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斜视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斜视与弱视精品医学课件

治疗方法的选择与评估
01
评估病情
医生需对患者的斜视类型、程度 、原因等进行全面评估,确定最
佳治疗方法。
03
治疗流程
医生会根据评估结果,制定详细 的治疗计划,包括治疗方法、治
疗时间、治疗费用等。
02
考虑因素
治疗方法的选择需考虑患者的年 龄、病情、身体状况、经济能力
等因素。
04
定期随访
治疗后,医生会定期随访患者, 观察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
非手术治疗方法
配戴眼镜或隐形眼镜
药物治疗
通过配戴眼镜或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减 轻斜视症状。
使用肉毒杆菌毒素、肾上腺素等药物,减 弱或加强眼外肌的力量,改善斜视症状。
视觉训练
非手术治疗效果
通过特定的眼肌训练,增强眼外肌的力量 ,提高眼球运动的稳定性,从而改善斜视 症状。
部分患者可通过非手术治疗方法改善斜视 症状,但效果可能较慢且不稳定。
手术治疗方法
手术适应症
斜视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符合 手术指征者。
手术原理
通过调整眼外肌的长度,改变眼球的 牵拉力量,从而消除或减轻斜视症状 。
手术方法
根据斜视类型和程度,可选择单眼或 双眼手术,包括直肌后徙、直肌缩短 、上下直肌加强等。
手术治疗效果
大多数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部分 患者可能仍需配戴眼镜或隐形眼镜来 辅助视力。
定期评估治疗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05
斜视与弱视的预防与保 健
斜视的预防与保健
定期眼科检查
儿童和青少年应该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便 及时发现斜视问题。
矫正屈光不正
及时矫正近视、远视和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 ,以减轻眼部疲劳和不适。
斜视与弱视ppt课件

中医:属“目偏视” 风牵偏视,视岐,瞳神反背,坠睛,小儿通睛
整理版课件
21
斜视检查法
➢ 角膜映光法
➢ 遮盖实验
➢ 三棱镜检查
➢ 眼球运动检查
单眼运动检查:
了解单眼某条肌肉最基本的功能及代偿情况
双眼运动检查:
了解在各方向运动的一组配偶肌协调情况,是否不足或过强
整理版课件
22
整理版课件
23
角膜映光法
外直肌(向外)
下斜肌(向外上)
11
整理版课件
12
协同肌和拮抗肌
协同肌:单眼
同一眼向某一方向注视时具有相同运动方向 的肌肉为协同肌,如上斜肌和下直肌
拮抗肌:单眼
同一眼作用方向相反的眼外肌互为拮抗肌, 如外直肌和内直肌
整理版课件
13
配偶肌
配偶肌:向某一方向注视时,双眼具有相同作用 的一对肌肉为配偶肌
发病年龄更早,屈光状态可是正视、近 视或远视。看近斜视角>看远斜视角超 过10△,AC/A比值高,多有双眼单视, 如有屈光参差可发生弱视。
整理版课件
68
共同性内斜视
3.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发病早,1-3岁,中度远视或散光, 常有屈光参差及弱视。矫正远视时内 斜视减少,但仍有残余内斜。常合并 垂直斜视,常有异常视网膜对应和弱 视,少数人有双眼视。
57
共同性斜视
comitant strabismus
眼外肌肌肉及其支配神经均无器质性病变的眼位偏斜,向 各个方向注视时偏斜度相同。
特点 无器质性障碍
无运动障碍
第一、二斜视角相等
无复视,无代偿性头位
发病机制 不清楚 与解剖、调节、神经支配等因素有关
分类 据偏斜的方向 ::内斜视、外斜视和垂直斜视。
整理版课件
21
斜视检查法
➢ 角膜映光法
➢ 遮盖实验
➢ 三棱镜检查
➢ 眼球运动检查
单眼运动检查:
了解单眼某条肌肉最基本的功能及代偿情况
双眼运动检查:
了解在各方向运动的一组配偶肌协调情况,是否不足或过强
整理版课件
22
整理版课件
23
角膜映光法
外直肌(向外)
下斜肌(向外上)
11
整理版课件
12
协同肌和拮抗肌
协同肌:单眼
同一眼向某一方向注视时具有相同运动方向 的肌肉为协同肌,如上斜肌和下直肌
拮抗肌:单眼
同一眼作用方向相反的眼外肌互为拮抗肌, 如外直肌和内直肌
整理版课件
13
配偶肌
配偶肌:向某一方向注视时,双眼具有相同作用 的一对肌肉为配偶肌
发病年龄更早,屈光状态可是正视、近 视或远视。看近斜视角>看远斜视角超 过10△,AC/A比值高,多有双眼单视, 如有屈光参差可发生弱视。
整理版课件
68
共同性内斜视
3.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发病早,1-3岁,中度远视或散光, 常有屈光参差及弱视。矫正远视时内 斜视减少,但仍有残余内斜。常合并 垂直斜视,常有异常视网膜对应和弱 视,少数人有双眼视。
