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三年级第一学期篮球单元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篮球单元教学计划

篮球单元教学计划

篮球单元教学计划
一、课程目标
1、熟悉基本的篮球基础技术,如持球,带球,投篮,控制篮筐等。

2、养成基本的体能运动习惯,增强体育素养,进行篮球运动规则训练,并熟悉篮球技术的实施。

3、开发反应能力,锻炼灵敏性,提高运球能力,提高篮球运动水平,扩大视野和观念,并初步掌握篮球比赛规则。

二、课程内容
(一)持球训练
1、双脚内外转向:练习双脚内外腿的转向技术,加快速度,改变方向。

2、步行前后移动:双脚踩在地上,无球的情况下,练习向前移动和
向后移动的技术,让腿部肌肉变得灵活。

3、单脚前后移动:当持球时,双脚的前后的移动,让球轻松的移动,保持节奏和平衡。

(二)带球训练
1、单脚转向:练习左右脚的转向技术,以便有效地控制球的运动方向。

2、变换节奏:练习向前移动、向后移动、右转、左转等运动,以及
变换不同的技术,从而变换运球的节奏,混淆防守者。

3、双脚转向:当球进入重点区域时,双脚的转向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以便能够更有效地控制球的运动方向,更容易地把球传入篮下。

4、转身技术:双脚站定,在篮下运动时,要学会有效的转身技术。

小学三年级上体育单元教学计划——篮球

小学三年级上体育单元教学计划——篮球

小学三年级上体育单元教学计划——篮球
第一单元篮球
一、教学计划
二、教材分析
双手胸前传球
双手胸前传球是最基本最常用的篮球传球技术,一般在中、近距离运用双手胸前传球。

双手胸前传球是传球技术的基础,具有准确性高、容易控制、便于变化等特点。

【动作做法和要点】
持球时,两手五指自然分开,双手拇指相对成八字形,用指根以上部位握球的侧后方,手心空出,两肘自然弯曲于体侧,将球置于胸前。

肩、臂、腕肌肉放松,两眼注视传球目标,身体成基本姿势。

传球时后脚蹬地,身体重心前移,同时两臂前伸,手腕由下向上翻转,同时拇指用力下压,食、中指用力弹拨,将球传出。

球出手后手心和拇指向下,其余手指向前。

1.传球要点:蹬(地)、伸(臂)、翻(腕)、抖(腕)、拨(指)动作协调连贯,双手用力均匀。

2.接球要点:手型正确,触球时收臂缓冲动作柔和连贯。

三年级篮球大单元计划18课时

三年级篮球大单元计划18课时

三年级篮球大单元计划18课时一、单元教学目标。

1. 运动技能目标。

- 让学生初步掌握篮球的基本运球、传球(原地双手胸前传球)、投篮(原地投篮)技术动作,提高学生对篮球的控制能力。

- 能够在简单的游戏和比赛情境中运用所学篮球技能。

2. 身体健康目标。

- 通过篮球练习,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力量等身体素质。

- 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增强学生的体能。

3.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

- 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篮球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在篮球学习和比赛中,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运球:手指对球的控制,运球的节奏和高度。

2. 传球:双手持球的姿势,发力顺序(伸臂、翻腕、拨指)。

3. 投篮:投篮的基本姿势(持球、手臂动作、身体平衡),投篮的发力顺序。

(二)教学难点。

1. 运球:在运球过程中手脚的协调配合,变向运球时的动作衔接。

2. 传球:传球时力量和方向的控制,传球的准确性。

3. 投篮:投篮时的拨指动作,在有防守压力下保持投篮动作的稳定性。

三、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一)篮球基本常识(2课时)1. 第1课时:篮球运动简介。

- 教学内容。

- 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向学生介绍篮球运动的起源、发展、比赛规则(简单介绍,如比赛的基本形式、得分方式等)。

- 展示一些著名的篮球运动员和精彩的篮球比赛片段,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讲解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

- 直观演示法:播放视频、展示图片。

- 教学评价。

- 提问学生关于篮球运动起源等基础知识,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2. 第2课时:篮球场地与器材。

