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
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移相范围的调试方法

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移相范围的调试方法
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电路,在调试时需要调整移相范围。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移相范围的调试方法:
1. 连接锯齿波发生器:将锯齿波发生器的输出连接到同步触发电路的输入端。
2. 调整基准电压:根据需要,调整同步触发电路的基准电压,使其与锯齿波的波峰或波谷对齐。
调整基准电压通常使用移位电阻或电位器来实现。
3. 调整同步触发电路的移相电压:使用移位电阻或电位器调整同步触发电路的移相电压,使得当锯齿波的斜率达到特定阈值时,触发电路的输出触发。
通过调整移相电压,可以调整触发点在锯齿波上的位置。
4. 观察输出信号:连接示波器或其他信号监测设备,观察同步触发电路的输出信号。
根据需要调整移相电压,直到输出信号在所需的位置触发。
5. 测试和调整移相范围:在调试过程中,使用不同频率和振幅的锯齿波进行测试,确保同步触发电路在不同情况下都能正常触发。
如果需要调整移相范围,可以微调基准电压和移相电压,直到所需的移相范围达到。
注意事项:
- 在调试过程中,注意锯齿波和触发电路的电压匹配,确保输入信号在电路的工
作范围内。
- 调整移相电压时要小心,避免过高或过低的电压,可能导致触发不准确或损坏电路。
- 在调试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时,可以借助示波器等测试设备来实时监测信号,更加方便和准确地调整参数。
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

集成触发器
采用集成电路取代以分立元件构成的触发器, 具有体积小、工作可靠、电路简单、使用方便 的特点,已被各种变流装置广泛使用。
KC是,在正弦波触发电路中直接 以同步变压器的二次绕组所输出的同步电压与U c ,U b 叠加来进行移相控制,而锯齿波触发电路则通过锯齿波 形成电路将正弦波同步电压变成锯齿波同步信号电压, 再以锯齿波同步信号电压与U c ,U b 叠加来进行移相控 制。
电路脉冲移相原理以及并联垂直控制电路的分析与正 弦波电路相同。
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
• 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其基本构成与正 弦波触发器类似,包含同步移相、脉冲 形成与脉冲输出三大基本部分。其不同 之处在于以锯齿波同步信号电压代替正 弦波同步信号电压,以及增设了双脉冲 环节、脉冲封锁环节及强触发环节等辅 助环节。
锯齿波形成、同步移相环节
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移相原理与正弦波触发电路相似, 即以锯齿波电压为基础,再叠加上支流偏置电压U b 和 控制移相电压U c ,通过改变U c 的大小改变触发脉冲 发出的时刻。
脉冲形成整形和放大输出环节
一其他环节
1.强触发环节 采用强触发脉冲可以缩短晶闸管的时间,以 用来提高晶闸管承受电流变化率的能力。
2.脉冲封锁环节
3.双窄脉冲环节 实现双窄脉冲控制可有两种方法:一种是 “外双窄脉冲电路”,每一触发单元在一个周期内仅产生一 个脉冲,通过脉冲变压器的两个二次绕组,同时去触发本相 和前相的晶闸管。另一种是“内双窄脉冲电路”,每一触发 单元经过变压器输出的触发脉冲只能发本相的晶闸管,而双 脉冲的形成是通过对触发单元电路作一些改动,并功过各触 发单元的适当连接,就可在一周期内发出间隔60°的两个窄 脉冲。这种电路所需触发功率较小,故目前常被采用。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是一种可以将锯齿波信号同步移相的电路,用于电子电路中的时间控制和频率合成等应用场合。
在实际应用中,同步移相电路可以广泛应用于信号调制、时钟生成、频率合成等领域。
同步移相电路的基础构成包括锯齿波产生电路、比较器、相位延迟器、运算放大器和电位器等组成部分。
其中,锯齿波产生电路用于产生基准时钟信号,比较器用于检测参考信号和基准时钟信号之间的时间差,相位延迟器用于控制信号的相位,运算放大器用于放大电路信号,电位器用于调节信号幅度。
在同步移相电路中,电位器是调节信号幅度的主要的调节器件。
通常将电位器分别放置在反相器和非反相器之间,以控制信号的幅度。
当电位器的阻值大于一定值时,信号将被反相,当阻值小于一定值时,信号被非反相。
同步移相电路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它利用锯齿波同步移相电路来控制不同信号的相位,实现信号的合成。
当锯齿波的上升沿来临时,比较器将发送一个脉冲信号,通过相位延迟器产生相位偏移信号,从而改变信号的相位。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对信号的同步移相,从而实现频率合成和信号调制等应用。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数据电压幅值与宽度表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数据电压幅值与宽度表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中,电压幅值与宽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探究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性能特点。
