仓库设备利用率的计算1. 引言在仓库管理中,设备的利用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可以帮助我们评估设备的使用效率以及资源的充分利用程度。

本文档将介绍如何计算仓库设备的利用率,以及如何分析和解读计算结果。

2. 计算方法仓库设备的利用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设备利用率 = (设备实际使用时间 / 设备可使用总时间) * 100%其中,设备实际使用时间是指设备在一段时间内实际被使用的时间,设备可使用总时间则是设备在同一段时间内的总使用时间。

3. 数据收集在进行设备利用率的计算之前,我们需要收集以下数据:- 设备的实际使用时间:可以通过设备的日志记录或者工作记录来获得。

确保准确记录设备的启动和关闭时间。

- 设备的可使用总时间:这是设备在同一段时间内的总使用时间,可以通过设备的技术规格或者制造商提供的信息来获取。

收集到的数据应该准确反映设备的实际情况,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4. 计算示例为了更好地理解如何计算仓库设备的利用率,我们将通过一个示例来演示具体的计算步骤。

假设我们需要计算一台仓库自动叉车的利用率,该叉车在过去一个月内的实际使用时间为200小时,可使用总时间为300小时。

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计算利用率:1. 计算设备利用率:设备利用率 = (200小时 / 300小时) * 100% = 66.67%5. 结果分析和解读计算出仓库设备的利用率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解读计算结果:- 高利用率:表示设备被充分利用,资源得到了有效地利用,仓库运营效率较高。

- 低利用率:可能表示仓库设备存在闲置时间较长,资源利用不足,需要进一步优化设备使用方式。

另外,我们还可以按照不同的时间段来计算设备利用率,从而更全面地评估设备的使用情况。

例如,按照周、月或季度来计算设备利用率,进而分析不同时间段内的利用率变化趋势。

6. 结论通过计算仓库设备的利用率,我们可以评估设备的使用效率,以及仓库资源的充分利用程度。

同时,我们可以根据计算结果来分析设备使用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优化设备使用,提高仓库运营效率。

新购设备利用率标准

新购设备利用率标准

新购设备利用率标准一、设备性能标准新购设备的性能应达到以下标准:1. 设备技术指标符合生产需求,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行。

2. 设备精度和加工质量应符合生产标准,能够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3. 设备的功率和能耗应符合节能环保要求。

4. 设备应具有可维护性和可维修性,便于日常保养和故障排除。

二、设备故障率标准新购设备的故障率应符合以下标准:1. 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应保持较低的故障率,一般应小于千分之三。

2. 对于关键生产设备,故障率应更低,应小于万分之三。

3. 对于特别重要的设备,如数控机床等,应采取更加严格的故障防范措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三、设备利用率指标新购设备的利用率应达到以下指标:1. 设备利用率应不低于80%,即设备运行时间应不低于总时间的80%。

2. 对于关键生产设备,利用率应更高,一般应不低于90%。

3. 对于特别重要的设备,如数控机床等,应尽量提高利用率,争取达到100%。

四、设备维护与保养制度新购设备应建立完善的维护与保养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定期检查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如清洗、润滑等,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 对设备进行故障排查和维修,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对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五、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新购设备应配有详细的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包括以下内容:1. 设备的各项技术参数、性能指标和使用范围。

2. 设备的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和维护保养要求。

3. 设备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4. 设备的保养周期和更换部件的说明。

5. 设备的紧急停机操作流程。

六、设备档案管理新购设备应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包括以下内容:1. 设备的采购合同、发票等相关文件。

2. 设备的安装、调试记录以及验收报告。

3. 设备的运行记录,包括运行时间、产量、能耗等数据。

4. 设备的维护保养记录,包括保养周期、保养内容等。

5. 设备的故障排除记录,包括故障原因、排除方法、更换部件等详细信息。

设备完好率、设备利用率、设备故障率、设备开动率、OEE、MTTR,MTTF,MTBF

设备完好率、设备利用率、设备故障率、设备开动率、OEE、MTTR,MTTF,MTBF

1、设备完好率定义:设备完好率,指的是完好的生产设备在全部生产设备中的比重,它是反映企业设备技术状况和评价设备管理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总台数/生产设备总台数× 100% 标准:所谓完好设备一般标准是:①设备性能良好,如机械加工设备的精度达到工艺要求;②设备运转正常,如零部件磨损、腐蚀程度不超过技术规定标准,润滑系统正常、设备运转无超温、超压现象;③原料、燃料、油料等消耗正常,没有油、水、汽、电的泄漏现象。

