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的吹奏技巧

合集下载

箫的吹奏方法

箫的吹奏方法

箫的吹奏方法
首先,正确的吹箫姿势是学习箫吹奏方法的基础。

拿起箫时,应该将箫头端放在嘴唇上方,用双手稳稳地握住箫身,保持身体的平衡。

吹箫时,嘴唇要轻启,吹气要均匀,力度要适中,这样才能产生清晰、悦耳的音色。

其次,掌握好吹箫的音准是箫吹奏方法的关键。

箫的音准受吹气的力度和吹气的位置影响较大,因此需要演奏者通过不断练习,掌握好吹箫的音准。

在练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比音高来调整自己的吹奏姿势和力度,逐渐提高音准的稳定性。

另外,控制好吹箫的气息也是箫吹奏方法的重要部分。

箫的音色柔和细腻,需要演奏者通过控制呼吸来调节气息,使得音色更加丰富多彩。

在演奏时,要注意呼吸的节奏和深度,保持稳定的气息输出,这样才能演奏出优美的音乐。

此外,练习吹箫时要注重手指的协调配合。

箫的音孔分布较为特殊,需要演奏者通过灵活的手指动作来控制音孔的开合,从而产生不同的音调。

因此,需要演奏者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才能够熟练地演奏出优美的音乐。

最后,要注重练习箫的吹奏技巧和表现力。

箫的演奏有很多技巧和表现方式,如吐音、颤音、滑音等,需要演奏者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学习,掌握这些技巧,提高箫的演奏水平和表现力。

只有在熟练掌握了这些技巧之后,才能够更好地演绎出箫曲的魅力。

总的来说,箫的吹奏方法是一个需要不断练习和钻研的过程,需要演奏者在日常的练习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箫的吹奏方法,享受箫演奏带来的乐趣。

吹箫的技巧

吹箫的技巧

吹箫的技巧吹箫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在我国历史悠久,有着悠久的文化底蕴。

箫是一种气鸣乐器,可以演奏出清亮悦耳的音乐,被广泛用于民间、宫廷和宗教场合。

吹箫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下面介绍一些吹箫技巧,以供参考。

首先,吹箫需要通过正确的姿势来达到最佳的演奏效果。

拿起箫,右手持箫,左手掌心向上抬起箫子,箫口对准上唇,嘴唇微微张开。

右手食指和中指控制笛身的杆子位置,控制音高。

左手的中指用来封闭箫口,控制音量。

重要的是,要坚持正确的吹奏姿势,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疲劳和不良姿势引起的损伤。

其次,吹箫的调音非常重要。

箫的音高调整主要通过指固定位置和吹出气流的大小来实现。

在演奏前,应该先尝试发出基本的音调,并逐渐调整到准确的音高。

如果音高不准确,那么演奏出来的音乐会听起来不够优美,也缺乏吸引力。

因此,吹箫的演奏者需要通过调整数字显示器来调整音高,以保持音乐的准确性。

第三,吹箫需要掌握吹气的力度与方式。

吹气的力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音色,吹气的方式也决定了音乐的表现力。

如果吹气太轻,那么音乐会显得沉闷和无力;如果吹气太强,音乐会刺耳。

制作者决定气流的方式,以产生合适的音效,实现音乐的艺术表现。

最后,吹箫需要不断的练习和演奏经验的积累。

只有不断的演奏和练习,能够逐渐掌握吹箫的技巧和艺术表达能力。

汲取别人的经验,学习技术,可以提高演奏技巧,提高音乐表现力。

综上所述,吹箫是一种优美的表现艺术形式,需要掌握正确的姿势、调音、吹气等各个方面的技巧。

只有不断地练习和积累演奏经验,才能真正深入体验箫乐的韵味,展现箫的各种音色,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竹箫的指法

竹箫的指法

竹箫的指法竹箫是一种传统的民族乐器,指法是学习竹箫的重要一环。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竹箫的指法,希望能为学习竹箫的朋友们提供一些有用的指导。

