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详勘报告的编写 (2)

合集下载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

浅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摘要】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时建筑地基基础涉及和施工的重要依据。

在保证外业准确可靠,要重视现场编录工作。

对于内室试验的程序和资料的整理要规范,指标统计要有代表性。

图表的制作应全面,涉及的内容应准确且有依据。

文字部分应清晰、明确,不含糊,并作出合理的评价建议。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浅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工程地质勘察的最终成果,是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

由于建筑物用途不同、建筑规模有大有小、地层结构有异、基础形式有别,报告是否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和岩土工程特点,关系到工程设计和建筑施工能否安全可靠、措施得当、经济合理。

所以,不同的工程项目,图通道勘察阶段,报告反映的内容和侧重有所不同;有关规范、规程对报告的编写也有相应的要求。

下面着重谈一谈有关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写工作。

一、野外作业阶段一项勘察的野外任务大体上可以划分为:现场放点、测量、钻探、取样、原位测试、现场地质编录等阶段。

野外作业阶段是取得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所需的第一手资料的重要阶段,一份高质量的勘察报告,必须来自于高质量的第一手原始资料。

由此可知,现场勘察和实验资料的质量好坏,对报告的编写影响极大。

因此,必须认真抓好第一手资料的质量,而钻探工作又是第一手资料的重点。

为此,报告的编写者,必须常到现场掌握有关的勘察情况,最好是参与现场的地质编录工作。

而为了取得一份高质量的第一手原始资料,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钻探、井探、槽探、洞探底原始记录,均应在勘探过程中及时整理及校对,严禁离开现场追记及补记。

2、钻探原始资料的整理应包括以下内容:按岩芯盒的留样校核原始记录;整理岩样、需保存的土样及需送试验室试验的试样,列表登记;绘制野外柱状图或分层表,绘制探井、探槽展示图;必要时应照像或录像。

3、在检查、整理勘探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应结合测绘与调查资料、试验室和原位测试成果,进行岩土分层,确定层及亚层的名称和编号。

勘察报告模板2

勘察报告模板2

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

二○一○年十一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名称:。

工程编号:。

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审定人:审核人:项目负责人:报告编写人:2010.11目录1 前言 (1)1.1工程概况 (1)1.2勘察依据及勘察技术要求 (2)1.3勘察执行有关规程、规范及技术要求 (2)1.4勘察工作 (2)2 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3)2.1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 (3)2.3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6)2.4场区水文地质条件 (8)2.5地震效应 (12)3 地基土岩土工程条件评价 (13)3.1场地岩土层评价 (13)3.2场地稳定性及地基均匀性评价 (14)3.3地基岩土参数及建议值 (14)4 基础方案及评价 (15)4.1基础类型的选择 (15)4.2 基础类型及持力层的选择与评价 (15)5 施工建议、沉(成)桩可行性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评价 (16)6 结论与建议 (17)附表1 前言1.1 工程概况项目名称:。

工程建设单位:。

项目地点:。

建筑组成及规模:2F干警办公楼:长×宽=46.8m×10.2m, 建筑面积:955m22F监舍楼: 长×宽=70.3m×38.4m, 建筑面积:5400m24F武警办公楼:长×宽=46.3m×9.4m, 建筑面积:1740m2结构类型:砌体结构建筑荷载:线荷载120KN/m基础类型:拟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f s,pk≥110KPa场地设计标高:30.00m(本次勘察孔口高程为假设相对高程系统,各孔口高程以场地大门过道边线自设高程引测点D引测,假设其高程为30.00m)基础埋深:-1.00m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建筑物抗震类别: 丙类工程重要性等级: 三级场地复杂程度: 三级地基复杂程度: 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乙级1.2 勘察依据及勘察技术要求本次勘察的依据为建设方提供的规划红线图、勘察任务委托书及勘察合同等。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岩土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对岩土工程勘察所
获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综合研究的结果,是勘察单位向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提供的一份重要文件。

因此,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制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当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编制。

