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内含CAD图)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完整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完整版

零件CAD课程设计说明书及样本图装备制造系班级:姓名:学号:组号:日期:指导教师:零件CAD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设计题目…………….……………………………………. .第1页二、概述 (2)三、电动机的选择……………………………………….……. .第3页四、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 .第4页五、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计算………………………….……. .第5页六、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6)七、轴的设计计算 (12)八、滚动轴承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20)九、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22)十、润滑的选择 (25)十一、联轴器的选择 (27)十二、轴承盖的选择 (27)十三、减速器箱体和附件设计 (28)十四、设计心得 (34)D2= df2-2δ=203.75mmD0=0.5(D1+D2)=145.88mmd0=0.25(D2-D1)=28.94mmn=0.5m=1.25mm设定腹板6个孔七、轴的设计计算(一)从动轴的设计计算已知:P4=2.6kw,从动齿轮转速96.41 r/min。

分度圆直径d2=222.5mm,单向传动,载荷平稳,工作时间两班制。

(1)选择轴的材料,确定许用应力查书表16—2得选用45钢,正火处理,硬度在170~217HBW,抗拉强度σb=600Mpa查书表16—4得许用弯曲应力[σ-1bb]=55Mpa (2)按扭转强度计算最小直径d≥C(P/n)1/3由书表16—3,C=118~107取C=115d2≥34.49mm考虑到轴颈上有一键槽,应将轴径增大3%,但因为从动轴传递的功率较小,故不用将轴径增大。

根据弹性套柱销连轴器TL6内孔直径取d2=35mm,查附表2—10。

选弹性套柱销联轴器(GB4324—1984)(3)轴的结构设计(a)确定轴上零件布置在箱中央,轴承对称地布置在两侧,轴在外轴端安装联轴器,齿轮以轴环和套筒实现轴向定位和固定,以平键联接和过盈配合H7/r6实现周向固定。

机械制图cad教案

机械制图cad教案
视图控制
缩放、平移、旋转视图等操作。
选择对象
单选、框选、全选等操作。
图形文件管理
01
图形文件类型
DWG、DXF等常见CAD图形文件格 式。
文件版本控制
了解不同版本CAD软件之间的兼容 性及文件转换方法。
03
02
文件管理操作
创建新文件、打开已有文件、保存 文件及另存为等操作。
文件安全与备份
定期备份文件,防止数据丢失。
为20。
基于上一个点的位置,通过 输入相对偏移量来定位新的 点。例如,输入“@10,20” 表示新点相对于上一个点在X 方向偏移10,Y方向偏移20。
通过输入距离和角度来定位 点。例如,输入“10<45” 表示一个点距离原点10个单 位长度,与X轴正方向成45度
角。
利用CAD软件的对象捕捉功 能,可以精确捕捉到图形对 象的特定点,如端点、中点
持续学习与更新
关注CAD技术的发展动态,学 习最新的设计理念和软件技术 ,保持与行业发展同步。
THANKS
感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看
圆和圆弧命令
学习绘制圆和圆弧的方法,包括指定圆心、半径、起 点和终点等参数。
矩形和多边形命令
了解绘制矩形和多边形的基本命令,掌握相关参数的 设置方法。
图形编辑与修改
选择和删除图形
掌握选择图形元素的方法,包括单选、框选 等,以及删除不需要的图形元素。
移动和旋转图形
学习移动和旋转图形元素的基本操作,包括 指定基点、设置位移和旋转角度等。
拉伸与旋转
掌握通过拉伸二维图形或旋转二维图形来创建三维实体的方法。
布尔运算
理解并学会使用布尔运算(并集、交集、差集)来组合或修改三维 实体。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级蜗轮蜗杆减速器设计(全套图纸)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级蜗轮蜗杆减速器设计(全套图纸)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题目设计者指导教师班级提交日期全套CAD图纸加153893706目录一、设计任务 (1)1、工作条件 (1)2、原始数据 (1)3、传动方案 (1)二、总体设计 (2)1、传动方案 (2)2、选择电机 (4)3、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 (5)4、减速器各轴转速、功率、转距的计算 (6)5、蜗轮蜗杆传动的设计 (7)6、轴的结构设计 (12)7、轴的校核 (16)8、平键联接计算 (19)9、滚动轴承校核 (20)10、润滑设计 (21)11、箱体及附件的设计 (22)三、设计心得与体会 (23)四、参考文献 (24)一设计任务1.题目F:设计一级蜗杆减速器,拉力F=7000N,速度v=0.538m/s,直径D=400mm,每天工作小时数:16小时,工作寿命:8年,工作天数(每年):300天,2.原始数据3.传动方案项目数据运输带拉力 F(KN)7000二 总体设计1、传动方案:已经给出,如第1页附图12、选择电动机(1)选择电动机的类型:无特殊要求,电机类型通常选用Y系列的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因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价格低廉,维护方便。

