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清风痛宁骶管疗法及星状神经节阻滞术

合集下载

疼痛诊疗手术分级

疼痛诊疗手术分级
四级手术
1.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调节/毁损术
2.腰椎间盘化学溶盘术
3.颈椎间盘化学溶盘术
4.腰椎间盘臭氧溶核术
5.腰椎间盘射频消融术
三级手术
1.侧隐窝阻滞术
2.硬膜外导管置入术
3.腰交感神经阻滞术
4.椎间孔内外口针刀松解术
5.股骨头钻孔减压术
6.膝关节腔冲洗术
二级手术
1.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
2.椎旁神经根阻滞术
3.星状神经节阻滞术
4.上颌神经阻滞术
5.上颌神经脉冲射频毁损术
6.下颌神经阻滞术
7.下颌神经脉冲射频毁损术
8.蝶腭神经节阻滞术
9.蝶腭神经节脉冲射频毁损术
10.麻醉下肩关节粘连手法松解术
一级手术
1.颈丛神经阻滞术2.臂丛神经阻滞术3.膈神经阻滞术
4.椎旁小关节神经阻滞术5.椎旁小关节针刀松解术
6.脊神经后支阻滞术7.脊神经后支脉冲射频调节/毁损术
8.周围神经分支阻滞术9.周围神经分支脉冲射频调节/毁损术
10.扳机点阻滞术11.扳机点脉冲射频调解术
12.皮内神经末梢感受器阻滞术13.颞下颌关节阻滞术
14.周围关节(膝、肩、髋、踝)阻滞术
15.局部阻滞术
疼痛诊疗技术分级管理目录

星状神经节阻滞在疼痛科的应用

星状神经节阻滞在疼痛科的应用

星状神经节阻滞在疼痛科的应用什么是星状神经节阻滞?星状神经节阻滞,又称腰腹侧交感神经阻滞,是一种可用于治疗各种疼痛的神经毁损技术,通常用于减轻下肢或盆腔疼痛症状。

它基于“截断疼痛传递链”的理论,通过切断疼痛传递的神经,来减轻或缓解疼痛。

星状神经节细长而位于腰椎前侧,直径约2-4毫米,神经节控制包括内脏器官和下肢在内的众多部位。

通过阻断神经节,星状神经节阻滞可以减轻部位的疼痛。

星状神经节阻滞在疼痛科的应用1.背痛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腰背部疼痛,因为这些疼痛通常起因于脊柱炎症。

若患者背痛发生后,常伴随着其他身体部位的疼痛和肌肉僵硬,反应也更快。

此时,骶前区阻滞法可以发挥作用。

完成后,病人可以短时间内得到缓解,即在几小时内开始感觉到舒适和放松。

2.下肢疼痛下肢疼痛可分成很多种,如坐骨神经痛、综合症等等,但与腰椎相关的仍是最常见的。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受到压迫,从而引起下肢疼痛,这是一种最容易被治疗的疼痛。

零点堵塞法最适合这种疼痛,这种治疗法通过注射药物来截断疼痛传递链。

3.癌痛癌痛是恶性肿瘤的其中一种疼痛,这种疼痛可能比其他疼痛更加剧烈,因为身体正在与这种疾病作斗争,因此对治疗更加困难。

这种疼痛通常由于肿瘤压迫神经所致,有时还涉及到骨骼浸润。

星状神经节阻滞可以减轻癌痛症状,以便病人更好地参与生活,更加不感觉疼痛的困扰。

对于这种疼痛的治疗可以采用从外部注入药物或从内部为身体运输药物的不同方式。

星状神经节阻滞的风险与所有医疗干预一样,星状神经节阻滞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包括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不同的副作用。

这些副作用包括过敏反应、疼痛、感染、出血等。

另外,星状神经节阻滞还可能对腰背神经造成损伤,导致疼痛加重等问题。

因此,进行这种治疗应由专业医生或护士执行。

结论虽然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相关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没有被明确证明,但这仍然是一个被广泛使用和支持的治疗办法。