2. 实验原理2.1 锯齿波生成器锯齿波生成器是一种周期性信号产生装置,其输出信号呈现出类似锯齿形状的波形。
该装置由一个稳压源、一个比较器和一个积分器组成。
稳压源提供给比较器一个参考电压,比较器将输入信号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并输出一个方波脉冲。
积分器对方波脉冲进行积分处理,得到锯齿波输出。
2.2 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同步移相触发电路是一种能够对输入信号进行相位调整的装置。
它由一个锯齿波生成器和一个可变延迟线构成。
输入信号与延迟线上的锯齿波进行比较,触发电路将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进行同步移相,实现相位调整的功能。
3. 实验步骤3.1 搭建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根据实验原理,搭建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
将锯齿波生成器的输出信号与可变延迟线上的锯齿波进行比较,并接入触发电路。
调节可变延迟线的长度,使得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产生一定的相位差。
3.2 收集数据在实验过程中,改变可变延迟线的长度,并记录下每个长度对应的输出信号的电压幅值和宽度。
通过改变可变延迟线的长度,可以观察到输出信号的相位调整效果,并得到不同相位差下的电压幅值和宽度数据。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绘制电压幅值与宽度之间的关系图表。
通过分析图表中数据点的分布情况和趋势变化,可以得出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中,电压幅值与宽度之间是否存在一定规律或函数关系。
4. 实验数据电压幅值与宽度表可变延迟线长度(单位:cm)输出信号电压幅值(单位:V)输出信号宽度(单位:s)0 1.5 0.11 1.3 0.122 1.2 0.153 1.1 0.184 1.0 0.21………5. 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规律:•随着可变延迟线长度的增加,输出信号的电压幅值逐渐降低。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报告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报告《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报告》哇塞,这次做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可真是超级有趣又充满挑战呢!一、实验目的我呀,做这个实验最开始就想搞明白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就像我们要去探索一个神秘的小世界一样,这个电路在电力电子技术里可是很重要的呢。
我就想知道它是怎么产生锯齿波的,又怎么根据这个锯齿波去触发其他电路的,感觉就像是在解开一个超级复杂的谜题。
二、实验设备进到实验室,那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设备。
有示波器,这示波器就像是一个超级侦探的放大镜,可以让我们看到那些看不见的电信号的样子。
还有脉冲发生器呢,它就像是一个小指挥官,时不时地发出命令信号。
电源就更不用说啦,它是整个电路的能量源泉,就像我们人要吃饭才能有力量一样,电路没有电源可就没法工作啦。
还有好多电阻、电容和晶体管之类的小元件,它们就像一个个小士兵,每个都有自己的任务,组合在一起就能完成大任务。
我和我的小伙伴小明一起做这个实验。
小明可搞笑了,他一看到那些设备就眼睛放光,说:“哇,这些东西看起来好酷啊,我们肯定能做出超棒的实验。
”我也特别兴奋,感觉自己像是一个即将出征的小勇士。
三、实验原理这个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原理其实还挺复杂的。
简单来说呢,就像是一场接力赛。
首先,电源提供的电压要经过一些电阻和电容的组合,这个过程就像是在给能量做一个特殊的加工。
电阻就像是路上的小阻碍,电容呢,就像一个可以暂时储存能量的小仓库。
它们相互作用,就产生了锯齿波。
这个锯齿波啊,就像一个个小梯子,一节一节地往上爬。
然后呢,还有一个同步信号。
这个同步信号就像是一个节拍器,告诉锯齿波什么时候开始新的一轮。
如果没有这个同步信号,那锯齿波就会乱了套,就像一群人跳舞没有音乐的节奏一样。
有了同步信号之后,锯齿波就能很有规律地产生啦。
再接着,这个锯齿波要和一个控制电压进行比较。
这个控制电压就像是我们的指挥棒,我们可以改变这个指挥棒的大小,然后就可以改变锯齿波被触发的时间点。
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移相范围的调试方法

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移相范围的调试方法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电路,用于将一个周期锯齿波信号与一个参考信号同步,并产生一个相位差可调的输出信号。
调试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的移相范围是为了使得输出信号的相位差能够在所需的范围内进行调整,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调试方法。
