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太极拳八法秘诀

合集下载

传统吴式太极拳健身八法

传统吴式太极拳健身八法

传统吴式太极拳太极内功健身八法战波老师亲传有病要治疗,调心最重要;功能要恢复,太极运动好。

第一节全身放松口诀:舌顶上颚松净站,调息搅海任督通;真气运行通周天,气沉丹田归关元。

1、放松: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面带笑容,目视前方。

要做到虚灵顶劲,舌顶上颚,沉肩坠肘,两腋悬空;用五线放松法来调整自身各部位(具体做法:从头顶百会穴经面部、前胸、腹部一直到脚心涌泉穴;再从头顶百会穴经后脑、脖颈、后背、腰部、臀部、大小腿后侧一直到脚心涌泉穴;然后再以头顶百会穴起经头两侧到脖颈、两肩、两肘、两手;再从两腋下、腰、跨、腿的两侧一直到脚心涌泉穴;最后再从百会穴经大脑、五脏六腑、会阴穴、两大腿内侧到脚底涌泉穴)。

确实做到“送”“静”“空”,把全身的骨骼放开,肌肉松弛的敷贴在骨骼上。

静要静到无任何杂念,什么也不想;空要空到全身都没有了的感觉(图一——1)。

做此节放松法时,如有血压高的患者,视线调整在五个自身高的距离以外;血压低的患者注视三个字身高的距离以内。

图一——12、调息:调息的目的主要是把真气送入丹田,基于呼气时真气沿任脉下入丹田的生理活动,这就给调息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因此,调息时只注意呼气,用意念引导真气下行,便可以如期达到气沉丹田的目的,吸气时把周身的毛孔打开,用鼻子自然吸入,意想气贴脊背即可。

因为呼出多少浊气,就会吸进多少新鲜空气。

这就是顺乎生理的自然呼吸调息法。

3、搅海:目的是打通任督二脉。

原姿势不变,用舌细细搅拌口腔,包括牙齿牙龈各部位。

同时意守海泉穴,把自身的唾液调动起来,然后咽到胃里,用意送到丹田。

唾液里面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元素,有活性酶、氨基酸等成分。

唾液能分解糖分,帮助消化和吸收,所以前人把唾液称为金浆玉液。

4、收功:两手臂由两侧自然抬起,然后屈臂下落经胸前落至脐平时,两手往里一合,气沉丹田,然后自然垂落两侧。

收功时要外导内行,自己体会气沉丹田的感觉,(图2、图3、图4、图5、同图1一)图一——2图一——3图一——4图5 同图1第二节十字手口诀:开胸理肺心欢笑,壮腰健肾溪水冒;开胸理肺十字手,金生丽水人增寿。

(完整版)吴氏太极拳八法秘诀

(完整版)吴氏太极拳八法秘诀

吴氏太极拳八法秘诀吴氏太极拳北派八法秘诀太极拳的基本八法是掤、据、挤、按、采、挒、肘、靠。

它既是八种手法,又是八种劲别。

其中拥、挤、肘、靠四手为进攻手;撮、按、采、捌四手为化解手,即报破拥、按破挤、采破肘,捌破靠。

太极拳基本八法的劲源心法要诀如下:掤劲命门找环跳,搌劲食指划眉梢。

挤劲脊背找前脚,按劲凭栏楼下瞧。

采劲玄关找肩井,捌劲意在蹬后脚。

肘劲劳宫肩井合,靠劲玉枕扛大包。

太极拳的基本八法,又名揽雀尾。

其歌诀如下:揽雀尾式是精华,拥挤肘靠进攻法。

据按采捌为化解,引进落空把敌发。

八卦的封名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其歌诀如下:乾三连,坤六段,离中虚,坎中满。

震仰盂,艮碗,兑上缺,巽下断。

八卦歌诀所表述的是八卦的卦形、卦象。

如乾三连,系指其符号的下、中、上三条短线(三爻)都是连线;坤六段系指其下、中、上三条短线是六小段;离中虚,系指其三条短线的下、上为连线,中间为虚线;坎中满系指其三条短线的下、上为虚线,中间是满实的;震仰盂的卦形好像一只口朝上的痰盂子,中、上空虚,底部是实的;艮筷碗的卦象好像是口朝下扣着的碗,碗底在上是实的,中、下部是空虚的。