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设备,还要规定具体标准。

例如传动系统的变速要齐全、滑动部分要灵敏、油路系统要畅通等。

公式中的设备总台数包括在用、停用、封存的设备。

在计算设备完好率时,除按全部设备计算外,还应分别计算各类设备的完好率。

2、设备利用率定义:设备利用率是指每年度设备实际使用时间占计划用时的百分比。

是指设备的使用效率。

是反映设备工作状态及生产效率的技术经济指标。

在一般的企业当中,设备投资常常在总投资中占较大的比例。

因此,设备能否充分利用,直接关系到投资效益,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等于相对降低了产品成本。

所以,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在进行生产决策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一般包括:设备数量利用指标―实有设备安装率,已安装设备利用率;设备时间利用指标―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设备计划台时利用率;设备能力利用指标―设备负荷率;设备综合利用指标―设备综合利用率。

过去,设备利用率一般仅指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

计算公式:公式一:设备利用率=每小时实际产量/ 每小时理论产量×100% 公式二:设备利用率=每班次(天)实际开机时数/ 每班次(天)应开机时数×100% 公式三:设备利用率=某抽样时刻的开机台数/ 设备总台数×100%3、设备故障率定义:设备故障率是指事故(故障)停机时间与设备应开动时间的百分比,是考核设备技术状态、故障强度、维修质量和效率一个指标。

oee分析报告

oee分析报告

OEE分析报告1. 引言OEE(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设备综合效能)是一种衡量生产设备利用率和效率的指标,可以帮助企业评估和改善生产过程。

本文将介绍OEE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如何通过OEE分析报告来识别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2. OEE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1 定义OEE是一个综合指标,可以衡量生产设备的效果、时间利用率和质量损失情况。

它由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设备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质量达标率。

2.2 计算方法OEE的计算公式如下:OEE = 设备利用率 × 生产效率 × 质量达标率其中,设备利用率表示设备实际运行时间与总运行时间的比率,生产效率表示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率,质量达标率表示合格产品的数量与总产量的比率。

3. OEE分析报告的步骤3.1 收集数据首先,需要收集与生产设备相关的数据,如设备运行时间、停机时间、产量和质量数据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生产系统、传感器或手动记录的方式获得。

3.2 计算OEE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每个设备的OEE。

将设备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质量达标率根据2.2节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并得出OEE的值。

3.3 分析OEE指标根据计算得到的OEE值,可以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

首先,比较不同设备的OEE值,找出效果最好和最差的设备。

然后,比较不同时间段的OEE值,找出生产效率波动较大的时间段。

3.4 识别问题和改进建议通过分析OEE指标,可以识别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例如,设备利用率低可能是由于设备故障或停机时间过长导致的。

生产效率低可能是由于操作不当或工艺不合理导致的。

质量达标率低可能是由于原材料质量不良或工艺参数设置不准确导致的。

针对识别出的问题,可以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例如,对于设备利用率低的问题,可以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对于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可以进行员工培训和工艺优化,提高操作效率;对于质量达标率低的问题,可以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和工艺参数的监测。

设备三率计算公式

设备三率计算公式

设备三率计算公式设备三率是设备管理中的重要概念,包括设备完好率、设备利用率和设备故障率。

这三个比率的计算对于评估设备的运行状况、生产效率以及维护策略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咱们先来说说设备完好率。

设备完好率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完好设备的数量占设备总数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就是:设备完好率 = (完好设备数量 ÷设备总数)× 100% 。

比如说,一家工厂里总共有 100 台设备,经过检查,其中有80 台是完好的,那么设备完好率就是(80÷100)× 100% = 80% 。

我之前在一家制造企业工作的时候,就遇到过设备完好率的问题。

当时我们车间新引进了一批先进的生产设备,大家都特别兴奋,觉得这下生产效率肯定能大大提高。

可是没过多久,问题就来了。

由于操作工人对新设备还不太熟悉,加上维护保养没跟上,不少设备陆续出现了故障。

为了弄清楚设备的实际状况,我们专门组织了一次全面的设备检查。

那场面,可真是紧张又忙碌。

大家拿着检查表,一台一台地仔细查看,记录下每台设备的运行状况。

最后统计出来,设备完好率才 60% 左右,这可把领导急坏了。

接下来再讲讲设备利用率。

设备利用率是指设备实际使用时间占计划使用时间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是:设备利用率 = (设备实际使用时间 ÷设备计划使用时间)× 100% 。

打个比方,如果一台设备计划每天运行 8 小时,实际上只运行了 6 小时,那么它当天的利用率就是(6÷8)× 100% = 75% 。

记得有一次,我们公司接到一个大订单,交货时间特别紧。

为了按时完成任务,我们得充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生产部门的同事们精心安排生产计划,尽量减少设备的空闲时间。