57
共同性斜视
comitant strabismus
眼外肌肌肉及其支配神经均无器质性病变的眼位偏斜,向 各个方向注视时偏斜度相同。
特点 无器质性障碍
无运动障碍
第一、二斜视角相等
无复视,无代偿性头位
发病机制 不清楚 与解剖、调节、神经支配等因素有关
分类 据偏斜的方向 ::内斜视、外斜视和垂直斜视。
斜视和弱视PPT课件

8
举例
共同性斜视
• 单眼性斜视:假设右眼为单眼性斜视,遮盖右眼让左眼注
王 彦 建
视目标时右眼偏斜,去除右眼遮盖时,两眼均在原位不动。反之 遮盖左眼,让右眼注视目标时,则左眼偏斜;但当去掉左眼遮盖 时,左眼立即恢复原来注视位置,而右眼则偏向斜视方向,出现
两眼均有转动。
• 交替性斜视:遮盖右眼嘱左眼注视目标,或遮盖左眼嘱
右眼注视目标,当去掉遮盖时,两眼均保持原位不转动。
9
角膜映光法
王 彦 建
每偏斜1mm约相当于斜视弧7~7.5度
10
王 彦 建
11
王 彦 建
12
王 彦 建
13
王 彦 建
14
眼球运动状况检查
• 单眼运动检查
了解单眼某条肌肉最基本的功能及代偿情况。
王 彦
• 双眼运动检查
建
了解在各方向运动的一组配偶肌协调情况,是否不
足或过强。
15王 彦 建16王 彦 建17
马多克(Maddox)杆检查法
• 主要用于检查隐性斜视。 • 检查在暗室进行,嘱受检者注视5米处灯光。
王 彦 建
18
• 格雷夫法(棱镜分视法)
王 彦 建
19
同视机定量分析法
王 彦 建
20
隐性斜视
• 一种潜在性眼位偏斜;
• 在融合反射控制下保持双眼单视;
王 彦 建
斜视和弱视
基础知识
1
眼外肌的解剖及其功能
• 四条直肌,两条斜肌 • 除下斜肌外,均起源于总腱环; • 上下直肌与视轴成23°,上下斜肌与
视轴成51°
王 彦 建
2
眼外肌作用
眼外肌
内直肌
弱视、斜视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斜视
斜视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属眼外肌疾病。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前者以眼位偏向颞侧, 眼球无运动障碍,无复视为主要临床特征;麻痹性斜视则有眼球运动受限、复视,并伴眩晕、恶心、步态不稳等 全身症状。
病因与病理
弱视的病因
主要包括屈光不正、屈光参差、斜视 、形觉剥夺和双眼异常等。其中,屈 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是导 致弱视的主要原因之一。
就医经验分享
选择专业医院
积极配合治疗
选择具有专业眼科医生和先进设备的医院 ,能够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治疗和护理。
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带 孩子复诊,确保治疗效果。
保持乐观心态
关注孩子情绪
家长应保持乐观心态,鼓励孩子积极面对 治疗,增强孩子的信心。
在治疗过程中,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给 予关爱和支持,帮助孩子度过治疗期。
家庭护理经验
定期检查视力
家长应定期带孩子到医院检查视力, 以便早期发现弱视、斜视等问题。
保持正确姿势
孩子在看电视、看书时,应保持正确 的姿势,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均衡饮食
保证孩子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 素A、C、E和锌的食物,有助于保护 眼睛健康。
鼓励户外活动
让孩子多参与户外活动,有助于缓解 眼睛压力,预防近视和弱视。
徙后术
通过调整肌肉的位置来矫 正斜视,通常用于治疗斜 视角不稳定的斜视。
术后护理与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
术后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 可能出现的问题。
避免剧烈运动
术后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手术效果。
眼部卫生
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感染。
合理用眼
术后注意合理用眼,避免长时间看电脑、手 机等电子产品。
斜视与弱视整理课件ppt

22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治疗方法
1、矫正屈光不正 2、治疗弱视 3、手术治疗: 斜视角已稳定或非手术治疗后仍
偏斜 ➢ 内斜:内直肌后退,外直肌缩短 ➢ 外斜:外直肌后退,内直肌缩短
23
什么是斜视???