太极八法与八卦的对应是:采与乾、捌与坤、据与离、掤与坎、挤与震,肘与艮,按与兑,靠与巽两两相对。

其歌诀如下:采求乾三连,执行坤六段。

报要离中虚,掤填坎中满。

挤是震仰盂,肘为艮段碗。

按劲兑上缺,靠劲巽下断。

以上八种对应,产生八种劲别,在外形是八种形体动作,在内则是意念活动,即右脑的形象化思维活动。

卦形是上、中、下三爻,人体是上、中、下三盘,所谓对应,就是对照卦象的虚实来用意念操控自身上、中、下三盘的虚实,如此便可产生出不同的劲别,用之于技击实战之中。

太极八法与八卦的对应关系具体操作如下:一、采求乾三连乾卦的三条连线,原为三点(三)的延长线。

在运用采法时,须求人体本身之上、中、下三个丹田取成垂直一线,如一根立轴,可以左右旋转。

上丹田位于两眼两眉当中的玄关窍水平往里、头顶囱门穴垂直往下,两者相交的90度角处;中丹田在肚脐往里、命门往前的前十分之三处;下丹田在二便当中的会阴穴。

吴式太极拳拳理拳法详解

吴式太极拳拳理拳法详解

吴式太极拳拳理拳法详解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源于中国道家文化,是一种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内家拳。

吴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主要流派之一,由吴鉴泉先生创立。

吴式太极拳以其独特的拳理、拳法和拳术风格,深受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喜爱和推崇。

本文将从吴式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和拳术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解析和阐述。

一、拳理拳理是太极拳的核心,也是吴式太极拳的精髓所在。

吴式太极拳的拳理主要包括阴阳、虚实、沉浮、松紧、缩放、起落、进退、开合、顺逆、虚实相生等方面。

1.阴阳阴阳是吴式太极拳最基本的拳理之一,也是太极拳的核心概念。

阴阳是指事物的两个相对而又统一的方面。

在吴式太极拳中,阴阳表现为拳势的开合、虚实、进退等方面。

阴阳的运用可以使拳势更加灵活自如,具有极强的攻防转换能力。

2.虚实虚实是吴式太极拳的另一个重要拳理,指的是拳势的虚实程度。

虚实的运用可以使拳势更加灵活,具有欺敌之实、出奇之虚的效果。

虚实的运用需要具备较高的技巧和经验,需要通过长期的练习和实践来逐渐掌握。

3.沉浮沉浮是吴式太极拳的一种特殊的身法,指的是身体的沉降和浮起。

沉浮的运用可以使拳势更加沉稳有力,同时也可以使拳势更加灵活自如。

沉浮需要通过长期的练习和实践来逐渐掌握,需要具备较高的技巧和经验。

4.松紧松紧是吴式太极拳的又一个重要拳理,指的是身体的松弛和紧张。

松紧的运用可以使拳势更加灵活自如,同时也可以使拳势更加有力。

松紧需要通过长期的练习和实践来逐渐掌握,需要具备较高的技巧和经验。

5.缩放缩放是吴式太极拳的一种特殊的身法,指的是身体的缩小和放大。

缩放的运用可以使拳势更加灵活自如,同时也可以使拳势更加有力。

缩放需要通过长期的练习和实践来逐渐掌握,需要具备较高的技巧和经验。

6.起落起落是吴式太极拳的一种特殊的身法,指的是身体的起伏和下压。

起落的运用可以使拳势更加灵活自如,同时也可以使拳势更加有力。

起落需要通过长期的练习和实践来逐渐掌握,需要具备较高的技巧和经验。

吴氏太极拳北派八法秘诀

吴氏太极拳北派八法秘诀

吴氏太极拳北派八法秘诀太极八法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劲别,也是八种手法。

这八种劲法是太极拳技击术的精华和主要招法。

《太极八字歌》曰:“掤、捋、挤、按世间稀,十个艺人九不知,若能轻灵并便捷,粘连黏随俱无疑。

采、挒、肘、靠更出奇,行之不用费心机,果能粘连黏随字,得其环中不支离。

”《太极打手歌》曰:“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粘连黏随不丢顶。

”我们从这两首歌诀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太极八法在太极拳技击术中的重要地位。

但太极拳流派纷呈,师传不一,各流派对八法的内涵与外延的认识各有千秋,在理论和体用上也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

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所学所知和体会,把王培生老师所传的吴式太极八法的内涵、外延、练用方法做一简单介绍,供太极拳爱好者研究参考。

一、吴式太极八法的技理与特点/?吴式太极拳名家王培生老师认为,太极拳和八卦掌一样,都是以《易》理为拳理的,他在教拳时总是强调“头顶太极,胸怀八卦,脚踩五行”。

他认为,太极拳通过长期缓慢轻柔、细致入微的拳架练习和经年累月、反复不停的粘连黏随、不丢不顶的推手实践,主要是从知己知彼的层面和舍己从人的高度锻炼自身末梢神经,感知对方“动静之机”的灵敏度,在感知的同时,神形意气自然与对方阴阳相合。

