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社会学

劳动社会学
劳动社会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劳动社会学概述

一、劳动社会学的产生条件

劳动社会学始于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管理学家对劳动现象与劳动问题的研究。

英国的查尔斯·布思,1889-1891年间出版了《伦敦人民的生活和劳动》;

美国学者凡勃伦1904年出版了《企业论》一书。

1959年,法国学者乔·弗里德曼和彼·纳维利首次使用“劳动社会学”一词,并创办了《劳动社会学》杂志……

(一)总体而言,涉及两种需求

一是理论需求:工业化与后工业社会的复杂性提出许多需要解释的理论问题;

二是实践需求:工业社会与传统社会的巨大差别以及由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二)具体而言,包括四种因素

1、社会因素:

劳动过程与劳动领域内的劳动问题及衍生的大量社会问题,如剥削、异化、劳动环境恶劣、劳资冲突、生产效率低下、全球化的影响等。

2、政治因素:

反映着劳动过程中权力运作,各种利益群体的相互关系及其可能采取的社会行动状况如阶级对立与利益冲突等。

现代政府加大关注力度,摆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力图塑造一种政府、企业和工会之间的利益平衡机制。

种种政治需求是导致劳动社会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核心动力。

3、经济因素:

围绕着企业的生产、生产资料使用、产品/收益的分配、劳动者就业、失业与贫困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理性解释;促成了当前的人力资本理论、社会网络理论、信任等问题的研究。

4、价值—学术因素:

劳动问题展示了社会的不平等和制度的不公正,促使研究者、制度化的教研机构、专业团体等开展研究。

二、劳动社会学的涵义

劳动社会学是一门用社会学理论体系和方法对劳动者的社会劳动活动的结构、功能及其运行规律进行研究的分支社会学。

三、几个相关概念及其理解

(一)什么是劳动

“劳动”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也是大家最熟悉的词汇之一。

5、美国学者奥斯汀:

在其1996年出版的《劳动社会学:概念与案例》一书中,将劳动(work)定义为一系列从事与有酬职业有关的活动。

7、教材:林勇的观点

劳动是指人类围绕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活动。自觉性、目的性和创造性是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

劳动是人类最重要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作为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活动,劳动同时创造了财富。

(二)与劳动相关的几个概念

1、劳动者

(1)广义上的劳动者——指一切具有劳动能力、并从事一定社会生产劳动的人。

(2)劳动社会学亦即狭义上的劳动者——所谓劳动者,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分工体系下,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处于一定的劳动岗位,遵循一定的劳动规范,有目的地、相对持续地从事或向他人提供有价值物品与服务活动的社会人。

2、工作——是劳动的另一个层面,是人类通过劳动分工而进行的、有组织的、以获得劳动报酬为目的的生产活动。这一概念表明,广义上的劳动变成了狭义的有筹有偿劳动,变成了在一个特定组织中从事的劳动,即雇佣关系和经济交换关系建立后的劳动。

3、职业——是指在业人口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种类。一般认为,职业是劳动专门化和劳动分工的结果,表明了劳动者在劳动组织中的专业化程度。

四、劳动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二)姚裕群/林勇教材的观点

1、劳动社会学基本理论

2、劳动者

3、产业关系/劳动的社会关系

4、劳动过程

5、劳动的社会结构

6、劳动组织方式/劳动组织及其方式

7、社会变迁中的劳动/劳动与社会变迁

五、劳动社会学的特点

第一,是一门应用社会学。直接涉及各种生产组织以及各种类型的劳动政策,其研究结果可以直接用于社会实践。

第二,以“人”为中心。承认人的价值,非常关注弱势群体,为促进人的解放服务。

第三,跨学科发展。

第四,与社会变迁紧密联系,把社会发展作为劳动发展的核心。

第五,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批判色彩。

第二章劳动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心理

第一节劳动的社会关系

一、市场体制的四个运行主体(要素)

1、直接进行经济运作的主体——企业;

2、进行社会运作或者经济资源宏观配置的主体——国家;

3、对企业的运作进行调节的无形主体——市场;

4、作为市场参与者的劳动者——劳动者。

二、市场体制下的运行主体间的六种关系

1、国家调控市场

(1)国家运用经济杠杆(如税收、银行利率、信贷等)、法律、法规、经济政策、自身经济实力(国有企业)和一系列的经济组织(如商会)、行政机构(如工商、税务等部门),对市场运行进行引导、控制、服务、监督,以调节宏观经济的运行。

(2)国家对劳动要素配置的基本原则、方向作出规定和指导,从根本上决定了劳动市场的格局。

(3)国家对市场体制中劳动要素的运作活动制定规则,如就业资格、雇佣制度(如订立合同)、最低工资、职业介绍管理规定等。

(4)国家直接从事基础即低层次劳动市场的运作,即政府举办公益性劳动力市场机构,从事免费的就业福;

(5)市场对国家也有一定影响。一个社会的市场(总体状况等)发展水平,制约着国家的经济政策与劳动政策,也对国家的机构设置和工作内容有着一定的要求和影响。

2、市场引导企业

(1)企业作为经济单位,它的收益取决于市场。

(2)企业的行为总目标,是在市场上寻求利益最大化。

(3)在健全的经济体制下,企业的择员行为是由市场直接引导的。

(4)企业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对市场有这一定的影响。

3、国家对企业

(1)理想的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是“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到企业”,即国家不直接管理企业。

(2)在理想的市场经济状态下,国家主管经济政策、产业发展方向、宏观总供求、经济环境、发展战略,并直接灌少量最关键部门和企业。

(3)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市场的主体,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作者。

4、国家对劳动者

(1)国家要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存权,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保证经济活动人口(有就业要求的人)就业的实现。

(2)国家通过法律和社会管理活动,达到平等的社会目标。

(3)国家通过经济体制的选择、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运用,特别是工资政策和福利政策,刺激和调动劳动者的工作动力与积极性、创作性。

(4)劳动者对国家而言,是纳税人,以成为法理意义上的国家主人。

5、市场与劳动者

(1)市场体制要求求职者个人素质与观念的提高。

(2)劳动力市场是有着分层的,一般劳工处于相对不利的、由雇用单位“买方垄断”的地位。

(3)健全的劳动力市场是公开、平等、全面、高效的市场。

(4)劳动者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一个主体要素,对劳动力市场的设置、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有着具体的要求。

6、企业与劳动者

(1)企业与劳动者双方之间存在着平等关系。

(2)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具有法律关系。

(3)企业对劳动者负责。

(4)劳动者对所从业的企业负责。

三、劳动社会关系中的三方性结构

(一)三方性结构的主要构成

劳动者雇主

政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具有权威性的公共管理机构,扮演劳动者和雇佣者双方之间的“中间人”/协调人,从根本上解决双方互相矛盾又互相依存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和体制问题。此外,政府还在劳动政策制定、劳动标准制定、最低工资、劳动者社会保障等方面,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进行一系列管理。

(二)三方性结构的要素

所谓劳动社会关系中的三方性结构,是指在制定劳动法规、调整劳动关系、处理劳动争议过程中,政府、雇主和雇员代表共同参与决定,相互影响和制衡。

在现代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这一结构包括三方面的要素:

1、制定最低劳动标准:订立工资、劳动时间等基本劳动条件的标准,劳动条件不得低于所规定的标准。

2、最低生活的保障:包括国家救济、免费医疗等社会保障功能,使在经济上不能独立的人也能得到最低生活的保障;完善各种社会条件,使他们的生存不受威胁。

3、对工会组织在法律上的承认:工会有权参加关于劳动条件等方面问题的决策,同时对企业雇用职工、遵守最低劳动条件等方面,起实际的监督作用。

(三)三方性原则

——是指在社会劳动关系方面,实行劳工、雇主和政府三方面参与和进行协调的原则,这是有效地保障劳动者权益的体制性手段。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三方人员共同组成。

第二节劳动的社会结构

一、劳动的产业结构

(一)产业结构的涵义

——是指各个产业的劳动者占劳动者总体的比例。

——是指在国民经济总体中各个不同产业的产值占产值总体的比例。

(二)社会经济结构中的产业结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三次产业分类法”。主要指:

第一产业——主要是指广义的农业,从自然界取得产品的产业,从事初级产品和原始资料的生产,满足人们的消费,并为第二产业的一些行业提供原材料,居基础地位。

第二产业——是指广义的工业,对农业等初级产品和原始物质资料进行加工,为社会提供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产品的各种制造业。第二产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的反映。也反映着该国家或地区人民的富裕程度。

第三产业——是指那些在国民经济中担当完成流通、提供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的各项活动。可分为四个类别:为流通服务的部门;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服务的部门;为社会公共管理服务的部门。

第二个层次:16个部门。依次为:

属于第一产业的:农林牧渔业;

属于第二产业的: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地质勘查与水利管理业;

属于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与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服务技术服务事业;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其他行业。

第三个层次:行业分类。

所谓的行业,是在社会劳动者从事社会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社会分工的集团概念,每一集团都具有特定的劳动对象、特定的劳动方式,为社会提供特定的劳动产品或劳动服务,因而具有特定的社会职能和社会地位。

行业的构成有两个基本的要点:一是行业属于社会劳动者的集团概念,它指的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集合起来的一批劳动者;二是每一个行业都有同一类型的经济活动,它们生产同一类型的产品,提供同一类型的服务,创造基本相同的使用价值。

二、产业结构变迁的一般规律与趋势

英克尔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现代化的10条一般标准中提出了一个现代化的国家的指标与标准,例如:

指标现代化标准

服务部门产值比重≥45

非农就业人员比重≥70

识字、有文化人口比重≥80

城市人口比重>50

农业产值比重≤25

劳动力人口首先由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然后由第一、第二产业流向第三产业——由“倒三角形”向“正三角形”转变。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第一产业即农业劳动者的比例很高,而第三产业劳动者的比重很低。

二、劳动的职业结构

(一)什么是职业

美国学者瑟尔茨——职业是一个人所从事的为了使个人收入不断取得而连续地从事的具有市场价值的特殊活动,这种活动决定着从事该活动者的社会地位。职业范畴的主要条件是技术性、经济性和社会性。

日本学者保谷六郎——职业是有劳动能力的人为了生活所得而发挥个人能力而向社会做贡献的连续活动的场所和工作。他认为职业有五个特性:经济性、技术性、社会性、伦理性、连续性。

职业是劳动者为了生活所得而发挥个人能力,在社会分工体系中从事的相对稳定的、有报酬的、专门类别的工作,以及由此而获得的一种特定的劳动角色。职业成为一个人最基本的符号和最重要的特征。

职业与行业之间的关系:1、都是社会分工的产物;2、分工层次不同;3、内涵不同;4、发展趋势不同;5、学科类属不同;6、相互交叉。

二、职业的特点

1、同一性。

2、差异性。

3、层次性。

4、基础性。

5、广泛性。

三、职业的功能

(一)职业的个人功能

1、经济性。

2、工具性。

3、社会性。

4、职业是一个人获得非经济收入的主要通道。

5、职业生活使个人进入一种社会情境,从而使个人在社会关系网络中担当一定的角色。(二)职业的社会功能

1、职业的社会分层功能;

2、职业的社会整合功能。

四、职业分类

(一)职业分类的原则

1、同一性;

2、标准性;

3、多级性;

4、现实性。

(二)职业分类的方法

第一,职业标准编码法。——大类、中类、小类、细类

200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把职业分为四个层次,包括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

所谓细类,即通常所说的职业。内容包括职业编码、职业名称、职业概述、职业定义、职业内容描述,以及属于本职业的工种的名称和编码。

其中,八大类是指:1、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2、专业技术人员;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4、商业、服务业人员;5、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6、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7、军人;8、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

第二,社会地位分类法

是指按照社会地位或者社会阶层进行的职业划分。

陆学艺: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

商业服务业人员、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农民工等。

五、职业结构与社会发展

(一)职业结构的变迁

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社会劳动分工越来越细,新职业产生,一些旧的职业逐渐消失;另一方面,各种职业的劳动者的比例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二)职业结构变化的总趋势

体力性的、非技术性职业的劳动者所占比重不断减少,而脑力性的、技术性职业的劳动者所占的比重不断加大。

第三节劳动的环境与社会心理结构

一、劳动的环境

(一)人机系统——物质环境

1、构成要素:包括机械、设备、环境、信息和人等。

2、人机关系:作为劳动者的人与机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共存的有机整体。

3、如何理解劳动环境中的人?

