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案数据库的研发现状
对中医医案现代化的思考

例报 告, 以及相 当的著作 是用 来 阐述 医案规 范的, 明代喻 嘉 如
言 的 《 意 草 》等 。现 代 则 依 据 19 寓 9 7年 发布 的 《 医 临床 诊 中 疗术语 》 国家 标 准 , 及 中 医 药 高 校 教 材 和 《 医药 主 题 词 表 》 以 中 , 从 医 案 专 著 到 规 范标 准 的 建 立 , 相 关 数 据 库 建 立 及 数 据 挖 掘 对 都 具 有 现 实 意 义 。 历 代 名 老 中 医 临 床 医 案 建 成 数 据 库 并进 行 将 统 计 分 析 , 期 使 分 类 、命 名 和 诊 断 严 重 不 统 一 的 中 医证 候 统 以
通讯作者 :邱 家学, - a 1 i ja u N ia C N g m i :qu i x e s n . O
解 决新 的问题, 是一种对 专家思维的模拟 。推理循环 由 4个基
・
2・
Chi es J ur n e o nal f n or ati i n C o I f m O l o T M
基于医学实践有针对个人和集体 的不 同,B E M又有狭 义和广义
之 分 。E M是 在 强 调 医疗 卫 生 资源 的合 理配 置 利 用 医 疗 模 B 式 的转 变等 2 世 纪 面 临 多 种 临 床 挑 战 的情 况 下应 运 而 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 。 1 E M 强 调 的 是 任 何 决 策 和 实 践 都 有 据 可依 , 里 的 “ ” B 这 据 就 是证 据 , 且 要 考 察 证 据 的质 量 , 据 要 具 有 广 泛 的适 用 性 。 而 证
究的意义 。
被 后人 引用借鉴 的时候, 它又在 不断地 被验证, 最好 的医案才
中医行业工作中的中医药信息化与数据管理

中医行业工作中的中医药信息化与数据管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医行业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中医药信息化与数据管理成为中医行业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信息化的意义、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中医药信息化的意义中医药信息化是指将中医药理论、临床经验、学术研究等知识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整合、存储、管理和传播的过程。
它可以提高中医药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创新性,促进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融合,为中医药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首先,中医药信息化可以提高中医临床的准确性和疗效。
通过将患者的病历、诊断资料、处方等进行电子化管理,中医医生可以更方便地查询病历资料,减少信息的丢失和误读,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
其次,中医药信息化可以促进中医药的研究与创新。
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中医药学者可以更便捷地获取中医药相关的文献资源、临床数据和科研成果,加快中医药理论的深化和创新。
同时,中医药医生也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和交流平台,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最后,中医药信息化可以增强中医药的传承和推广力度。
通过建立中医药大数据库,将中医药理论、经典著作、临床经验等形成数字化的资源,可以更好地传授给后人,推动中医药的传统知识传承。
二、中医药信息化的现状目前,中医药信息化在一些大型中医医院和研究机构已经得到了应用。
这些机构通过建立电子病历系统、中医药知识管理系统、远程会诊平台等,实现了中医药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共享应用。
然而,中医药信息化的普及和推广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中医药知识的数字化还有一定的难度。
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的传承大多是通过口头传授和实践经验积累的,如何将这些非结构化的知识转化为结构化的形式,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其次,中医药信息化的标准和规范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目前,中医药信息化的标准还不统一,各地区、各机构的数据库存在一些不兼容问题,限制了中医药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三、中医药信息化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了推进中医药信息化的普及和应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中医药数字化研究报告范文