王培生老师所传的吴式太极八法,在体用上强调八方力圆中走,不凹不凸,不丢顶,一动即变劲,遇力即合助,一劲一卦象,一运一太极。

处处强调天人合一,要求八法之劲,每一劲都要清楚其源于哪个穴位,对应哪个卦象,冲合哪一干支,出现哪种技击效果,有何健身作用。

他认为,八法之劲,全在中正安舒、自然旋转的运动中顺势而生,进攻化解勿自伸屈,无自主张,不可用力,纯任自然,纯以意行,纯是循客观规律,合阴助阳,阴阳相合,于自然而然中求自然。

没有独阳进攻或孤阴化解的现象。

如同地球绕太阳之运转,公转自转同时进行,两仪(阴阳、昼夜)、四象(四方、四季)、八卦(风、雨、雷、电、地震、洪泛、火山爆发等各种自然现象)自然而生,对这些自然现象只能顺势循规、利用,不能违逆、抗争、逞强,人和世间一切事物的运动规律都是与天同性的。

八法的详细解释

八法的详细解释

绷、捋、挤、按、采、列、肘、靠八法的详细解释概论百年太极,杨氏老谱及各家各派的太极拳理论推介中,均将“太极八法的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列入首版头条或重要版面。

在《吴家太极拳》专刊中称八法为《八法秘诀》,可见吴家对太极八法的重视。

太极八法每一法的后边加一个“劲”字,如掤劲、挤劲……这个说法延用至今。

此“劲”非劲力之劲,“是精气之内壮也”。

练家如果以“劲”实实在在用于“外操”,便不是“精气之内壮”,外力不是太极拳修为的大成。

京城杨式太极拳家汪永泉大师说,在运用太极八法时,掤里有捋、挤、按、采、挒、肘、靠,挤里有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太极拳内功是“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的综合功夫。

太极八法的运用也不是单一的招术,请同道辨别明理。

太极拳习练者和深研者大多都习练杨氏传统太极拳的基本功。

太极基本功为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等,称谓为太极八法。

从太极八法中又演示出八八六十四手法。

现将杨氏老谱秘传太极八法介绍如下:八法秘诀掤劲义何解如水负行舟先实丹田气次要顶头悬全体弹簧力开合一定间任有千斤重飘浮亦不难捋劲义何解引导使之前顺其来势力轻灵不丢顶力尽自然空丢击任自然重心自维持莫为他人乘挤劲义何解用时有两方直接单纯意迎合一动中间接反应力如球撞壁还又如钱投鼓跃然击铿锵按劲义何解运用如水行柔中寓刚强急流势难当遇高则膨满逢洼向下潜波浪有起伏有孔无不入采劲义何解如权之引衡任尔力巨细权后知轻重转移只四两千斤亦可平若问理何在杠杆之作用挒劲义何解旋转若飞轮投物于其上脱然掷丈寻君不见漩涡卷浪若螺纹落叶堕其上倏尔便沉沦肘劲义何解方法有五行阴阳分上下虚实须辨清连环势莫当开花捶更凶六劲融通后运用始无穷靠劲义何解其法分肩背斜飞势用肩肩中还有背一旦得机势轰然如捣碓仔细维重心失中徒无功根据我多年修炼传统太极拳对太极八法行功的体验,初探,现介绍如下:一、掤掤劲义何解如水负行舟先实丹田气次要顶头悬全体弹簧力开合一定间任有千斤重飘浮亦不难所有太极拳练家和深研者,都谙熟太极八法的排头功法,“掤”功。

01 吴式太极拳健身八法

01 吴式太极拳健身八法
5、云手。口诀:“云手左右如开弓,病出膏肓显神道。”中腑找膏肓,首先打开肺经和大肠经(属阴金和阳金),然后激活肾俞、膀胱俞和命门等穴位。由金生水。
6、栽捶。口诀:“金津玉液出涌泉,逍遥自在似神仙。”由肾经开始,到激活肝经、胆经止,又完成一次水生木的经络运行过程。
7、请三贤。口诀:“自家美酒自家酿,自饮琼浆寿命长。”由刺激人中、廉泉、承浆三穴开始,调动汗腺、性腺、淋巴腺和甲状腺等内分泌系统,从而促进腺体内分
道家的养生理论基础,就是逆天地生成万物之序,夺天地造化之工,以气贯通先后,尽性了命,以合大道。这也就是精气神修炼的方法体系。总之,人的身体是这一切的载体,人没这个载体,就
什么事情也做不成的,一切也就无从谈起。
1、十字手。5:50 口诀:“开胸理肺十字手,金生丽水人增寿。”由手太阴肺经开始(肺属金),至足少阴肾经止(肾属水)。金可生水。
2、白鹤亮翅。8:48 口诀:“白鹤亮翅因肾元,打开章门调肝胆。”首先以劳宫合涌泉,达到水火既济(心肾相交)。再打开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属阴水和阳水。转身360度,昆仑穴找章门穴,导引打开肝经,疏通膀胱与肾经,肝肾功能喜相融,达到水生木(阳水生阴木)。
泌和微循环。达到自药自饮自长生的作用。
8、揉球。口诀:“五行合一阴阳平,胜似南极老仙翁。”达到五脏六腑阴阳平衡,调节心、肝、脾、肺、肾功能,进而五行合一。
收功。口诀:“调理阴阳经脉通,五行八法太极功。”由揉搓按摩达到疏通十二经络和任督二脉,再刺激十二皮部,起到身心放松。进而起到美容和抗御病邪入侵的作用。
3、揽雀尾。口诀:“手掌翻转理三焦,气血通畅病自调。”首先打开心包经,然后激活心经。手掌翻转打通三焦经,同时激活胰腺。此动作由木而生火(心),再由火生土(胰、脾、胃)。

