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说明书
大学城垃圾清运路线设计说明书

XX大学城垃圾清运路线设计说明书XX大学城一期工程占地5600亩,建筑面积211万平方米,远景规划面积2万亩。
城内六所院校分别是江苏工业学院(规模约1万人)、XX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规模约1万人)、XX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规模约0.8万人)、XX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规模约1万人)、XX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规模约0.8万人)、XX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规模约0.8万人),一、二期的总人数为50000人。
XX大学城规划图见图1图1 XX大学城规划图3.垃圾产生量预测估计大学城垃圾的产生量参照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通用公式:Y n=y n P n×10-3×365(1-1)式中,Y n为第n年城市生活垃圾生产量,t/a; y n为第n年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率或产出系数,kg/(人·d);P n为第n年城市人口数,人。
由(1-1)式得Y n=y n P n×10-3×265(1-2)式中,Y n为第n年大学城生活垃圾生产量,t/a; y n为第n年大学城生活垃圾的产率或产出系数,kg/(人·d);P n为第n年大学城人口数,人。
265为学生在校的天数。
从(1-2)式不难看出影响大学城生活垃圾产生量的主要因数是大学城垃圾产率和大学城人口数。
其中,大学城垃圾产率受多种因数的影响,而大学城人口数则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经课程设计小组的调查研究,得出2004、2005、2006三年内大学城的垃圾产率分别为1.020 kg/(人·d)、1.022 kg/(人·d)、1.030 kg/(人·d)。
考虑到学校的特殊性:大学城人口数则保持相对稳定,生活垃圾的成分相对稳定,产率也基本稳定。
取y n=1.030 kg/(人·d); P n=50000人,得:大学城生活垃圾年生产量:Y n =1.030×50000×265=13647.5 t/a大学城垃圾日产量为:51.5t/d.4.垃圾清运工程规模大学城现用地5600亩,人口数为50000人。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说明书

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工程设计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姓名:**麻太刚王屿姜浩指导教师:董军、迟子芳2014 年8 月目录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 (1)一.工程概况 (1)1.1项目背景 (1)1.1.1城市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概况 (1)1.1.2社会经济现状 (1)1.1.3城市发展基本情况 (3)1.1.4环境卫生现状 (3)1.2工程设计主要内容 (4)1.3方案设计依据和原则 (4)1.3.1采用主要规范及标准 (4)1.3.2方案设计原则 (5)1.4设计特点 (6)1.4.1总平面布置特点 (6)1.4.2污染控制技术特点 (6)1.4.3雨污分流及渗滤液处理技术 (6)1.4.4卫生填埋工艺 (7)1.4.5环境污染控制措施 (7)二.厂址选择与确定 (7)2.1 厂址选择要求 (8)2.2 厂址选择与确定 (9)三.工艺设计 (9)3.1 建设规模以及服务年限 (9)3.2 覆盖土来源 (10)3.3 填埋方案 (10)四.主体工程设计 (12)4.1 场底处理及边坡平整 (12)4.1.1 场地平整 (12)4.1.2 边坡平整 (12)4.2 防渗 (12)4.3.渗滤液收排系统 (13)4.3.1渗滤液收排系统的作用 (13)4.3.2渗滤液收排系统的结构 (14)4.3.3渗滤液收排系统的类型选择 (14)4.4 场外排水系统 (15)4.5 场外排水系统 (16)4.6 垃圾渗滤液处理 (16)五.辅助设施设计 (16)5.1 调节池 (16)5.2 截污坝 (17)5.3 垃圾拦挡坝 (17)5.4污水处理站和渗滤液处理站 (17)5.4.1 污水处理站 (17)5.4.2 渗滤液处理站 (17)5.5 垃圾填埋场气体处理 (18)5.6 覆土备料场地 (21)5.7地磅站布置 (21)5.8 道路设计 (21)六.封场技术方案 (21)七.环境污染监测 (23)八.绿化 (23)华东某地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说明书一.工程概况1.1项目背景1.1.1城市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概况某市为华东地区一中小城市,全市总面积1332.54 km2,其中陆地面积占86%,水域面积占14%。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初步设计

城市垃圾处理课程设说明书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任务及目的1、任务:完成某市某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艺方案设计。
2、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城市垃圾填埋工艺设计的一般方法,巩固教学中所学知识,并学会将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二、设计规模服务人口30万人,现状垃圾产量1.0kg/d.人,垃圾容重量350kg/m3,服务年限大于 10年。
三、设计条件1、气象资料参考武汉市的资料(网上查询)。
