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状神经节阻滞术

合集下载

星状神经节阻滞的研究进展

星状神经节阻滞的研究进展

星状神经节阻滞的研究进展星状神经节在功能上属于交感神经节,是由颈部节和第1胸神经节融合而成,其节后纤维广泛分布C3~T12节段的皮肤区域.在功能上属于交感神经节。

目前,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到疼痛治疗中,它对内分泌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均有功能调节作用,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本文笔者主要对SGB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希望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星状神经节阻滞的作用基础星状神经节的阻滞作用主要表现在对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作用两方面。

中枢神经作用主要表现为通过调节丘脑活动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周围神经作用则主要表现为通过对节前、节后纤维的阻滞作用,使分布区域的交感神经所支配的各系统的作用和痛觉传导受到抑制,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星状神经节是由颈部节和第1胸神经节融合而成,呈卵圆形长约2cm,宽约1cm,近年来有学者对星状神经节的解剖特征进行了研究。

段连丽等[1]对17具尸体进行了解剖,研究结果显示星状神经节大多为星形,其周围的多个骨性和其他重要结构可以确定其位置,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阻滞法较安全且操作容易;张俊峰[2]对20具成人尸体进行了解剖研究结果与上述相同;刘毅[3]对30具尸体的解剖结果显示颈交感神经节与椎动脉表面存在着相对应的颈交感神经节交通支。

由此可见,SGB对临床疼痛的治疗作用基础是确定的。

2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脑血管系统的作用SGB对脑血管的作用明显。

周志忠等[4]研究认为,SGB通过交感神经活性的改变,可明显改善颅内血流速度,SGB对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脑部神经递质和脑代谢有重要影响。

余倩等[5]观察了SGB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相关血管舒缩因子和氧自由基的影响,发现SGB能调节血浆ET/CGRP比例失衡,减轻机体脂质过氧化反应,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起到脑保护的作用。

曾德亮等[6]将SGB应用在瓣膜置换术中,患者血浆TNF-α、IL-8、MDA浓度在T1~T4时降低;IL-10浓度及SOD活性在T1~T4时升高,SGB可以减轻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颅内过度炎症反应及脂质过氧化损伤,对减轻脑损伤具有积极作用。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星状神经节也称颈胸神经节,是颈下神经节和第一胸神经节融合而成的一种交感神经节。

星状神经节大致位于位于C7水平(第七颈椎),C7的横突前方的颈长肌前筋膜内。

早在1920年代,研究者就发现星状神经节的毁损和切除可以减轻雷诺氏现象和多汗症的某些症状。

而对星状神经节的阻滞可以减轻交感神经介导的各种疼痛,如Ⅰ型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等。

对于各种颈肩部的复杂性疼痛和颈性眩晕等等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研究表明,反复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可以恢复由于交感神经活性增高而造成的交感迷走平衡的破坏。

同时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改善组织器官的血供,改善异常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降低全血高黏度及红细胞压积等而加快血液循环。

再者星状神经节阻滞使脑血流增加的作用超过任何药物,下丘脑血流的增加能起到维持垂体激素平衡的作用,从而调节异常变化的内分泌系统。

现在一般认为星状神经节阻滞适用于以下多种状况:一、颈源性头痛及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

二、肩周炎。

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改善患部的血液循环,减少致痛物质的刺激,改善肩僵硬,再配合其他治疗,可加快病情恢复。

三、带状疱疹。

头面部及上胸部带状疱疹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可阻断疼痛的传导,改善血运,能缩短病程。

四、失眠的治疗。

星状神经节阻滞可以恢复由于交感神经活性增高而造成的交感一迷走平衡的破坏,降低交感神经紧张性从而调节、改善睡眠。

五、脑动脉硬化,脑缺血性病变。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阻滞了交感神经,直接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缺氧,针对一些老年人病人常出现的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头脑发蒙等症状,能够缓解病情,有资料显示它能明显改善脑梗塞以及帕金森氏病的临床症状。

