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教程名词解释和简答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外国教育史 名词解释

(完整word版)外国教育史 名词解释

《外国教育史》名词解释1、古代埃及的“职官学校”1.答:(1)到中王国时期,各政府机关纷纷以办公处所为校址;(2)招收贵族和官员的子弟;(3)让他们在现职官吏的教导下,既受一定的基础训练,又受充分的业务训练;(4)从而造就所需要的职官,是为职官学校。

2、古代埃及的“书吏学校”2.答:(1)为了满足当时奴隶制国家各方面事务对各种书吏的需求,不少书吏便以教育为专业,广设书吏学校;(2)教授阅读、书写、计算和法律知识;(3)也有的讲授数学、天文学和医学等较高深的学问;(4)富有者入水平高、年限长的书吏学校,经济拮据者入水平低、年限短的学校。

3、古代埃及的“寺庙学校”3.答(1)由于当时僧侣们垄断科学知识;(2)规模宏大的寺庙往往就是当时传授高深学问的学府,所以古代埃及很早就出现了寺庙学校;(3)它与培养政治才干为主的职官学校不同,着重科学教育;(4)寺庙就有需要也有条件进行培养专业人员的工作。

4、古代雅典的“教仆”4、答:“教仆”是古代雅典伴随奴隶主儿童到学校受教育的的仆人。

在孩子上学、放学途中他为孩子拿写字板、写字棍及竖琴等文具,并监督儿童的行为。

“教仆”多为老年奴隶。

6、“苏格拉底法”6、答:苏格拉底的“知识的助产术”,实际上是通过启发式谈话使学生获得一般性概念的归纳法。

8、古代罗马的“文法学校”8、答:古代罗马的“文法学校”——文法学校属于中学性质,招收12岁至16岁的贵族子弟。

罗马的文法学校本来是一种外国语学校,即希腊语学校。

到了共和末期,由于罗马(拉丁)文化的发展,又出现了拉丁文法学校,它不但一直存在于罗马整个时代,而且后来在英国也占重要地位,再从英国传至美国,成为美国中学的前身。

9、古代罗马的“修辞学校”9、答:古代罗马的“修辞学校”——相当于现代的高等专科学校,是按希腊的苏格拉底的修辞学校的模式办起来的。

修业年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基本上与之一致。

修辞学校招收16岁以上的富贵人家子弟,以培养善于辞令,精于文学,能言善辩的演说家为目的。

中外教育简史名词解释

中外教育简史名词解释

<中外教育简史> ----名词解释1、教育性教学: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的基本原则。

他认为教学是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指出任何教学过程都必须具有教育作用,认为没有教学也就没有教育。

认为教学和道德教育是手段和目的之间的关系,教师应当寓教育于教学。

2、教学相长:(1)《学记》提出的教学原则之一。

(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

“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

3、学在官府:学在官府又称学术官守,指教育机构设立于官府之中,官府垄断着学术典籍。

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

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

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规、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的礼器全部掌握在官府。

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

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

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由于只有官府有学,民间无学术,所以要学习专门知识只有到官府之中才有可能。

4、自然后果法: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提出的一种道德教育方法。

基于儿童的理智尚处于“睡眠”状态的观点,卢梭反对对这一年龄时期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也反对他们施以严酷的纪律和惩罚,主张让儿童通过体验其过失的不良后果去认识错误,吸取教训,学会服从“自然法则”,自行改正。

这样儿童所受到的惩罚,只是由其过失所招来的自然后果。

这种教育方法具有反封建专制教育的意义,但易引发资产阶级利己主义思想,后由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进一步发展。

5、星期日学校: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为贫民儿童举办的一种初等教育机构,又称主日学校,利用星期日为贫民儿童传授简单的读写算和宗教知识,因而得名。

6、要素教育论:“要素教育论”是瑞士近代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寻求简化教学方法的结果。

(已整理)外国教育史名词解释简答题

(已整理)外国教育史名词解释简答题

外国教育史名词解释、简答题一、有关常识: (2)二、名词解释: (2)三、简答题: (3)1、外国古代东方国家的教育包括哪些内容,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3)2、试比较斯巴达和雅典教育的异同。