人不仅以自己的存在和实践活动影响并改造周围的环境,人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周围环境(包含自然—物理环境和社会—组织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一个人在从事劳动时的工作效率、安全感和心理适应性均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生产情景中表现出下列三种特性:

(1)主观性;(2)适宜性;(3)复杂性。

(二)人与工作

1、工作疲劳

这是指劳动者在操作过程中,由于连续性工作而不断消耗能量,产生机体内生理、心理变化而引起工作能力下降的一种现象。

可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两类。其中,生理疲劳因生产的原因又分为全身性的和局部性的疲劳。心理疲劳是指由于劳动者心理状态的变化而引起的工作能力下降的现象。

疲劳是人体所具备的一种保护性机制,疲劳与休息构成了消耗与恢复互相交替的机体正常活动;两者的多次反复,则提高了劳动者的工作能力与耐久力。

2、单调作业的影响

在现代企业里,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过程日益复杂,劳动分工越来越精细。表现为:一方面,在生产流水线上工作的人多了,成年累月地进行着几个简单的、重复性的操作;另一方面,自动化机器、仪表、计算机等进入生产过程,使得人们变成了“看管者”。

单调的工作给人们精神上带来了新的烦恼,不仅影响了工作热情,而且还会造成心理障碍。其影响有二:

(1)心理饱和现象

心理饱和现象是一种受到个体的主观因素和工作本身的客观因素,以及二者相互作用所影响的复杂现象。是指劳动者长期从事单调、重复的生产活动,心理活动的能力逐渐降低,最后感到筋疲力尽,达到无法继续维持作业的状态。

(2)不完整任务所产生的心理影响

专业分工变得越来越精细的时候,往往把制造一种产品分割为若干部件,每个部件有由若干部门和若干个人分别共同完成。个人被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看不到直接结果,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满足不了成就的需要,从而产生各种消极的心理状态。

(三)劳动中的人际关系

这是指基于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所形成的心理上的关系和距离,它反映着交往的双方需要满足的程度。

不同的人际关系状况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其中,非良性的人际关系会对心理健康造成危害。

(四)社会文化环境与人

社会文化环境是劳动得以进行的社会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分为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

作为劳动者,每个人都会受到社会文化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具体说来,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外在环境的变化或社会转型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压力。表现在:

(1)劳动方式的变化所带来的压力。

(2)分配方式的变化带来的压力。

(3)人际关系的变化带来的压力。

(4)生活方式的变化带来的压力。

2、如何有效地按照人的心理适应度的规律来进行改革?

(1)鼓励直接参与改革,以形成强烈的认同感;

(2)承认人对压力有一个心理适应过程;

(3)重视和加强改革中的信息反馈,减少不必要的挫折;

(4)给职工以心理上的安全感;

(5)重视社会环境对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影响。

二、劳动的社会心理

(一)个人的需要与激励

1、所谓需要,是指人缺乏某种东西时产生的一种状态,是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需要是人的能动性的源泉和动力。

克莱顿·爱尔德认为人有三种核心需要,即生存、相互关系和成长。

麦克莱兰德认为人主要有三种需要,分别是: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合群需要。

2、所谓激励,就是通过努力来实现目标的意愿,是以能够满足个体某些需要为条件的。

罗姆考察人们的努力行为与其所获得的最终奖酬之间的因果关系,认为当人们有需要,又有达到目标的可能时,积极性才会提高。

(二)公平心理

亚当斯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对职工心理的影响。支出:职工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报酬绝对值的影响,还受其报酬相对值的影响。每个人会不自觉地把自己与他人的付出和报酬进行社会性比较,也会把自己现在与过去的付出和报酬进行个人历史的比较。当某人发现自己与他人的收支比例不等,或自己的现在与过去的收支比例不等时,就会产生不公平感,满腔怨气。

第三章劳动者及其社会化

第一节劳动者及其素质

一、劳动者界定

1、美国学者奥斯汀在其1996年出版的《劳动社会学:概念与案例》一书中,将劳动者定义为一系列从事与有酬职业有关活动的人。

2、英国学者肯特——建构主义

一个人从事什么样的活动可以被界定为劳动者,并不取决于活动本身,而取决于人们从什么样的角度来看待这种活动。人们对某一事物与现象的界定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意义与社会利益,对现象的界定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也是一种权力的分布。

3、教材中的界定:

所谓劳动者,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分工体系下,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处于一定的劳动岗位,遵循一定的劳动规范,有目的地、相对持续地从事或向他人提供有价值物品与服务活动的社会人。具体说来,涉及以下内容:

(1)在一定的社会分工体系下;(2)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3)处于一定的劳动岗位;(4)遵循一定的劳动规范;(5)相对持续地从事或向他人提供有价值物品与服务活动;(6)社会人。

二、如何理解作为社会人的劳动者

(一)劳动者的能力

能力反映了个体在某一工作中完成各种任务的可能性,并决定着人的工作效率。

一个人的总体能力可分为心理能力和体质能力。

劳动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能力,是人在劳动中所运用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二)劳动者的人格

人格是个体所具有的反应方式和与他人交往方式的总和。

一个成人的人格是由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因素组成的,同时还受到情境条件的影响。重要的人格特质有自尊、自我监控等。

(三)劳动者的知觉

作为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知觉与感觉一起,被称为感知活动。

知觉对个人的决策行为有直接影响。

知觉偏差表现为:晕轮效应、第一印象、刻板印象、投射效应、近因效应等。

(四)劳动者的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度

1、价值观代表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判断和评价。它是了解劳动者的态度和动机的基础,也影响人的工作态度和行为。

2、态度是指人们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对人对事的看法、想法、情绪以及心理反应倾向等。它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因素组成。

3、工作满意度是指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的一般态度。一个人满意度的高低,决定了他对工作所持态度的积极与否。

三、劳动者的素质划分

(一)自然素质:主要指劳动者的体力强弱、健康水平、智力的正常与否的状况等。具体包括:

1、体力。构成体力的基本要素有五个方面: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

不同的劳动者有着不同的体力状况,而不同的生产条件和劳动岗位对劳动者的体力要求也各不相同。了解和把握劳动者的体力状况,有助于劳动者潜能的充分开发和利用。同时,健全的良好的体力是智力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合理的、适度的体力劳动可以改善劳动者的素质,提高体力各要素的水平;反之会造成损害。

2、智力。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构成智力的基本要素有: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和判断力。

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受到下列三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先天素质;二是社会历史文化遗产和教育的影响;三是个人的努力程度。

(二)社会素质:主要是指劳动者的文化教育程度以及相应的认识能力、劳动态度和心态(特别是个人现代性的程度)。

1、文化教育程度。这是指劳动者通过正式或非正式途径所获得的知识、技术及经验。

一个国家受教育的人的素质和数量,决定这该国家是繁荣还是衰退。

2、劳动态度。这是指一个人在具有特定价值后,对其工作所采取的一般的对待方式。

劳动态度会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1)个人背景因素,(2)大众传媒因素,(3)个人的价值观,(4)工作类别,(5)工作性质,(6)工作环境因素。

3、劳动者个人的现代性。英克尔斯提出的具有现代性的人所具有的一般特征:

(1)接受新的生活经验并欢迎改革和变迁;

(2)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看法;

(3)有很强的时间观念,且是现在或未来取向;

(4)办事有计划;

(5)具有效能感,认为自己能控制周围的环境;

(6)普遍的信任感,对周围的人、制度和组织给予信任;

(7)尊重他人;

(8)信奉并且愿意遵循“公平待人”的原则,采取事本主义;

(9)相信科学技术;

(10)富有进取心。

四、劳动者的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一)微观社会文化环境

——是指劳动者具体工作场所中的社会文化环境,也就是工作群体文化环境。它是在与劳动者密切相关的技术、操作过程、同事及上下级等各种要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对劳动者的价值观、态度和积极性等有很大影响。

(二)中观社会文化环境

——是指具体的劳动组织或企业的文化环境,主要是组织文化。

对劳动者产生影响的文化环境因素包括:组织的意识形态;组织的制度与规范体系;组织方式;组织的正式与非正式的结构;组织技术。

(三)宏观社会文化环境

——是指一个社会特有的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习俗和社会规范,本质上则是一种社会秩序对劳动者的劳动活动所设置的制度与结构上的约束。

当然,劳动者并不是上述三类环境因素的被动接受者,也是体现者和建构者。

第二节劳动者的社会化及其行为

一、劳动者社会化的涵义与特点

(一)涵义

指的是社会将一个普通社会人转变成一个能够适应一定的社会和时代文化,掌握社会所需要的劳动技能和必要的劳动规范,适应工作环境的文化,从而履行合格的劳动的过程。

劳动者社会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掌握一个职业角色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2、了解工作环境的文化;3、尝试身份的转变,使职业角色内化为个人的价值。

(二)劳动者社会化的特点

1、以初级社会化为基础,但有差别。对一般社会化而言,其目标是使人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过程是不间断的、贯穿一生的,引导者主要是父母、教师、朋友等;而劳动者社会化的目标是使人成为合格的劳动者,过程可能是连续的、也可能是间断的,引导者则主要是师傅、同事、培训者和劳动组织;

2、与组织的行业、职业、劳动岗位、劳动关系、劳动环境等因素关系密切;

3、主要是面向工作、面向具体劳动岗位的社会过程;也只有在工作中,在具体的劳动岗位上,劳动者的社会化才能最终完成。

二、劳动者社会化的过程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预期社会化。这是为正式担任工作角色作准备的阶段,包括心理上的准备和行为上

的准备两个方面。一个人早期对职业的认识,主要受到父母职业、个人年龄、学校教育以及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

二是初始社会化。主要是指职前教育。

三是基础社会化。包括学习和掌握必要的与劳动角色相关的生产知识和技能,也包括适应和学习工作中的亚文化规范并实行心理的转变。

四是继续社会化。这是指由于劳动者的年龄、地位、所处的技术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所引起的劳动职业规范和劳动行为的重新调节与调整。

三、影响劳动者社会化的因素

(一)劳动场所

劳动场所的影响主要是指从事该职业劳动是有关的风险、职业在组织中的位置及从事该职业的劳动者的多样性对其社会化的影响,即职业的工作特点、组织类型与劳动者的社会构成状况会影响劳动者的社会化过程。例如女性的角色压缩化:母亲、富有魅力者、宠物、铁娘子。

(二)社会因素

主要变现在技术进步与职业结构和行业结构的变化等对劳动者的社会化产生很大的影响。包括:1、技术进步的影响,2、职业结构和行业结构的变化等。

四、劳动者行为

(一)定义

劳动者行为是劳动者在有意地建构其劳动世界时所进行的实践活动。

(二)劳动者行为的特点

1、劳动者作为行为主体,具有理解力与创造性,可以对劳动条件与环境施加影响;