- 教学内容。

- 带领学生到篮球场实地了解篮球场地的各部分名称(如中线、三分线、罚球线等)和功能。

- 介绍篮球器材(篮球的大小、重量、材质等),让学生亲自触摸和感受篮球。

- 教学方法。

- 实地教学法:在篮球场上进行讲解。

小学三年级体育篮球教案(通用5篇)

小学三年级体育篮球教案(通用5篇)

小学三年级体育篮球教案(通用5篇)小学三年级体育篮球教案1一、教学内容:1、篮球: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急停跳投,教学比赛2、素质练习:俯卧撑,加速跑,单脚跳二、教学目标与任务:1、通过学习篮球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投篮以及教学比赛,进一步提高学生2、通过素质组合练习,发展学生力量、跳跃、协调性、速度等素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互爱等意志品质。

三、教学过程:篮球基本技战术水平以及学生裁判工作能力。

(一)、开始部分(3分钟)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出勤情况。

2、师生问好。

3、教师宣布本次课内容:篮球、素质。

4、安排见习生。

要求:集合队伍快静齐,见习生旁听,协助教师工作。

(二)、准备部分(6分钟)学生熟悉球性练习组织教法:1、教师讲解练习的方法,即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动作或者模仿所见过的某些球星的动作,每人一球在指定的区域内进行熟悉球性练习。

2、教师下到学生中间一起练习或做一些动作让学生模仿。

要求:学生不能投篮。

(三)、基本部分(32分钟)1、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练习(8分钟)动作要领:运球速度快变慢,跨步急停缓前冲,急起运球慢变快,重心前移后腿蹬。

教学重点:手、脚、身体重心协调一致。

教学方法:(1)教师先进行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

(2)学生分两边看示范听讲课。

(3)学生成四列横队列于篮球场中线。

(4)学生分组练习。

练习方法:学生快速运球朝篮球场端线方向作急停急起动作,根据自身能力调节快慢。

(5)教师认真观察学生动作并及时纠正错误。

(6)请个别学生示范,教师进行讲评。

2、急停跳投练习(8分钟)动作要领:急停动作与运球急停相同。

投篮时双脚用力蹬地跳起,眼睛瞄准篮,抬肘伸臂,翻拨指球出手。

注意事项:前臂与手腕要控制好处手力量。

教学关键:向上举球和起跳动作协调一致。

组织教法:(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学生认真观察,注意听讲解。

(2)学生分组列于中线(图2)。

(3)学生分组进行急停跳投练习。

要求:球不管有否投进,都只做一次投篮动作。

小学三年级小篮球单元教学计划示例

小学三年级小篮球单元教学计划示例
学习目标
组织教法

1.根据各组计划进行练习。
2.运球游戏。
1.学生根据计划选择场地。
2.场地的画法及练习。
3.学生练习。
4.了解篮球的动作名称。
1.讲各组如何协调好场地。
2.讲画线的基本方法。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讲游戏方法并练习。

1.各组根据计划练习。
2.运球游戏。
1.能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帮助、谦让,体现团队精神。
小学三年级小篮球单元教学计划示例
学习目标:
1、以游戏竞赛为载体,在游戏过程中通过学生自己组织比赛和裁判的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执法守法的启蒙教育。
2.、以自主学习篮球为载体,培养学生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的自主学习能力。
3.、在学习制定计划和实施裁判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学习谦让、宽容、团结互助。
课次
教学内容
1.学生根据计划内容进行练习。
2.教师引导帮助计划的实施。
3.教师根据不同的计划内容提出不同的要求。
4.学生继续学习游戏的组织方法。
5.学生由小组长组织进行游戏。



综合评价计划的实施情况。
学生能通过综合评价,展示自己的能力。
各小组共同设计自己的考核评价内容及标准。
学生通过互评、自评使自己得到综合的评价。
2பைடு நூலகம்学习接力游戏的组织方法,及发令裁判。
1.根据学生计划进行练习。
2.教师引导、帮助计划的实施。
3.讲运球游戏的组织方法,并练习。

