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介绍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星状神经节也称颈胸神经节,是颈下神经节和第一胸神经节融合而成的一种交感神经节。
星状神经节大致位于位于C7水平(第七颈椎),C7的横突前方的颈长肌前筋膜内。
早在1920年代,研究者就发现星状神经节的毁损和切除可以减轻雷诺氏现象和多汗症的某些症状。
而对星状神经节的阻滞可以减轻交感神经介导的各种疼痛,如Ⅰ型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等。
对于各种颈肩部的复杂性疼痛和颈性眩晕等等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研究表明,反复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可以恢复由于交感神经活性增高而造成的交感迷走平衡的破坏。
同时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改善组织器官的血供,改善异常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降低全血高黏度及红细胞压积等而加快血液循环。
再者星状神经节阻滞使脑血流增加的作用超过任何药物,下丘脑血流的增加能起到维持垂体激素平衡的作用,从而调节异常变化的内分泌系统。
现在一般认为星状神经节阻滞适用于以下多种状况:一、颈源性头痛及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
二、肩周炎。
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改善患部的血液循环,减少致痛物质的刺激,改善肩僵硬,再配合其他治疗,可加快病情恢复。
三、带状疱疹。
头面部及上胸部带状疱疹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可阻断疼痛的传导,改善血运,能缩短病程。
四、失眠的治疗。
星状神经节阻滞可以恢复由于交感神经活性增高而造成的交感一迷走平衡的破坏,降低交感神经紧张性从而调节、改善睡眠。
五、脑动脉硬化,脑缺血性病变。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阻滞了交感神经,直接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缺氧,针对一些老年人病人常出现的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头脑发蒙等症状,能够缓解病情,有资料显示它能明显改善脑梗塞以及帕金森氏病的临床症状。
六、痤疮。
星状神经节阻滞可降低特异免疫反应,可明显增加头面颈部的组织血供,改善微循环,增加新陈代谢,促进寻常痤疮患者皮损的恢复。
同时,星状神经节阻滞术还可以治疗头痛,过敏性鼻炎,耳鸣耳聋,心肌梗死,多汗症,更年期综合征、顽固性痛经等多种疾病。
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介绍

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介绍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呢?光是听这个名字就会让许多人觉得陌生,星状神经节阻滞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神经疾病,对身体的威胁非常的大,患者患病后会因为神经问题而导致生活的不如意,活动范围受到限制,所以,对于这种疾病我们应该想办法来治疗,下面就来看看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介绍。
(1)前侧入路穿刺法(气管旁接近法)患者取仰卧肩下垫枕。
常规皮肤消毒,术者位于左侧,先用左手的食指和中指将颈总动脉和胸锁乳突肌推向外侧。
在食管旁和胸锁乳突肌前缘胸锁关节上方约两横指(环状软骨平面相当于第六颈椎横突)处用7号针头与皮肤垂直进针,一般的患者用食指尖可触及第七颈椎横突,引导进针,约穿刺2~3厘米触到骨质,表明针尖已经到达第七颈椎横突的前外侧,退针少许(0.2~0.4mm),回吸无血即可注入局麻药物,应注意穿刺星状神经节时并无异感,故不需寻找异感。
注入药物的浓度和剂量应视治疗需要而定。
一般可注入0.5~1%利多卡因或0.25~0.375%布比卡因~10ml,如欲同时阻滞颈上、颈中交感神经结和第1~4胸椎旁交感神经,可注入1%利多卡因20毫升,或0.5%利多卡因30毫升,药液沿筋膜间隙扩散,阻滞整个颈部和上胸部交感神经。