首先,为了调试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的移相范围,我们需要了解锯齿波信号和参考信号之间的相位关系。
假设锯齿波信号的频率为f1,周期为T1,参考信号的频率为f2,周期为T2。
参考信号的相位角为θ1,锯齿波信号的相位角为θ2。
相位差Δθ=θ2-θ1。
接下来,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调试:步骤1:将锯齿波信号和参考信号通过信号发生器输入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
确保锯齿波信号和参考信号的幅值、频率和波形正常。
步骤2:使用示波器监测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的输出信号。
调节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中的移相器,改变移相器的移相量。
可以使用电位器或设置开关来实现移相器的移相调整。
步骤3:观察输出信号的相位差是否随着移相器的调整而变化。
通过调整移相器,我们可以改变输出信号的相位差。
步骤4:调整移相器,使输出信号的相位差在所需的范围内变化。
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可以将输出信号的相位差设置为任意值。
步骤5:使用示波器监测输出信号的波形、频率和幅值。
确保输出信号的波形与预期一致,并且幅值和频率的变化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通过以上调试方法,我们可以实现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移相范围的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调试过程中应小心地调节移相器,避免干扰其他电路元件或损坏设备。
另外,根据实际情况,可能需要结合其他电路调节相位差,比如使用配电器、运算放大器等。
总结起来,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移相范围的调试方法包括:输入信号的设置、移相器的调整、输出信号的监测和波形分析。
通过逐步调整移相器,我们可以达到所需的相位差范围,并保证输出信号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调试过程中,应小心操作以防止损坏电路元件和设备。
#一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

实验一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一、实验目地(1>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地工作原理及各元件地作用.(2>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地调试方法.二、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三、实验线路及原理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地原理图如图1所示.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由同步检测、锯齿波形成、移相控制、脉冲形成、脉冲放大等环节组成,其工作原理可参见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地相关内容.图1四、实验内容(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地调试.(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各点波形地观察和分析.五、预习要求(1>阅读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有关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地内容,弄清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地工作原理.(2>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脉冲初始相位地调整方法.六、思考题(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有哪些特点?(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地移相范围与哪些参数有关?(3>为什么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地脉冲移相范围比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地移相范围要大?七、实验方法(1>在“DZSZ-1型电机及自动控制实验装置”上使用时,通过操作控制屏左侧地自藕调压器,将输出地线电压调到220V左右,然后才能将电源接入挂件),用两根导线将200V交流电压接到DJK03地“外接220V”端,按下“启动”按钮,打开DJK03电源开关,这时挂件中所有地触发电路都开始工作,用双踪示波器观察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各观察孔地电压波形.①同时观察同步电压和“1”点地电压波形,了解“1”点波形形成地原因.②观察“1”、“2”点地电压波形,了解锯齿波宽度和“1”点电压波形地关系.③调节电位器RP1,观测“2”点锯齿波斜率地变化.