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血管神经解剖
腰椎间盘解剖

腰椎间盘解剖从猿到人的直立行走,开阔人类的视野,但是人体脊柱也承受了更大的压力。
人类发一直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腰腿痛的困扰。
原始文化将其归结为妖怪做崇。
称为“魔鬼的一脚",脊柱对人体起支撑,运动,缓冲保护作用,腰椎间盘解剖有助于对腰腿痛的进一步了解。
成人脊柱共由26个椎骨组成,如同落砖一样逐渐的垒起来,并靠23个椎间盘来连接这26个椎骨,在这23个椎间盘中,每一个都可能发生椎间盘凸出,(临床上常见一个椎间盘凸出,也可2、3个)引起神经压迫并且引起相应的症状。
椎间盘占脊柱长度的四分之一,与人身高有密切关系。
脊柱从受孕第3周开始发育,一直持续到30岁,原节的形成标志着脊柱发育的开始,继之成了脊索突,这一过程包括了神经外胚层、外胚层和中胚层的分化。
在中胚层组织中形成的体节连接着神经管(神经外胚层)和脊索,在人类其数量为42-44个,在体节为准备形成骨性结构开始移行的同时,脊索周围的部分体节分化成头侧细胞稀疏而尾侧细胞密集的生骨节。
每个生骨节在细胞稀疏区与密集区的交界部位发生分离,即生骨节的尾侧细胞密集区移行于下一个生骨节的头侧细胞稀疏区。
一.椎间盘的组成腰部椎间盘有5个,即L1~2、L2~3、L3~4、L4~5、L5~S1。
椎间由纤维环、髓核、透明软骨终板和sharpey纤维组成。
纤维由坚韧的纤维组织环绕而成,外层主要是I型胶原纤维,排列密集,部分胶原纤维插入椎体;内层主要是较低密度的Ⅱ型胶原纤维,与外层相比,缺乏明显的板状排列。
髓核在腰部位于椎间盘中心的稍后方,在年轻人尸体上,外观呈半透明的凝胶状,主要由软骨基质和胶原纤维组成,通过Sharpey纤维附于椎体骺环。
透明软骨终板是椎体的上、下软骨面,构成椎体的上、下界,与相邻椎体分开。
Sharpey纤维围绕于椎间盘的最外层,主要由胶原纤维组成,无软骨基质。
椎间盘通过固定相邻的椎体稳定脊柱并维持其排列,允许椎骨间的相互运动,同时吸收加载到脊柱上的载荷和能量。
脊柱及椎间孔区的解剖

严重并发症
学习曲线
❖ 术中
❖
晚期 术中出血
常 神经损伤
血肿 硬膜囊破裂
血肿
并发症分类
复发 再发
术后
早期 感觉异 椎管内 椎管外
并发症的处理
❖良好的协调能力 ❖平和的心态
谢谢
前支、后支、脊膜支和交通支。后支至腰椎横 突间韧带内侧缘的骨纤维孔处,分为腰神经后 内侧支和腰神经后外侧支。
椎间孔区的解剖
腰神经根经上关节突旁沟、侧隐窝、盘黄间隙至 椎间管外口
腰椎侧方的血管、神经
腰动脉
腰动脉起自腹主动脉后壁,紧贴椎体行走。腰 椎间盘凸出,椎体侧方中央部位凹陷,腰动脉横跨 椎体侧方凹面的浅沟内,在腰大肌和交感干的深面, 动脉多位于静脉的下方。此处腰动脉走行位置相对 恒定,并被软组织附着. 三个分支:横突前动脉、脊支和背侧支,脊支和背 侧支在椎间孔区先后发出,横跨椎间孔区。
腰神经后支及其分出的内、外侧支在各自的 行程中,都分别穿胸腰筋膜间隙。所以,若胸 腰筋膜处浸润麻醉不彻底,穿刺针、骨钻、工 作套管经过会引起剧烈疼痛。
脊柱及椎间孔区的解剖
Lee等以上、下椎 弓根的内侧缘连线和 外侧缘连线为界限, 将椎间孔分为三个区。
中央椎管为Ⅰ区, 由内向外为入口区 (Ⅱ区)、中央区 (Ⅲ区)和出口区 (Ⅳ区)。
所以,在椎间孔上1/3处尽量避免损伤该动脉。 椎间孔下1/3区,动脉分支相对少而细小,在该区操 作时,可能出血相对较少,但在内镜下仍然清晰可 见该动脉,损伤后镜下视野也不清楚,最好用射频 电凝止血。
二 、腰椎侧方的血管、神经
腰椎静脉
腰椎静脉分为四组:即前组、后组、椎管内静 脉丛和椎间孔-神经根管静脉丛。
手术入路 腰椎侧方的相关层次结构
国人下腰椎前方血管解剖结构特点和入路分型

