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微生物学
浙江省微生物生化与代谢工程重点实验室

研究条件
重点实验室经过近五年的积累和建设,已有近1000余万的设备投入,有关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蛋白质工 程、微生物发酵、细胞实验等设备比较齐全;实验室设备(包括部分平台仪器)配备了实时定量PCR仪、多功能 酶标仪、快速高效蛋白纯化工作站(AKTA)、化学发光(ECL)专用成像系统、超声破碎仪(ChIP实验专用)、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DNA测序仪、Affymetrix芯片系统、凝胶图像系统、高效液相色谱仪、 同位素荧光仪芯片扫描仪、超速冷冻离心机、高效蛋白层析仪、细胞流式仪、荧光倒置显微镜、液相色谱-质谱联 用仪生物生物合成
本方向主要研究内容为(1)酶活性水平调控:合成酶定向进化;(2)催化效率调控:提高固定化微生物细胞通 透性;(3)合成代谢反应调控:利用反应与分离耦合技术,解除底物与产物抑制效应,对合成代谢过程进行调控; (4)针对L(+)-酒石酸、D(-)-酒石酸、L-苹果酸、L-半胱氨酸、异维生素C、D-阿拉伯醇、赤藓糖醇、没食子酸 丙酯等产品,建立催化反应与分离耦合的工业化生产技术。
研究方向
抗生素次级代谢调控
本研究方向全面开展链霉菌抗生素次生代谢调控研究,建立抗生素生产菌基因定向改造技术体系,从源头上 解决抗生素发酵水平问题。主要内容为(1)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克隆和生物合成机制研究;(2)深入研究放 线菌次生代谢调控机制,包括途径专一调控因子、多效调控因子(A因子、σ因子、PI因子、严谨响应因子)、 全局调控因子(双组份信号传导体系),通过对染色体基因组目标基因敲除和整合重组,构建高产突变株;(3) 通过放线菌蛋白转运与分泌途径和针对前体物的初级代谢调控机制研究,对基因改造后的突变株进行发酵工艺优 化研究,采用多尺度组合调控抗生素生物合成水平以提高抗生素发酵产量。
微生物学参考书目

微⽣物学参考书⽬《微⽣物学》参考书⽬[1] 国家⾃然科学基⾦委员会[编], 微⽣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2] 蔡信之主编, 微⽣物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 唐珊熙主编, 微⽣物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4] 黄秀梨主编, 微⽣物学.北京:⾼等教育出版社,1998.[5] 李榆梅主编,微⽣物学.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6] [美][J.尼克林]J. Nicklin著,微⽣物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7] 闵航主编,微⽣物学.杭州: 浙江⼤学出版社, 1999.[8] 刘正主编,⼝腔微⽣物学.南京:南京出版社, 1995.[9] 江苏省徐州农业学校主编,兽医微⽣物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10] 郁庆福主编,现代卫⽣微⽣物学.北京:⼈民卫⽣出版社, 1995.[11] 李影林主编,临床微⽣物学及检验.北京: ⼈民卫⽣出版社,1995.[12] 程东升主编,资源微⽣物学. 哈尔滨: 东北林业⼤学出版社, 1995.[13] 杨洁彬等编著,⾷品微⽣物学.北京:北京农业⼤学出版社, 1995.[14] ⾼⿍主编,⾷品微⽣物学.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1996.[15] 郭爱莲编著,⾷品与微⽣物. 西安: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16] 王绍树主编,⾷品微⽣物实验. 天津:天津⼤学出版社, 1996.[17] 陈⼦丹,赵再平主编,⾷品微⽣物学. 长春: 吉林⼤学出版社, 1997.[18] 王⽲主编,⾷品微⽣物学. 哈尔滨:⿊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9] 苏世彦主编,⾷品微⽣物检验⼿册. 北京:中国轻⼯业出版社, 1998.[20] 王⽂仲编著,应⽤微⽣物学.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6.[21]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编著,兽医微⽣物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22] 陆德源主编,医学微⽣物学.北京: ⼈民卫⽣出版社, 1996.[23] 刘清蒙主编,医学微⽣物学.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1997.[24] 赵富玺,姜国枢主编,医学微⽣物学. 北京: ⼈民军医出版社, 1999.[25] 李⾩棣主编,⼟壤微⽣物学.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26] 魏德洲编著,资源微⽣物技术. 北京: 冶⾦⼯业出版社, 1996.[27] 梁如⽟主编,农业微⽣物学.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7.[28] 陈声明等主编,经济微⽣物学. 成都: 成都科技⼤学出版社, 1997.