2、劳动者的劳动行为是有意义的,劳动社会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去洞察和理解这种意义,并对之进行解释;

3、劳动者的行为是有一定的动机推动并与一定的目标有关;

4、劳动者行为是在与他人互动中产生的,这种互动是一个行为主体之间行使话语、姿态和其他符号进行意义协调的持续过程;

5、作为行动主体的劳动者之间的互动会产生出一些固定的模式,这些模式构成了劳动生活理所当然的、大规模的安排;

6、劳动者的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会对组织产生作用和影响;劳动者的社会行为会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产生影响。

(三)劳动者行为的类型

第一,从劳动者行为与劳动过程的关系角度,可以划分为劳动性行为与非劳动性行为。

前者是指与制造产品、提供服务、创造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有直接联系的行为;后者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之外发生的,与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等没有直接联系的行为。

第二,从劳动者行为的组织特征角度看,可以划分为正式行为和非正式行为。

前者是指由正式行为规范控制的行为;后者是指劳动者在非正式组织中为满足个人情感需要而与他人发生的互动。

第三,根据行为劳动主体的动机与取向看,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工具理性行为,二是价值理性行为,三是情感性行为,四是传统行为。

第四,根据劳动者在行动时依照何种规范或价值,可以分成五类:①情感性与情感中立性行为;②自我取向与集体取向行为;③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行为;④先赋性与成就性行为;⑤扩散性与专门性行为。

第五,根据劳动者行为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可以划分为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社会行为。其中,

1、劳动者的个体行为。又分为三类:一是技术性行为,即劳动者单纯运用技术的行为;二是社会技术性行为,即与劳动者的技术有关的社会性行为;三是社会性个体行为,指劳动者与他人交往时,不是以组织中功能组成部分的身份交往,而是纯粹以满足个人的社会交往需要的行为。

2、劳动者的群体行为。可以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中的行为。其中,

(1)正式群体中的行为特点是:①服从组织的总目标;②服从一定的合法权威;

③与劳动者在正式组织中的地位相符;④受到各种正式的规章制度的限制。

(2)非正式群体中的行为特点是:①具有同质性;②有特定的行为符号,主要包括风俗习惯规范;③与正式群体目标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④以社会性行为为主,没有正式约束;⑤同一非正式群体有共同的兴趣、信仰、价值观与行为取向。

3、劳动者的社会行为——是指劳动者具有一定社会规模和社会影响的行为。主要表现在:①有一定的社会基础;②有共同的利益诉求;③持续时间长短不一;④规模常超出一个组织的范围;⑤有组织、有领导;⑥有较强的社会影响。

(四)闲暇和闲暇时间

1、闲暇的含义及其特征

闲暇是为个体自由支配的和工作没有联系的任何活动。

闲暇必须具备三个特征:第一,闲暇应由个体自由安排,而不受工作制度和领导的约束。第二,闲暇的内容可以超出工作的内容,也可以包括工作的内容,但前提是已经不受工作范围的左右。第三,所谓的“任何活动”,是指闲暇活动不受内容的限制,物质的/精神的、社会道德伦理所允许的或不允许的

2、闲暇时间及其意义

(1)闲暇时间也称为自由支配时间,是为了满足个人精神文化以及发展技能所花费的时间。

(2)闲暇时间的意义

第一,充分满足劳动者的生存需要,使劳动者身心得到放松和愉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效率。

第二,充分满足劳动者的发展需要,保证劳动者的享乐需要,亦即人的心理需要。

3、闲暇时间与劳动时间的关系

劳动者个人可支配的时间分为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两个部分,二者是负相关的。

第四章职业生涯与职业选择

第一节职业生涯

一、职业生涯的概念与特性

(一)职业生涯的概念

沙特烈首先提出这一概念,认为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在工作生活中所经历的职业或职位的总称。

霍尔:职业生涯是一个人终其一生,伴随与工作或职业有关的经验与活动。

韦伯斯特:职业生涯是个人一生职业、社会与人际关系的总称,即个人终生发展的历程。

林幸台:职业生涯包括个人一生中所从事的工作,以及所担任的职务、角色,同时也涉及其他非工作或非职业的活动,即个人生活中衣食住行娱乐等各方面的活动与经验。

教材:职业生涯即事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连续担负的工作职业和工作职务的发展道路。职业生涯是一个发展和动态的概念,意味着一个人具体的职业内容和职位的发展和变化。pp.110

从职业生涯角度来理解职业:职业是指人为维持自己的生计,同时实现社会联系和实现自我而进行的持续活动方式。Pp.109

(二)职业生涯的特性

1、独特性——与众不同。

2、发展性——动态过程。

3、阶段性——递进过程。

4、终生性——蜕变与成长。

5、整合性——工作与非工作。

6、互动性——他人、环境与社会。

二、影响职业生涯的因素

林勇教材:八条

1、健康状况

2、社会阶层的影响

3、教育

4、性别

5、年龄

6、负担

7、自我观

8、地理因素

三、职业生涯发展阶段

(一)职业准备期

(二)职业选择期

(三)工作初期/职业适应期

(四)工作中期/职业稳定期

(五)工作后期/职业素质衰退期

(六)职业结束期

四、社会转型期职业生涯的契机与风险

(一)社会转型期职业生涯的契机

(二)社会转型期职业生涯的风险

第二节职业选择

职业选择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职业对个人的选择,二是个人对职业的选择,三是职业与个人之间的匹配。

一、职业对人的要求与选择

(一)职业对个人的要求

职业对个人的要求与职业的基本构成要素有关。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职业特定的社会职能。具有两个特点:1、相对稳定,基本职能基本保持不变(如医生——治病救人),但社会会对职业提出一些新的要求。2、社会分工体系下的职业社会功能的不断分化及职业自身的分化。全科、内科、外科、妇科…

第二,职业的特定工作岗位。

1、笼统地说,工作岗位是一整套能是从事该职业的劳动者发挥其工作能力的条件,包括劳动场所、物质技术和人事协作关系等。

2、具体看来,任何一种职业都要求从事这种职业的劳动者具备特定的条件。包括学识水平、工作能力、技术熟练程度、思想品德、身体素质、甚至性别、年龄、身高和其他特殊的能力等。

特定的职业对个人的要求不同,由此出现了职业择人的问题。

(二)职业对个人的选择

从宏观上分析,一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要发展,必然要求每一种职业都能找到理想的、符合自己要求的劳动者,实现全社会范围内劳动力与职业之间供需的平衡。这种平衡即包括数量上的平衡,也包括质量上的平衡,即职业择人要求达到数量和质量上的平衡。

我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从数量上说每一种职业都不会出现劳动力匮乏现象;但从

质量上看,并非每一种职业都能找到胜任的劳动者。从职业择人的角度看,中国还远没做到数量和质量上的平衡,体现在劳动就业上,则表现为存在各种形式的就业不充分或失业现象——各种失业形态都或多或少地与职业选择不到合适的劳动者有关。

二、个人对职业的要求与选择

每个人在人生的一定阶段都会面临职业选择;个人所从事的职业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个人生活的其他方面。因而,有必要对劳动者的就业意愿、择业动机、择业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相关理论有三种:

(一)偶然性观点

个人的职业选择:一是由于机会而非由于个人的选择;二是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发的、非理性的,并受环境压力的影响。

(二)理性决定/决策论

第一,美国社会学家金兹伯格的观点——他是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过程进行分析的。

职业选择是一种过程,它基于个人的选择观念,而这种观念要经过若干年才能形成,因而不是某一时刻突然间完成的“决定”。在职业选择过程中,包含一连串的决定,每一决定都是个人兴趣、能力、机会和价值之间的折衷调和过程。这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理想选择阶段:少年时期。

(2)试验性阶段:始于10-12岁。

(3)现实性选择阶段:始于16-18岁。

第二,美国心理学家萨帕提出的自我概念与职业发展理论。

他将个人的职业选择过程与其自身自我概念的建立和发展联系起来,认为职业发展是一个“妥协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天生才能、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组成、起各种作用的机遇、对工作时得到的上级和同事的赞许程度的评价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个人的自我概念。这种自我概念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实体,不断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调适。

主要观点有:

(1)人们的才能、兴趣和人格各不相同;

(2)人们所具有的才能、兴趣和人格特点可以胜任相当多的职业。

(3)每一种职业对人们的能力、兴趣和人格特征的要求都有特定的模式,但对职业和个人来说,仍有改变的余地。

(4)人们的职业偏好和资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情境以给人们的自我概念,都会随时间和经验的变化而改变。

(5)职业选择和调适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一系列的生活阶段。

(6)个人职业生涯的模式是由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个人智力水平和人格特性,以及个人所遇到的机会或机遇所决定。

(7)可以对个人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职业指导,这种指导一方面可以提高个人的职业能力,增加个人对职业的某种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个人寻找职业提供现实的帮助,并有助于个人自我概念的发展。

(8)职业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发展和形成一种自我概念的过程,它也是一种折衷调和的过称。

(9)个人与社会、自我概念与现实之间的折衷调和,是人们把自身放入社会的职业角色的过称。

(10)一个人对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而是对生活的满意程度),由个人的才能、兴趣、人格特质和价值观能否找到相应的归宿,或者以上诸方面的宣泄程度而决定。

(11)职业选择的各个阶段可以通过直道而加以改善。包括培养人的职业才能与职业兴趣、使人达到成熟,也包括帮助人在职业选择上的试行选择和帮助人的自我概念的发展与完

善。

萨帕职业发展理论各阶段的详细内容包括:

(1)成长阶段:从出生-14岁。

(2)探索阶段:15-24岁。

(3)确立阶段:25-44岁。

(4)维持阶段:45-64岁。

(5)下降阶段:65岁以上。

总之,萨帕认为职业选择是有目的性的,它由自我概念的形成、转变和实现组成,也即职业选择是一种理性的决定过程。但偏重于个人的心理,论证过于微观,对影响个人职业选择的社会结构因素论述不够。

(三)社会—文化影响论

英国社会学家华森认为,一个人要得到某种工作受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其中,客观因素包括某些资源,如金钱、技能、知识或体格;主观因素包括个人的动机、兴趣和期望。

上述所有因素都受到两类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一类是与工作有关的结构性因素,如职业结构、劳动力市场等;另一类是非工作性结构因素,如个人的家庭、阶级、性别、种组合教育背景等。上述各因素相互影响,并对个人的职业选择产生影响。

(四)影响个人职业选择的各种因素有:

1上层建筑诸因素和生产方式诸因素与职业选择的关系。包括:(1)政治制度。(2)人口政策。(3)就业政策。(4)社会意识形态。

2、生产方式与个人的职业志愿和行为。包括:(1)产业结构。(2)科技水平。(3)经济形式与经营形式。

3、家庭与个人的职业选择。包括:(1)家庭教育。(2)家庭社会关系。(3)家庭结构。(4)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

4、教育与职业选择。一个人所受的教育总量和类型对职业选择和职业成就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多视角下的劳动者与职业的匹配

只有当劳动者与职业在选择过程中相互匹配的时候,才能说是较好地完成了职业选择。(一)社会心理学的视角

1、人格特性——职业因素匹配学说

由美国学者帕森斯(F.Parsons)创立、职业指导专家威廉逊等人发展成型。

该学说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特性与能力模式,并与社会某种职业的实际工作内容及其对人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关联性。

人们在进行职业选择以及社会对人们的选择进行指导时,应尽量做到人格特性与职业因素的接近和吻合。

具体操作三步骤:

