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移情与反移情的理解与应用.ppt
“移情”和“反移情”的理解

“移情”和“反移情”的理解移情与反移情,在精神分析中是相处关系中的反应。
⼀、情绪⽗母的冲突,也会内化成孩⼦内⼼冲突,然后他也不知怎么办,所以上⼀辈的统⼀⾮常重要。
但要注意,观点的冲突从来不会导致伤害,导致伤害的是感情和情感的冲突。
嘲笑----因健康⾃恋不⾜,他需贬低别⼈来满⾜。
催眠----不受⾃⼰控制,⽽受别⼈控制。
⼀个⼈能够理解早年是如何限定他的⼈,越不会被早年所限定。
强烈建议⽗母⽤中⽴的态度对待孩⼦的所有表现,尽可能不加评论。
被评论就是被限定。
精神分析的⽬标是让这个⼈超越过去对⾃⼰的限定,过没有被过去产限定的⽣活,更多的活在现在,享受当下。
⼆、移情移情,⼜叫转移,是整个关系中过去在现在重现,在以催眠⽅法和⾃由联想为主体的精神分析中,指的是来访者对分析者产⽣的情感,过去的⽣活中重要情感会太多投⾝到分析者⾝上。
理智是对情感的防御。
学不好英语是因为移情,,忠诚于过去。
移情表现:依存性,恋爱情感,两⾯感情。
移情分类:正移情,负移情。
识别移情,分为直接和间接。
把咨询师作为情感对待才是移情,表达情感不全是移情。
还要注意移情和依赖的区别。
移情是好感,弥补过去的情感且时常相见咨询师,感情上有依赖,且为寻找替代物,感情⾊彩浓;⽽依赖是信任,寻求的是现实帮助且困难时寻求咨询师,⼼理上依靠且有现实⽬标,感情⾊彩淡。
三、反移情反移情,是在来访者移情的刺激之下,导致的治疗师的反应,或者说咨询师对某⼈的情感,转移到来访者⾝上。
反移情是治疗的关键。
治疗师对来访者的全部情感有:被来访者勾引出的反移情;⾃⾝未解决的内⼼冲突。
勾引出的反移情,⽤案例督导来解决,⽽⾃⾝未解决的反移情,⽤⾃我体验来提升。
反移情分为⼀致性反移情和互补性反移情。
⼀致性反移情,⼜叫共情。
互补性反移情,在关系中间,治疗师感受到原始客体对来访者的感爱,并向病⼈的原始客体⼀样不恰当对待病⼈。
在咨询时,当体验到互补性反移情时,要寻找⼀致性的反移情,并尽量转化为⼀致性的反移情。
移情与反移情

电影《异度空间》中,章昕爱 上了她的心理医生占(张国荣饰)
我们已经看了电影图片,它我们今天讲的内 容有关——弗洛伊德提出的移情与反移情。
那么什么是移情与反移情,很多刚入门的咨 询师对遇到移情反移情问题的束手无策,我觉得, 作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必须学会妥善 处理移情问题,利用好它真正处理好、利用好移情 与反移情,那么该如何利用,首先,让我们来了解 他。
识别反移情的技巧
1、通过与治疗时间有关的现象分析自已的反移情 )病人迟到(2)治疗师迟到或忘记了 预约时间。(3)治疗师感到治疗时间特别长或特别短。(4)每次治疗是否经常超过规定 的时间。 2、通过付费问题观察自已的反移情 (1)自已是否有为病降低收费标准或有容忍病人 不交费的情况。(2)是否把病人作为免费治疗病人。 (3)是否和病人达成某种默契, 允许病人以物品代替交费。 3、通过自已对病人违反设置行为的反应分析自已的反移情 4、通过观察自已在具体治疗时间以外的不为人注意的行为来分析自已的反移情 5、通过冶疗过程中治疗关系的变化来分析自已的反移情。
好的咨询师在从业之前通过接受系统的精神分析训练,往往具备了处理自 己的无意识冲突的能力,他们具有较高的自我意识水平,能够很快使处于无意识状 态的反移情意识化。但是那种“接受过良好分析的咨询师就不会体验到反移情”的 假定是十分幼稚的,因此心理咨询师往往需要一名专业督导的帮助。我们可以尝试 在业务接触范围内与有能力的同事建立这样的督导关系,而不应过分相信自己处理 反移情的能力。
咨询面谈中常见 反移情表现
1
• 1.对来访者表现出 拒绝讨厌同情漠 视等不良情绪
2
• 2.在来访者面前出 现明显不协调的 特异性的情绪或 行为
移情

T:你认为你的这些态度是从哪来的?