眼睛歪 了呗☺
2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基本概念
➢ 斜视:双眼注视物体时,物像不同时落在 双眼的黄斑中心凹上,即一眼注视 目标时,另一眼偏离目标
3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治疗
戴镜,手术
无 病因治疗,神经营养
三棱镜,手术
26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麻痹性斜视(右内直肌麻痹),右眼内转运动受限
第二斜视角
第பைடு நூலகம்斜视角
麻痹性斜视(右眼外直肌麻痹),第二斜视角>第一斜视角
共同性斜视
特点 无器质性障碍 无运动障碍 第一、二斜视角相等 无复视,无代偿性头位
发病机制 不清楚 与解剖、调节、神经支配等因素有关
分类 据偏斜的方向 : 内斜,外斜,上斜
19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治疗方法
1、矫正屈光不正 2、治疗弱视 3、手术治疗: 斜视角已稳定或非手术治疗后仍
偏斜 ➢ 内斜:内直肌后退,外直肌缩短 ➢ 外斜:外直肌后退,内直肌缩短
23
什么是斜视???
眼睛歪 了呗☺
2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基本概念
➢ 斜视:双眼注视物体时,物像不同时落在 双眼的黄斑中心凹上,即一眼注视 目标时,另一眼偏离目标
3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治疗
戴镜,手术
无 病因治疗,神经营养
三棱镜,手术
26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麻痹性斜视(右内直肌麻痹),右眼内转运动受限
第二斜视角
第பைடு நூலகம்斜视角
麻痹性斜视(右眼外直肌麻痹),第二斜视角>第一斜视角
共同性斜视
特点 无器质性障碍 无运动障碍 第一、二斜视角相等 无复视,无代偿性头位
发病机制 不清楚 与解剖、调节、神经支配等因素有关
分类 据偏斜的方向 : 内斜,外斜,上斜
19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斜视与弱视-视光PPT课件

3.双眼同时视:两眼能同时以黄斑中心凹注视同一个物像。这是正常双眼视觉形成必须 具备的最基本条件。
4.融合力:双眼有正常的融合力及融合范围,能将落在视网膜非对应点的物像通过知觉和 运动性的融合调整到对应点上,这样物像才能被大脑感知为同一物体。能产生知觉融合的 条件是,两眼所接受的物像大小差异要在5%以下,其形状、明暗、颜色等方面要相似,差 异在5%以上则中枢无法融合,必然产生单眼抑制。
(二)屈光参差性弱视
常为单眼性,因双眼屈光度相 差大,双眼黄斑所形成的物像 大小、清晰度不等,大脑难以 或无法融合两眼物像,而对屈 光度大一侧眼产生抑制。多为 中心凹注视或旁中心凹注视, 预后较好。一般双眼球镜度相 差≥2.50D,柱镜度≥1.0D。
(三)屈光不正性弱视
常为双眼性,一般发生于没有 及时戴镜矫正的高度屈光不正(远 视≥3D、近视≥-6D、散光≥2D), 是因为黄斑没得到清晰的形觉影像 刺激,发育障碍导致的弱视,预后 最好的一种弱视。
(3)机械性 外伤眼眶骨折引起眼外肌嵌塞;网脱手术外加压,环扎带 及周围组织粘连。
2、临床表现
