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辩证法“两特征”之事物的普遍联系

合集下载

大学马原-第一章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2013)

大学马原-第一章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2013)


联系具有多样性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 这个包子 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 有发展 动、变化和发展。 啊!!!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标志一切事物、现 象的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 变化:是运动的一种形态,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 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或从一种运动形式中产生出 另一种运动形式。 发展:是较之于变化更为深刻的概念,它是指前 进的变化或进化,反映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 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前进和上升运动。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否极泰来
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 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区别: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 △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相互联结:
△同一之中有斗争,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 而存在。
△斗争之中有同一,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重 要作用: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 展中的作用 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 展中的作用
1、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 提; 2、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得 到发展; 3、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1、促进矛盾双方的力量变化,推 动事物发生质变。 2、引起矛盾双方的斗争,使旧事 物发展为新事物。
的规定性。
(3)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 幅度和范围
凡一切人世间的事物财富、荣 誉、权力、甚至快乐痛苦等皆有其 一定的尺度,超越这尺度就会招致沉沦 和毁灭。 黑格尔
方法论意义 :做事要坚持适度的原则。
2、 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1)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 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 量变是事物在原有性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 发生的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又被称为渐变。我们平 常看到的统一,平衡,相持,静止等就是事物处在量 变进程中呈现的面貌。

马原知识点

马原知识点

辩证法一、唯物辩证法的两大总特征1.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普遍性有三层含义:①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②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的。

③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2.发展的永恒性与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过程的集合体,是前进性的运动。

发展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则。

坚持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就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如实地看作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既要了解它们的过去、观察它们的现在,又要预见它们的未来。

二、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实质与核心);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一)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分析法)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与趋势。

有两方面的含义:①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与趋势。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①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②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因为同一性为斗争性提供场所和条件。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同一种把握对立。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矛盾的对立面又斗争又同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

(2)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是:①矛盾的一方可以利用另一方的发展使自己得到发展。

②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马原-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马原-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1.事物的普遍联系 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的特点
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 首先,
联系的客观 性是说联系是客 观世界自身固有 的,不是臆想出 来强加给事物的。
各种动物之间 看似毫无相干, 看似毫无相干,但 它们处于相互联系 当中
其次, 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普遍性,是说联系是自然 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中普遍存在 的,而不是个别领域的特殊现象。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 历史 是指客观对象的发展过
程以及人们认识客观对象的思 想发展过程, 想发展过程 , 是指理性 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规律, 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规律 ,它是 人们以理论的形态反映客观事 物的规律所必须遵循的 物的规律所必须遵 循的
逻辑
• 然而,逻辑与历史还 然而, 是有差别的, 是有差别的,因为逻 辑是历史的理论再 经过修正”的 经过修正 现,是“经过修正 的 历史。 • 逻辑与历史统一,是 逻辑与历史统一, 说客观现实的历史是 逻辑的基础和内容, 逻辑的基础和内容, 逻辑行程终归要由历 史进程来决定
化 学 物 理
物 理 化 学
再则, 再则,联系具有多样性
–联系的多样性,是说联系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复杂多样的。 联系的多样性,是说联系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复杂多样的。 联系的多样性
(1)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
(2)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 )
(4)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 )
本质联系与非本质 联系
豌豆 豌豆 角 豌豆结 果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事物发展的根本 规律是对立统
一规律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及 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 关系的哲学范畴 • 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 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 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

政治马原三大规律

政治马原三大规律

厚“李”相伴,有“背”无患——辩证法01两大特征——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一、事物的普遍联系(单选、多选、分析)1.联系范畴的内涵——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联系范畴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①客观性:联系是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性,事物一产生就会与周围的事物发生联系。

②普遍性: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内部联系: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外部联系: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整体联系: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③多样性: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

3.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①普遍联系的观点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②普遍联系的观点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哲学基础。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单选、多选、分析)1.发展的原因——普遍联系即事物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变化,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发展】是指前进上升的运动变化,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上升运动。