在编制过程中,
应当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规定的相关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的地质和气候等特点,确保报告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其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内容应当全面、详尽。

报告中应当包括勘察范围、
勘察方法、勘察结果等内容,对于勘察中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地下水情况、地基基础条件等情况也应当进行详细描述。

只有将这些内容都充分考虑进去,才能够为后续的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此外,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表述应当清晰、简洁。

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术语和
长篇大论的描述,应当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表述,确保报告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同时,还应当注意报告中的逻辑关系,确保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衔接和连贯性。

最后,在编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时,还应当注重报告的规范性和规范性。

报告
的格式应当符合相关规定,文字应当规范、工整,图表应当清晰、准确。

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报告的专业性和权威性,确保报告能够得到相关单位的认可和采纳。

总的来说,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制标准对于岩土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理都
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编制,确保报告内容的全面、详尽、清晰、简洁,才能够提高报告的质量和可靠性,为岩土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的依据。

详细勘察报告编制

详细勘察报告编制

详勘报告编制内容要求(一)基本要求1、本勘察阶段为详勘,勘察等级为一级,执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为新建池州九华山机场飞行区工程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提供详细的基础资料,并作出分析、评价和建议。

2、查明场区地基的稳定性、地层的类别、厚度及分布、工程力学特性及地下水条件等。

3、提供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各项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和技术参数(应包括地基土承载力参数的确定)。

同时,应补充勘探各土层的最大干容重、最佳含水量以及表层1m厚各土层的天然密实度试验,要求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试验取点可结合钻探取土孔,试验取点数量可适当减少。

4、查明是否存在暗沟(塘)和粉砂土地震液化等不良地质情况,如果有,应查明其位置、范围和深度。

对可能存在的暗沟(塘),宜通过现场调研,同时结合小螺纹钻查明其平面位置、范围、形态、深度以及淤泥、填土性质。

同时,对场区主要明、暗沟(塘)进行编号并绘制其剖面图,其中,明沟(塘)应标注水面高程。

5、说明场区的地震基本烈度及近远震情况。

6、对场区范围可能存在的地下管线管沟进行详细调查,查明各种管线的用途、平面位置、走向、埋深等情况。

7、本次飞行区工程的场地主要构筑物为站坪高杆灯,高杆灯计算参数为:灯杆根部总弯矩478kNm,灯杆总重量4000kg,灯杆根部剪力24kN(均为设计值),如勘察认为需要桩基,则提供相应的桩基设计有关参数。

8、划定机场征地线内的农田区和林区范围,同时对农田区的耕作土厚度及林区树根拔除时(以普通大小树木为标准)所需挖土深度进行确定。

9、要求按机场独立坐标系40mX40m格网基准,对场区原地面进行高程测量(精确到cm)。

高程测量布点详见附图2(AutoCAD电子版)。

(二)勘探孔布置原则1、勘探孔包括钻探取土孔、静力触探孔、标准贯入试验孔、十字板剪切试验孔、地基反应模量试验点、现场CBR试验点。

勘察单位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相关经验,适当增加其它类型勘探孔。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纲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纲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纲(详细勘察)一、文字部分1、概述.工程概况(1)建设、设计及委托单位,工程地址,规划用地面积,场地整平标高,建筑物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拟采用的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

建筑物名称结构类型层数及高度基础形式基础尺寸及柱网间距基础埋深(m)基础底面荷载或柱荷载(KN)地下室或设备基础尺寸(m)容许沉降量及倾斜值(mm、%)其他(2)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等级,地基等级及据此确定的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以及地基基础设计等级,抗震设防类别,场地环境类别。

勘察的目的、任务根据工程特点,已知地质条件,详勘及设计要求,提出主要目的,具体任务,以满足设计、规范及施工图审查要求。

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及资料根据建筑物的性质、特点等资料及建筑、设计等单位提出的勘察要求,选择并列出应遵循的规范、规程等技术标准。