国人下腰椎前方血管解剖结构特点和入路分型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峡部不连和滑脱引起的腰椎间盘源性疼痛在临床上已得到普遍的运用,脊柱前柱椎间融合在维持脊柱的生理曲度、力学支撑以及提高融合率等方面上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施行可采用传统的微开放入路以及近年来新开展的微创腹腔镜下入路完成。
对大多数患者而言,由于腰5/骶1间隙一般位于腹主动脉、腔静脉等腰椎前方大血管的分叉下面,无论采用何种手术方式,其手术入路相对简单,易于开展。
自1991年Obenchain[1]首先介绍了腹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后,腹腔镜下入路已发展成为在腰5/骶1施行前路椎体间融合的可选方法之一。
但由于腰椎前方血管结构的影响,无论采用微开放或腹腔镜下操作,腰4/5椎间隙的手术入路均难以确定。
已有的影像学研究显示腰椎血管和椎间隙之间的解剖关系有明显的多样性[2,3,4,5],但对国人腰椎前方血管与椎间隙之间的解剖结构变异未见统计报道,本文通过国人腰椎MRI影像资料对国人腰椎前方血管解剖结构特点进行分类,并提出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的最佳手术入路。
1 治疗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包含正中矢状位和腰3/4、腰4/5、腰5/骶1椎间横断位的国人腰椎MRI片94套。
接受检查者年龄21~78岁,平均51岁;男45例,女49例。
1.2 影像学观察对每套腰椎MRI片观察腰3/4、腰4/5、腰5/骶1椎间平面轴位MRI图像,观察腰椎间隙前方血管的横断图像,区别判断动静脉横断图像,并计数,以及判断腰椎前方腹主动脉分叉与否,以及下腔静脉汇合与否及其位置。
由于腹主动脉的分叉相对于腹主动脉来看是对称的,髂动脉分叉的角度相等。
相比之下,腔静脉的分叉是不对称的,右髂静脉与腔静脉之间的角度浅,左髂静脉的角度更为锐利。
由于上述解剖结构的不同,我们根据腹主动脉分叉的位置和左髂静脉与腔静脉汇合处与腰4/5椎间隙上边缘的关系设计一分类。
腹主动脉的分叉位于腰4/5椎间隙的上边缘的上方为高位分叉,位于腰4/5椎间隙的上边缘下方为低位分叉,左髂静脉与腔静脉的汇合处位于腰4/5椎间隙的上边缘的上方为高位汇合,位于腰4/5椎间隙的上边缘的下方为低位汇合。
神经解剖结构

脑神经
• 脑神经共12对,与脑相连,主要分布于 头面部,其中第10对迷走神经还分布到 胸、腹腔脏器。 • 感觉神经:第Ⅰ、Ⅱ、Ⅷ对神经; • 运动神经:第Ⅲ、Ⅳ、Ⅵ、Ⅺ、Ⅻ对神 经; • 混合神经:第Ⅴ、Ⅶ、Ⅸ、Ⅹ对神经。
• 12对脑神经记忆口诀:1.嗅、2.视、3.动眼、 4.滑、5.叉、6.外展、7.面、8.听、9.舌咽、 10.迷、11.副、12.舌下 • 12对脑神经出脑部位: • 端脑:嗅神经 • 中脑: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 • 脑桥: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 神经
脑屏障
• 分成三个部分:①血-脑屏障;②血-脑脊 液屏障;③脑脊液-脑屏障。
大脑皮质机能定位
• 1运动区,位置:中央前回、旁中央小叶前部 ( 包括4、6区)、额上回后部 • 2感觉区,位置:中央后回、旁中央小叶后部 • 3视区:楔回、舌回,一侧视区接受双眼同侧 半视网膜传来的冲动,即一侧视区管理双眼对 侧半视野 • 4听区:颞横回,每侧听区接受双侧听觉传入 纤维 • 5内脏机能活动区:边缘叶
• 中脑位于脑桥之上,恰好是整个脑的中 点。中脑是视觉与听觉的反射中枢,凡 是瞳孔,眼球,肌肉等活动,均受中脑 的控制。 • 第四脑室位于延髓、脑桥背侧和小脑之 间的室腔,顶端朝向小脑。
脑干的功能
• 传导 • 反射功能
• 脑干中央是由许多错综复杂的神经元集 合而成的网状结构,网状结构的主要功 能是控制觉醒,睡眠等不同层次的意识 状态。