就连设备维修人员也随时待命,一旦设备出现小故障,马上进行快速维修,确保设备能够持续运行。

那段时间,大家都像上紧了发条的钟表,一刻也不敢松懈。

最后说说设备故障率。

设备故障率是指设备在单位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次数。

设备可利用率计算公式(一)

设备可利用率计算公式(一)

设备可利用率计算公式(一)设备可利用率计算公式1. 总体设备可利用率总体设备可利用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有效运行的比例。

计算公式为:总体设备可利用率 = 有效运行时间 / 总运行时间•有效运行时间:设备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进行有效运行的时间,不包括停机、维修、保养等非计划性停机时间。

•总运行时间:设备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的总运行时间。

举例:某设备在一年内共运行250天,每天工作8小时。

设备每天运行6小时,其余2小时进行维修、保养等工作。

则该设备的有效运行时间为250天× 6小时=1500小时,总运行时间为250天× 8小时=2000小时。

因此,该设备的总体可利用率为1500 / 2000 = (即75%)。

2. 设备故障可利用率设备故障可利用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故障导致停机的时间与总运行时间的比例。

计算公式为:设备故障可利用率 = 总运行时间 - 故障停机时间/ 总运行时间•故障停机时间:设备因故障停机的时间。

举例:某设备在一年内共运行250天,每天工作8小时。

设备发生故障导致停机的时间为50小时。

则该设备的设备故障可利用率为(2000 - 50) / 2000 = (即%)。

3. 设备计划性停机可利用率设备计划性停机可利用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计划性停机的时间与总运行时间的比例。

计算公式为:设备计划性停机可利用率 = 总运行时间 - 计划性停机时间 / 总运行时间•计划性停机时间: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等计划性停机的时间。

举例:某设备在一年内共运行250天,每天工作8小时。

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等计划性停机的时间为100小时。

则该设备的设备计划性停机可利用率为(2000 - 100) / 2000 = (即95%)。

4. 设备无故障运行时间设备无故障运行时间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连续运行而没有发生任何故障的时间。

计算公式为:设备无故障运行时间 = 总运行时间 - 故障停机时间举例:某设备在一年内共运行250天,每天工作8小时。

OEE设备利用率定义

OEE设备利用率定义

OEE=时间开动率×性能开动率×合格品率⑴⑷其中:时间开动率=开动时间÷负荷时间负荷时间=日历工作时间-计划停机时间开动时间=负荷时间-故障停机时间-设备调整初始化时间(包括更换产品规格、更换工装模具、更换刀具等活动所用时间)性能开动率=净开动率×速度开动率净开动率=加工数量×实际加工周期÷开动时间速度开动率=理论加工周期÷实际加工周期合格品率=合格品数量÷加工数量在OEE公式里,时间开动率反映了设备的时间利用情况;性能开动率放映了设备的性能发挥情况;而合格品率则反映了设备的有效工作情况。

反过来,时间开动率度量了设备的故障、调整等项停机损失,性能开动率度量了设备的短暂停机、空转、速度降低等项性能损失;合格品率度量了设备加工废品损失例1:设某设备1天工作时间为8h,班前计划停机时间20min,故障停机20min,更换产品型号设备调整40min,产品的理论加工周期为0.5min/件,实际加工周期为0.8min/件,一天共加工产品400件,有8件废品,求这台设备的OEE。

计算:负荷时间=480-20=460min开动时间=460-20-40=400min时间开动率=400÷460=87%速度开动率=0.5÷0.8=62.5%净开动率=400×0.8÷400=80%性能开动率=62.5%×80%=50%合格品率=(400-8)÷400=98%于是得到OEE=87%×50%×98%=42.6%有些企业还可以根据生产的实际,用便于统计的数据来推算TPM⑵。

例2:设备负荷时间a=100h,非计划停机10h,则实际开动时间为b=90h;在开动时间内,计划生产c=1000个单元产品,但实际生产了d=900个单元;在生产的e=900个单元中,仅有f=800个一次合格的单元。

设备利用率

设备利用率

设备利用率目录·什么是设备利用率·设备利用率的计算公式·设备利用率的统计办法设备利用率(rate of equipment utilization/utilization ratio)什么是设备利用率设备利用率是指每年度设备实际使用时间占计划用时的百分比。

是指设备的使用效率。

是反映设备工作状态及生产效率的技术经济指标。

在一般的企业当中,设备投资常常在总投资中占较大的比例。

因此,设备能否充分利用,直接关系到投资效益,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等于相对降低了产品成本。

所以,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在进行生产决策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一般包括:设备数量利用指标―实有设备安装率,已安装设备利用率;设备时间利用指标―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设备计划台时利用率;设备能力利用指标―设备负荷率;设备综合利用指标―设备综合利用率。