通过控制疼痛传递链,阻止疼痛信号传递,可以缓解各种疼痛症状。

正清风痛宁基础班课件

正清风痛宁基础班课件

膝关节解剖图
膝关节注射
• 注射方法;
• 方法一:膝关节伸直位,在髋骨上缘的水 平线与髌骨外缘(或内侧缘)的垂直线的 交点为刺入点,经此点向内下方(或外下 方)刺入关节腔。 • 方法二:膝关节屈曲80°,在外膝眼进针 ,针尖朝向髌骨内上角,刺入关节腔
踝关节解剖图
踝关节注射
• 注射方法:踝关节背伸100°,在胫前伸肌 腱与内踝之间或趾长伸肌健与外踝之间稍 下方刺入。
棘间韧带注射
• 体位:俯卧位。 • 定点:第一骶椎骨嵴,下腰部棘突及棘突间隙。 • 注射方法:将针尖于棘突间中央部进针,先将棘上韧带浸 润后,再渐渐作扇形注入法,深至黄韧带后方,由头侧向 尾侧作棘间深部韧带注射,可采取边刺入,边回抽边注射 的方法,直至上下左右都有足够浸润。 • 注意事项:防止进针太深,误入蛛网膜下腔及血管内。
骶髂关节注射
• 体位:俯卧位。
• 体表标志:髂后上棘。 • 操作:髂后上棘内下方1cm,垂直或稍向头 侧倾斜刺入有落空感,回抽无回血,即可 缓慢注药。
骶管注射
• 体位:俯卧位,少腹垫软枕,臀部抬高。 • 体表标志:髂后上棘,骶管裂孔,尾骨尖。 • 注射方法:摸准骶裂孔(在骶骨末端两骶骨角之间与第4骶骨棘突成菱 形凹陷)位置,用指甲作一刻痕,消毒后铺巾,在两骶骨角连线中点 略偏下作为进针点,这样倾斜利于留置针头,用1%利多卡装入5ml注 射器在欲注射部位作一皮丘,将针头放斜与皮肤水平面成30度角刺入 ,渐渐向骶管腔推进,如感觉阻力突然消失,则表示进入骶管腔,回 抽无异常,留置针头,换50ml装有药物组的注射器,可分4-5次缓慢 推注药物。如遇到阻力,则改变穿刺角度。遇回抽有血的,拔出,进 针点上移重新穿刺。禁用正清风痛注射液患者,可改用脉络宁注射液 10ml,连续注射5天,1次/日。

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标签:面神经麻痹;穴位注射;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以口眼歪斜、表情动作丧失为主要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疾病。

目前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疗法、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针刺疗法等。

笔者采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60例纳入病例均为本院疼痛科2012年3月-2013年11月门诊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各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详见表1。

表1 各组一般资料比较组别例数性别[例(%)] 年龄(—x±s,岁)病程(—x±s,d)男女治疗1组40 26(65.0)14(35.0)42.05±5.47 4.28±1.25治疗2组40 16(40.0)24(60.0)43.20±5.86 4.30±1.08治疗3组40 22(55.0)18(45.0)43.60±6.30 4.45±0.83对照组 40 18(45.0)22(55.0)41.60±7.78 4.40±1.231.2 诊断与纳入标准①符合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西医诊断标准[1],依据文献[2-4]分期标准属急性期者;②首次发病,一侧面肌麻痹者;③病程1~7 d;④年龄20~70岁;⑤患者对治疗方案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①由于外伤、手术、格林巴利综合征、脑干病变、颅底病变、耳源性疾病所致面瘫者;②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③有严重的心、肝、肾等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④伴哮喘病史及有出血倾向疾病者。

1.4 治疗方法各治疗组予穴位注射。

选穴:翳风。

治疗1、2、3组分别予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109417、1112401、1205405、1306408)1.1、1.2、1.3 mL,加生理盐水1 mL,患者取侧卧位,碘伏严格消毒皮肤,应用针头为38 mm×0.5 mm的专用注射器,与人体矢状面约120°、与冠状面约45°[5],快速刺入穴位皮肤,缓慢推进,有酸胀等得气感应后,回抽无血,将药物缓慢推入,进针深度约1.5~2 cm。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介绍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介绍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介绍
导语:神经健康与否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大家的身体协调能力以及四肢的运动能力,许多朋友存在星状神经节受阻的问题,为解决这样的问题,不少朋友
神经健康与否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大家的身体协调能力以及四肢的运动能力,许多朋友存在星状神经节受阻的问题,为解决这样的问题,不少朋友选择通过手术的方式来治疗,比如说星状神经节阻滞术,那么这种形式治疗的话,效果很好吗?针对大家关注的问题接下来就专门为大家讲讲,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是将局部麻醉药注射在含有星状神经节的疏松结缔组织内,从而阻滞支配头面颈部、上肢及上胸部交感神经的方法。