[29] 马⽂漪,杨柳燕主编,环境微⽣物⼯程. 南京: 南京⼤学出版社, 1998.[30] 王秀茹主编,卫⽣微⽣物学.北京:北京医科⼤学,中国协和医科⼤学联合出版社, 1998.[31] 欧守杼主编,畜牧微⽣物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32] 郭万柱等主编,动物微⽣物学.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33] 姜成林,徐丽华著,微⽣物资源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34] 李⾩棣等主编,农业微⽣物学实验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35] 王恩德编著,环境资源中的微⽣物技术.北京:冶⾦⼯业出版社,1997.[36] 沈萍编著,微⽣物遗传学.武汉:武汉⼤学出版社, 1995.[37] 彭珍荣主编,现代微⽣物学进展,武汉: 武汉⼤学出版社,1995.[38] 胡尚勤,张远琼编著,微⽣物⼯程及应⽤.成都: 四川⼤学出版社,1995.[39] 陈天寿主编,微⽣物培养基的制造与应⽤.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40] (美)E.C.唐纳森(E.C.Donaldson)等著,微⽣物提⾼⽯油采收率.北京:⽯油⼯业出版社, 1995.[41] 周阳⽣主编,动物性⾷品微⽣物学检验.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42] 杨暑伏,李蓉主编,⾮发酵⾰兰⽒阴性杆菌分类鉴定.哈尔滨: 哈尔滨出版社,1995.[43] 章育正,吕乃群主编,医学微⽣物学与免疫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4] ⾼东主编,微⽣物遗传学.济南:⼭东⼤学出版社,1996.[45] 葛诚主编, 微⽣物肥料的⽣产应⽤及其发展.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6.[46] 魏德洲编著, 资源微⽣物技术. 北京: 冶⾦⼯业出版社, 1996.[47] 刘兴友,李全福主编, ⾷品微⽣物检验学.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6.[48] 郑⼀书,郑翠芳编写,微⽣物世界. 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4.[49] 周俊初主编, 微⽣物遗传学.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50] 俞树荣主编,微⽣物学和微⽣物学检验.北京:⼈民卫⽣出版社,1997.[51] 中国普通微⽣物菌种保藏管理中⼼编,菌种⽬录.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52] 姚汝华主编,微⽣物⼯程⼯艺原理.⼴州: 华南理⼯⼤学出版社,1996.[53] 王恩德编著,环境资源中的微⽣物技术.北京: 冶⾦⼯业出版社,1997.[54] 李振林主编,微⽣物学及检验技术.⼴州: ⼴东科技出版社, 1997.[55] 严杰等主编,现代微⽣物学实验技术及其应⽤.北京:⼈民卫⽣出版社, 1997.[56] 童雄编著,微⽣物浸矿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 冶⾦⼯业出版社, 1997.[57] 唐珊熙主编,微⽣物学及微⽣物学检验.北京:⼈民卫⽣出版社, 1998.[58] ⽑季琨主编,微⽣物学实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59] 杜献堂等主编,医学微⽣物学与免疫学. 郑州”河南医科⼤学出版社, 1995.[60] 于玺华,车凤翔主编,现代空⽓微⽣物学及采检鉴技术. 北京: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998.[61] 曹友声,刘仲敏主编,现代⼯业微⽣物学.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62] 项琦主编,粮油⾷品微⽣物学检验.北京:中国轻⼯业出版社,2000.[63] 钱存柔,黄仪秀主编,微⽣物学实验教程.北京: 北京⼤学出版社,1999.[64] 张晓莉等主编,医学免疫学和微⽣物学.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998.[65] 施安辉编著,奇妙的微⽣物.济南:济南出版社, 1998.[66] 吴承良编著,神秘的微⽣物. 徐州:中国矿业⼤学出版社,1999.[67] 冷静主编,微⽣物学与免疫学.桂林:⼴西师范⼤学出版社,1998.[68] 姜正前编写,微⽣物与⼈类.沈阳:沈阳出版社,1997.[69] 郑男编写,认识微⽣物.北京:中国建材⼯业出版社,1998.[70] 张宪武主编,⼟壤微⽣物研究.沈阳: 沈阳出版社,1993.[71] 池振明编著,微⽣物⽣态学.济南:⼭东⼤学出版社,1999.[72]刘清蒙等编著,医学微⽣物学教程.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1999.。
16秋浙大《动物微生物学》在线作业

B. 指数期
C. 稳定期
D. 衰亡期
正确答案:
浙大《动物微生物学》在线作业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条件致病菌是指有些细菌在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可以致病。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 胸腺是产生T细胞的器官 。( )