六、痤疮。

星状神经节阻滞可降低特异免疫反应,可明显增加头面颈部的组织血供,改善微循环,增加新陈代谢,促进寻常痤疮患者皮损的恢复。

同时,星状神经节阻滞术还可以治疗头痛,过敏性鼻炎,耳鸣耳聋,心肌梗死,多汗症,更年期综合征、顽固性痛经等多种疾病。

正清风痛宁骶管疗法及星状神经节阻滞术

正清风痛宁骶管疗法及星状神经节阻滞术
➢ 准备物品设备药品
氧气、吸引器 急救设备、药品 专科药品 监护仪 穿刺包 诊床
操作(二)
➢ 穿刺部位: 1、病人俯卧或侧卧位,下腹垫枕臀部抬高,从尾骨沿中线向上方摸至
2-3cm可触及“骶裂孔”,并做标记。 2、常规消毒铺洞巾,用导管针穿刺骶裂孔与皮肤呈30--45°进针2~
3cm,留置导管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注液无阻力后,即可注全部混 合药液。
作用机理(二)
“腰腿痛”--是指下腰、腰骶、骶髂、臀部等处的疼痛; 【权威专家】临床研究表明,单纯的机械性压迫只能导致 下肢的麻木或麻痹,只有合并椎管内硬膜外或神经根鞘膜 外脂肪组织的无菌性炎症,或者肌痉挛导致肌肉损害性炎 症时才会出现疼痛。因此,无菌性炎症和肌痉挛是导致腰 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疼痛的两个主要环节。
骶骨解剖(三)
➢ 后壁
骶骨后面凹凸不平,紧邻皮下组织和皮肤。骶骨的中线呈一纵行骨性管 道,为脊椎腔;在尾骨关节上第4、5骶骨水平中线 处有一裂口叫“骶裂孔”
骶骨周围
➢ 组织器官
腰骶、会阴、盆腔 直肠、膀胱、子宫 前列腺、附件 生殖器、皮肤
骶椎
操作(一)
➢ 穿刺地点:
无菌治疗室(特殊病人床前操作)
作用机理(三)
【局麻药】:
能阻断伤害性信息的传入,减轻神经源性的炎症反应,起到迅速止痛 的作用;还可松弛血管平滑肌, 改善局部血压,增加神经组织对氧 的利用和对缺氧的耐受性。
作用机理(四)
【正清风痛宁注射液】:
抑制局部的自身免疫反应,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轻神经根的 充血水肿和炎性粘连,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同时使突出的椎间盘组织 萎缩,改变突出的椎间盘组织与神经根的“紧密”关系。
并发症
1
低血压

星状神经节阻滞(业界特制)

星状神经节阻滞(业界特制)
周围作用:是由于阻滞部位的神经被阻断,从而使 得血管运动、肌肉紧张、支气管收缩、痛觉传导受 到抑制。故适用于多种疼痛和非疼痛疾病治疗
行业倾力
6
星状神经节的功能:
它属于自主神经的交感神经的外周神经节
星状神经节具有交感神经的生理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率、收缩冠 状血管、扩张支气管、增加腺体分泌、扩张瞳孔、松弛睫状肌、促进肾上腺 激素的分泌、促进肝糖元分解、使血糖升高、增加红细胞等作用。
(5)耳鼻喉科疾病 慢性副鼻窦炎、急性副鼻窦炎、过敏性鼻炎、 突发性难听、渗出性中耳炎、美尼尔氏症、良性发作性眩晕、鼻 塞、扁桃体炎、耳鸣、咽喉部感觉异常症、嗅觉障碍。
分支包绕锁骨下动脉所形成,并延伸到达腋动脉的第一段。
因此,阻滞 SG 可致其分布区域的交感神经纤维支配的心血管运动、腺体分泌、肌肉紧 张、支气管收缩及痛觉传导受到抑制,用来治疗头颈部、上肢、肩部、心脏和肺部的一
些疾病。
行业倾力
9
星状神经节阻滞技术
体位:
星状神经节阻滞,病 人取仰卧位,头向前视 。用一薄枕头垫在双肩 下面,使颈部尽量伸展 。
行业倾力
3
什么是星状神经节阻滞?
星状神经节位于人 的脖子两侧
因为它的形状像星 星,所以取名星状 神经节。
行业倾力
பைடு நூலகம்
4
星状神经节阻滞
是疼痛科常用的技 术。据统计,日本麻 醉科门诊50~80% 病 人做SGB,星状神经 节阻滞(SGB)对 120种疾病有效。
行业倾力
5
星状神经节阻滞的作用机制:
中枢作用:通过调理下丘脑维持内环境稳定,从而 使得内环境、植物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正常
• ① Horner 综合征; • ②皮肤温度升高≥ 34℃; • ③皮肤血流量增加≥50%(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 • ④尺侧皮肤阻抗反应消失; • ⑤桡侧皮肤阻抗反应消失。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腰麻术后头痛的疗效观察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腰麻术后头痛的疗效观察

