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心理调适途径
心理调适的有效方法有哪些

心理调适的有效方法有哪些生活在当今社会中,会受到一定的约束和限制。
心理也会因此受到一些影响,让你陷入心理困境,所以及时调整才能保持心理健康。
那么,心理调适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心理调适的方法。
1、回避转移注意力,尽可能躲开导致心理困境的外部刺激。
在心理困境中,人的大脑里往往形成一个较强的兴奋灶。
回避了相关的外部刺激,可以使这个兴奋灶让位给其他刺激引起的新的兴奋灶。
兴奋中心转移了,也就摆脱了心理困境。
2、转视换个角度看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
因为并不是任何来自客观现实的外部刺激都可以回避或淡化的。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积极和消极的方面。
同一客观现实或情境,如果从一个角度来看,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使人陷入心理困境;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可以发现它的积极意义,从而使消极情绪体验转化为积极情绪体验,走出心理困境。
3、变通变恶性刺激为良性刺激,酸葡萄与甜柠檬效应。
心理学上又叫合理化。
就是通过找一些理由为自己开脱,以减轻痛苦,缓解紧张,使内心获得平衡的办法。
4、换脑换一种认知解释事物,更新观念,重新解释外部环境信息,也就是相当于换一个脑袋思考、解释问题。
在个体出现心理矛盾和冲突的时候,可以通过换脑法,减少或消除心理认知与心理体验的矛盾冲突。
5、升华让积极的心理认知固着,把挫折变成财富。
人的心理问题长期不能解决,往往与他们的消极心理固着有关。
如何克服心理固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心理位移,即选择一种新的、高层次的、积极的、利于他人和社会的心理认知固着代替旧有的心理认知固着,从而改变消极的心理状态,这就是心理升华法。
6、补偿改弦易辙不变初衷,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人们难免会由于一些内在的缺陷或外在的障碍以及其它种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最佳目标动机受挫。
这时,往往会采取种种方法来进行弥补,以减轻、消除心理上的困扰。
这在心理学上称为补偿作用。
补偿,就是在目标实现受挫时,通过更替原来的行动目标,求得长远价值目标实现的一种心理调适方式。
教师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教师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适LELE was finally revis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教师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摘要:教师进行自我调适的方法:1、经常自省。
人贵有自知之明。
2、以"平常心"对待一切事物。
3、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和多种兴趣爱好。
4、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
5、期望适度。
6、生活作息合理安排。
关键词:教师心理调适心理健康正文:教师是教育者,教师的心理问题当然可以在他人的帮助下解决,如与他人坦诚交谈,通过自己的倾诉与他人善意的劝告把心头的疙瘩解开,如果是较严重的心理疾病,还需要请心理医生帮助治疗。
但教师主要应自我教育,即通过自我调适,来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
1、经常自省。
人贵有自知之明。
自己健康状况如何,不仅要明了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对心理健康状况更要有点"自我感觉"。
通常,不少教师对此自我感觉良好,“我有什么心理问题?”殊不知,有时意识不到的问题却真是问题。
比如,课堂提问学生回答不了问题,心里着急;工作任务过重,容易厌烦;事情多了感到做不完,着急;时常对别人求全责备,指手划脚;他人因故未理睬你,有点苦闷;子女上大学要交学费了,心里急;在家中和家人斗了几句嘴,有点激动……其实,"想不开"的时候常有,"想不开"的事情常在,如果说没有却是反常,关键是认识它、承认它,才能通过各种途径予以调适而保持心理平衡。
2、以"平常心"对待一切事物。
对待一切事物都要保持平常心。
平常心是一种平静而稳定的心态,它不会为一点挫折而灰心丧气,也不会为一点成功而沾沾自喜。
其实有些名言正是说明这种心态的,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知足者常乐"等,以此自勉,是有助于保持心理平衡的。
虽说,缘于"责任感"而出现的焦虑也是必要的,干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定的紧迫感,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焦虑是一种动力,然而一直处于焦虑状态之中,则会使人紧张不安,所以还需要以平常心来调节。
心理调节方法

心理调节方法心理调节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自己或他人调整情绪、缓解压力、改善心理状态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心理调节变得越发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心理调节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运动来进行心理调节。
运动可以释放身体内的压力,促进身体内多巴胺等快乐激素的分泌,从而改善情绪。
无论是慢跑、游泳、瑜伽还是打篮球,都可以有效地帮助调节心理状态。
其次,呼吸调节也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
当我们感到焦虑或紧张时,可以尝试深呼吸来放松自己。
深呼吸可以帮助我们放慢心跳,缓解身体紧张的状态,从而使情绪得到平复。
此外,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也是一种常见的心理调节方法。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通过倾诉和交流来释放内心的压力,获得专业的建议和支持。