A. 胰蛋白酶酶解位点
B. 胃蛋白酶酶解位点
C. 木瓜蛋白酶酶解位点
D. 球蛋白酶酶解位点
E. 血清蛋白酶解位点
正确答案:
7. 禽流感病毒可导致
A. 胰腺炎
B. 心肌炎
C. 肌炎
D. 脑炎
正确答案:
8. 细菌细胞质的主要成分
A. 水
B. 蛋白质
C. 脂类
D. 多糖
11. 细菌生化试验包括
A. 氧化酶试验
B. 触酶试验
C. VP试验
D. 甲基红试验
E. MTT试验
正确答案:
12. 抗生素的特点是
A. 只对有近缘关系的细菌有杀菌作用
B. 真菌能产生
C. 只有细菌才能产生
D. 其产生受质粒控制
E. 对多种微生物有抑制作用
正确答案:
13. 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特性有
A. 完全溶血现象
B. 不溶血现象
C. 部分溶血现象
正确答案:
6. 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染色特性是
A. 都是G-菌
B. 都是G+菌
C. 葡萄球菌是G+菌
D. 链球菌为G-菌
正确答案:
国内高校中微生物学研究方向综述

国内高校中微生物学研究方向综述高校中微生物学的主要研究方向有:资源与应用微生物学病原微生物学微生物发酵与代谢工程生物防治微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真菌学药物微生物学微生物分子遗传与功能基因组学海洋微生物学1.资源与应用微生物学微生物资源是地球上三大生物资源之一,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许多高校已经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方向,并且也形成了各自的研究特色。
中科院微生物所,有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生物资源收集、微生物分类和功能评估、极端环境微生物。
该所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名,拥有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队伍,仪器装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该所的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所保藏的菌种数量在国内首屈一指,真菌标本馆的标本数量则为亚洲之最。
云南大学,有教育部微生物资源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领域有:放线菌生物学,微生物资源学,菌根生物学, 极端环境微生物学,其中放线菌方面研究处于全国先列,重点开展极端(重点是高温、高盐碱)环境或各种特殊环境(植物内生或海洋)下的放线菌资源收集、保存及分类学、系统学、生态学、生物地理学及其应用价值评估(活性筛选、代谢产物化学及酶学等)研究。
广西大学,有广西亚热带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利用广西省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发掘、鉴定和克隆具有特殊用途微生物的功能基因,并对重要功能基因进行改造和利用;发现、分离和克隆农作物抗病虫功能基因、构建抗病虫作物新种质。
中国农业大学,有农业部农业微生物资源及其应用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领域有微生物分类及系统发育、微生物生理及遗传学、发酵工程、药用及食用真菌、环境微生物学、分子病毒学和分子免疫学等,微生物学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有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季伦教授等多名著名教授。
四川大学,微生物学为省级重点学科,拥有资源微生物及微生物生物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资源微生物,天然产物,生态环境保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拥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微生物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微生物资源多样性及利用研究,包括极端环境条件微生物的菌种资源、基因资源及多样性研究;根瘤菌为主的固氮微生物多样性及利用。
浙江大学浙大微生物笔记

武汉大学微生物学讲义微生物学教学组(二00三年八月二十七日)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为生物学各专业本科生的必修基础课。