2.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3.发展的必然性——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理①新事物在形态上比旧事物更高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②新事物在内容上比旧事物更丰富,具有本质上的优越性。

③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代表着历史的方向,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4.发展的过程性——唯物辩证法的过程论【过程】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形式上——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内容上——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辩证法的两大特征

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辩证法的两大特征

2018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辩证法的两大特征考研政治复习要把握科目框架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认为大家通过逻辑图来复习,更有利于记忆和梳理,下文我们就通过图片来记忆马原知识点,18考生注意巩固。

说明:唯物辩证法是对世界存在状态的回答。

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是静止孤立的,而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发展的。

实际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都不是马克思的创造,早在马克思的辨证唯物主义之前,就存在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唯物主义(又叫做机械唯物主义)这两个派别;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才是辩证法的创立者,只不过他的辩证法体系是唯心的,即只承认精神领域存在着辩证关系。

马克思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一方面从辩证的角度去看待唯物主义,便形成了辩证唯物论,从而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相区分;另一方面从唯物主义出发去看待辩证法,便形成了唯物辩证法,从而与唯心辩证法相区别开来。

考点:(1) 联系的内涵和特点(2) 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3) 联系与发展、发展的实质(4) 发展与过程(5)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6) 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7) 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8)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9)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10)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的意义(11) 矛盾分析方法(12)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13) 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辨证关系(14) 事物发展过程中肯定和否定及否定之否定(15) 辨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16) 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的意义(17)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18)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19)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20) 辨证思维的主要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21) 辨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考试题型:唯物辩证法历来是考研政治的重点,它的三大基本内容,即二大特征、三大规律、五大范畴都曾经作为材料分析题、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考研真题当中。

马原基本原理 辩证法

马原基本原理 辩证法

马原基本原理辩证法辩证法,这听起来有点高大上的东西,其实就像生活里的魔法秘籍一样,特别有趣。

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嘿呀,这就像咱们生活里的人际关系网似的。

你看啊,你在大街上随便遇到一个人,说不定就和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比如说你去买个早点,卖早点的阿姨可能认识你的邻居,然后这个邻居又和你朋友的亲戚有点交情。

这就像一张大网,每个点都不是孤立的。

而且这种联系还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

就像环境和我们人类,那联系可紧密啦。

我们要是天天乱丢垃圾,环境变差了,反过来就会影响我们的健康。

这就像是一种因果循环的联系,你对环境不好,环境就会给你点“颜色”看看。

再说说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这就好比我们自己的成长过程。

小时候我们可能就知道傻玩,啥也不懂。

慢慢长大了,开始上学,学知识,思想也变得越来越成熟。

这就是发展呀。

就像一颗小种子,慢慢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而且这种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充满曲折的。

就像创业的人,刚开始可能充满了干劲,觉得自己的想法棒极了。

可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呢,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资金不足啦,市场不好啦。

但是只要坚持下去,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就有可能取得成功。

这就像爬山一样,路上有坑坑洼洼,有陡峭的山坡,但只要一步一步往上爬,总能到达山顶。

还有矛盾的对立统一呢。

这就像是两个人吵架,表面上看是互相敌对的,但实际上呢,可能是因为彼此太在乎对方的某些观点了。

比如说一对好朋友,一个人想出去玩,一个人想在家里休息。

这看起来是矛盾的,但正是因为他们关系好,才会有这样的分歧。

而且这种矛盾还能互相转化呢。

可能一开始两个人争得面红耳赤,但是最后商量出一个折中的办法,既出去玩了一会儿,又有时间休息了,矛盾就变成了促进友谊的一个契机。

在社会上也是这样,贫富差距是个矛盾,但如果处理得好,富的人带动穷的人一起发展,那这个矛盾就会向着好的方向转化。

辩证法还让我们明白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这就像我们减肥一样,你不可能一下子就从一个大胖子变成身材超棒的人。

马原第二章第二节

马原第二章第二节

第二章第二节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总观点和总特征。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一)事物的普遍联系1. 联系的定义:事物内部各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辩证的联系是以事物之间的区别为前提,区别的事物又通过联系相互过渡。