另外,艺术创作也是一种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
无论是绘画、写作、音乐还是手工艺,都可以帮助我们表达内心的情感,释放压力,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此外,定期的放松和休息也是非常重要的心理调节方法。
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需要适时地放松自己,给自己一些休息的时间,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以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最后,积极乐观的心态也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调节方法。
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都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
总之,心理调节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断学习的过程。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运动、呼吸调节、心理咨询、艺术创作、放松休息以及积极乐观的心态来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祝愿大家都能够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心灵。
心理学:心理调适的8个要素

心理学:心理调适的8个要素心理调适(Psychological adjustment)是指个体为适应环境,维护自身心理健康而进行的一系列行为和心理过程。
以下是心理调适的8个要素:1. 自我认识(Self-awareness):了解自己的情绪、需求和价值观,对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有清晰的认知。
通过自我反思和与他人的交流,提高自我认识。
2. 情绪管理(Emotion regulation):学会识别、理解和调控自己的情绪。
这包括表达情绪的适当方式,控制情绪的冲动,以及寻找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策略。
3. 应对压力(Stress management):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学会有效地应对。
这包括发展积极的问题解决技巧、寻找适合自己的应对策略,以及放松技巧如冥想和深呼吸等。
4. 自我接纳(Self-acceptance):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过分苛责自己。
通过培养自尊和自信,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5. 社交支持(Social support):与他人建立亲密和支持性的关系,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
这可以通过交友、沟通和参与社区活动等途径实现。
6. 目标设定(Goal setting):明确自己的目标并制定可行的计划来实现这些目标。
设定具体、可测量和可实现的目标,增加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7. 积极思维(Positive thinking):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关注积极的方面,形成乐观的态度。
学会挑战消极想法,寻找事物的积极意义和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8. 自我调节(Self-regulation):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适应不同的情境和要求。
通过掌握自我控制技巧,提高对自己行为的管理能力。
以上是心理调适的8个要素,希望这份文档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心理调适的原则和方法。
心理调适方法abc

心理调适方法abc心理调适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技巧来帮助自己或他人调整心理状态,缓解压力,保持情绪稳定,提高生活质量。
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学会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简单而实用的心理调适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要学会放松自己。
在面对压力和焦虑时,放松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做瑜伽等方式来放松身心,缓解紧张情绪。
此外,也可以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活动,比如听音乐、看电影、散步等,来让自己放松下来,从而调整心理状态。
其次,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积极的心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问题和挑战。
可以通过培养乐观的态度,看到问题的积极一面,从而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
同时,也可以通过与朋友交流、寻求帮助等方式来增加自己的社会支持,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另外,要学会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
了解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挑战。
可以通过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分析情绪的触发原因等方式来增强自我认知,从而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同时,也可以学会一些情绪管理的技巧,比如情绪转移、情绪排解等,来帮助自己更好地调整心理状态。