竹箫有五个音孔和一个吹孔。

五个音孔从上到下分别用1、2、3、4、5数字来标记。

吹孔在音孔的上方,用“O”来标记。

拿起箫子,将吹孔朝上,用右手按住1、2、3个音孔,将手指按得稍微用力,保持稳定。

大拇指放在箫子的背面,用力向后撑着,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气流。

吹箫的时候,需要用舌尖轻轻触碰吹孔,然后通过吹气的力量产生音乐声。

吹孔是竹箫的关键部分,要掌握好吹孔的力度和角度,才能发出精准的吹音。

初学者可以先用吹孔吹出单个音,然后逐渐尝试吹奏不同的音阶和乐曲。

在吹奏竹箫时,需要注意以下一些基本的指法技巧:1. 手指与音孔的对应关系:1音孔对应大拇指,2、3、4音孔对应食指、中指和无名指。

需要保持手指与音孔的稳定接触,不要有松动或错位的情况。

2. 音孔的遮掩程度:手指应该完全遮掩住音孔,使气流只能通过吹孔流出,而不能通过音孔泄漏出来。

这样才能保证音准和音色的正常发挥。

3. 指尖的力度:指尖应该用适当的力度按住音孔,不要用过多的力量,也不要太松弛。

力度过大会导致音准不准,力度不足则会出现不够清晰的音。

4. 快速切换音孔:在演奏乐曲时,会出现需要快速切换音孔的情况。

这时需要练习手指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保持手指在不同音孔之间的快速跳跃。

以上是竹箫的基本指法,希望大家能够尽快掌握这些技巧,提高竹箫的演奏水平。

学习竹箫需要勤练和耐心,希望大家能够坚持下去,在音乐的世界中享受到竹箫的美妙之音。

吹箫的方法

吹箫的方法

吹箫的方法一、简介箫是一种古老的吹奏乐器,也被称为中国民族乐器之一。

箫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并成为了中国传统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吹箫是一门技巧性较强的艺术,需要掌握一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详细介绍吹箫的方法,包括姿势、吹气、指法等方面的内容。

二、吹箫的姿势吹箫需要保持正确的姿势来达到最佳的演奏效果,正确的姿势有助于保持稳定的吹气和准确的指法。

以下是吹箫的正确姿势:2.1 坐姿吹箫时一般采用坐姿,选择一个稳定的椅子,并使得身体保持挺直。

2.2 手臂将双手自然地放在身体两侧,手臂稍微离开身体,使得手指能够自由地运动。

2.3 笛头位置将箫的笛头放在唇边,使得吹气时能够顺利地通过箫。

2.4 笛身角度将箫的笛身稍微倾斜,使得吹气和指法更加便利。

三、吹箫的吹气吹气是吹箫的基本要素之一,掌握正确的吹气方法能够产生清晰、饱满的音色。

以下是吹箫的吹气方法:3.1 嘴型形成正确的嘴型是吹箫的关键,将嘴唇稍微收紧,上下嘴唇夹住箫的笛头。

3.2 控制气息用舌头轻轻地顶住上排牙齿,控制气息流动的强度。

3.3 呼吸吹箫需要稳定的呼吸,通过深吸一口气以储备足够的气息。

3.4 呼气将口腔的气流均匀地送入箫的笛孔中,同时保持稳定的气流。

需注意避免过大或过小的气流。

四、吹箫的指法吹箫的指法直接影响到演奏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以下是吹箫的基本指法:4.1 手指的位置将双手轻轻地放在箫的键上,各个手指要保持放松而不僵硬。

4.2 按键的力度按下键的力度要适中,避免按得过轻或过重。

4.3 切换指法在演奏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切换不同的指法,需要保持指法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4.4 练习指法熟练掌握各种指法需要不断地练习,使用练习曲目逐渐提高技巧。

五、吹箫的艺术表达吹箫不仅仅是一种技巧性的吹奏乐器,更是一门艺术。

艺术表达是吹箫演奏中的重要要素。

以下是吹箫的艺术表达方法:5.1 音色控制通过吹气的力度和指法的掌控,控制音色的明暗、柔和和清晰。

吹箫的技巧和方法

吹箫的技巧和方法

吹箫的技巧和方法吹箫是一种古老的乐器,也是中国音乐中常见的木管乐器之一。

吹箫的技巧和方法对于学习箫演奏的人来说非常重要。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吹箫的技巧和方法。