此法起源于日本,目前在中国应用广泛。

手术治疗疾病的好处还是比较明显的,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对于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大部分疾病效果良好。

“内分泌系统如多汗、失眠、更年期综合征等,心血管系统如原发性高血压、心绞痛、雷诺氏病等,神经系统如各类型颈椎痛、偏头痛、面部神经炎等。

”另外,哮喘通过此法治疗之后,症状也有明显改善。

由于涉及多系统疾病,因此患者在注射之后,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的病人本想通过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头昏头痛,但治疗之后发现痛经症状也没有了。

有的病人只是治疗面瘫,没想到失眠的症效果怎么样呢?针对大家关注的问题,这里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治疗疾病最关键的就是早发现早治疗,切忌拖延不治,如果大家还有疑惑的话建议直接咨询医院医生,毕竟这样做才是最可靠准确的!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正清风痛宁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正清风痛宁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00 ) .5 ,神经 阻滞 治疗后 ,正 清风 痛 宁 治疗 组 V S 明显低于糖皮质激素治疗组 ( 0 0 ) A值 P< .5 ; 表2 结果显示 ,正清风痛宁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 高 于糖 皮质激 素治疗 组 ,差异 具 有 极显 著 性 ( P
< . 1 。两组 均 未发 现严 重 不 良反应 ,患 者 耐 0O ) 受 性 、依从性 良好 。
表 2 两组疗效 比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缉别
痊垒

堑整
3 讨 论
神经阻滞 ,但糖皮质激素副作用较多、损害机体 的免疫功能,故在 临床应用中也受到一定限制。 本采用正清风痛 宁治 疗 P N,比较其 和糖 皮质 H 激素治疗 P N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H 1 资料 与方 法 11 一般 资料 . 20 20 05— 0 6年 门诊 收治 P N H
! A 3 1 37 1 37 4 25 2 62 2 4 ・5 4 .5 1.0 .5 4 4
B 3 6 87 4 87 8 50 1 3.0 2 1.546 1.5 2.0 2 75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机制 目前尚未完 全 清楚 。现代 医学认 为是 与病毒 侵犯脊 髓 后根 神
种安全 、有效的治疗方法 ,值得推广应用 。
参 考 文献
1 C  ̄ r GT Ad a c s i h n a e n f n u o ah c a e . v n e n t e ma g me t o e r p ti

正清风痛宁经络靶点疗法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90例患者的疗效浅析

正清风痛宁经络靶点疗法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90例患者的疗效浅析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8 V o1.18 No.4186投稿邮箱:sjzxyx88@正清风痛宁经络靶点疗法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90例患者的疗效浅析刘森,赵玉琦△,曹淼淯,杨芳(南阳市中医院,河南 南阳)摘要:目的 观察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经络靶点疗法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疗效。

方法 随机抽取9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共分为两个组别,即治疗组(45例,实施颈部经络穴位注射)和对照组(45例,实施针刺治疗)。

对不同组别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 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的愈显率达到86.7%,对照组患者的愈显率达到66.7%,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愈显率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后,治疗组在观察指标上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正清风痛宁经络靶点疗法的实施有助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的增强,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正清风痛宁;经络靶点疗法;疗效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8.41.052本文引用格式:刘森,赵玉琦,曹淼淯,等.正清风痛宁经络靶点疗法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90例患者的疗效浅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1):86-87.0 引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常见的神经血管系统疾病,中老年人群是好发人群,相较于女性,男性的发病率更高[1]。

不管是小脑,还是脑干,它们都需要对椎基底动脉的供血加以依靠,若其出现病变,则会使脑部出现不顺畅的血流,使供血处于不充分状态,使眩晕得以出现[2]。

大脑的血液主要依赖于两侧颈内动脉及椎动脉额供应,颈椎病患者颈部肌肉和韧带发生劳损、退化,固定关节的力量会呈减弱状态,不管是在低头或者是在仰头状态时,颈部关节的不稳、摆动以及错位,会刺激在颈椎横突孔中穿行的椎动脉,使之痉挛、收缩或扭曲变形,造成脑部供血不足[3]。

超前镇痛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2型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效果观察

超前镇痛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2型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效果观察

超前镇痛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2型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效果观察高谦1,王爱新1,甘学凤2,严香菊1,李琳1,李鹏霖1,张同军1(1衡水市人民医院,河北衡水053000;2武邑县医院) 摘要:目的 观察超前镇痛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2型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RPSⅡ)的效果。