最后,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饮食、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等都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同时,也可以通过学习一些压力管理的技巧,比如时间管理、问题解决等,来帮助自己更好地面对压力和挑战。
总之,心理调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学习和运用这些方法,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关注身边的人,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持和帮助,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
谢谢大家阅读!。
心理健康调适:保持心理健康的调适方法

心理健康调适:保持心理健康的调适方法
在现代社会中,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保持心理健康是每个人
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下面将介绍一些调适心理健康的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充足的睡眠
充足的睡眠对于维持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确保每晚7-9小时的睡眠,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2. 锻炼身体
适当的运动可以释放身体中的压力,帮助身心放松。
每周进行规律的运动锻炼,对于保持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作用。
3. 寻找支持者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寻找支持者,可以在心理困境中给予帮助和支持,帮助
自己更好地调节情绪。
4. 学习放松技巧
学习一些放松技巧,如冥想、呼吸法等,可以帮助舒缓压力,改善情绪波动。
5.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饮食均衡、适量的社交活动等,都是维持心理健康的重
要因素。
6.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遇到严重的心理问题,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是十分重要的。
专业人
士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给予有效的建议和帮助。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持心理健康,提升生活质量。
希望您在忙碌
的生活中不要忽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保持良好的心态,享受生活!。
心理调适——缓解压力的五种方法

心理调适——缓解压力的五种方法引言如今,压力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
工作、学习、家庭等各个方面都可能给我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压力。
过多的压力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学会缓解压力是维持良好心理健康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介绍五种有效缓解压力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读者轻松应对压力,并更好地保持积极开朗的心态。
方法一:运动放松运动是缓解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进行有氧运动,比如散步、跑步或慢速骑自行车等,可以让身体释放出大量内啡肽和多巴胺等荷尔蒙物质,从而改善情绪和减轻焦虑感。
此外,运动还能增加血液流动和氧气供应,促进身体内部系统的平衡。
不论是参加团队运动还是独自锻炼,在户外或室内都可以获得快乐和放松。
定期参加运动活动,不仅可以缓解压力,还能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
方法二:调整呼吸呼吸是我们生活中最基本的行为之一。
当我们感到紧张或焦虑时,往往会不自觉地呼吸急促或浅表。
这样的不良呼吸习惯可能进一步加重我们的压力感。
通过深度和缓慢地进行腹式呼吸,可以刺激迷走神经系统,减少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并改善心态。
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来,两手放在腹部上方,缓慢而深入地吸气,并用口鼻一起呼出。
每次练习约10-15分钟即可感受到明显的放松效果。
方法三:培养爱好经常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让人获得满足感、成就感并提高自信心。
对于缓解压力来说,培养爱好是非常有帮助的方法之一。
喜欢读书、绘画、写作还是听音乐?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爱好都可以让你忘记烦恼,放松身心。
在工作、学习之余,给自己留出时间去追求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享受其中的乐趣。
方法四:良好的睡眠睡眠是恢复体力和精神状态的重要途径,也是缓解压力的必备条件。
当我们缺乏睡眠或睡眠质量不佳时,往往会出现疲劳、焦虑和情绪波动等问题。
要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可以尝试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表,避免过度使用电子设备,并创造一个舒适、安静和黑暗的环境。
一杯温牛奶、冥想或听轻音乐等放松方式也可以帮助你入睡。
常见的心理自助技巧与心理调适方法

常见的心理自助技巧与心理调适方法心理自助技巧与心理调适方法是帮助人们提高心理素质和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的压力与困扰越来越多,因此,学习并掌握一些心理自助技巧和调适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心理自助技巧与心理调适方法,并给出使用步骤和具体操作。