(1)特性评价——即对将要选择职业的人的各种生理、心理条件,以及社会背景等进行评价。具体指标有:求职者的常规性身体与体质检查、(职业)能力测验、兴趣测验、人格测验、学业成绩、家庭经济收入、父母职业、家庭文化背景等。

(2)因素分析——即分析职业对人的要求。具体包括:各种职业(职位、职务)的不同工作内容,它们对人的不同生理、心理、文化等条件的要求等。

(3)两者匹配——即将对个人的特性评价的结果与对职业的因素分析结果进行对照,让求职者找寻适于自己从事的职业。

人格特性——职业因素匹配学说的理论基础是人格特性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人的人

格可以划分成若干种特性,每一种特性都是人所共有的,但不同的人在同一特性方面的强度或水平数值是有差异的。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人格特性结构,因而就有了人格的差异。

2、人格类型——职业类型匹配学说

美国职业指导专家约翰·霍兰德(Join Holland)等经反复试验得出的观点。这种学说将人格与职业均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当属于某一类型的人选择了相应类型职业时,即达到互相匹配。每一种人格类型的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也有自己不擅长的地方,但无所谓哪一种好或差。当一个人选择了与自己人格类型有密切相关类型的职业时,这种选择是协调的;当选择了一般相关的类型时,属于职业次协调;当选择相斥类型的职业时,属于不协调状态。

霍兰德对六类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的具体区分:现实型(R型)、调研型(I型)、艺术型(A型)、社会型(S型)、企业型(E型)和常规型(C型)

(二)经济学的视角

2、搜寻理论(the theory of search)。

劳动力市场上的供需信息是一种稀缺商品,其获得需要花费时间、努力和金钱。因而理性的求职者在工作寻找过程中会遵循“适可而止”的工作寻找原则,寻求的是满意或次优职业,而不是最优职业。

(三)社会学的视角

1、格兰诺维特的网络理论

社会网络在职业信息的获得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寻找职业的人与职业需求之间充当了桥梁的作用。

通过社会网络传递信息有三个优点:(1)信息的丰富性;(2)信息的隐蔽性;(3)可以传递最佳信息。

他进一步区分了两种类型的社会网络及其不同的影响:

强关系——群体内部——信息重复性高;

弱关系——群体之间——信息重复性低。

弱关系发挥着信息桥的角色,在职业匹配上更重要。

2、林南的社会资源理论

资源是社会公认的有价值的物或形。社会资源对职业选择影响的三个命题:

(1)社会资源命题。当更多的是需要运用影响和信息时,工具性行为的成功度与联系者的社会资源成正比。

(2)地位强度命题。一个人原有地位(如家庭背景、初职)越高,越有机会接近或使用较好的社会资源(介绍人)。

(3)联系强度命题。使用弱联系扩大接触的范围,比强关系更容易接近或使用社会资源较佳的人。

四、当今青年的择业特点

第一,选择的多样化

第二,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兼顾

第三,自主性增强

第四,职业类别偏好变化

讨论:大学生就业难与职业选择

第五章职业分层与职业流动

第一节职业分层

一、职业分层的含义

(一)职业分层的概念

所谓职业分层,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劳动者所从事的职业区分为职业地位和声望不同的等级序列。

职业分层是区分社会成员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特征,客观的描述了社会成员的基本构成,是社会分层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职业分层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劳动者的社会行为与职业流动,反映了社会变迁的过程与内容。职业分层的研究真实的揭示社会资源的配置机制,可以为调整社会阶层结构提出政策建议,从而有利于缓和社会阶级矛盾。

二、职业地位与职业声望

(一)职业地位

指不同的职业依据其本身的社会结构功能所占据的不同的客观社会位置。

不同的职业拥有不同的社会地位资源,并具有相应的社会功能,这些资源一般只向从事该项职业的人开放。

(二)职业声望

指人们对不同职业的价值评价,它是社会成员对各种职业地位的主观态度的综合。

从社会总体看,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区域内,存在相对共通的基本职业价值标准,并形成职业社会中特定的名次系列和职业声望尺度。职业声望不仅体现了职业相对地位的等级层次,而且还影响着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影响着社会的职业流动。

三、职业分层的理论渊源

社会分层的研究的两大理论传统:

马克思:批判立场社会冲突阶级理论

韦伯:维护立场社会协调三位一体论

韦伯主张从财富、声誉、权力三个角度综合考察一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三大领域中的不平等。经济、社会和政治三个标准有时是相互联系,甚至是相互重叠的,但它们之间并没有因果决定关系。

(一)戴维斯和穆尔的“位置系统”

位置系统主要用来说明职业分层现象产生的原因。位置的高低说明社会分工的不同,而不代表身居其位的个人有高低不同之分;如果把社会看作一个正在运转的体系,则社会必须将其成员安排到各种位置上去,并各尽其责;社会提供一些动机和诱因,以吸引人们自愿地各就其位,各司其职。

事实上各种社会位置的功能重要性是不同的。有些社会位置在社会生存的功能上比其它位置更重要,这是由地位的独特性、不可替代性和依赖性决定的。有些社会位置比其位置更需要特殊的训练和才能,社会中只有少数有才能的人能接受训练,以获得这些职位所需要的技能。对这些人的牺牲,社会会给予更多的报酬。有些社会位置更让人感到愉快。为此,社会实行一种差别报酬制度,由此导致了职业分层,并为社会的存在和运转所需要。

在功能论者看来,如果不给那些更重要、更难胜任的职业以更多的报酬和更多的荣誉,人们就不会进行更多的教育投资,不愿付出更多的努力,也不愿承担更大的责任。

(二)冲突论者图闵的批判

所谓社会位置的功能重要性不同的概念定义非常不明,而且有极强烈的价值判断色彩;再者,某一职位的不可替代性往往并非其功能性质无法为另外的社会位置所取代,而常常是双方妥协的结果。

有才能的人并非稀少,更多的是结构性因素抑制的结果,例如教育机会的限制,和职业的代际传承性。

虽然有才能的人在受训期间付出了某些牺牲,但从中得到了许多精神上和其他的报酬。此外,训练也并非就是牺牲,它有很多补偿。

物质报酬并非是吸引人才的最有效诱因,不同社会有不同的报酬形态。

高低不等的社会位置的存在也有负功能。

冲突论者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各种职业是相互依赖的,缺少谁都不行的。因此,不同职业功能的大小实际上无法相互比较。另外,从事某一职业的人并不都是才智出众者,相反,有重多德才兼备的人因为社会制度方面的限制却不能从是那些具有较高声望的职业。职业分层是职业垄断和社会冲突的结果,是职业特权的表现。

(三)供需论者辛普森的修正

辛普森认为,位置系统的重要与否是很难加以测量的,也无法解释一些社会现象。他以人才的供需决定报酬代替了功能论者关于社会位置功能重要性的解释。

他认为人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报酬并不一定是指物质报酬,而可以是任何一种社会报酬。在此前提下,根据社会的供需律,一方面是人才的训练,另一方面是社会位置的报酬。而人才的供给和需求是可以测量的。总之,职业分层是有供给和需求决定的。

四、影响职业分层的因素

(一)客观的/职业性因素

1、职业的社会功能。是指一定的职业对社会的作用,包括职业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共同福利所负担的责任和对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2、职业的社会报酬。。指职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赋予任职者的各项权利,如权力、权威、工资收入、福利待遇、晋升机会等。

3、职业的自然条件。指与职业活动相关的自然工作环境,如技术装备、安全系数、劳动卫生条件、企业规模等。

4、职业的要求。指进入职业的必要条件,包括教育程度、所需的训练和必要的经验,以及拥有证书或执照等。通常,获得某一职业的要求越高越严,则该职业的声望也就越高。(二)主观的/评价性因素

主要是与评价者有关的因素。具体包括:性别、年龄、主页、教育、政治与文化背景、家庭、民族、地区或者国家区别等。

五、我国的职业分层

根据权力、财富和社会地位的标准,杨继绳在《中国当代社会各阶层分析》(2000,香港)把中国社会划分为农民、工人、流动民工、私有企业主、知识分子、官员、当代新买办和社会有害群体八个阶层。

按照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标准,陆学艺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2002,北京)中,则把中国社会划分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人员、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城市无业、失业和半失业人员十个阶层。

社会上层:国家省市主要干部,大企业高级主管

社会中上层:中低层领导干部,大企业中等管理者,中小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中等技术人员

中中层:初级专门技术人员,小企业主,农业经营大户

中下层:个体劳动者,一般商业服务者,工人,农民

底层:生活贫困状态、就业困难、缺乏保障的工人、农民、无业者、流浪汉

我国与国外在职业评价上的差异。主要有:

1、评价观念上的冲突;

2、评价标准上的冲突;

3、对于职业社会贡献认识的分歧;

4、对于职业伦理道德评价的分歧。

第二节职业流动

一、职业流动的含义

(一)职业流动的概念

是指劳动者在职业分层体系中层级间和类属间的变动,以及与此相伴随的劳动者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及职业地位等方面的变更。职业流动是职业角色的变换过程,其结果是对劳动者的职业生涯发生影响。

职业流动的形式、内容及其规律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情况。(二)职业流动的分类

1、以职业分层体系中地位与声望的变化为依据:

垂直流动——指的是劳动者在一种职业范围内向上或向下、或者是朝向一种较高级或较低级职业的流动。

水平流动——指劳动者从一种职业岗位向处于同一水平上的另一种职业岗位的横向流动。

2、以劳动者流动的参照物为依据:

代际流动——指劳动者两代(或多代)之间所发生的职业类别和职业层级间的流动,包括子女从父/母带所属的职业类别向别的职业类别的流动。

同代/代内流动-——指劳动者一生中经历的职业层级或类属间的变动。

3、以教育体制和社会化模式为依据:

赞助式流动——在只有一种精英或已有公认的精英秩序的社会里,精英的招募和挑选由已经是精英的人或他们的代理机构根据某些认可或设定的标准进行每一位候选人必须受到赞助。

竞争式流动——这种形式存在于多种经营彼此竞争的社会里。精英地位的获得是期望这个位置的个人在公开竞争中获得欣赏,竞争规则是公平表演,竞争者需要运用竞争策略。成功地向上流动这一“奖品”不是由已经是精英的人颁发的,而是竞争者自己应用常识、手腕、勤奋、大胆、冒险、才能等获取的。

4、以流动的原因和规模为依据:

宏观的结构性流动——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或社会方面的巨大变革而引起的大规模职业流动。这种形式规模大,影响的人数多。

微观的非结构性流动——是由于劳动者个人自身的生活和发展需要,文化知识水平和结构的变化,兴趣爱好的转移等原因所引起的职业流动。这是一个社会中劳动者的活力所在。

5、以社会结构模式为依据:

卡斯特社会职业流动模式,是一种完全封闭的、世袭的社会。

开放社会的职业流动,劳动者可以自由地在各个职业层级间挑选自己喜欢的职业,个人进行职业流动时很少受到约束。职业流动的决定性性因素主要是个人的技术、知识、教育等。

混合型社会的职业流动模式,是指在一个社会中,封闭和开放的职业流动并存。

其他分类还有:

根据劳动者的流动意愿,可划分为自愿流动和被波流动;

根据劳动者所跨地区/区域可划分为城乡流动、国内流动和国际流动;

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流动是否有利于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可划分为顺向流动和逆向流动;

根据劳动者的性别特征,可划分为男性的职业流动与女性的职业流动。

二、职业流动的原因

(一)利益驱动

(二)人际关系冲突

(三)职业能力水平

根据日本铃木建二的调查,在日本,因为别的公司薪俸丰厚而调动工作的极为罕见,大约仅占调转工作人数的5%。多数职业流动是因为人际关系不好,情绪受到影响而辞职或被辞退。

