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9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internet

合集下载

网吧组建方案

网吧组建方案

网吧局域网组建方案2010年10月目录前言1一、工程概述21.1工程叙述21.2工程日期2二、需求分析22.1市场分析22.2客户对网吧的要求32.3网吧发展的自身要求32.4具体实现功能4三、技术方案设计43.1方案网络拓扑图预览43.2方案设计原则53.3系统设计目标53.4接入层设计83.4.1 光纤千兆核心百兆接入83.4.2 多WAN接入83.5网络交换层的设计83.6服务器的配置10本网吧采用:HP P RO L IANT ML150G6(AU659A)服务器,其主要配置如下所示:11 3.7安全设计113.7.1 硬件安全113.7.2 软件安全12四、综合布线设计124.1准备工作124.2开始布线134.3网吧重点区域解决方案144.3.1各区域电脑分配方案144.3.2 网吧的IP划分144.3.3 网吧的计费管理设计154.3.4M EDIA S ERVER视频点播服务器搭建15五、技术服务25六、设备清单26七、经费预算287.1设备预算287.2其他布线设备费用28附件29前言从20世纪9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INTERNET,已经飞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人们被其丰富无穷的信息资源、方便快捷的交流方式深深吸引。

但是,许多人没有能力或条件购置上网所需的微机与线路,比如学生、流动人口和收入较低者。

为了满足这些人群的上网需求,网吧应势诞生了。

就我国国民目前的收入情况分析,投资网吧是一大商机。

一、工程概述1.1 工程叙述从高效率、快速的角度出发,让网吧所有的计算机共享一条光纤线路访问INTERNET。

该网吧有机器300台,其中两台性能较好机器做服务器;星型网络;需要基本的网上娱乐、本地视频点播、以及动态IP地址的管理等一些功能。

,以及一些必须的服务组网以后要达到方便网络的管理与高效性。

1.2 工程日期2010年10 18日——2010年10月25日二、需求分析2.1市场分析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国内的网吧行业发展非常迅速。

Internet发展史

Internet发展史

Internet发展史互联网,作为当今信息社会的核心,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而,要了解互联网的发展史并描绘其对人类的巨大影响,并非易事。

本文将带您回顾互联网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探究它给我们带来的变革和挑战。

1. 孕育互联网的初期科学研究互联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政府启动了一项名为ARPANET的项目,旨在建立一种分散的通信网络,以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ARPANET后来成为互联网的前身,为全球各地的研究机构和大学之间提供了信息交流的平台。

2. 商业化与互联网的普及到了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开始走向商业化,并逐渐普及到普通民众中。

一些先驱企业如美国在线(AOL)和雅虎(Yahoo)提供了可供消费者访问的门户网站和电子邮件服务,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

3. 引领互联网浪潮的公司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几家知名公司密不可分。

1998年成立的谷歌(Google),通过为用户提供高效准确的搜索引擎而成为互联网巨头。

此外,还有亚马逊(Amazon)、微软(Microsoft)和苹果(Apple)等企业也在各自领域对互联网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4. Web 2.0时代的到来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互联网进入了Web 2.0时代。

人们可以在平台上共享照片、发表观点,并与朋友和家人保持联系。

Facebook、Twitter和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成为当今社交交流的主要方式,为用户提供了新的交流互动方式。

5. 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普及21世纪初,随着智能手机的问世,移动互联网开始迅速发展。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上网,从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

这一时代,知名的移动应用程序如Uber、Airbnb和支付宝等应运而生,对传统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6. 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崛起如今,互联网正在迈向新的领域,即人工智能(AI)和物联网(IoT)。

AI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带来了语音助手、智能家居等创新应用。

物联网的发展历史

物联网的发展历史

物联网的发展历史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迅猛发展,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社会。

本文将详细探讨物联网的发展历史,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技术的演进过程。

一、物联网的雏形(20世纪70年代-80年代)物联网的雏形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那个时期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兴起,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将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相连接。