通过学习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传染免疫、分类鉴定以及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及其多样性,在工、农、医等方面的应用,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前沿、热点和问题,使学生牢固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及其生命活动规律,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工作实践打下宽厚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与教学方法1.以现代观点审视和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使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概念的提法、名词的解释和语言运用等都适合现代生物学迅速发展的要求,建立新的、优化的微生物学课堂教学体系。
2.在课堂教学中以“打开窗口”、“安装接口”的方法反映当代微生物学科的成就,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一定的“窗口”看到学科发展的前沿,通过“接口”看到目前学的基础知识与前沿的接轨,看到基础知识的延伸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一定量的最新信息,满足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3.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4.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课后复习、讨论及专题讲座相接合,并注意通过各种渠道保持与学生的联系,随时了解他们对教学的意见和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三、教学学时分配和安排:本课程讲授按每周4学时安排,全学时共54学时。
教学内容及具体学时分配如下:一、绪论(4)二、纯培养和显微技术(3)三、微生物类群与形态(10)四、微生物的营养(3)五、微生物的代谢(4)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4)七、病毒(4)八、微生物遗传(8)九、微生物与基因工程(2)十、微生物的生态(4)十一、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与分类鉴定(4)十二、感染与免疫(4)四、教学内容和要求:第1章:绪论〖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走进微生物世界,了解微生物是什么?做什么?以及它们与人类的特殊关系;明确微生物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展望未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明确肩负的重任。
浙江大学生物专业招生目录

①101政治②201英一③727细胞生物学或728生态学或602高等数学〔含30%概率〕④83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各50%〕
笔试加面试:
专业根底综合知识
网上报名时须选择报考学院名称及代码。
生命科学学院欢送理、工、农、医、药等学科考生报考。
生命科学学院招收推免生比例在30%左右。
生命科学学院100%招收科学学位研究生。
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方向:
01细胞分化与发育02干细胞生物学03细胞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4肿瘤细胞分子生物学05细胞分化与凋亡06蛋白质组学07分子信号转导08表观遗传学
070生命科学学院180医学院
(含生命科学研究院)
14
①101政治②201英一③727细胞生物学或728生态学或602高等数学〔含30%概率〕④83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各50%〕
报考医学院的考生也可选考③731医学生物化学④861医学遗传学
生命科学学院
笔试加面试:
专业根底综合知识
医学院
笔试加面试:
本专业综合知识
网上报名时须选择报考学院名称及代码。
生命科学学院欢送理、工、农、医、药等学科考生报考。
生命科学学院招收推免生比例在30%左右。
生命科学学院100%招收科学学位研究生。
(含生命科学研究院)
6
①101政治②201英一
以下任选一组:
第一组:
③727细胞生物学或728生态学或602高等数学〔含30%概率〕④83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各50%〕
第二组:
③731医学生物化学④859医学生理学
笔试加面试:
本专业综合知识
欢送生命科学、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学、计算机与信息学等考生报考。
2022年浙江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浙江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原核微生物包括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真核微生物包括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它们的大小以______单位来表示。
2、颗粒体病毒的包涵体内有______个病毒粒子,其核酸为______。
3、无氧呼吸又称为厌氧呼吸,其外源电子受体有______、______和______等物质。