中医药数字化研究报告范文《中医药数字化研究报告》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中医药领域的迅速发展,中医药数字化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本研究报告对中医药数字化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并提出了可行的发展方向和策略。
通过数字化的手段,中医药的传统知识可以被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应用,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
一、引言中医药作为中国独特的医学体系,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药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衰退的局面。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解决方案。
二、中医药数字化的现状1.中医药文献的数字化通过数字化手段对中医药文献进行扫描、识别和整理,可以建立起庞大的中医药文献数据库,为中医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丰富的资源。
2.中医药诊断的数字化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可以将中医药的诊断过程数字化,从而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3.中药制备的数字化通过数字化技术对中药制备的过程进行模拟和优化,可以提高中药的质量和效果。
三、中医药数字化的发展方向1.加强中医药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建立起完善的中医药知识库。
2.推动中医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中医药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3.加强对中医药数字化技术的研究和创新,为传统中医药的数字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四、中医药数字化的挑战与对策1.知识产权保护难题:加强中医药知识的保护和合理使用,建立起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2.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大对中医药数字化技术研究的资金投入,并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中医药数字化研究人员。
3.公众认可和推广:加强对中医药数字化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中医药数字化的认可度和接受度。
五、结论中医药数字化是中医药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传统中医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中医药数字化的研究和应用,可以为中医药的发展和推广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中医医案的研究进展

述
一
对 医案发展至明代 , 各方 是 第一 部研 究古 代 医案 的 专 著 , 医案 未 能 取 得 突 破 性 的发 展 。这 面均 渐 趋 成 熟 。个 人 医 案 专 著 大 医案 的 研 究 起 到 了 承 前 启 后 的 作 时期 , 医案 散见 于 医籍 和文 史 书 量 增 加 , 医案 类 书 出现 , 及 诸 多 用 。 以 除 了对 医案 的广 泛 性研 究 外 , 中 , 量 少 且 内 容 简 短 , 乏 对 病 医家 已开 始 注 意 到 对 医案 书 写 的 数 缺 自秦 汉 以 降 , 至 隋 唐 五 代 , 熟鼎盛期 直
维普资讯
中医药通报 2 0 0 8年 6月
第 7卷
第 3期
中医医案的研究进展
● 洪燕珠 周 昌乐 张志枫 李绍滋
※
摘 要 概述 了中 医医案的发 展 源流及 各 个历 史 时期 中 医 医案发展 的特 色 , 以及现 代研 究 中医 医
组成 部分 , 是一 代又 一 代 医家 通 过 为 “同 姓 相 婚 , 生 不 殖 ” 又 如 f , 其 ; f 并与判 断预 后 结 合 。诊 法 以 E 不 断的临床 实践 , 步 总 结 出来 的 《吕氏春 秋 ・至 忠 》 有 文 挚 用 盛 脉 为 主 , 法 有 药 物 、 刺 、 洗 逐 上 治 针 熏
1福 建厦 门大学 医学 院(50 1 ;. 。 300 )2 福建厦 门大学信 息科学 与技术学 病 的实 际情 况 。2 5则病 案 中 2则
院(5 1 .. 3  ̄ ) 3 上海 中医药大学 (0 2 3 2 10 )
维普资讯
中医药通报 ・ 综
案之 大 成 者 一 如 江 罐 的 《 医 类 秦 诸子 著作 中 , 有 散 在 的关 于 医 药后 的 效 果 , 述 据 脉 辨 证 的 体 名 也 阐 均 案 》 魏 之 的 《 名 医类 案 》 秦 家诊 治疾病 的 记载 , 可视 为 医 案 会 , 明如 不及 时 治疗可 能 出现 的 、 续 、 指 伯 未 的 《 代 名 医 医 案 精 华 》 之 雏 形 。如 《 传 ・昭公 元 年 》 清 左 就 后 果 ; 的 概 括 简 洁 , 有 注重 反 映 治 等…。 记 有 晋平公 乏 嗣 的案例 , 即公 孙侨 验过 程而少 有议 论 ; 的甚 至记 载 有 论断 晋平公 之疾 , 明确 指 出其 病 因 了病 人 的饮 食起 居 情 况 和性 格 特 中 医医 案 是 中 医 文 献 的重 要