(2)选择电动机的容量工作机所需功率为370.53810 3.76610001000w FV P KW KW KW ⨯⨯=== 式中g r c ηηη、、、1η分别为蜗轮蜗杆传动、一对滚动轴承、联轴器、工作机传动效率,。

取gη=0.8、r η=0.99、c η=0.99、10.95η=则312..a g r c ηηηηηη=⋅⋅=0.8×0.993×0.99×0.95×0.96=0.7电动机所需工作功率为: 3.7665.020.75wd aP P KW η===(3)确定电动机转速卷筒工作速度为6010006010000.538/min 25.71/min 400w v n r r D ππ⨯⨯⨯===⋅⋅按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表3-1,常见机械传动的主要性能推荐的传动比合理范围,一级蜗杆减速器传动比10~40,根据V 带的传动比范围2 ~4经查表按推荐的合理传动比范围,一级蜗杆减速器传动比范围为:10--80,可选择的电动机转速范围为nd=(10-80)×25.71=257.1--2056.8r/min 。

关于机械设计的课程设计

关于机械设计的课程设计

关于机械设计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学生能了解机械设计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包括力学分析、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等。

3. 学生能掌握并运用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机械设计原理,进行简单的机械结构设计。

2. 学生能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CAD)进行机械图纸的绘制。

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个简单的机械设计项目,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提高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养成良好的工程素养。

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认识到机械设计在国民经济和科技进步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学生特点:初三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可能缺乏对机械设计的系统认识。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引言:介绍机械设计的概念、意义及其在工程领域的作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 机械设计概述2.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 内容:力学分析、材料力学、机械零件的受力分析等。

3. 机械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教材章节:第三章 机械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内容:设计流程、设计方法、设计规范等。

4. 机械结构设计:- 教材章节:第四章 机械结构设计- 内容: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常用结构形式、连接方式等。

5.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教材章节:第五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 内容:CAD软件的基本操作、二维图形绘制、三维模型构建等。

机械cad实训课程设计

机械cad实训课程设计

机械cad实训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机械CAD的基本概念、操作方法和技巧,了解CAD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熟练使用CAD软件进行机械设计和绘图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机械设计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遵守设计规范和工程伦理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机械CAD基本概念:介绍CAD的定义、发展历程、特点和应用范围。

2.CAD软件操作:讲解CAD软件的界面布局、基本操作命令、绘图技巧和快捷键。

3.机械设计基础:涵盖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步骤,包括零件设计、装配设计和工程图的绘制。

4.CAD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实例:分析实际机械设计项目中CAD技术的应用,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讲解CAD基本概念、操作方法和机械设计原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机械设计案例,使学生了解CAD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3.实验法:上机操作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CAD软件的使用。

4.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设计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机械CAD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实验设备:配置充足的计算机和CAD软件,确保学生上机实践的需要。

