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试题
第一章 人力资源规划 测试(有答案)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是对企业总体框架的设计。
(A) 战略规划 (B) 组织规划 (C) 人员规划 (D) 岗位规划2、以下关于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
(A)为岗位评价奠定了重要基础 (B)为员工的素质测评提供依据(C)使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 (D)能揭示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3、以下关于岗位规范和工作说明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岗位规范的结构形式呈现多样化 (B)工作说明书不受标准化原则的限制(C)岗位规范覆盖的范围比工作说明书广泛 (D)岗位规范与工作说明书的内容有所交叉4、工作岗位设计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
(A)管理信息系统 (B)软环境条件 (C)劳动环境条件 (D)职能性技术专家5、工作丰富化的作用不包括()。
(A)为员工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B)使工作的范围和责任增加(C)使员工有更多机会实现个人价值 (D)有利于提高岗位工作效率6、影响劳动环境因素不包括()(A) 温度与湿度 (B) 工作地组织 (C) 工作丰富化 (D) 照明与色彩7、从企业整个生产过程来看,工作岗位的设计无需满足( )的需要。
(A)企业劳动分工与协作 (B)提高生产率增加产出(C)员工发挥自己的技术专长 (D)劳动者从事劳动活动在生理上心理上8、以下关于方法研究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流线图分为单柱型和多栏型 (B)作业程序图是分析生产程序的工具(c)操作程序图比流程图更详细更具体 (D)流程图用平面图或立体图来显示产品加工制作的全过程9、以下关于企业定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编制包括机构编制和政府编制 (B)它与劳动定额的内涵完全一致(C)企业定员亦称劳动定员或人员编制 (D)使用劳动力的一种数量和质量界限10、企业定员管理的作用不包括()。
(A)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用人的科学标准 (B)科学的定员是企业内部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C)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 (D)合理的劳动定员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11、以下关于定员方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第一单元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一、单选题:1、有关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以下提法中正确的是( c )。
A.战略人力资源管理B.人力资源战略管理C.战略上的人力资源管理D.人力资源策略管理2、港台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将“strate蛳c”一词译为( c )更确切。
A.战术 B.战略 C.策略 D.对策3、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 c )。
A.一般阶段 B.中级阶段 C.更高阶段 D.新的管理理念4、以下不是西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历史提法是( d )。
A.经验管理时期 B.科学管理时期 C.现代管理时期 D. 理想管理时期5、 ( a )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A.泰勒 B.谢尔曼 C.雷特D.韦奥尔6、在科学管理时期,泰勒等人所倡导的是( b )理论。
A.科学实验方法B.动作与时间研究 C.动作与时间探讨D.科学实验研究方式7、泰勒制不仅是一种新的科学管理方法,而且是一种( b )的管理哲学。
A.工业心理学B.变革性 C.劳动心理学 D.组织变革8、泰勒等管理学家所提倡的( a ),不但极大地丰富了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也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A.科学管理原理 B.科学管理模式 C.科学管理原则 D.科学管理方法9、梅奥教授在著名的霍桑试验中探索了员工在企业生产中的人际关系,最终创立了(d )学说。
A.社会人 B.经纪人 C.经济人 D.人际关系10、梅奥的人际关系学最终被( b )替代。
A.组织科学 B.行为科学C.管理科学 D.社会科学11、以下关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经历说法错误的是( c )。
A.传统人事管理由萌芽到成长迅速发展的阶段B.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替代传统人事管理的阶段C.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性D.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由初阶向高阶发展的阶段12、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中已经上升到( a ),它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考试指南技能题答案)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参考答案一、选择题答案略二、简答题1. 答:(1)岗位分析为企业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