1. 深呼吸法深呼吸法是一种简单易行、效果显著的心理自助技巧。
当你感到紧张、焦虑或情绪低落时,可以采用以下步骤进行深呼吸:-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放松全身。
- 用鼻子深吸气,尽量将气息吸入腹部,感觉腹部随着气息而膨胀。
- 慢慢地呼气,用口腔呼出气息,感觉腹部渐渐收缩。
- 反复进行几次深呼吸,直到感觉到身心放松。
2. 积极思维训练积极思维训练是一种通过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培养积极心态和乐观态度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 意识到消极思维,并尽量将其转化为积极的思维。
比如,当你遇到挫折时不要想着"我做不到",而是告诉自己"我可以尝试一下"。
- 在每天睡前,回顾一天中的积极事件,例如完成了一项工作、帮助了别人等,这样可以帮助你调整心情,增加自信。
- 和乐观、积极的人交往,他们的积极态度会对你产生积极影响。
3. 定期锻炼身体通过定期的身体锻炼,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增强身体素质,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
以下是一些锻炼身体的方法:- 每天坚持进行有氧运动,例如慢跑、跳绳、游泳等,持续30分钟以上。
- 参加瑜伽、太极等放松运动,可以增加身体的柔韧性,缓解压力。
- 多参加户外活动,享受自然的美景和新鲜空气。
4. 寻求支持与表达情感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与他人交流和寻求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方法:- 找一个信赖的朋友或家人,向他们倾诉自己的困扰和情感,听取他们的建议和安慰。
- 参加心理咨询或心理辅导课程,专业的咨询师可以帮助你分析问题和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
- 通过写日记或写信的方式,将自己的思绪和情感表达出来,这有助于释放压力和排解情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的途径
所谓自我心理调适,就是自己根据自身发展及环境的需要对自己的心理进行控制调节,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力,维护心理平衡,消除心理困扰。
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能够帮助自己在择业遇到困难、挫折和心理冲突时,进行自我调节与控制,化解困境,排除困扰,改善心境,寻找最佳途径实现自己择业的理想和目标,不至于因受挫而使情绪一落千丈或丧失信心。
1、充满自信
知人为聪,知己为明;知人不易,知己更难。
大学生应该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把主观愿望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强化自信心理。
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由于怯于出头,羞于表现,常常给人以唯唯诺诺、缺乏能力的感觉,不能给自己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
在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大学生就应该抛弃自卑心理,树立自信意识。
充满自信,在平时就应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质,改变那些不适应发展的不良的人格品质,培养自信乐观,自强不息,宽容豁达,开拓创新等品质,树立自信心。
在求职遇到挫折困境时,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被暂时困难所吓倒,正视现实,放眼未来,要相信未来是美好的前途是光明的,对自己抱有合理而坚定的信心,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同时要适时调整自己的不良心理。
对求职的期望适度,保持实事求是,知足常乐的心理。
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大学生,更应该怀着一腔热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奉献青春。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有两只小青蛙,不小心掉进了一个装油的坛子里,想跳出来,油太腻,想爬出来,坛子太滑,多次努力没有结果。
其中一只想:反正没有希望还游什么呢?这样想着于是越来越游不动了;而另一只虽然疲劳还是坚持游着:只要有力气,我都要游下去!游着,游着,它突然碰到了一块坚实的固体,是黄油在它的不停的搅动下凝固起来,它踩在凝固的黄油上一用劲跳了出来——原来成功就这么简单。
2、正视社会现实
人是社会之人,是现实之人。
正视社会现实是大学生择业必备的健康心态之一。
积极的心态是正视社会,适应社会;消极的心态是脱离社会,逃避社会。
目前总的趋势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越来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而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深化,随着国家劳动认识制度的改革配套,社会将尽可能为大学生求职择业提供较好的环境,职业选择的机会将大大增加,这必定为大学生施展自己的才能提供广阔的天地,也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与成才。
但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国目前的生产力还比较落后,供需形势不平衡,教育结构不合理,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不可能使人人满意。
另外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市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不正之风还有可乘之机,用人单位自主权扩大以后,对大学生要求更加严格。