(3)3、苏格拉底法的基本特征。

(3)5、试分析柏拉图的国家化教育思想。

(4)6、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4)7、试评析希腊化时期东西方文化教育的融合。

(4)8、古代罗马各个时期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9、基督教的产生和传播对罗马教育产生了哪些影响? (5)10、评价昆体良关于教育和教学的主张。

(5)11、中世纪西欧早期教会学校的主要形式和基本特点。

(5)12、中世纪早期世俗教育的主要形式。

(5)13、试述中世纪拜占廷的教育和阿拉伯的教育的基本特征。

(5)14、试分析中世纪大学的主要特征及意义。

(6)15、经院哲学的产生及其对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影响。

(6)16、试评析英国近代教育制度发展的基本特点。

(6)17、试比较分析法国近代和美国近代教育制度的特征。

(7)18、简述洪堡德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7)19、评析美国公立学校运动的产生及其历史意义。

(7)20、近代俄国教育制度的主要特点。

(8)21、试评析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

(8)22、试分析英国二战后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8)23、试评析法国二战后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8)24、试评价二战后联邦德国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9)25、分析20世纪前期美国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9)26、《国防教育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美国教育发展的影响。

(9)27、试析美国80年代教育改革的动向。

(9)28、试分析二战后日本教育改革的主要特征及内容。

(10)29、试评述20年代至30年代苏联普通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教训。

(10)30、二战后苏联进行了哪些大的教育改革,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10)31、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主张、特征及其影响。

外国教育史教程 名词解释 目录答案

外国教育史教程 名词解释 目录答案

外国教育史教程目录(及答案)名词解释1、苏格拉底方法2、七艺3、骑士七技:4、要素教育5、导生制6、教育性教学7、恩物8、昆西教学法9、初级学院10、平行教育影响原则11、国防教育法12、开放大学13、终身教育14.智者(诡辩家)15.产婆术16.知识即美德17.文雅教育18.快乐之家19.实科中学20.柏林大学21.费里法:22.恩物:23.四段教学法24.骑士教育25.公立教育运动26.教育性教学27.泛智28.爱弥儿29.教父学1、自然主义教育2、恩物3、“发现学习法”4、“一般发展”5、全面和谐发展6、智者7、自然主义教育8、经院哲学9、“劳作学校”10、改造主义教育11、宫廷学校12、骑士教育13、中世纪大学14、城市学校15、新教育运动16、进步主义教育运动17、实验教育学18、终身教育19、人本化教育20、“从做中学”1、苏格拉底方法:苏格拉底方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方法。

2、七艺: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3、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吟诗4、要素教育:要素教育论是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基石是,它的基本含义是:教育过程要从一些最简单的、为儿童所理解和接受的要素开始,再逐步过渡到更加复杂的要素,促使儿童各种天赋能力全面和谐的发展。

5、导生制:又称贝尔?兰开斯特制。

由教师把所教的内容先教给年龄大,学习比较好的学生,然后由这些学生再教给其他学生,这些学生称为导生。

这个制度称为导生制。

6、教育性教学:教学必须具有教育作用,他把教育和教学的关系看成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能只限于如何使学生获得实际的真实技能,而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教育又必须通过教学来实现,没有教学就没有教育。

教师必须严格的按照教育目的组织教育过程,使教学真正成为造就真正所需要人的途径。

7、恩物:意味着上帝的恩赐,也就是神赐给儿童的活动玩具,恩物的基本形状有三种:球体,正方体,圆柱体;体现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统一到多样的原则,是循序渐进的,有一定的逻辑联系的,恩物能够培养儿童认识、想象以及创造能力,是世界上积木的前身,现在任在应用,有想象性。

外国教育史必背的名词解释

外国教育史必背的名词解释

外国教育史必背的名词解释作为教育研究者、教育从业者或对教育感兴趣的人,了解外国教育史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学习外国教育史,我们可以理解不同教育体系的发展和演变,从而更好地认识现代教育的形态和变革。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一些外国教育史中必背的名词进行解释。

1. 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博雅教育起源于古希腊,强调全面的人文教育和自由学问的追求。

博雅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它强调个体的全面发展,培养独立思考和社会责任感。

2. 实用主义教育(Pragmatism):实用主义教育是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一种教育理念。

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家认为,教育应当关注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理论知识。

