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防形势应急管理策略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学校落实三防应急管理制度

学校落实三防应急管理制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园安全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为了确保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我校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校园安全管理的号召,全面贯彻落实“三防”应急管理制度,即防范自然灾害、防范事故灾难和防范公共卫生事件。

以下是学校在落实“三防”应急管理制度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学校成立了“三防”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校“三防”应急管理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同时,明确各部门在“三防”应急管理工作中的职责,确保责任到人。

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能力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学校“三防”应急预案》,涵盖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三个方面。

预案明确了应急响应的组织指挥、应急队伍的组成、应急物资的储备、应急演练的实施等内容。

此外,学校还定期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其科学性和实用性。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学校通过开展“三防”应急知识讲座、应急演练、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广泛宣传“三防”应急知识,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同时,学校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发布“三防”应急信息,让师生掌握最新的应急知识。

四、加强物资储备,确保应急需求学校按照《学校“三防”应急物资储备标准》,配备了充足的应急物资,包括食品、饮用水、帐篷、手电筒、应急药品等。

此外,学校还定期对应急物资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学校定期组织开展“三防”应急演练,模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场景,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

通过演练,提高师生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救援工作。

六、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学校成立了“三防”应急管理工作监督检查小组,定期对各部门“三防”应急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防应急工作情况汇报

三防应急工作情况汇报

三防应急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我代表三防应急工作小组向大家汇报三防应急工作情况。

近年来,我国面临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多种灾害风险,要求我们在预防、应对和减轻灾害损失等方面开展更加深入的工作。

我们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认真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始终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积极推动三防应急工作,不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

现就我团队在三防应急工作中所开展的相关情况进行如下汇报:一、建立健全三防应急工作组织架构为了有效开展三防应急工作,我们积极加强组织架构建设。

成立了三防应急工作小组,设立了工作人员岗位,明确了各成员职责和工作任务,确保工作的有序开展。

同时,与相关部门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和合作关系,健全了应急救援网络,确保了应急救援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加强灾害防范和监测预警工作我们重点加强了灾害防范和监测预警工作。

通过建设遥感监测系统、气象预警系统、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等,实现了对自然灾害的实时监测和预警,为防范自然灾害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同时,我们加强了对各类自然灾害的研究和评估,通过科学的分析和预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做好各类自然灾害的防范和抢险救援准备工作。

三、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为了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我们不断提升了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

组织开展了多场次的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了应急救援队伍的处置能力和专业水平,确保了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快速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同时,我们加强了救援队伍的配备和物资准备工作,确保了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投入救援行动。

四、开展宣传教育和群众防护工作为了提升全民应急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我们积极开展了宣传教育和群众防护工作。

通过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活动、制作宣传材料、举办应急演练等,提高了社会公众对应急救援工作的了解和认识,增强了应急自救和互救能力。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关键人群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了他们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确保了他们在突发事件中能够迅速有效地做出应对。