1.各组根据计划练习。
2.运球游戏。
1.让学生在小团体学习活动中做到团结、互助、谦让。
2.学生篮球技术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小学体育与健康三年级上册《篮球》大单元教学j计划

小学体育与健康三年级上册《篮球》大单元教学j计划
课次
学习目标
主要教学学习内容
教学组织与方法
(教学策略)
1
1.运动能力:学生学习小篮球游戏,熟悉小篮球球性的基本要领。
2.健康行为:大部分学生掌握两种熟悉球性的基本动作方法,通过该练习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和灵敏性。
3.体育品德:学生感受身体运动的乐趣,体验控制小篮球的快乐。
熟悉球性练习元名称
《篮球大单元教学》
单元学习目标
1.运动能力:能够积极参与篮球运动的学习和锻炼,并从中体验运动乐趣。
2.健康行为: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和身体协调能力,增强学生体质。
3.体育品德:在锻炼中形成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单元主要学习内容
1.篮球熟悉球性2.《篮球原地运球》3.高运球、4.低运球5.高低交替运球6.《营养不良与肥胖》
3.自我挑战与评价鼓励
3
1.运动能力:引导学生能了解小篮球并熟悉球性,掌握原地运球的技术动作。
2.健康行为:大部分掌握原地运球的基本动作方法,通过该练习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和灵敏性。
3.体育品德:培养学生自我展示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爱。
原地运球
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
2.小组合作互帮互学
3.自我挑战与评价鼓励
10
11
12
单元检测内容及评价标准
优秀:
良好:
标准:
2.小组合作互帮互学
3.自我挑战与评价鼓励
2
1.运动能力:学生能够了解篮球拍球的基本要领,培养篮球兴趣。
2.健康行为:大部分学生掌握两种熟悉球性的基本动作方法,并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和灵敏性。
3.体育品德:在篮球的练习中学会相互合作,团结;体验控制小篮球的快乐。
熟悉球性练习一

篮球单元教学计划(通用5篇)

篮球单元教学计划(通用5篇)

篮球单元教学计划(通用5篇)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又将开始安排今后的教学工作了,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

那么教学计划怎么写才能体现你的真正价值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篮球单元教学计划(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篮球单元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球队将以全民健身纲要为宗旨,积极开展好训练与比赛工作,以抓实效,促团结为核心,进一步提高队员的身体素质,运动水平,逐步形成我们篮球队的打法与特色,使球队的整体战斗力得到充分的加强。

二、训练计划1、个人训练目标:努力提高篮球的各项基本技术,加强得分手段,明确球队的打法,掌握自己场上位置的要点。

2、球队训练目标:球队将以防守反击打快攻的战术为核心训练内容,要熟练掌握联防的技术要点,并能够了解半场盯人及全场紧逼的战术打法,同时要进一步提高队员的理论水平,了解裁判规则,从而丰富我们的场上经验。

三、训练内容记录(周)(1-2)周步伐1、交叉步:左右脚前后交叉,用于攻击接应或是防守之用。

2、滑轮步:以左脚或是右脚带动另一脚作滑行地板之移动,是防守步伐基础训练。

3、前进后退步伐:向前快速冲刺,在中场时改变步伐向后退前进,注意要求球员必须提起后脚根,避免向后摔倒。

4、前后移动步伐:在低位与45度之间作前后来回移动防守,必须趋前举手,3趟之后,由低位沿低线向另一边45度作趋前压迫防守,再沿三分线下端线。

5、后退防守步:以后退步伐做出「之」字型防守动作。

6、摆脱向前接应步伐:以「之」字型向前摆脱伸手做出接应动作。

7、后转身步伐:以「之」字型前进作转身伸手要球接应动作。

8、切断步伐:两人一组,一人切入、一人做出「撞墙」接触防守,这种切断以双手护胸阻断对手顺利移动接应。

(3-4)周传接球及持球训练1、面对面200对传:4人一组作胸前、弹地、、传球。

2、跨下8字型绕球:分成两排,由跨下到腰部、头部绕球。

3、大风吹传球:4人一组以半场或是全场作移动式接应。

4、四角传球:分成四组作四角移动传接球。

2024年体育课篮球单元教学计划(精选5篇)