2、填埋库区场址概况:填埋场库区周围汇水面积 0.5km2。
场底表土厚度0.8~4.8m 不等,平均2.2m。
土壤渗透系数为9*10-4m/s。
场址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0.8m。
3、填埋场5公里有城市污水处理场,紧挨填埋场有水、电源及公路。
四、设计工作量1、收集设计基础资料:根据规范要求进行。
2、确定处理工艺流程及填埋作业程序;计算库区总容量和填埋总量,服务年限。
3、填埋场主体工程工艺设计计算,计算主体设施的工艺参数,确定主要尺寸。
4、填埋场配套工程及辅助设施和设备的工艺布置。
5、垃圾填埋场平面布置、剖面及主要构筑物工艺图设计。
五、设计文件的编制1.设计小组垃圾填埋场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不少于1万字);2、图件每人2张;3、分工设计说明书每人一份。
3、设计成果除打印外,应交电子文件。
六、主要参考资料1、《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2.《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101号)3、《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4、《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5、《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GB/T 187726、《非织造复合土工膜》(GB/T 17642)7、《聚乙烯(PE) 土工膜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T231-98)8、《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 50290—98)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9)10、有关填埋场设计的论文著作七、课程设计成果要求(一)课程设计文本结构1.课程设计任务书2.课程设计题目、摘要、关键词3.课程设计目录4.课程设计正文:5.致谢6.附录7.参考文献8.设计图件(二)对以上内容的要求`1.1.2条的要求由指导教师把关。
垃圾处理施工方案

垃圾处理施工方案
一、概述
本文旨在垃圾处理施工方案,确保垃圾处理的高效、环保和安全性。
垃圾处理是现代城市管理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妥善的处理方案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保护人民健康。
二、处理流程
1. 垃圾收集
• 城市垃圾收集车辆每天定时到达指定地点,将垃圾收集并装载到车辆上。
• 垃圾分类工作人员进行分类,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分类整理,并做好标识。
2. 垃圾运输
• 收集完成后的垃圾由专用运输车辆运输至处理场所。
• 保证运输车辆密闭性,防止垃圾外泄。
3. 垃圾处理
• 到达处理场所后,对不同类型的垃圾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如焚烧、填埋等。
• 确保处理设施运行正常,排放达标。
4. 垃圾处置
• 处理完成后,将处理过的垃圾进行综合利用或合理排放至指定场所。
三、施工方案
1. 设备和工具
• 垃圾处理设施应选用先进的环保设备,如焚烧炉、填埋设备等。
• 工具应符合安全标准,操作人员需穿戴相应防护用具。
2. 施工流程
• 确认施工人员熟悉操作流程和安全规定。
• 监控处理过程,确保运行正常,及时排除故障。
• 定期对设施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3. 安全措施
• 严格执行施工现场安全规范,设施周围设置相应隔离区域。
• 建立应急预案,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处理。
四、总结
在垃圾处理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规范,确保环保和安全作业。
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案和严谨的执行,才能有效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
生活垃圾清运工程方案

生活垃圾清运工程方案1. 项目概况生活垃圾清运工程是指对城市居民生活垃圾进行定期清理和运输,以保障城市环境卫生,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本项目将围绕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转运、处理等环节进行规划和实施,以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项目目标(1)改善城市环境卫生状况,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2)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3)减少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4)提升城市的环保形象,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 项目内容(1)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通过开展宣传教育和设置分类垃圾桶等措施,提高居民的分类意识,促进生活垃圾的有效分类。
(2)生活垃圾收集和运输:建立定点收集点和定时清运车辆,确保生活垃圾及时清理,并进行分类收运。
(3)生活垃圾转运:建立转运站点,对已分类的生活垃圾进行统一转运,以便进行资源化利用和有害垃圾的处理。
(4)废弃物处理:对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资源进行分类回收利用,对有害垃圾进行安全处理,对其他垃圾进行填埋或焚烧处理。