广州市三防形势分析及应急管理策略研究

广州市三防形势分析及应急管理策略研究

22 汛 情 的主要 特点 .
近 年来 , 随着 全球 变 暖等 客 观 因素 的影 响 , 州 市 广 三防形 势呈 现 出 5个方 面 的特 点 : 1 洪 水 的复 杂 性 。广 州市 城 区位 于珠 江 三 角 洲 河 ) 网区 。北边 的防洪屏 障北 江 大 堤 防御 西 、 北两 江洪 水 。 西江是 珠 江第 一 大 干 流 , 洪 较 北 江 迟 , 发 主要 集 中在 6
广州 市地 处 东 、 、 三江 汇合 处 , 势 东北高 西南 西 北 地
低, 北部和东北部是山区, 中部是丘陵和台地 , 汛期易产
生 山洪 。南 部属 珠江 三 角 洲 河 网 区 , 势低 洼 , 地 易受 热 带 风 暴潮袭 击 。年 降雨 量 在 109~ 6 mm 之 间 , 0 285 多 年平 均 降水量 为 18 1 m。年 内降雨量 分 布不均 , 期 3 m 汛
维普资讯
第 6期
20 0 8年 9月
广 东 水 利 水 电
GUANG DONG WAT ES ER R OURC S AND HY E DROP OWER
No 6 .
广 州 市 三 防 形 势 分 析及 应 急 管 理 策 略 研 究
涝灾 害 。而枯 水季 节 , 量 减 少 易 发生 旱 灾 , 部 河 网 雨 南
易受 咸潮 影 响 。
3 潮 位 的趋高 性 。在 每 年 的 4~8月 , 江 水 位 受 ) 珠 一 东 江 的顶 托 , 更受来 自伶仃 洋 的 潮夕 影 响 , 因此 洪 ( ) 潮
水会 对珠 江 堤 防 构 成 严 重 威 胁 。据 中大 站 水 位 统 计 , “ 5 6 中大站 点 高潮 水 位 2 7 m, 0.” . 7 比历 史 ( 0 1—0 20 7~

三防形势应急管理策略调研分析报告

三防形势应急管理策略调研分析报告

三防形势应急管理策略调研报告————————————————————————————————作者:————————————————————————————————日期:三防形势应急管理策略调研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三防形势应急管理策略调研报告2010-06-29 19:16:34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三防形势应急管理策略调研报告三防形势应急管理策略调研报告(2)该文在介绍**市近年汛情现状、特点及三防应急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健全**市三防应急管理机制的思路以及完善健全应急管理机制的策略,为**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1 概述**作为广东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近1o年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正按照精心打造“经济中心”、“文化名城”、“山水之都”,建成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的目标前进,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推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此进程中,必须加强和推进三防应急管理工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2 **市汛情现状与特点2.1 **市汛情现状**市地处东、西、北三江汇合处,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北部和东北部是山区,中部是丘陵和台地,汛期易产生山洪。

南部属珠江三角洲河网区,地势低洼,易受热带风暴潮袭击。

年降雨量在 1 009~2 865mm之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 831mm。

年内降雨量分布不均,汛期(4~9月)集中了全年80%~85%的降雨量,易形成洪涝灾害。

而枯水季节,雨量减少易发生旱灾,南部河网易受咸潮影响。

2.2 汛情的主要特点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市三防形势呈现出5个方面的特--------------------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点:1)洪水的复杂性。

**市城区位于珠江三角洲河网区。

最新-三防形势应急管理策略调研报告 精品

最新-三防形势应急管理策略调研报告 精品

三防形势应急管理策略调研报告三防形势应急管理策略调研报告该文在介绍**市近年汛情现状、特点及三防应急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健全**市三防应急管理机制的思路以及完善健全应急管理机制的策略,为**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1 概述**作为广东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近1年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正按照精心打造“经济中心”、“文化名城”、“山水之都”,建成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的目标前进,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推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此进程中,必须加强和推进三防应急管理工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2 **市汛情现状与特点2.1 **市汛情现状**市地处东、西、北三江汇合处,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北部和东北部是山区,中部是丘陵和台地,汛期易产生山洪。

南部属珠江三角洲河区,地势低洼,易受热带风暴潮袭击。

年降雨量在1 009~2 865之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 831。

年内降雨量分布不均,汛期(4~9月)集中了全年80%~85%的降雨量,易形成洪涝灾害。

而枯水季节,雨量减少易发生旱灾,南部河易受咸潮影响。

2.2 汛情的主要特点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市三防形势呈现出5个方面的特点:1)洪水的复杂性。