实用主义强调教育的实用性和适应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 学习理论(Learning Theories):学习理论是一种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理论框架。

不同的学习理论提供了不同的解释和方法来理解和促进学习。

常见的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构造主义。

行为主义注重外部刺激和反应,认知主义关注个体内部的认知过程,而构造主义强调个体通过积极参与和建构知识。

4. 社会重建主义(Social Reconstructionism):社会重建主义是一种教育哲学和运动,旨在通过教育改革来实现社会改革。

社会重建主义认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更是社会变革的工具。

教育应当关注社会问题和社会正义,并鼓励学生参与社会行动,促进社会变革。

5. 教育平等(Educational Equality):教育平等是一种为所有学生提供公平和平等机会的理念。

教育平等关注消除社会和经济差异对教育机会的影响,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公平的教育资源和机会。

教育平等的实现需要政府、教育机构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6. 古典主义教育(Classical Education):古典主义教育是一种古代希腊和罗马教育传统的延续和复兴。

12外国教育史教程名词解释和简答(yx)

12外国教育史教程名词解释和简答(yx)

智者:又称诡辩家,产生于公元前5-前4世纪古希腊文化、经济和教育发展达到全面繁荣的古典时代,原指某种精神方面的能力和技巧,以及拥有这些能力和技巧的人,后指各行各业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艺的人。

到前5世纪后期被用来专指云游各地,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

他们认为,一切知识、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都有赖于具体地感知者,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观意见。

智者不仅在希腊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为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他们对希腊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发展同样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对于希腊从自然哲学向社会人事哲学的过渡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丰富的政治理论、道德学说,产生了希腊教育思想的第一次重大发展产婆术:即"苏格拉底方法",问答法,是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之一,他将教师比喻为“知识的产婆”,因此也叫产婆术,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育。

这种方法包括讥讽(不断追问对方使其陷入矛盾之中,并迫使其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归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各种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和定义(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通概念)等步骤。

这种方法不将结论灌输强加对方,而是与对方共同讨论,不断提问诱导,使其认识承认自己的错误,从而得出正面的结论,遵循了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致,从已知到未知的规则,但是它是一种原始而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和适度范围内作为参照。

知识即美德:在论及知识与美德的关系时,苏格拉底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知识即美德”。

苏格拉底认为道德不是天生的,正确的行为基于正确的判断,教人道德就是教人智慧,教人辨别是非,正确行事,所以知识就是美德。

这一论断在教育实践爱你上具有重要意义,既然正确的行为基于正确的认识,那么对人进行道德教育就是可能的,道德是可教的,但知识即美德并不完善,因为知识并不等于美德。

文雅教育,也称自由教育,是亚里士多德在认为职业与教学分为自由与偏狭的思想上提出了适合自由民的教育。

外国教育史名词解释(绝对全)

外国教育史名词解释(绝对全)

1 斯巴达教育▲▲▲2 雅典教育▲▲▲3 美德即知识4 苏格拉底方法▲▲▲5 学园▲▲6 学习即回忆7 理想国▲▲8 吕克昂9 灵魂论10 自由教育▲▲11 宫廷教育▲▲12 骑士教育▲▲13 城市学校▲▲14 行会学校▲▲15 中世纪大学▲▲16 耶稣会学校17 贝尔-兰开斯特制▲▲18 1870年《初等教育法》▲▲▲▲19 《巴尔福教育法》▲▲▲20 《哈多报告》▲▲21 《1944年教育法》▲▲▲▲22 《1988年教育改革法》▲▲▲▲▲23 帝国大学令▲▲▲24 大学区制▲▲▲25 费里教育法▲▲▲26 《郎之万—万隆教育改革方案》▲▲▲27 1959年《教育改革法》▲▲▲28 泛爱学校29 实科中学30 《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总纲计划》▲▲31 《国民学校章程》▲▲32 《统一劳动学校规程》▲▲33 《莫雷尔法案》▲▲34 六三三学制▲▲▲35 初级学院运动▲▲▲36 国防教育法▲▲▲37 中小学教育法▲▲▲38 生计教育▲▲▲39 返回基础教育活动▲▲▲▲40 国家在危机中▲▲▲41 教育基本法42 学校教育法43 泛智学校44 白板说▲▲▲▲45 绅士教育46 幼儿园47 恩物48 作业49 生活准备说▲▲▲50 知识价值论▲▲▲51 科学教育论▲▲▲52 课程论53 梅伊曼,拉伊的实验教育学54 公民教育55 劳作学校56 昆西教学法▲▲▲57 有机教育学校▲▲▲58 葛雷制▲▲▲59 道尔顿制▲▲▲▲60 文纳特卡计划▲▲▲61 设计教学法▲▲▲▲62 改造主义教育63 要素主义64 永恒主义65 新行为主义教育66 结构主义教育67 终身教育思潮▲▲▲▲▲68 现代人文主义思潮▲▲▲▲题外话外国教育史名词解释重点在于各国的教育法案,各国教育方式和各个时期的教育思潮以及学制▲表示重要程度没有▲并不代表不会考到,只是相对重要。