过去,设备利用率一般仅指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

设备利用率的计算公式设备的利用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公式一:设备利用率=每小时实际产量/ 每小时理论产量×100%公式二:设备利用率=每班次(天)实际开机时数/ 每班次(天)应开机时数×100%公式三:设备利用率=某抽样时刻的开机台数/ 设备总台数×100%设备利用率的统计办法1、人员及部门进行设备的统计应该由专人或专门的部门负责,其统计的目的主要是为生产能力设计和生产决策与生产分析提供依据和基础资料,一般由企业的生产部、主管部或机电部门负责。

2、方法进行设备利用率的统计可依据生产报表分析进行,也可以采取实际统计的办法。

对于时产量固定的或产量容易计算的,可采用公式一;对于产量可变或设备较小的,可采用公式二、公式三;统计工作应该认真、严肃、长期坚持,只有长期的数据,才是更加准确和实事求是的调查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设备利用率是指每年度设备实际使用时间占计划用时的百分比。

是指设备的使用效率。

是反映设备工作状态及生产效率的技术经济指标。

在一般的企业当中,设备投资常常在总投资中占较大的比例。

因此,设备能否充分利用,直接关系到投资效益,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等于相对降低了产品成本。

所以,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在进行生产决策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一般包括:
设备数量利用指标―实有设备安装率,已安装设备利用率;设备时间利用指标―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设备计划台时利用率;设备能力利用指标―设备负荷率;设备综合利用指标―设备综合利用率。

过去,设备利用率一般仅指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

设备利用率的计算公式设备的利用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公式一:
设备利用率=每小时实际产量/每小时理论产量×100%公式二:
设备利用率=每班次(天)实际开机时数/每班次(天)应开机时数×100%公式三:
设备利用率=某抽样时刻的开机台数/设备总台数×100%设备利用率的统计办法
1、人员及部门进行设备的统计应该由专人或专门的部门负责,其统计的目的主要是为生产能力设计和生产决策与生产分析提供依据和基础资料,一般由企业的生产部、主管部或机电部门负责。

2、方法进行设备利用率的统计可依据生产报表分析进行,也可以采取实际统计的办法。

对于时产量固定的或产量容易计算的,可采用公式一;对于产量可变或设备较小的,可采用公式
二、公式三;统计工作应该认真、严肃、长期坚持,只有长期的数据,才是更加准确和实事求是的调查数据设备完好率完好的生产设备在全部生产设备中的比重,它是反映企业设备技术状况和评价设备管理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为设备完好率=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总台数/生产设备总台数
×100%所谓完好设备一般标准是:
①设备性能良好,如机械加工设备的精度达到工艺要求;②设备运转正常,如零部件磨损、腐蚀程度不超过技术规定标准,润滑系统正常、设备运转无超温、超压现象;③原料、燃料、油料等消耗正常,没有油、水、汽、电的泄漏现象。

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设备,还要规定具体标准。

例如传动系统的变速要齐全、滑动部分要灵敏、油路系统要畅通等。

公式中的设备总台数包括在用、停用、封存的设备。

在计算设备完好率时,除按全部设备计算外,还应分别计算各类设备的完好率。

设备完好率统计标准(2)
一、设备完好率的定义:
完好的生产设备在全部生产设备中的比重,它是反映企业设备技术状况和评价设备管理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为:
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总台数/生产设备总台数×100%=[(一级完好设备数十二级完好设备数)/生产设备总台数]×100%公式中的设备总台数包括在用、停用、封存的设备。

二、设备的定义:
是生产和生活中所需要的各种机械和装置的总称。

它是现代企业生产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是生产力因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中有关设备的购置、使用、维护、修理、改进、更新、调拨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就是设备管理。

而设备管理的根本任务就是让设备完好,尤其是在生产使用中的设备处于完好的技术状况,以保证企业生产任务的完成。

三、设备的种类设备分为下列七类。

1.生产设备:
即承担生产任务的各种机械装置,如发电机、除氧器等。

2.动力设备即产生电力、热力及其他各种动力的设备,如锅炉、工业汽轮机、空压机、变压器等。

3.传导设备:
即用于传送电、热、水、压缩空气及有关固体、液体和气体物料的设备,如电力网,传送带、上下水道、煤气管、蒸气管等。

4.运输设备:
即用于载人和运货的各种运输车辆。

5.检测设备:
即用于生产和科研中的各种测试设备、计量仪器和仪表装置。

6.管理设备:
即生产经营管理用的设备和装置,如计算机与传真机、电话通讯设备等办公设备。

7.公用服务设备:
即企业中的医疗卫生设备、炊事设备以及企业工人俱乐部等公用场所上的设备。

四、设备完好标准是设备管理的基本依据设备完好标准是设备处于完好技术状态的检查根据,也是计算设备完好率的基础与前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