4、用培养平板进行微生物纯培养分离的方法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5、真核微生物执行运动功能的细胞器主要是______型鞭毛,它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组成。
6、第一个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微生物的学者是______,被称为微生物学研究的先驱者,而法国学者______和德国学者______则是微生物生理学和病原菌学研究的开创者。
7、生物效价可用______、______测定,其中以______中的______最为常用。
8、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中经历的主要反应包括______,______, ______和______。
9、Avery和他的合作者分别用降解DNA、RNA和蛋白质的酶作用于有毒的S型细胞抽提物,然后分别与______混合,结果发现,只有DNA被酶解而遭到破坏的抽提物无转化活性,说明DNA是转化所必须的转化因子。
10、人体的白细胞种类很多,它们在免疫防御中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具有吞噬功能的如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无吞噬功能但在特异性免疫中作用极其重要的有两种,即______与______。
二、判断题11、各种细菌细胞外的糖被,其化学成分都是由多糖类组成。
()12、只有营养物质的吸收涉及到物质的运输这个问题,而代谢产物的分泌则不涉及到物质的运输这个问题。
()13、葡萄糖的生物氧化从本质上来看是与化学氧化(即燃烧)相同的。
浙江大学食品科学硕士考试历年试题

浙江大学2002年硕士生入学考试微生物学试题一、填空题(每空l分.共36分)1.在微生物学发展史上,形态学发展阶段的代表性事件是____,生理学发展阶段的代表性事件是_____,分子生物学发展阶段的代表性事件是____.2.按Woese 1977年的建议,根据16(18)SrRNA的寡核苷酸组成和碱基序列的区别,可将生物分为____、____和____三域·3.常见的产芽孢细菌主要有好氧性的____属,其芽孢一般位于细胞的____并且其直径____于细胞直径;和厌氧性的____属,其芽孢一般位于细胞的____ 且其直径牲往____于细胞直径.4. 典型的成熟链霉菌的形态可有下列几部分组成___、___、___和___.5. 真菌的分类—般可分为____亚门、____亚门,____亚门和____亚门·6.亚病毒包括___病毒、____和____病毒等类型.引起疯牛病的病原病毒是_____病毒·7.一个有用的培养基应该具备下列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微生物将葡萄糖降解成丙酮酸的过程为糖酵解.有职个途径,即_____途径,____途径、____途径和____途径.9.微生物进行合成代谢需要____、____和____三要素·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I.平板划线分离法4.遗传物质在真核生物中的存在方式2.真菌的繁殖方式5.次生代谢和次生代谢产物3.细菌的普遍性转导6.微乍物代谢的酶活性调节三、问菩露(每题10分.共20分)I.简述从土壤或其他环境中分离纯化井特征一株固氮菌菌株的各个步骤.2 比较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格蓝氏染色的结果及其原因.四、微生物种的中文名与拉丁名互译(每厢2分.共20分)1.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2. Clotridium pasteurianum3. Rhodopseudomonas capsulatus4.Rhizopus niger5.Microbaclerium lacticum6.黄曲霉7.青霉属8. 金黄色葡萄球菌9.酵母菌属10.沙门氏菌属浙江大学2000年硕士生入学考试微生物学试题一. 是非题(共16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大学2002年考研专业课试卷微生物学
考试科目微生物学编号457
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一、填空题(每空l分.共36分)
1.在微生物学发展史上,形态学发展阶段的代表性事件是____,生理学发展阶段的代表性事件是_____,分子生物学发展阶段的代表性事件是____.
2.按Woese 1977年的建议,根据16(18)SrRNA的寡核苷酸组成和碱基序列
的区别,可将生物分为____、____和____三域·
3.常见的产芽孢细菌主要有好氧性的____属,其芽孢一般位于细胞的____
并且其直径____于细胞直径;和厌氧性的____属,其芽孢一般位于细胞的____ 且其直径牲往____于细胞直径.
4. 典型的成熟链霉菌的形态可有下列几部分组成___、___、___和___.
5. 真菌的分类—般可分为____亚门、____亚门,____亚门和____亚门·6.亚病毒包括___病毒、____和____病毒等类型.引起疯牛病的病原病毒是
_____病毒·
7.一个有用的培养基应该具备下列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微生物将葡萄糖降解成丙酮酸的过程为糖酵解.有职个途径,即_____途径,____途径、____途径和____途径.