(1)斜视:如外直肌麻痹,眼球向内侧斜 (2)眼球运动障碍:如外直肌麻痹,眼球不能外转 (3)第二斜角大于第一斜角 (4)复视 (5)代偿头位,避开向麻痹肌作用方向转动,消除复视
斜视的检查
斜视的检查主要是在与正常眼位的比较中判断眼球位置及运动的异常,同时要了 解这种异常对双眼视觉带来的影响。
笫三级:立体知觉,也称立体视:由于正常瞳孔距离和注视角度的不同,造成左右眼视网膜上
的物像存在一定程度的水平差异,即双眼视差,这种视差是产生立体视觉的基础,Panum对应感觉区 内,存在轻微视差的物像刺激双眼视网膜对应点,由此大脑产生对该物体三维空间的立体形状及判断 其位置远近距离关系的感知能力。是最高级别的双眼视觉。
4.融合力:双眼有正常的融合力及融合范围,能将落在视网膜非对应点的物像通过知觉和 运动性的融合调整到对应点上,这样物像才能被大脑感知为同一物体。能产生知觉融合的 条件是,两眼所接受的物像大小差异要在5%以下,其形状、明暗、颜色等方面要相似,差 异在5%以上则中枢无法融合,必然产生单眼抑制。
(二)屈光参差性弱视
常为单眼性,因双眼屈光度相 差大,双眼黄斑所形成的物像 大小、清晰度不等,大脑难以 或无法融合两眼物像,而对屈 光度大一侧眼产生抑制。多为 中心凹注视或旁中心凹注视, 预后较好。一般双眼球镜度相 差≥2.50D,柱镜度≥1.0D。
(三)屈光不正性弱视
常为双眼性,一般发生于没有 及时戴镜矫正的高度屈光不正(远 视≥3D、近视≥-6D、散光≥2D), 是因为黄斑没得到清晰的形觉影像 刺激,发育障碍导致的弱视,预后 最好的一种弱视。
(3)机械性 外伤眼眶骨折引起眼外肌嵌塞;网脱手术外加压,环扎带 及周围组织粘连。
2、临床表现
(1)斜视:如外直肌麻痹,眼球向内侧斜 (2)眼球运动障碍:如外直肌麻痹,眼球不能外转 (3)第二斜角大于第一斜角 (4)复视 (5)代偿头位,避开向麻痹肌作用方向转动,消除复视
斜视的检查
斜视的检查主要是在与正常眼位的比较中判断眼球位置及运动的异常,同时要了 解这种异常对双眼视觉带来的影响。
笫三级:立体知觉,也称立体视:由于正常瞳孔距离和注视角度的不同,造成左右眼视网膜上
的物像存在一定程度的水平差异,即双眼视差,这种视差是产生立体视觉的基础,Panum对应感觉区 内,存在轻微视差的物像刺激双眼视网膜对应点,由此大脑产生对该物体三维空间的立体形状及判断 其位置远近距离关系的感知能力。是最高级别的双眼视觉。
视光学与斜视弱视介绍PPT课件-图文

被动治疗方法
传统遮盖疗法 遮盖键眼,训练弱视眼 全天遮盖full-time 部分时间遮盖part-time 短小遮盖minimun
压抑疗法
光学药物压抑疗法 压抑健眼 药物压抑疗法 睫状肌麻痹剂 散瞳 塑料薄膜压抑疗法 压抑健眼
弱视治疗(3)
旁中心注视治疗方法 后像疗法 用特制视镜炫耀中心窝外视网膜,黑斑保护中心窝,后像出
分类:内斜、外斜、性垂直斜
视少见。
共同性内斜视
调节性内斜视: a.2-5岁发病; b.中度远视 c.早期为间歇性 d. AC/A正常。
共同性内斜视 comitant esotropia
非调节性内斜视:与屈光调节没有关系 后者包括:先天性内斜视 基本型内斜 视 近距离内斜视
共同性内斜视的诊断:
配镜原则: 1. 最低度数, 2.矫正视力达到正常水平。
治疗方法
假性近视:睫状肌麻痹剂, 用眼卫生 真性近视:光学矫正 框架眼镜 角膜接触镜:
视野大,外观漂亮。适用高度近视、屈光参差、 特殊职业。缺点:可能感染。
1.RK手术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adial keratotomy,RK) 30-40年代日本学者佐腾切内皮面 70年代苏联学者Fyodorov切角膜前层,不伤 及内皮