2020/4/2
14
P:我9岁的时候,读了很多描写历史人物的小人书,我总是 学他们说的话,做他们的样子,我特别希望自己腰悬佩剑, 穿上盔甲。我妈为此老批评我,告诉我:“别老皱眉头(小 人书中的人物总是皱着眉头),别老是说话,好好呆着。” 她总是这样说,但我仍然我行我素。她还告诉我:“你总是 这样瞎闹会受伤的。”但是,我在她们眼里是一个不被重视 的孩子。我14岁时,从马背上掉下来腿摔骨折了,就在那天 我骨折之前,我妈妈还告诉我别瞎闹呢!我过去是一个固执 的、自己有主意的孩子,我总是违背我妈的意愿和她对着干, 其实那次骨折也是和她对着干的结果,我在床上躺了半年, 这次事故改变了我的生活。
2020/4/2
3
➢移情与反移情的特点:会谈的双方均处于过去与现在
的交织中
反移情
治疗师 ————> 患者
过去
现在
治疗师 <———— 患者
移情
➢反移情反应的形式:
1.一致的:治疗者与病人的情感态度发生共鸣。
2.互补的:治疗者与病人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的感情
发生共情
2020/4/2
4
反移情的处理:
➢对自己的心理发展及生活事件保持清醒的头脑 ➢不要把病人的感情往自己身上揽 ➢不要让反移情见诸行动 ➢运用反移情以帮助解释 ➢运用反移情愤怒去理解病人的敌意 ➢检查自己的情感反应,作为了解病人的敌意 ➢检查自己的情感反应,作为了解病人动力学的线索 ➢将移情和反移情结合起来诊断边缘型人格障碍病人自 我与客体分离的形象 ➢当体验到互补的反移情时,要寻找一致的反移情
T:你是说,你想和我在一起时能放松一些,可又担心我对你 的反应。(复述并总结)
P:您知道,治疗中发生的很多事让我很高兴。但是,我感到 我有些东西让这种彬彬有礼的态度阻挡住了,我有时想爆发出 来,可又不敢。
个案工作:移情与反移情讲义

12.当案主应终止辅导或应转案到其他机构时,为何自己不愿意让案主走?
13.是否在利用案主以满足自己个人的需求,或让案主在利用自己?
个案工作者诚实地面对自己和自已的感受是朝向自我控制的第一步。认识自己的主观性,觉察和接受自已的限度,则较有可能进行自我的改变或者至少是自我控制。
同时工作者也可以借助外力的协助去除个人的盲点和增进个人改变与控制的力量。其方式有利用督导者的协助、利用咨询、接受精神分析或心理治疗、参加成长小组同辈的督导,接受专业教育和在职训练等,这些都能协助工作者了解自我主观性的涉人程度,是增进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的有效途径。
布雷默和肖斯强( Brammer & Shostrom)在其《治疗心理学》( Therapeutic Psychology)一书中,提出了个案工作者自我检查反移情的19个项目,现列举如下:
1.发现自己昏昏欲睡,无法集中注意力与倾听﹔
2.发现自己在否认焦虑的存在;
3.发现自己在座位上坐不稳,并且感到紧张;
思考:
1.你如何理解专业关系的含义?
2.分析建立专业关系的基本条件。
3.工作者在助人工作中如何处理案主的移情问题?
