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展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发展经济学》思考题1--3题

《发展经济学》思考题1、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对“起飞”提出了哪些要求?答:罗斯托把起飞定义为一种工业革命。
即它是一种发生在较短时期内的在生产方法、经济和社会结构方面的重大性质上的而非程度上的变化,它是在一个社会历史上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过渡阶段。
罗斯托认为,确定一个经济是否处于起飞阶段需要有3个相互关联、缺一不可的条件:一是生产性投资率由国民收入的5%或不到5%增加到10%以上;二是有一种或多种重要制造业部门成为主导部门;三是出现一个有助于国内筹集资金的政治、社会和制度结构,以保证成长的持续性。
(出自课本)2、发展中国家技术选择应注意哪些问题?适用技术选择应满足三重目标要求:一是环境目标。
即该项技术能够节约能源,循环使用各种材料,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二是社会目标。
即能够最大限度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提供创造性的,能与传统文化相融的技术,并能促进社会和睦和使人们分享益处。
三是经济目标。
能够协助克服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因素,广泛提高就业机会,采用地方资源并生产地方消费品,取得较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的平衡发展。
由于发展中国家各自国情不同,即使是同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发展阶段,所制定的发展目标也不相同。
因此在技术选择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根据不同技术选择标准引进技术。
同时,还应该发展教育,推动科学技术研究,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技术人员,吸收、消化引进的先进技术,并创造条件自主研发,逐渐更多的依靠本国力量进行技术创新。
(出自课本)3、谈谈“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战略的优缺点。
答:进口替代的优点:一是实行工业化,避免国际剥削。
二是排斥出口,鼓励内销。
三是政府统制和保护。
进口替代的缺点:一是进口替代工业缺乏活力,经济效率低。
二是进口替代不利于出口发展,造成国际收支恶化。
三是进口替代不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失业问题。
四是进口替代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均衡。
出口导向的优点:一是它能使资源的配置比较合理,并能得到有效使用。
发展经济学-马春文主编-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经济世界新兴工业化国家二、问答1.什么是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有哪些基本特征?2.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共同特征?3.经济发展的含义是什么?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什么关系?4.为什么用经济增长指标不能全面衡量经济发展的水平?5.什么是千年发展目标?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经济世界:按照法国年鉴派史学大师布罗代尔的解释,经济世界是在全球形成一个经济整体的情况下,地球上一个部分的经济。
一个经济世界有三个组成要素:首先,它占据着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有其特定的界限:其次,一个经济世界总要有一个或几个中心;第三,每个经济世界都分解为延续的区域。
新兴工业化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是指工业迅速发展,产业结构变化显著,制成在出口所占比重迅速上升,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均收入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第三世界:第三世界最初是由法国人口统计学阿尔弗雷德·索维提出的,它作为一个新的世界政治范畴使用,泛指战后新建的不结盟国家。
逐渐的第三世界被用来泛指西方发达国家以外的发展中国家。
二、问答1.什么是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有哪些基本特征?现代经济增长指的是指一个特殊的时代,它是从18世纪末开始,范围是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
按照库兹涅茨的分析,它具有以下6个基本特征:第一,发达国家的人均产量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很高。
18世纪以后的200多年中,发达国家的人均产量、人口增长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都远远快于18世纪末工业革命开始前的整个时期。
第二是生产率的快速增长。
按库兹涅茨的估算,人均产量增长的50%~75%来自生产率的增长。
也就是说,技术进步对现代经济增长起了很大作用。
第三,经济结构迅速转变化。
库兹涅茨指出,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工业部门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而工业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发展经济学第1—2章思考题答案要点计划

WORD格式可编写第一章发展中国家与发展经济学一、单项选择题1.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假如()A.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B.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C.全部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D.以上都不对2.—因为边沿利润递减规律的作用,在其余条件不变的状况下,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投人得越多,其产出的边沿产品会()A.越多 B.越少 C 不变 D.不必定(D) 。
3.传统的主要以经济指标进行权衡的发展看法以为经济发展主假如A.可连续的发展 B.着重社会公正的发展C.依靠政府计划的发展 D.经济增添4.以下说法哪项是正确的 () 。
A.绝对的贫困是一种不可以知足人类基本需求的状态B.可连续发展理论表示经济增添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权衡指标C.每个国家的人均收入与物质生活质量指数是一一对应的D.以上说法均不对二、多项选择题(acd) 。
1.二战后获得民族独立的面对着经济发展的广大国家,被称为A.发展中国家 B、南方国家 C.第三世界国家 D、欠发达国家 E.传统国家2.贫困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经济特色主要指(ac) 。
A.人均收人水平低B.近似于富饶国家前资本主义期间的贫因C.贫富收入差距比发达国家中的差距更大D.公民生产总值的增添速度低E.经过追随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道路而能够解决的贫困3.与发达国家不一样,发展中国家的失业除公然的失业外,一定加上(bd) 。
A.暂时的失业 B.隐蔽的失业 C.摩擦性失业D.就业不足 E.构造性失业4.跟着经济的不停发展,经济发展的含义也在不停演变,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解(ABBDE)。
A.经济发展主假如经济增添问题B.经济发展不单是增添的问题,也是减小经济中的不一样样状况、消灭绝对贫因的过程C、经济发展除了经济增添外,还一定陪伴思想看法、政治系统、文化法律的发展变化D.经济发展是一种可连续发展E.经济发展是一种公正与效率并重的发展三、名词解说1、二元经济构造是指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伍的传统农业并存的经济构造。
发展经济学 马春文主编 课后习题答案