然而,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一想法仍然停留在理论和概念层面。

二、物联网的萌芽(20世纪90年代-2000年代)进入20世纪90年代,物联网开始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的凯文·阿什顿教授提出了“物联网”一词,并将其定义为“通过互联网连接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一种技术”。

此后,物联网的概念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2003年,美国国防部发布了一份报告,提出了“物联网”的战略规划,将其视为未来战争和军事行动中的重要技术。

在这一时期,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也取得了突破。

无线通信技术的进步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传感器技术的成熟使得物联网可以收集和传输各种物理世界的数据。

同时,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的崛起为物联网的数据处理和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三、物联网的蓬勃发展(2010年代至今)进入2010年代,物联网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5G技术的推广,物联网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在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领域,物联网的技术被广泛运用,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与此同时,物联网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难题。

数据安全和隐私泄露问题成为物联网发展的阻碍因素之一,如何在大规模连接的环境下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此外,标准化和互联互通问题也亟待解决,以确保不同厂商和应用之间的互操作性。

总结起来,物联网经历了从雏形到萌芽再到蓬勃发展的历程。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概括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概括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概括因特网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关键节点:1. ARPANET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首次提出了一个分布式计算网络的概念。

1969年,由ARPA资助建立的ARPANET正式投入使用,成为因特网的前身。

2. TCP/IP协议的诞生: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防部ARPA开始研究一种能够连接不同计算机系统的通信协议。

1973年,由Vinton Cerf和Bob Kahn提出的TCP/IP协议被正式采纳,成为官方网络协议,将不同网络连接在一起,实现了因特网的互相通信。

3. 面向商业化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因特网开始迅速发展,并逐渐面向商业化。

1989年,时任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蒂姆·伯纳斯-李在瑞士提出了万维网的构想,引发了全球对因特网的关注与投资。

4. 全球化发展:20世纪90年代,因特网迅速成为全球性的通信网络。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兴起与技术的不断革新,使得因特网的用户规模迅速扩大。

此时期还出现了一些标志性的应用,如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和万维网浏览器等。

5.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21世纪初,移动设备的普及以及3G、4G技术的应用,使得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

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接入因特网,享受各种互联网应用和服务。

6. 云计算与物联网的兴起:近年来,云计算和物联网成为因特网发展的新趋势。

云计算提供了更加便捷、灵活和可扩展的服务方式,而物联网将各种设备和传感器通过因特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应用。

总之,因特网经历了从军事领域到商业化发展的过程,从最初连接几台计算机到连接全球数十亿用户的网络。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因特网将继续发展,为人们带来更多便利和机遇。

互联网发展简史

互联网发展简史

互联网发展简史互联网(Internet)的诞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是一项革命性的科技创新,引领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并了解它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1. 起初的互联网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的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开始了一项名为“阿帕网”(ARPANET)的项目,旨在建立一个可靠的通信网络,使各大高校和军事机构之间可以共享信息。

1969年,第一条连接了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数据链路建立起来,标志着互联网的诞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机构和大学加入了ARPANET,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结构。

1972年,电子邮件(e-mail)的概念被引入ARPANET,这使得信息在网络中的传递变得更加简单和便捷。

此外,还出现了新的通信协议,如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为互联网的未来奠定了基础。

2. 互联网的商业应用到了20世纪80年代,互联网开始向商业应用发展。

1983年,ARPANET转变为使用TCP/IP协议的国际互联网,连接了全球各个大学、研究机构和军事机构。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开始意识到其商业潜力。

1990年代初,互联网成为了商业化的平台。

许多公司开始建立自己的网站,进行在线销售和宣传。

这个时期也见证了万维网(WorldWide Web)的兴起,由英国科学家提出的一种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和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的信息浏览系统。

这使得互联网的使用变得更加简单,普通用户也能够通过浏览器访问网站。

3. 互联网的全球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的传播范围和速度取得了巨大的提升。

人们可以跨越时区和地域,在网上分享和获取信息。

这也使得互联网开始对全球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互联网的全球化使得跨国公司能够更便捷地进行国际业务。