4.感到自己过分感情化地面对案主的困难;
5.发现自己对案主所说的内容采取有选择的反应和解释﹔
6.发现自己过早地做了不正确的反应和解释;
7.发现自己不断地低估或遗漏案主的深层次的感受;
心理咨询中的移情与反移情

心理咨询中的移情与反移情在心理分析学中,移情指本应是对他人(通常是父母,但也可以是兄弟姐妹、配偶等)的情感和态度转移到了分析家身上。
心理热线不可能一点心理分析意味也没有,也因此常常容易遭遇移情。
我现在不谈负向的移情,即因为憎恨等负向情感而对热线主持人进行攻击(谩骂、羞辱、拒绝等)以图渲泄,专谈正向的移情,即来访者某种程度地喜欢、甚至爱上了主持人的现象。
在正向移情中,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由于真正喜欢主持人的“人格魅力”而造成的爱的倾向。
这种基于鉴赏的情感,与正常情感很相似,只是发生在热线主持人身上,就显得不同一般了。
如果是这样,与一般处理被人不适当地爱上没有什么不同,第一,要表示你的理解与感谢;第二,指出这种感情不可能转化为现实,从而消除对方的爱的幻想。
喜欢,往往是信任的相互关系的最好的说明。
所以,在你这样做的时候,不能过分伤害对方的情感,以使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咨询关系受到损失或破坏。
也许这类人是很能与你共鸣的,这也是心理分析有成效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个内在因素。
为了能保持良好的相互关系,以利于深人开展咨询,主持人还要一如既往地用冷静来处理对方的热情。
保持中立地位对于不涉人太深的情感陷井是必要的。
另一类移情,则是由于不安全感而想有力地表达其对主持人的依赖的。
来访者害怕失去咨询者的支持,就以这种方式来表示主持人对她(他)的重要性。
其实这种人通常有严重的人格缺陷,即属于“依赖型人格”。
她需要你给予更多的安慰,更多的保证,更多的理解与体贴照顾。
也从某一方面说明了她在现实生活中的爱严重缺少或匮乏。
对于这类移情,你所能做的,恐怕只有把移情作用及时地挑明,并说明自己井不喜欢的态度,以防范向深度发展。
一旦这种人陷进移情的深处,则她自己的生存也会很大可能都要你负责了,那就是说,如果你不能答应她不合实际的要求,如此与她作亲密的朋友,她可能就不想活了、这是相当危险的事情。
在抑郁症的来访者中这种移情的发生可能性最大。
主持人自身如果有个人英雄主义倾同,喜欢当“救世主”,则很可能与移情者一同陷入情感的漩涡。
7.移情与反移情

七、移情、反移情的演示与体验目的:移情是求助者将人生早期的强烈情绪逐渐暴露出来,向外发泄,并把这种情绪转移到治疗者的身上,并使治疗者成为其爱或恨的对象;反移情则是治疗者对求助者移情的无意识反应。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在咨询的过程中学会如何识别移情和反移情现象,并用来揭示、解释和鼓励求助者探索其内在心理冲突,评价其潜在的倾向和行为。
场地与器材:心理咨询实验与观摩室,声像监控系统步骤:移情和反移情(图示)1.心理动力激发(潜在):患者潜意识存在的心理冲突(早期的主客体关系)被诱发,产生宣泄的需要,这是移情现象发生的根源和动力所在。
2.角色选择(移情取向):在治疗互动关系中,患者将其早期的主客体关系变形并外化,并在无意中完成角色的选择和角色的施加过程。
3.角色扮演(移情表露):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按照其自我建构的主客体关系模式,按照所选择的角色进行初步试探性的扮演。
4.角色承担(反移情):互动过程中,由于患者的角色流露,使治疗者在思想、观念、情绪、情感和态度等方面所产生的无意识反应。