• 大脑分为四条沟(外侧沟、中央沟、顶 枕裂、矩状裂)五叶(额叶、顶叶、颞 叶、枕叶、岛叶)
• 脑半球由灰质和大白质构成,覆盖在大 脑半球表面的一层灰质称为大脑皮层。 皮层的深面为白质,白质内还有灰质核, 这些核靠近脑底,称为基底核,基底核 中主要为纹状体。 • 纹状体由尾状核和豆状核组成。
腰椎影像解剖学知识

腰4椎体前缘软骨结节
腰椎滑脱症
❖常见分类:
❖ 一侧或两侧椎弓根峡部崩裂、不连续,患椎向前 滑移,称为腰椎滑脱,又称真性滑脱。
❖ 无峡部崩裂,而是因间盘退变或其他原因致椎间 位置滑移,称为假性滑脱,又称退行性性滑脱。
❖椎弓根下 层面可见锯 齿样裂隙, 宽窄不一, 走行不定, 呈双关节面
❖ 椎 管 前 后 径 延 长
在一定的诱因作用下,如反复的损伤或一定 量的冲击力使压缩载荷的力度加大,髓核 便通过纤维环薄弱处,尤其是退变的裂隙 或断裂处疝出。
如髓核仅冲出破裂的纤维环而外层纤维环仍保持完 好,并推挤这部分纤维环突向椎间盘的轮廓之外, 称为椎间盘突出。
CT表现为局部突出于椎体后缘的的弧形软组织密度 影,边缘光滑,突出缘与纤维环后缘呈钝角相交, 大多数呈丘状、新月形或半月形突出椎管。疝块 密度较高,偶而可钙化。
下颈椎,胸椎和腰椎韧带
前纵韧带
棘间韧带
棘上韧带 项韧带
后纵韧带
黄韧带
黄韧带
硬脊膜与蛛网膜粘贴在一起,统称为硬脊膜囊 硬膜外间隙:骨性椎管与硬脊膜囊之间的间隙
内含脂肪密度影 蛛网膜下腔:蛛网膜内侧的间隙
马尾神经在蛛网膜下腔呈均匀排列的多个圆点状低密度影, 含脊神经根。
神经根鞘为直径约1~3mm的圆形影,位于硬脊膜囊前外 方侧隐窝内。
据椎间盘突出部位分为: 中央型、旁中央型、 椎间孔型、椎间孔外侧型 ;
椎间盘脱出的特殊类型:纵向型 中央型:许莫氏结节 边缘型:椎体前、后缘软骨结节
椎间盘突出示意图
腰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
1、直接征象:自椎间盘向后局限性突起的高密度软 组织块影,大多数呈丘状、新月形或半圆形突入 椎管内,轮廓多不规则,基底部与椎间盘组织相连。
人体腰解刨部构造

人体腰解刨部构造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人体腰解剖部位是人体的重要部位之一,由于腰部是脊柱的重要支撑部位,因此其构造和解剖结构是十分复杂的。
本文将从骨骼、肌肉、神经和血管等角度对人体腰部的解剖结构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人体腰部的构造。
一、骨骼结构人体腰部的主要骨骼结构是脊柱和髋骨。
脊柱是由椎体、椎弓和椎间盘组成的。
椎体是脊柱的主要支撑结构,椎弓则是保护脊髓的重要结构。
椎间盘则起到减震和缓冲作用。
髋骨是连接腰部和下肢的关节,是支撑人体重量的主要结构之一。
二、肌肉结构人体腰部的主要肌肉包括腰大肌、腰方肌、腹内斜肌和髂腰肌等。
腰大肌是腰部最大的肌肉,主要作用是支撑脊柱和维持身体的稳定性。
腰方肌是腰部的侧面肌肉,主要作用是侧弯和扭转脊柱。
腹内斜肌是腹部的主要肌肉之一,主要作用是腹部运动。
髂腰肌是连接髋骨和脊柱的肌肉,主要作用是支撑脊柱和维持身体的平衡。
三、神经结构人体腰部的主要神经包括腰神经丛和坐骨神经等。
腰神经丛是连接脊髓和下肢的主要神经,主要作用是传递感觉和运动神经信号。
坐骨神经是腰部的主要感觉神经,主要作用是传递坐骨区域的感觉信号。
四、血管结构人体腰部的主要血管包括腰动脉和腰静脉等。
腰动脉是为腰部提供血液供应的主要动脉,主要供应腰部的肌肉和神经。
腰静脉则是将腰部的血液引流至主要静脉系统的主要静脉。
人体腰部的构造十分复杂,由于其重要性,传统的解剖学和现代医学都对腰部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对腰部结构的了解,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腰部的功能和疾病,帮助医生对腰部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人体腰部的构造和解剖结构。