招标文件,已有地质资料等相关资料。

勘察工作简介1.4.1勘察方法、手段总述:根据已有地质资料及建筑物性质选用相适应的勘察手段。

(钻探、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相结合)1.4.1.1钻探说明钻探设备型号,钻探方法,开、终孔直径,循环浆液,岩、土芯样采取率等。

1.4.1.2取样(含取水、土化学分析样)说明取土器型号、标准,取土方法,取土间距,土样等级,包装、贮存及运送防护措施等。

1.4.1.3原位测试(1)标准贯入试验(SPT)说明SPT的目的、贯入设备的型号、规格,试验方法及试验间距等。

(2)重型动探试验(DPT)说明DPT目的,动力触探的型号、规格,试验方法等。

(3)静力触探试验(CPT)说明CPT目的,静探设备型号、规格(微机采集系统、探头编号、探头圆锥锥底截面积、锥角,率定系数,试验方法等。

(4)现场十字板剪切试验(VST)说明VST目的,仪器型号,板头尺寸,率定系数,试验方法。

(5)平板荷载试验说明平板荷载试验目的,设备型号,设备自重,压板尺寸,试验方法(加荷方式,稳定标准,观测仪器等)。

浅谈岩土工程详勘报告的编写

浅谈岩土工程详勘报告的编写
建筑物名称 、层数 、高度 、结构类型 、 荷 载 反映等 ;粉 土叙述 颜色、湿度 、密度 、包含 情况 、变形要求 、拟采用 的地基和基础方案 物 、结构性 、干强度、韧性、摇震反映 、粘 等等 。 粒含量等 ;砂 土叙 述颜色、湿度 、密度 、分 2 . 1 . 2勘察 目的 、任务和技术要求; 选 、磨圆、 矿 物成分、包含物 、 粘粒含量等 ; 2 . 1 . 3岩 土勘察 等级 ;及 其它 必要 的说 碎石 土叙述 颜色、湿度、密度 、平均砾径 、 明; 最大砾 径、充填物 、并估算 ( 平均砾径 、最 3 、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情况 大砾径 、 充填物 ) 所 占的百分 比、 主要岩性 、 3 . 1 勘察依据 、 规范、 勘 察纲 要、 任务 书 颗粒骨架风化程度等 ; 岩层叙述颜色、 湿度 、 等: 矿物成分 、 结构 、 构造 、 节理裂隙发育情况 、 3 - 2钻孔的布置和勘察方法 ; 风化 程度、岩心完整程度 ;裂隙 的发育情况
・ 3 9 6・
学术论坛
浅谈岩土工程详报告的编写
张 伟
( 辽 宁工程勘察设计 院 ,辽 宁 ,锦州 ,1 2 1 0 0 0 )
【 摘 要】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建筑物 3 . 2 . 1 钻孔平面布置方式和数量 、间距 、 地基基础设计和施 工的重要依据 。在保证外 深度 ; 业和 实验 资料准确 可靠的基础上 ,文 字报告 3 . 2 . 2说 明测量 、 勘探 、 取样 、原位测试、 和有 关图表应按合理的程序编制 。要重视现 土工室 内实验等 的工 艺和方 法。施工设备型 场编 录、原位测试和 实验 资料检查校核 ,使 号 、数量 、钻进方法 ; 之相 互吻合 ,相 互印证 。报告 内容 齐全,重 3 - 2 - 3 勘察 工作 日期及工作量 ; 点 突出,正确评价 建筑场地条件 、地基岩 土 4 、场 地条件 条件和特殊 问题 。为设计部 门和施 工部 门提 说明自 然地 理、交通 、水文、气象、地 供合理适 用的建议 。下面着重谈 一谈 有关工 形地貌 、地质构造 、地层结构和岩性特征 。 业 与 民用 建筑 的岩土 工程勘 察报 告 编写 工 地 形地貌 决定 了一个建筑 工地 的场 地 作 ,且侧重 于详细勘察阶段。 条件和地基岩 土条件 。