**市城区位于珠江三角洲河区。

北边的防洪屏障北江大堤防御西、北两江洪水。

西江是珠江第一大干流,发洪较北江迟,主要集中在6~8月,洪水峰高量大、历时长。

北江是珠江第二大干流,发洪时问较西江早,主要集中在5~7月,洪水峰高而量较小,历时也较短。

因此,在每年5~8月,西、北两江洪水会对北江大堤构成严重威胁。

特别是两江同时发生特大洪水时,对北江大堤的威胁更为严重。

2)台风的频发性。

由于我市地处亚热带地区,濒临南海,是西太平洋、南海台风登陆我国的主要地区,每年5~10月为台风活动季节,每年7~9月是台风影响和侵袭**的活动盛期。

台风往往带来狂风、暴雨,引发沿海风暴潮、洪涝灾害和山洪灾害,还伴随强对流天气,从而导致一系列次生灾害发生,往往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检查做好三防及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检查做好三防及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英文回答: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is a priority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triple protection and emergency response. This involves risk assessment of potential natural disasters, accidents, etc.,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ppropriate preventive and mitigation measures. The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protective facilities need to be strengthened to ensure that damage can be minimized temporarily during disasters. Monitoring early warning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robust monitoring systems put in place, real—time monitoring of potential disasters and timely dissemination of early warning information to improve public response capacity.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social assistance and rehabilitation and to ensure that relief and rescue efforts are organized in a timely manner in the aftermath of a disaster, while reconstruction and remediation efforts are made to help the affected civilian population return to normal life as soon as possible.在开展三防及应急管理工作时,首先需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三防工作调研方案

三防工作调研方案

三防工作调研方案一、调研背景和目的近年来,我国三防工作(防汛、防旱、防风)面临严峻挑战,为了全面了解三防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困难,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特制定本调研方案。

二、调研内容1. 调研三防工作的基本情况,包括组织架构、人员配备、物资储备等。

2. 调研三防工作的历史和现状,包括历年来的灾害情况、应急响应情况等。

3. 调研三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包括人员素质、技术装备、预警系统等方面的问题。

4. 调研三防工作的社会认知情况,包括公众对三防工作的了解程度、对预警信息的信任程度等。

三、调研方法1. 文献资料法:搜集和整理相关的政策法规、学术论文、新闻报道等资料,对三防工作进行全面了解。

2. 实地调查法:对三防工作的基层单位进行实地走访,了解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存在的问题等。

3. 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对公众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三防工作的认知情况。

4. 专家访谈法: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访谈,获取他们对三防工作的专业意见和建议。

四、调研安排1.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2周),搜集相关资料,制定调研方案。

2.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3-4周),按照调研方案进行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

3.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5-6周),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撰写调研报告。

4. 第四阶段:反馈阶段(7-8周),将调研报告反馈给相关部门,提出改进建议。

五、调研预期成果通过本次调研,我们预期能够全面了解我国三防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三防工作的关注和重视,共同推动我国三防工作的发展。

三防形势应急管理策略调研报告

三防形势应急管理策略调研报告

三防形势应急管理策略调研报告该文在介绍**市近年汛情现状、特点及三防应急治理所面临的要紧咨询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健全**市三防应急治理机制的思路以及完善健全应急治理机制的策略,为**市社会经济进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1 概述**作为广东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近1o年快速进展的基础上,正按照精心打造“经济中心”、“文化名城”、“山水之都”,建成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妨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城市的目标前进,加强都市建设和治理工作,推进**社会经济可持续进展。

在此进程中,必须加强和推进三防应急治理工作,为都市可持续进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2 **市汛情现状与特点2.1 **市汛情现状**市地处东、西、北三江汇集处,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北部和东北部是山区,中部是丘陵和台地,汛期易产生山洪。

南部属珠江三角洲河区,地势低洼,易受热带风暴潮突击。

年落雨量在1 009~2 865mm之间,多年平均落水量为1 831mm。

年内落雨量分布别均,汛期(4~9月)集中了全年80%~85%的落雨量,易形成洪涝灾难。

而枯水季节,雨量减少易发生旱灾,南部河易受咸潮妨碍。

2.2 汛情的要紧特点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等客观因素的妨碍,**市三防形势呈现出5个方面的特点:1)洪水的复杂性。

