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何刚强翻译课课件

合集下载

unit 2 翻译的过程及对译者的要求PPT课件

unit 2 翻译的过程及对译者的要求PPT课件
4
1. 弄清词义
--Last evening I went to a do held by our China Study Group.
昨晚我去参加了我们中国研 究组的集会。
do: (n.) social function 集会, 娱乐宴聚活动
5
确切理解单词意义的方法
* 有效地扩大词汇量,减少理解中 的“拦路虎”。
南非实行的“豹斑”式的 种族隔离政策受到了黑人 的猛烈抨击… …
14Βιβλιοθήκη II. 表达阶段表达阶段就是译者把自己从原文所 理解的内容用本族语言重新表达出 来。表达的好坏主要决定于对原文 理解的深度以及对译文语言的修养 程度。
15
直译和意译
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
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 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 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 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 地方色彩等。但直译不是死译或 硬译。
12
5、 了解背景知识
在很多情况下,译者尽管能够顺利 地辨析句子结构,认清语法关系, 但仍然不能准确透彻地理解原文内 容。究其原因,往往是由于译者缺 乏相关的背景知识,包括一定的专 业知识,因而无法确切地理解原文 中的某些词语,致使译文出现错误, 令读者不知所云。
13
South Africa leopard-spot policy came under fierce black fire …
7
理解英语习语时,还有一点值得 注意。英语中有些习语表面上看 来同汉语中的某些说法十分相似, 但意义却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差 异。因此,翻译时要高度警惕这 类“假朋友”(false friends), 切忌望文生义、不求甚解造成误 译。

切实聚焦应用_务实培育译才_应用翻译与应用翻译教学刍议

切实聚焦应用_务实培育译才_应用翻译与应用翻译教学刍议

上海翻译Shanghai Journal of T ranslators 2010N o.1[基金项目]本文为第三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上的主旨发言之一。

[收稿日期]2009 10 27[作者简介]何刚强,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策略,翻译教育与教学。

切实聚焦应用,务实培育译才应用翻译与应用翻译教学刍议何刚强(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上海200433)[摘要]应用翻译是全部翻译工作的主体,在当今中国有其特别的重要性,它对译者的要求很高,译者两种语言的文学熏陶背景不能或无。

应用翻译研究属翻译 术!的研究,在从学术型向应用型译才培养的转轨过程中尚有不少障碍需要克服。

观念更新、师资重构、教材编撰等问题需要引起特别的重视,而加强全国性的交流合作,制定新的相关学术评价标准,创办新的学术刊物等则可更有生机地推动应用翻译的研究与教学向前发展。

[关键词]应用翻译;应用翻译教学与研究;译才培养[中图分类号]H 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 9358(2010)01 0037 04国运转昌带来翻译事业的兴旺。

应用翻译在这个过程中已成为越来越得到扩展的一个领域。

同时,在这个领域里正不断出现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真研究与解决。

这就促使我们广大的翻译工作者,特别是广大的翻译教学工作者与研究者同时从认识层面与技术层面作一些深入的思考。

第三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的召开,为我们全体同仁在这个领域里相互交流,凝聚共识,从而推动应用翻译在我国的进一步蓬勃发展一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从应用翻译的定义谈起在方梦之先生主编的∀译学辞典#中, 应用翻译!是这样界定的:应用翻译或称为实用翻译,以传达信息为目的(同时考虑信息的传达效果)。

它特别区别于传达有较强情感意义和美学意义的文学翻译。

应用翻译几乎包括文学及纯理论文本以外的人们日常接触和实际应用的各类文字,涉及对外宣传、社会生活、生产领域、经营活动等方方面面,包括新闻翻译、科技翻译、法律翻译、经贸翻译、广告翻译、旅游翻译等。