9.微生物进行合成代谢需要____、____和____三要素·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I.平板划线分离法4.遗传物质在真核生物中的存在方式
2.真菌的繁殖方式5.次生代谢和次生代谢产物
3.细菌的普遍性转导6.微乍物代谢的酶活性调节
三、问菩露(每题10分.共20分)
I.简述从土壤或其他环境中分离纯化井特征一株固氮菌菌株的各个步骤.2 比较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格蓝
氏染色的结果及其原因.
四、微生物种的中文名与拉丁名互译(每厢2分.共20分)
1.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2. Clotridium pasteurianum
3. Rhodopseudomonas capsulatus
4.Rhizopus niger
5.Microbaclerium lacticum
6.黄曲霉
7.青霉属
8. 金黄色葡萄球菌
9.酵母菌属
10.沙门氏菌属
浙江大学2000年微生物学考研试题
一. 是非题(共16分。
只需注明“对”或“错”)
遗传型相同的个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会有不同的表现型。
EMP和HMP代谢途径往往同时存在于同一种微生物的糖代谢中。
如果碱基的置换,并不引起其编码的肽链结构的改变,那么,这种突变现象称为沉默突变。
低剂量照射紫外线,对微生物几乎没有影响,但以超过某一阈值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则会导致微生物的基因突变。
在宿主细胞内,DNA病毒转录生成mRNA,然后以mRNA为模板翻译外壳蛋白、被膜蛋白及溶菌酶。
总状毛霉和米根霉同属藻状菌纲。
大多数微生物可以合成自身所需的生长因子,不必从外界摄取。
产子囊孢子的细胞一定是双倍体,而出芽生殖的细胞可以是双倍体,也可以是单倍体。
E.coli K12(l )表示一株带有l 前噬菌体(Prophage)的大肠杆菌K12溶源菌株。
因为不具吸收营养的功能,所以,将根霉的根称为“假根”。
因为细菌是低等原核生物,所以,它没有有性繁殖,只具无性繁殖形式。
与单独处理相比,诱变剂的复合处理虽然不能使微生物的总突变率增大,但能使正突变率大大提高。
微生物系统分类单元从高到低依次为界、门、纲、科、目、属、种。
在自然条件下,某些病毒DNA侵染宿主细胞后,产生病毒后代的现象称为转染(transfect)。
一个操纵子中的结构基因通过转录、转译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而操纵基因和启动基因通过转录、转译控制结构基因的表达。
蓝细菌是一类含有叶绿素a、具有放氧性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
二填充题(共30分):
实验室常见的干热灭菌手段有a和b等。
实验室常用的有机氮源有a和b等,无机氮源有c和d等。
为节约成本,工厂中常用e等作为有机氮源。
细菌的个体形态主要有a、b和c等。
细菌肽聚糖由a和b交替交联形成基本骨架,再由c交差相连,构成网状结构。
a是芽孢所特有的化学物质。
一般它随着芽孢的形成而形成,随芽孢的萌发而消失。
微生物系统命名采用a法,即b加c。
中体(mesosome)是a内陷而成的层状、管状或囊状结构。
它主要功能b。
鞭毛主要化学成分为a,鞭毛主要功能为b。
荚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有a 和b等,常采用c方法进行荚膜染色。
霉菌细胞壁化学组成是a等;酵母菌细胞壁化学组成是b和c等。
培养基按其制成后的物理状态可分为a、b和c。
枝原体突出的形态特征是a,所以,它对青霉素不敏感。
碳源对微生物的主要作用a。
Actinomycetes是一类介于a和b之间,又更接近于a的原核微生物。
它的菌丝因其形态和功能不同可分为c、d和e。
霉菌的有性繁殖是通过形成a、b和c三类孢子而进行的。
其过程都经历d、e、f三阶段。
大多数霉菌是g倍体。
分生孢子梗状如扫帚是a的重要分类特征。
以双层平板法测定某噬菌体效价。
取10ul已稀释106倍的样品与0.1ml敏感菌株悬液和5ml 上层培养基混匀,培养24小时后,平皿中出现50个噬菌斑。
该样品噬菌体效价为a pfu/ml。
反转录病毒的遗传信息流向是从a到b,再到c。
以双链D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有a等;以双链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有b等。
在工业发酵中常用的细菌有a、b、c和d等。
根据下图中五类对氧关系不同的微生物在半固体琼脂柱中的生长状态,分别写出它们的名称。
三问答题(每题6分)
1 请说明营养物浓度的变化对微生物生长速度及最终菌体产量的影响?