外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外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第一小组负责题目:名词解释组长:付娆第一章,第二章负责人:付娆1,教育的需要起源论教育起源于社会生活实际的多方面需要(P5)2,城邦以一个城市为中心的主权国家(P31)第三章,第四章负责人:李锦1,苏格拉底教学法此教学法是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实际是一种讨论和辩论的方法,采用对话或提问来揭露对方在知识上的矛盾,也叫苏格拉底”助产术”2,古罗马的修辞学校修辞学校招收16岁以上的富贵人家子弟,以培养善于辞令,精于文学,能言善辩的演说家为目的3,高级教义学校为年轻的基督教学者提供深入研究基督教理论的场所第五章,第六章负责人:张静1,教会学校:是由教师或教会人员担任的,主要以七艺为内容,培养神职人员或其他人才的学校(P111) 2,宫廷学校是一种设在国王或贵族宫廷中,主要培养王公贵族后代的教育机构(P116)3,经院哲学是西欧封建社会中的统治思想和官方哲学,因产生与天主教的修道院,所以被称为经院哲学(P124)第七章,第八章负责人:宋亭亭1,文艺复兴运动是公元十四世纪到十七世纪欧洲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向封建主义和天主教神学体系发动的一场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P155)2,泛智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能为一切人所掌握的各种自然和社会知识的大全(P192)3,人文主义文化文艺复兴运动所倡导的新文化(P157)第九章,第十章负责人:栗敬姗1,培根归纳法从感觉与特殊事物从公理引申出来,然后不断地逐渐上升,最后才达到最普遍的公理(P221-222)2,洛克”白板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上的,而且最后是导源于经验的(P224-225)3,美国文实中学既对青年施以升大学的预备教育,又教给学生就业所需要的知识,并且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也招收女生的一类学校,是美国中等教育的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志(P251)第十一章,第十二章负责人:张敏1,要素教育论初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要从最简单的,最基本的要素开始,逐渐转到日益复杂的要素,循序渐进促进人的和谐发展(P298)2,教育心理学化把教育提高到科学的水平,将教育科学建立在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P295)3,集中在学校的所有课程中,选择一门课目作为学习的中心,使其他科目都作为学习和理解它的手段(P325)第十三章,第十四章负责人:赵娜1,实质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生熟悉某一种教材,教会学生一种知识或一种技能,使学生提高对教材的理解能力(P364)2,形式教学教师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P364)3,福禄贝尔恩物及作业恩物是福禄贝尔创造的一套供儿童使用的教学用品,它是帮助儿童认识自然及其内在规律的重要工具,作业是要求恩物的知识运用于实践(P345-347)第十五章,第十六章负责人:贾培1,人的全面发展指一个人不仅在智力和体力各方面得到发展,而且在志趣,道德,个性等方面也得到发展,即作为一个真正的,完整的,全面的人的发展,而且使每个社会成员得到自由的,充分的发展(P441)2,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P436)3,实验教育学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产生于德国,随后在欧美一些国家发展的以教育实验为标志的教育思想流派(P465)第十七章,第十八章负责人:唐梦琳1,杜威解释教育的观点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P507)2,蒙台梭利对儿童敏感期的定义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在每个特定时期都有一种特殊的感受能力,这种感受力促使他对环境的某些事物甚为敏感,而对其他事物置若罔闻,这个时期就是儿童某种行为的敏感期(P48703,杜威如何定义反省思维反省思维意指对某个经验情境中的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久不断的思考,其功能在于求得一个新情境,把困难解决,问题解答(P522)第十九章,第二十章负责人:陈心梅1,新大学同志会1919年法国出现的一个主张建立统一学校,以实现教育民主化的,激进的,具有自由主义色彩的组织(P543)2,六三三学制即六年统一的初等学校,三年统一的中等教育,然后是三年制的高级中学(P550-551)3,劳动的教学方法在自然环境中,在劳动和其他活动中进行教学(P587)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二章负责人:鲍秋婷1,平行教育影响正确的教育方式应该尽力设法不和个别人发生关系,而只和集体发生关系,是每个学生都不得不参加共同的活动,马卡连柯把这种教育形式称为”平行教育影响”(P615)2,生计教育的实质生计教育的实质是以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为核心的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的教育(P632) 3,师资培训三段法把师资培训分成由个人高等教育,职前教育专业训练和在职进修三个阶段的统一体(P632) 第二十三章,第二十四章负责人:关春静1,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提倡家庭教育的一种教育理论(P697)2,永恒主义教育提倡复古的一种教育理论(P694)3,分析教育哲学强调用逻辑方法和语言分析来澄清一些基本概念,把分析哲学作为一种方法广泛应用于教育理论的理论(P712)第二十五章负责人:付娆1,人力资本足够的中,高水平的技术人员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中心现代化和工业化发展(P72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名词解释:
1.智者:又称诡辩家,产生于公元前5-前4世纪古希腊文化、经济和教育发展达到全面繁荣的古典时代,原指某种精神方面的能力和技巧,以及拥有这些能力和技巧的人,后指各行各业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艺的人。