阻滞成功的标志为注射药物侧出现霍纳氏综合征,表现为瞳孔缩小,眼睑下垂,眼球下陷,鼻塞,眼结膜充血,面微红,无汗,温暖感。
(2)高位侧入穿刺法患者仰卧,头转向对侧,皮肤常规消毒。
术者位于左侧穿刺点取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与颈外静脉交叉处,相当于环状软骨或第六颈椎横突水平处。
7号穿刺针头与皮肤垂直进针,使针头触及第六颈椎横突,然后将针退出少许,针尾再向头端呈45度倾斜,针尖在第六颈椎横突前侧通过,想着第七颈椎横突的方向前进约1cm,回吸无血及脑脊液即可注入局麻药物。
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是一种非常好的处理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方法,近年来随着星状神经节阻滞患者的大量增加,越来越多的患者渴望用一种新的有效方法来治疗星状神经节阻滞,而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是一种比较有效果的方法,希望患者能够了解一些。
严重失眠绿色疗法——星状神经节阻滞术

严重失眠绿色疗法——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文章摘要:头痛、头晕、失眠、青少年痤疮、妇女痛经、更年期综合症、手汗症、过敏性鼻炎、颈肩综合征等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时常困扰着广大患者,有没有一种疗效好、经济又安全的方法能治疗这些病症呢?让我们先从一个病例讲起..头痛、头晕、失眠、青少年痤疮、妇女痛经、更年期综合症、手汗症、过敏性鼻炎、颈肩综合征等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时常困扰着广大患者,有没有一种疗效好、经济又安全的方法能治疗这些病症呢?让我们先从一个病例讲起......舒女士,42岁,顽固性失眠5年。
患者自诉入睡困难,多梦,易惊醒,醒后难以入睡,曾行中药调理,但治疗效果不佳。
我去年曾经为她儿子治好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彼此已经建立信任。
今年3月,因为她得知我去年曾在广州进修疼痛半年,此次她丈夫因右髋关节滑膜炎,再次专门找我看病,在我这住院治疗,在闲谈中得知她多年被失眠困扰。
我建议为她行星状神经阻滞术(SGB)。
每天治疗1次,治疗3次后,患者明显感到入睡容易,做梦减少,治疗5次后睡眠进一步好转,中途醒后容易入睡。
巩固治疗一疗程,失眠完全治愈。
随着社会工作和竞争压力的增大,像舒女士一样有着失眠症的病人不在少数,而经过疼痛科医生的大量反复治疗和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在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是将局部麻醉药注射在含有星状神经节的疏松结缔组织内,从而阻滞支配头面颈部、上肢及上胸部交感神经的方法。
1883年,Liverpool和Alexander在结扎椎动脉治疗癌症时,误伤了交感神经,却得到了明显的治疗效果。
此后许多年中一直采用外科手术切断颈部交感神经。
1920年开始推广非手术经皮的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
很快成为一种用途广泛的治疗方法。
星状神经节阻滞已成为日本疼痛临床上应用最多的一种治疗方法。
星状神经节阻滞是一种疗效肯定、副作用小、且简便易行的科学治疗新方法,它不仅能治疗顽固性失眠,还能够解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常见的不适与疾病,如头痛、失眠、青少年痤疮、妇女痛经、更年期综合症、手汗症、过敏性鼻炎等多种疾病。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获得临床满意疗效。
1、治疗方法星状神经节阻滞全组采用气管旁入路,在胸锁关节上方2.5cm(即两横指处)、正中线外侧1.5cm处垂直进针,触及C6横突后,退针少许,回吸无血液后注入1%利多卡因10ml。
双侧交替,每日一次,一疗程10次,治疗1~2个疗程。
2、疗效标准优:症状、体征消失;良:症状基本缓解,体征有所改善;好转:症状有所改善,但不明显,体征仍有存在;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变。
结果:本组122例随访1~2年,其中优36例,良68例,好转18例,无效0例。
总有效率100%,优良率85.2%。