2 微生物的哪些形态特征可作为其分类鉴定的依据?
3 好氧微生物液体培养主要有哪些形式?它们各自有哪些用途和特点?
4 请用简图表示Hfr菌株与F�菌株进行接合(conjugation)并形成重组子的过程。
5 请用简图说明5-溴尿嘧啶(5-BU)引起A T« GC的碱基转换过程和基本原理。
6 根霉接合孢子的形成过程。
7 请比较青霉素和溶菌酶在制备细菌原生质体中的作用原理。
8 写出两种活菌体生长量的测定方法名称及基本操作过程。
9 恒化器培养与恒浊器培养各自有哪些特点?
浙江大学1993年微生物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20分)
质粒与异染粒
原生质体与L型细菌
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菌落与菌株
沉淀反应与凝集反应
二.填空(30分)
原核微生物的细胞壁特有的组分是 a ,它是由 b , c 和 d 组成的亚单位聚合而成.酵母菌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 e 和 f .而大部分霉菌的细胞壁是由a 组成的.
根霉的形态特征是具有 a 和 b 且菌丝c ;曲霉的形态特征是具d 和 e ,菌丝 f ;青霉的形态特征是具g .
微生物将在实验室条件下 a 称为纯培养,获得的方法有b , c , d 及 e .共中最简便常用的方法是 f .
前噬菌体是噬菌体感染宿主后..a .此时,在细菌内用任何方法检不出噬菌体颗粒,而细菌则 b 并c ,将这种细菌菌株称d ,这类噬菌体称e .
产气杆菌可使丙酮酸脱羧生成..a ,此物在碱性溶液中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成 b ,后者与培养中胍基化合物发生红色反应,此反应称 c 阳性.在此产气杆菌培养中,因产生的酸 d ,所以用M.R作指示剂,溶液呈e ,是为M.R试验f .
三问答题(50分)
病毒繁殖过程如何(8分)
细菌芽孢有何特性为何具有这些特性(8分)
何谓细菌生长曲线对微生物发酵生产有何指导意义(8分)
为什么要选用高丝氨酸营养缺陷型作为赖氨酸生产菌株(12分)
应用青霉素法筛选青霉素敏感菌中的营养缺陷型变异株.(14分)
浙江大学199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微生物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20分)
1.沉淀反应与凝集反应
2.活性污泥与菌胶团
3.消毒与无菌
4.菌落与菌苔
5.生长与繁殖
二、写出下列微生物的学名:(不能简写)(10分)
1.苏芸金杆菌
2.枯草杆菌
3.灰色链霉菌
4.热带假丝酵母
5.粗糙脉胞霉
三、填空(44分)
1.原核微生物基因重组主要有a ,b ,c和d四种形式,而真核微生物则只有e 和f两种形式。
2.划分微生物呼吸类型的标准是a ,各呼吸类型的主要特点b ,c ,d 。
3.产气杆菌可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再将丙酮酸脱羧变为a ,该物质在碱性环境下,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b,而这种物质与培养基内蛋白胨中的精氨酸所含c起作用,生成红色化合物,此反应称d反应。
4.微生物的纯培养可按下列方法分离到:a ,b ,c ,d等方法。
5.在鉴定菌种的一些现代方法中,有a ,b ,c ,d等方法。
四、问答题
1.营养缺陷型的定义,筛选的一般步骤,并举例说明如何检出缺陷型?(10分)
2.如何防止菌种衰退?(10分)
3.何谓噬菌体?试述噬菌体生活周期的主要阶段。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