人们通过电子邮件、视频会议等工具实现远程工作和远程教育。

此外,互联网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交平台,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与其他人交流、分享照片和视频,扩大社交圈子。

internet发展历程

internet发展历程

internet发展历程互联网是当今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

其发展历程十分丰富和复杂,经历了多年的演变和改革。

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下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互联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

当时,美国国防部的一家研究机构首先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并将之称为“因特网”。

他们的目标是通过网络连接不同的计算机,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

1971年,当时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项目局(ARPA)发起了一个名为“ARPANET”的项目,将几个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计算机相互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协作的网络。

这个项目的成功标志着互联网发展的起步。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互联网的技术不断进步和完善。

1973年,基于分组交换的TCP/IP协议被发明出来,这成为互联网最重要的协议之一。

同时,一些重要的应用程序如电子邮件和文件传输协议(FTP)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1990年代,互联网经历了一次巨大的爆发式增长。

这一时期被称为“Dotcom繁荣”,许多互联网公司如亚马逊和谷歌等迅速崛起。

1991年,英国物理学家蒂姆·伯纳斯-李发明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概念和协议,并制定了网页编写的标准——HTML。

随着万维网的发展,互联网开始进入家庭和商业领域。

2000年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加速发展。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上网,进行各种交流和娱乐活动。

同时,社交媒体如Facebook和微信等也逐渐崛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互联网的规模和影响力越来越大。

它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工具。

互联网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演进,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新技术正在改变着互联网的未来。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网络安全、隐私保护、信息泄露和网络犯罪等问题日益严重,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计算机网络应用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网络应用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网络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

其发展历史包括从简单到复杂,从单机(单台计算机)到多机(多台计算机)的过程,一般可以划分为以下4个阶段。

1.第一代计算机网络具有通信功能的终端(诞生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期是计算机网络发展的萌芽阶段。

该阶段的计算机通信系统被称为联机系统。

所谓联机系统是指,以一台中央主计算机连接不同地理位置的多个终端。

其中,终端是指一台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包括显示器和键盘。

通常将该阶段的系统称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其结构如图1-4所示。

终端终端图1-4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的特征是多台终端能够以交互的方式将命令发送至计算机,从而将一台计算机内的各种资源分配给多个用户共同使用,提高计算机的利用率。

这种方式使得人们能够以较低的费用使用昂贵的计算机。

从而极大的刺激了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热情,使计算机用户的数量迅速增加。

但是,随着终端用户的不断增多,也产生了中心计算机负担的不断加重,使得系统响应时间过长,严重时甚至出现死机等负面效果。

而且,一旦一台计算机出现故障,将导致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瘫痪的不足。

为了减轻中心计算机的负担,从而又出现了前端处理机(FEP,Front-End Processor)技术。

前端处理机,或通常被称为通信控制机,主要功能是减轻主机运行的应用程序的负担,采用这种方法,主机就不会经常地被外部设备中断。

2.第二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形成阶段)随着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人们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将多台计算机相互连接的方法。

最终在1969年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建成的ARPAnet实验网为其典型代表。