2024年中医药大数据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中医药大数据市场分析现状引言中医药是中国传统的药物治疗方式,历史悠久且深受人们的信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医疗大数据的普及应用,中医药大数据市场也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对中医药大数据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帮助了解中医药大数据的应用和发展潜力。
中医药大数据市场规模近年来,中医药大数据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医药大数据市场总规模已经超过XX亿元,预计到2025年有望达到XX亿元。
这表明中医药大数据市场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中医药大数据应用领域1.医疗数据分析:中医药大数据能够帮助分析疾病的传播规律、疫情趋势等,为医疗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中医药大数据还可以通过分析患者的病历和治疗效果,提供个性化的中医药治疗方案。
2.药物研发与推广:利用中医药大数据进行药物研发能够提高效率,为药企带来更多的创新机会。
通过分析中医药大数据,药企可以了解不同疾病的中医药治疗效果,从而推广合适的药物。
3.健康管理与养生推荐:中医药大数据可以帮助人们进行健康管理,根据个体的体质和需求,提供适合的养生推荐。
例如,通过分析中医药大数据,推荐适合的中医药调理方法、食疗方案等。
中医药大数据市场竞争态势中医药大数据市场存在着一定的竞争。
目前,国内外很多大型医疗数据公司都纷纷进入中医药大数据市场,推出各类产品和服务。
这些公司通过建立庞大的中医药数据平台,提供全面的数据分析和解决方案,竞争优势明显。
此外,一些传统中医药企业也积极转型,加强中医药大数据的应用。
虽然竞争激烈,但中医药大数据市场前景广阔,能够满足不同需求的用户。
中医药大数据市场发展趋势中医药大数据市场在未来有望呈现以下趋势:1.数据整合与共享:不同的中医药数据分散在各个领域和机构中,数据整合与共享是中医药大数据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数据整合和共享,可以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加快中医药大数据的应用进程。
2.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在中医药大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医学数据库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医学数据库的发展与应用现状介绍:医学数据库是指用于存储和管理医学领域相关信息的数据库系统。
随着医学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数据库的发展与应用也日益重要。
本文将介绍医学数据库的发展历程,当前主流的医学数据库类型以及其应用现状。
发展历程:医学数据库的发展可以追溯至上个世纪40年代,当时出现了第一个医学数据库——MEDLARS。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数据库逐渐从纸质文献检索转向电子化检索,同时数据量和种类也在不断增加。
后来,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LM)开发出PubMed数据库,成为全球医学文献和研究资源的重要平台。
此后,各种医学数据库相继涌现,包括EMBASE、Scopus、Web of Science等。
主流医学数据库类型:1. 文献数据库:这类数据库主要收录科学研究文献、学术期刊论文、医学书籍等,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PubMed,它收录了大量医学文献和全球范围内的医学研究成果。
2. 基因组和蛋白质数据库:这类数据库收集和整理了基因和蛋白质的序列和功能信息,如GenBank、UniProt等。
这些数据库为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3. 临床试验数据库:这类数据库收集和整理了关于临床试验的信息,如。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库了解正在进行的或已完成的临床试验,推动医学研究的进展。
4. 医药化学数据库:这类数据库收集和整理了药物分子的结构、特性和药理学信息,如PubChem、ChemSpider等。
这些数据库为新药研发和药物化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应用现状:1. 学术研究:医学数据库对于学术研究非常重要。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医学数据库检索和获取相关文献、研究数据和知识,加快科研进展,提高研究质量。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利用PubMed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并获取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