方法 将97例CRPSⅡ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用地佐辛超前镇痛后在超声引导下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对照组给予经皮电刺激配合物理疗法、针灸疗法,治疗4周。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15、28天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价疼痛程度,4周后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前两组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各时点VAS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低于同时点对照组(P均<0.05)。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2.69%,高于对照组的62.22%(P均<0.05)。

结论 超前镇痛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CRPSⅡ效果较好。

关键词:2型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星状神经节;神经阻滞术;超前镇痛;地佐辛;经皮电刺激 doi:10.3969/j.issn.1002 266X.2018.18.029 中图分类号:R61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 266X(2018)18 0091 02 2型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RPSⅡ)是一种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的疼痛综合征,主要是由于肢体某一主要外神经损伤所致[1]。

区别于CRPSⅠ,CRPSⅡ有明确的神经性损伤,临床上以顽固性烧灼痛、感觉异常、过敏或减退为主要表现,并伴有皮肤肿胀、感觉过敏、关节僵硬、肌肉萎缩、肢体功能丧失等一系列症状。

目前,临床常采用经皮电刺激配合物理疗法、针灸疗法等常规治疗,虽能取得一定疗效,但仍不甚理想。

2011年3月~2016年8月,我们观察了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超前镇痛治疗CRPSⅡ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同期在衡水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97例CRPSⅡ患者,均符合1994年国际疼痛学会(IASP)制定的CRPSⅡ诊断标准,均有明确的周围神经损伤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准备物品设备药品
氧气、吸引器 急救设备、药品 专科药品 监护仪 穿刺包 诊床
操作(二)
➢ 穿刺部位: 1、病人俯卧或侧卧位,下腹垫枕臀部抬高,从尾骨沿中线向上方摸至
2-3cm可触及“骶裂孔”,并做标记。 2、常规消毒铺洞巾,用导管针穿刺骶裂孔与皮肤呈30--45°进针2~
3cm,留置导管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注液无阻力后,即可注全部混 合药液。
作用机理(二)
“腰腿痛”--是指下腰、腰骶、骶髂、臀部等处的疼痛; 【权威专家】临床研究表明,单纯的机械性压迫只能导致 下肢的麻木或麻痹,只有合并椎管内硬膜外或神经根鞘膜 外脂肪组织的无菌性炎症,或者肌痉挛导致肌肉损害性炎 症时才会出现疼痛。因此,无菌性炎症和肌痉挛是导致腰 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疼痛的两个主要环节。
骶骨解剖(三)
➢ 后壁
骶骨后面凹凸不平,紧邻皮下组织和皮肤。骶骨的中线呈一纵行骨性管 道,为脊椎腔;在尾骨关节上第4、5骶骨水平中线 处有一裂口叫“骶裂孔”
骶骨周围
➢ 组织器官
腰骶、会阴、盆腔 直肠、膀胱、子宫 前列腺、附件 生殖器、皮肤
骶椎
操作(一)
➢ 穿刺地点:
无菌治疗室(特殊病人床前操作)
作用机理(三)
【局麻药】:
能阻断伤害性信息的传入,减轻神经源性的炎症反应,起到迅速止痛 的作用;还可松弛血管平滑肌, 改善局部血压,增加神经组织对氧 的利用和对缺氧的耐受性。
作用机理(四)
【正清风痛宁注射液】:
抑制局部的自身免疫反应,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轻神经根的 充血水肿和炎性粘连,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同时使突出的椎间盘组织 萎缩,改变突出的椎间盘组织与神经根的“紧密”关系。