3、讨论椎动脉型颈椎病在颈椎病病人中较为常见,国外曾有人统计,大多数的颈椎病伴有椎动脉受累表现,而颈部交感神经受刺激致椎动脉痉挛是椎动脉综合症出现眩晕、头痛等症状发作的重要原因。
星状神经节是支配头颈、肩及上肢的主要交感神经节,星状神经节阻滞后,消除了交感神经节的过度紧张,使其支配区域内的血管扩张,因而使颈总动脉及椎动脉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增加,改善了头颈部的血液供应,使症状得到改善。
本法操作简单,经济适用,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
在操作中应注意:1.禁忌双侧同时阻滞;2.注药前反复抽吸试验,证实无气、血后方可注药;3.备好急救器械和药品如气管插管、氧气等。
顽固性头痛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是一种复杂的综合征,病人痛苦极大,严重影响着生活和工作质量。
我院自97年3月来在”疼痛门诊”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顽固性头痛,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共63例,男28例,女35例,年龄18~68岁,病程1月~6年不等(见表1),均经脑电图、脑血流图检查无异常,CT检查无颅内占位性病变,临床诊断为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性头痛。
全部病例均经过药物、针灸、理疗等治疗,无明显效果。
1.2 方法本组病人全部于最痛侧采用高位侧入法行星状神经节阻滞:仰卧,头转向非阻滞侧,取C6或C7横突为穿刺点,用7号静脉穿刺针与皮肤平面垂直刺入,遇到骨质回抽无血时注入阻滞液(2%利多卡因4 ml+维生素B12 500 μg+地塞米松5 mg+丹参液2 ml+0.9%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
星状神经节阻滞-王莉

带你认识神奇的星状神经节阻滞!
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王莉
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来源:
此疗法来源颇为传奇, 1883年Liverpool 和
Alexander在结扎椎动脉治 疗癌症时无意中损伤了患者
的星状神经节。
这个现象治疗疾病。
结果意想不到的事 情发生了:术后这 位肿瘤病人的疼痛 明显减轻,全身情
阻滞疗效的判定
有关SGB阻滞疗效的判定,临床除了对于疼 痛缓解程度的判定外,主要还是对于交感功 能的测试。Malmqvist 等界定了一个严格的 SGB 术成功的标准(其中 4 个符合算为阻滞 成功):
• ① Horner 综合征; • ②皮肤温度升高≥ 34℃; • ③皮肤血流量增加≥50%(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 • ④尺侧皮肤阻抗反应消失; • ⑤桡侧皮肤阻抗反应消失。
况好转。
星状神经节阻 滞的来源:
此后许多年中一直采用外科手术切 断颈部交感神经,1920年开始推广 非手术经皮的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
据说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一位首相 患面瘫,一位麻醉医生用星状神经 节阻滞将其治愈,让星状神经节阻 滞在日本风靡一时。这个麻醉医生
也为此一举成名。
什么是星状神经节阻滞?
注射2~3分钟后病人出现同侧霍纳(Horner’s) 氏征,则表明阻滞成功。
传统方法
普通病人针进入约2cm左右,针尖触及到横突时病 人不出现异感。
对肥胖和粗短颈的病人,可能深到2.5-3cm左右。
如果发现进针比这更深,则有可能针尖刺进两个横 突之间。应立即将针退出,再调整针尖向头侧或尾 侧方向穿刺,直至针尖触及到横突骨性感觉。
星状神经节位于 人的脖子两侧
因为它的形状像 星星,所以取名 星状神经节。
星状神经节阻滞

该技术项目目前在国内外或其它省、 市医院临床应用基本情况: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是将局麻
药注射在含有星状神经节的疏松结缔组织内,
已达到颈交感干、颈交感神经节与节前、节
后神经及其支配范围的可逆性阻滞,在大部
分三甲医院都已开展多年,主要应用于各类
疼痛患者的治疗。
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
星状神经节阻滞图示
星状神经节阻滞图示