2. 临床实践:医学数据库为医生和临床医生提供了宝贵的临床指南和最新技术研究成果。
医生可以在临床决策和治疗方案制定过程中参考这些数据库中的信息,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效果。
中药新药研究报告及开发的现状及探讨最终版

中药新药研究报告及开发的现状及探讨最终版引言:中药作为中国传统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中药新药的研究和开发投入了大量精力。
本文将探讨中药新药研究报告及开发的现状,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一、中药新药研究报告的现状中药新药研究的报告在近年来呈现出井喷的趋势。
许多国内外的科研机构投入大量资源,针对一些常见疾病进行中药新药的研究。
这些研究报告包括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和后续观察等多个环节。
通过科学的方法,对中药的药效和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然而,中药新药研究报告在一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研究方法不统一、不同研究采用的评判标准和方法有所不同,导致结果的可比性较差。
其次,样本数量相对较小,难以获取准确和全面的结果。
此外,一些研究报告缺乏必要的数据和信息,无法为后续的临床应用提供有效的指导。
二、中药新药开发的现状中药新药的开发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首先,一些中药新药已经通过了临床试验并获得了相应的药物批准证书,成功进入市场。
这些新药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药效,对一些疾病的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次,中药新药的开发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支持,投入的研发资金逐年增加。
这为中药新药的研发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此外,一些国际合作项目的开展也推动了中药新药的开发。
然而,中药新药开发仍存在很大的挑战。
首先,中药的复方药物性质使得其开发过程更加复杂。
每种中药包含多个药物成分,相互之间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
其次,中药的制备工艺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以提高含药量和纯度。
此外,中药作为传统草药,其标准化和质量控制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了推动中药新药的研究和开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加强研究方法的统一和规范。
制定统一的评估标准和实验方法,提高研究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其次,加大资金投入。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对中药新药研究的资金支持,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推动中药新药的开发。
新中药研究现状及开发

大方 为 体剂 三 可配 个
伍方 规面 律 的 研 究
1
2
沿用西药量化研
传统的辨证研究, 究方法,对每味
仍以性味归经、 药进行成分变化
复方析释、文献 的分析测量和药
研究为主导,主 理研究,以及制
要是整理总结传 剂有效成分的血
统经验
清浓度和临床药
学的比较研究,
试图找出有关定
实用文档
量的规律性
实用文档
叁
剂 型
剂型是药物药效在人体实现的载体,任何药 物都有其特定的剂型。由于剂型的不同,对 制备加工条件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可能会发 生不同的物理、化学变化,这必然会影响复 方制剂的物质基础、药效、药代动力学、毒 副作用等。
实用文档
肆
国究 内现 方状 剂 研
对方剂的研究都是从中药配伍着手。中药复 方的最大特点是多种药物的相互配伍,达到 优化组合的药物整体,发挥复方治疗的整合 调节作用,因此,复方配伍理论是中药组方 法则的核心。
实用文档
要阐明复方制剂的物质基础,不应停留在体外成分的变化 的研究上,更重要的是研究复方制剂进入体内后各配伍组 分间的相互作用对活性成分的转化、吸收、转运、分布、 代谢、解毒等各个环节的影响。这将客观地反应复方制剂 的药效学物质基础和作用过程。同时还要兼顾好选择最佳 剂量,确定合理剂型。中医方剂配伍不仅指药物的组成, 还指药物剂量的变化。方中药物不变,剂量改变,也会引 起配伍关系的变化,以至影响整个复方的药效。
实用文档
中成药:在中医药原理的指引下,把中药材或中药饮片作 为其原材料,根据辨证施治和制剂的需要,按照标准制成 和规定处方的一定剂型的现成药物,称之为中成
实用文档
流程
一、调研 二、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掘,才能发现和发扬其中真正有重大科学价值的成 份,从而使中医的发展实现质的突破。