屈光检查方法(1)
主观检查法 :又称为显然验光法,插片法。适应 症:40岁以上的患者。
第二云雾法,适应症:远视或远视散光患者,高 度远视镜片,逐渐降低远视的度数,直至最佳视 力。
屈光检查法(2)
客观检查法 :睫状肌麻痹,客观准确 适应症:年幼儿童 具体方法: 检影法 电脑验光仪。
治疗原则
眼的调节
各种距离的物象都能够聚焦在视网膜 上
自动调整屈光能力的功能称为调节功 能(accommodation)。
斜视与---弱视 PPT课件

弱视的临床特征
视力不良而且矫正不能达0.9,眼部无明显 器质病变。 光觉异常:绝大多数患者通过黑暗玻璃看 视力表,视力相应退几行,但斜视性弱视 眼则视力略有提高或不改变。
弱视的临床特征
对比敏感度功能( CSF ):其曲线低 下,峰值左移。 拥挤现象:单个视标的视力比成行排 列的视力表视力好。 注视性质:可为中心注视或旁中心注 视。
治
疗
3.视觉刺激疗法∶一种可缓慢、匀速转动的 黑白条栅刺激。每次 7分钟,对中心注视者 好。
4.红光闪烁法∶定量红色光谱和频率会使弱 视眼黄斑中心的锥细胞兴奋,可帮助旁中心 注视纠正成中心注视。
治
疗
5.氦—氖激光法∶通过小功率的激 光照射黄斑中心点,提高锥细胞的 功能。
治
疗
6.Haidinger光刷治疗∶认为黄斑有 特殊排列的Homle 纤维, Haidinger将白光加偏光后可以使中 心点看到直交的黄色和青色毛刷状 内视现象。根据这一原理设计此仪, 使光刷中心努力移至图形中心,消 除旁中心注视,每次5分钟。
弱视的临床特征
视觉电生理检查:
P-ERG,B波振幅下降,后电位 振幅下降。 P-VEP,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
治
疗
首先应给患儿选配合适的 眼镜,再进行训练。
治
常用的方法:
疗
1. 遮盖法∶根据病情轻重、年龄决定 具体遮盖时间。 2. 增视疗法∶即后像法,适用于旁中 心注视,必须由医护人员进行。
眼外肌的主要作用
内、外直肌:内转和外转
上、下直肌:上转和下转 上斜肌:内旋 下斜肌:外旋
眼外肌的神经支配
动眼神经:内直肌、上直肌、下直肌和下 斜肌
滑车神经:上斜肌 外展神经:外直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视性弱视:发生于高度近视,需足矫。如患者 不能一次接受足矫,可考虑在半年内分次逐步矫正。
弱视
2)散光的配镜原则:无论近视散光还是远 视散光都要足矫。如散光度过高,患者不能 一次接受足矫,可考虑在半年内分次逐步矫 正。
3)屈光参差的配镜原则:屈光参差程度低 (≤3D),可用框架眼镜足矫;屈光参差程 度高,可考虑隐形眼镜;年龄越小,可矫正 的屈光参差就越大。
弱视
4)斜视性弱视的配镜原则: …伴内斜视的弱视:调节性内斜视(远视)
首次配镜需足矫,每半年重新散瞳验光。在 维持眼位正、视力好的情况下,通常一年减 1D。 …伴外斜视的弱视:若为学龄前的儿童远视 眼,可以最好矫正视力的最低光度处方;如 为近视,按散瞳验光结果足矫。
弱视
(2)遮盖疗法 分为完全遮盖、不完全遮盖、交替遮盖。
(7)药物治疗 多巴胺-左旋多巴,思利安片
(8)其他疗法 视觉电生理刺激疗法(CAM)、海丁格尔光刷、氦 氖激光、同视机
斜视
一、斜视分类:
隐斜视
水平隐斜(内隐斜、外隐斜)
垂直隐斜(上隐斜、下隐斜)
旋转隐斜(负旋转、正旋转)
共同性斜视 共同性内斜视 调节性内斜视
非调节性内斜视
继发性内斜视