最初的ARPAnet只有4个节点,它以电话线路作为主干网络,从而形成了早期的计算机网络,其网络结构如图1-5所示。

图1-5 ARPAnet结构ARPAnet包括资源共享、分散控制、分组交换、采用专门的通信控制处理机、分层的网络协议等特点。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第三阶段:互联互通阶段(20世纪70~80年代)
• ARPANET兴起后,计算机网络发展迅猛,各大计算机公司相继推出自己的网络 体系结构及实现这些结构的软硬件产品。
• 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厂商的产品之间互联很困难,人们迫切需要一种 开放性的标准化实用网络环境,
• 这样应运而生了两种国际通用的最重要的体系结构,即TCP/IP体系结构和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OSI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第一阶段:诞生阶段(20世纪50~60年代)
特点:主机负荷较重,响应时间 长,可靠性低,通信线路利用率 低,若主机发生故障,则系统瘫 痪。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第二阶段:形成阶段(20世纪60~70年代)
主机间的通信任务,构成了通信 子网。通信子网互联的主机负 责运行程序,提供资源共享,组 成了资源子网。这个时期,网络 概念为“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 为目的互联起来的具有独立功 能的计算机之集合体”,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第二阶段:形成阶段(20世纪60~70年代)
• 60年代初,古巴核导弹危机发生,美苏之间的冷战状态随之升温,核毁灭 的威胁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话题。
• 美国国防部认为,如果仅有一个集中的军事指挥中心,万一这个中心被原 苏联的核武器摧毁,全国的军事指挥将处于瘫痪状态,因此有必要设计一个 分散的指挥系统——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点被摧毁后 其它点仍能正常工作,这些分散的点又能通过某种形式的通讯网取得联系。
• 1969年11月,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管理局ARPA开始建立一个命名为 ARPAnet的网络,但是只有4个结点。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第二阶段:形成阶段(20世纪60~70年代)
分组交换以网 络为中心,主 机都在网络的 外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20世纪9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internet,已经飞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人们被其丰富无穷的信息资源、方便快捷的交流方式深深吸引。

但是,许多人没有能力或条件购置上网所需的微机与线路,比如学生、流动人口和收入较低者。

为了满足这些人群的上网需求,网吧应势诞生了。

就我国民目前的收入情况分析,投资网吧是一大商机。

[星酷网][星酷网]一、概述[星酷网]二、----从经济实用的角度出发,让网吧所有的计算机共享一条pstn、isdn、hdsl\ddn等线路访问internet。

投资者需要考虑局域网的组网方式、接入internet的方式、软件硬件以及耗材。

选择不同的方式,将决定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多少、网络的整体性能如何以及管理维护是否方便。

[星酷网]以一家网吧为例。

假如该网吧有机器21台,其中一台性能较好机器做服务器星型网络局域网ip地址段192.168.0.0至192.168.0.255,掩码255.255.255.0,intenet ip地址段202.102.236.216至202.102.236.219,掩码为255.255.255.252,前者可以自定,后者需要向isp申请ddn专线10mb/s 接入internet。

[星酷网][星酷网]二、局域网[星酷网][星酷网]---- lan的网络拓扑结构广泛采用的主要有总线型和环型。

lan使用的星型结构主要是指用双绞线构成的网络。

这种使用集线器(hub)构成的星型网,实质上仍然是总线型网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太网(ethernet)。

[星酷网]----下面对这两种网络结构进行比较。

[星酷网]----1、总线型网络[星酷网][星酷网]c:client(客户机) s:server(服务器)[星酷网][星酷网]----优点:[星酷网]结构简单:网络各节点通过简单的搭线器(t头)即可接入网络[星酷网]走线量小:星型网络需要从中心集线器向每个网络节点单独甩线,如果不用线槽走线的话,地面上经常爬满一捆一捆的网线。

对于装修考究的网吧,必须要用线槽、接线盒走线,这会大量增加布线成本和工作量,在需要移动节点位置时,更是麻烦。

而总线型网络所有节点共用一条电缆,走线量要比星型小许多倍,并且看起来很规整,除个别处外,可以不用线槽。

所以这种布线方式最适合对网速要求不高,单个房间内有大量节点相临摆放的网吧使用[星酷网]成本较底总线型网络因用线量小,无需集线器等昂贵的网络设备,不用线槽、接线盒等结构化布线材料,成本要大大低于星型网络。

如果再采用无盘工作站,是网吧最廉价的解决方案。

[星酷网]扩充灵活:星型网络在增加节点数目时有时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如果在网络最初规划时留的空间较小,可能会遇到下列情况:可能会因为只增加一个接点而必须购买一个集线器要将线槽打开重新下线如果线巢已满或用胶沾死,就要重新布线而总线型网络只需增加一段电缆和一个t头就可增加一个节点。