**市城区位于珠江三角洲河区。

北边的防洪屏障北江大堤防备西、北两江洪水。

西江是珠江第一大干流,发洪较北江迟,要紧集中在6~8月,洪水峰高量大、历时长。

北江是珠江第二大干流,发洪时咨询较西江早,要紧集中在5~7月,洪水峰高而量较小,历时也较短。

所以,在每年5~8月,西、北两江洪水会对北江大堤构成严峻威胁。

特别是两江并且发生特大洪水时,对北江大堤的威胁更为严峻。

2)台风的频发性。

由于我市地处亚热带地区,濒临南海,是西太平洋、南海台风登陆我国的要紧地区,每年5~10月为台风活动季节,每年7~9月是台风妨碍和侵袭**的活动盛期。

台风往往带来狂风、暴雨,引发沿海风暴潮、洪涝灾难和山洪灾难,还伴随强对流天气,从而导致一系列次生灾难发生,往往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防形势应急管理策略调研报告三防形势应急管理策略调研报告该文在介绍**市近年汛情现状、特点及三防应急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健全**市三防应急管理机制的思路以及完善健全应急管理机制的策略,为**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1 概述**作为广东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近1o年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正按照精心打造“经济中心”、“文化名城”、“山水之都”,建成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的目标前进,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推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此进程中,必须加强和推进三防应急管理工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2 **市汛情现状与特点2.1 **市汛情现状**市地处东、西、北三江汇合处,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北部和东北部是山区,中部是丘陵和台地,汛期易产生山洪。

南部属珠江三角洲河网区,地势低洼,易受热带风暴潮袭击。

年降雨量在1 009~2 865mm之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 831mm。

年内降雨量分布不均,汛期(4~9月)集中了全年80%~85%的降雨量,易形成洪涝灾害。

而枯水季节,雨量减少易发生旱灾,南部河网易受咸潮影响。

2.2 汛情的主要特点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市三防形势呈现出5个方面的特点:1)洪水的复杂性。

**市城区位于珠江三角洲河网区。

北边的防洪屏障北江大堤防御西、北两江洪水。

西江是珠江第一大干流,发洪较北江迟,主要集中在6~ 8月,洪水峰高量大、历时长。

北江是珠江第二大干流,发洪时问较西江早,主要集中在5~7月,洪水峰高而量较小,历时也较短。

因此,在每年5~8月,西、北两江洪水会对北江大堤构成严重威胁。

特别是两江同时发生特大洪水时,对北江大堤的威胁更为严重。

2)台风的频发性。

由于我市地处亚热带地区,濒临南海,是西太平洋、南海台风登陆我国的主要地区,每年5~10月为台风活动季节,每年7~9月是台风影响和侵袭**的活动盛期。

台风往往带来狂风、暴雨,引发沿海风暴潮、洪涝灾害和山洪灾害,还伴随强对流天气,从而导致一系列次生灾害发生,往往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统计,登陆或严重影响珠江口附近/时中心风力在8级以上的热带气旋平均每年约有2个(次),其中中心风力在1o级以上的强热带风暴或台风平均每年约有1个(次)。

1983年9月9日9时,8309号台风登陆珠江口,最大风力达12级,台风灾害造成我市2o人死亡、127人受伤,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这次台风是解放以来影响我市最严重的一次,风暴潮给番禺区的海堤造成了严重毁坏。