5.角色控制(移情与反移情的相互作用):在主客体关系模式得到确定以后,治疗师与患者按照既定的移情模式展开交流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结论:移情和反移情都是不可避免的现象,恰当的处理可以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而不当的处理则会给治疗带来负面的影响和阻碍。
评价与讨论:根据观摩录像来展开自由讨论和评价参考文献:1.钱名怡.心理咨询与治疗.第一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157—174.2.Robert JU. Stephen MS. Susan GL. Concise to PsychodynamicPsychotherapy. First Edition. Washington.DC. American PsychiatricPress,Inc,1991.36—45.3.Ralph RG. The technique and practice of Psychoanalysis. Vol.(1).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Inc.151-155.[相关资料]:一、移情与反移情的含义:首先,移情的概念分传统的和整合的。
8移情反移情

一、移情弗洛伊德第一个发现移情,认为移情是全部人际关系,是把早年和父母的关系模式转移到现在的人际关系当中。
如一个人进入工作环境,面对领导可能会不自觉的把领导看待为自己的父亲或者母亲。
移情在所有的关系中都存在。
移情关系具有稳定性的特质,等同于人格。
※移情的分类1.正移情:潜意识中对他人的爱慕、崇敬、依恋的情绪;2.负移情:潜意识中对他人的恨、抵抗和攻击的情绪;通常这两种移情是并存的,实际上是这个人早年对父母爱恋或憎恶的情感在当下的重演。
咨询中对移情的分析使得咨询师重建来访者婴儿期对父母的态度成为可能。
二、反移情:被他人诱导出来的东西。
※经典理论对反移情的理解:认为咨询师成长过程中,因某种体验存在着潜在的心理问题,遇有相近情境的来访者时,因处理不当所引发的对来访者的一种情感体验。
弗洛伊德认为反移情源自分析师自己,是分析师过去经验的重复,与来访者无关。
这种反移情在咨询中被视为干扰治疗师理解病人的因素,弗洛伊德说“分析师的理解永远不能超过他自身的局限性”。
意思是分析师由于受到反移情的影响,对来访者的理解势必有限。
这时咨询师就需要做个人体验来解决自身的问题。
※现代理论对反移情的理解:定义为治疗师对病人适度的情感反应,或由与来访者的关系带来的内心体验的洞察。
A.一致性反移情:治疗师感受着来访者的感受,是认同了来访者本人,即共情。
B.互补性反移情:治疗师感受着来访者父母的感受,是认同了来访者的重要客体,比如他的父母,并像他父母一样不恰当地对待他。
※一致性反移情、互补性反移情在咨询中的呈现发生一致性反移情是治疗师和来访者认同,比如来访者早年被父母严苛对待,来访者很卑微很愤怒,治疗师在听到某些素材时,感到替来访者愤怒,这是一致性反移情。
但是过了几次,来访者谈到另外一些素材时,治疗师很想批评来访者,这时候治疗师就认同了他的父母,想要严苛地对待他,是互补性反移情。
治疗的不同时候,两种反移情会交替出现。
这种交替出现会给治疗师很多线索,来理解来访者早年和父母的关系。
第07讲:移情与反移情

第7讲移情与反移情曾氏语录:移情即人类唯一的情感。
因为人类的一切情感均可以归结为它。
我们对一个人的态度、看法、情感和行为,部分的是被这个人教会的。
老师:我下面想说一下的就是移情,也跟所谓的宿命论有关系,就是刚才我说的决定论。
刚才两位老师一直都在听我用不标准的带有湖北口音的普通话在讲,这个实际上就是移情。
具体讲就是我你通过对我早期的学习语言的环境的忠诚来让我跟早年的那些关系保持链接。
所以我相当于直接把我早年的语言环境搬到上海来了,如果我从能力来说,还是具有发音标准的那种能力的,但是我在把某些音发的标准之后,我会觉得我后面很空洞,就好像我背叛了我的老乡们或者是给我环境的父母们,所以我需要跟他们保持链接。