(5)环境监测和评估: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对生活垃圾处理过程进行监测,并开展环境评估,以保障生活垃圾处理对环境的影响符合相关标准。
4. 项目实施方案(1)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城市各社区设立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点,定期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的分类意识。
在城市各小区设置生活垃圾分类垃圾桶,明确标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标志,引导居民进行有效分类投放。
(2)生活垃圾收集和运输设置定点收集点,确保每个社区都有固定的生活垃圾收集点,设置收集时间表,定期清理生活垃圾。
配备清运车辆,根据城市各个区域的生活垃圾产生量和分类情况,制定清运路线和时间表,保障生活垃圾的及时清理和运输。
(3)生活垃圾转运建立生活垃圾转运站点,对清运来的生活垃圾进行进一步分类和转运,将可回收资源和有害垃圾进行专门的处理。
建立转运记录体系,对于已分类和转运的生活垃圾进行记录和统计,以便进行后续处理和监测。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

城市⽣活垃圾填埋场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命科学学院所属课程固体废物与资源化设计题⽬城市⽣活垃圾卫⽣填埋场⼯程设计专业环境⼯程班级1101班学⽣姓名设计组别 A指导教师⽬录⼀、课程设计任务书---------------------------------------------- 2⼆、概述------------------------------------------------------------- 3三、填埋场库容---------------------------------------------------- 4四、填埋场⾯积---------------------------------------------------- 6五、填埋场防渗系统---------------------------------------------- 6六、填埋⽓集排系统---------------------------------------------- 8七、渗滤液集排系统---------------------------------------------- 9⼋、填埋场的作业、覆盖封场、后期管理------------------- 10九、填埋场简图及介绍------------------------------------------- 11⼗、参考资料------------------------------------------------------- 12⼗⼀、总结---------------------------------------------------------- 13⼀、课程设计任务书共13 页,第 1 页1.课程设计题⽬城市⽣活垃圾卫⽣填埋场⼯程设计2.课程设计⽬的(1)巩固“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课程所学理论知识(2)熟悉和掌握城市⽣活垃圾卫⽣填埋场⼯程设计的步骤、内容和⽅法(3)强化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的⼯程设计的基本训练(4)培养资料运⽤、数据计算、设计说明书编写和⼯程图绘制的能⼒3.设计原始资料(1)服务区域⼈⼝数:60万,服务⼈⼝资源增长率为0.25%(2)⼈均垃圾产⽣量1.2㎏/⼈·天(3)⾃然条件:年降⽔量960mm(4)填埋场设计年限:2015年1⽉启⽤,设计服务年限15年(5)填埋压实密度为0.71t/?,覆⼟与垃圾⽐为1/6(6)其它资料按设计规范4.设计内容及要求(1)设计说明书①填埋场库容和⾯积计算②填埋场衬层系统设计③填埋场集排⽔系统设④渗滤液集排系统设计(2)设计图纸规格:1号图纸绘制:填埋场总平⾯图⼀张(含渗滤液收集系统和导⽓系统)⼆、概述1.项⽬名称某城市⽣活垃圾卫⽣填埋场2.项⽬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产⽣活过程中产⽣的垃圾废物也⽇益增多。
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施工方案

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施工方案一、施工前期准备1. 项目背景:本项目是针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工程施工方案,旨在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通过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最终实现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2. 施工目标:本施工方案旨在完成生活垃圾处理场地的建设和设施的安装,包括垃圾分类设备、垃圾收集设备、垃圾运输设备和垃圾处理设备等,同时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高效和质量可控。
3. 前期准备工作:对施工场地的地质、地形、地貌等进行勘察和评估,制定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确定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积极与相关单位进行联络和协商,做好相关手续的审批和备案工作。
二、施工主要内容1. 生活垃圾处理场地建设:首先要进行场地的平整、围栏建设、排水设施、绿化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场地的安全和环保。
2. 垃圾分类设备安装:在场地内安装人工或机械分类设备,实现对生活垃圾的分类和初步处理,为后续的收集和运输做好准备。
3. 垃圾收集设备安装:根据垃圾分类设备的分类结果,分别安装对应的收集设备,如垃圾桶、垃圾箱等,保证垃圾的有效收集和密闭存放。