并发症
1
低血压
局麻药中毒
并发症
误入蛛网膜下腔
小结
【骶管疗法】
➢ 是微创治疗腰腿痛一种完全、快速、痛苦小、疗程短,病 人易接受的有效治疗方法,不管是单纯骶疗法还是结合其 它辅助治疗方法均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 特别对轻、中度腰椎间盘突出症;轻、中度腰椎管狭窄症 所致的下腰腿痛有较好的疗效。
小结
操作过程中:
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注意规范化,避免不良反应。 若有明显的手术指征,应及时手术治疗。
操作(三)
➢ 注射药物---风痛宁处方:
• 第一组, 2%利多卡因2.5ml,0.9%生理盐水2.5ml, • 第二组正清风痛宁注射液15mg,2%利多卡因2.5ml,
vitB1,100mg,vitB12,1mg,生理盐水17.5ml,地米5mg
➢ 注射药物后:
1、患者平卧,观察1~3h,必要时监测生命体征,无不适方可离 开。
2、如注药时患者出现头晕、心悸、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应停止 注药,并给予吸氧、输液及其他相应处理。
3、治疗:1-2次/周,3-4次/疗程。
作用机理(一)
➢ 骶管内注入药物被周围组织吸收入血进入血循环;被
骶管壁渗透浸润作用腰骶段血管、神经和附近组织器 官及皮肤下神经丛。
➢ 药物经骶管进入硬膜外腔,直接作用于神经根及脊髓, 使痉挛肌肉松弛、消炎解痛、减轻水肿、抑制炎症渗出、 防止粘连、改善神经营养、阻滞交感神经传导、促进 局部血液循环、增强自身免疫。
➢ 我国80年代以来对骶管的解剖和临床应用
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探索。
骶骨解剖(一)
骶骨———是一个上宽下尖的三角形,由五个骶椎骨融化而成。
骶管———是骶骨中间的骨性管道。是硬膜外腔在骶骨段的延迟部分,
上起第五腰椎,下至尾骨.
骶骨
骶骨解剖(二)
➢ 前壁
骶骨前面光滑平整,紧邻盆腔组织 丰富血管、静脉丛、马尾神经、 交感神经、骶丛神经、尾丛神经、 阴部神经、骶孔神经、坐骨神经
• 骶管封闭治疗应掌握以下要点:1)注药时可有局部轻微酸胀、肛周 麻木下肢放射性疼痛等正常反应;(2)若病人局部胀痛严重且注药阻 力较大,则可能针头在骨膜下或穿刺过浅,未进入骶管腔;(3)若出 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头皮发麻、舌麻、眼花耳鸣等症状,应减 封闭临近会阴,应注意严格的无菌操作,以防感染.
正清风痛宁骶管疗法 及星状神经节阻滞术
骶管疗法
• 骶管疗法安全、简单、经济有效,只要有临床经验的医师操作,是腰 椎病痛症和手术疗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治疗方法:找到骶裂孔,严 格消毒铺孔巾, 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后,用注射器针与骶骨成 30°~45°角刺入约4.5~5.5cm,拔出针芯如无脑脊液流出即可注入 药液。注入速度要慢,约2~3min注完。注药时病人感尾骶部胀麻, 并逐渐扩展至两下肢。90%病人注后即感疼痛减轻,隔3~5d可重复注 射。但最多不超过5次。穿刺注意事项:骶裂孔与珠网膜下腔终端的 距离最长约75mm,最短为19mm,平均约47mm,故穿刺针不要进入骶管 内过深,以免刺入珠网下腔引起不良后果。骶管腔容积最小12ml,最 大65ml,平均30ml,故注入药液最大剂量不宜超过30ml。
概念
在骶骨的椎管腔内注射一定量的特殊药物,从而 达到腰腿痛和疑难病症的治疗作用,这种操作技 术称为“骶管疗法”。
历史
➢ Cathleen于1901年首先介绍了从骶管尾侧穿刺入硬模外腔的方法,至 今已有百年的历史。
➢ 1978年国际腰椎研讨会上认为“硬模内与硬模外类固醇药物注射对腰 痛患者的治疗是最有效的方法”,确立了激素在骶管注射中的不可代 替地位。
适应症(一)
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腿痛
轻、中度腰椎管狭窄症
变形性髋关节炎
坐骨神经炎
骶髂关节炎、梨状肌炎
尾骨痛
先天畸形性腰背痛
腰骶段椎管内肿瘤
脊椎滑脱症
腰骶筋膜炎
禁忌症忌症4
禁忌症:
➢ 凝血异常 ➢ 骶部畸形 ➢ 穿刺部位感染 ➢ 接受抗凝治疗者 ➢ 多原因引起的复杂性腰腿痛 ➢ 腰椎粉碎性骨折至椎管狭窄 ➢ 神经根严重受压者 ➢ 反复保守治疗无效者
【维生素B1、B12】:
能改善神经细胞的代谢,具有营养神经,维持神经系统功能,抗神经 炎和修复髓鞘促进神经纤维再生和镇痛的功效。
作用机理(五)
【诸药的协同作用】: 1、能改善椎管内微循环,起到活血化淤,消除水肿,消除无菌性炎
症作用; 2、改善神经细胞的功能,促进微循环代谢,阻断恶性刺激传导; 3、松弛肌肉,解除肌痉挛、松解粘连、解除压迫,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