(2)岗位分析为员工考核、晋升提供了依据。
(3)岗位分析成为企业改进岗位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
(4)岗位分析是企业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计划,进行人才预测的重要前提。
(5)岗位分析是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薪酬制度的重要步骤。
因此,可以说,岗位分析为企业建立较为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提供了前提条件。
2。
答:工作扩大化和工作丰富化虽然都属于改进岗位设计的重要方法,但两者存在明显差异.工作扩大化是通过增加任务、扩大岗位任务结构,使完成任务的形式、手段发生变更;而工作丰富化是为员工提供获得身心发展和趋向成熟的机会,充实工作内容,促进岗位工作任务的完成,促进员工的综合素质逐步提高、全面发展。
3。
答:在工作岗位分析的准备阶段,主要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总目标、总任务,对企业各类岗位的现状进行初步了解,掌握各种基本数据和资料.(2)设计岗位的调查方案.明确岗位调查的目的;确定调查的对象和单位;确定调查项目;确定调查表格和填写说明;确定调查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3)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说明该工作岗位分析的目的和意义,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使有关员工对岗位分析有良好的心理准备。
(4)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任务、程序,分解成若干工作单元和环节,以便逐渐完成。
(5)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并掌握调查的内容,熟悉具体的实施步骤和调查方法。
必要时可先对若干个重点岗位进行初步调查分析,以便取得岗位调查的经验。
4.答:(1)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用人的科学标准;(2)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3) 科学合理定员是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4) 先进合理的劳动定员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5. 答:(1) 定员必须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2) 定员必须以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3) 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要协调;(4) 要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5) 要创造一个贯彻执行定员标准的良好环境;(6) 定员标准应适时修订。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第一单元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一、单选题:1、有关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以下提法中正确的是( c )。
A.战略人力资源管理B.人力资源战略管理C.战略上的人力资源管理D.人力资源策略管理2、港台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将“strate蛳c”一词译为( c )更确切。
A.战术 B.战略 C.策略 D.对策3、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 c )。
A.一般阶段 B.中级阶段 C.更高阶段 D.新的管理理念4、以下不是西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历史提法是( d )。
A.经验管理时期 B.科学管理时期 C.现代管理时期 D. 理想管理时期5、 ( a )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A.泰勒 B.谢尔曼 C.雷特D.韦奥尔6、在科学管理时期,泰勒等人所倡导的是( b )理论。
A.科学实验方法B.动作与时间研究 C.动作与时间探讨D.科学实验研究方式7、泰勒制不仅是一种新的科学管理方法,而且是一种( b )的管理哲学。
A.工业心理学B.变革性 C.劳动心理学 D.组织变革8、泰勒等管理学家所提倡的( a ),不但极大地丰富了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也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A.科学管理原理 B.科学管理模式 C.科学管理原则 D.科学管理方法9、梅奥教授在著名的霍桑试验中探索了员工在企业生产中的人际关系,最终创立了(d )学说。
A.社会人 B.经纪人 C.经济人 D.人际关系10、梅奥的人际关系学最终被( b )替代。
A.组织科学 B.行为科学C.管理科学 D.社会科学11、以下关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经历说法错误的是( c )。