何刚强:英语教师谈翻译教学

何刚强:英语教师谈翻译教学

• 典型例子:
1.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了千 辛万苦.(suffer) 2.这些青年学生有希望成为头等翻译 人材.(promise) 3.什么使他突然改变了主意?(cause) 4.你的话与事实不符.(agree)
• 摘自<许国璋英语>第三册
English Through Translation
• 正确认识翻译至为重要 • 在翻译课堂上, 要结合具体的翻译操 作, 引导学生渐渐领悟翻译的本质或 真谛, 应是教师努力去做的一件事. • 古今中外有许多翻译家, 翻译理论家, 学者在这方面都有不少观点与见解, 可以有选择地将它们融入到翻译课 堂中来.
• Translation is not a direct and uncritical transfer of words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It is a craft, a trade, or an art that demands personal competence in professionals. It demands linguistic skills and language command. It requires the ability to make distinctions, not only in texts to be translated, but also of the contexts, including the situations in which the translation takes place. (Dollerup)
• At your service at Expo
狭义翻译教学 V. 广义翻译教学
• 狭义翻译教学: 纯语言转换操作 • 广义翻译教学: 跨语言(文化)交际的 一种训练, 它 1.不纯粹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操作; 2. 注意语言背后的文化和民族思维特征; 3. 注意翻译的目的与翻译受用的对象; 4. 强调两种语言的均衡提高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何刚强翻译课课件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何刚强翻译课课件

Thank You!
可以再做两件事?3第十三课的处理方式与第十二课大致相同如果教师有兴趣或者学生有积极性建议另找一篇文字如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及其英译从中整理出一批新的反映中国当今社会的特色词语
探求翻译教学的佳境
--以MTI教材 《笔译理论与技巧》的使用为例
Toward An Ideal Scenario of Teaching Translation
翻译教学佳境
An ideal translation teaching scenario
教师(有激情、有水平) 教师(有激情、有水平)
Instructor: Passionate and professional
学生(好学、有恒心) 学生(好学、有恒心)
Students: Curious and consistent
• 每课后面的练习自已必须做一遍, 汉译英的练习特别要仔细斟酌。
(二)进入教材: 进入教材:
教学建议与示范
A look into the textbook
with some suggestions and demonstrations for teaching
一、以讨论书名之英译正式开始本课程:
3、第三单元 、
• 共四课,围绕英译汉中的词汇处理进行技术 性讨论,不存在要突出的重点,可以均衡授 课; • 建议在上第十课时,可以让学生补充寻找、 发现英语新词语及其汉译。
4、第四单元 、
共四课,其中三课都是针对汉译英而展开,估 计课时会相对多一些。具体建议如下: • (1)第十一课中翻译策略的三个小标题可 以讨论、尝试其英文简约表述的各种可能; • (2)第十二课的内容大有扩充的余地,在 基本上完本课内容后,可以再做两件事: 一是发动学生(教师自己也身体力行)每人都 课外找寻三五条会展、仪式句称的英译例子, 以丰富课文; 二是可以让学生对课文的中的几个归类进行延 申或增加。

英译汉翻译技巧必看PPT课件

英译汉翻译技巧必看PPT课件
• 他三岁丧父,所以记不起父亲了。
• Strange enough they were the same age to the day.
• 说来也巧, 他俩年纪一样大, 而且还是同 日的。
.
15
5.合译法
• 合译是将原文的两个或几个分开叙述的意 思或层次合并重组,如将两个分句合译为 一个简单句,或两个简单句合译成一个复 合句等, 使全句的结构更加紧凑,语气更 加顺通。
• 直译: 好的婚姻不会仅仅发生—它们需要 大量的爱和大量的工作。
• 意译:幸福的婚姻不是凭空发生的---它需 要你为它付出大量的爱和做大量的工作。
• 或:美满的婚姻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你必 须为它付出大量的爱,做大量的工作。
.
5
• 很显然,本句话的意译要比直译更符合汉 语表达习惯。当然,一句话并不限于一种 译法,要根据具体需要而定。一般来说, 在英汉翻译考试中,如果直译能达意就用 直译,如果直译效果不好,就应该考虑意 译。只要译文内容忠实,意思明白就行了。
• The electronic computer is chiefly characterized by its accurate and rapid computation.
• 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计算准确迅速。
.
21
3.英语名词→汉语形容词
• 英语原文中有形容词加后缀构成的名词, 翻译时可转化为汉语的形容词。 如:
• He came to my home for help. • 他来到我家请求帮助。 • I love having Friday off. • 我喜欢周五休息。 • I am for the former. • I am against the latter.