3)潮位的趋高性。

在每年的4~8月,珠江水位受东江的顶托,更受来自伶仃洋的潮夕影响,因此洪(潮)水会对珠江堤防构成严重威胁。

据中大站水位统计,“05.6”中大站点高潮水位2.77m,比历史(XX—07~07)最高水位2.62m,超高0.15m。

特别是西、北两江发生特大洪水又适逢天文大潮时,对城区的防洪安全最为不利。

4)暴雨的突发性。

近年汛期暴雨表现为短历时、强降雨量、局部性。

最典型的有黄埔区XX年5月26日,出现强降水过程,测得日雨量192mm,最大3h雨量152.9mm,超过该地区历史记录。

XX年10月18日2时~10时,花都区局部地区突降大到特大暴雨,录得的最大降雨量为279mm,造成多个村受灾。

突发暴雨易造成城区内涝,市区地势低洼,高程在珠江基面3.om以下的面积为582km ,占城区总面积的40.3%。

市中心区街道高程低于2.om的有402条,低于2.5m 的有483条。

城区排水河涌出水口高程多在一0.5~1.om之间,排水管网出水口偏低。

汛期若突降暴雨,再遇洪潮水位的顶托,常造成“水浸街”,特别是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因监控不严、排水不畅造成水淹5)山洪灾害的次生性。

主要发生在北部的从化、花都等地区。

按照山洪灾害发生的机率、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及地形地质条件,确定了特别重要防治区有从化市淄二河流域的鳌头镇、良口镇、吕田镇以及花都区的梯面镇。

3 **市防汛应急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3.1 三防应急体系的现状1)三防应急管理体系。

根据本地区自然灾害和城市成灾的特点,**市以三防总指挥部作为防御自然灾害的主要工作机构,由分管副市长担任总指挥,由20多个有关政府职能部门组成成员单位,统筹协调全市防汛防旱防风工作,形成了“市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的三防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当发生洪涝灾害时,各成员单位按职能分工,做好抗洪抢险工作。

2)三防法规体系。

颁布实施一系列防汛防台风地方性法规,主要有:《**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市堤防建设管理条例》、《**市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办法》等对防汛抗旱、堤防工程、水库大坝等进行了规定,明确了相关的法律责任。

3)三防应急预案体系。

为全面提高我市应对排涝、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的反应能力,及时有效地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编制、实施市级《**市北江大堤抗洪抢险预案》、《**市山洪灾害应急预案》、《**市城区防洪预案》、《**市干旱灾害应急预案》和《**市台风灾害应急预案》。

“四级”逐步完善。

实行逐级承包、责任落实到人,从被动抗灾转为主动防灾的覆盖全市城乡各级的防灾减灾预案体系。

4)三防责任制体系。

建立完善了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以责任追究制为保障的技术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等各项制度,并将防灾减灾的成效纳入干部考核内容。

已建立防汛值班、防洪安全检查、防洪调度等13项制度。

同时,还制订了三防信息报送与考核办法、三防信息管理办法、抢险物资管理办法、洪涝灾害损失评估办法、水毁水利工程资金安排原则、抢险队伍调用程序等,使三防应急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5)应急信息指挥系统。

已建成以水文遥测站、专用中继站、遥测数据接收站、卫星云图接收站、测雨量站点为节点的水文遥测系统,覆盖了全市重点小(一)型以上水库、重点水闸和堤围,基本完善了全市实时水雨情信息的遥测站网和传输网,实现了信息自动采集、接收、处理、传输和监视。

建立了水情遥测系统、水情信息会商系统和水情预报业务系统,实现了洪水预报作业模型化,提高了报汛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建成了三防办公管理、三防信息查询、远程监控、三防pda预警和台风预报分析等系统。

6)应急抢险队伍、人员和物资保障。

市区两级已组建由防汛抢险和施工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组成的防汛机动抢险队,初步装备了现代施工机械。

已初步建立一个由水利、水文、气象及其他灾种方面经验丰富、素质良好,并具有较高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的专家库。

我市8座防汛仓库,储备了抢险机具、抢险物料、救生救援器材、应急照明器材、抗旱器具物料等多种抢险物资。

3.2 存在的主要问题1)三防机构建设仍需加强。

市本级防办机构级别、编制性质、职级设置不利于工作开展。

个别区的三防应急队伍亟待加强。

有些区三防办还没有专职的机构、没有配备三防工作人员。

部分镇、村管辖的小型水利工程设施普遍存在编制偏少、待遇偏低、装备落后的实际问题,已对三防工作正常有序开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2)安全隐患问题。