将数据挖掘技术融合到数据处理过程中,对中 医医案繁多复杂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已成为中 医医案数据库研究的热点。
目前中医医案数据库运用的数据挖掘方法主 要有描述性 分 析、聚 类 分 析、关 联 规 则 分 析 和 人 工 神经网络原理分析。
虽然以上数据方案已实现了医案管理的基本 功能,对数 据 的 挖 掘 也 有 了 一 些 研 究,但 由 于 中 医 医案的 特 殊 性,医 案 数 据 库 的 研 发 还 存 在 一 些 问题[25]。
一是对要素繁多的中医医案的整理,目前并没 有统一的标准。中医医案是中医诊疗过程的记录, 不同医案的 记 录 格 式、内 容 不 尽 相 同,因 此 各 单 位 在研发数据库的过程中,设置的数据库字段存在很 大差异。不兼容的数据格式和数据结构造成了不 同地理位置资源访问的局限性,阻碍了信息系统之 间的互操 作,而 互 操 作 直 接 影 响 信 息 的 共 享 互 换、 数据的挖掘分析以及医案信息资源的整合。因此, 制定一套统一完善、有针对性的中医医案数据库元 数据方案是促进中医医案数据库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关性分析是未来中医医案数据库发展的主 要方向。虽然部分中医医案数据库可运用数据挖 掘技术对医案信息进行相关性分析,但大多据库并 未在相关性分析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2. 3 中医医案数据库的数据处理
王国印等[15]认 为 中 医 医 案 是 中 医 临 床 第 一 手 资料,要用 先 进 的 手 段 对 这 些 数 据 进 行 分 析 与 挖
中医医案是中医理、法、方、药综合运用的具体 反映形式,它 不 仅 真 实 记 述 了 医 疗 活 动,同 时 反 映 了医家的临床经验及思维活动[12]。因此,中医医案 不仅要素繁 多,而 且 数 据 比 较 杂 乱,没 有 统 一 的 格 式。各研发单位对中医医案数据的整理、分析以及 数据结构的设计,也存在很大差异。
Current situation in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records databases and their prospect WU Ye,MA Lu ( Library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69,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MA Lu [Abstract]Described in this paper is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records databases in terms of their data features,data processing and functions followed by an analysis of their related problems and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records; Database; Meta - data; Data mining
状、药物与 病 机、症 状 与 病 机 等 的 相 关 性 分 析[21]。 吴荣等[22]在收集 7 位名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典型 医案 115 例,建立名医冠心病诊疗数据库后,通过关 联规则分析名医治疗冠心病的方剂配伍规律,从而 挖掘出名医用药的一般规律及其冠心病标本同治 的治疗思想,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参考。
中医医案数据库的研发现状及展望
武 烨,马 路
[摘要]从数据特点、数据处理方案及数据库的主要功能等方面介绍了中医医案数据库的研发现状,并分析了中医医案数据库
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中医医案; 数据库; 元数据; 数据挖掘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 - 3982( 2012) 11 - 0049 - 04
聚类分析[18]又称集群分析,是一种数理统计方 法。它利用物以类聚的原理,把大量无序的数据分 成数类,从而帮助我们认识存在于大量数据中的规 则。在中医医案研究中,聚类分析能较好地避免分 类过程中掺杂的主观因素,能客观准确地反映研究 对象,并从中发现内在的客观规律。柴程芝等[19]通 过对当归芍药散医案中药物剂量的聚类分析,探讨 了该方的配伍比例,挖掘出当归芍药散现代应用以 产科和妇科病较为多见,绝大多数医案以常规剂量 及比例关系应用,剂量及配伍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白 芍,为临 床 合 理 用 药 及 实 验 研 究 提 供 依 据。王 兵 等[20]在对水气病证治规律的研究中,建立了宋元时 期至今著名中医家符合研究要求的 1 521 例水气病 医案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数 据挖掘方法,探寻水气病的发病规律、辨证规律、治 疗规律等。