到前5世纪后期被用来专指云游各地,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

他们认为,一切知识、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都有赖于具体地感知者,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观意见。

智者不仅在希腊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为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他们对希腊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发展同样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对于希腊从自然哲学向社会人事哲学的过渡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丰富的政治理论、道德学说,产生了希腊教育思想的第一次重大发展
2.产婆术:即"苏格拉底方法",问答法,是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之一,他将教师比喻为“知识的产婆”,因此也叫产婆术,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育。

这种方法包括讥讽(不断追问对方使其陷入矛盾之中,并迫使其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归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各种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和定义(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通概念)
等步骤。

这种方法不将结论灌输强加对方,而是与对方共同讨论,不断提问诱导,使其认识承认自己的错误,从而得出正面的结论,遵循了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致,从已知到未知的规则,但是它是一种原始而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和适度范围内作为参照。

3.知识即美德:在论及知识与美德的关系时,苏格拉底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知识即美德”。

苏格拉底认为道德不是天生的,正确的行为基于正确的判断,教人道德就是教人智慧,教人辨别是非,正确行事,所以知识就是美德。

这一论断在教育实践爱你上具有重要意义,既然正确的行为基于正确的认识,那么对人进行道德教育就是可能的,道德是可教的,但知识即美德并不完善,因为知识并不等于美德。

4.文雅教育:也称自由教育,是亚里士多德在认为职业与教学分为自由与偏狭的思想上提出了适合自由民的教育。

文雅教育是反对教育具有功利性,主张以提高一般文化素养为目的,以自由发展理论为目标,探索高深的纯理论知识的高尚的教育,自由教育符合人的身
心发展,与现代功利性教育相比,是一种纯粹的教育,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它又对知识带有偏见,将其分为高尚与卑贱,同时由于适合自由民,使其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只为少数贵族所享有,不利于教育的普及
5.城市学校:从十一二世纪开始,由于生产的发展,城市重新形成,进而产生了市民阶层,他们具有本阶级的特殊经济利益和政治斗争的需要,并反映在教育上,而当时的学校教育不能满足这种需要,城市学校由此发展。

城市学校是为新兴市民阶层子弟开办的学校的总称,包含不同种类,不同规模的学校,如行会学校,基尔特学校,基本上属于世俗性质。

城市学校是适应生产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利益需要而出现的新型学校,打破了交会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学校的教育内容,对处于萌芽阶段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起了促进作用
6.快乐之家: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由早期人文主义教育者维多里诺于1423开办的宫廷学校。