五、教学评估教学评估主要包括: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和团队协作情况。

2.作业: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包括CAD绘图练习和设计项目。

3.考试:定期进行CAD知识和技能的考试,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通过教学评估,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CA6140车床的拨叉(含CAD图纸)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CA6140车床的拨叉(含CAD图纸)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CA6140车床的拨叉(含CAD 图纸)目录1.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3)1.1拨叉的用途 (3)1.2 确定各加工表面 (4)1.3拨叉的技术要求 (4)1.4毛坯的选择 (4)2 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4)2.1选择毛坯 (4)2.2确定毛坯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5)2.2.1 公差等级 (5)2.2.2 零件表面粗糙度 (5)2.2.3 机械加工余量 (5)2.3 绘制铸件毛坯简图 (5)3拟定拨叉工艺路线 (5)3.1定位基准的选择 (5)3.2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6)3.3 工序顺序的安排 (6)3.4工序的集中与发散 (6)3.5制定工艺路线 (7)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81、后端面加工余量 (8)2、花键底孔加工余量 (8)3、18H11底槽的加工余量 (8)4、上端面的加工余量 (9)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9)6夹具的设计 (16)6.1问题的提出 (16)6.2夹具设计 (16)6.2.1定位基准的选择 (16)6.2.2.夹紧机构 (17)6.2.3对刀装置 (18)6.2.4夹具与机床连接元件 (18)6.2.5使用说明 (18)6.2.6. 结构特点 (18)7总结 (18)8参考文献 (19)1.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1.1拨叉的用途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

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

1.2 确定各加工表面CA6140拔叉(型号:831003)共有3组加工表面:⑴、零件两端面,由于后端面要求的加工精度高,可以先以后端面为粗基准加工前端面,再以前端面为精基准加工后端面;⑵、以花键中心线为基准的加工面:Ø25H7的六齿方花键孔、Ø22H12的花键底孔、两端的2X150倒角和距花键中心线为22mm的上顶面;⑶、以工件后端面为基准的加工面:18H11mm的槽、上顶面的2-M8通孔和Ø5锥孔。

cad机械制图教案整体设计

cad机械制图教案整体设计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一、课程目标设计1、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初步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绘制工程图的知识及技巧,具备相关软件的操作能力和知识,同时通过大量的绘图训练提高学生读图、识图、解图的能力,为学生将计算机绘图技术应用于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以后相关的实践性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能力目标(1) 能够对绘图环境进行设置;能够熟练进行尺寸标注及技术要求的注写。

(2)能够熟练运用AUTOCAD软件绘制各种平面图形、三视图、轴测图。

(3) 能够绘制零件图及装配图。

(4)能够熟练运用AUTOCAD进行三维实体的建模。

(5) 能够在AUTOCAD软件建立链接,能够在打印输出图形。

(7) 培养学生自学软件的能力。

(8)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 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知识目标(1) 掌握绘制机械图样时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包括图纸的幅面选择、比例的选择、标题栏的尺寸和格式、文字字体和线条的选择等。

(2) 熟悉对AutoCAD 软件环境进行简单自定义的设置方法。

(3) 熟练掌握AutoCAD绘制二维图形、轴测图的最基本的绘制、编辑命令、操作方法与技巧。

(4) 了解并掌握AutoCAD中三维实体绘制命令及编辑命令,由三维实体模型生成二维图形的方法。

(5) 掌握建立超级链接的方法;掌握运用模型空间和布局空间打印图形的基本步骤。

4、素质目标(1)通过完成项目任务,培养学生沟通交流、自我学习的能力,围绕如何实现任务目标促使学生进行讨论式、探索式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平时学习及上机训练培养学生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能力。

(3)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具有应用现代化设备进行绘图、办公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设计序号内容模块名称能力训练项目/任务学时1 AutoCAD2009入门项目1 AutoCAD的基础知识 12 绘制机械图样所需基本知识及绘图环境的设置项目2 机械制图的相关知识项目3 绘图环境的初步设置33 二维图形的绘制项目4 平面图形的绘制项目5 高级绘图指令的应用项目6 三视图的绘制项目7 轴测图的绘制项目8 尺寸标注项目9 零件图的绘制项目10 装配图的绘制404 三维实体建模项目11 三维实体建模125 超连接及输出图形项目12 超链接及输出图形 1机动 3合计60 三、能力训练项目设计编号能力训练项目名称能力训练子项目名称拟实现的能力目标相关支撑知识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结果(可展示)1项目1AutoCAD的基础知识子项目1AutoCAD的基础知识了解AutoCAD的主要功能;熟悉AutoCAD的主要工作界面;掌握关于文件的基本操作;掌握命令的输入方法。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二级减速器设计(含CAD图纸)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二级减速器设计(含CAD图纸)