共同性外斜视 先天性外斜视
斜视
三、斜视的检查方法: (一),遮盖法 交替遮盖法:适用于隐斜视及间歇性斜视患者。 (1)定性:遮盖一只眼,未遮盖眼没有发生运动,则换
只眼遮盖,观察原来被遮眼的运动方向,从外—内运动为 外斜或外隐斜;从内—外为内斜或内隐斜;如有垂直向运 动为垂直斜视或垂直隐斜。对于间歇性斜视,需要反复交 替遮盖多次,才能充分显示最大斜视角。检测距离为 33cm和5m两种。 (2)定量:如为外斜视,在眼前加底向内的三棱镜;如 为内斜视,加底向外的三棱镜;上斜视时,加底向下的三 棱镜;下斜视时,加底向上的三棱镜。继续交替遮盖双眼, 不断调整三棱镜的度数,直至交替遮盖时不再出现眼球运 动为止,此时的三棱镜度数就是眼球的斜视度数。
斜视
斜视
遮盖去遮盖法;鉴别隐斜视和显性斜视的方法。
(1)定性:遮盖一眼,观察未遮盖眼的运动方 向,如出现运动,说明有显斜视;如果未遮盖 眼不动,再以同样方法遮盖另一只眼,观察对 侧未遮盖眼的运动方向。第一次遮盖的若为患 者的偏斜眼,对侧未遮盖眼不会发生运动,因 为遮盖前后都是非斜视眼注视;如果遮盖的是 患者的非斜视眼,偏斜眼则回出现运动。所以 该检查法必须先后遮盖两只眼睛才能得到正确 结果。
(3)后像疗法 也称增视疗法,使用后像镜治疗。
(4)红光疗法 黄斑中心凹处的锥细胞对波长640nm的红 光敏感。适用旁中心注
弱视
弱视
(5)压抑疗法 利用镜片(光学的)和(或)药物(阿托品)暂时 抑制健眼的视功能,以提高弱视眼的视功能。
(6)精细工作 描图、绣花、穿珠子等精细训练工作,每天一小时。
后天获得性外斜视
斜视
非共同性斜视
A—V综合症
特殊类型斜视
旋转性斜视
斜视
二、眼外肌包括: 上直肌(司眼球上转、内转、内旋); 下直肌(司眼球下转、内转、外旋); 内直肌(司眼球内转) 外直肌(司眼球外转) 上斜肌(第一眼位司眼球下转、外转、内旋;眼
球内转51°只司下转;眼球外转39°,只司内旋 和外传) 下斜肌(第一眼位司眼球上转、外转、外旋;眼 球内转51°只司上转;眼球外转39°,只司外旋 和外转)
弱视
2,治疗方法: (1)配戴矫正屈光不正的眼镜 配镜原则:按最好矫正视力的验光结果处方。
单纯屈光不正的弱视的配镜原则:完全矫正屈光不正。 初次戴镜一个月后复查,此后每半年复查。
…远视性弱视:最常见,需阿托品散瞳验光,按检 影验光结果足矫,立即处方立即戴镜。由于远视儿 童调节力过强,戴镜初期由于调节紧张,患儿可能 会反映戴镜视力不良,需坚持戴镜,也可用阿托品 配合适应。
先天性弱视:如眼球震颤、急难产引发的新生儿 视网膜、黄斑、视路出血。
弱视
三、分度 轻度弱视:矫正视力0.6~0.8
中度弱视 矫正视力0.2~0.5
重度弱视 矫正视力≤0.1
弱视
四、临床表现 视力不良:最佳矫正视力达不到该年龄段的正常视力。
附表:各年龄儿童的视力
年龄
视力
9~12个 0.1 月
(2)定量:同交替遮盖法
斜视
(二)、角膜映光法
1、定性:把手电筒灯光置于患者两眼正前方, 观察患者角膜上的映光点:映光点位于瞳孔中央, 无斜视;映光点位于鼻侧,为外斜视;映光点位 于颞侧,为内斜视。
1岁
0.2
2岁
0.5
年龄 3岁
4岁 5岁
视力 0.7
0.8 1.0
弱视
光觉异常:通过暗玻璃看视力表,视力减 退几行。
拥挤现象:对排列成行的视标的分辨力比 单个视标差。
对比敏感度下降 注视性质多为旁中心注视 视觉电生理异常
弱视
五、弱视的诊断 准确检查视力和屈光度,排除病理性的势力
损害,戴镜后视力达不到0.9者,可诊断为 弱 六、弱视的治疗 1,原则:早发现、早治疗
弱视