第一部分:姿势和吹气1. 竖直站立:吹箫要保持直立的姿势,双脚并拢放在一起,肩膀自然放松,双手自然下垂。

这样的姿势有利于保持身体的平衡,并且可以使吹气更加顺畅。

2. 吹箫的工具:包括箫体和箫腔两个部分。

箫体是箫的主体部分,由细长的管状木材制成。

箫腔是箫体内部的空间,起到共鸣的作用。

3. 嘴唇姿势:将箫口放在嘴唇前方,用嘴唇将箫口完全包住。

要注意嘴唇不要太松,也不要太紧,以免影响音色和吹奏的稳定性。

4. 吹气技巧:吹箫的气息是通过吹气产生的,要掌握正确的吹气技巧。

吹箫时应放松喉咙,让气息从深处呼出,保持稳定的气流,并通过舌头的运动来控制吹奏的节奏和音色。

第二部分:指法和演奏技巧1. 指法:吹箫时需要用手指按住箫孔来改变音高。

箫体通常有六个孔,其中一个是食指孔,用来固定箫体。

其他五个孔用手指按下来改变音高。

2. 指法的训练:要熟练掌握各个音孔的位置和按住的力度。

可以通过一些基本的练习来提高指法,例如从低音到高音的滑指练习,连续演奏同一音高等。

3. 声音的控制:吹箫时需要控制呼吸的力度和节奏来产生不同的音色。

可以通过练习掌握不同的吹气力度和呼吸控制的技巧,例如通过改变舌尖的位置或强度,控制气流的大小和速度。

4. 吹奏技巧的训练:吹箫的技巧非常丰富,需要通过练习来掌握。

例如颤音技巧,可以通过迅速的舌尖颤动来产生颤音效果;滑音技巧,可以通过轻轻滑动手指来产生滑音效果等。

第三部分:表达和演奏技巧1. 音乐表达:吹箫不仅仅是简单地吹奏音符,还需要通过演奏技巧和表达来传达音乐的情感。

可以通过改变音色、音程和力度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意境,使音乐更加生动和感人。

2. 演奏技巧训练: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演奏来提高演奏技巧。

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水平的曲目进行演奏,注意演奏的节奏、音准和音色等方面的控制。

洞箫口风技巧

洞箫口风技巧

洞箫口风技巧
1. 哎呀呀,洞箫口风技巧的第一条就是要注意气息的控制呀!就像你放风筝时控制那根线一样,气息稳了,声音才能稳稳地出来呢。

比如你吹一个长音,气息要均匀持续地输出,不能一下就没气啦,不然那声音得多难听呀!
2. 嘿!口型也很重要哦!你想想,就像对着瓶口吹气,只有那个形状对了,气才能顺畅地进去。

吹奏洞箫时,嘴唇的位置要恰到好处,不然怎么能吹出好听的声音呢?你试试把嘴唇微微收紧,去感受那种微妙的变化。

3. 哇塞,吹奏的力度也要掌握好呀!这可不像你用力跺脚那么简单粗暴哦。

太轻了声音出不来,太重了又会刺耳,要找到那个刚刚好的力度,就好像轻轻地抚摸小猫一样温柔而恰当。

比如在吹某个高音时,就得稍稍加一点力度,但别太过啦!
4. 咱们想想,角度难道不重要吗?这就如同投篮时的角度,找对了就能投进。

吹奏洞箫时,箫与嘴唇的角度也得合适呀,试着调整一下,是不是感觉声音都不一样了?
5. 别忘了呀,不同的曲子要用不同的口风技巧呢!欢快的曲子和忧伤的曲子能一样吗?就像你跑步和散步,节奏能一样吗?欢快时口风可以轻快些,忧伤时可以稍微深沉一点。