目录1 引言 (2)2 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3)2.1电动机的选择 (3)2.1.1电动机类型的选择 (3)2.1.2电动机功率的确定 (3)2.1.3确定电动机转速 (3)2.2总传动比的计算和分配各级传动比 (4)2.3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4)3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5)3.1第一级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5)3.2第二级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0)4 箱体尺寸计算与说明 (15)5 装配草图的设计 (16)5.1初估轴径 (16)5.2初选联轴器 (17)5.3初选轴承 (17)5.4润滑及密封 (18)6 轴的设计计算及校核 (18)6.1中间轴的设计计算及校核 (18)6.2低速轴的设计计算及校核 (21)7 滚动轴承的选择和计算 (25)7.1高速轴轴承的计算 (25)7.2中间轴轴承的计算 (26)7.3低速轴轴承的计算 (27)8 键连接的选择和计算 (28)8.1 高速轴与联轴器键联接的选择和计算 (28)8.2 中间轴与小齿轮键联接的选择和计算 (28)8.3 中间轴与大齿轮键联接的选择和计算 (28)8.4 低速轴与齿轮键联接的选择和计算 (29)8.5 低速轴与联轴器键联接的选择和计算 (29)9 减速器附件的选择及说明 (29)9.1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29)9.2减速器说明 (30)10 结论 (30)参考文献 (31)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的设计王刚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2009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班1 引言机械设计课程是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课程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其基本目的是:1)通过课程设计,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际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2)学会从机器功能的要求出发,合理选择执行机构和传动机构的类型,制定传动方案,合理选择标准部件的类型和型号,正确计算零件的工作能力,确定其尺寸、形状、结构及材料,并考虑制造工艺、使用、维护、经济和安全等问题,培养机械设计能力;3)通过课程设计,学习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科技文献资料以及计算机应用等,培养机械设计的基本技能和获取有关信息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号:08929024****
内蒙古民族大学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题目:二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08农机(二)班
年级:08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姓名:***
指导教师:王利华
完成日期:2010年**月**日
目录
设计任务书 (3)
传动系统方案的分析 (3)
电动机的选择与传动装置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 (4)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6)
轴的设计计算 (15)
滚动轴承的选择及计算 (28)
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31)
连轴器的选择 (32)
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33)
润滑与密封 (33)
设计小结 (33)
参考资料目录 (34)
设计计算及说明
结果
一、设计任务书 1.1传动方案示意图
图一、传动方案简图
1.2原始数据
传送带拉力F(N)
传送带速度V(m/s)
滚筒直径D (mm )
3600
1.0
280
1.3工作条件
二班制,使用年限为10年,连续单向于运转,载荷平稳,小批量生产,运输链速度允许误差为链速度的%5 。

1.4工作量
1、传动系统方案的分析;
2、电动机的选择与传动装置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
3、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4、轴的设计计算;
5、轴承及其组合部件选择和轴承寿命校核;
6、键联接和联轴器的选择及校核;
7、减速器箱体,润滑及附件的设计;
8、装配图和零件图的设计;
9、设计小结; 10、参考文献;
二、传动系统方案的分析
传动方案见图一,其拟定的依据是结构紧凑且宽度尺寸较小,传动效率高,适用在恶劣环境下长期工作,虽然所用的锥齿轮比较贵,但此方案是最合理的。

其减速器的传动比为8-15,用于输入轴于输出轴相交而传动比较大的传动。

设计计算及说明
结果
(第八版)》表15-3,取0112A =,得
569.20720
46.4112n P A d 33
I I 0min ===mm 输入轴的最小直径为安装联轴器的直径12d ,为了使所选的轴直径12d 与联轴器的孔径相适应,故需同时选取联轴器型号。

联轴器的计算转矩2ca A T K T =,查《机械设计(第八版)》表14-1,由于转矩变化很小,故取 1.3A K =,则 2ca A T K T ==1.3X59.16=76908N.Mm
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表13-7,选HL3型弹性柱销联轴器其工称转矩为2000N.m ,而电动机轴的直径为38mm 所以联轴器的孔径不能太小。

取12d =30mm ,半联轴器长度L=82mm ,半联轴器与轴配合的毂孔长度为60mm 。

4、轴的结构设计
(1)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见图五)
图五、输入轴轴上零件的装配
(2)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1) 为了满足半联轴器的轴向定位,12段轴右端需制出一轴肩,故取23段的直径
23d 37mm =。