A.传统人事管理由萌芽到成长迅速发展的阶段B.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替代传统人事管理的阶段C.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性D.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由初阶向高阶发展的阶段12、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中已经上升到( a ),它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题库(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第二部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实质上是()。
A.企业人力资源永久开发规划B.企业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规划c.企业人力资源制度改革规划 D.企业各类人员需求的补充规划D2.人力资源规划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占有()。
A.一般地位B.特殊地位 c.重要地位 D.突出地位C3.岗位分析为企业员工的考核、晋升提供了()。
A.坚实基础B.必要条件 c.基本依据 D.必要前提C4.岗位分析的最终成果是制定出工作说明书和()。
A.培训制度B.岗位规范 c.工资制度 D.考勤制度B5.()能使员工完成任务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发生变化.A.建工作小组B.工作丰富化 c.工作扩大化 D.岗位轮换C6.岗位设计工作的内容不包括()。
A.扩大工作内容B.员工工作满负荷c.劳动环境优化 D.劳动关系的改善D7.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是()。
A.人力资源计划B.人员培训C.劳动定员定额D.人员分析C8.设置岗位的基本原则是()。
A.因人设岗B.因事设岗C.按领导意愿设岗D.因企业结构设岗B9.根据生产总量核算定员人数属于()。
A.按设备定员B.按岗位定员C.按劳动效率定员D.按比例定员C10.(.. )被称为是企业的“宪法”.A.企业管理制度B.技术规范C.企业基本制度D.行为规范C11.()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基本原则。
A.共同发展原则B.学习与创新并重C.适合企业特点D.保持动态性原则A12.不属于审核人力资源费用预算基本要求的是()。
A.确保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合理性B.确保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收益性。
C.确保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准确性D.确保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可比性B13.战略规划与战术计划的统一在企业中体现的是()。
A.狭义的人力资源B.广义的人力资源c.人力资源设计 D.人力资源规划B14.人力资源规划长期的计划是()年以上。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计算题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一、核定用人数量的基本方法(掌握)制定企业定员标准,核定各类人员用人数量(定员)的基本依据是:制度时间内规定的总工作任务量和各类人员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即:某类岗位制度时间计划内工作任务总量某类岗位用人数量=某类人员工作(劳动)效率(一)按劳动效率定员计算公式为: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定员人数=工人劳动效率×出勤率其中,工人劳动效率=劳动定额×定额完成率(如果完成率为100%,则工人劳动效率就是定额完成率),则可表示为: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定员人数=劳动定额×定额完成率×出勤率如果采用工时定额计算,工时定额与产量定额(按班确定)的关系是:工作时间班产量定(劳动定额)=工时定额则有: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工时定额定员人数=工作班时间×定额完成率×出勤率如果计划期任务是按年规定的,而产量定额是按班规定的,同时生产若干种产品(产品不是单一的),则计算人员定额公式是:∑(每种产品年总产量×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定员人数=年制度工日×8×定额完成率×出勤率计算定员时,为了把废品因素考虑进去,则将(1-计划期废品率)除以上式(二)按设备定员这种方法是根据设备需要开动的台数和开动的班次、工人看管定额,及出勤率来计算定员人数。
计算公式:需要开动设备台数×每台设备开动班次定员人数=工人看管定额×出勤率(三)按岗位定员所谓按岗位定员就是根据岗位的多少,以及岗位的工作量大小来计算定员人数的方法。
按岗位定员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种形式:1、设备岗位定员。
具体定员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看管的岗位量。
(2)岗位的负荷量。
(3)每一岗位危险和安全的程度等。
(4)生产班次、倒班及替班的方法。
对于“多人一机”共同进行操作的岗位,其定员人数的计算公式:共同操作的岗位生产工作时间的总和班定员人数=工作班时间–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2、工作岗位定员。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练习及答案)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单选题:1、传统人事管理由萌芽到成长迅速发展的阶段在什么时期?()A、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到50年代后期。
B、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到60年代后期。