6. 还有哦,跟别人一起吹奏时要互相倾听呀!这可不是你一个人的表演。

你听听别人怎么吹的,再调整自己,这样进步不就更快了吗?就像跳舞时要配合舞伴一样。

7. 练习,练习,再练习呀!这没有捷径的,就像爬山,一步一步才能到山顶。

每一次练习都是在提升你的口风技巧,可别偷懒哦!
8. 总之呀,洞箫口风技巧可是很有讲究的,掌握好了这些,你就能吹出美妙动听的音乐啦!。

箫的基本吹奏法

箫的基本吹奏法

箫的基本吹奏法箫的基本吹奏法箫的基本吹奏法你会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箫的基本吹奏法,欢迎参考~箫的基本吹奏法一、演奏姿势吹萧首先要讲究正确的姿势,这不仅仅是演奏形象问题,更重要的是要适应人体本身的生理特点。

演奏姿势分立式和坐式两种。

一般在台上独奏和个人基本功练习时采用立式。

要求演奏者身体站稳后、两腿直立,两脚分开呈八字形,一脚稍在前,一脚稍在后,同时身体重心要偏重于前面的脚,腰部要直,胸都要挺、头正、肩平、双眼平视,两时自然下垂,双臂张开45度左右,萧管朝前与上身形成七。

角,风门正,下唇贴在吹口内侧四分之一处。

坐式的上身与立式相同,座位的高低要适当;座位过高、过低都会影响正常呼吸,坐式最好不要架腿,两脚。

二、持箫按孔法持萧按孔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指肚按孔法。

“一般用第一节指肚与第二节指肚的中间部位按孔,具体情况可变。

两手的手指要求自然弯曲,另一种是指尖按孔法,这种按孔法手指的弯曲度较大。

我主张用指肚按孔法,不管采用哪种按孔法,原则上是以自然、舒服、灵活、松驰为标准。

用右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的指肚分别按放在第一、二、三孔上,大拇指第一节指肚托住萧身二、三音孔的背面。

小指自然贴放在萧身上,与其它手指相配合,时起时落。

左手无名指,食指的指肚分别按放在第四、五音孔上,中指按放在食指与无名指之间的萧管上,大拇指第一节指肚按住萧管背面的第六音孔,小指轻放在萧身上用右手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的指肚分别按放在第一、二、三、四孔上,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分别按放在第五、六、七孔上,大拇指按放在萧管背面的第八孔上,小指自然轻放在萧身上。

三、呼吸方法节奏萧的呼吸方法是指吹奏中气息的运用。

正确运用呼吸方法对于吹好萧来讲是相当重要的,如果方法不对,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正确的呼吸方法除了能吹好萧外,还能锻炼吹奏者的肺活量,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的能力,横嗝膜的运动也能促进肠胃的蠕动,增强对食物的消化作用,总之对身体健康有益。

箫的吹奏方法入门

箫的吹奏方法入门

箫的吹奏方法入门
箫是一种古老的吹奏乐器,其演奏技巧相对简单。

以下是箫的吹奏方法入门:
1. 握紧箫身:用左手握住箫的上半部分,用右手握住箫的下半部分,两手合力紧握。

箫的口孔必须对准脸部,以便进行吹奏。

2. 口形:将嘴唇轻微收紧,使口型呈现椭圆形,放置箫口上,放松口腔和喉咙。

3. 吹奏:用口的呼气和吸气将空气吹入箫内,吐散湿气,同时吹出清晰的声音。

吹奏时要注意用力均匀,避免出现吹气声和杂音。

4. 调音:在吹奏时,应该调整吹气的力度和口形,以便产生最佳的音质和音高。

通过逐步调整,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吹箫时需要通过练习来提高技巧和水平,同时需要保持持久的耐力和耐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箫的历史(图)箫箫的产生,其历史可以追根溯源到远古时期。

我国考古学表明,目前出土文物中发现了有距今七千多年的骨质发声器,考古学家称之为“骨哨”(浙江河姆渡出土的文物,现存浙江博物馆)。

这批骨哨是用鸟禽类中段肢骨制成的,古代人将骨骼中的骨髓抽掉,形成一支中空的骨管,然后在管壁上打有孔洞,它们长7厘米左右,管径6—8毫米,略呈弧曲形,在凸弧面上开有二或三孔,可以吹出几个音来,于是就形成了骨哨。