第二讲 翻译的标准

第二讲   翻译的标准

第二讲翻译的标准一、中国学者及翻译家的学说严复的“信、达、雅”三字标准鲁迅先生的“兼顾两面”论钱钟书先生的“化境”说矛盾先生的“忠实”、“通顺”准则林语堂的“忠实标准、通顺标准、美好标准”刘重德先生的“信、达、切”三字标准History of Argument“案本---求真---神似---化境”严复“信、达、雅”林语堂“忠、顺、美”梁实秋、赵景深“宁错务顺”鲁迅“宁信不顺”瞿秋白“信顺统一”傅雷“形似神似”钱钟书“入化境界”余光中“变通的艺术”“翻译如婚姻,是一种两相妥协的艺术。

譬如英文译成中文,既不能西风压倒东风,变成洋腔洋调的中文,也不许东风压倒西风,变成油腔滑调的中文,则东西之间势必相互妥协,以求…两全之计‟。

至于妥协到什么程度,以及哪一方应该多让一步,神而明之,变通之道,就要看每一位译者自己的修养了。

”二、外国学者及翻译家的学说“等值论”:以前苏联的费道罗夫为代表的:“等值翻译就是表达的原文思想内容完全准确并在修辞上、作用上与原文完全一致。

”“等效论”:奈达先生的“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 及“功能对等”(fun ctional equivalence)学说,强调读者反应,即译文读者对译文所产生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一致。

英国历史学教授泰特勒(A. F. Tytler)在18世纪提出的翻译三原则: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译文应完整地再现原文地思想内容That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original. 译文地风格、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 译文应像原文一样流畅自然三、三类翻译原则1. 以作者或读者两方中某一方为主要着眼点的原则中国汉唐时期的“文”与“质”之争(实际上是意译与直译之争)主张“文”的翻译家强调翻译的修辞和通顺强调译文的可读性(意译);主张“质”的翻译家则强调翻译的不增不减,强调翻译的忠实性(直译,甚至是硬译)。

英汉翻译讲义-第五章PPT课件

英汉翻译讲义-第五章PPT课件

03
翻译技巧
选词技巧
确定词义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确定每个 英文单词的准确含义,特别是
那些具有多重含义的单词。
选择合适的词汇
根据上下文和语境选择最合适 的词汇进行翻译,确保译文准 确传达原文的意思。
注意词义的褒贬色彩
在翻译时需要注意英文单词的 褒贬色彩,确保译文的情感色 彩与原文一致。
考虑文化因素
在选词时需要考虑文化因素, 选择符合目标语言文化的词汇 ,避免产生文化冲突或误解。
翻译的过程
理解阶段
在翻译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原文 进行深入理解,包括语义、语境、
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理解。
表达阶段
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译者需要运 用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将原文的意 义、情感和风格传达出来。
校对阶段
完成初步翻译后,译者需要进行校 对工作,检查译文中的错别字、语 法错误、表达不流畅等问题,并进 行修正。
英汉翻译讲义-第五章
目 录
• 第五章导言 • 翻译理论 • 翻译技巧 • 实践与案例分析 • 总结与思考
01
第五章导言
章节概述
01
介绍英汉翻译的基本原 则和技巧,包括直译、 意译、音译等。
02
探讨英汉两种语言在词 汇、语法、句法等方面 的差异。
03
分析英汉翻译中的常见 问题,如词义选择、句 子结构调整等。
下章预告
• 第六章:翻译中的修辞手法与风格处理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翻译可以分为 多种类型,如文学翻译、科技翻译、 商务翻译等。
翻译的标准
01
02
03
忠实于原文
译文应忠实于原文,准确 传达原文的意义、情感和 风格,不得随意改动或曲 解。

英语翻译翻译第1课优质公开课获奖课件

英语翻译翻译第1课优质公开课获奖课件

一词多义与上下文
• [4] 传说、说法等 • He’ll be very happy if that story holds up.
• [5] 热门、有意的渲染、谎言等 • The story about him became smaller and
by and by faded out from the American television.