C、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到70年代后期。
D、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到80年代后期。
2、()是企业总体战略的下属要领。
A、策略B、战略C、人力资源战略D、战略性人力资源3、()是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或规划A、策略B、战略C、人力资源战略D、战略性人力资源4、现代人事管理之父()A、泰勒B、霍桑C、马斯洛D、罗伯特·欧文5、管理科学之父()A、泰勒B、霍桑C、马斯洛D、罗伯特·欧文6、企业雇主开始接受了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观念:“()”是一种把人力即劳动力当做一种新财富的价值观。
A人力资源B人力资源战略规划C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D人力资源战略7、战略是于事业层次上组织在特定的市场中的竞争方式。
()A策略B战略C人力资源战略规划D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8、( )是核心战略。
A战略B策略C人力资源管理战略D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9、()是成功企业的核心战略。
A人力资源管理战略B战略C策略D战略性人力资源10、()是唯一全法的代表企业员工合法权益的社团组织和法人。
A中华总工会B中华工会C中华全国总工会D全国总工会11、企业文化的内核是()A企业精神B物质文化C企业软文化D制度文化层12、()什么是企业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企业精神通过中介转化为物质文化。
A企业精神B企业制度文化层C企业物质文化D企业软文化13 、( )由多个法人企业组成的企业联合体A子公司B企业集团C企业D控股公司14、()是能够带来现在或未来收益的存在于人体之中的人的知识、技能、健康等综合的价值存量。
A人B人力C物质D人力资本15、组织结构是企业集团的组织意识和组织机制赖以生存的基础。
A母公司B集团C组织结构D企业16、()决定着企业组织结构模式的设计和选择A企业集团B企业C企业的经营策略D组织机构17、()是其自身人力资本的管理主体A经理班子成员B高级管理人才C高级技术才D每个员工18、( )对经理层人力资本的管理A员工B股东C董事会D 经理19、( )的人力资本管理就是对企业集团的人力资本进行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A企业集团B股东C董事会D 经理多选题1、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就是对人力资源战略及其规划进行全方位的()的过程。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试题Word版

例1 0705-38、广义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 )的统一。
P1(A)战略计划与战术计划 (B)战略规划与组织规划 (C)人员计划与组织规划 (D)费用计划与人员计划例2 0705-94、从规划的期限上看,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 )。
P1(A)长期规划 (B)人力资源费用规划 (C)中期计划 (D)企业组织变革规划 (E)短期计划例3 0711-94/1011-94、从内容上看,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
P1-2(A)组织规划(B)企业组织变革(C)人员规划(D)人力资源费用规划(E)战略规划例4 0811-94、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包括()。
P1A.人员规划B.制度规划C.战略规划D.薪酬规划E.部门规划例5 0705-39、()是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大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P1(A)人力资源培训规划 (B)人力资源费用计划 (C)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D)人力资源制度规划例6 0711-38/1011-38/1105-38、()是对企业总体框架的设计。
P1A、战略规划B、组织规划C、人员规划D、岗位规划例7 0911-94、在人力资源规划中,人员规划的内容包括( )。
P2(A)企业劳动定员(B)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C)人员供需平衡 (D)人力资源费用控制 (E)人员需求与供给预测例8 0705-40、()是对企业人工成本和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
P2(A)人员规划 (B)制度规划 (C)费用规划 (D)战略规划例9 0705-95、人力资源费用规划的内容包括()。
P2(A)人力资源费用的预算(B)人力资源费用的审核 (C)人力资源费用的核算(D)人力资源费用的控制(E)人力资源费用的结算例10 0811-40、以下不属于人力资源规划中费用规划的内容是()。
P2A.人力资源费用预算B.人力资源费用控制C.人力资源费用监督D.人力资源费用结算例11 0805-38、被称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纽带的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是一种以母子公司为主体,通过产权关系和生产经营协作等多种方式,与众多企业法人组织共同组成的经济联合体。
A.多维立体组织结构 B.模拟分权组织结构 C.子公司与母公司 D.企业集团2.不属于狭义人力资源规划内容的是( )。
A. 人员晋升计划 B.人员补充计划 C.劳动力市场计划 D.人员配备计划3.(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管理模式。