中医医案是中医记录、解析个案诊疗全过程和 叙议结合的传统临证文本,具体体现了中医理、法、 方、药的综 合 应 用。 整 理 和 研 究 中 医 医 案,对 于 揣 摩名医临床 思 维 规 律、训 练 辨 证 论 治 的 技 能、借 鉴 名医的学术思想与经验,均有重要的意义[1]。但中 医医案文献 数 量 巨 大、收 录 散 杂,目 前 利 用 数 据 库 技术存储、查 找、分 析 和 挖 掘 中 医 医 案 信 息 已 经 成 为整理研究中医医案的热点。 1 中医医案数据库概况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2 年 11 月 第 21 卷第 11 期 Chin J Med Libr Inf Sci,Vol. 21 No. 11 November,2012 ·49·
DOI: 10. 3969 / j. issn. 1671 - 3982. 2012. 11. 015
·信息组织与信息服务·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北京 100069 [作者简介]武 烨( 1982 - ) ,女,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在读硕士研究
生,馆员。 [通讯作者]马 路( 1969 - ) ,女,回族,安徽安庆人,硕士,研究馆
员,硕士生导师,E - mail: malulib@ ccmu. edu. cn
院中 医 药 信 息 研 究 所 的“中 国 中 医 药 文 献 数 据 库”[3],万方数据开发的“万方中医药数据库”[4],上 海中医药大学伤寒论教研室开发的“历代医案分析 统计系统”[5],山东中医药大学研发的“中医历代医 案数据库”[6],北京中医药大学建立的“中医药基础 数据库系 统 ”[7],三 峡 大 学 医 学 院 开 发 研 制 的“中 医医案 OLAP 系统”[8]等。除以上数据库外,还建 立了许多专科中医医案数据库,如功能失调性子宫 出血中医证候现代文献数据库[9]、艾滋病中医发病 学特点及中医证候数据库[10]、原发性高血压中医历 代医案数据库[11]等。 2 中医医案数据库的研发现状 2. 1 中医医案的数据特点
如对中医医案基本信息这一数据字段的设置,
·50·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2 年 11 月 第 21 卷第 11 期 Chin J Med Libr Inf Sci,Vol. 21 No. 11 November,2012
“万方中医药数据库”主要包括西医病名、中医 病 名、西 医 疾 病 分 类、中 医 疾 病 分 类,“中 医 药 在 线 数 据库”中的基本信息则包括疾病名称( 英文) 、拼音、 别名、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关联规则是指数据对象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而规则分析的任务就是从数据库中发现那些确信 度和支持度都大于给定值的强壮规则。我们可以 将多味药配伍层次反映的用药规律,用于药物与症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2 年 11 月 第 21 卷第 11 期 Chin J Med Libr Inf Sci,Vol. 21 No. 11 November,2012 ·51·
人工神经网络(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 是模拟人脑工作机制的一种计算模型,是由非处理 单元组成的非线性大规模自适应系统,类似于人脑 神经网络的并行处理结构进行信息的高级处理方 法[23]。叶进等[24]根据中医理论中病症之间的复杂 关系,提出 了 基 于 神 经 网 络 的 知 识 库 系 统,运 用 人 工神经网络在病症的中医诊断中实现症状的自动 推断。利用神经网络,可以获得许多难以通过人工 获取和表示为规则的知识,对一些输入样本不全的 情况,同样可以输出基本正确的结果。 3 中医医案数据库存在的问题
现有中医医案数据库的功能主要有查询统计、 医案管理、系统管理和相关性分析。
查询统计是现有中医医案数据库基本上都具 有的功能。主要技术方法是将中医医案数据逐一 录入数据库 系 统,查 询 时 通 过 字 段 检 索,获 得 医 案 的原文,同 时 对 医 案 的 疾 病、用 药 信 息 及 其 使 用 频 次进行统计。安徽中医学院研发的“新安医案数据 库”[13]就是采用 Microsoft Access for Windows 2000 格式将病名、医案原文、脉诊、辨证分型、用药、中药 名、中药正名、医家名、医家所处的年代及同步的音 频文件( . wav) 等信息录入系统,从而可从纵向、横 向查询和统计治疗某类疾病的药物信息( 即从医家 及疾病查询医案原文) ,也可以查询、统计单味药及 多味药配伍。
描述性分析是指通过大量医案的积累,采用医 学统计学中最基本的频数统计,概括出数据的基本 特征,得出 辨 证 的 基 本 规 律,并 为 其 他 研 究 提 供 统 计学基础。张 丽 萍 等[16] 在 情 志 病 证 病 机 规 律 的 古 医案研究中,就是建立了 1 527 例情志病证古医案 数据库,采 用 频 数 分 析 的 数 理 统 计 方 法,对 医 案 原 文中的病种 分 布、病 因、症 状、病 位、辨 证 及 证 候 分 布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情志致病的病机 规律。肖永华 等[17] 在 对 吕 仁 和 教 授 辨 治 糖 尿 病 医 案的研究中,也是将吕仁和教授的 128 例病案存储 于“中医医案数据库”后,对糖尿病医案的疾病 类 型、分期、并发症、病因、病位等进行频数分析,总结 出了吕 仁 和 教 授 辨 治 糖 尿 病 的 学 术 思 想 和 诊 疗 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