【2000字】第二篇示例:人体腰部是连接上半身和下半身的关键部位,由腰椎、骨盆、肌肉、腱鞘等多个组成而成。
腰椎是组成脊柱的重要骨骼之一,共有五块腰椎,分别为第一腰椎至第五腰椎,它们与骨盆相连,支撑着上半身的重量。
在腰部还有大量的肌肉和韧带,它们起着支撑、稳定以及保护脊椎的作用。
椎间孔的解剖 (1)

臀中皮神经
4、臀上皮神经经过横突背侧的骨纤维管道、骶棘肌、髂肋肌、
背阔肌及其筋膜、在骶棘肌内发出交通支。经髂棘上的骨纤维管
道支臀部浅筋膜
椎间孔镜术后臀部疼痛处理
1、术后臀部疼痛临床表现为臀部疼痛为主、直腿抬高实验阴性或者
弱阳性,腹压增高是疼痛不加重。疼痛部位多数在膝关节以上。不 符合明显的根性疼痛分布。
1、稳定神经根
2、决定神经根的对压迫的
代偿能力
Hoffman韧带的临床意义
1、手术后效果不好 2、出现悬吊综合症 3、间盘头尾端常见Hoffman韧
带。充分松解
4、减压和扩大神经根的活动度
5、开放手术松解神经根肩部后
可以明显扩大活动度
神经根
神经根压迫程度
1、一侧压迫 2、二侧受压 3、三侧受压 4、周围没有脂肪
2、横孔下韧带 方孔隙走行静脉。
从上关节突前缘发出,横跨椎间孔下缘
(即椎弓根上切迹),止于同位椎体或间盘的外下缘。其下
3、横孔中韧带:存在争议 4、脊神经在横孔上韧带与横孔中韧带之间走行。
椎间孔韧带
1、体横上韧带由横突下缘发出,止于同位椎体外下缘,椎
间盘侧壁,下位椎体外上缘。
2、体横下韧带由横突上缘发出斜向内上,止于同位椎体外
6、穿刺针到达椎间盘区或者椎间盘下区
1、红色圆点是穿刺点和间盘中心 2、黑色是红色到间盘中心的距离
3、黄色是穿刺针进入的深度
4、透视时黑色比黄色长2cm 5、注意肥胖和老年患者皮肤松弛 问题
椎间孔韧带
1、横孔上韧带
从椎弓根与横突的夹角发出,横跨椎间孔
腰椎及其周围结构的应用解剖PPT课件

通过平衡训练,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减少腰椎负担。
拉伸训练
进行腰部拉伸训练,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呼吸训练
正确的呼吸方式有助于减轻腰椎压力,缓解 疼痛。
谢谢观看
05
腰椎常见疾病及其影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结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或损伤引起的疾病,导致腰椎间盘的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引起 腰痛和下肢放射痛等症状。
详细描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主要症状包括腰部疼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等。该病多见 于20-50岁人群,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损伤、遗传 因素等。
韧带
韧带的主要功能是维持关节的稳定和限制异常活动。在腰椎周围,韧带能够防 止腰椎过度前屈、侧屈或旋转,从而保护腰椎不受损伤。同时,韧带还能传递 力量,协助腰椎完成各种动作。
03
腰椎的神经和血管分布
腰椎的神经分布
腰椎的神经分布主要涉及脊神经和脊 髓。脊神经从脊髓发出,通过椎间孔 离开腰椎,支配腰部和下肢的感觉和 运动。
治疗方式
非手术治疗
对于轻度腰椎疾病,可以采用药 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康复治疗等 非手术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腰椎疾病,如腰椎间 盘突出、腰椎骨折等,可能需要 手术治疗。