[星酷网]---- 缺点:[星酷网]最高速度为10m[星酷网]无法应用交换技术[星酷网]网络无法采用分层结构[星酷网]网络易瘫痪[星酷网]----所需设备:[星酷网][星酷网]----网络接口卡(bnc口),同轴电缆(50欧), 搭线器(t 型头),bnc接头, 端子(50鸥无感电阻)[星酷网]----2、星型网络[星酷网][星酷网]----星型网络当然是现在网络的主流,不过它的优势对于小规模网吧来说,好象用处不大。

[星酷网][星酷网]----特点:[星酷网]可以提供100m的网络速度,能应用交换技术。

以太网的特点是整个网络同一时刻只能传递一组数据,应用交换技术就可以突破这一限制[星酷网]可以采用分层结构,例如:干网可用千兆,中间层可用百兆,低层可用十兆交换到桌面,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减少瓶颈[星酷网]对于大X围楼宇、写字间、计算机分布不规则的情况,布线灵活方便[星酷网]可采用结构化布线材料,在可能连接计算机的地方安装接口,而不影响美观[星酷网]必须采用专用压线工具处理网线接头(rj45接头),所以安装接头工作比较简单[星酷网]----所需设备:[星酷网]----rj45接头:(水晶头),双绞线:有三类(符合ieee802.3 10base-t,用于10m网),五类、超五类(用于100m网)之分,集线器(hub),rj45口网络接口卡(nic):有10m,100m或10/100m自适应之分。

[星酷网][星酷网]----客户机的网络配置:[星酷网]----1、安装网卡[星酷网]----2、添加tcp/ip协议(win95/98/xp)[星酷网]----安装tcp/ip协议。

在控制面板网络配置选项卡中单击“添加”按钮,从列表框中选中“协议”后再次单击“添加”按钮,然后在“厂商”列表框中选中“microsoft”,在“网络协议”列表框中选中“tcp/ip”,单击“确定”按钮并根据提示插入windows 98安装光盘即可完成。

当然,您需要重新启动计算机以便使新的设置生效。

[星酷网]----3、指定ip地址。

在控制面板->网络->配置选项卡中选中与网卡绑定的tcp/ip协议,单击“属性”按钮,在ip地址选项中选中指定ip地址选,如192.168.0.1,然后键入子网掩码255.255.255.0。

[星酷网]----4、网络连通测试。

dos模式->命令ping ip地址,如ping 192.168.0.18。

[星酷网]----服务器的网络配置:[星酷网]----1、专线接入internet,需要安装两块网卡,例如3网卡连局域网,dlink网卡连广域网[星酷网]拨号接入internet,仅需一块网卡,配置内部用ip地址。

[星酷网]----2、ip地址配置。

3->192.168.0.168,dlink->202.102.236.218,netmask 255.255.255.252。

[星酷网]----3、用交叉网线将dlink网卡与路由器直连可以节省一个hub。

交叉网线的做法如下:[星酷网]a端:白红、红、白绿、白兰、兰、绿、白棕、棕[星酷网]b端:白绿、绿、白红、白兰、兰、红、白棕、棕。

[星酷网][星酷网]三、连接isp[星酷网]----在规划接入isp(internet services provider)时,必须着重考虑以下的一些问题:[星酷网]选择相应的通信服务。

因为租用专线是一项很大的经常性支出,必须认真估算所需要的带宽。

[星酷网]选择相应的接入设备与网络互联设备。

其前期投入支出也不少。

[星酷网]----几乎所有的用户都希望以相对便宜的价格获得相对很高的带宽。

目前正在发展的各类新颖接入技术,主要包括:普通公用网的接入、isdn接入、adsl接入、cable modem接入、ddn专线、分组专线、光纤接入等等。

这里主要讨论常用的两种接入方式:[星酷网][星酷网]----1、拨号接入[星酷网]----internet:因特网pstn:公用网modem:调制解调器[星酷网][星酷网]----拨号接入分拨号与isdn。