根据哈佛大学就业指导小组调查的结果,数千名被解雇的人员中,人际关系不好的比不称职的人高出两倍。

三、职业流动的影响因素

劳动者的职业流动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会受到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心理等方面外在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劳动者主体/个人因素的影响。

(一)职业流动的结构因素

1、社会结构

2、产业结构的变化

3、城乡结构

4、人口变迁:如英国圈地运动、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三峡移民

(二)职业流动的个人因素

1、年龄

2、性别

3、文化资本

4、社会资本

五、当代中国的职业流动及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职业流动的特点

总体特征:多元化,市场型流动占主导,流动的速度加快,流动渠道拓宽,自由流动的空间和资源的增加。

农村劳动者职业流动的特点:以较快速度向非农产业转移,如乡镇企业的开办,城市农民工等。流动的渠道拓宽,如上学,参军,技术培训,投资工商业等。

城镇劳动者职业流动的特点:单一的公有制向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模式的转移,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议,减弱了计划管理对城镇劳动者流动的影响,拓宽了城镇劳动者流动的渠道。(二)当前我国劳动者职业流动存在的问题

1、就业岗位稀缺的限制

2、户籍制度的根本性制约

3、观念束缚

4、劳动力市场不健全的影响

5、土地制度

6、社会歧视

7、社会保障欠完善

第六章劳动组织

第一节劳动组织概述

一、劳动组织的含义

劳动组织作为组织的一种类型,是为社会生产商品,提供劳务而按照一定的劳动法规、章程建立起来的组织,是执行生产、经营、服务与管理职能的劳动者的有机体,是人们从事社会活动的基本单位。

二、劳动组织的分类

依地区分布,划分为:当地、跨地区和跨国组织;

依组织规模划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

依组织目标或产业特性划分为: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组织等;

以产权特征划分为:全民所有、集体所有、个体、私有、中外合资、股份制等;

社会劳动组织:在全社会范围内,合理组织社会劳动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在各地区,部门之间按比例由计划的使用劳动力,合理安排就业结构,有计划的实现劳动力再生产,改善劳动关系。

企业劳动组织:在劳动过程中,按照生产的过程或工艺流程科学的组织劳动者的分工与协作,使之成为协调统一的整体,合理的进行劳动,正确处理劳动者之间以及劳动者与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之间的关系,不断的调整和改善劳动组织的形式创造良好的劳务条件与环境。

三、劳动组织的结构

(一)劳动组织结构的界定

是指组织内部各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模式,主要涉及组织的构造体系、权力关系体系、职位系列以及内部沟通网络等几个方面。其中组织的构造体系劳动组织结构的基础,一定组织的构造体系要由一定的与之相应的权力结构、沟通结构和角色结构。

1、组织的构造体系一般由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复合而成,纵向结构是指劳动组织的层级节制体系,横向结构则是指组织内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

2、权力结构是指各层次之间和同一层次中的各部分权力等级与权力分配关系。

3、沟通结构表现为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和成员之间的正式沟通关系。

4、角色结构与职位体系密切关联,处于不同职位的人员扮演各自的角色,并承担这一角色所规定的职责、义务,拥有想应的权利和权力。

(二)劳动组织结构的元素

1、组织层次。

(1)制度层次→负责与外界接触、维持资讯和资源的来源→组织上层管理者。

(2)管理层次→进行组织内的联络、控制、决策、排除纠纷、解决问题→中层管理者。

(3)技术层次→从事生产及服务活动→基层员工。

2、目标。指组织要达到的要求、要生产的东西和要作出的贡献。

3、角色。角色体现着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地位、活动、职责和期望。

4、联系。包括权威、规则和具体的活动形式。

(三)劳动组织结构的变项

1、组织规模。实际有四个要素组成,即:

(1)组织的物理容量;

(2)组织中的人员;

(3)组织的投入与产出;

(4)以财富或财产形式等表现出的各种组织资源。

2、复杂性。体现在细致的分工、分层、分部门之间的联系及控制方面,具体包括纵向分化、横向分化以及地理上的分散。

3、形式化。指组织运用抽象规则与程序来驾驭成员行为的状况。

4、非正式组织。部分满足或满足部分成员的某些特殊需要。

四、劳动组织的功能

1、经济功能。表现在:一是通过生产产品、提供服务、创造经济价值而为社会提供各种各样的财富;二是为组织的劳动者提供维持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报酬。

2、社会心理功能。表现在:一是为组织成员提供职业的、生活的、安全的保障;二是满足劳动者对社会地位、社会声望以及职业成就等方面的要求。

3、教育训练功能。表现在:一是使劳动者接受各种必要的职业规范、价值理念、劳动

劳动社会学考试重点归纳

2013年劳动社会学的重点 第一章劳动社会学的产生和研究内容 1、劳动:是指人类围绕各种生活资料的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 活动。 2、劳动者:是劳动社会学研究的主体,是劳动领域中的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基本要素。 3、科层制的基本要素是: 1)一整套始终如一的、需要严格执行的命令与服从关系,一种有组织的不平等制度。 2)这些从属关系受严格的内部等级的支配,依从与复杂的任务或职务分工,按规则行事是 人们的义务。 3)非人格性,各种权利关系都是刻板的、非个性化的、合理性的体系。 4)人们凭借技术优势居于支配地位。 4、劳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简) 1)实际观点 2)实证观点(不加任何评价,实实在在表现出来) 3)整体观点(要看作整体,不能孤立的看) 4)发展的观点 5、具体的研究方法: (1)社会调查法,包括文献调查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实验调查法。 (2)社会统计法 (3)比较分析法 (4)参与调查法 第二章劳动 6、劳动是指人类创造自身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财富和财富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的服务活动。 7、劳动的社会职能是什么?(多、简) 1)劳动创造社会财富 2)劳动改造和完善社会 3)劳动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 8、劳动社会化:是一个与生产力发展相联系的概念,主要是指在孤立、狭小的劳动转变为由紧密的、大规模的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共同劳动的过程。 9、劳动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这种现象在理论上被称作“配第一克拉客命题”。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三次产业结构有由“一、二、三”向“三、二、一”转变的趋势,这是产业结构变迁的一般规律。 10、职业:是人们从事社会劳动的工作岗位。职业不仅可以反映人们的经济状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而且也是人们的社会阶层、受教育程度的和社会地位的一般表征。 综合各社会学者的观点,我们主张将职业界定为:劳动者从事的相对稳定的、有经济收入的、专门的工作。 11、劳动力性别结构(简);性别是劳动者的自然特征,劳动者的性别结构从多重侧面反映了劳动社会的现状。 首先,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

西方哲学史讲义

西方哲学史讲义 绪论:哲学与哲学史 一、哲学的界定——什么是哲学 对哲学的成见:哲学是科学;使人聪明给人智慧;讲道理的学问等等; 对哲学的三种界定 前苏格拉底时期:哲学即是爱智,人物合一。 苏格拉底到黑格尔时期(传统哲学):把存在当做人以外的概念来加 以追求的学问。 后黑格尔时期(现代哲学):人与世界合一的生活世界的意义之学。何谓哲学?——哲学家的尴尬处境 ?哲学——Philosophy-Philosophie:爱智 “哲学”(philosophy)一词来源于希腊文(philosophia ),由philos和sophia组合而成,意思是“爱智慧”的意思——词源学上的哲学概念。 ?哲学一词的本义是爱智慧,通俗地说,就是不愿糊里糊涂地活着,要活得明白。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就是这个意思。而要活得明白,就必须用自己的头脑去想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哲学就是世界观和人生观。哲学不是一门学问,而是一种思考的状态。 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善于驾驭一切的思想,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 ---------赫拉克里利特 ?哲学家对哲学的分歧理解: ?(1)、亚里士多德:“哲学是关于真理的科学”。 ?(2)、德国哲学家文德尔班:“所谓哲学,按照现在习惯的理解,是对宇宙观和人生观一般问题的科学论述” ?(3)、维特根斯坦:“全部哲学就是语言批判,就是治疗语言疾病”。 ?(4)、中国的哲学家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提到自己的哲学定义:“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意思是哲学是人类精神的自我反思,是对认识的认识。 ?(5)、黑格尔说:“哲学是关于真理的的客观科学,是对于真理之必然性的科学,是概念式的认识。” ?(6)、哲学,……就是自愿地生活于冰雪和高山之间。——尼采 ?哲学家就是那样一个人,他不断地体验、看、听、怀疑、希望、梦想那超乎寻常的事物。——尼采 ?(7)、哲学活动就是对超乎寻常的东西做超乎寻常的追问。——海德格尔 ?哲学是关于存在(Sein)的科学(Martin Heidegger);哲学是思乡之痛苦(Novalis); 哲学是语言分析(石里克)等等。 中国出版的《辞海》是这样定义哲学的:“哲学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根本观点的体系。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应包括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辞海》(哲学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第49页)这个定义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的定义。在这个定义中,哲学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的体系,就是说,哲学是一种体系,但它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的体系,是关于世界之不同领域诸如人生、自然界、社会、精神等的根本性观念所组成的体系。 ?哲学做什么 有一个笑话,或许可以说明一些问题:有三个人,分别是搞经济,搞政治,搞

劳动社会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劳动社会学复习资料 (老师划的重点在练习册上,如果有漏掉的各位补充一下!) 第一章P6 名词解释: 劳动:是指人类围绕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活动。 问卷调查法: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方法。 简答: 简要指出职业和行业之间的异同:职业作为人的一种标志,是劳动专门代和劳动分工的结果。行业是社会劳动者在从事社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分工的集团概念。职业与行业都是劳动者在社会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满足社会需要的功能要件;不同点是,职业是从个人活动出发产生的概念。行业是从社会经济活动出发产生的概念。 第二章P18 名词解释: 劳动社会化:劳动社会化是一个与生产力发展相联系的概念,主要是指孤立、狭小的劳动转变为由紧密的、大规模的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共同劳动的过程。 劳动保护:是指国家和社会(包括企业)为保护劳动者在生理、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权益而采取的各项保障和维护措施的统称。 人际吸引:人际吸引是指个体在客观上体验到的对他人的依存关系,是个体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与亲和的表现。 群体结构:群体结构是对群体组成秩序的研究,指群体内部各构成部分之间所确立的关系形式。 简答:1. 简述劳动社会化的内容和发展过程? 答:劳动社会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1)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生产资料单个人分散使用变为许多人共同使用,从而导致生产资料使用方面的节约。(2)劳动操作过程的社会化:劳动操作过程日益分解,每个人只完成总操作过程的极小部分。从而使最终产品成为许多人共同完成的、名副其实的社会产品。(3)劳动成果的社会化。劳动的目的已不直接满足劳动者个人的需要,而是满足他人的、市场的、社会的需要。 劳动社会化的发展进程可分为四个阶段: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简单协作阶段,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工场手工工业阶段,机器和大工业阶段和以微电子为主角的新的技术革命阶段。 2. 为什么说劳动力的性别结构反映劳动社会的现状?试简要回答。答:性别是劳动者的自然持征,但劳动者的性别结构从多重侧面反映了劳动社会的现状。劳动者的性别结构是男、女劳动者占总劳动者的比例。首先,女性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其次,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生产装备的先进程度,只有当机械化和自动化在相当程度上消灭了重体力劳动,妇女才能大规模地参与工业生产劳动。再次,男女劳动者在各行各业中的比例,反映着性别分工及其合理程度。另外,妇女素质的高低,就业意识的强弱,家务劳动负担的多少,也可能影响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的比重。 3. 简述年龄结构老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答:(1)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而导致劳动力的不足。劳动力是构成劳动生产力的最基本的要素,劳动力数量及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2)人口老龄化会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将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一些不利影响。(3)人口老龄化还会导致养老经费的不断增加,从而导致消费基金的增加,使积累基金相对减少,这对扩大投资无疑是不利的,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社会学历年试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社会学历年试题及答案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2015年1月劳动社会学试卷 课程代码 00294 一、单项选择题 1、古典劳动社会学理论中的管理学派代表梅耶认为,工人是【 B 】 A 经济人B社会人 C 理性人D自然人 2、劳动社会结构中能够反映劳动社会现状的是【 A 】 A劳动者的性别结构 B 劳动者的年龄结构 C劳动者的职业结构D劳动者的产业结构 3、通过考察人们的努力行为与其所得的最终奖励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以选择合适的行为达 到最终的奖励目标的士气激励理论是【 C 】 A需要理论B公平理论 C期望理论D双因素理论 4、劳动者的自我控制是通过什么机制来实现的?【 B 】 A生理机制B心理机制 C神经机制D思想机制 5劳动者社会化过程中为未来工作中的真实角色做准备的阶段是【 A 】A预期社会化B基础社会化 C继续社会化D初始社会化 6、金斯伯格的职业发展理论中不包括的阶段是【 B 】 A幻想期B规划期 C尝试期D现实期