④观察“3”~“6”点电压波形和输出电压地波形,记下各波形地幅值与宽度,并比较“3”点电压U3和“6”点电压U6地对应关系.(2>调节触发脉冲地移相范围将控制电压U ct调至零(将电位器RP2顺时针旋到底>,用示波器观察同步电压信号和“6”点U6地波形,调节偏移电压U b(即调RP3电位器>,使α=170°,其波形如图2所示.图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3>调节U ct<即电位器RP2)使α=60°,观察并记录U1~U6及输出“G、K”脉冲电压地波形,标出其幅值与宽度,并记录在下表中(可在示波器上直接读出,读数时应将示波器地“V/DIV”和“t/DIV”微调旋钮旋到校准位置>.八、实验报告(1>整理、描绘实验中记录地各点波形,并标出其幅值和宽度.(2>总结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移相范围地调试方法,如果要求在U ct=0地条件下,使α=90°,如何调整?(3>讨论、分析实验中出现地各种现象.九、注意事项1.双踪示波器有两个探头,可同时观测两路信号,但这两探头地地线都与示波器地外壳相连,所以两个探头地地线不能同时接在同一电路地不同电位地两个点上,否则这两点会通过示波器外壳发生电气短路.为此,为了保证测量地顺利进行,可将其中一根探头地地线取下或外包绝缘,只使用其中一路地地线,这样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当需要同时观察两个信号时,必须在被测电路上找到这两个信号地公共点,将探头地地线接于此处,探头各接至被测信号,只有这样才能在示波器上同时观察到两个信号,而不发生意外.(2>因为脉冲“G”、“K”输出端有电容影响,故观察输出脉冲电压波形时,需将输出端“G”和“K”分别接到晶闸管地门极和阴极<或者也可用约100Ω左右阻值地电阻接到“G”、“K”两端,来模拟晶闸管门极与阴极地阻值),否则,无法观察到正确地脉冲波形.。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 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原理;2. 了解同步移相电路的特点和应用;3. 熟悉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同步移相电路是一种基本的信号处理电路,它是通过传输器件(如锯齿电压发生器,正弦波振荡器等)得到的两路同频信号对位移相,然后再将其中一路信号经过级联电路滤掉高频成分,剩下低频分量,然后再通过运算放大器输出到驱动器驱动被驱动器件,实现对被驱动器件进行同步控制的电路。
在同步移相电路中,特别常用的是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其基本原理如下: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是用来控制脉冲宽度调制(PWM)的主要电路,它主要由一个锯齿波信号发生器、一个变压器和一个运算放大器组成。
锯齿波发生器产生的锯齿波,经过变压器的变换,使其输出信号与控制信号同步。
运算放大器将两路输入信号相减,再放大,从而得到控制信号,控制脉冲的宽度。
三、实验器材:锯齿波信号发生器、示波器、数字万用表、电源、电容、电阻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给锯齿波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供电。
2. 将锯齿波信号发生器连接到示波器,观察其输出波形是否为锯齿波。
3. 在示波器上调节触发电平,使锯齿波稳定地显示。
4. 观察变压器的接线方式,并将其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
5. 利用电容和电阻配置同步移相滤波电路,将锯齿波信号和控制信号按同频率输入至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
6. 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脉冲波形是否符合预期。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中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工作正常,输出脉冲波形均符合预期。
2. 实验结果表明,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能够很好地实现对脉冲宽度的控制,具有应用价值。
六、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实验操作,加深了对同步移相电路的理解和应用,掌握了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非常适合用于控制脉冲宽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高级技工学校理论教学教案首页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
场地、常用工具、电子元器件、示波器、测量仪表等
二、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检查学生劳保用品穿戴情况
三、入门指导
实训课题: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锯齿移相触发电路可分为脉冲的形成与放大、锯齿波和形成与脉冲移相、同步信号等三个基本环节。
1、锯齿波的形成和脉冲移相环节
锯齿波的形成和脉冲移相环节包括VT1、VT2、VS、C等元件,其中VT1、V1、RP3、R5、R4组成一个恒流源电路。