形觉剥夺性弱视:在婴儿期,由于角膜浑浊、先 天性白内障或外伤性白内障、上睑下垂或一眼遮 盖过久,因缺少视觉刺激而视功能发育受抑制。
屈光不正性弱视:多为双眼,发生在屈光不正未 矫正者(高度远视、近视及散光),多见于远视 性屈光不正者。由于没有双眼融像障碍,不会引 起黄斑抑制,积极戴镜后预后较好。
弱视、斜视
弱视
一、定义: 1,从弱视成因上: 弱视是指在视觉系统发育的关键期(出生后3个月
~5岁,特别是2岁以前)进入眼内的视觉刺激不 够充分,剥夺了形成清晰物象的机会(形觉剥夺) 和(或)两眼视觉输入不同引起清晰物象与模糊物 象之间发生竞争(两眼相互作用异常)所造成的单 眼或双眼视力发育障碍,一般矫正视力≤0.8。 2,一般定义: 凡双眼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矫正视力≤0.8者称 为弱视。
弱视
二、分类
斜视性弱视:患者由于斜视,物像在双眼不落到正 常视网膜对应点上,引起的复视和视混淆感到不适, 大脑视制造成弱视。
屈光参差性弱视:由于屈光参差(2.5D以上)造 成两眼视网膜成像大小不等,融像困难,大脑视皮 质中枢只能选择抑制屈光不正程度较重的眼,该眼 形成弱视。
弱视
2)散光的配镜原则:无论近视散光还是远 视散光都要足矫。如散光度过高,患者不能 一次接受足矫,可考虑在半年内分次逐步矫 正。
3)屈光参差的配镜原则:屈光参差程度低 (≤3D),可用框架眼镜足矫;屈光参差程 度高,可考虑隐形眼镜;年龄越小,可矫正 的屈光参差就越大。
弱视
4)斜视性弱视的配镜原则: …伴内斜视的弱视:调节性内斜视(远视)
首次配镜需足矫,每半年重新散瞳验光。在 维持眼位正、视力好的情况下,通常一年减 1D。 …伴外斜视的弱视:若为学龄前的儿童远视 眼,可以最好矫正视力的最低光度处方;如 为近视,按散瞳验光结果足矫。
弱视
(2)遮盖疗法 分为完全遮盖、不完全遮盖、交替遮盖。
(7)药物治疗 多巴胺-左旋多巴,思利安片
(8)其他疗法 视觉电生理刺激疗法(CAM)、海丁格尔光刷、氦 氖激光、同视机
斜视
一、斜视分类:
隐斜视
水平隐斜(内隐斜、外隐斜)
垂直隐斜(上隐斜、下隐斜)
旋转隐斜(负旋转、正旋转)
共同性斜视 共同性内斜视 调节性内斜视
非调节性内斜视
继发性内斜视
共同性外斜视 先天性外斜视
斜视
三、斜视的检查方法: (一),遮盖法 交替遮盖法:适用于隐斜视及间歇性斜视患者。 (1)定性:遮盖一只眼,未遮盖眼没有发生运动,则换
只眼遮盖,观察原来被遮眼的运动方向,从外—内运动为 外斜或外隐斜;从内—外为内斜或内隐斜;如有垂直向运 动为垂直斜视或垂直隐斜。对于间歇性斜视,需要反复交 替遮盖多次,才能充分显示最大斜视角。检测距离为 33cm和5m两种。 (2)定量:如为外斜视,在眼前加底向内的三棱镜;如 为内斜视,加底向外的三棱镜;上斜视时,加底向下的三 棱镜;下斜视时,加底向上的三棱镜。继续交替遮盖双眼, 不断调整三棱镜的度数,直至交替遮盖时不再出现眼球运 动为止,此时的三棱镜度数就是眼球的斜视度数。
斜视
斜视
遮盖去遮盖法;鉴别隐斜视和显性斜视的方法。
(1)定性:遮盖一眼,观察未遮盖眼的运动方 向,如出现运动,说明有显斜视;如果未遮盖 眼不动,再以同样方法遮盖另一只眼,观察对 侧未遮盖眼的运动方向。第一次遮盖的若为患 者的偏斜眼,对侧未遮盖眼不会发生运动,因 为遮盖前后都是非斜视眼注视;如果遮盖的是 患者的非斜视眼,偏斜眼则回出现运动。所以 该检查法必须先后遮盖两只眼睛才能得到正确 结果。
(3)后像疗法 也称增视疗法,使用后像镜治疗。
(4)红光疗法 黄斑中心凹处的锥细胞对波长640nm的红 光敏感。适用旁中心注