会高超翻译技巧

持严肃认真态度

具一丝不苟精神

应勤查勤用词典

培养多种思维力

不断总结与完善
课堂教学活动环节
I. 常用翻译技巧与方法(约40分钟) II. 基本理论(约30分钟) III.III.实践讨论 (20分钟)
本学期教学内容安排
常用翻译技巧/方法安排
• 第十五周:状语从句的译法 • 第十六周:词序调整法 • 第十七周:语态变换译法 • 第十八周:长句译法 • 第十九周:释义(意)法
• 定义9:“翻译是一种需要艺术创造性形象思维的 语际转换操作活动” ,“翻译是一种需要运用相 应科学(即有关学科理论)知识的语际转换操作 活动”。(曾利沙)
翻译的特点之一
• 语言、文化、思维差异往往造成不同民族 语言使用者所用的语言具有不可对应的表o be no more to lay down one’s life to die martyr to expire to pass away to end one’s day to breath one’s last to go west to come to a violent death to give up to the ghost
• 定义3:“翻译就是用接受语复制出原语信 息最接近的自然本质体——首先就意义而言, 其次就其风格而言。”(Nid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ank You!
1、第一单元 、 • 共两课,重点是第一课,因为它涉及对翻译 本质的认识。教师可以特别挑选若干定义作 重点讨论(如定义6、10、14、17)。 • 为激发学生的思维细胞,也可一上来以反式 提问开始第一课的讨论: What translation is not? (What is not translation?) 从学生的各种回答中或可引出某些结论,以丰 富本课的要旨。
二、我的授课理念与授课原则 (My teaching tenets and principles )
• 理念 1:在翻译的真理面前师生平等 • 理念 2:翻译课应在民主氛围中进行
授课三原则:(three principles)
• 精讲理论,提炼原则 • 琢磨技艺,探究译道 • 重视实践,师生互动
三、教师事先要做的功课 (Homework for the teacher):
• 每课后面的练习自已必须做一遍, 汉译英的练习特别要仔细斟酌。
(二)进入教材: 进入教材:
教学建议与示范
A look into the textbook
with some suggestions and demonstrations for teaching
一、以讨论书名之英译正式开始本课程:
• (3)第十七课的处理完全由教师决定,可以 从简,也可以发挥、补充. 需要提醒的一点是, 翻译工作者的汉语修炼是一辈子的事,不可 能毕其工于一役。 • 同时,为让学生意识到普遍存在的大学生汉 语理解水平滑坡,甚至有时识字都有困难的 现状,建议在课堂上选读一篇”附录二”中 的翻译散谈文选:“译文水准之我见”。 • 对本课练习中的一篇古文英译值得化点时间 讲解或讨论。
A look into the textbook with some suggestions and demonstrations for ing (三)合上教材:悟翻译教学之佳境 Understanding the essence of a successful translation teaching
• 必须读的几本书(见教材后列的参考书) (加一本:Robinson, Douglas.(2006)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from Herodotus to Nietzsch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3、第三单元 、
• 共四课,围绕英译汉中的词汇处理进行技术 性讨论,不存在要突出的重点,可以均衡授 课; • 建议在上第十课时,可以让学生补充寻找、 发现英语新词语及其汉译。
4、第四单元 、
共四课,其中三课都是针对汉译英而展开,估 计课时会相对多一些。具体建议如下: • (1)第十一课中翻译策略的三个小标题可 以讨论、尝试其英文简约表述的各种可能; • (2)第十二课的内容大有扩充的余地,在 基本上完本课内容后,可以再做两件事: 一是发动学生(教师自己也身体力行)每人都 课外找寻三五条会展、仪式句称的英译例子, 以丰富课文; 二是可以让学生对课文的中的几个归类进行延 申或增加。
• (1)第十五课(对译者的八项要求)是重点, 特别是对前六项经典要求得化点时间逐个消 化(learn them by heart)。 翻译课教师必须意识到,这八项要求虽然是对 学生或对未来翻译工作者提出的,但作为教 师理应自己先(努力)做到。 • (2)第十六课可以灵活处理,建议根据学 生做的两段英译汉练习情况,在课堂上集体 实践一下“推敲”译文。也可以由教师出题, 让学生做后,再进行对译文的”推敲”实践.
(一)使用教材前的认知准备
• 一、教材形成或制作有不同的方 式(There are different ways of compiling a textbook): • 1、编:“编,绦(tao)也,” 古代用以穿联竹简的皮条或绳子; • “编,次简也,”“以丝次 弟竹简而排列之曰编。”
• 2、编+写:写~倾诉~书写~写作 • 3、编+撰:撰~写作、著述(结 撰至思):“撰,述也。谓结述 其深至之情思,” • 4、编+著:著~表现、显露~写作、 撰述(著,犹图也)
《笔译理论与技巧》: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skills (Theories and skills of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approaches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methods ~Translation: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The art and craft of translation