包括勘察场地的地貌 【 关键词 】 岩 土工程勘察 ; 报告; 图表 ; 部位 、主要形态、次一级地貌单元划分 、场 编 制程 序 地 平整程度 、相 对高差、勘察场地及其周 围 有无滑坡 、崩塌 、塌陷、冲沟、地裂缝等不 1 、报告的编制程序 良地质现 象 。主要 阐述 的 内容 是 :地 层( 岩 在完成现场 放点、钻探 、取样、原位测 石) 、 岩性、 厚度 、 勘察场地所在 的构造部位 ; 试 、测量 、现场 土层描述 和土样 的土工室内 处于山区丘陵的场地岩层中节理、裂隙发育 测试等工作后,即转入 内业资料整理和勘察 情况和 风化、破碎程度 处于平原勘察场地 , 报 告的编 写工作 。 应划分第四系的成因类型 ,论述其分布埋藏 编制程序 : 条件、土层性质和厚度变化 。如果地质地貌 1 . 1外业和实验 资料的汇集 、检 查和统 条件较复杂,或不 良地质现象发育 ,报 告中 计 。编制测量成果表、勘察工作量统计表、 应附地质地貌图或不 良地质现象分布图。 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5 、场地岩土分层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1 . 2 土 工试 验 成 果 校 正 现 场 土 层 描 述 。 5 . 1 分层原则 : 土层按地质 时代 、 成因类 例 :野外定名为粘土 的,实验 出来 的塑性指 型 、岩性 、状态和物理力 学性质 划分;岩层 数却< 1 7 : 野外 定名 为细砂 的, 实验资料为 中 按岩性 、风化程度 、物理力 学性 质划分。厚 砂, 其0 . 2 5 ~O . 5 mm颗粒含量百分比达 5 O % 度小 、分布局限的可作夹层处理, 厚度小而反 以上 ;野外定 为淤泥或淤泥质土 的,实验 出 复 出现可作互层处理 。 的孔隙 比却< 1 ; 此类 矛盾是 由于定名不准确 , 5 . 2分 层 编 号 方 法 应修 改校 正,使野外对岩土 的定名与 实验数 5 . 2 . 1 , 从上 至下连 续 编号 ,即① 、② 、 据相吻合 。 ③ ……层 。适用于地层简单 的场地 。 1 . 3 按地质年代 、成因类 型、岩性、状 5 . 2 . 2 在分层 太多而有 的层位 分布 不连 态 、风化程度 、物理 力学特征 来综合考虑 , 续 时, 土层 、 岩层分别连续编号, 如土层 I 1 、 正确地划 分每 一个单元 的岩土层 。进行分层 I 一 2 、 I. 3 … … ,岩 层 I 1 . 1 、I I . 2 、I I 一 3 ……, 试验 资料 的数理统计 ,查算各 土层承载 力。 总之 ,地基岩 土分层编号、编排方法应根据 岩 土 的 工 程 力 学 性质 是 根据 原 位测 试 和 土 工 勘察 的实际情况, 以简单 明了,叙述方便 为 室 内试 验 资料 的 数 理 统 计值 及 地 区 经 验综 合 原则 。 判定。 5 - 3分层叙述内容 ,对每一层岩 土, 要叙 1 . 4 绘制工程地质剖面 图 述如下的内容。 t 1 . 5编 写文字报告 5 _ 3 . 1分布情况 :通 常有“ 普 遍” 、“ 较普 遍” 、“ 广泛” 、“ 较广泛” 、“ 局限” 、“ 仅见于” 2 、文字报告 的编制原则 详细勘察阶段的文字报告应有明确的工 等 用 语 。 程针对性 。应按 《 岩土工程 勘察规 范》 5 - 3 . 2 埋藏条件:包括层顶埋藏深度 、标 ( G B 5 ( 1 0 2 [ 一 2 ( 1 0 1 )l 4 3节 的要求执行 。 高、厚度。 工程概况 5 . 3 . 3 岩性和状态 : 粘 性土叙 述颜 色、塑 2 . 1 . 1勘察任务的委托和承接 单位 ;拟建 性 、包含物 、结构 性、干 强度、韧性、摇震