7、最常见的职业发展道路是【 B 】 A自学成才的道路B立足本职的道路 C转换职业的道路D自主创业的道路 8、社会分层的冲突理论的主要代表是【 A 】 A达伦道夫B涂尔干 C怀特D萨拉尼 9、组织的必要构成要素是【 D 】 A组织文化B管理体素 C组织成员D组织环境 10、下列不属于非正式组织的特点的是【 C 】 A有较强的凝聚力B规模小,结构松散 C明确的组织目标和整体性D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 11、国际上解决劳动关系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是【 A 】 A三方协调机制B民主协商机制 C少数服从多数机制D工会谈判 12、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或劳动者组织根据劳动者的工作性质支付的基本现金报酬是 【 C 】 A绩效报酬B激励报酬 C基础报酬D社会福利 13、劳动政策的目标是【 C 】 A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B维护公平、公正 C促进劳动关系的合作D促进经济发展 14、企业待定权利争议一般发生在【 A 】

劳动社会学

劳动社会学 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30题,共30分) 1、古典劳动社会学理论中的管理学派代表梅耶更强调工人是()(1分) A:社会人 B:经济人 C:理性的人 D:自然人 2、从研究对象中抽取少数个人或小型团体作为样本个体进行详细调查的方法称为()(1分) A:问卷调查法 B:个案调查法 C:参与调查法 D:实地调查法 3、市场经济主体间最主要的劳动关系是()(1分) A:企业和市场之间的关系 B: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C:企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 D:国家和市场之间的关系 4、霍桑实验表明,提高工效的决定因素是()(1分) A: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生产条件 C:产品需求 D:工作环境 5、常被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用作衡量劳动者态度的综合指标是()(1分) A:社会地位满意度 B:收入满意度 C:环境满意度 D:工作满意度 6、将劳动者行为分为劳动性行为和非劳动性行为的依据是()(1分) A:劳动者行为的组织特征角度 B:劳动者行为与生产劳动过程有无直接联系 C:劳动行为的个体角度 D:劳动行为的结果表现 7、影响劳动者劳动决策的最重要因素是()(1分) A: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B:闲暇时间的多少 C:劳动环境的好坏

D:劳动的社会地位 8、职业生涯的概念最初的提出者是()(1分) A:萨柏 B:霍尔 C:沙特烈 D:金斯博格 9、按照人格特征与职业因素匹配理论,胆汁质的人适合从事()(1分) A:做社交、文艺性、多样性、要求反应敏捷且均衡的工作 B:有条不紊、刻板平静、耐受性较高的工作 C:持久细致的工作,如技术员、检查员 D:反应迅速、动作有力、应急性强、危险性大的工作如节目主持人、演讲者 10、企业资源合理配置的首要问题是()(1分) A:加强管理与监督 B:吸收精英人才 C:加强职业生涯管理 D:控制运营成本 11、近年来,第三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式的发展,就业结构变动很大,下列描述有误的是()(1分) A:劳动力由传统工业部门流向新兴工业部门 B:绝大多数的劳动力由资本密集型企业流向劳动密集型企业 C:劳动力由劳动生产率低的部门流向劳动生产率高的部门 D:劳动力由供应基本物质生活资料的物质部门流向享受资料的部门 12、冲突理论的产生是有一定原因的,它是在剖析哪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1分) A:马克思主义 B:保守主义 C:激进主义 D:自由主义 13、涂尔干在哪部著作中对其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分层理论做了明晰阐述?()(1分) A:《地位解体和阶级》 B:《社会分工论》 C:《阶级、地位群体和政党》 D:《分层的一些原则》 14、下列各项不属于非正式组织特点的是()(1分) A:有较强的凝聚力 B:规模小,结构松散 C:明确的组织目标和整体性 D:满足成员心理的需要

市场营销讲义吉林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市场营销导论 一、市场营销与市场 二、市场营销管理、营销管理任务 三、市场营销管理哲学 四、市场营销管理过程 五、市场营销学与相关学科 六、市场营销的特征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综合性、边缘性和实践性等明显特征。 第一节、市场营销与市场 1.市场营销的概念 是指个人或集体通过创造并同别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过程。 2.市场的概念及三要素!市场是某种产品的现实购买者与潜在购买者的集合。 市场的三个要素:有某种需求的人、购买欲望、购买能力。 补充知识:理解现代市场营销与传统(市场营销学)产品推销学概念四要点 A.营销不是推销!营:谋取——谋取消费者的心理,“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得人心者得天下,得人心得市场,市场营销研究的是“攻心”的学问;销——最大限度的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功能需求 B.创造“好的公司满足需求,伟大的公司创造市场”——德鲁克 一个公司不仅需要有满足今天需求的能力,更需要有创造需求和引领这种创造的新需求的能力。“创新是创造的一种资源。”企业应该创造需求、创造价值、创造利润。 C.企业不生产产品!企业生产商品“市场设计产品”与“为市场设计产品” D.价值与商品经济规律!商品具有两个价值,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是满足某种功能的东西。没有价值商品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没有附加价值,商品就无法盈利。 第二节、市场营销管理、营销管理任务 1.市场营销管理的概念 市场营销管理指为了实现企业目标、创造、建立和保持与目标市场之间的互利交换关系,而对设计方案的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 2.市场营销管理的实质! 市场营销管理的实质是需求管理。 3.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八点) 第三节、市场营销管理哲学 1.市场营销管理哲学的概念(P5)

2017劳动社会学复习重点附答案

请各位同学结合《劳动社会学同步综合练习》内的考核内容、真题以及本文整理的复习资料来进行复习,希望大家好好背背以上列出的三份资料。切忌不要紧紧只看本文整理的复习资料,本文整理的资料仅代表我个人观点。最后祝大家顺利通过专升本的考试! 劳动社会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劳动社会学:是以研究劳动这一社会现象与所构成的劳动问题 为对象的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形成于19世纪20-30年代。这一名称最早正式出现在法国,法国社会学者乔·弗里德曼和彼·纳维利首次使用“劳动社会学”一词。(名词解释和选择题) 二、劳动:是指人类围绕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 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活动。自觉性、目的性和创造性是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名词解释和选择题) 三、劳动者:(广义和狭义) 广义:指一切具有劳动能力并从事一定社会生产劳动的人 狭义:劳动者必须具备四要素:①处于劳动年龄范围内,即属于劳动适龄人口②具有一定的体力和智力③从事一定的社会生产劳动④有相应的劳动报酬和经营收入 四、劳动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1、劳动社会学基本理论 2、劳动者 3、劳动的社会关系

4、劳动的社会结构 5、劳动组织及劳动组织方式 6、劳动与社会变迁 五、劳动社会学的发展形成了几大流派。各流派的发展大都经历了 三个阶段:古典阶段、现代阶段和后现代阶段。 六、韦伯-科层制的基本要素(p6) 七、梅耶的观点p7 八、管理学派的代表任务是:泰勒和梅耶。梅耶认为工人是“社会 人”而不是“经济人”。 九、新制度主义学派包括:新集体主义、法团主义、新放任主义。 十、劳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基本观点:实际观点、实证观点、整 体观点、发展观点 十一、劳动社会学研究的逻辑观点:理论-假设-观察-概括或检验-新的理论 十二、劳动社会学基本研究类型: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十三、劳动社会学具体研究方法:社会调查法、社会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参与调查法(实地观察法) 十四、常用的社会调查法包括:文献调查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调查法 十五、个案调查:是从研究对象中抽取少数个人或小型团体作为样本进行详尽调查的一种方法。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社会学》历年试题及答案

2016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社会学试卷及答案 (课程代码0029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古典劳动社会学理论发展过程中的管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 A、泰勒和梅耶 B、泰勒和韦伯 C、泰勒和配 D、泰勒和迪尔凯姆 2、从研究对象中抽取少数个人或小型团体作为个体进行详细调查的方法称为(B) A、问卷调查法 B、个案调查法 C、参考调查法 D、实地调查法 3、基于劳动的个性,可以对劳动作出一些分类。从劳动成果与劳动者关系划分,可将劳动分为(C) A、潜劳动,活劳动和物化劳动 B、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劳动 C、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D、简单劳动和杂劳动 4、下列不属于直接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的是(D) A、品貌和气质 B、报酬 C、相似和互补 D、政治信仰 5、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常用哪个指标衡量劳动者态度的总和指标?( D ) A、社会地位满意度 B、收入满意度 C、环境满意度 D、工作满意度 6、构成了现代人类生活方式的基本内容的是( C ) A、劳动 B、闲暇 C、劳动和闲暇 D、娱乐 7、劳动者行为中最主要的社会行为是(A) A、劳动性行为 B、非劳动性行为 C、劳动者群体 D、正式行为 8、根据“职业锚”理论,在作出职业选择和决策时的主要精力放在自己正在干的实际技术内容或职业内容上的这类人属于“职业锚”的哪种类型?( A ) A、技术/职能型 B、管理能力型 C、安全/稳定型 D、自主、独立型 9、下列哪个理论强调道德是在社会系统内对社会秩序和整合起作用的主要因素?( B ) A、戴维斯和摩尔的功能分层理论 B、涂尔干的功能理论 C、帕森斯的社会分层系统功能论 D、以上理论都不是 10、职业生涯管理中心最核心的是( C ) A、员工自我评价 B、组织对员工的评价 C、制定员工发展计划 D、职业培训与指导 11、下列不属于马克思学派观点的是( A )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B、社会存在决定意识 C、根据生产资料占有来划分社会阶层 D、社会结构决定人们手社会行为