尽管考古学家们称之为骨哨,但从它的形状、结构和发声原理同现代箫笛作一比较,已基本上具备了乐器的雏形。

我们是否可以认为骨哨应该就是箫笛的鼻祖呢?无怪今天有许多管乐大师们都认为骨哨就是今天的前身,因此干脆称它为“骨笛”。

那么用竹子做的吹奏乐器又是什么年代形成的呢?《吕氏春秋》中写有:“黄帝命伶伦伐昆仑之竹为管”的记载。

据说远古时期气候较暖,我国黄河流域遍长竹子,只是因为后来气候变化,竹子的生长线才南迁到长江流域。

伶伦伐竹为管的记载,充分说明了用竹子做乐器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开始了。

据传,后人将伶伦所订的律管编排在一起,就形成了古代的排箫。

在虞舜时代,曾出现过一部称之为“箾韶”的古代乐舞,“箾”即是今天的“箫”字。

因为这部乐舞主要是用古代排箫来演奏的,所以我们认为《韶》的演奏使箫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大夏》是古代人民歌颂大禹治水为内容的古代乐舞,它共分为“九成”(九段音乐),用“籥”伴奏。

又称为“夏竹九成”。

竹就是排箫的前身。

由此可见,从《箾韶》到《大夏》,箫曾在中国音乐史上经历过多年的辉煌时代。

周代,曾将我国古代乐器分为“八音”,它们是: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乐器,其中“竹”就是指箫和篪。

自从战国初期的曾侯乙墓的出土,箫做为古代乐器的实物才得以我们亲眼所见。

因此提起“丝竹”二字,人们自然会想到这种乐器。

现代笛箫的区别,在于笛子横吹有膜孔,箫竖吹没有膜孔,但有后音孔。

箫亦称“邃”、“篪”、“籥”等等。

有的音乐词曲是这样说明的:古代乐器,竹子制作,上有音孔象笛子。

没有说明是横吹还是竖吹。

现在也有短的竖笛,不贴膜,音色在笛箫之间,更接近笛子。

那么,在远古时代,不贴膜的横吹乐器与竖吹乐器各方面区别不大,音色更接近箫。

关于箫与笛的起源,说法不一,据《周礼》记载,周代的雅乐中已用到“邃”,与笛同音同义。

但邃为竖吹,并非横吹之笛。

另相传此种乐器原出于羌中,汉代称“邃”,最初为四个指孔,西汉京房加1孔,成为5孔,晋代的邃已有6个指孔,与现代的箫相似。

随着考古专家的发掘,湖北随州出土两支春秋战国时期的横吹,开6孔,形制与竹笛类似,只是一端封闭。

魏晋时,已作为乐队中的主奏乐器。

唐时,出现了前6孔,旁1孔加竹膜的笛子,称七星笛(《乐书》)。

到了元代的龙笛,已与今天的6孔竹笛完全一致。

至此,笛与箫的概念已基本澄清:横吹为笛,竖吹为箫。

那么,究竟那种乐器最先为人们所创造,所使用呢?从人体身体结构来看,竖吹更符合人体正常的动作状态,而横吹则需要一支胳膊向旁边,而另一支胳膊则需要超过前胸到身体另一侧。

所以应该竖吹在前,横吹在后。

但由于横吹音量大,传得远,加上膜以后音色清脆、明亮,表现力强,吹笛子的人逐渐多了起来。

箫的音量较小,音色柔和,甘美而幽雅,适于独奏和重奏。

演奏音量小是由于箫本身结构所致,箫的吹孔很小,且依管壁厚度向内倾斜,这样吹奏时气流一大反而吹不响了。

箫适于演奏低沉委婉的曲调,寄托宁静悠远的遐思,表现细腻丰富的情感。

幽静典雅,回味无穷,知音难遇,陶醉其中。

对我们当今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来说,它无疑能使诸君领略到质朴的美,返璞归真,松弛崩紧的神经,追求情绪中的安宁,使思维意识随之升华,得到美的享受。