在我跟他们保持链接的时候。
实际上,我在被过去限定。
学员1:你这里有一个对于安全感的追求吗?老师:是的,是安全感。
但是安全感不是一级词汇,还涉及到攻击。
如果我说话说的很标准,回到我老家的时候,我的老乡说:你不过是在城里面生活了几年嘛,回家就忘本了,然后他们会觉得我攻击他们,实际上我的确是攻击了他们,因为我背叛了他们教给我的语言就是攻击,然后他们会折磨我,实际上也不需要他们那么说,我自己内心里面就有个超我,就是如果你过度的背叛的话,过度的背叛你的早年的语言环境的话,你应该受到惩罚。
而精神分析就是要切断我跟过去的链接。
我这只不过是学习一门那个同样的语言,那是标准的语言而已。
在涉及到外语,同样的也有很多这样的问题,比如有好多非常聪明的人,他们就是学不好外语,这还是因为移情的作用。
他们还是忠诚过去。
学员2:恩,我在大学里的时候确实发现有一类人他们就是学不好英语,而且他们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从来不能够解释这一点。
学员1:那就是学不好外语并不是一个语言能力问题,而是一个对过去保持联系的或者说寻求过去庇护的这样一个潜意识要求?老师:对,是移情的作用。
学员2:对背叛的恐惧?老师:对,对背叛之后可能有的惩罚的恐惧,这是移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课件
4
移情是对代表着现时的个人感情、驱力、态度和幻想的体 验,对该人是不恰当的,是一种对来自早期童年特殊人物 的反映的代替
因而,决定判断是否移情的两个特点:
必须是来自过去的重复 必须是对现时的不适合(强度、方式)
最新.课件
5
例如:一位女性来访者爱上了她的咨询师,分手后终止咨 询关系。后由于症状的加重找了第二位咨询师,又爱上了 这位咨询师。第三位。。。
最新.课件
14
移情解释的时间
移情解释主要是要满足时间上的要求: 1.移情正在产生明显的阻抗时 2.移情反应足以被证明达到中等强度,但是又没有达到难 以忍受的程度时
(这个程度很难把握,当发现来访者过多地关注你或你们的关系,而 忽略自己的问题时,可以尝试着问一句“在我们交流的过程中,你觉 得你有哪些成长呢?”)
对于这种需要,情感的投入要按“需”给,不必时时刻刻思考 “求助者在移情,我什么时候告诉他?什么时候断掉这种移情?”
撤回移情意味着分离,要仔细判断这个时机与度
最新.课件
7
正移情与负移情,常常是求助者所熟悉和旧有交往模式重 新浮现的一种方式
最新.课件
8
移情的价值
帮助我们发现求助者早些时候收到某些特殊对待时,他们 是如何感受的?
最新.课件
16
反移情
弗洛伊德对反移情的态度“节制、中立、匿名” “共情”难道只与当事人的感情有关,而与咨询 师的感情无关? 如何区分反移情和共情?
最新.课件
17
什么是反移情?(counter-trensference)
历史演变: 1.反移情是治疗师对病人的移情 2.反移情是分析师所有可能的情感反应和他们在分析情境 中表达的内容的总和,即分析师对病人的所有感受体验 3.反移情是分析师针对病人特定的移情而产生的特定的内 在反应
最新.课件
15
移情解释的原则总结
1.温和的正移情的间接表现最不需要关注 2.而强烈的负移情的直接表现最需要关注 “移情阻抗”的概念(正移情也有可能阻碍治疗):
如果来访者向咨询师表达强烈的正性情感,让自己表现完美无瑕,过 度关注,则会出现取悦、讨好、寻求认可 两种表达歪曲方式:A他可能会监察自己要说的话,去除任何他担心 会使分析师对他产生坏印象的内容 B会用思想、感情和自我表达来 装点自己的意见,以便吸引分析师注意并赢得认可,从而失去自己忘 记咨询的目的
再现儿童期某种情感,这种情感受到压抑并有可能形成某 种情结,将之置换给咨询师,借咨询师宣泄了积压的心理 能量,从而有助于心理平衡。
移情的出现标志着心理治疗进入一个新阶段
治疗者要经常问自己:病人为什么这个时候告诉我这些?他是怎 么看我?他(她)如何待我?病人在对我做什么?