A.企业的行业特征 B.企业文化 C.企业的发展战略 D.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4.以下企业人员需求预测方法中,不属于定量分析方法的是( )。
A.德尔菲法 B.回归分析方法 C.定员定额分析法 D.转换比率法5.下列属于人力资源内部供给预测的方法是( )。
A.上级估算法 B.德尔菲法 C.岗位分析法 D.管理人员接替模型6.某企业计划期任务总工时为5050,企业的定额工时为50,计划期劳动生产率变动系数为0.01。
运用工作定额法预测该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量应为( )。
A.50人 B.100人 C.150人 D.200人7.( )不属于定员定额分析法。
A.工作定额分析法 B.岗位定员法 C.人员比率法 D.比例定员法8.企业在进行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时,下列最难预测的人员是( )。
A.技职校毕业生 B.复员转业人员 C.城镇失业人员 D.大中院校应届毕业生9. ( )导致人浮于事,生产或工作效率下降。
A.人力资源供求平衡 B.人力资源供大于求 C.人力资源供不应求 D.人力资源供求失衡10.( )是组织内部分工协作的基本形式或框架。
A.组织结构 B.组织结构设计 C.组织结构理论 D.组织结构内涵11.( )是指以企业组织结构为核心的组织系统的整体设计工作。
A.组织结构 D.组织结构设计 C.组织结构理论 D.组织结构内涵12.( )在企业组织理论的指导下进行。
A.组织结构 B.组织设计 C.组织结构理论 D.组织结构内涵13.下列以行政组织理论为依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现代组织理论的依据之一 B.强调组织的刚性结构 C.它着重强调人的因素D.强调应按企业面临的内外部条件而灵活地进行组织设计14.下列属于静态组织设计理论研究对象的是组织的( )。
A.体制 B.信息控制 C.协调 D.人员配备15.下列说法中工作量大,专业性强,分别设置不同的专业部门,有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体现的是( )原则。
A.现代企业管理 B.实现统一管理 C.专业分工和协作 D.系统管理16.下列对多维立体组织描述错误的是( )。
A.按产品划分的事业部是组织的产品利润中心B.按职能划分的专业参谋机构属于组织的专业成本中心C.按地区划分的管理机构属于组织的地区利润中心D.此种组织适合生产经验活动连续性很强的大型联合企业17.依托型组织职能机构又称( )。
A.独立型组织职能机构 B.依附型组织职能机构 C.专业中心职能机构 D.集团型机构18.广义的职能制组织结构模式不包含下列哪种组织类型( )。
A.矩阵制 B.事业部制 C.直线制 D.直线职能制19.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设计的部门内部结构也就是广义的职能制组织模式,这种结构模式的最大优点是具有明确性和( )。
A.适应环境 B.适用范围较小 C.高度稳定性 D.适应环境变化20.跨国公司的内部结构采用( )来设计部门结构。
A.以成果为中心 B.以工作任务为中心 C.以直线制为中心 D.以关系为中心21.组织结构整合是企业最常用的组织结构变革方式,是一种( )。
A.改良式变革 B.爆破式变革 C.组织结构评价变革 D.计划式变革22.下列说法不属于企业组织结构整合的( )。
A.企业结构整合的依据 B.企业整合过程中结构分化 C.新建企业的结构整合 D.现有企业的结构整合23.模拟分权制属于( )部门结构设计的模式。
A.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 B.以成果为中心 C.以关系为中心 D.以利润为中心24.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最适合企业( )的组织结构选择。
A.增大数量战略阶段 B.扩大地区战略阶段 C.纵向整合阶段 D.多种经营阶段25.当一个大型企业的不同组成部分在生产、技术、经营业务方面有紧密联系时,( )比较适用。
A.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 B.模拟分权结构模式 C.以关系为中心 D.以利润为中心26.“先进合理、科学适用、精简效率”是( )原则要求。
A.劳动定员编制 B.劳动定额编制 C.组织结构变革 D.部门结构设计27.以下制定企业人员规划的基本原则不适宜的是( )。
A.确保人力资源需求的原则 B.确保人力资源供求的原则C.与内外环境相适应的原则 D.与战略目标相适应和保持适度流动性的原则28.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分类中将中医、护理人员、药剂师、职业教育教学人员确定为( )。
A.工程技术人员 B.医疗服务人员 C.服务性技术人员 D.服务人员29.投资与资本运营管理、科技管理、生产管理、财务与融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物流管理等类人员称( )。
A.运营管理人员 B.保障管理人员 C.市场运作人员 D.社会化服务人员30.事务内部变量间的关系分为函数关系和( )。
A.预测关系 B.已知事物关系 C.相似关系 D.相关关系31.关于德尔菲法,说法错误的是( )。
A.它是程序化的方法 B.预测目标和要求 C.修改预测结果 D.进行最后预测32.人力资源预测中的( )是首先根据企业生产任务估计组织所需要的一线生产人员的数量。
A.经验预测法 B.转换比率法 C.产品生产需求法 D.人员比率法33.通过观察历年企业内部人数的变化,找出组织过去人事变动的规律,由此推断未来的人事变动趋势和状态的方法是( )。
A.灰色预测法 D.马尔可夫分析法 C.回归预测法 D.定员定额法34.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是供求达到平衡,其中包括( )。
A.供求预测 B.供给预测 C.数量和质量 D.供求关系二、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错选、少选均不得分)1.关于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说法正确的是( )。