要求在区别中看到联系,联系中看到区别。

2.联系特点(1)客观性。

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坚持联系客观性,就是坚持联系观点上的唯物论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使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事物本身真正的联系导致唯心主义。

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任意联系,是诡辩论。

要求我们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之中把握事物(2)普遍性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和各个要素相互联系,体现了事物的内在结构性;无孤立存在的事物,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联系通过中介来实现,中介是事物相互联系的媒介、桥梁和环节。

而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联系人类社会与自然界、联系社会中的人与人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世界的普遍联系,世界物质性统一的内在体现(3)多样性事物多样,那么联系也是多样的。

具体:内部外部、直接间接、本质非本质、必然偶然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结构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与发展趋势,对事物的存在、发展起到不同的作用。

其中,内部、本质、必然的联系,决定事物的基本特性和发展趋势;外部、非本质、偶然的联系可以起到加速、延缓事物发展的作用,有时也有关键的作用。

(4)条件性条件的定义:条件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起作用的诸多要素的总和。

条件对事物存在、发展的作用:条件对事物的发展和人的活动起到支持或者制约的作用,有利条件会支持、促进事物的发展和人的活动,不利条件会制约、阻碍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通过努力可以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推动事物发展;但是,改变、或者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否则阻碍事物发展。

马原重点大题总结

马原重点大题总结

一、联系的观点:循环、环环相扣、中介、桥梁、全面原理: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总特征之一。

定义:事物之间和内部要素之间会相互制约、作用、影响。

性质:2.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

3.联系是客观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4.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是多样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多样的。

(性质不拆开:联系具有多样性、条件性、普遍性和客观性)我们应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把握事物固有的联系,提高活动的自觉性。

二、发展的观点创新、过程、事物的运动变化原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之一。

发展是螺旋上升的运动,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做法: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推动新事物的发展,将事物看作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

三、矛盾分析法(一)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辩证统一:对子,转化1.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2.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连接、相互制约的,事物发展不仅相辅相成而且相反而成。

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促进事物的转化。

(二)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问题一定会有,不可避免矛盾是指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我们要正视矛盾,承认矛盾,全面看待和解决矛盾。

(三)矛盾具有特殊性:1.简版:矛盾是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所以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2.详细: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其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特点。

表现为三种情形:1.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中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3.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原重点在于马哲,马哲重点在于辩证法。

以下刘老师将通过马原暑期学习系列文章对马哲辩证法相关考点进行解答。

辩证法有两大特征——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辩证联系是以事物之间的区别为前提的,相互区别的事物又通过联系而相互过渡。

辩证法要求在区别中看到联系,在联系中看到区别。

本考点需要掌握联系是以区别为前提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联系和区别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对立统一关系。

二、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
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

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

坚持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事物本身的真实的联系是典型的唯心主义。

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任意地乱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的观点上坚持了唯物论。

本考点需要掌握联系的客观性以及两种错误观点。

事物的联系不依赖于热闹的意识而存在,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

迷信星座、数字吉凶等都属于犯了联系主观性的错误。

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其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其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其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

所谓中介就是事物相互联系的媒介、环节或桥梁。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

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证明,不论是物理领域、化学领域、生物领域,还是社会领域和人的思维领域,以及各个领域之间,联系是普遍存在的。

本考点需要掌握联系的普遍性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但是不能把“中介”作为联系的基础。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指任何一个事物都必须和其它事物有联系,没有绝对孤立的事物。

世界的普遍联系不等于说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有直接联系。

比如刘老师和考生之间有联系,但并不是直接联系。

再次,联系具有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

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

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
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本考点了解即可,不会多加考查。

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事物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着。

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本考点需要掌握系统的含义和特征。

并不是所有的整体都是系统,只有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才能被称为系统,要做好区分。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日趋紧密,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世界眼光,顺应世界潮流,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诸方面的相互联系,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

联系的相关考点在历年考研政治考试中,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刘老师加以考生多关注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考点,把握好各个考点之间的有机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