最新.课件
人们是要考虑这些因 素的。
思考:表达爱意被拒后,不再表达,究竟是一贯重复性行为模 式or不是移情?
还是对现实的不适合,因为求助者不再关注自身和病症,而是 开始关心咨询师或是对其的爱。
尤其是共情式治疗者的出现,使得求助者过去未被满足的 要求重新出现(缺失要求的驱力更大)
移情与反移情的理解与应用
最新.课件
1
问题清单
1. 移情的概念,类型? 2. 移情解释的作用? 3. 移情解释的时机(条件)? 4. 反移情的概念,类型? 5. 咨询师如何觉察自己的反移情?
最新.课件
2
移情、反移情不仅是精神分析的核心概念,移情分析为精 神分析的核心技术,而且这组概念也广泛适用于各种人际 关系 无论何时何地,人际关系都是人们重要情感的再现
现实生活中,与某人相遇、相交的过程中,启动了一种较有深度的情感, 可能是:
纠缠(矛盾)的;正性(好感)的;负性(敌对)的
最新.课件
3
移情Transference
什么是移情?
是求助者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 或态度投射到治疗者身上的过程并相应地做出一些 行为。
发生移情时,求助者过去未曾解决的问题会使他们 对治疗者的知觉和反应方式产生变形,这些未曾解 决的问题根源于求助者过去的人际关系,而现在又 直接指向了治疗者。
移情通常发生在治疗者(无意中)做了或说了什么,从而 触动了求助者心中未得到解决的问题时,这些问题出在求 助者与其家庭成员,如父母、兄弟,或其他重要人物之间 (人际关系)。
移情问题常发生于治疗的开始阶段,并且随着治疗的进行 变得越来越强烈。
最新.课件
9
移情的作用
以移情促进退行——精分的精髓(苏晓波)
首先,这种情感是由治疗情境引发的。
其次,它会被支配治疗情境的阻抗所加剧(任何干扰治疗 连续性的东西都是阻抗的表现)
思考:爱上咨询师→支配咨询关系→阻碍咨询正常进行 如:精分观点→对于自我暴露的阻抗
第三,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对现实的考虑,不切合实际,很 少考虑后果,求助者无视自己所爱的人对这种关系所做的
最新.课件
咨访关系牢固;来访者有一定时间宣泄情感,理性才能出来,不能过早;相 对直接的移情表达
2.应该是治疗师已经合理地确定并且准备去证明这些解释的时候
能够确定这就是来访者一贯的模式,有足够的理由和证据
3.另外,两次移情解释之间的间隔不能太接近,要有足够的讨论机会
太近可能让来访者认为你过于理智,从而产生抗拒 要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和消化 对于移情现象的挑明,可能会拉大情感上的距离,对来访者是种伤害,因此 不建议在一次咨询接近结束时对移情作解释
A.直接表达
来访者对咨询师或对治疗的过程做出评论、赞美或批评 报告关于咨询师的幻想或梦境 直截了当表达自己的体验:“我对和你在一起咨询感到特别愉悦、难 忘,你使我想起了我的。。。”
B.间接表达
提前到,迟到早退 结束后迟迟不肯离去
最新.课件
11
行为或外表中表现出暗示性的变化,但又什么也不说 比如衣着服饰变得考究或性感 通过身体姿势、手势、面部表情表达,希望与咨询师更亲 密或更疏远 开始评价咨询师的服饰、举止等 含蓄地赞成或反对咨询师的职业等
最新.课件
12
对移情的解释
没有哪一方面的移情总可以被解释,或是总不能 被解释 解释的原则: 1.对移情中消极态度的解释比对积极态度的解释 更为有利 2.对相对直接的移情表现的解释比对相对间接的 移情表现的解释更为有利
最新.课件
13
移情解释的时间
作出移情解释的时间: 1.应该是患者(来访者)能够意识到并且能去考虑这些解释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