左端用轴端挡圈定位,12段长度应适当小于L 所以取12L =58mm
2) 初步选择滚动轴承。

因轴承同时受有径向力和轴向力,故选用单列圆锥滚子
轴承,参照工作要求并根据23d 37mm =,由《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表12-3中初步选取0基本游隙组,标准精度级的单列圆锥滚子轴承30308,其尺寸为
12d =30mm
23d 37mm
=12L =58mm
34d 40mm =34L =24.25mm
Ma T MH
MV
MV M M
T
孔径相适应,故需同时选取联轴器型号。

联轴器的计算转矩T K T A ca =,查《机 设计计算及说明
结果
械设计(第八版)》表14-1,由于转矩变化很小,故取 1.3A K =,则
图六、输出轴的载荷图 T K T A ca ==1.3⨯540.697=702.871N.M
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表14-4选Lx3型弹性柱销联轴器其工称转矩为1250N.M 半联轴器的孔径mm 48d 1=,所以取=-21d 50mm ,半联轴器长度L=112mm ,半联轴器与轴配合的毂孔长度为84mm 。

4、轴的结构设计
(1) 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见图七)
图七、输出轴轴上零件的装配 (2)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21d 50mm
设计计算及说明
结果
111112122101880
328662tan tan 2032861236cos cos1435'33''
tan 3286tan1435'33''855.6t n r t a t T F N d F F N F F N
αββ⨯=
==︒
==⨯=︒==⨯︒=
已知圆锥直齿轮的平均分度圆直径
222(10.5)(10.5) 2.7573(10.50.35)165.6m R t R d d m Z mm φφ=-=-=⨯⨯-⨯=
222222322101.88
1230.40.1656
tan cos 21230.4tan 20cos 6540'30''184.5tan sin 21230.4tan 20sin 6540'30''408t m r t a t T F N d F F N F F N αδαδ⨯=
====⨯︒⨯︒===⨯︒⨯︒= 圆周力1t F 、2t F ,径向力1r F 、2r F 及轴向力1a F 、2a F 的方向如图八所示
图八、中间轴受载荷图
2165.5m d mm
=2221230.4184.5408t r a F N F N F N
===
min 24.21d mm
=
计计算及说明
结果
3、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先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选取轴的材料为40Cr (调质),根据《机械设计(第八版)》表15-3,取0110A =,得3
0 4.655
min 24.21436.36
d A mm ==,中
间轴最小直径显然是安装滚动轴承的直径12d -和56d -
4、轴的结构设计
(1)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见图九)
图九、中间轴上零件的装配 (2)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1)初步选择滚动轴承。

因轴承同时受有径向力和轴向力,故选用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参照工作要求并根据125624.21d d mm --=>,由《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表
13.1中初步选取0基本游隙组,标准精度级的单列圆锥滚子轴承30306,其尺寸为307220.75d D T mm mm mm ⨯⨯=⨯⨯,125630d d mm --==。

这对轴承均采用套筒进行轴向定位,由《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表13.1查得30306型轴承的定位轴肩高度37mm ,因此取套筒直径37mm 。

2)取安装齿轮的轴段234535d d mm --==,锥齿轮左端与左轴承之间采用套筒定位,已知锥齿轮轮毂长42L mm =,为了使套筒端面可靠地压紧端面,此轴段应略短于轮毂长,故取2338l mm -=,齿轮的右端采用轴肩定位,轴肩高度
0.07h d >,故取4h mm =,则轴环处的直径为3443d mm -=。

3)已知圆柱直齿轮齿宽167B mm =,为了使套筒端面可靠地压紧端面,此轴
1230d mm
-=
5630d mm
-=
2335d mm -=
4535d mm
-=
2338l mm
-=
3443d mm -=
4563l mm
-=
1253.75l mm
-=
3420l mm
-=
5646.75l mm
-=
十二、参考文献
1.濮良贵主编《机械设计(第八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8
2.唐增宝常建娥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第八版)》华中科技大学出
版社.2006.6
3.罗特军主编《理论力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12
4.朱冬梅主编《机械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
5.孙桓陈作模葛文杰主编《机械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
6.刘鸿文主编《材料力学(1)》高等教育出版社.200
7.12
7.吴宗泽罗圣国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8.《工程材料》周凤云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9.《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王伯平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