《劳动社会学》历年真题和答案

2013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社会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劳动社会学这个名称最早正式出现在(C)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奥地利 2.古典劳动社会学理论中的管理学派代表梅耶认为工人是(A) A.社会人 B.经济人 C.理性人 D.自然人 3.市场经济主体间最主要的劳动关系是(B) A.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B.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C.企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D.国家和市场之间的关系 4.激励理论中的Y理论所采用的人性假设是(B) A.经济人假设 B.自我实现型人假设 C.理性人假设 D.社会人假设 5.既是劳动社会学研究的主体,又是形成劳动领域中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基本因素的是(A) A.劳动者 B.劳动力 C.劳动 D.劳动行为 6.产生劳动者先进的价值观念的物质基础是(A) A.先进的生产力 B.先进的生产关系 C.优越的生活条件 D.先进的生产技术 7.劳动者行为中最主要的社会行为是(A) A.劳动性行为 B.非劳动性行为 C.劳动者群体行为 D.正式行为 8.最早提出职业生涯概念的是(C) A.萨柏 B.霍尔 C.沙特烈 D.金斯博格 9.按照人格特征与职业因素匹配理论,胆汁质的人适合从事(D) A.社交、文艺性、多样性、要求反应敏捷且均衡的工作 B.有条不絮、刻板平静、耐受性较高的工作 C.持久细致的工作,如技术员、检查员 D.反应迅速、动作有力、应急性强、危险性大的工作,如节目主持人、演讲者 10.职业生涯管理中最核心的是(C) A.员工自我评价 B.组织对员工的评价 C.制定员工发展计划 D.职业培训与指导 11.近年来,第三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式的发展,就业结构变动很大,下列描述有误的是(B) A.劳动力由传统工业部门流向新兴工业部门 B.绝大多数的劳动力由资本密集型企业流向劳动密集型企业 C.劳动力由劳动力生存率低的部门流向劳动力生存率高的部门 D.劳动力由供应基本物质生活资料的物质部门流向享受资料的部门 12.冲突理论的产生是有一定原因的,它根植于(C)A.马克思主义 B.保守主义 C.激进主义 D.自由主义 13.涂尔干对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分层理论做了明晰的阐述的著作是(B)A.《地位解体和阶级》 B.《社会分工论》C.《阶级、地位群体和政党》 D.《社会合作论》14.下列不属于组织文化范畴的是(C) A.共同意识 B.职业道德 C.个人观念 D.行为规范 15.政府在对其社会事业实施分类改革时,其首要问题是(A)A.明确政府的职责范围 B.改革目标明确化C.改革力度要大 D.改革要彻底16.从广义上讲,下列不属于劳动关系的是(B)A.劳动力的使用关系 B.劳务关系 C.劳动服务关系 D.劳动管理关系17.下列不属于工会的基本性质的是(D)A.群众性 B.阶级性C.社会性 D.盈利性18.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的经济依据是

00294劳动社会学 重点整理2015年6月

劳动社会学重点整理2015年6月 第一章结论 1、19世纪20—30年代P1 2、P1 3、P2 4、①处于劳动年龄范围内,即属于劳动适龄人口;②具 有一定的体力和智力;③从事一定的社会生产劳动;④有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P2 5、 续地从事或向他人提供有价值物品与服务活动的社会人。P2 6、 其研究内容:①劳动社会学基本理论②劳动者③劳动的社会关系④劳动的社会结构⑤劳动组织及劳动组织方式⑥劳动与社会变迁P3 ~ P4 7、科层制的基本要素是:①一整套始终如一的、需要严格执行的命令与服从关系,一种有组织的不平等制度②这些从属关系 受严格的内部等级的支配,依从于复杂的任务或职务分工,按规则行事是人们的义务。③非人格性,各种权利关系都是刻板的、非个性化的、合理的体系。④人们凭借技术优势居于支配地位。P6 8、①泰勒,经济人②梅耶,霍桑试验,社会人③制度学派的观点主要源自韦布夫妇 10、古典经济学:威廉·配第亚当·斯密P8 11、现代劳动社会学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的学说。它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45-1975年前后;二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P8 12、新马克思主义,又称新马学派或激进学派,主要代表人物:马尔库塞、普兰查斯、汤姆森及马勒等。 13 14、新制度主义学派包括新集体主义、法团主义、新放任主义。P11 15、劳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基本观点:实际观点、实证观点、整体观点、发展的观点 16、劳动社会学的基本研究类型:①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②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③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17、劳动社会学的具体研究方法:P17 ①社会调查法(常用的有:文献、访问/访谈法、问卷和实验四种调查法) 语三个组成部分。 有大量实证性材料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 ③比较分析法。 ④参与调查法。也称实地观察法,是社会学常用的方法,指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的观察仪器,直接了解当前正在发生的、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 第二章劳动 1、 三个层次的要求:①在法律允许内的劳动;②经过交换的劳动;③满足他人和社会需要的劳动。 2、劳动的社会职能:①劳动创造社会财富②劳动改造和完善社会③劳动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 3、主要是指孤立、狭小的劳动转变为由紧密的、大规模的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共 同劳动的过程。P23

2020年自考《公共关系学》讲义第五章

第五章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 一、拉斯韦尔的“5W”模式★★ 传播学中,总体研究范畴的规划者是美国人哈罗德·拉斯韦尔。1948年,拉斯韦尔发表了《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使其成为传播学的始创者之一。在这篇论文里,拉斯韦尔提出了界定传播研究范畴的经典模式——5W模式。 5W 分析内容 控制分析传播的法规与政策;传播者的社会控制和自我控制;传播者对传播的影响;传播者的社会责任 内容分析传播的分类;传播的符号;传播的宣传方法等 媒介分析传播的媒介环境;传播的媒介特点等 对象分析传播对象的心理;传播对象的劝服等 效果分析传播的效果类型;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测定传播效果的定量方法等 二、把关人理论★★ (一)把关人的概念 “把关人”又称“守门人”,它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的提供、制作、编辑和报道能够采取“疏导”与“抑制”行为的关键人物。这个概念原出于德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在1947年所写的《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 (二)把关人的传播行为 一般地说,把关人的传播行为包括“疏导”与“抑制”两个方面。把关人对某些信息准予流通的便是疏导行为,对另一些信息不让其流通或暂时搁置的便是抑制行为。 三、两级传播模式★ “两级传播论”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 观念总是先从广播和报刊传向“意见领袖”,然后再由这些人传到人口中不那么活跃的部分。也就是说,信息的传递,是按照“媒介一意见领袖一受众”这种两级传播的模式进行的。 四、受众选择“3S”论★★★ 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传播学者发现受众在接触媒介和接收信息时有很大的选择性,这就是受众心理上的自我选择过程。这个选择过程表现为三种现象,简称为“3s”: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 (一)选择性注意 选择性注意是指在信息接收过程中,人们的感觉器官虽然受到诸多信息的刺激,但是他们不可能对所有

广东自考00294劳动社会学串讲复习重点(2016年6月完全版)

广东自考00294劳动社会学串讲复习重点 (2016年6月完全版) 第一章绪论 一、劳动社会学:是以研究劳动这一社会现象与所构成的劳动问题为对象的社会学的分支学 科,形成于19世纪20-30年代。出现在法国,法国社会学者乔·弗里德曼和彼·纳维利。 二、劳动者是社会学研究的主体。是基本要素。广义的劳动者:指一些具有劳动能力的,并 从事一定的社会生产劳动的人。狭义的:处于劳动年龄。具有一定的体力和智力。从事一定的社会生产劳动。有劳动报酬和经营收入。 三、劳动:是指人类围绕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 活动。自觉性、目的性和创造性是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 四、劳动社会学的发展形成了几大流派。各流派的发展大都经历了三个阶段:古典阶段、现 代阶段和后现代阶段。 五、管理学派的代表任务是:泰勒和梅耶。梅耶认为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六、新制度主义学派包括:新集体主义、法团主义、新放任主义。 七、个案调查:是从研究对象中抽取少数个人或小型团体作为样本进行详尽调查的一种方 法。 八、问卷调查法:只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方法。 九、实地观察:指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者借助科学的观察仪器, 直接了解当前正在发生的,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 第二章劳动 一、劳动社会化:是一个与生产力发展相联系的概念,主要是指孤立、狭小的劳动转变为 由紧密的、大规模的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共同劳动的过程。 二、劳动社会化的内容:1、生产资料社会化。2、劳动操作过程社会化。3、劳动成果的 社会化。 三、广义上的市场经济运行主体,不但包括直接经济运行主体——企业和劳动者,还包括 进行社会运行或者经济资源宏观配置的主体——国家,以及对企业的运行进行调节的无形主体——市场。 四、国家、企业、劳动者之间的联系,最主要的两方关系是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建立的劳动 关系。三方关系由劳工、雇主和政府构成。 五、第三产业以第一、二产业发展为基础,反过来又对第一、二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 动作用。(P36) 六、从发达国家职业结构变化的趋势与规律看,总的趋势是体力性的、非技术性职业的劳 动者所占份额不断减少,而脑力性、技术性职业的劳动者所占的份额不断提高。(P42)七、从表2—1可以看出,目前中国的职业结构具有农业社会向非农业社会转变的特征。 (P43) 八、性别结构反映劳动社会的现状:劳动者的性别结构从多重侧面反映了劳动社会的现 状,首先,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其次,女职工在全

劳动社会学试卷及答案

厂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社会学试卷及答案 (课程代码00294) 重要提示: 1、本试卷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 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古典劳动社会学理论中的管理学派代表梅耶更强调工人是( A ) A.社会人 B经济人 C理性的人 D自然人 2、从研究对象中抽取少数个人或小型团体作为样本个体进行详细调查的方法称为( B ) A问卷调查法 B个案调查法 C参与调查法 D实地调查法 3.市场经济主体间最主要的劳动关系是( B ) A企业和市场之间的关系 B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C企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 D国家和市场之间的关系 4、霍桑实验表明,提高工效的决定因素是( A ) A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生产条件 C产品需求 D工作环境 5、常被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用作衡量劳动者态度的总和指标是( D ) A社会地位满意度 B收人满意度 C环境满意度 D工作满意度 6、将劳动者行为分为劳动性行为和非劳动性行为的依据是( B ) A劳动者行为的组织特征角度 B劳动考行为与生产劳动过程有无直接联系 C劳动行为的个体角度 D劳动行为的结果表现 7、影响劳动者劳动决策的最重要因素是( A ) A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B闲暇时间的多少 C、劳动环境的好坏 D劳动的社会地位 8、职业生涯的概念最初的提出者是 ( C ) A萨柏 B.霍尔 C沙特烈 D金斯博格 9、按照人格特征与职业因素匹配理论,胆汁质的人适合从事( D ) A做社交、文艺性、多样性、要求反应敏捷且均衡的工作 B有条不紊、刻板平静、耐受性较高的工作 C 持久细致的工作,如技术员、检查员 D反应迅速、动作有力、应急性强、危险性大的工作如节目主持人、演讲者 10、企业资源合理配置的首要问题是 ( C ) A加强管理与监督 B吸收精英人才 C加强职业生涯管理 D控制运营成本 11、近年来,第三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式的发展,就业结构变动很大,下列描述有误的是( B ) A劳动力由传通工业都门流向新兴工业部门 B绝大多数的劳动力由资本密集型企业流向劳动密集型企业 C 劳动力由劳动生产率低的部门流向劳动生产率高的部门 D劳动力由供应基本物质生活资料的物质部门流向享受资料的部门 12、冲突理论的产生是有一定原因的,它是在剖析哪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 A ) A马克思主义 B 保守主义 C激进主义 D自由主义 13、涂尔干在哪部著作中对其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分层理论做了明晰阐述?( B ) A《地位解体和阶级》 B《社会分工论》 C《阶级、地位群体和政党》 D《分层的一些原则》 l4、下列各项不属于非正式组织特点的是 ( C ) A有较强的凝聚力 B规模小,结构松散 C明确的组织目标和整体性 D满足成员心理的需要

劳动社会学-复习资料 (1)