4. 垃圾运输设备安装:根据生活垃圾的数量和性质,选择合适的垃圾运输设备,如垃圾车、集装箱等,进行安装和调试,确保垃圾的安全运输。
5. 垃圾处理设备安装:根据垃圾的分类和运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设备,如焚烧炉、填埋场、堆肥设备等,进行安装和调试,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三、施工安全和环保措施1. 施工安全: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管理和监控,制定专门的安全操作规范和应急预案,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和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2. 施工环保:在施工过程中确保对环境的保护和污染的防治,严格按照相关环保法律法规进行施工,并配备相应的环保设施和设备,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
四、施工质量控制1. 施工管理:制定专门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和细致的管理和控制,确保施工质量可控。
市政工程——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

1K416000 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1K416010 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施工1K416011 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区结构特点一、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区的结构要求填埋场总体设计中包含填埋区、场区道路、垃圾坝(山谷地带挡住或者垃圾场分块填埋时垃圾坝分隔挡住)、渗沥液导流系统、渗沥液处理系统、填埋气体导排及处理系统、封场工程及监测设施等综合项目。
填埋区的占地面积宜为总面积的70%~90%,不得小于60%。
二、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区的结构形式设置在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区中的渗滤液防渗系统和收集导排系统,在垃圾卫生填埋场的使用期间和封场后的稳定期限内,起着将垃圾堆体产生的渗滤液屏蔽在防渗系统上部,并通过收集导排和导入处理系统实现达标排放的重要作用。
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区工程的结构层次从上至下主要为: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防渗系统和基础层。
系统结构形式如图1K4160ll所示。
1K416012 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区防渗层施工技术防渗层是由透水性小的防渗材料铺设而成,渗透系数小,稳定性好,价格便宜是防渗材料选择的依据。
目前,常用的有四种:黏土、膨润土、土工膜、土工织物膨润土垫(GCL)。
(选择题)一、泥质防水层施工泥质防水层施工技术的核心是掺加膨润土的拌合土层施工技术。
(备注:膨润土在钻孔灌注桩里也是很好的造浆材料)(一)施工程序(二)质量技术控制要点1.施工队伍的资质与业绩(各类工程通用要求)选择施工队伍时应审查施工单位的资质:营业执照、专业工程施工许可证、质量管理水平是否符合本工程的要求;从事本类工程的业绩和工作经验;合同履约情况是否良好(不合格者不能施工)。
通过对施工队伍资质的审核,保证有相应资质、作业能力的施工队伍进场施工。
2.膨润土进货质量(其他材料通用要求)应采用材料招标方法选择供货商,审核生产厂家的资质,核验产品出厂三证(产品合格证、产品说明书、产品试验报告单),进货时进行产品质量检验,组织产品质量复验或见证取样,确定合格后方可进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述1.1 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XXXX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
2 工程规模为: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垃圾处理工程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150吨。
3 填埋场库容:120万m3。
4 服务年限:17年。
5 垃圾填埋场总占地面积:174.30亩。
6 填埋区占地面积:108.58亩。
7 垃圾坝采用浆砌石重力坝,最大坝高25m。
8 每吨垃圾处理年经营成本为:51.23元/吨。
9 劳动定员:20人。
1.2 工程背景XXXX城的城镇生活垃圾,目前主要靠人工清扫、收集,环卫工人用人力车将从各处收集到的零散垃圾,集中到垃圾收集箱处,最后人工装车运往简易垃圾堆放场;这种垃圾的人工集运方式,由于其机械化程度较低,不仅需要大量的清洁工、保洁工和搬运工,而且环卫工人与垃圾长时间接触,其健康将受到极大的影响;再由于垃圾桶旁的垃圾往往不能及时转运,长时间裸露在外,导致臭气、蚊蝇及啮齿动物等滋生,给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带来十分不利影响。
目前的简易垃圾堆放方式,也完全不符合卫生填埋的规范要求,其直接危害是导致污水(渗滤液)漫流、臭气扩散、蚊蝇滋生,严重污染周边环境,兴建正规的垃圾处理场势在必行。