[] 3 蔡明 , 楚敏 , 高贵 媛. 状神 经 节 阻滞 治疗 脑梗 塞患 者 的疗 星
效 . 华麻 醉 学 ,0 82 ( ) 8 中 2 0 ,8 1 :2—8 . 3
【 收稿 日期 】 2 1 0 0 0— 7~1 2
固定 针 头 , 回吸无 脑 脊 液 、 液 后 注 入 1 利 多 卡 因 1 l注 药 后 血 % 0m , 以 同侧 出现 霍 纳 氏征 为 阻 滞成 功 的 指 征 。行 两侧 穿 刺 法 , 次 / 。 1 d
2 结 果
本组 3 2例 , 星 状 神 经 节 阻滞 后 3 患 者 均 痊 愈 。其 中 经 经 2例
折 的理 想 方 法 。
[] 4 王亦璁 . 骨与关节损伤. 4版. 第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0 7 人 20 :
76 — 7 4. 3 6
[] 5 周蔚 , 罗从 风 , 翟伟 韬 , 锁定接 骨板 治疗肱 骨近端 骨折. 等. 中 国骨与关节损 伤杂志 ,0 6 2 ( ) 1 . 20 ,1 1 : —3
次 , 均 27次/ 。 平 . 例
12 方法 .
星状神经节阻滞均采用前路气管旁 C 横突法 。患者
取仰卧位 , 肩下垫一薄枕 , 常规消毒后 , 在胸锁关节上 2 5e 正 中 . m, 线外侧 15e . m处 , 用左 手食指 和中指将颈 总动脉挤 向外侧 , 与气 管分开 , 触及 c 横突后在其下方 15c . m处进针 , 针尖抵 c 横突后
[ ] 绪 庚 , 素 杰 . 醉 治 疗 学 . 京 : 学技 术 文 献 出版 社 , 1魏 田 麻 北 科
2 0 : 8 —60 0O 60 9.
阻 滞 2次 痊 愈 者 8例 , 2 % , 阻 滞 3次 痊 愈 者 1 占 5 经 7例 , 占 5.% , 3 1 经阻滞 4次痊愈者 7例 , 12 。 占2 .%

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前言星状神经节(SG)是颈交感神经系统的一部分,是颈下神经节与T1神经节融合形成的交感神经节,位于C6和C7椎体之间。

它包含支配头部及颈部的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和支配上肢及心脏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是目前疼痛科与麻醉科临床工作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入SG周围及附近组织,包括颈交感干、颈交感神经节、节前与节后神经及其支配范围的区域,从而阻滞支配头、面、颈、肩胛、上肢、前胸及后背等部位的交感神经,以调节交感神经系统张力,最终达到调节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使其保持动态平衡的作用,用于治疗多种疼痛及非疼痛类疾病。

SGB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两方面。

中枢神经作用主要表现为通过调节丘脑活动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周围神经作用则主要表现为通过对节前、节后纤维的阻滞,使分布区域内各系统的交感神经功能受到抑制,以达到治疗相关疾病的目的。

在治疗疼痛方面,其作用机制仍不明确,由于慢性疼痛及炎性疼痛中交感神经发挥着重要作用,SGB能够有效缓解疼痛的原因可能与其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有关。

同时,SGB可以阻断脊髓的反射通路,降低该部位交感神经兴奋性和敏感性,扩张小血管,增加局部区域血流,改善局部缺血、缺氧状态,加速代谢去甲肾上腺素、P物质等疼痛介质,终止疼痛的恶性循环。