第一章结论 119世纪20—30年代。P1 2是指人类围绕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活动。P1 3P2 4、①处于劳动年龄范围内,即属于劳动适 龄人口;②具有一定的体力和智力;③从事一定的社会生产劳动;④有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P2 5 目的、相对持续地从事或向他人提供有价值物品与服务活动的社会人。P2 6功能及其运行规律进行研究的分支社会学。其研究内容:①劳动社会学基本理论②劳动者③劳动的社会关系④劳动的社会结构⑤劳动组织及劳动组织方式⑥劳动与社会变迁P3 ~ P4 7、科层制的基本要素是:①一整套始终如一的、需要严格执行的命令与服从关系,一种有组织的不平等制度② 这些从属关系受严格的内部等级的支配,依从于复杂的任务或职务分工,按规则行事是人们的义务。③非人格性,各种权利关系都是刻板的、非个性化的、合理的体系。④人们凭借技术优势居于支配地位。P6 8、①泰勒,经济人②梅耶,霍桑试验,社会人③制度学派的观点主要源自韦布夫妇 10、古典经济学:威廉·配第亚当·斯密P8 11、现代劳动社会学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的学说。它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45-1975年前后;二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P8 12、新马克思主义,又称新马学派或激进学派,主要代表人物:马尔库塞、普兰查斯、汤姆森及马勒等。 13 14、新制度主义学派包括新集体主义、法团主义、新放任主义。P11 15、劳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基本观点:实际观点、实证观点、整体观点、发展的观点 16、劳动社会学的基本研究类型:①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②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③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17、劳动社会学的具体研究方法:P17 ①社会调查法(常用的有:文献、访问/访谈法、问卷和实验四种调查法) 问卷的结构一般包括前言、主体和结语三个组成部分。

劳动社会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社会学试题(课程代码00294) 重要提示: 1、本试卷共3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 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抛开社会制度的层面来讲,劳动的社会关系是指______之间的关系。 A.企业与市场 B.企业与劳动者 C.市场与劳动者 D.企业与政府 2、劳动的经济条件保护主要体现为劳动者的 A.劳动收入的保护 B.最低工资收入的保护 C.物质条件的改善 D.素质的提高 3、期望理论表达公式M=VXE中,E所代表的是 A.效价 B.期望值 C.报酬 D.能动性 4、现代社会的主要标志和对劳动者的基本要求是

A.高效率 B.高质量 C.高智力 D.高技术 5、影响劳动者劳动决策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B.闲暇时间的多少C.劳动环境的好坏 D.劳动的社会地位 6、在1959年首次提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人业互择理论的学者是 A.约翰,霍兰德 B.佛隆 C.格林豪斯 D.萨柏 7、按照职业技术划分,我国的职业可以分为九类,下列不属于这九类的是A.经理与行政人员 B.文员 C.学生 D.非技术人员8、达伦道夫认为社会冲突的根源是特定的 A.社会单位 B.社会成员 C.社会组织 D.社会结构 9、传统的劳动组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劳动组织基本上是 A.生产关系的概念 B.生产资源的概念C. 生产力的概念 D. 生产环境的概念

劳动社会学重点

1、p2工作:是劳动的另一个层面,是人类通过劳动分工而进行的,有组织的,以获得劳动报酬为目的的生产活动。职业:作为人的一种标志,是劳动专门化和劳动分工的结果,这一概念突出了劳动者在劳动组织中的专业化程度。工作和职业的关系:工作和职业是劳动的一个方面,但工作是有酬的劳动,职业是劳动分工的体现。 2、p7异化理论:生产资料不是从属于工人,而是工人从属于生产资料。 3、p32结构式访问的最大的优点:访问结果便于量化,可作统计分析。(P32 结构式访问和无结构式访问)无结构式访问最大的特点:弹性大,能够充分发挥访问者与被访问者的积极性,并且访问者能对问题作全面,深入的了解。(P33) 4、p47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劳动者首先由第一产业流向第二,第三产业,然后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流向第三产业,工业就业的比重由提高到逐步下降,第三产业劳动者的比重是一直呈现上升趋势的。 5、p51职业结构:是指不同职业类型的劳动者在劳动者总体中的比例。 6、p59人格特质的影响(1)控制点内控制: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命运。 外控制:认为被外界的力量所左右。外控分高的个体对工作更不满意,对工作环境更为疏远,对工作的投入程度更低,缺勤率也很高。(内控和它相反) p63劳动者的“异化”主要表现:(1)无权感(2)无意义感(3)孤独感(4)自我疏远感 7、p74逆专业化化原因:1、能力差距的缩小。2、专业内制裁政策不力。3、 业内人员的彼此竞争。 4、来自其他众多专业联合的侵占。5、组织性就业。 6、人口特性的转变。 8、p75标志化境遇的表现:1、高度的可视性;2、边界强化;3、角色压缩化 倒转社会化的含义:年老者反而需要年轻人“带”的状况。 去技术化:使得对劳动者正式社会化的要求降低,但对工作环境文化的了解和如何对付高度自动化工作方式等方面的重要性却争强了。 9、p94五种职业生涯系留点:1、技术性能力;2.管理能力;3、创造力;4、 安全与稳定;5、自主性 10、p96人类生活时间的划分:工作时间、家务劳动时间、个人生活必需时 间、闲暇时间 11、p113影响职业流动的因素: 职业流动的社会就够因素:1、社会结构;2、产业结构的变化;3、人口变迁; 4、教育; 5、家庭背景; 6、社区的性质和规模 职业流动的个人因素:1、年龄与职业流动;2、性别与职业流动;3、文化水平与职业流动;4、职业兴趣与职业流动 12、p120纯流动量(率)的定义:指初流动量(率)中不是有社会职业结构 变动引起的,而是完全由社会结构开放引起的流动量(比率),这种流动量又称为自由流动量(率)。 13、p120初流动量(率)的含义:又叫一般流动量(率),它是反映代际间 流动量的最简单的指标,指不同职业类别的人与他们父辈职业的差异。14、p126工作疲劳动机理论:每个人的总能量是个相对稳定的常量,每个人 每天都在不自觉的根据自己的需要层次和优势动机的水平对这个总的能量系统进行合理的分配,而一个人分配给某项工作任务的能量值回直接影响

劳动社会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劳动社会学概述 一、劳动社会学的产生条件 劳动社会学始于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管理学家对劳动现象与劳动问题的研究。 英国的查尔斯·布思,1889-1891年间出版了《伦敦人民的生活和劳动》; 美国学者凡勃伦1904年出版了《企业论》一书。 1959年,法国学者乔·弗里德曼和彼·纳维利首次使用“劳动社会学”一词,并创办了《劳动社会学》杂志…… (一)总体而言,涉及两种需求 一是理论需求:工业化与后工业社会的复杂性提出许多需要解释的理论问题; 二是实践需求:工业社会与传统社会的巨大差别以及由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二)具体而言,包括四种因素 1、社会因素: 劳动过程与劳动领域内的劳动问题及衍生的大量社会问题,如剥削、异化、劳动环境恶劣、劳资冲突、生产效率低下、全球化的影响等。 2、政治因素: 反映着劳动过程中权力运作,各种利益群体的相互关系及其可能采取的社会行动状况如阶级对立与利益冲突等。 现代政府加大关注力度,摆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力图塑造一种政府、企业和工会之间的利益平衡机制。 种种政治需求是导致劳动社会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核心动力。 3、经济因素: 围绕着企业的生产、生产资料使用、产品/收益的分配、劳动者就业、失业与贫困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理性解释;促成了当前的人力资本理论、社会网络理论、信任等问题的研究。 4、价值—学术因素: 劳动问题展示了社会的不平等和制度的不公正,促使研究者、制度化的教研机构、专业团体等开展研究。 二、劳动社会学的涵义 劳动社会学是一门用社会学理论体系和方法对劳动者的社会劳动活动的结构、功能及其运行规律进行研究的分支社会学。 三、几个相关概念及其理解 (一)什么是劳动 “劳动”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也是大家最熟悉的词汇之一。 5、美国学者奥斯汀: 在其1996年出版的《劳动社会学:概念与案例》一书中,将劳动(work)定义为一系列从事与有酬职业有关的活动。 7、教材:林勇的观点 劳动是指人类围绕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活动。自觉性、目的性和创造性是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 劳动是人类最重要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作为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活动,劳动同时创造了财富。 (二)与劳动相关的几个概念 1、劳动者

劳动社会学课本知识点整理

《劳动社会学》书本重点内容 第一章绪论 1、(单选题)劳动社会学,是以研究劳动这一社会现象与所构成的劳动问题为对 象的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形成于19世纪20——30年代。P.1 2、(单选题)劳动社会学这一名称的正式出现,最早在法国。P.1 3、(单选题或名词解释)劳动的基本含义,是指人类围绕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活动。P.1 4、(简答题)劳动社会学的研究包括以下六部分内容。(一)劳动社会学基本理论;(二)劳动者;(三)劳动的社会关系;(四)劳动的社会结构;(五)劳动组织及劳动组织方式;(六)劳动与社会变迁P.3—4 5、(单选题)马克思是最早对劳动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的社会经济学家。P.5 6、(多选题)劳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基本观点:(一)实际观点;(二)实证观点;(三)整体观点;(四)发展的观点P.14—15 7、基本研究类型:(一)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二)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三)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P.16 8、(多选题)社会调查法中常用的有:1、文献调查法;2、访问调查法;3、问卷调查法;4、实验调查法P.17 第二章劳动 1、劳动的社会职能:1、劳动创造社会财富; 2、劳动改造和完善社会; 3、劳 动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P.23 2、(名词解释)劳动社会化的概念:劳动社会化是一个与生产力发展相联系的 概念,主要是指孤立、狭小的劳动转变为由紧密的、大规模的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共同劳动的过程。P.23 3、劳动社会化的发展进程:1、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简单协作阶段;2、以手工 劳动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阶段;3、机器和大工业阶段;4、以微电子为主角的新的技术革命阶段。P.24 4、(选择题或名词解释)职业的含义:职业是人们从事社会劳动的工作岗位。 职业不仅可以反映人们的经济状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而且也是人们的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讲义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讲义 李由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课程描述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掌握经济学有关制度、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了解中国经济体制(制度)改革的方式、过程、内容和绩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特征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并能够在经济活动、政府或企业管理、市场分析和咨询、学术研究等方面灵活有效应用。 在学习上,要初步掌握积极、高效的学习方法,掌握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方法,养成合作和分享精神,基本的逻辑分析和思辩能力,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初步掌握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要养成怀疑、创新与实践能力,要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课程简介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研究经济转轨(转型、过渡、改革、变革)的一门学科。它主要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制度和制度变迁以及我国经济制度改革的学科,主要研究制度、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中国经济体制(制度)改革的方式、过程、内容和绩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特征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具体内容:公平、平等与效率;制度、制度变迁;中国的渐进改革;国有经济制度的改革;农村和农业的制度改革;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财政制度的改革;中国的发展战略等。 三、学前准备(先修课程)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管理学,法学概论等方面的学科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四、教学和学习方式 在教学上,一半课时用于课堂讲授,其他时间组织关键知识和案例的专题讨论、社会调查和课下阅读、小论文。在学习上,将研究、自主、探究性学习与灌输性学习结合起来。 五、考核方法 平时成绩占40分,包括出勤、课堂发言、读书笔记、调查访谈、体制改革案例分析等。其中,案例分析主要是对国内外体制创新和变迁的案例分析,包括事件的背景、变革过程和效果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每篇字数3000—5000字或者更多,遵照学术规范,独立完成。 期终综合考试占60分。 六、学习材料 1、相关参考书目(按出版年代为序)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人民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