快乐之家所描述的学校校址环境优美,校风淳朴自然,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过程充满快乐。

快乐之家是维多里诺对弗吉里奥教育的实践和体现,他的这种能促进人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值得后世学校。

7.实科中学:在18世纪的德国,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生活的日渐丰富,使实科教育随之兴起,出现少量的实科中学,在19世纪德国中等教育的改革中得以迅速发展,其主要职责在于传授自科科学和历史科学知识,1832年得到了政府认可,实科为平民子弟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也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实用人才,推动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但大学对实科中学的毕业生却有一定的限制,阻碍了它教育影响高层次的延伸。

8.柏林大学:19世纪的德国,教育家洪堡认为,大学的真正使命在于提高学术研究水平,为国家长远的发展开拓更广阔的前景,由此,他于1810年创办了柏林大学。

而早前在17、18世纪,德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也为柏林大学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积累了实践经验。

柏林大学具有“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学”与“研究教学合一”的特色,柏林大学颠覆了传统大学模式,树立了现代大学的完美典范,是德意志现代文明的摇篮,具有世界意义。

9.费里法:颁布于19世纪法国第三共和国时期,普法战争结束后,一批共和党人把法军失败归咎于第二帝国政府未能充分发挥教育在国家安全与防卫中的职能,为此,第三共和国十分注重国家对教育的领导与管理工作,共和党人律师费里于1879年管理教育部后,颁布实施了费里法,确立了国民教育的义务、免费与世俗化三原则,着力提高法国国民整体素
质。

费里法的颁布与实施为这一时期初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指明了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它标志着法国初等教育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10.恩物:是福禄培尔所建立的幼儿园课程体系之一。

恩物是福禄培尔所创制的一套供儿童使用的教学用品,其教育价值在于帮助儿童认识自然及其内在规律。

恩物作为自然地象征,能帮助儿童由易到难,由简及繁循序渐进地认识自然,理解周围世界。

11.四段教学法:赫尔巴特担任哥廷根大学教授时写了普通教育学一书全面系统的阐述了其教育理论包括四段教学法,实际上就是课堂教学的完整过程,是一个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在内的规范化的教学程序,他认为兴趣活动分为注意期待要求行动四个阶段,儿童学习活动中的思维状态由2种:专心与审思,在此基础上,他把教学分为四个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反映了人类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本质认识的发展,具有广泛的实践意义,但它固有的机械论倾向也不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

12.骑士教育:骑士教育是修风景社会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

它与等级鲜明的欧洲中世纪封建结构相适应。

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勇猛豪侠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

这是一种典型的武夫教育,对文化知识的传授并不重视,重在灌输服从于效忠的思想观念,训练勇猛作战的本领,养成封建统治阶级的保卫者。

13.公立教育运动:19世纪初期美国初等教育发展缓慢,为改变这一现状,贺拉斯.曼与巴纳德等人倡导开展了公立教育运动.这一运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建立地方税收制度2兴办公立小学3实行强迫入学和免费教育。

公立教育运动普及了义务教育,为更多人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改善了美国初等教育的现状,促进了初等教育的发展,它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美国师范教育的发展。

14.教育性教学:由赫尔巴特提出,他认为教育是以道德的养成为最高目的,在探索如何达到这种目的时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也指教育的基本原则,知识与道德具有直接和内在联系,教育只有通过教学才能产生实际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的目的与教育的目的应保持一致,这种观点具体阐明了教育与教学之间存在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是道德教育获得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他把教学与教育完全等同起来,具有一种机械化的倾向。

三、简答题:
1.简述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特点
2.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
答:1.在11-12世纪,新兴的城市市民阶层成为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力量,他们提出了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
2.此时的西欧封建主义进入发展的顶峰时期,主权日益稳固,社会趋于稳定,农业稳
步上升,手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为中世纪大学的形成提供了经济物质基础
3.十字军东征后重新在欧洲出现的古希腊罗马文化遗产中为其提供了文化依据
意义:中世纪大学的出现和发展,促进了欧洲文化交流和城市发展,打破了封建闭塞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做了准备。

3.简述《国防教育法》的内容及影响。

四、论述题:
1.西欧近代初等教育发展述评。

2.试述“新教育运动”的理论原则及历史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