主要包括:全市存在一批安全隐患的水利工程,部分在建工程存在度汛安全隐患.小型水利设施防御标准低,防范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城区内涝问题比较突出。

遇到强降雨和大暴雨,市区多处出现水浸街。

另外,部分在建工程打乱了原有排涝体系,造成排涝不畅。

4)防汛物料的储备问题。

镇、村管理的小(二)型水库及部分堤围工程防汛物料储备不足。

5)河道管理问题。

流溪河和增江部分河段非法采砂情况仍未完全遏制,有的建设项目未严格按有关规定报批防洪影响评价,违规施工占用河道、损坏防洪排涝设施的现象仍有发生。

河道范围内的突发公共事件:水污染、取水纠纷及危害水利工程的事件,缺乏多部门的联动应急响应机制。

6)应对超标准降雨、超标准洪水和“超级台风”袭击的预案和应对措施还待进一步完善。

4 完善**市防汛应急管理机制的主要措施4.1 建立健全防汛应急管理机制的基本思路笔者认为,防汛应急管理是指政府依法加强对三防灾害全过程的综合管理和组织协调,调动全社会力量,合理配置人才、信息、技术、资金、物资等救灾资源,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共同参与的管理网络体系。

基本框架由统一的防汛工作领导机构、防汛信息系统及相关信息管理制度、统一的应急指挥系统、完善的全市应急处置的预案体系等4个必备要素构成。

根据**市三防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我们要以“四个原则”为基本理念,以“三个整合”为主要手段,以“四个体系”的完善为主要内容,推进三防应急机制建设。

1)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原则。

灾害的本质属性是其对象性,即凡是灾害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造成损失。

防汛工作的重点在于减少和降低灾害对人类生命与财产造成的威胁,尤其是对生命的危害。

因此做好防汛工作是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必然要追求的目标,体现防汛工作的宗旨。

二是坚持“以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原则。

灾害发育、发生、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因果过程,防汛工作可分为“测、报、防、抗、救、援”6个环节。

把预防工作放在整个防汛工作的首位,是防汛工作的目的和效益所决定的。

所以实施防汛应急管理应把防汛工作各环节联系起来,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进行展开。

只有将各环节系统考虑才能形成合力,实现防汛效益的最优。

三是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即地方政府对所辖区域发生的灾害,负有组织应急处置的义务和权利。

目前,**市主要实行市、区(县)、镇级防汛管理体制。

四是坚持“专业救援与群众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针对防汛工作的专业性和社会性,要求以防汛机动抢险队和轻舟大队为基础,并组建和完善群众性兼职救灾队伍和志愿者等非政府组织,逐步形成专业救援为主,群众救助为辅的救援力量体系。

2)推进三个整合一是实施组织整合,健全防汛管理的领导机构、应急指挥机构和专家咨询机构,完善防汛应急管理领导体制。

它包括:调整完善市防汛指挥部,统一领导全市的防汛工作;强化市三防办的职能,恢复1998年降格的副局级规格,根据省的要求,落实行政编制,统一组织指挥全市三防的应急处置和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市三防专家库,主要是向市三防总指挥部提供决策咨询,发生特大灾害时,专家参与现场指挥等相关工作。

共5页,当前第3页12345二是实施信息整合,主要是整合和集成**市水利数据平台、网络平台和应用平台,为防汛应急管理机制提供信息支持。

通过整合和集成**市水利数据平台、网络平台和应用平台,基于gis技术的基础上,建成**市水利综合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初步形成**“数字水务”框架,以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景观信息的传递和共享为基础,以决策支持系统为手段,全面建成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水利信息化体系,实现水利系统化管理、自动化监测、实时化调度、科学化决策、网络化办事、“一张图”管理、规范化服务,以水利信息化推动水利现代化,支撑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