地质勘察报告 (2)

地质勘察报告 (2)

..1、前言1.1 工程概况拟建丰沃·悦湖城项目位于太原市金胜镇西寨村,东临新晋祠路,南接健康北街。

该项目分东区场地和西区场地两部分,此次勘察由西区1#~6#住宅楼、14#、15#商业楼、幼儿园及地下车库和东区2#~4#住宅楼、12#、13#、15#商业楼组成(详见丰沃·悦湖城项目建筑规划总平图);各拟建建筑概况详见表1.建筑物规模及特征表表1注:基底压力为预估值;设计单位: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建设单位:山西丰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受建设单位委托,我公司对拟建场地进行工程地质一次详勘。

本次勘察外业工作于二O一三年八月二十八日至二O一三年十二月十五日进行,室内土工试验由我单位土工试验室(于二O一三年十二月十一日完成),内业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写于二O一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完成。

1.2 勘察目的及要求根据甲方所提供的建筑总平面图(1:1000)及《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其勘察目的与要求如下:1.2.1 查明建筑场地范围内地基土的类型、分布范围、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

1.2.2 查明场区地下水埋藏条件,水位季节性变化幅度,判定地下水及地下水位以上地基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提出经济、合理的降水方案。

1.2.3 查明场地内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评价与整治的方案建议。

1.2.4 判定饱和砂土与粉土的地震液化情况,对建筑场地类别进行判定,并提供抗震设计有关参数。

1.2.5 论证天然地基方案的可行性,对持力层的选择、基础埋深等提出合理建议。

提出合理建议。

1.2.6 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建议,提供有关变形计算的参数;对可供采用的其他地基基础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分析,对各种地基处理方案的可行性、施工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地基处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1.2.7 提供基坑开挖边坡稳定计算和支护结构设计所需岩土参数,建议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岩土工程勘察成果的主要成果之一,它是勘察单位向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提供的一种专业技术文件。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将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的一般要求、报告的组成部分、报告的编制程序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的一般要求。

1. 报告应当真实、准确地反映勘察的真实情况和勘察成果,不得夸大和虚假。

2. 报告应当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不得违反相关规定。

3. 报告应当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较强的可读性,不得存在技术错误和语言表达不清的情况。

4. 报告应当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不得存在无法执行和无法实施的情况。

二、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组成部分。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封面、扉页、目录、主体部分、附录和参考文献等。

其中,主体部分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核心部分,包括项目概况、勘察范围、勘察方法、勘察结果、分析与评价、建议等内容。

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制程序。

1. 勘察前的准备工作,明确勘察的目的和任务,确定勘察的范围和内容,制定勘察方案和计划,确定勘察的方法和技术路线等。

2. 勘察过程中的实施工作,按照勘察方案和计划进行勘察工作,采集勘察资料和样品,进行实地勘察和实验分析等。

3. 编制报告的工作,整理和分析勘察资料,撰写报告的各个部分,组织报告的编排和排版等。

4. 报告的审核和审定工作,对编制完成的报告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审定,确保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总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制标准是规范和指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的重要依据,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编制,才能保证报告的质量和可靠性。

希望相关单位和人员能够重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制工作,确保报告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土工程详勘报告的编写
重要依据。

在保证外业和实验资料准确可靠的基础上,文字报告和有关图表应按合理的程序编制。

要重视现场编录、原位测试和实验资料检查校核,使之相互吻合,相互印证。

报告内容齐全,重点突出,正确评价建筑场地条件、地基岩土条件和特殊问题。

为设计部门和施工部门提供合理适用的建议。

下面着重谈一谈有关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工作,且侧重于详细勘察阶段。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图表编制程序
1 报告的编制程序
在完成现场放点、钻探、取样、原位测试、测量、现场土层描述和土样的土工室内测试等工作后,即转入内业资料整理和勘察报告的编写工作。

编制程序:
1.1 外业和实验资料的汇集、检查和统计。

编制测量成果表、勘察工作量统计表、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1.2 土工试验成果校正现场土层描述。