三、全书共五单元,十八课,其内容 排列只是一个编撰顺序,但决不是 一个教学顺序。 使用本书可根据具体情况对书中内容(包 重新排序; 括章节)重新排序; 同时还可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每单 元或每课的不同长短的时间配置与详略 处理; 另外,教师还可根据实际需要, 另外,教师还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补 充每课后面的练习题, 充每课后面的练习题,以便使其更有针 对性。 对性。
• (4)第十八课作为最后一课,可以先从后面的翻 译练习(讲解或讨论)着手,因为“译海作舟”之理 由很大一部分就体现在思果先生的文章中。 • 作为教材使用的结束语:(在读了Cay Dollerup的 一段话后,再将教材的最后一段文字(或可让学生 尝试)用英文作一次表述: Those who can be called first-class translators are very few. Talented as they are, they still believe that their life and career is continuous education. We the translation students therefore have every reason to work doubly hard in order to become competent translators.
探求翻译教学的佳境
--以MTI教材 《笔译理论与技巧》的使用为例
Toward An Ideal Scenario of Teaching Translation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何刚强
2011.5.19
(一)使用教材前的认知准备 Some preliminary remarks
(二)进入教材:教学建议与示范 进入教材:
5、第五单元: “译者的综合素质” 、第五单元 译者的综合素质 译者的综合素质”
•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这一单元是本书最重 要的一个单元,因为说到底,翻译是人 做的,译者本身的素质与能力直接决定 翻译质量的高低或翻译任务完成的出色 与否。 • 虽然译者的素质问题讨论放在了本教材 的最后阶段,但是作为一个至关重要的 主题,它应当贯穿整个教材使用的始终, 它起的作用是灵魂性的。具体建议如下:
• (3)第十三课的处理方式与第十二课大致相 同,如果教师有兴趣,或者学生有积极性, 建议另找一篇文字(如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 及其英译),从中整理出一批新的反映中国 当今社会的特色词语。 • (4) 第十四课的内容是英译汉,涉及社科文 著的翻译技巧。作一般处理即可,对课文中 的翻译段落可以作欣赏性处理,也可以作批 评性讨论,以完善译文的质量。四个小标题 的英译也可以在课堂上讨论一番。 同时,教师可以化点时间专门讲解一下本课后 面的翻译练习,其中的技巧问题也可以让学 生多发表看法。
2、第二单元 、
• 共四课,其中: 第三课可以作一般处理; 第四、第五课(英汉翻译最主要的结构性操 作技术)要着重讨论或讲解. 第六课(汉英翻译最基本的两条操作原则) 最应当多化些时间进行消化与实践. 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对第六课适当增加一些 补充一些材料。 第六课也是对后面第四单元学习的一个事先 铺塾。
• • • • • • •
二、前言部分的处理/一上来就应 培养学生的双语翻译意识/第一段 就可由教师很自然地用英语表述 一下.
• 为不断加强MTI学生的翻译意识,也 为本门课程营造必要的双语转换气氛, 建议教师每课开讲都对第一段文字以 口译表述一番,这可以给学生树立翻 译的一种示范。
*《笔译理论与技巧》编撰依据的原则是: 精讲理论、贴近实际、 精讲理论、贴近实际、 突出实践,授人以渔。 突出实践,授人以渔。 • The compiling principle of this translation textbook is: • Concise in theory, • Realistic in content, • Focusing on practicality and • Teaching the students teach themselves
翻译教学佳境
An ideal translation teaching scenario
教师(有激情、有水平) 教师(有激情、有水平)
Instructor: Passionate and professional
学生(好学、有恒心) 学生(好学、有恒心)
Students: Curious and consistent
教材(有质量、适教) 教材(有质量、适教)
Textbook: Illuminating and Illustrative
•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 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 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 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 命》曰:“學學半。”此其之謂乎! 《禮記》
(三)合上教材: 合上教材:
悟翻译教学之佳境

What can be an ideal scenario of a successful translation teach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