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 交感性疾病是其主要适应症,其他以血管症状为主要 临床表现的疾病常会对交感性阻滞有反应,包括雷诺 综合症、动脉栓塞和脉管炎。另外这种方法还有诊断 价值,诊断性阻滞常用于确定疼痛症状是否为交感神 经系统所致。
适应症:主要应用于各类交感性疾病 禁忌症:穿刺部位有感染、肿瘤、变异、畸形及对局 麻药过敏者。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预测: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操作方便,成功 率高,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费用低、 无辐射、效率高,成本回收快。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适用范围非常广 泛,扩展了医院疼痛诊疗的范围,病员也会随 之增加。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有利于更广泛的学 科建设,促进了医疗技术的更新和升级。
新技术、新项目的诊疗常规及操作规范:
器械的准备:检查超声是否在工作状态,局 麻药物是否准备妥当,润滑超声探头,连接好 穿刺针和注射器。
患者的准备:常规监护,摆好有利于穿刺的 体位,穿刺部位常规消毒。
超声引导下穿刺:将穿刺针于既定穿刺点 在超声探头平面内刺入,使之在超声屏幕上形 成清晰标志性影像,确定穿刺针针尖位置无误, 回抽无血,注入局麻药。
星状神经节阻滞方法
星状神经节阻滞有多种入路,临床上主要 有前侧入路法、高位侧入法及辅助引导穿刺法 等,其中前侧入路法最为常用。阻滞成功的标 志为注射侧出现霍纳综合征,表现为瞳孔缩小、 眼睑下垂、眼球下陷、鼻塞、眼结膜充血、面 微红、无汗。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图文版)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图文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星状神经节是颈下交感神经节与上胸交感神经节的组合。
星状神经节多呈中间缩窄的卵圆形,长约1.5~2.5cm,宽约0.5~1.2cm,位于第1肋骨颈突和第7颈椎横突根部前方;后方为锁骨下动脉和椎动脉;下方为胸膜顶;外侧为斜角肌群;内侧为椎体;前面为颈动脉鞘内容物。
颈中神经节多位于颈6椎平面,有时接近星状神经节。
近年有人提出,进行颈中神经节阻滞,同样能获得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效果。
操作方法病人取仰卧位,头向前视。
用一薄枕垫在双肩下面,使颈部尽量伸展。
体表定位:先沿胸锁关节锁骨上缘向内侧触摸到气管外缘,再沿气管向上3~4cm左右,平行于气管外缘触及动脉搏动。
术者用左手中指将胸锁乳突肌及颈动脉鞘的内容物压向外侧,中指尖下压时可触及到骨性感觉,并尽量向内抵住气管外缘后稍向外移动中指,暴露出穿刺部位间隙。
常规消毒后,用3cm长、7号短针沿术者中指尖轻轻垂直进针约1.5cm,直到针尖触及到骨质,说明针尖触及到颈6或颈7的横突根部,然后将针尖退出1~2mm,仔细回吸无血或脑脊液,注射1%利多卡因8~10 ml 注射2~3min后病人出现同侧霍纳征,则表明阻滞成功。
尖触及到横突时病人不出现异感,对肥胖和粗短颈的病人,可能深达2.5~3cm 左右。
如果发现进针比这更深,则有可能针尖刺进两个横突之间。
应立即将针退出再调整针尖向头侧或尾侧方向穿刺,直至针尖触及到横突骨性感觉。
如果需要对上肢交感神经进行阻滞,应该在注射局麻药后让患者取大约30度半卧位,目的是使局麻药向下扩散至上胸段交感神经节。
适应证主要适用于头面、胸背及上肢带状疱疹、幻肢痛和灼性神经痛;更年期妇女自主神经紊乱;偏头痛;改善上臂血液循环,有益于急性血管栓塞、雷诺病、硬皮病的治疗;并可缓解急性或慢性心绞痛;防治脑血管痉挛等心血管疾病的症状;治疗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症,以及过敏性鼻炎、突发性耳聋等五官科非疼痛性疾病。
并发症及其防治穿刺过深误将局麻药注人椎动脉内,而引起病人中枢神经性抽搐。
星状神经节阻滞在

不是局部的疾患提供治疗作用,星状神经节本身并没有病变,长期使用激素容易产生副作用。