例:野外定名为粘土的,实验出来的塑性指数却17;野外定名为细砂的,实验资料为中砂,其0.25~0.5mm颗粒含量百分比达50%以上;野外定为淤泥或淤泥质土的,实验出的孔隙比却1;此类矛盾是由于定名不准确,应修改校正,使野外对岩土的定名与实验数据相吻合。

1.3 按地质年代、成因类型、岩性、状态、风化程度、物理力学特征来
综合考虑,正确地划分每一个单元的岩土层。

进行分层试验资料的数理统计,查算各土层承载力。

岩土的工程力学性质是根据原位测试和土工室内试验资料的数理统计值及地区经验综合判定。

1.4 绘制工程地质剖面图
1.5 编写文字报告
2 文字报告的编制原则
详细勘察阶段的文字报告应有明确的工程针对性。

应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4.3节的要求执行。

工程概况
2.1.1勘察任务的委托和承接单位;拟建建筑物名称、层数、高度、结构类型、荷载情况、变形要求、拟采用的地基和基础方案等等。

2.1.2勘察目的、任务和技术要求;
2.1.3岩土勘察等级;及其它必要的说明;
3 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情况
3.1勘察依据、规范、勘察纲要、任务书等;
3.2钻孔的布置和勘察方法;
3.2.1钻孔平面布置方式和数量、间距、深度;
3.2.2说明测量、勘探、取样、原位测试、土工室内实验等的工艺和方法。

施工设备型号、数量、钻进方法;
3.2.3勘察工作日期及工作量;
4 场地条件
说明自然地理、交通、水文、气象、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和
岩性特征。

地形地貌决定了一个建筑工地的场地条件和地基岩土条件。

包括勘察场地的地貌部位、主要形态、次一级地貌单元划分、场地平整程度、相对高差、勘察场地及其周围有无滑坡、崩塌、塌陷、冲沟、地裂缝等不良地质现象。

主要阐述的内容是:地层(岩石)、岩性、厚度、勘察场地所在的构造部位;处于山区丘陵的场地岩层中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和风化、破碎程度。

处于平原勘察场地,应划分第四系的成因类型,论述其分布埋藏条件、土层性质和厚度变化。

如果地质地貌条件较复杂,或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报告中应附地质地貌图或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图。

5 场地岩土分层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5.1分层原则:土层按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性、状态和物理力学性质划分;岩层按岩性、风化程度、物理力学性质划分。

厚度小、分布局限的可作夹层处理,厚度小而反复出现可作互层处理。

5.2分层编号方法
5.2.1,从上至下连续编号,即①、②、③层。

适用于地层简单的场地。

5.2.2在分层太多而有的层位分布不连续时,土层、岩层分别连续编号,如土层Ⅰ-1、Ⅰ-2、Ⅰ-3,岩层Ⅱ-1、Ⅱ-2、Ⅱ-3,总之,地基岩土分层编号、编排方法应根据勘察的实际情况,以简单明了,叙述方便为原则。

5.3分层叙述内容,对每一层岩土,要叙述如下的内容。

5.3.1分布情况:通常有普遍、较普遍、广泛、较广泛、局限、仅见于等用语。

5.3.2埋藏条件:包括层顶埋藏深度、标高、厚度。

5.3.3岩性和状态:粘性土叙述颜色、塑性、包含物、结构性、干强度、韧性、摇震反映等;粉土叙述颜色、湿度、密度、包含物、结构性、干强度、韧性、摇震反映、粘粒含量等;砂土叙述颜色、湿度、密度、分选、磨圆、矿物成分、包含物、粘粒含量等;碎石土叙述颜色、湿度、密度、平均砾径、最大砾径、充填物、并估算(平均砾径、最大砾径、充填物)所占的百分比、主要岩性、颗粒骨架风化程度等;岩层叙述颜色、湿度、矿物成分、结构、构造、节理裂隙发育情况、风化程度、岩心完整程度;裂隙的发育情况及产状、岩芯的完整程度、质量等级。