自1920年,SGB治疗疼痛性疾病在临床上得到迅速推广,成为一种用途广泛的治疗手段。

在日本,SGB疗法已应用40余年,每日至少有2~3万患者进行该项治疗,占门诊神经组滞治疗的50%~80%,其治疗学理论已为日本医界所公认。

SGB治疗疾病范围广泛,主要分为全身性疾病和局部疾病,包括头面部、耳鼻喉、口腔、颈肩部及上肢疼痛,尤其对于顽固性颈源性头痛、偏头痛、慢性顽固性口腔溃疡、带状疱疹性神经痛、肩手综合征、原发性痛经、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癌痛等顽固性疼痛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在肩手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在肩手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张、 痛觉传导也受到抑制 ; , 另外 星状神经节阻滞还可通过下
丘脑对机体的 自主神经 系统 、 内分泌 系统 、 疫系统 的功能 免 起调节作用 , 而有 助于维持 内环境的稳定 。我们在 常规治 从
血即可 注入 1 利多 卡 因 5m , 出现 H m r征为 成功 阻 % l以 oe
( 稿 日期 :0 00 -3 收 2 1-80 )

经 验 交流 ・
星状神 经 节 阻滞 术在 肩 手综合 征治 疗 中的应 用
许贵 刚 , 朱在卿 , 刘 洋, 郭艳丽
( 警 山 东总队 医院 , 南 2 0 1 ) 武 济 5 0 4
20 0 7年 1月 一2 1 0 0年 1月 , 我们在常 规治疗 的基 础上 采用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肩手综合征( H )5例 , 效较 S S2 疗
好 。现 报 告 如 下 。 临床 资 料 :H S S患 者 5 O例 , 3 男 0例 、 2 女 0例 , 龄 4 年 7—
部 疼痛 明显 减 轻 , 肢 水 肿 消 退 后 留 有 关 节 轻 度 疼 痛 , 肤 患 皮
微红 , 皮温略高 )2例 , V S减少 11—30分 , 1 中( A . . 肩部疼 痛 及 患肢手部水肿有所 减退 , 肩关节活动仍受一定 限 .eo u n — e ec i t n E et 2 htbA E一 r A S v r e m r ne g a o : fc o t s l f a e g a ti f
s p l me tr o d s o a k tmi e r me ia i n n p e c o l u p e n a y l w- o e r l ea n p e d t t i r s h o o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术后患者的影响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术后患者的影响

中国乡村医药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术后患者的影响刘代云 杜光生经皮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广泛用于治疗疼痛,包括头痛、面颈部神经痛、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带状疱疹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以及非疼痛性疾病。

手术与麻醉本身是一种创伤,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会引起交感神经过度活跃,导致术后产生与交感神经调节相关的反应,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近几年,大量研究发现SGB在围术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SGB对术后患者的影响综述如下:1 经皮星状神经节阻滞星状神经节是由C6、C7神经节和T1神经节融合而成的交感神经节,主要支配头、面、颈、肩、上肢及上胸部。

SGB主要通过使用局麻药可逆性阻滞颈部交感神经节前和节后纤维的兴奋传递,减少交感神经张力,扩张其支配区域的血管,增加血流量。

患者阻滞成功后出现霍纳综合征,在盲探阻滞过程中易出现气胸、局麻药中毒、甲状腺损伤、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近年来,由于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下SGB极大地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及准确性。

SGB的作用中局部效应表现为使其支配区域内的血管扩张,改善血供[1]。

中枢效应表现为调节下丘脑-垂体功能,纠正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维护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

2 经皮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术后脑功能的影响行动脉瘤手术的患者常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早期脑内血管受各因素刺激发生持续性痉挛,脑内组织缺血缺氧,此时炎性介质大量释放,血脑屏障被破坏,出现延迟性缺血性损伤。

SGB能降低脑血管张力,缓解脑血管痉挛,改善阻滞侧的脑循环,机制可能与抑制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内皮素-1有关,与褪黑素无明显关系[2]。