发展经济学马春文主编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经济世界新兴工业化国家二、问答1.什么是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有哪些基本特征?2.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共同特征?3.经济发展的含义是什么?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什么关系?4.为什么用经济增长指标不能全面衡量经济发展的水平?5.什么是千年发展目标?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经济世界:按照法国年鉴派史学大师布罗代尔的解释,经济世界是在全球形成一个经济整体的情况下,地球上一个部分的经济。
一个经济世界有三个组成要素:首先,它占据着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有其特定的界限:其次,一个经济世界总要有一个或几个中心;第三,每个经济世界都分解为延续的区域。
新兴工业化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是指工业迅速发展,产业结构变化显著,制成在出口所占比重迅速上升,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均收入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第三世界:第三世界最初是由法国人口统计学阿尔弗雷德·索维提出的,它作为一个新的世界政治范畴使用,泛指战后新建的不结盟国家。
逐渐的第三世界被用来泛指西方发达国家以外的发展中国家。
二、问答1.什么是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有哪些基本特征?现代经济增长指的是指一个特殊的时代,它是从18世纪末开始,范围是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
按照库兹涅茨的分析,它具有以下6个基本特征:第一,发达国家的人均产量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很高。
18世纪以后的200多年中,发达国家的人均产量、人口增长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都远远快于18世纪末工业革命开始前的整个时期。
第二是生产率的快速增长。
按库兹涅茨的估算,人均产量增长的50%~75%来自生产率的增长。
也就是说,技术进步对现代经济增长起了很大作用。
第三,经济结构迅速转变化。
库兹涅茨指出,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工业部门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而工业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发展经济学经典复习思考题附详细解答

发展经济学经典复习思考题附详细解答发展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1章1、什么是发展中国家,有哪些特征?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ies] 欠发达国家[LDC].[less developed countries](P19)发展中国家基本特征:(1)收入水平低下。
(2)生活水平低下:住房,医疗,受教育程度低,精神状态差。
(3)生产率水平低下。
(4)人口增长率高,赡养负担重。
(5)失业问题严重,劳动不得其用,平均在10%——15%。
(6)农业部门和农村人口所占比重大。
(7)初级产品出口比重大。
(8)二元经济结构显著。
(9)在国际关系中处于脆弱地位。
2、发展经济学在演变过程中经历了哪些阶段?其中一些主要的观点是什么?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和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形成和繁荣时期(20世纪40---60年代).这个阶段是结构主义占统治地位. 这个时期发展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观点是:(1)积累资本。
资本的不断形成,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
(2)工业化。
工业化是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的出路。
(3)计划化。
政府必须干预经济,要强调国家计划的主导作用。
新古典主义的复兴时期 (20世纪60---80年代初)这个时期的主要观点:(1)提出多元的经济目标----除了GNP的增长以外,强调消除贫困、增加就业、分配公平、乡村发展和保护环境。
(2)重新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
强调市场机制作用的理论被称为新古典主义。
这一时期对市场机制的重新强调也可以说是新古典主义的复兴。
他们认为,价格—市场具有三大优点:一是有助于有效配置资源并且提供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二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三是可以提供广泛的信息而花费不高。
(3)提倡外向型发展战略。
提出外向型发展战略,即出口鼓励的工业化战略。
(4)重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是消除贫困的重要途径.进一步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1)强调制度因素,应该重视基本制度因素对经济发展的促进或阻碍作用。
发展经济学 马春文主编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经济世界新兴工业化国家二、问答1.什么是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有哪些基本特征2.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共同特征3.经济发展的含义是什么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什么关系4.为什么用经济增长指标不能全面衡量经济发展的水平5.什么是千年发展目标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经济世界:按照法国年鉴派史学大师布罗代尔的解释,经济世界是在全球形成一个经济整体的情况下,地球上一个部分的经济。
一个经济世界有三个组成要素:首先,它占据着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有其特定的界限:其次,一个经济世界总要有一个或几个中心;第三,每个经济世界都分解为延续的区域。
新兴工业化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是指工业迅速发展,产业结构变化显著,制成在出口所占比重迅速上升,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均收入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第三世界:第三世界最初是由法国人口统计学阿尔弗雷德·索维提出的,它作为一个新的世界政治范畴使用,泛指战后新建的不结盟国家。
逐渐的第三世界被用来泛指西方发达国家以外的发展中国家。
二、问答1.什么是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有哪些基本特征现代经济增长指的是指一个特殊的时代,它是从18世纪末开始,范围是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
按照库兹涅茨的分析,它具有以下6个基本特征:第一,发达国家的人均产量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很高。
18世纪以后的200多年中,发达国家的人均产量、人口增长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都远远快于18世纪末工业革命开始前的整个时期。
第二是生产率的快速增长。
按库兹涅茨的估算,人均产量增长的50%~75%来自生产率的增长。
也就是说,技术进步对现代经济增长起了很大作用。
第三,经济结构迅速转变化。
库兹涅茨指出,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工业部门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而工业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发展经济学思考题及答案