可见,XXXX城现在的环卫基础设施已不能适应城市建设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唯有完善垃圾收集、清运系统,新建垃圾卫生填埋场,才能改善XXXX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状况,并最终控制垃圾污染,实现城市环卫规划目标,使环卫基础设施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因此,改善现有垃圾收运系统,新建垃圾卫生填埋场对垃圾实行无害化处理,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1.3 设计依据1.3.1 有关法规、条例、文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修正);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4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5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4年3月版;6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1.3.2 基础资料、文件1 XXXX省XXXX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基础资料汇编;2 《XXXX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初步设计》,3 《关于XXXX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发改投资[2010]***号,2010年**月**日;4 XXXX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地形图(1:500);5 XXXX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6 XXXX城市管理局提供的关于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的相关基础资料。
1.3.3 采用的规范、标准1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24-2009;2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l7-2004;3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113-2007;4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程》CJJ112-2007;5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6 《城市生活垃圾采样和物理分析方法》CJ/T3039-1995;7 《城市生活垃圾有机质测定灼烧法》CJ/T96-1999;8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l6297-1996;9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l4554-1993;1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l2348-1990;11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12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WKB2w1999;13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1979;14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87)国环字第002号文;1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16 《垂直绿化技术规程》,DBJ08-75-98;17 《城市环境专用设备垃圾卫生填埋》,CJ/T18-1999;18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87;19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20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95。
1.4 设计原则1 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进行施工图设计;2 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遵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2符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3采取可靠的处理工艺,做到无害化,尽可能使之减量化和资源化,避免二次污染;4吸取国内、外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的经验教训,优化设计方案,提高工程质量,保证最终处理达到设计要求。
5 充分考虑建设地点的具体条件,使其切实可行。
1.5 设计范围及内容在批准的“初步设计”基础上,进一步核定垃圾产生量及处理规模,对填埋场工程各设计子项进行优化,包括垃圾卫生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站及其配套设施,其具体工程内容为:1 150t/d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1座。
卫生填埋场区包括:进场和场区道路,场地平整,防渗工程,坝体工程,截洪沟,渗滤液导排,填埋气体导排、填埋场运作设备等;2 垃圾渗滤液处理站1座;3 与填埋场相关的配套设施,包括变、配电系统和综合房等辅助工程设施。
1.6 城市基本情况1.6.1 城市概况1.6.2 地理、气侯条件1.6.3 地震情况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属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