箫演奏的气息控制乐曲的强弱快慢通过气息加以控制。

对于管乐吹奏者来说,能否恰如其分地表现乐曲的强弱快慢,直接体现在气息控制得好坏及熟练程度上。

这里有一个上下配合的问题,上:指口风、风门与口劲。

下:指腹部、腰部与丹田。

气息的量由横隔肌控制,包括气息量吸入的多少和根据乐曲需要适量将气呼出,而气的出口正是由风门控制,这个“门”的开关、留出缝隙的大小完全出自于口劲,这就是上与下的相互关系。

吹奏中音区时,要求风门大小适宜,口风自然适中,给气时不急不缓,平稳流畅;吹奏低音区时,要求风门比中音区稍大,口风较缓,气流粗而有力,低音宽阔饱满;吹奏高音区时,要求风门比中音区略小,口风较急,使气流细而集中,音色明亮圆润。

风门和口风在三个音区的变化中要做到自然流畅,没有痕迹,随着音乐作品的需要而变化,这就需要通过练习长音和各种音阶组合使之达到这一要求。

箫的基本演奏技巧倚首倚音是本位音的辅助音,是对本位音的装饰润色,在演奏时要吹得轻巧而短促。

倚音是一种装饰音。

它在本位音之前出现,并倾向于本位音,使本位音有一种丰富的特殊色彩。

倚音用较小的音符写在本位音的左上角,并用连线与本位音连结起来。

本位音前只有一个倚音音符时称为“单倚音”。

单倚音有上下之分,比本音高的叫“上倚音”;比本音低的叫“下倚音”。

本位音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倚音音符时称为“复倚音”在演奏倚音时要吹得轻巧而短促,因为倚音是本位音的辅助音,是对本位音的装饰润色,它帮助发出主音,倚音的演奏时值一般在前半拍的开始部分或有意在正拍之前,正拍时正好连上本位音。