发展经济学思考题及答案1.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征答: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呈现出下列共同的特征:(1)低下的生活水平(2)低下的生产率水平(3)人口高速增长和沉重的赡养负担(4)高水平的失业和低度就业(5)对农业生产的严重依赖(6)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7)不发达市场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本质特征。
2.影响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有哪些:①劳动的投入数量: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社会投入生产的劳动数量越多,生产的产品就可能越多,经济增长速度就越高。
劳动投入数量取决于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以及劳动者投入的劳动时间的多少。
②资本的投入数量:在其他因素不变条件下,资本数量投入越多,经济增长速度就越高。
资本的投入数量也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最重要的是资本的利用率或生产能力利用率。
③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一般用在一定时间内每个劳动者所生产的GDP,或单位劳动时间所生产的GDP来计算。
在同样的劳动投入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可以带来经济的增长。
④资本的效率,也就是投资效益,是指单位资本投入数量所能产生的GDP,一般用GDP与资本总额的比率来表示,也可以用生产单位GDP需要投入的资本数量表示。
3.试论述张培刚的农业国工业化理论”:张培刚对农业国或经济落后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这个崭新而重大的问题提出了一整套自洽的理论。
具体如下:关于农业与工业的相互依存关系。
张培刚认为,虽则农业国的出路在于“工业化”,然农业之发展对工业化启动起着至为重要的关键作用。
在第二章中,张培刚详细分析了农业对工业化的五大贡献:一、农业是粮食供给的主要来源;二、农业是工业原料供给的来源;三、一定阶段,农业为工业提供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四、农民作为买者和卖者对于工业生产市场的扩大起着重要作用;五、农业通过向国家纳税和输出农产品而形成的资金积累和外汇储存对于工业资本的积累而言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
张培刚认为,农业对工业化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有巨大贡献。
发展经济学第1—2章思考题答案要点

发展经济学第1—2章思考题答案要点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第一章发展中国家与发展经济学一、单项选择题1.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A.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B.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C.所有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D.以上都不对2.—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投人得越多,其产出的边际产品会()A.越多 B.越少 C不变 D.不一定3.传统的主要以经济指标进行衡量的发展概念认为经济发展主要是( D )。
A.可持续的发展 B.注重社会公平的发展 C.依赖政府计划的发展 D.经济增长4.下列说法哪项是正确的( )。
A.绝对的贫困是一种不能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状态B.可持续发展理论表明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衡量指标C.每个国家的人均收入与物质生活质量指数是一一对应的D.以上说法均不对二、多项选择题1.二战后取得民族独立的面临着经济发展的广大国家,被称为( acd )。
A.发展中国家 B、南方国家 C.第三世界国家 D、欠发达国家 E.传统国家2.贫困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经济特征主要指( ac )。
A.人均收人水平低B.类似于富裕国家前资本主义时期的贫因C.贫富收入差距比发达国家中的差距更大 D.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低E.通过追随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道路而可以解决的贫困3.与发达国家不同,发展中国家的失业除公开的失业外,必须加上( bd )。
A.临时的失业 B.隐蔽的失业 C.摩擦性失业D. 就业不足 E.结构性失业4.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发展的含义也在不断演变,主要有下列几种理解( ABBDE )。
A.经济发展主要是经济增长问题B.经济发展不仅是增长的问题,也是缩小经济中的不平等状况、消灭绝对贫因的过程C、经济发展除了经济增长外,还必须伴随思想观念、政治体制、文化法律的发展变化D.经济发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E.经济发展是一种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发展三、名词解释1、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并存的经济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经济学复习思考
题
《发展经济学》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
二、名词解释
三、简要回答
1)对私人投资传统的支持意见:弥补储蓄、外汇、财政收入和管理上的差距。
被视为补充国内可用资源的供给与达到增长和发展目标所需要的资源之间的差距,如储蓄、外汇、政府财政收入和人力资本技能等,可以用两缺口模式进行分析。
2)反对理由:扩大了差距。
降低储蓄和投资率的可能:不能将大量利润再投资而为低收入阶层创造收入
长期可能减少经常和资本账户的外汇收入(如果出口没有得到促进的话)
自由税减免、过度投资优惠、关税保护等造成负面影响
跨国公司垄断国内市场而窒息了国内企业的发展
不合适的技术(资本密集型)生产少数富有阶层需要的产品,影响就业及整体生活水平
有限的资源配置更加重了二元结构的特性:贫富、城乡的差距
政治方面则会由于强大的跨国公司的控制,而在各阶层的社会决策中发挥影响,
四、综合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