A.组织理论被称为大组织理论 B.组织设计理论被称为小组织理论C.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外延相同 D.组织理论包括组织设计理论E.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外延不同2.我国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 )。
A.任务与目标原则 B.专业分工和协作原则 C.有效管理幅度原则D.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 E.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原则3.( )属于组织结构调查的内容。
A.工作岗位说明书 B.组织体系图 C.管理业务流程图 D.组织战略 E.领导方式4.( )属于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外部环境。
A.经济环境 B.人口环境 C.科技环境 D.企业文化 E.文化法律5.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包括( )。
A.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B.企业人力资源存量预测 C.企业人力资源增量预测D.企业人力资源结构预测 E.企业特种人力资源预测6.人力资源预测的局限性包括( )。
A.环境的不确定性 B.企业内部的抵制 C.预测的代价高昂D.知识水平的限制 E.企业发展战略7.影响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一般因素包括( )。
A.顾客需求的变化 B.生产需求 C.劳动力成本趋势 D.追加培训的需求 E.旷工趋向8.( )属于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定量方法。
A.经验预测法 B.德尔菲法 C.人员比率法 D.趋势外推法 E.生产模型法9.回归分析法( )。
A.是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 B.又称转换比率法 C.是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方法D.属于专家预测法 E.对历史数据的要求比较高10.影响企业外部劳动力供给的因素有( )。
A.地域性因素 B.人口政策及人口现状 C.社会就业意识D.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 E.择业心理偏好11.企业组织理论的内涵包括( )。
A.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的对比分析 B.组织理论发展 C.组织设计理论的分类D.组织设计理论的动态设计 E.企业组织是组织行为的角度研究机构12.组织理论主要是以( )等人的行政组织理论为依据。
A.亨利 B.马克思·韦伯 C.亨利·法约尔 D.亚当 E.泰罗13.以马克思·韦伯、亨利·法约尔等人的行政组织理论为依据的理论是( )。
A.强调组织的刚性结构 B.从组织行为的角度来研究组织结构 C.古典组织理论D.主要是以权变管理理论为依据 E.强调按照企业面临的内外部条件而灵活地进行组织设计14.管理学家厄威克比较系统地提出的组织设计基本原则包括( )。
A.目标原则 B.相符原则 C.职责原则 D.组织阶层原则 E.管理幅度原则15.美国管理学家孔茨提出的健全组织工作的原则包括( )。
A.目标一致原则、效率原则 B.管理幅度和分级原则 C.授权与职责的绝对性原则D.职权和职责对等原则 E.灵活性和便于领导原则16.在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中提到企业组织设计时,( )两者不可偏废。
A.集权是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B.要有必要的权力集中 C.主动性的必要组织条件D.要有必要的权力分散 E.集中精力抓重大问题17.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中新型组织结构模式由( )组成。
A.多维立体组织结构 B.模拟分权组织结构 C.分公司与总公司 D.子公司与母公司E.企业集团18.对下列模拟分权组织结构的提法正确的是( )。
A.按地区划分管理机构 B.根据生产经营活动连续性很强的大型联合企业来定义C.人为地把企业分成许多“组织单位” D.赋予生产经营部门尽可能大的生产经营自主权E.使每一单位负有“模拟性”的盈亏责任19.单个企业集团的结构图包括( )。
A.核心企业 B.控股成员企业层 C.参股成员企业层D.控股成员管理层 E.协作成员企业层20.企业集团的职能机构框图组成有( )。
A.依托型组织职能机构 B.独立型组织职能机构 C.智囊机构及业务公司D.专业中心 E.非常设机构21.分析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选择最佳的组织结构模式包括( )。
A.企业环境 B.企业规模 C.企业战略目标 D.信息沟通 E.组织结构功能22.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中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包含有( )。
A.分析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选择最佳的组织结构模式B.根据所选的组织结构模式,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相对独立的部门C.为各个部门选择合适的部门结构,进行组织机构设置D.将各个部门组合起来,形成特定的组织结构E.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组织结构23.企业应采用适合的组织发展战略,对组织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主要战略有:( )。
A.增大数量战略 B.扩大地区战略 C.纵向整合战略D.多种经营战略 E.适应新的战略24.一个完整、合理的组织结构变革程序应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