不得将倚音任意拖长或吹在强拍上,否则就会喧宾夺主了。

箫的基本演奏技巧--- 指震音指震音是用手指在音孔旁或音孔上作均匀迅速的扇动或开闭,发出一种与气震音相似的音。

指震音在音孔上的震动分为“本位指震音”,“下位指震音”。

(1)本位指震音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手指在这个音孔的下半孔进行上下震动。

第二种是手指在这个音孔的旁边,还可以加上其下方各指同时在本音孔的旁边快速均匀的震动。

只接触音孔边缘,接触的面积越小越好。

第三种是如果在音孔上方震动,则手指不接触音孔。

(2)下位指震音:按发音本孔的手指抬起后,不做任何动作,而其下方音孔的一指或数指,在音孔上或音孔旁进行震动。

由于手指震动的快慢速度不同,它起到的效果和用途也有根本的不同。

当手指震动快时(约每秒钟五次),所得到的是一种微妙而柔弱的效果。

它常常是伴随着特长音或弱音出现,江南丝竹乐常用指震音技巧来表现江南美景。

当手指震动慢时(约每秒钟两次以下)所得到的是类似气震音效果。

但它没有气震音那样舒展和内在,又因为它只能在本音的音高以下发音,音强的震动幅度较小,所以实际应用不多。

箫的基本演奏技巧一一赠音和波音赠音是在本音结束时,迅速轻快地带出一个装饰性的、时值极短的音,由演奏者根据乐曲的感情、风格适当运用。

赠音与倚音相反,在本音结束时,迅速轻快地带出一个装饰性的、时值极短的音。

赠音没有专用符号,在练习曲中,我们把赠音用较小的音符标在本音后面,并用连线与本音连接起来;也有将赠音的偏旁部首“贝”做为赠音的标记。

赠音在本音之上之下都可以,二度、三度、四度、五度都行,一般三度四度比较常用。

赠音由演奏者根据乐曲的感情、风格适当运用。

赠音在江南丝竹(和南派音乐)中应用较广。

赠音的吹奏方法:当本音在结束前的一刹那,立既停止吹奏,同时用手指将赠音带出。

呼气停住的时间一定要准确、果断,这样才能与手指很好的配合。

停早了,赠音做不出来;停晚了,造成赠音时值太长,就不是赠音了。

波音是在吹奏本音时,迅速将本音上方二度音孔开闭,回到本音。

波音有两种:单波音和复波音,复波音在单波音的基础上再次开闭一次音孔。

演奏波音的要求是:手指一定要干净,利落、有弹性。

波音也是演奏中经常用到的装饰音技巧之一。

箫的长音练习(一)练习长音时,先练习没有强弱变化的音。

一个音可以用三种不同的力度练习:( 1 )中强mf;(2)弱p ;(3)最弱ppp。

长音练习方法:(1)练习力度不变的音。

要求:弱起弱收,强起强收,音要直,干净,不能有颤音或杂音。

每一音换一次气,开始练习时可能吹不到八拍,以后逐渐延长时值,要超过八拍。

所以,练习长音时,包括渐强渐弱的练习,可以不管拍子,以自己一口气所能控制的最长时值为准。

通过此项练习,达到能够掌握腹式呼吸技巧。

(2)练习由弱渐强的长音,强收要求:气息要平稳,渐强时注意口风及风门的变化。

实际上弱音吹出来后,要保持一段的时值,然后做渐强,达到最强时也要保持一段时值再结束。

要做到音量从小逐渐加大,由弱逐渐加强,千万注意音准,不能越吹越强音越高。

此项练习是为下一项练习做准备,进一步完善腹式呼吸技巧。

(3)练习由弱渐强再渐弱的长音,弱收。

要求:每一次呼吸都要将气吸足,由弱渐强的要求和第二项相同,此项练习主要练习由强渐弱,所以每一个长音的时值,由弱渐强占三分之一,由强渐弱占三分之二。

尤其要注意音准,既不能由弱渐强时越来越高,也不能由强渐弱时越来越低箫的长音练习(二)音的强弱是由口风的粗细决定的。

口风粗,管内空气柱的震幅也较大,发音较强;口风细,管内空气柱的震幅则小,发音也就较弱。

一般来说,口风粗,风门也开得较大,口风细, 风门也随之缩小。

但是低音区的弱音比高音区的弱音风门稍大,而高音区的强音要比低音区的强音风门稍小。

练习由弱渐强的音时,先用小风门,细口风进入,然后逐渐扩大风门,加强口风,但要特别注意音准,不能越吹越强音越高。

练习由弱渐强再渐弱的音时,除了做好上述渐强外,渐弱时逐渐缩小风门,口风由粗逐渐变细,也要注意音准,不能越吹越弱音越低。

吹强弱音时,应努力做到“强不高,弱不低,强不炸,弱不虚”。

吹强音时,口风较粗,要特别防止气速加急。

吹弱音时,口风较细,要特别防止气速减缓。

在保证气速不变的前提下,使口风加粗或收细(气量加大或缩小),才能奏出音高不变,而强弱不同的声音来。

箫本身音量不大,再做渐强渐弱变化是有一定的难度,通过长音练习,可以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如何进行气息变化,而且学会了怎样正确使用风门和口风,同时得到了箫的完美的音色。

长音练习是吹箫的重要的基本功。

箫技巧:高超吹音和泛音高超吹音高超吹音,初学者可能吹不出来。

有两个原因,一是口形不对;二是乐器本身质量不好。

这没有多大关系,因为超高音不常用或者根本不用,这时只是介绍给朋友们,箫也能象笛子一样吹出超高音来。

筒音的第二个八度音和它上面的二度音,这两个音应该能吹出来。

高音5、6两个音符是高超吹音。

这两个音在难度较大乐曲时会经常遇到。

练习这两个音时嘴劲要硬,底气要给足,这种民间说法很贴切,我们应这样理解:嘴要绷住劲,风门开得小一点,口风更集中,丹田将整个气息控制住,高音5、6两个音是不难吹出来的。

箫的泛音泛音指法不常用。

箫的泛音列里五度音最为明亮。

从理论上说,所有音孔都有泛音,但箫所能吹出的泛音只有筒音和一、二、三孔。

实际上G调箫高音5的另一种指法就是1的泛音,以G调箫为例,筒音和一、二、三孔音可吹出五度泛音。

这个筒音不是指的低音5,而是中音区的5。

一、二、三孔也是中音区的6、7和高音区的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