而对于动脉瘤术后的吻合动脉,SGB可增加血流量。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中,脑血管反应性或脑自动调节功能障碍与不良预后相关。

SGB不会损害脑血管反应或脑自动调节。

因此,SGB可作为治疗脑血管痉挛的一种选择。

谵妄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都是老年患者术作者单位:321000 浙江金华市中心医院麻醉科通信作者:杜光生,Email:***************后的常见并发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禁忌症
• • • • • • 凝血系统疾病或正规抗凝治疗的患者 局麻药物过敏者 注射部位的感染或肿瘤 解剖或血管异常 未纠正的严重的低血容量患者 充血性心力衰竭
术前准备
• 获得患者的书面知情同意 • 术者必须熟悉局部解剖和可能的并发症及 应急处理 • 复苏设备必须可以立即使用 • 建立静脉通路 • 监测血压和脉搏氧饱和度
操作方法
• 前侧入路穿刺法(气管旁接近法) • 高位侧入穿刺法 • 侧入路法
气管旁接近法操作步骤
• • 患者取仰卧位,眼向前视。用一薄 枕垫在双肩下面,使颈部尽量前凸 , 嘴微张开 沿胸锁关节锁骨上缘向内侧触摸到 气管气管外缘,再沿气管向上2cm 左右,并平行于气管外缘触及颈外 动脉搏动。 术者用左手中指将胸锁乳突肌及颈 外动脉鞘的内容物拉向外侧,中指 尖下压时可触及到骨性感觉 7号短针沿术者中指指尖轻轻垂直 进针,直到针尖触及到骨质,说明 针尖触及到颈6横突根部,然后将 针尖退1~2mm,仔细回吸无血无 气或脑脊液,注射1%利多卡因6~ 8ml 注射期间令患者睁眼,观察注射反 应,注射后令患者坐位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
靖边颈肩腰腿痛医院疼痛科 张骋
治疗历史
• 1883年Liverpool 和 Alexander在结扎椎动 脉治疗癌症时,误伤了交感神经,却得到 了明显的治疗效果 • 1920年开始推广非手术经皮的星状神经节 阻滞疗法 • 日本疼痛临床上应用最多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关解剖
• 第一胸交感神经节与 下颈交感神经节融合 • 位于第七颈椎横突基 底部和第一肋骨颈之 间 • 星状神经节呈卵圆形 长约2cm,宽约1cm • 椎动脉的后方,肺尖 在其下方
治疗机理
• 中枢:调节丘脑的维护内 环境的稳定机能而使机体 的植物神经功能、内分泌 功能和免疫功能保持正常 • 外周:阻滞部位的节前和 节后纤维的功能受到抑制, 分布区域的交感神经纤维 支配的靶器官受到抑制, 兴奋性降低
适应症
• 全身性疾病 :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 系统 • 头部疾患 :头痛(包括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从 集性头痛),脑血管疾病 • 面部疾患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非典型性面部疼痛 • 颈肩及上肢疾患 :上肢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如 雷诺氏病、急性动脉闭塞症、颈肩臂综合症) • 其他:眼部疾患,耳鼻喉科疾病,口腔疾患 ,妇 科疾病,寻常型痤疮
操作相关并发症
• 感染 • 血肿 • 一过性声嘶,为喉返神经阻 滞所致 • 持续霍纳综合征 • 臂丛阻滞 • 膈神经阻滞。因此,要求 SGB每次只能做一侧,以 避免双侧膈神经阻滞 • 气胸
局麻药物相关并发症
• 局麻药中毒反应:抽搐、意识丧失 • 全脊髓麻醉:呼吸抑制、心跳停止
谢谢大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操作过程注意事项
• 穿刺过程中出现上肢放射性疼痛,表示针 尖可能已贯穿神经根,提示刺入过深 • 回抽无血液,不能保证针尖就在血管外 • 注药时有较大阻力,意味着针尖在骨膜下 • 阻力虽不大,但仍有阻力,意味着针尖在 颈长肌内
阻滞成功的标志
• 面部:Horner综合征(眼睑下垂、缩瞳、 眼球凹陷) • 上肢:同侧上肢皮温升高(测手温、红外 线热成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