所以,大学生要从实际出发,
更新择业观念,面对人才市场,必须勇于竞争,以便被社会承认和接受。
正视社会现实,还需要大学生认清社会需求,根据社会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而不应好高婺远、脱离实际。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生存与发展,每个人自我愿望的实现都离不开他所处的社会环境。
择业作为人的一种社会性活动,必然也会受到种种社会条件的制约。
大学生如果脱离社会需求,则很难被社会接纳,甚至难以生存下去。
那种一味追求个人名利,满足自己的愿望的择业观是不可取的。
3、培养独立意识
社会并不把大学生当作学生或未成熟的青年看待,社会要求大学生对自己行为负完全的责任。
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要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从纷繁琐碎的日常小事开始,训练独立处理问题,发展各种基本生活技能的能力,摆脱家庭的关怀呵护,学会自立。
其次,要注重培养独立处理学习、生活、应付工作的能力。
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而不是在等待老师安排和指导下去做,要学会顺应环境,改变环境。
第三,要在思想上和心理上走向独立。
思想上意识到大学生要走自己的路,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寻求自己的奋斗目标,独立处理面对的各种问题,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体系;而心理上的独立,很重要的一方面是要有自信心,无论成功与否,身在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坦诚地对待自己,都相信自己的能力,做到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保持乐观进取,积极健康的心态。
4、正确对待挫折
挫折是试金石,心理健康的人,勇于向挫折挑战,百折不挠;心理不健康的人,知难而退,甚至精神崩溃、行为失常。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应保持健康稳定的心理,积极进取的态度,遇到挫折,不要消极退缩,要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是主观努力不够,还是客观要求太高,是主观条件不具备,还是客观条件太苛刻,经过认真分析,才能心中有数,调节好心态。
有的同学一次落聘就灰心丧气、一蹶不振,落聘虽失去一次选择职业的机会,但并不等于择业无望,事业无成。
因此,遇到挫折,要敢于向挫折挑战,知难而进,百折不挠。
因为通向成功的道路不会是平坦的,只有坚强不屈,顽强拼搏,才能达到光辉的顶点,而那些一遇挫折就偃旗息鼓的人,只能半途而废,永远不可能成功。
对待挫折不是被动适应和一时忍耐,而是要放弃等待机遇、怨天尤人、牢骚满腹的挫折心理,藐视困难,增强信心,修订目标,客观分析,积极进取,创造新生活。
四、心理调适的具体方法
1、自我激励法
主要指用生活中的哲理、榜样的事迹或明智的思想观念来激励自己,同各种不良情绪进行斗争,坚信未来是美好的,因为失败、挫折已经成为过去,要勇敢地面对下一次,尽可能地把不可
以预料的事当成预料之中的,即使遇到意外事件出现或择业受挫,也要鼓励自己不要惊慌失措、冲动、急躁,而是开动脑筋、冷静思考、寻找对策。
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要相信自己的实力,通过自我激励,增强自信心,消除自卑感,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态。
2、注意转移法
把注意力从消极情绪转移到积极情绪上。
当不良情绪出现时,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寻找一个新颖的刺激,激活新的兴奋中心以抵消或冲淡原来的兴奋中心,使不良情绪逐渐消失。
如:听听音乐,参加体育运动,进行自我娱乐,接受大自然的熏陶,参加有兴趣的活动等等,使自己没有时间沉浸在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良情绪反应中,以求得心理平稳。
3、适度宣泄法
当遇到各种矛盾冲突,引起不良情绪时,应尽早进行调整或适度宣泄,使压抑的心境得到缓解和改善。
宣泄的较好方法是向你的挚友、师长倾诉你的忧愁、苦闷,使不良情绪得到疏导。
在倾诉烦恼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和理解,获得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也可通过打球,爬山等运动量较大的活动,消除压抑心理,恢复心理平衡,但应注意场合、身份、气氛,注意适度,宣泄应是无破坏性的。
4、自我安慰法
又称自我慰藉法,关键是自我忍耐。
在择业中大学生常常会遇到挫折,当经过主观努力仍无法改变时,可适当地进行自我安慰,以缓解动机的矛盾冲突,解除焦虑、抑郁、烦恼和失望情绪,这样有助于保持心理稳定。
在因受挫折而情绪困扰时,可用“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话语来做自我安慰,解脱烦恼。
5、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认为,人们的情绪困扰是由于不正确的认知即非理性信念所造成的,因此,通过认知纠正,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就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不合理的信念给人们的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
例如,有的大学生择业不顺利就怨天尤人,认为“人才市场提供的岗位太少”,“用人单位要求太高”,其原因就在于他只从客观上找原因,认为“大学生择业应当是顺利的”,“社会应该为大学生提供充足的岗位”等等。
正是由于这些不正确的认知信念,造成了他的不良情绪,而这种不良情绪恰恰来自于他自己。
所以,如果能改变这些不合理的观念,调整认知结构,不良情绪就能得到克服。
大学生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时要把握三点:第一,要认识到不良情绪不是源于外界,而是由于自己的非理性信念所造成的;第二,情绪困扰得不到缓解是因为自己仍保持过去的非理性信念;第三,只有改变自己的非理性信念,才能消除情绪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