当VT2截止时,恒流源电流对电容C6充电,C6两端电压按线性增长,也就是VT3的基极电位按线性增长。
调节电位器RP3,即可改变C6的充电电流值,因此,RP3是用来调节锯齿波斜率的。
UB3波形如图所示,当VT2导通时,C6通过R6、VT2迅速放电,由于R6阻值很小,使VT3的基极电位UB3(2)点迅速降到零伏附近。
当VT2周期性地关断—导通时,UB3就形成一个锯齿波,同样UE3(与UB3相差一个PN结正向压降值)也是个锯齿波电压。
射极跟随器VT3的作用是减小控制电路的电流对锯齿波的影响。
晶体管VT4的基极电位是由锯齿波电压UE3、直流控制电压
UCT和直流偏置电压UB三者叠加合成后所得,UE3、UCT和UB分别通过R9、R8、R10加到VT4基极。
加入UB的目的是确定控制电压UCT的为零时的初始相位。
调节UB的大小使产生脉冲点移至锯齿波的中间,相当于a=90°的位值。
如果UCT为正值,则脉冲前移,a≤90°,晶闸管电路处于整流工作状态,如果UCT是负值,则脉冲后移,a≥90°晶闸管电路处于逆变工作状态。
2、同步信号环节:
它主要包括同步变压器,VT2、R3、C5、VD1、VD2等。
其作用是保证锯齿波与主电路电源同步。
同步变压器二次电压U2经二极管VD1间接地加在VT2的基极上。
当U2负半周下降段时,VT1导通,电容C5被迅速充电,(1)点电位波形如图所示,在这一阶段VT2基极为反偏置,VT2截止。
在负半周的上升段,+15V电源通过电阻R3给电容C5反向充电。
U(1)上升比U2上升绶慢,故VD1截止。
当U(1)上升到1、4V时,VT2导通,U(1)被箝位在1、4V。
等到U2下一个负半周到来时,VD1重新导通,C5迅速放电后又被充电,VT2截止,如此周而复始。
这样在一个正弦波周期,VT2包括截止与导通两个状态,对应锯齿波形恰好是一个周期,与主回路电源频率完全一致达到同步的目的。
从电路原理分析,锯齿波的宽度是由充电时间常数R3、C5所决定的。
3.脉冲的形成与放大环节
如图所示,晶体管VT4、VT5组成脉冲形成环节:放大环节由VT6等组成,触发脉冲由脉冲变压器T1的二次绕组输出。
当晶体管VT4
截止时,+15V电源通过电阻R12使晶体管VT5饱和导通,VT5集电极电位接近—15V,从而使晶体管VT6截止,脉冲变压器无脉冲输出。
此时,+15V电源经电阻R11、VT5、VD3和-15V电源向电容C7充电,使C7两端电压接近30V,极性为左正、右负。
当VT4导通时,使C7左端电位迅速下降接近于零电平,由于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故此时VT5基极变为-30V,VT5截止,VT6基极电位升高,从而VT6导通。
脉冲变压器输出触发脉冲UG1、UG2。
同时,由于VT4导通,C7经+15V 电源、R12、VD9、VT4放电并反向充电,使VT5基极电位逐渐上升,直到VT5再次导通,VT5导通后,VT6截止,终止脉冲输出。
可见,脉冲产生的时刻,由VT4导通瞬间所确定,VT5截止持续时间即为脉冲宽度,所以脉冲宽度与C7的反向充电时间常数千R12、C7有关。
四、巡回指导:
五、结束指导
市高级技工学校理论教学教案首页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
场地、常用工具、电子元器件、示波器、测量仪表等
二、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检查学生劳保用品穿戴情况
三、入门指导
实训课题: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四:、安装与调试、技能训练:
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训练容:安装、调试
工具、设备材料
电源变压器二只、连接导线若干
信号发生器、焊锡丝若干
示波器、空心铆钉板
万用表、电子元器件、晶闸管等
电烙铁镊子尖嘴钳斜口钳
1、参考相关的教材(电力电子技术)复习巩固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
的工作原理,特别是电路调试的相关知识。
2、合理选择元器件并认真检测。
3、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电路安装位置布局。
4、按各电路功能分块安装电路。
5、安装完毕后进行,认真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通电调试。
6、用灯泡代潜脉冲变压器,接在脉冲变压器位置上,测电路中各波
形和输出脉冲的移相围。
7、全电路检查正确后,接上自制的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测输出电压
的可调围,并进行试车和统一调试。
五、调试过程
安装前,首先将所选的电子元件测试一遍,确保元件完好.在进行元器件安装时,元器件布局要合理,连线尽可能短而直.所用的测量仪器要准备好.
1)静态调试.首先按通控制电路电源,测试各工作点电压是否正常,然后用示波器测试各点工作波形。
2)测同步变压器输出两端交流电压和半波整流输出(1)号点的波形和电压,确定同步信号电路正常。
3)调RP3电位器,看(2)号点波形,正常时为钭率可调的锯齿波,否着电路有故障。
4)确认锯齿波正常后,调RP3电位器看波形变化情况和移相围。
5)确认锯齿波电路正常后,接上VT4的测(3)点波形应符合要求。
6)调RP2电位器使脉冲初相位在a=90°处。
7)调节RP1电位器看触发脉冲的移相围,测(4)点电压波形并确定波形符合要求。
8)测(5)和(6)点电压波形,看控制脉冲的宽度,同时调节RP1看脉冲的移相。
9)接上负载,测主电路输出电压的变化围并记录。
10)换按直流电动机看电动机运转情况,是否能达到平稳调速.六、巡回指导:
七、结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