弱视
弱视
(5)压抑疗法 利用镜片(光学的)和(或)药物(阿托品)暂时 抑制健眼的视功能,以提高弱视眼的视功能。
(6)精细工作 描图、绣花、穿珠子等精细训练工作,每天一小时。
后天获得性外斜视
斜视
非共同性斜视
A—V综合症
特殊类型斜视
旋转性斜视
斜视
二、眼外肌包括: 上直肌(司眼球上转、内转、内旋); 下直肌(司眼球下转、内转、外旋); 内直肌(司眼球内转) 外直肌(司眼球外转) 上斜肌(第一眼位司眼球下转、外转、内旋;眼
球内转51°只司下转;眼球外转39°,只司内旋 和外传) 下斜肌(第一眼位司眼球上转、外转、外旋;眼 球内转51°只司上转;眼球外转39°,只司外旋 和外转)
弱视
2,治疗方法: (1)配戴矫正屈光不正的眼镜 配镜原则:按最好矫正视力的验光结果处方。
单纯屈光不正的弱视的配镜原则:完全矫正屈光不正。 初次戴镜一个月后复查,此后每半年复查。
…远视性弱视:最常见,需阿托品散瞳验光,按检 影验光结果足矫,立即处方立即戴镜。由于远视儿 童调节力过强,戴镜初期由于调节紧张,患儿可能 会反映戴镜视力不良,需坚持戴镜,也可用阿托品 配合适应。
先天性弱视:如眼球震颤、急难产引发的新生儿 视网膜、黄斑、视路出血。
弱视
三、分度 轻度弱视:矫正视力0.6~0.8
中度弱视 矫正视力0.2~0.5
重度弱视 矫正视力≤0.1
弱视
四、临床表现 视力不良:最佳矫正视力达不到该年龄段的正常视力。
附表:各年龄儿童的视力
年龄
视力
9~12个 0.1 月
(2)定量:同交替遮盖法
斜视
(二)、角膜映光法
1、定性:把手电筒灯光置于患者两眼正前方, 观察患者角膜上的映光点:映光点位于瞳孔中央, 无斜视;映光点位于鼻侧,为外斜视;映光点位 于颞侧,为内斜视。
1岁
0.2
2岁
0.5
年龄 3岁
4岁 5岁
视力 0.7
0.8 1.0
弱视
光觉异常:通过暗玻璃看视力表,视力减 退几行。
拥挤现象:对排列成行的视标的分辨力比 单个视标差。
对比敏感度下降 注视性质多为旁中心注视 视觉电生理异常
弱视
五、弱视的诊断 准确检查视力和屈光度,排除病理性的势力
损害,戴镜后视力达不到0.9者,可诊断为 弱 六、弱视的治疗 1,原则:早发现、早治疗
弱视
形觉剥夺性弱视:在婴儿期,由于角膜浑浊、先 天性白内障或外伤性白内障、上睑下垂或一眼遮 盖过久,因缺少视觉刺激而视功能发育受抑制。
屈光不正性弱视:多为双眼,发生在屈光不正未 矫正者(高度远视、近视及散光),多见于远视 性屈光不正者。由于没有双眼融像障碍,不会引 起黄斑抑制,积极戴镜后预后较好。
弱视、斜视
弱视
一、定义: 1,从弱视成因上: 弱视是指在视觉系统发育的关键期(出生后3个月
~5岁,特别是2岁以前)进入眼内的视觉刺激不 够充分,剥夺了形成清晰物象的机会(形觉剥夺) 和(或)两眼视觉输入不同引起清晰物象与模糊物 象之间发生竞争(两眼相互作用异常)所造成的单 眼或双眼视力发育障碍,一般矫正视力≤0.8。 2,一般定义: 凡双眼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矫正视力≤0.8者称 为弱视。
弱视
二、分类
斜视性弱视:患者由于斜视,物像在双眼不落到正 常视网膜对应点上,引起的复视和视混淆感到不适, 大脑视制造成弱视。
屈光参差性弱视:由于屈光参差(2.5D以上)造 成两眼视网膜成像大小不等,融像困难,大脑视皮 质中枢只能选择抑制屈光不正程度较重的眼,该眼 形成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