利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头、面、颈、上胸背部及上肢的带状疱疹,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幻肢痛、烧灼性神经痛)三叉神经或颈 上胸段脊神经区域的急性带状疱疹。 颈部、肩部、上肢、上胸背部疼痛性疾病星状神经节阻滞需配合物理治疗。 [4]妇科疾病:痛经、更年期综合征、经前紧张症等。 有时也包括有第2胸神经节和颈中神经节。 星状神经节阻滞的作用有中枢作用和周围作用两方面。 Ⅱ组采用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 和口服止痛药物(美洛昔康胶囊)等治疗。 自 年3月以来,我院采用抗病毒药物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20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星状神经节阻滞用于头面颈部各类疼痛治疗,改善了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星状神经节阻滞的作用有中枢作用和周围作用两方面。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及医院快速发展,人们对疼痛治疗的需求日益增加,对疼痛危害的认识也更加深入。 本观察显示:从就诊的患者来看,年长者偏多,且病程容易迁延,应用激素治疗时要考虑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疾病。 上肢疾病等患者引起的急慢性、顽固性疼痛得到有效缓解和治愈,得到患者的接纳认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有糖尿病患者不用曲安奈德,用当归注射液4ml代替。 优:经1个疗程治疗症状消失,局部皮肤修复,疼痛、皮肤感觉过敏消失,能恢复正常工作和不影响睡眠; 星状神经节阻滞每5天1次,3次为1个疗程。 建始县中医院 高敦明 该业务正规开展以后,前期可在现行设备基础上开展工作,不需另行 ,患者数量应不会低于100例/年,经济效益即可达60000-90000 元/年。 良:经3个疗程治疗,症状大部分消失,基本能恢复工作或生活和睡眠; 开展疼痛治疗,缓解患者的痛苦,应是医疗健康的一项重要任务。 星状神经节阻滞用于头面颈部各类疼痛治疗,改善了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阻滞成功则出现HORNER综合征,表现为面、颈及手掌皮肤温度升高,出汗终止等体征。 I组采用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 无效:多个疗程后症状减轻不明显,疼痛迁延,发展成难治性疼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介绍
导语: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呢?光是听这个名字就会让许多人觉得陌生,星状神经节阻滞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神经疾病,对身体的威胁非
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呢?光是听这个名字就会让许多人觉得陌生,星状神经节阻滞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神经疾病,对身体的威胁非常的大,患者患病后会因为神经问题而导致生活的不如意,活动范围受到限制,所以,对于这种疾病我们应该想办法来治疗,下面就来看看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介绍。
(1)前侧入路穿刺法(气管旁接近法)
患者取仰卧肩下垫枕。
常规皮肤消毒,术者位于左侧,先用左手的食指和中指将颈总动脉和胸锁乳突肌推向外侧。
在食管旁和胸锁乳突肌前缘胸锁关节上方约两横指(环状软骨平面相当于第六颈椎横突)处用7号针头与皮肤垂直进针,一般的患者用食指尖可触及第七颈椎横突,引导进针,约穿刺2~3厘米触到骨质,表明针尖已经到达第七颈椎横突的前外侧,退针少许(0.2~0.4mm),回吸无血即可注入局麻药物,应注意穿刺星状神经节时并无异感,故不需寻找异感。
注入药物的浓度和剂量应视治疗需要而定。
一般可注入0.5~1%利多卡因或0.25~0.375%布比卡因~10ml,如欲同时阻滞颈上、颈中交感神经结和第1~4胸椎旁交感神经,可注入1%利多卡因20毫升,或0.5%利多卡因30毫升,药液沿筋膜间隙扩散,阻滞整个颈部和上胸部交感神经。
阻滞成功的标志为注射药物侧出现霍纳氏综合征,表现为瞳孔缩小,眼睑下垂,眼球下陷,鼻塞,眼结膜充血,面微红,无汗,温暖感。
(2)高位侧入穿刺法
患者仰卧,头转向对侧,皮肤常规消毒。
术者位于左侧穿刺点取在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