吴式太极拳一代宗师吴耀宗先生练拳精要

吴式太极拳一代宗师吴耀宗先生练拳精要

吴式太极拳一代宗师吴耀宗先生练拳精要1,功夫都在拳里,拳架要多练,多练才能多得,太极拳是实实在在的。

2,初学拳要练的开、练得低,把筋骨拉松,。

拳架要准确熟练,一招一式不能马虎。

3,练拳不应傻练,要动脑筋多揣摩,功夫是多悟多得。

4,练拳时速度不能快,不然就不知道身体里头的东西了。

练拳时慢,用时快,不懂太极内劲就不懂太极拳,而是其他功夫。

5,太极拳的练法与旁门不同,不死练。

吴派太极更是如此,讲究细腻变化,内劲轻灵——好用。

6,太极起势时,手、肘、命门要有合意,并注意上下贯串,练拳要多体会内部。

7,向前弓步身随手,向后虚步手随身,弓步时后退要绷直,虚步时前脚脚尖要翘起,腿的重心虚实要分明。

8,练拳不能软塌,要有拳架骨子,要中正安舒、用意不用力。

9,吴式太极拳方架不是方便的方,而是方圆的方,也是方法的方,是指形势与心法的融合,东西都在拳架里头呢。

10,行拳运架应柔顺,要悟出定意静态来。

11,太极推手先要把盘手练好练熟,不要着急学用法,劲不顺招法也没用。

12,初练太极推手也是要先求开展,把腰胯练活络了。

13,推手不要只想用别人,应多听人家的劲,被人打长功夫。

14,门内练推手多喂劲,要细心耐心地听劲;与熟人推手不比输赢,多练化劲;与生人推手不怕输赢,多用顺劲;与人比武不管输赢,多用空劲。

15,推手发劲不能毛糙,要轻、稳、准,和打拳一样要透气。

16,推手应松沉稳静,要练出中定劲,练出灵性来,多沾粘,多听劲,不怕别人攻,久攻必败。

17,太极拳的用法都是劲意运动,一个太极劲的变化就是一个招法,而不是外形动作,同样的动作,劲意不同,其作用就不同。

18,推手功夫的好坏和练拳有关系,多推手只是经验而已,只有练对了经验才有用。

19,练刀、剑、枪和练拳一样,有了太极劲器械才能练好。

20,练器械应神舒意展,是太极劲意的延长,多练器械长粘劲。

21,练太极刀、剑、枪不能用猛力,应体会点圈的变化。

22,太极器械用法和旁门拳术不同,同样要运用太极的原理。

吴式太极拳83式口诀

吴式太极拳83式口诀

吴式太极拳83 式口诀
吴式太极拳是中华传统拳术之一。

以柔化著称,架子斜中寓正、松静自然,大小适中。

推手时,守静而不妄动,以善化见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吴式太极拳83 式口诀,欢迎阅读。

预备姿势无动作,三才桩功不可没。

意守中极心不动,心静能御外来敌。

一、太极起4 动:
⑴两腕前掤掌托球,⑵右脚抓地左步移。

⑶两脚落实筑地基,⑷两掌下采水面按。

二、揽雀尾①8 动:
⑴退步圆撑推左掌,⑵两臂交叉上步挤。

⑶退步圆撑推右掌,⑷两臂交叉上步挤。

⑸两掌抱球运二脉,⑹右掌斜掤松腕挒。

⑺右掌反采划眉梢,⑻右掌前按拜八门。

三、斜单鞭2 动:
⑴右掌变勾撤左步,⑵先马后弓掼鞭梢。

四、提手上势2 动:
⑴右勾变掌抓小腹,⑵长身意远抛肚肠。

五、白鹤亮翅2 动:
⑴退步圆掌推左掌,⑵两掌托球双肘垂。

六、搂膝拗步12 动:
⑴手摸六穴左搂膝,⑵左弓竖腰右掌按。

⑶跟步回采抱七星,⑷蹲身捋按右托球。

⑸手摸六穴左搂膝,⑹左弓竖腰右掌按。

⑺蹲身捋按左托球,⑻手摸六穴右搂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