6 地下水情况
地下水是决定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重要因素。

报告中必须论及含水层分布状况、埋深、岩性、厚度。

初见及静止水位、地下水流向、变幅、补给、排泄方式、含水层与附近地表水体的水力联系,以及地下水对混凝土等接触材料的侵蚀性等。

根据水质分析资料判定。

应列出据以判定的主要水质指标,即pH、HCO3-、SO42-、侵蚀CO2的分析结果。

7场地稳定性
场地稳定性评价主要是选址和初勘阶段的任务。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7.1场地所处的地质构造部位,有无活动断层及破碎带通过。

7.2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特征周期及动峰值加速度。

7.3场地土的类型和场地类别。

7.4对场地土进行地震液化判别、划分液化等级、对场地与地基的抗震措施提出建议。

7.5地质构造及不良地质作用对场地的影响,防止
措施。

7.6各种特殊性岩土(如填土、软土、湿陷性土)对场地稳定性的评价。

7.7场地地基土的均匀性评价。

7.8地下水对基础有无不良影响。

8 结论与建议
结论是勘察报告的精华,是简明扼要的评价和建议。

一般包括以下几点:8.1对场地条件和地基岩土条件进行综合性的岩土工程评价。

土的标准冻深和最大冻深。

8.2地下水对基础施工的影响和防护措施,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8.3选择持力层,建议基础形式、埋深。

若采用桩基础,应建议桩型、桩径、桩长、桩周土摩擦力和桩端土承载力标准值。

8.4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特征周期及动峰值加速度。

设计地震分组、设计基本加速度、设计特征周期。

8.5基础施工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8.6由于工程建设可能引起的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问题的预测、监控及预防措施的建议。

8.7运用本报告应注意的问题和今后尚需进行的岩土工程工作等。

由于场地和地基岩土的差异、建筑类型的不同和勘察精度的高低,不同项目的勘察报告反映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总之,要根据勘察项目的实际情况,尽量做到报告内容齐全、重点突出、条理通顺、文字简练、论据充实、结论明确、简明扼要、合理适用。

9 图表编制要点
9.1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主要图件
9.1.1勘探点(钻孔)平面位置图。

表示的主要内容:
9.1.1.1建筑平面轮廓、钻孔类别、编号、深度和孔口标高;应区分出技术孔、鉴别孔、取样孔、高程施测点等。

9.1.1.2剖面线和编号:剖面线应沿建筑周边,中轴线、柱列线、建筑群布设;应布设纵横剖面线。

9.2工程地质剖面图
此图是作为地基基础设计的主要图件。

剖面线的布设要恰当、场地各层岩土分层要正确,尤其是透镜体层、岩性渐变线的勾连要合理。

剖面各孔柱,应标明分层深度、钻孔孔深及孔口高程,以及岩土取样位置及原位测试位置和相关数据(如标贯锤击数、分层承载力建议值)。

9.3主要成果表
9.3.1地层统计表。

9.3.2勘探点一览表。

9.3.3标准贯入试验成果表。

9.3.4动力触探原位测试成果表。

9.3.5物理力学数理统计表。

9.3.6桩基础桩周摩擦力、桩端土承载力。

9.3.7土工室内试验成果表。

按岩、土分别分层,按孔号、样号顺序编制。

每一分层之后列出统计值,如区间值、一般值、平均值、最大平均值、最小平均值,并查算分层承
载力标准值。

10 附件
10.1勘察委托书
10.2勘察纲要
10.3特殊地质条件说明
小结:努力提高报告的编写能力
要具备扎实的工程地质学理论基础,主要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土力学、工程动力地质学、工程地质勘察熟悉和掌握有关的规范规程和地区地质特征。

最重要的是要保证第一手资料的质量。

一份高质量的勘察报告,必须来自于高质量的第一手原始资料。

现场勘察和实验资料的质量好坏,对报告的编写影响极大。

因此,报告的编写者,必须常到现场掌握有关的勘察情况,最好是参与现场的地质编录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