微创治疗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微创治疗 逐渐成为腰椎疾病治疗的新趋势, 如椎间孔镜技术、射频消融等。
康复训练
核心肌群训练
通过锻炼核心肌群,提高腰椎稳定性,缓解 疼痛。
腰椎的脊神经共分为5对,分别是腰1 至腰5神经,它们分别支配不同的区域 。腰1和腰2神经主要支配下腹部和腹 股沟区域;腰3和腰4神经支配大腿和 小腿的前外侧;腰5神经支配足背和足 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谢您的阅览
椎体骨性结构
2020-12-09
腰椎血管神经解剖
2
椎体骨性结构
2020-12-09
腰椎血管神经解剖
3
椎体骨性结构
2020-12-09
1。椎体 2。椎板 3。关节突 4。横突
5。附突 6。椎管 7。黄韧带的附着处
腰椎血管神经解剖
4
8。棘突 9。上关节突 10。下关节突
17
椎体神经分布
2020-12-09
腰椎血管神经解剖
18
腰椎动脉分布
2020-12-09
腰椎血管神经解剖
19
腰椎动脉分布
2020-12-09
腰椎血管神经解剖
20
腰椎动脉分布
2020-12-09
腰椎血管神经解剖
21
2020-12-09
腰椎血管神经解剖
A:主动脉 B节段动脉 Ba节间吻
合动脉 C椎间吻合点 D椎体直接
23
腰椎静脉分布
2020-12-09
腰椎血管神经解剖
24
整体(见视频)
2020-12-09
腰椎血管神经解剖
25
尸体解剖
L4
2020-12-09
腰大肌(切断)
腰方肌(切断)
腰动脉和静脉 交感神经干 L4 L4 N
闭孔神经
横突 腰神经 升支静脉
关节突
棘突 棘间韧带
腰椎血管神经解剖
腰骶干股神经26源自Dr.Feng供血动脉 E脊髓背动脉 F横突下
动脉 G横突间动脉网 H脊髓背动
脉分支 I后吻合 J肌支动脉 K脊髓
背动脉腹支 Lab腹侧背侧硬膜外
动脉 Q脊髓前动脉 S/T脊髓后动
脉
22
腰椎静脉分布
• 椎静脉系的结构特征 是壁薄、无瓣、吻合 很多,可分为椎外静 脉丛和椎内静脉丛
2020-12-09
腰椎血管神经解剖
腰椎血管神经解剖
6
腰神经通道
2020-12-09
腰椎血管神经解剖
7
腰神经通道
2020-12-09
腰椎血管神经解剖
8
椎间孔神经根走行
2020-12-09
腰椎血管神经解剖
9
腰骶神经根走行
2020-12-09
腰椎血管神经解剖
10
椎间孔与神经根的关系
2020-12-09
腰椎血管神经解剖
11
2020-12-09
15
窦椎神经
• 窦椎神经,是由脊神 经发出的一支分支, 通过椎间孔之后又重 返椎管,它在脊神经 分出前支和后支之前 分出,与主干反向走 行。受刺激时引起腰 部和股后肌群反射性 痉挛及腰腿痛。
2020-12-09
腰椎血管神经解剖
16
椎体神经分布(红色为窦椎神经)
2020-12-09
腰椎血管神经解剖
腰椎血管神经解剖
12
腰神经前面观
• 股神经来自腰2~ 腰3及部分腰4
(图中1)
• 坐骨神经来自腰4骶3
(图中2)
2020-12-09
腰椎血管神经解剖
13
股神经
• 在髂凹内行走于腰大肌后外侧
2020-12-09
腰椎血管神经解剖
14
坐骨神经
• 途经骨盆,从坐骨大孔穿 出,经梨状肌的下缘下行
2020-12-0股9 注骨:大梨转状子肌后起面于第2、3、4骶椎前面,腰分椎布血管于神小经解骨剖盆的内面,经坐骨大孔入臀部,止于
腰椎体及椎孔形状
2020-12-09
腰椎血管神经解剖
5
侧隐窝
• 侧隐窝:前面为椎体后缘, 后面为上关节突前面与椎板 和椎弓根连结处,外面为椎 弓根的内 面,内侧入口相当 于上关节突前缘。
• 侧隐窝是椎管最狭窄部分, 为神经根的通道,侧隐窝狭 窄卡压神经根是腰腿痛的原 因之一。
2020-12-09
2020-12-09
腰椎血管神经解剖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