2024年体育课篮球单元教学计划(精选5篇)

2024年体育课篮球单元教学计划(精选5篇)体育课篮球单元教学计划1一、课程名称:篮球二、授课对象:4、5、6年级学生三、课程目标:5—6年级学生在一定的竞争环境中学习,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单、双手投篮,多点三步上篮以及教学比赛,攻防战术学习等,篮球教学计划。

四、课程理念小篮球是一项集体竞技、健身、娱乐和益智为一体的集体性运动项目,集体运动的对抗性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活动游戏性和观赏的娱乐性以及各种传媒的效应,都是吸引小学生参与篮球活动的重要因素,使得篮球成为小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也使得小篮球成为小学生最热门的教学内容。

“小篮球校本课程”的实施开展,首先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加大对学生的宣传力度,小篮球是我市“校本课程”中的一个重点项目;篮球也是我市传统项目,为此我们为了继承我市的优良传统,将篮球项目推广普及到全市中小学生,其次体育课程越来越被国家所重视(体育学科纳入中考),深受家长和学生喜欢。

因此小篮球为校本教材,贯彻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满足广大学生的需要,为学生健康锻炼和身心健康服务。

五、课程实施:(一)实施形式:1、课时安排:每周1课时,可以得用课外时间为课时。

2、组织形式:采用班级活动、小组活动、合班活动或跨班级活动。

3、活动地点:校内。

4、活动准备:提高思想认识,大力宣传开发小篮球课本课程的重大意义。

制定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案、计划及有关措施。

5、成果展示:在校内开展各种比赛及展示活动,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的方法开展篮球友谊赛。

(二)实施办法:1、坚持以发展学生兴趣入手、坚持从提高学生技术技能为本。

2、坚持每节课安排球性练习,各种运球练习。

3、教师对技术教学、动作要规范。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及提高学生篮球技术教学相结合。

5、明确考查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促进学习。

6、实行1人一球或2人一球,提高练习密度,提高教学效果。

7、坚持每周一次全校性篮球练习活动。

8、实行每年一次阳光体育展示活动,为创造校园篮球文化增添色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手臂带动手腕并拨指的传球动作和接球时的手型,并做到接球时能迎球、触球后重心后移缓冲等。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团结一致、敢于表现自我的良好品质。



4
教学内容
双手胸前传接球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传球手型和接球缓冲。
难点:手、脚的协调配合。
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策略

1


1、熟悉球性。
2、原地高低运球练习。
3、简单的传球联系。
使学生更好的熟悉球性,初步接触接球迎球缓冲的动作。
重点:徒手传球伸臂和接球缓冲。
难点:传球时手腕的翻动。
1、抛接球
2、两人一组,配合完成抛接球。

2


1、直线运球。
2、双手胸前传接球。
学生能够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本动作,传球时有意识做出翻腕、拨指动作,传球准确性

4课

1、考核:对墙双手胸前传接球。
2、体育游戏:圈内拦截球。
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传球伸臂、翻腕和接球迎球缓冲等动作的掌握。
重点:徒手传球伸臂和接球迎球缓冲。
难点:传球时的翻腕。
1、逐个考核,记录成绩。
2、自主练习,注意安全。
重点:传球伸臂、翻腕、拨指和接球缓冲。
难点:传球时的翻腕。
1、直线运球练

1、双手胸前传接球
2、曲线绕八字运球
继续加强学生传球伸臂、翻腕拨指和接球缓冲等动作的练习。
重点:传球位置的掌握。
难点:手、脚的协调用力。
1、原地两人传接球练习。
2、多人传接球练习。
小学体育三年级第一学期篮球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双手胸前传球是最基本常用的篮球传球技术,一般在中、近距离运用双手胸前传球。双手胸前传球是传球技术的基础,具有准确性高、容易控制、便于变化等特点。
二、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是学生了解双手使学生了解双手胸前传球时身体的基本姿势,知道球传出后大拇指向下、食指指着传球方向的动作要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