拨号访问internet最高速率是56kb/s,isdn双信道捆绑速率可达到128kb/s。

要想实现一线多机接入,必须在局域网内安装一台代理服务器,服务器的串口接接modem或isdn适配器,服务器上的网卡连接局域网,配置的ip地址与网内的其他机器在同一地址网段中。

拨号可以接5台机器,isdn接10台机器。

与专线接入相比,投资少、配置简单、施工快、通信费用低。

缺点是速度慢,通信质量无保证,易发生掉线、占线等情况。

[星酷网][星酷网]----在连接modem的服务器上添加拨号网络,并创建上网连接。

因为比较简单,不再赘述。

[星酷网][星酷网]----isdn的中文名称是综合业务数字网,俗称“一线通”。

一条线路同时承载多种业务,可以连接、传真、微机以及其他终端。

基本速率接口有2个b信道和1个d信道(2b+d),传输速率144kbps。

基群速率接口有30个b信道和1个d信道(30+d),传输速率2mbps.综合业务数字网有窄带(n-isdn)和宽带(b-isdn)两种,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向用户提供2b+d和30b+d两种,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向用户提供155mbps以上的通信能力,也就是实现了信息高速公路,这是正在开发的服务。

[星酷网][星酷网]----目前大多网吧采用拨号接入internet的方式。

[星酷网][星酷网]----2、专线接入[星酷网][星酷网]----ddn:数字数据网r:路由器s:路由器的串口e:路由器的以太网口[星酷网][星酷网]----常用的专线接入是ddn(数字数据网)方式。

采用ddn,网络设备需要路由器、ntu、基带modem或hdsl。

这两种设备的价格都比较昂贵,且专线租用费高。

高投入,高回报。

速度快、通信质量有保证,不会出现拨号常见的占线、掉线情况,信誉好。

4mb/s接10台机器较好,10mb/s接20台机器较好,100台以上机器100mb/s较好。

[星酷网][星酷网]----数字数据网(ddn)是由光纤数字电路和数字交叉连接设备组成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数据专线出租业务。

它的特点是:[星酷网]------同步数据传输,不具备交换功能。

[星酷网]------传输速率高,网络时延小。

[星酷网]------全透明网,支持任何规程。

[星酷网]------网络运行管理简便。

[星酷网]----数字数据网的速率可以从1.2k-2mbps任选。

一条专线既可传送数据,也可通话,还可定时租用。

根据需要选择不同业务:点对点、点对多点专用电路、广播、轮询等.[星酷网][星酷网]----局域网与广域网之间的互联,需要用路由器实现协议转换与寻径。

路由器是比较昂贵的设备,须慎重选择。

一个广域网口,一个局域网口,一个console口,便足够使用。

常用的路由器有cisco、bay,国产的路由器有华为、迈普等品牌。

[星酷网][星酷网]----路由器的配置(以cisco2501为例):[星酷网]----#conf t *进入配置状态[星酷网]----#int e0 *配置ethernet以太网口[星酷网]----#no shutdown *打开端口[星酷网]----#ip address 202.102.236.217 255.255.255.252 *配置ethernet端口的ip地址[星酷网]----#int s0 *配置串行广域网端口[星酷网]----#no shutodwn *打开端口[星酷网]----#encapsulation hdlc *设置hdlc 封装[星酷网]----#ip unnumbered e 0 *设置ip 地址与ethernet0 相同[星酷网]----#exit *退出当前配置状态[星酷网]----#ip route 0.0.0.0 0.0.0.0 s0 *设置默认路由[星酷网]----#wr m *保存[星酷网]----#ping 202.102.229.136 *连通性测试[星酷网][星酷网]----使用交叉网线将服务器网卡与路由器互连,不但省掉一个集线器,而且节约ip地址,一个网吧仅用4个ip地址的网段便够了,也算是对全球internet事业的微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