第二章垃圾处理工程设计概要2.1 垃圾处理规模本初设的垃圾处理工程,仅限于处理城镇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不允许进入填埋场,但对其中无害的部分弃土,可考虑作为垃圾填埋场的覆盖土使用;医疗垃圾因其特殊性亦不允许进入处理场。
一般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主要取决于城市人口和垃圾清运率,可根据城市实际人口和相应的人口增长因素进行预测。
根据XXXX2008年统计年鉴,XXXX城的实际常住人口为9898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5401人,现日产垃圾约120吨。
根据城市规划,XXXX城镇人口规划期间的综合增长率为:2009~2015年为4.1%; 2016~2020年为3.6%;2021~2025年为3.0%; 2026~2030年为2.0%。
目前,国内城镇生活垃圾的人均产量为0.8~1.2kg/d·人;尽管国外发达国家人均垃圾产量的下降趋势较快,但我国目前还处于缓慢减少阶段,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均垃圾产量高于发达城市;根据XXXX的实际经济状况及相关资料,本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曾对垃圾处理场服务期间的垃圾产量进行预测(表2-1),并根据预测结果,将XXXX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的规模定位150吨/d;本设计即按日处理150吨生活垃圾进行设计。
表2-1 XXXX城2011~2030年的垃圾产量预测2.2 垃圾成分业主提供的XXXX城的垃圾成分列于表2-2。
表2-2 XXXX城的生活垃圾成分表2-2的数据表明,XXXX目前的气化率较低,燃料主要以燃煤为主,所以垃圾中无机物含量较高;随着XXXX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气化率和用电率将不断提高,预计垃圾的有机成分亦将随之增加;本施工图设计按照业主提供的现有垃圾成份进行设计。
2.3 垃圾处理工艺本工程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曾对“垃圾卫生填埋”、“垃圾焚烧”及“垃圾堆肥”几种常用的垃圾处理工艺的适用性和优缺点进行了综合比较,得出以下结论:1 XXXX目前经济尚不发达,城市气化率不高,其垃圾成份特征是有机物所占比例小,无机物所占比例大,可燃物少,垃圾热值偏低;若采用焚烧工艺处理,不仅垃圾减量较少,且需要使用大量的燃煤或燃油作为助燃物,大大增加垃圾处理成本,给今后的日常运行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对于XXXX的垃圾处理,不宜考虑垃圾焚烧工艺。
2 根据XXXX的具体情况,也不宜采用堆肥工艺,其主要原因:一是XXXX垃圾的有机成分较低(≤40%),堆肥价值不大;二是垃圾堆肥系统不仅工程费用较高,而且工艺设备相当庞大,运行管理复杂;垃圾经过分选后,先将可腐有机物送进发酵仓经过半个月以上的发酵、后分选,再将有用的腐熟物干燥、粉碎、磨细,才能做为垃圾粉备用;这对于XXXX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而言,存在相当难度;三是垃圾堆肥的肥料中,超标的重金属会对农作物造成污染,对人、畜造成伤害;XXXX是当前普遍存在的堆肥产品市场销路不畅,需要进行深入调查,若销路困难,堆肥厂将难以正常运行,大量的剩余垃圾仍需进行填埋处理。
3 XXXX垃圾成分中,无机物占的比例超过60%,适宜采用卫生填埋工艺;卫生填埋所需机械、设备较少,基建投资和日常运行费用均比上述焚烧、堆肥工艺低;本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在综合上述诸因素的基础上,从XXXX的经济条件和垃圾成份的实际情况考虑,推荐采用“卫生填埋”处理工艺,并在初步设计评审中获得评审专家的肯定。
因此,本施工图设计根据批准的“可研报告”和“初步设计”,对XXXX城的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按“卫生填埋”工艺进行设计。
2.4 卫生填埋工艺流程本工程采用的卫生填埋工艺,其流程示意于图3-1。
垃圾进场后,在预先确定的填埋小单元区卸下,用推土机分层推平、压实、覆土;收集的沼气和渗滤液需分别进行处置和处理,使之达标排放。
填埋作业方式主要包括运、卸、摊平、压实、覆土等环节。
卸料填埋作业采用垃圾进场后由下向上分层压实填埋的方式。
图2-1 卫生填埋工艺流程方框图2.5 填埋工艺操作过程垃圾运输车辆进入填埋场时必须进行检查和计量,离开填埋场前宜冲洗轮胎和底盘;卸 料摊铺 压 实 处理站 放经地磅房称重后的垃圾车进入填埋场后,将垃圾卸入预定位置进行卫生填埋操作;填埋作业采用分区、分单元、分层、自下而上的填埋方式,填埋作业由坝后向填埋场尾部推进;填埋作业分区是以逐年递增的垃圾产量为基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垃圾成份,进行水量平衡计算,以渗滤液产生量最小为原则,来确定各个填埋区的面积。
本填埋场将库区内分成三个填埋区,从靠近坝的第一填埋区开始填埋,随后依次向其它区推进;在每个填埋区内,以填埋单元为作业面进行卫生填埋;先将垃圾卸在预先设定的小填埋单元内(10m×12m),用推土机将垃圾均匀摊铺在约120m2面积的填埋单元上,分层铺垫并压实,每层厚约0.40~0.60m,用压实机碾压2~3次,压实密度达0.85~1.0t/m3,多层循环操作;当每一个小单元的垃圾铺垫高度达到2.5m时,应覆0.25m厚的土并压实;随填埋小单元的水平推进和垂直叠加而完成填埋区的填埋;当每一作业区填埋至阶段性高度后,如暂时不在其上继续进行填埋作业,则应对其进行中间覆盖,中间覆盖层厚度宜根据覆盖材料确定,土覆盖层厚度宜大于30cm;当垃圾填埋达到坝顶高程后,再按1:3的坡度向后推进,每升高5m留出2m宽的水平台阶(俗称“马道”);随着台阶(马道)的攀升,再进行下一个填埋坡度的填埋,直至达到最终标高;当每个填埋区达到设计标高后,进行最后封场;封场时要及时清理场地,注意封场外形的美观,并最后在终场顶部形成约5%的坡度,以利于排除表层雨水;如出现因垃圾填埋区沉降而导致封场顶面层破坏,需及时进行覆土修复,待封场顶面层稳定后,方可进行绿化或综合开发;在垃圾填埋过程中,通过渗滤液收集系统,将填埋区域的渗滤液收集、排放到设置在坝外的调节池贮存。